前段时间,豆瓣上一条名为“有时候听播客让我有一种割裂感”的帖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位自认家庭背景和学历都平平无奇的女生诉说着播客带给自己的双面影响。她曾欣喜于播客为她展现了广袤的天地,却发现那是自己永远无法靠近的所在。 这种与主播之间无法弥合的现实差距让她觉得痛苦,她说:“有时候我没有怨恨播客的意思,只是我想也许我不应该接触播客,接触到播客,了解到另外的世界对我而言是一种残忍。” 相比单纯的批判或怒骂,这种对自我的失望与沮丧击中了我。当人生的困惑和痛苦都是有阶级的,播客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给普通人提供有效的经验和情感支撑? 如果泛文化类播客的初衷是希望呈现更多生活的可能性,让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和包容,那么像这位豆瓣发帖者的失落是否意味着,这种初衷落空了,它是否逐渐变成同温层自嗨,展现文化特权的工具了呢?而普通人最大限度可以追求的有意义的人生又是怎样的? 本期节目,我们就从“有时候听播客让我有一种割裂感”这条帖子聊起,谈一谈我们对”播客越来越精英化”这一批评的看法,以及自己在生活中,无法被理论所抚慰的“割裂时刻”。 虽然这依然是一期呈现争论与困惑,无法给出答案的节目,但我的直觉告诉我,或许割裂感带来的不适是对“文化”祛魅的第一步。我们可以尝试着将自己从他人描绘的生活里挣脱出来,就像网友说的,如果播客带给你太多的情绪困扰,不如将它当成沐浴露上的说明书,听过看过就好。 或许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勇敢地跳出了框架的人,只是这样的故事还没有被充分写出来,没能充盈我们的生活而已。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从“他人的故事”的沮丧中挣脱出来,去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时间轴 00:50 如何看待“有时候听播客让我有一种割裂感”这一帖子? 02:50 “反启蒙”的心态是不是意味着普通年轻人对生活的绝望? 05:00 性别、原生家庭、消费社会等问题一旦被高度抽象化,就会将具体的痛苦变成看似高级但实则简化的命题。 06:38 当我们在说“文科无用”的时候,实际指的是文化资本很难转化成经济资本。 08:02 在美国,只有富人才写得起社会问题吗? 10:30 只有真正的底层才有资格书写底层吗? 16:10 如何避免仇富心态?韩炳哲的书带给里海的安慰,要摆脱唯功绩论的心态,在系统之外找到能够确认自我价值感的方式。 21:30 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的漂泊之旅切中的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情绪。 28:10里尔克说,“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好的文学创作还是需要一定的门槛,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记录。 30:41 播客应该成为民主墙,及时记录下某一阶段最集中的问题和情绪,即使没有立刻讨论出结果。 34:23 与物质高度绑定的“现代生活”是否也限制了我们对“好生活”的想象? 35:18 里海分享在瑞典过“游牧生活”的朋友的经历。 37:04 普通人的世界被社交媒体过度地绑定,连对生活的感知力也是不断被剥夺的。 39:48 “独树不成林”主播的分享,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讨论有时也是被有意筛选和塑造出来的。 41:40 《东京八平米》:我们不断地强调可能性,恰好是因为我们没有处在可能性之中。 【双十一席地而坐听友福利】 百老汇经典音乐剧「我,堂吉诃德」中文版十周年版 演出地点:北京·二七剧场 演出时间:2024年10月25日——11月17日 票价优惠方案 原价:¥180/280/480/680/880/1080 优惠价:126/170/260/350/440/756元 “席地而坐”选座优惠购票链接(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ticket.antank.cn 演出介绍: 享誉全球的百老汇殿堂级音乐剧《我,堂吉诃德》取材自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传世巨著《堂吉诃德》,采用“戏中戏”的形式,对原作中的剧情做了延伸和展开,巧妙的将堂吉诃德的冒险经历与塞万提斯的心路历程相结合。这一独特的戏剧结构,使得这一基于经典文学的艺术演绎跳脱时代背景的限制,而拥有了丰富的现实意义。 这部音乐剧被许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音乐剧之一。《我,堂吉诃德》是一部幽默谐趣且真挚动人的作品,她讴歌了希望、爱和梦想的力量,让观众在因滑稽的剧情而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能因主人公捐弃一切追寻心中理想的情怀而潸然泪下。
是的,我们也要聊邵逸辉的《好东西》了,有很大的感动,但也不是一味的夸。 如果你平常接触过一些性别理论,或者经常和朋友们就性别议题展开讨论,那么当你看到《好东西》的主人公说出“你看过几本上野千鹤子” “课间十分钟”“正直勇敢有阅读量” 的台词的时候,一定会会心一笑。 从年初的《热辣滚烫》到年末的《出走的决心》和《好东西》,女性创作者及其作品的确以更亮眼和丰盈的姿态进入到了我们的视野之中。 有人称这是女性叙事杀出重围的一年,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性别观念的改变既影响了女性创作者,也影响了观众,我们发自内心地希望有更多的展现女性叙事的作品出现。 但就像任何一部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电影在赢得大量的赞美的同时,也会被扣上“吃性别红利”“丑化男性”的帽子一样,这部电影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虽然电影已经上映了一段时间,但关于它的讨论却没有停止,而邵艺辉本人也因为支持了某有争议的运动员,受到一些粉丝的不满,目前她的微博搜索已不可见,也关闭了豆瓣首页。 我会发现,在整体创作环境保守和封闭,市场缺少优质的满足女性观众诉求的作品时,客观地讨论一部电影就变得不可能。 有人为了支持女性创作者,或者因为性别理念的朴素的正义,给电影打了很高的分数,拒绝讨论或者不承认它的局限性,认为我们不该对这部电影过于苛刻,要“让女性先上桌”; 不喜欢它的人会抱着说教的姿态批评它制造对立,甚至有人单纯地因为不喜欢女性叙事,疯狂攻击创作者,给作品打低分。 今天,我也想和里海从各自观看《好东西》的感受,以及引发的争议聊起,谈谈我们如何看待《好东西》在豆瓣得到了9.1分的高分,而同时期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完美的日子》被指性别观念陈旧,老白男电影。性别观念又是如何影响了我们评价作品的体系,“老登电影”“老登文学”这样的词是否有问题,除了《好东西》,2024年又有哪些女性创作者打动了我们,我们对她们的期待又是怎样的。 时间轴: 04:21 “课间十分钟”的说法消解了男性之于女性的意义。 5:33 “每当我表达有别于门童或妓女的情感时,人们就叫我女性主义者。” 08:35 小叶收集铁梅做家务的声音,女性的劳动不仅被看见,还显得诗意而浪漫。 12:03 非东亚小孩的结尾:演出顺利也放弃打鼓,不被“被认可”的感觉收买,表现出了一种超功利性的自主意识。 16:52 茉莉的台词过于成人化?这类观点展现了成人中心主义的傲慢。 21:03 《好东西》的两极化评论恰恰证明了环境的保守和封闭。 28:54 《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重映引争议,性别观念的改变如何影响了我们的评价体系? 34:55 “老登电影”“老登文学”是对既有的陈旧性别观念以及男性权力叙事的不满和回击。 37:05 如何看待《好东西》《出走的决心》等女性电影的评分远超豆瓣Top经典电影? 45:44 脱口秀演员Echo讲述二姐的故事:将鲜花和桌布带回出租屋,是女性亮给世界看的决心。 47:04 “姆明之母”托芙·扬松说,当女性终于敢于表达愤怒情绪时,才开始拥有自己的脸庞。 51:30 《坠落的审判》将男性角色弱化和被动化的处理反而有效地展示了家庭暴力的可怖面目。 53:25 对比《泳者之心》与原型格特鲁德·埃德尔,它是女性主义先行的“命题作文”吗? 59:48 当下的女性创作者有时候“太礼貌”了? 本期节目讨论到的作品 《热辣滚烫》 贾玲 《出走的决心》 尹丽川 《好东西》 邵艺辉 《女人世界》 杨圆圆 《坠落的审判》 [法]茹斯汀·特里叶 《泳者之心》 [挪威]乔阿吉姆·罗恩尼 《这个杀手不太冷》[法]吕克·贝松 《创作与爱:托芙·扬松传》 [芬兰]图拉·卡尔亚莱宁 Echo的脱口秀 本期主播 夏周:我说的您都别当真 微博@夏懒腰 里海:地球上储存眼泪的树洞 本期剪辑 小琦
毕业近20年,没有上过一天班的人生是怎样的? 只有财富自由的人才能环游世界吗? 2025年的第一期节目,我邀请了作者、背包客朱一叶来分享她在拉美游荡的经历和不上班的人生。 叶子自称兴趣转换大王,她有很多身份,比如她出版过两部小说集,《吃麻雀的少女》《死于象蹄》,她也做过独立电影的导演,开过书店和淘宝店。而她最让我好奇和着迷的,是她身上散发的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他们从砌墙开始,亲手装修了在烟台海边的小房子。新冠疫情期间,他们甚至歪打正着成了家居博主。 而在能游荡的日子,叶子曾背着一口锅,用了10个月的时间穿越亚非大陆,和小刀开着13岁的老福特在中国房车自驾。 2024年的春天,他们刚结束了为期半年的拉丁美洲旅行,秋天的时候,又离开了自己在海边的小家,一路南下,继续他们的房车之旅。 以前我觉得,只有有兜底的人才敢一直在路上。但认识叶子后,我发现了自己的浅薄与可笑,不是所有人都是在拥有一切之后再出发的。 当我害怕生活停滞,丧失可能性,希望它能流动起来,焕然一新的时候,看叶子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就像一种情绪补偿,给了我莫名的力量。 所以,作为新年的第一期节目,我想邀请叶子来聊天。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去到更多的地方,遇到更多有趣的人,当然最重要的,是能更加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时间轴 2:49 从开书店、卖袜子到环游世界,“不上班”是顺其自然的结果。 5:06 环游世界后发现,很多“身无分文”的穷人也一直在路上。 8:11 社交媒体会将旅行浪漫化,掩盖了日常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困难。 15:16 内战中的厄瓜多尔为何吸引中国人躺平? 24:47 厄瓜多尔的人渴望移民美国,美国人却将厄瓜多尔当作理想的退休地。 31:49 青旅的厨房永远是交朋友最好的地方。 34:15 叶子发现,自己在每个青旅都能遇到处在gap year 的德国高中生。 39:58 如何看待“35岁旅行还住青旅很羞耻?”的观点。 43:02 并不是花更多的钱,就能获得更丰富的旅行体验。 46:36 为什么想要从砌墙开始,装修自己的房子? 50:35 叶子会将自己视作“反内卷”的典型吗? 58:14 人只有充分活过,才能坦然地面对死。 67:04 没有比拥有一颗开放的心更珍贵的事情了! 本期主播 夏周:一个文学编辑,偶尔写书评,微博@夏懒腰 朱一叶:作者、背包客,小红书@养生嬉皮 本期剪辑 小琦
去年十月,一静刚过完了自己的30岁的生日。在东亚社会,30岁就像一个坎,仿佛到了三十岁,你就必须交出一个答卷。比如事业上的,家庭上的。如果我在小宇宙上看到一些和“30岁”有关的话题,都会忍不住点进去听。 很多主播在谈及自己三十岁的心境变化的时候,都会说自己比以前更加通透和释然了,很多曾经困扰自己的问题也都会逐渐找到答案。这给了我一些信心,也让我变得更加期待未来的生活。 这一期节目,我们会从一静的“欧洲行”开始,聊一聊30岁后她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看待亲密关系与职业选择。就像一静说的,30岁后的人生不一定会更好,所以才更需要接纳自己,真诚地生活。 希望之后的人生也是这样。 Part1 30岁的“欧洲行”带给一静怎样的感受? 6:03 什么样的人适合出国?为什么说为了“自由民主”出国是“可笑”的? 9:35 欧洲行是一静反思自己到底拥有什么的契机。 11:30 30岁后,一静会更加接纳自己的不足。 14:28 因为无法接受“下坠”,所以夏周特别喜欢30岁后依然卯足劲往前冲的人。 Part2 30岁对亲密关系的反思,警惕尼诺式男性,不服“情感美役” 19:59 警惕“情感美役”,美化我们在亲密关系中遭受的痛苦。 26:05 成熟的标志,是不再将“平凡的生活”与“浪漫诗意”对立。 29:30 《我的解放日志》精准呈现了东亚年轻人的空心状态。 35:44 30岁的活法没有统一答案,必须要自己祛魅,体会其中的起伏。 39:52 “不知道有多少女人在他们杰出的伴侣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内心痛苦的尖叫着,又最终用爱情说服了自己?” Part3 30岁对工作的看法,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 41:55 抛开平台的光环之外,我们究竟能够做什么来面对下沉和内卷的时代? 47:10 快速变化的时代,处在传统行业的人何去何从,如何克服危机感? 50:23 30岁后的人生不一定会更好,所以才更需要接纳自己,真诚地生活。 【本期主播】 夏周 赵一静 【本期剪辑】 小琦
在日常生活中,独居女性可能会遇到灯泡坏了、水管堵住、洗衣机罢工等情况,而当维修师傅大多是男性时,请一位陌生的男性进入家庭这样的私密空间,也会引起女性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我们的文学影视作品也在强化这一刻板印象,将女性在独居生活时遇到的状况和情感需求的缺失,亲密关系产生的契机联系在一起。 比如去年讨论度很高的台剧《不够善良的我们》里击垮瑞贝卡的一个瞬间时她突然塌掉的衣柜,《爱情神话》里,徐峥饰演的老白也会因为换灯泡这样的维修方面的小事和马伊琍饰演的李小姐发生联系。仿佛女性天生不会维修,只会在厨房里做烘焙,所以想要长久的幸福生活,还是需要找一个男人。 但是,专门为独居女性服务的女维修工的出现,让这类刻板印象不攻自破,它填补了市场的空白,证明女性的需求正在被看见。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会从橙子为何决定做维修,女性维修工在学习维修时遇到的各类困难,她们在维修时遇到的独居女性的生存体验,以及我们自己独居的感受这几个方面说起。 希望这期节目让你在面对“找一个男人吧,他可以帮你换灯泡”这样的说辞时有回应的底气,独居生活并非危险重重和玻璃糖纸一样脆弱,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 【时间轴】 Part 1 当一个女性决定去做维修 2:14 橙子为何决定当女维修工? 4:56 成为一名女维修工,需要做哪些准备? 11:36 从换灯泡到修水管,维修需要的是思维、耐心、经验,与性别无关 16:19 橙子和其他维修女工在上课、找师傅带时遭遇过哪些性别偏见? 17:58 维修也让橙子看到了独居女性的生存现状 21:20 女维修工怎样接单,可以在哪些平台找到她们? Part 2 独居最可贵之处是拥有自由与生活的掌控感 23:40 肖瑶分享独居生活时遇到的奇葩和难缠的房东 28:00《老女孩》:在中世纪,女性被禁止独身,不愿结婚的女性会将自己“监禁”起来。 30:45 从“隐居女”到“独居女性”,女性的生存空间是一步一步扩大的 32:50 橙子和肖瑶分享在独居时遇到的安全问题以及应对办法 37:01 文学影视作品中的刻板印象:“老女孩”是临时身份而非长期状态 46:13 独居最大的快乐是不用顾及他人感受,拥有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本期嘉宾】 夏周,还不会组装动感单车的垃圾文学编辑,微博@夏懒腰 肖瑶,南方媒体民工,《席地而坐》的老朋友,今年妇女节前采写了橙子 橙子,小红薯@维修女工橙师傅,武汉的独居女性可以通过@嘻橙维修工作室找到她 【本期剪辑】 小琦 【本期提到的书籍】 [法]玛丽·科克《老女孩:另一种生活方式》
默音的文学评论随笔集记录了数位创下“第一”的女性创作者,她们分别是第一位印在5000日元纸币上的女性樋口一叶,近代仅靠稿费就能经济独立的作家田村俊子,给日本第一份由女性创办的女权杂志《青鞜》绘画的尾竹红吉、高村智惠子,从丈夫的助理到畅销书作家的武田百合子 田村俊子曾说,她的生活不断从属于一种微弱的权力。每当她想要挣脱那微弱的权力,为此焦躁的时候,当她相信自己能一时挣脱那权力的瞬间,终于能确认一点点自己的影子和自身的力量的时候。微弱的权力会再一次按住心灵的双翼,让她怎样也无法自发地从生活中抹杀掉那嘲讽她侮辱她的微弱的权力。 我曾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和不同的朋友提起这段话。什么是加在女性身上的,微弱的权力呢?离田村俊子生活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近百年,女性的处境有变好吗,如果没有,我们该拿什么去反抗呢? 【时间轴】 樋口一叶:第一位印在5000日元纸币上的女性 5:13 因为一叶的日记暴露她的“嫉妒心”和“小心眼”的一面,喜欢她的文坛前辈曾阻挠日记的出版。 7:23 “女作家无出其右者”,一叶的日记记录了明治时代对女作者的质疑和偏见。 田村俊子:近代第一个靠稿费获得经济独立的女作家 11:29 借钱不还,爱慕虚荣,出轨…… “恶女”俊子为何不被朋友讨厌? 15:04 不服老的俊子,在60多岁时,因为被喊阿姨伤心得哭了。 19:38 情感生活混乱的女作家VS奋斗到晚年的女性主义者,何为真实的俊子? 26:50 为什么俊子在文学作品中写尽亲密关系对女性的损耗,现实生活中却一次又一次选择了差劲的男人? 28:57 视道德为无物的俊子并非特例,大正时期的日本文坛,大家都过得乱七八糟。 尾竹红吉、高村智惠子:如果没有成为妻子与母亲,她们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多远? 31:48《青鞜》:日本第一份女性创办的女权主义杂志。 32:40《原始女性是太阳》:所谓“女性”是让人呕吐的存在吗? 36:23 当一位女艺术家跟一位男艺术家结婚,家里通常只剩下一位艺术家。 武田百合子:从家庭主妇到畅销书作者,百合子是天生的作家 40:34 武田百合子仅仅就是将日常记录下来,就能让你感到活着还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41:47 “活人感”很强的百合子如果拍vlog,一定会火。 46:45 《笔的重量》中的女性创作者证明,蓬勃的才华与生命力会冲破身份的桎梏。 【本期主播】 夏周,文学编辑,偶尔写点什么,微博@夏懒腰 默音,作家、译者,微博@默音音音 【本期剪辑】 小琦 【本期提到的书籍】 默音:《笔的重量》 宫本百合子:《逃走的伸子》 樋口一叶:《青梅竹马》 田村俊子:《女作者》《恶寒》《鲜血》 武田百合子:《日日杂记》《富士日记》 涂晓华:《上海沦陷时期〈女声〉杂志研究》
很多人提起incel ,以及他们信奉的“红药丸理论” “二八定理”,就会想到“厌女”。但你知道incel这个词最初和厌女毫无关系,是一个由女性建立,为单身群体提供情感支持的社区吗?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会从incel的发展演变,来聊一聊它时如何演变为厌女文化的重灾区,甚至衍生出暴力事件,而这些有毒的男子气概是如何被构建出来的。在约会软件越来越发达,性魅力成为约会市场重要的指标的当下,互联网又是如何放大了男性气概的焦虑。西方和中国传统社会对男子气概的理解又有什么区别,权力结构与男性气概有着怎样的关系。当文学影视作品刻画的理想男性,反映的只是男性的幻想和焦虑,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女性的诉求时,我们又该如何去想象亲密关系。 02:30 incel是如何逐渐沦为厌女重灾区的? 7:43《混沌少年时》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将incel、阶级、性别、青少年犯罪等问题融合到一起。 12:07 选择单身,是女性对父权制的抵抗。 14:21 B站“峰哥亡命天涯”的留言区聚集了因得不到亲密关系而苦闷的单身男性。 17:55 罗伯特·布莱农对男子气概的定义:别当娘炮、做个大人物、让他们好看和难堪。 20:13 为何incel渴望亲密关系,却鲜少主动追求? 27:23 西方社会中,男子气概通过征服女性确立,中国则建立在同性社交之上。 32:43 在古代中国,“文才“是男子气概的准绳,能够弥补年长、羸弱、见异思迁、外貌以及性能力方面的缺陷。 36:50 《水浒传》《三国演义》:当书生成为爱情故事的主角,魁梧健硕的武士则和性毫无关联? 42:48 当男性想拒绝有毒的男子气概,有谁可以当作榜样? 54:44 互联网放大了有毒的男子气概,让人们生活在无法互相看见的事实中。 【本期主播】 夏周,文学编辑 【本期嘉宾】 一静,纪录片导演 诗逸,社科编辑 【本期剪辑】 小琦 【本期涉及到的书】 《文弱书生:前现代中国的男性气概》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席地而坐,我是夏周。今天的这期节目是和涟漪效应的串台,我和主播柳逸、《我在北京送快递》的编辑普照一起聊了聊“租房”这个话题。伍尔夫说女性需要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那么这个房间可以是租来的吗?提起租房,你想到的是不断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还是离开家庭、学校,探索新的生活方式的落脚点? 在房地产遭遇泡沫,人们不再能通过买房来实现增值,有房者也处在害怕失业,断供的恐惧时,买房和租房的生活是否没有真正的区别?今天的年轻人是否能够突破父辈“安土重迁”的思维模式,不再将买房当作必选项,在一种不占有的生活中拥抱新的可能性呢?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将从各自的租房体验、文学影视作品中对租房的刻画,我们所接触到新型的城市共居模式等方面,聊一聊我们的出租屋生活和迁徙一代的家庭想象。 时间轴: 3:25 港漂经历让普照对香港的繁华叙事祛魅,重回香港时会特地去穷人区看看。 5:00 夏周的梧桐区租房图鉴:我只是短暂拥有了时髦的体验。 8:50 柳逸杭漂期间,发烧到40度,也不敢去敲室友的门求助。 10:27 租房时发现,阳光权是一种特权。 16:45“妈妈以为我在老破小过得很惨”:出租屋文学可以是一种反抗吗? 19:22 出租屋是一个没有过去,无法留下痕迹的空间。 22:37从《蜗居》《粉红女郎》到《老友记》,出租屋是爱情地狱还是友谊乌托邦? 28:58 张爱玲的一生也是不断漂泊、租房的一生。 34:35 “东京八平米”的生活能否复制,中国年轻人为何涌进酒店洗衣房? 40:02 706生活实验室、定海桥互助社,打造新型的共居模式。 44:20 从《寄生虫》到金爱烂的半地下出租屋:韩国租房文学中的露馅人生。 本期剪辑: 王旭露、林柳逸、小琦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席地而坐》,我是夏周。 今天这期节目,是和不把天聊si的串台。非常开心能够和米花、仙草,还有我的朋友,青年作家东来谈一谈,这些年来,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所经历的变化。作为不断漂泊和迁徙的一代,该如何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在失去“参考答案”的人生里,安放自己。 那么,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聊天吧。 时间轴: 01:13 关于《凤凰籽》的创作动机 09:40 「你必须要往外走」的精神力量,可能是空洞的。 15:05 做「家教」是浪费时间和才华的表现吗? 22:17 是否关心政治,是我判断生活进入哪种状态的指标。 26:37 不得不承认,城里的小孩就是更容易被喜欢。 33:42 离开小地方和离开大城市的念头会交叉出现。 41:00 不是成为城里人的好处,而是成长的好处。 47:27 「必须去到中心」的意识是不断被强化的。 53:37 小地方的旧我,会在什么时候冒出来? 01:11:42 你会因为脱离了小地方而产生幸存者愧疚吗? 【本期主播】 米花、仙草:不把天聊si主播 夏周:文学编辑,偶尔写书评 东来:青年作家,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大河深处》《奇迹之年》。 【本期制作】 左右、小琦 【本期提到的书籍】 东来:《凤凰籽》
“我们的身体当然是神圣的,但它往往不只属于我们,不论是病痛还是心碎。我们都生活在同一张皮囊下,知晓他的脆弱,体味他的真实,争夺他的主权。” 这是爱尔兰作家希内德·格利森在《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写下的文字。她从少女时代就饱受单关节炎的折磨,成年后又与白血病作斗争。她试图通过文字梳理骨骼、头发、血液、子宫对于女性的意义。得益于女性主义理论和我们所经受的现实,我们明白,女性的身体从来不单单属于自己,而争夺它的主权的道路又是何其漫长和不易。 本期节目,我们迎来了老朋友里海的回归。而里海消失半年的原因,也与自身的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虽然它不算严重,却困扰里海多年,她回溯了青春期被母亲带着就诊,身体被“监视”的体验,朋友刚做完子宫肌瘤手术,父母问医生的第一句话是“她还能生孩子的吧?”,而在漫长的求医过程中,她困惑于为何妇科疾病如此普遍,却又被忽视,往往在有生育需求时才被重视。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于是她决定,独自去看妇科。 时间轴 04:32 里海的性教育是从女性玩伴、教科书和街头的性病广告开始的。 10:26 疼痛和不适的经验,竟然是女性确认自身存在的方式。 12:52 为了“贞洁”让渡的健康:无性经验的女性不允许做侵入式的妇科检查。 19:51 为何妇科检查会成为女性的噩梦? 21:34 为什么只有等到需要生育的时候,多囊卵巢综合症、痛经等妇科问题才值得被好好对待? 28:14 多囊不仅仅是“月经不调”,它关联的是胰岛素抵抗、甲状腺功能失调乃至糖尿病等代谢方面的警讯。 30:19 “不来月经”不是便利,背后可能隐藏子宫内膜癌或癌前病变的风险。 35:32 《看不见的女性》:整个医疗体系都在有组织地歧视女性,使之长期遭受忽视、误诊和不公正的对待。 40:55 脱口秀演员Echo:人可以因为身上任何一个洞流血请到假,唯独月经不行。 44:02 女性社群对于私人经验的分享,可以让那些原本不易被说出口的困扰得以流通、共鸣和连接。 本期节目讨论到的作品 [爱尔兰]希内德·格利森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 [英]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 《看不见的女性》 《伦敦生活》 Echo的脱口秀 本期主播 夏周:文学编辑,偶尔写书评 里海:一个敏感的闲人 本期剪辑 小琦 本期赞助 好望水
珍贵的女性友谊曾一次次将我从生活的谷底拯救出来,我没有办法想象没有女性友谊的生活会是多么的匮乏和苍白。而当我们一起上学、逛街、旅行,陪我们度过很多人生重要时刻的朋友陆续进入婚姻,陪伴彼此的时间逐渐减少甚至离散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面对关系变淡带来的失落。 去年,相识十五年的朋友幕天结婚了,我录了一期“女性友谊能帮我们在抵抗父权的道路上走多远”,思考女性友谊是否会在“中女时代”不可避免消逝,如果女性友谊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占据了那么重要的位置,我们又该怎样尽力去维护它。 虽然现在,我依然会幼稚地希望,我的女性友谊能维持少女时期不分彼此的模式,但也逐渐相信,我们总能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探索不同的相处方式。我们要对女性好友多一些信心,对自己多一些信心,我们无需害怕友谊的消逝,因为我们早就被它改变,我们会带着朋友们的印记,走向未来,并相信自己能过一种辽阔的生活。 最后,欢迎各位听众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分享关于友谊的珍贵片段,也衷心祝福你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我会抽两位读者送上我非常非常喜欢的芬兰作家,“姆明之母”托芙·扬松的《真诚的骗子》,她是一个始终将“创作”与”爱“视为生活核心的人,也希望你能从她的身上获得力量。 时间轴: 3:01 女性好友们曾传授白鲜搓澡大法,怎样点赛百味最好吃。 7:28 夏周第N次分享《弗兰西斯·哈》:如何面对女性好友进入婚姻,与自己渐行渐远带来的失落? 12:24 我们既为朋友获得了更高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而高兴,又同时失落于友谊的消逝。 17:02 托芙·扬松曾因拒绝生育和深爱的恋人分手:我没有时间,我不想结婚。 24:04 《公平竞争》:展现了文学影视作品中罕见的老年女性好友生活的图景。 28:04 《真诚的骗子》:卡特琳和安娜的关系充满张力,却与性无关。 35:22 “隐秘的嫉妒”并非坏事,也可以转化为“自我改造”的动力。 38:39 自嘲老登的男性并不会真的自我反思。 41:00 《聊天记录》:为什么弗朗西斯觉得自己配不上真正的友谊? 47:42 《丑闻笔记》:我们如何理解友谊里病态的占有欲与毁灭性? 50:21 女学生间的霸凌为何如此隐秘? 60:33 不要害怕女性友谊会在中年消失。 【本期提到的书和电影】 [爱尔兰] 萨莉·鲁尼《聊天记录》 [芬兰]托芙·扬松《公平竞争》《真诚的骗子》 [芬兰]图拉·卡尔亚莱宁《真诚的骗子》 [英]佐伊·海勒《丑闻笔记》 [美] 蕾切尔·西蒙斯《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美] 格蕾塔·葛韦格《弗兰西斯·哈》 【本期主播】 夏周 白鲜 【本期剪辑】 小琦
长大后才发现,“好好休息”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就像漫画作者拟泥在《想在天气好时去海边》说的那样,“长大后的世界总是下雨”,但大人却很少有在感到疲倦的时候,拥有悲伤和好好休息的权利。 这种难以停下来的感觉,也同样发生在拟泥身上,即便《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卖到了100万册,她也没有想过辞职。直到商务合作和图书签售逐渐变多,才“不得不”辞职,成为全职漫画作者。而她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突然意识到,“不吃苦”也是需要学习的,于是她不再像以前一样熬很多夜,而是均匀分配每天工作的时间,允许自己松弛下来,让自己有时间散步,休息好了再出发。 而这也是我看拟泥漫画的感受,她的漫画像是一边在讲非常伤心的事情,但是一边又给你毛毯和热咖啡,让你一点一点的可以把自己裹起来,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你经历的事情我们都经历过,或者是目睹过。 《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讲的是寄人篱下的贫瘠童年,努力工作却租不起像样房子的打工人…… 《想在天气好时去海边》是回老家陪妈妈看病的故事,“去海边”则是妈妈的心愿。 前不久,新世相在阿那亚举办的出版朋友节上,拟泥参加了漫画论坛“每个人都会长大,但不要放弃爱漫画” ,分享了这个时代,继续做漫画、阅读漫画的原因。借此机会,我们也邀请拟泥和我们聊聊“成为大人”的过程中经历过哪些辛酸或雀跃的时刻,我们又是如何克服成长过程中的隐痛和匮乏感,在变成更能掌控生活的大人的同时,捍卫我们的心灵,捍卫“做小孩”的权利的。 【时间轴】 00:52 拟泥的可爱画风背后,描绘的是成长过程中的隐痛 03:23 拟泥在成为畅销书作者之后仍旧不敢辞职 05:28 有时候,童年的匮乏感在长大之后又会变成不配得感 09:18 对于拟泥来说,不吃苦、让自己“休息”是需要学习的 11:16 拿到第一笔丰厚的版税后,才发现花钱并不能买到真正的快乐 13:35 小孩和大人的状态是不断切换的 21:14 第一本书像在游乐园里玩耍一样轻松愉快,第二本书更像看一个电影,在平淡中蕴藏着浓烈的感情 26:10 拟泥曾因妈妈没有“梦想”而看不起它,后来才发现直面生活时没时间做梦 37:41 拟泥激动地把样书拿给妈妈看,没想到妈妈睡着了 39:09 不知道上野千鹤子也能过一种女性主义的生活 41:56 妈妈未必要成为“灵魂知己”,但她能给你最本真的爱 46:08 痛苦的“矿”被挖的差不多之后,如何持续创作 55:27 小孩虽然没有自由,但是有天真的特权;大人虽然能自己做主,但也同样背负着更多无法诉说的迷茫 57:57 大人最需要捍卫的就是允许自己悲伤的权利 【本期主播】 夏周 一静 【本期嘉宾】 拟泥 【本期剪辑】 程序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