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并非逃避,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 放下内心的不平不是软弱,而是智慧。
1、判断力决定坚定性 2、建立自己全面的知识体系 3、实践出真知
如何正确的批评? 1、场合上:私下批评,一对一批评 2、话术上:只谈事,不对人 3、沟通逻辑上:向前引导,不向后指责 4、事后跟进
最重要的是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千万别“伙同外人”来搞定孩子。
沟通的关键在于双方交换信息,彼此越开放,沟通越顺畅。 如何才能保持开放的状态呢?要先从理论层面来理解。 心理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叫沟通视窗,也叫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是心理学家Joseph 和Harry 提出的一个模型,它被认为是“描述人类互动的最有意思的模型之一”。 1、我知道、你也知道的信息,这是沟通中的开放区,双方享有的信息完全对称。 2、我不知道、但是你知道的信息,叫作我的盲区。 3、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信息,叫作你的盲区,我的隐藏区。 4、我们都不知道的信息,是沟通双方共同的盲区,也是彼此的未知区。 当我们通过沟通视窗来划分沟通双方掌握的信息时,你就会意识到,彼此的开放区是信息交互的关键,通过开放自己的信息,消除彼此的认知盲区,就能达成更多的共识。而如果你我的盲区特别多,在沟通事项上没什么共识,就容易产生冲突。
陈海贤《了不起的我》中说:如果你熟悉关系的语言,就能从两个人的只言片语中读出“谁在支持谁”、“谁在反对谁”、“谁在贬低谁”、“谁在生谁的气”.…内容是表,关系是里。 如果你不会听,你就只能听到事情的表面; 如果你会听,你就会知道,每句话的背后都是在说关系。
能够破解掉“内向、普通话不好、知识面不够广”这三个表达障碍,表达力已经提升了一半。
把话说出来,输出情绪,有安全感的表达自己,这种俗气的道理,有多少人能够从小就被教导呢。
给00后职场新人的建议: 1、第一个建议是:不要听别人的建议 2、建立“人与人平等,事和事有分工”的认知/心态,帮助自己提升工作价值感 3、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4、珍惜作为“新人”拥有更多被包容可能性的阶段,勇敢试错,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同等重要
如何避免尬聊? 1、选择有白噪音的对话场所 2、准备一点小游戏、故事、笑话开场 3、关注对方的视线,看向哪就从哪发起话题 4、冷场了就心智透明说:我们这是冷场了吗? 5、不要恋栈,实在鸡同鸭讲就潇洒的走,结束对话 底层逻辑:两个人能持续聊下去的关键是彼此的意愿在线,不然话题再优秀,也无济于事。
来自学员提问: 1、我妈总爱抱怨,我该如何跟她沟通? 2、父母容易相信一些微信链接和视频,沟通起来好累 3、父母沟通不顺畅,感觉妈妈总是受欺负,我应不应该怂恿妈妈去跟爸爸对抗,以此争取自己的权益?
1、摒弃“聚光灯效应” 2、有时不是你表现不好,而是对方是那个“还在反应的小猪” 3、搜索一下“口部操”视频,训练自己的发音肌肉群 4、给自己定目标:每天与3个人主动打招呼 5、听完这个专辑中觉得有用的话术,用笔写下来,再对着镜子练习,有条件的找个对象实操,逐步掌握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