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每周工作4小时》:用4步设计你的人生模式,找回节奏和自由

爱阅界

高效,仿佛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魔咒。我们用效率定义价值,用忙碌证明努力,却很少停下来问: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每周工作4小时》被称为“极简工作圣经”,但它真正打动我们的,不只是那些效率技巧,而是它提出的这个问题:你有没有主动去设计自己的人生? 在这一期播客中,我们从 DEAL 方法入手,聊聊如何通过定位、精简、自动化和解放,打造更自由、更有意义的生活。同时,我们也探讨了精力与兴趣的高低潮、注意力比时间更重要,以及如何通过“缪斯”实现我们想要的自由。 这本书让我们在焦虑的节奏中,重新看见了某种可能——不再只为完成任务而活,而是去追求更符合内心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怀疑努力的意义,渴望找回自己的节奏,或许这一期播客会是你按下“重设键”的开始。 【时间线🕔】 00:03:00 DEAL 定位、精简、自动化、解放的简单介绍 定位 Definition 00:04:41 兴趣与精力是有高潮与低谷的循环 00:07:13 恐惧让我们迟迟不敢行动,距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 00:13:04 一个跨过恐惧,完成挑战的高光故事 00:20:28 当你不确定怎么回答“你想过的人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激情就是解法 精简 Elimination 00:24:16 80/20法则:花20%的精力获得80%的结果 00:27:19 忙碌其实是一种懒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真正能让你感受到激情、快乐的事情 自动化 Automation 00:31:26 找到自己的缪斯:建立一个自动收入体系让你找回掌控感 解放 Liberation 00:34:39 做自己没有热情的工作等同于慢性自杀 00:38:27 思考自己工作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拿回自己的生活主导权 00:41:49 本书只是一个参考,最终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自己去决定的 00:46:12 本期推荐:人生设计、时间/精力管理、高效率等等相关书籍 【能量加油站⛽️】 * 世界上大多数聪明人,都用一种『乐观的否定』在掩饰他们的恐惧。 * 不要总是高估对手、低估自己。你比你想像中要强得多。 * “快乐”的反义词是什么?是“悲伤”吗?不是。正如爱与恨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快乐和悲伤也是如此,喜极而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爱”的反义词应该是“冷漠”,“快乐”的反义词应该是“无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激情”是快乐的同义词,它正是你应该努力追逐的东西,是治愈一切疾病的良方。当朋友建议你跟着自己的热情或感觉走的时候,我想他们实际上指的是激情。你要问的问题不是“我想要什么”或者“我的目标是什么”,你应该问“什么事能够让我富有激情”。 【本期推荐🤩】 * 《纳瓦尔宝典》 埃里克·乔根森 * MakeTime by Jack Knapp and John Zeratsky * Getting Things Done by David Allen * Feel good productivity by Ali Abdaal *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李笑来 【音乐🎵】 Kinderszenen, Op. 15 No. 7, Schumann

52分钟
98
5个月前

07《学会提问》:让思考慢下来,让对话更靠近

爱阅界

在这个资讯过载的时代,我们是否还保有提问的能力?这一期我们读了《学会提问》这本书,分享了四个实用且贴近生活的主题:如何摆脱非黑即白的思维、分辨生活中常见的推理谬误、理解不同证据的说服力、以及这本书如何实际影响我们在阅读、写作与沟通上的方式。我们也谈到在情绪、关系与日常中,提问如何让我们变得更诚实、更清晰,也更靠近彼此。 这本书提供的方法,像是一组组简单但有效的思考工具,帮助我们在这个纷乱的世界里,维持内在的清晰与分辨力。它既让我们更好理解 AI 时代背后的逻辑,也提醒我们建立属于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如果你也常常被杂乱的信息干扰,或想让自己的表达更有力量、更有逻辑,这本书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起点。而这一期,也希望成为那个陪你慢慢厘清思路的声音。你可以一边听,一边问问自己:最近,我问过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时间线🕔】 00:02:47 灰度思維:跳出非黑即白的二元陷阱 00:11:41 胡曼黎给自己的那一巴掌,看起来让人很不解,却又引人深思 00:14:14 证据也得看效力:“谁谁谁抽了一辈子,不照样活了八九十岁”能让你服气吗? 00:16:17 作为普通人,面对这么多专家意见,我们要怎么选择? 00:23:15 找出日常谬误:大家都这么说,真的就是对的吗? 00:25:12 乱扣帽子与刻板印象,反而让我们失去了理解与沟通的机会 00:28:01 对齐语言才是有效沟通的第一步:你的「骑行」是运动还是散步? 00:32:56 如何用「论点、理由、假设」拆解一段话的结构与底层逻辑 00:37:24 从被动的“拿来主义”到积极主动地分析推理 00:40:39 站在反方的立场上思考,或许能让你在工作中如鱼得水 00:44:53 在 AI 时代,为什么学会提问比技能本身更重要? 00:47:36 学会提问,是学会倾听的开始 00:49:56 本期推荐:一些关于思考的延伸阅读和近期喜欢的书 【能量加油站⛽️】 * 真正的思考,是从问出好问题开始的。而学会思考,才有机会做出更好的选择,才是成长的起点。 * 当我们从“是”与“否”中找到第三个选项时,万物才开始展开。 * 有时候,冲突不是因为价值观不同,而是因为对关键词的认知没有对齐。我们只需要把语言对齐一点点,就可以少很多情绪,多一点理解。 * 现在的 AI 工具再强大,像 GPT 再会讲道理,你不会问,它就没办法给你真正有价值、有结构的回应。 * 学会提问,其实就是学会倾听的开始。 * 我想这就是学会提问的价值:让我们慢下来,不急着下定论,而是有机会,真的走进别人心里看一看,去用心感受这个宇宙正在带给我们的那些讯息。 * 见解没什么价值,发表见解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 一个表达见解的人表达的是:“瞧,不要问我为什么说这样的话。这些只是我的见解而已。” * 谁想说服你,谁就要负责解释清楚。 * 信念固然很奇妙,但是信念的回报寓于我们随后的行为之中。 * 要想成为一个会思考和判断的人,你就需要对自己遇到的一切不断提问。 * 准确辨认出关键词或短语的确切含义,是你在决定是否同意别人观点时的一个必要步骤。 * 批判性思维者相信,自己做主、遇事好奇、通情达理等价值观是人类最重要的目标。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结果就是要求一个人虚怀若谷地接纳各种观点,理性而又有理有据地评判这些观点,然后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接受哪些观点或采取哪些行动。 * 请记住: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就是判断结论是不是强有力,或者判断它的价值是大还是小。 * 你要记住,专家常常也会犯错误,并且他们内部也常常意见不统一。 * 如果你感觉自己立刻就想把这个观点发布到社交媒体上,那么这种感觉就是个警告,你需要等一等。 【本期推荐🤩】 * 《赤裸裸的统计学》 查尔斯·惠伦 * 《事实》 汉斯·罗斯林 欧拉·罗斯林 安娜·罗斯林·罗朗德 * 《这才是心理学》 基思·斯坦诺维奇 * 《打造第二大脑》 蒂亚戈·福特 * 《创意行为:存在即答案》里克·鲁宾 * 《每周工作四小时》 蒂莫西·费里斯 【音乐🎵】 Air on the G String (J. S. Bach), performed by Hauser

59分钟
99+
6个月前

06 《怎样观察一棵树》:换个角度看世界,从一棵路边树开始

爱阅界

秋天,公园里金黄、绚丽的银杏叶你喜欢吗?那最为神秘的银杏花,你是否见过呢? 原来,银杏也会开花。这一发现,是我们今年在《怎样观察一棵树》里收获的惊喜。 在这本书里,作者和我们分享了怎样从不同角度具体而微地观树,怎样跟树木玩游戏。以及像她这样一个爱树的人,又为什么会在12年里几次想狠心砍掉院子里的鹅掌楸,最后又因现实“勉为其难”地留下了这棵大树? 现在的我们,无论是下楼扔垃圾,还是去公园散步,常常会借机观察身旁的那些树。渐渐地,这些树木不再是绿色的背景。它们有了名字,它们跟我们分享时光流转、分享变化,它们还经常送我们小礼物,也让我们熟悉并亲近它们。 【时间线🕔】 00:00:40 你养过植物吗?它们最终的命运如何? 00:02:28 书中让我们感到意外的知识点 00:05:02 要观察一棵树,不妨从树叶开始 00:07:28 原来,树叶也可以这么好玩! 00:11:38 高高在上树之花,竟也分雌雄 00:14:45 想要你的南瓜多结果?你可以这么干! 00:18:30 树木的果子/除了可以吃,当然可以看,可以玩啦 00:24:36 苞芽与叶痕,一个是树叶的“花苞”,一个是树木的家族徽章 00:27:56 低调的树皮和树枝,实际上内含诸多乾坤 00:33:39 如果你想跟树更亲近,不妨试试这些方式吧 00:37:36 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独特的树印象 00:39:35 记住它们的名字,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树朋友、花朋友吗? 00:42:14 阅读本书带来的3个改变:1)愿走回头路了;2)观察力变得敏锐;3)学会了欣赏残缺 00:46:09 我们可以跟树木学些什么?果断、智慧、自信…… 00:54:05 这些工具可以帮你进一步了解树木 【能量加油站⛽️】 * 出行可以创造各种机会观看路边的树木,最好是你经常走的路,还可以观察季节性的变化。 * 对我来说,细致观察树木的最大收获,是学会如何欣赏树木的生命力。 * 树木像人一样,是有灵魂的,只有当你与它真实接触时,才能看到(并感受到) 。 * 我曾经想过,要真正欣赏一棵树,应该花点时间,以树木的方式体验一下这个世界,也就是静止不动。 * 选择一种树木或树木的某个部件进行集中观察,有助于缩小视野。即便你上班的路上只有一棵树,适当地观察一下,你的发现也会超乎你的想象。 * 绘画、摄影、记日记也有助于观察树木。只要你画下来,不论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是否优秀,你都能学到更多知识。如果你想看得多,记得牢,就应该多画。如果我们都把绘画看作一种锁定记忆的方法,而非艺术创造,我们就会画得多,从而看到的也多。 * 叶片颜色是我们应当定期观察的另一种树木特征,而且这一活动不应局限于秋季。与秋季炽热的色彩相比,我更喜欢春叶的微绿、粉红和赭色,而且冬季的叶片色彩也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忽视了。 * 拥抱树木被当作一种不良行为,我感到很遗憾,因为这是一种很好的与树建立联系的方式:用双臂环绕树木,贴紧它,皮肤与树皮相贴,除此以外,没有什么方式能这样深切地感受树木的庞大和坚实。如果这棵树高大健壮,你可以试着把它推倒。是的,使出你的浑身气力,把树推倒。 * 书里一些很可爱有趣的图: 有点像恐龙的爪子哈哈 卡罗来纳鹅耳枥(Carpinus caroliniana),真的好像肌肉喔 树皮都好不一样 这根小小的北美鹅掌楸树枝体现了六个有趣的特征。找一找(从下到上)叶痕、托叶痕、一个棕色的小侧芽、浅棕色的托叶(向内卷曲)​、一个较大的绿色顶芽,还有一片新叶。托叶在冬季保护着顶芽。 【本期推荐🤩】 《树的秘密语言》- 彼得·渥雷本 【音乐🎵】 Piano Sonata in C Major, WoO 51: II. Adagio 此次bgm是之前去朋友家她弹奏过的曲子,当时觉得她好像森林里的仙子,所以录这期播客的时候就想用这首曲,也算是偷偷放了一个小彩蛋表达下我对她的喜欢(不知道她会不会注意到哈哈哈哈)

59分钟
99+
6个月前

05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消费主义社会下,打工人是如何成为新穷人的?

爱阅界

工作,对每个成年人来说,既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又常常让人感到疲惫甚至想要逃离。在当今社会,这种矛盾心理似乎尤为普遍。否则,怎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用“牛马”来自嘲呢? 消费和消费主义也成了现代生活绕不开的话题。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无孔不入,深刻影响着不同人群的选择和生活状态。有人对消费主义感到抗拒,比如豆瓣“逾期负债上岸”小组中的网友;也有人选择积极拥抱消费主义,成为月光族,追求“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无处不在的消费主义环境下,我们该如何充分利用它的便利,同时避免陷入“新穷人”的陷阱呢?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一书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耐人寻味的视角。作者在书中以独特的宏观视野,反思了消费者社会的种种影响,并探讨了如何有效应对贫困和困境的方法。我们在这期播客尝试梳理书中的观点和内容,也进行了一些延伸的讨论。通过这本书,我们或许能暂时跳脱日常生活的局限,以更理性和清醒的方式审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 【时间线🕔】 社会规训逻辑的转变:从生产者到消费者 00:03:47 工业社会前劳动的意义 00:07:29 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社会,工作伦理的规训也随之而来 00:12:27 不一样的美国:工作可以不被热爱,自由不可辜负 00:14:05 消费主义社会是怎么产生的? 00:16:19消费主义是怎么影响我们的? 00:19:59 消费主义社会的现象:月光族 穷人的定义、角色和演变 00:22:57 工业社会里的穷人:像老鼠一样被对待,没有容身之地 00:27:33 消费zhezhe社会下的新穷人:你的消费能力决定了社会地位 00:30:29 贫穷直接与道德挂钩,贫穷成了原罪 00:35:27福利政策在不同时期所扮演的角色 延伸问题 00:40:33工作后,你有了哪些变化?消费主义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 00:47:07为什么父母那代人执着于“踏实工作、努力存钱”,而我们却更在意 “开不开心”,也更敢玩敢花? 00:52:48 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有很多很多好处,但硬币的另一面呢? 00:59:07 怎样真正把人当人?或许,把个人的价值与他的工作、身上的标签分开是一种思路 01:02:00 看完本书,我们逐渐学会了与消费主义和解 【能量加油站⛽️】 * 思想是一把双刃剑,或者说,是原本严密的墙体中留下的一道危险缝隙,通过这道缝隙,麻烦的、难以预料的、无法估量的因素(如人们对有尊严的生活的热情或自主的冲动)会从之前的放逐中回归。 * 工作是决定社会地位和自我评价的主要因素:除了那些由于世袭或暴富,可以自给自足悠然生活的人以外, “你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通常指向人们所在的公司以及该公司的能力。 * 宣讲的目的在于消除抵制。 * 消费品意味着消耗殆尽,时间性和短暂性是其内在特征;消费品遍体写满了死亡警告,尽管用的是一种隐形墨水。 * 工作必须是“有趣的”——多样化、令人兴奋、具有挑战性,包含适度的风险,并不断带来崭新的体验。那些单调、重复、例行、缺乏冒险精神、不允许创新、没有挑战、无法带来提升和自信的工作,就是“无聊的” 。 * 界定了规范也就界定了不正常。工作伦理规范把不正常概括在失业现象中——“不正常”就是不工作。 * 想要缓解无聊,就需要花钱。欲望是免费的,但实现欲望,进而体验实现欲望的愉悦状态,需要资源。对抗无聊的药方不在医保范畴,金钱才是进入治疗无聊的场所(如商场、游乐园或健身中心)的通行证。 * 消费主义最重视的是“选择” 。 * 没有哪种工作能免除失业,也没有人可以免除近来出现的“长期失业”——这个词现在已经被更准确地描述为“过剩” 。如果说“失业” ,甚至是长期失业,意味着工作生活的一个阶段,那么“过剩”则更贴近如今失业的本质。 * 经济发言的时候,道德最好保持沉默。 * 一切都以有效性优先,但对谁有效?基于什么?目的是什么?经济增长是实现了,但这是什么的增长?为谁而增长?付出了什么代价?达到了什么目的? * 他们不被需要,被社会抛弃。那么,哪里才是他们的归宿?最简短的答案是,消失不见。 【本期推荐🤩】 《看见》柴静 《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68分钟
99+
7个月前

04 有钱人VS穷人|钱态度掀开的思维底牌-《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爱阅界

【关于本期🎤】 钱,没有人不想要。“我想搞钱”“我要暴富”——这样的豪言壮语我们听过太多,但究竟该如何实现?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法或答案,但真正去付诸于行动的人又有多少? 曾经的我们,也是那个空有无数好点子,却迟迟不肯迈出第一步的人。但自从今年开始看这本《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我们都有了不少变化: 我们不再因接受礼物而不安,而是致力于成为一个很棒的接受者。我们开始敢于谈钱,并主动表达自己的价值,为自己的作品、工作表现定价。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赋予了我们行动的力量,唤醒了我们内在的勇气与创造力,让我们深信《钻石宝地》中所说的那句话:「你一定要发财,而且这是你的责任。」 我们有野心,也具备掌控金钱的能力。因为,成为有钱人不仅是我们的追求,更是我们的使命。 【时间线🕔】 00:00:55 什么是财富蓝图?你的财富蓝图是怎样的? 00:02:54 宣言:让梦想成真/显化的神奇力量 00:06:23 看过《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你对钱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00:10:06 我们金钱观转变的起点:财富档案11-有钱人选择根据结果拿酬劳 00:15:05 为什么我的不配得感变少了?与这三个财富档案有关 00:19:02 财富档案16-有钱人就算恐惧也会采取行动——不断给我勇气和力量 00:23:24 执行力觉醒:想法→感觉→行动=结果,从'总有一天'到'立刻行动',我的执行力发生了什么? 00:28:11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有钱人依自己的表现和成果接受报酬;有钱人专注于自己的净值;有钱人很会管理他们的钱 00:33:19 吸引更多钱的“财务自由罐”撞上了有趣的存钱罐 00:36:48 不舒服就对了!走出舒适区:做一个什么都挡不住的人! 00:43:07 不舒服,也意味着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00:46:24 推销或被推销,既是一种交流和共享,也是一种相互学习 00:52:16 遇到这么会推销自己的人,你会是什么反应? 00:57:27 你怎么理解销售能力?会觉得自己这方面需要提高吗? 00:59:42 你曾有过一次又一次看见同一个观点,渐渐点连成了线,最后被打通的奇特体验吗? 01:06:46 薄荷桑的心愿:愿1000个人因此去阅读《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能量加油站⛽️】 * 要明智地选择你的想法和信念。 * 务必明智选择你的想法和你所说的话! * 记住,你所专注的事物会扩大。 * 我说你一定要发财,而且这是你的责任。 * 胡那族里的长者有这样的教诲:祝福你想要的事物。如果你看到某人有一处漂亮的家,就祝福那人和他的家;你看到某人有一辆好车,祝福那人和那辆车;看到某人有温暖的家庭,就祝福那人和那个家庭;看到某人的身材外形很好,就祝福那人和他的身材外形。 * “实现程序”(Process of Manifestation):设定→想法→感觉→行动=结果。你的设定会产生想法;你的想法产生感觉;你的感觉产生行动;你的行动产生结果。 * 事实上,所谓“想要”有三种层次。第一种层次是: “我想要变得富有。 ” 第二种层次是: “我选择要变得富有。 ”这是说你决定要变成有钱人。 “选择”具有很强的能量,它与负担起责任、为自己创造自己的现实,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第三种层次是: “我致力于变得富有。 * 你是谁?你如何思考?你的信念是什么?你有哪些习惯和特质?你对自己真正的感觉是什么?你如何与别人建立关系?你对别人的信任有多少?你真的觉得自己值得拥有财富吗?在恐惧、忧虑、挫折与种种不方便的情况下,你的行动能力如何?你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还有行动能力吗? * 你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你的想法为什么跟别人不一样? * 世间万物都是由能量构成,而所有的能量都是以频率和振动的方式在移动。当你大声说出一个宣言,它的能量就会穿透你身体里的细胞,而假如这时候你同时还碰触着自己的身体,你就能感觉到它特殊的共鸣。宣言不但能把一个特殊的讯息传达到宇宙中,也能把一个强而有力的讯息传送到你的潜意识里。 * 每当你听到自己大声责怪别人、找借口或抱怨的时候,请马上停下这些举动。你要提醒自己:是你在创造自己的人生,而且你随时都在吸引成功或是烂事进入你的生命中,所以务必明智选择你的想法和你所说的话! * 成功的秘诀,就是不要逃避问题,不要在问题面前退缩;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你要成长,让自己大于一切的问题。 * 为什么就算觉得不舒服还是要行动?因为,​“舒服”就是你现在所在的位置。如果你想要移动到新的生命层次,就必须突破你的舒服区域,尝试一些你觉得不太舒服的事。 【17个财富档案】 【本期推荐🤩】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李笑来 《Secrets of Self-made Millionaires》- Adam Khoo 《纳瓦尔宝典》- 埃里克·乔根森 《邻家的百万富翁》- 托马斯·J·斯坦利,威廉·D·丹科 《聪明的投资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 【收听平台🎧】 小宇宙/网易云/Spotify/苹果播客

79分钟
99+
8个月前

03 《原则》:以原则导航,在人生路上不断打怪升级,畅游这场人生游戏

爱阅界

【关于本期🎤】 2024年即将结束之际,突然想到2025年一定要看《原则》。之所以想看这本书,是因为书中有许多科学决策的内容,而这恰恰是自己希望能进一步提升的一块。 另外,达利欧作为桥水基金的创始人,一辈子浸淫在投资领域,经验丰富且成熟。投资理财是我们俩都非常感兴趣的一部分,也希望通过这本书向他学习经验。 等到真正开始阅读《原则》,常常会有“哇哦哇哦”的惊叹,有时不禁连连击掌,发出这样的感叹:果然“不虚此看”!随着阅读的深入,对达利欧的钦佩不断升高,更想向他学习。他的许多观点,如不断进化、实现目标的五步流程、问题日志等十分吻合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的理念。其他如“意识到你既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并决定你想成为什么样子” “我一直希望过上一种充满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生活”这样一些观点常让我耳目一新,偶尔也会因此陷入沉思,开始认真思考这些久未想过的问题。了解人和人大不相同也让我们有意识的管理对别人的预期和别人对我们的预期。 读着读着,每天阅读《原则》的时间,成了我的一次次享受,也因此对阅读越来越喜欢。 最后看完《原则》,我们在许多方面都深受触动和启发。不仅在如何决策方面获得了许多助益,对人性、怎样观察社会和如何实现个人目标都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也有了更丰富具体可实践的方法。我们各自人生地图,迷雾又散去了一些,变得更加广阔、可见…… 【时间线🕔】 00:00:50 为什么我们都需要“原则”? 00:03:01 找到自己人生目标,为何如此重要? 00:06:55 有意义的工作、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各自意味着什么,这两个是你想要吗? 00:14:07 为什么我们需要去拥抱痛苦,拥抱失败 00:16:37 不躲避也不逃避,而是直击痛苦,你不仅会获得满足和乐趣,还会有更多高光时刻,不断进化和迭代 00:22:54 怎样与痛苦和失败相处,怎么从痛苦和错误中成长:我们有办法,而且不止一个哦 00:30:14 拥抱现实,应对现实: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00:34:58 承认现实,需要我们学会区分观点和事实 00:36:41 一切发生皆有利于我,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批评 00:45:04 保持头脑开放,让我对这个嘈杂的世界多了一份宽容:从被骂上热搜的胖东来‘彩礼规定’说起” 00:50:02 怎么让自己打开,让自己保持Open-minded:此处有三条行动指南 00:54:02 学习如何有效决策 00:58:29 必须做的VS想要做的,你习惯从谁开始? 00:59:11 影响好决策一个最大的威胁是有害的情绪 01:05:52 作出有效决策的两种工具:可信度和概率思维 01:09:45 在劝阻吸烟这事上,概率思维的赢面很大! 01:14:40 人与人大不同:当你选择表达出来,结果可能会改写 01:15:13 承认了“人与人是不同的”这一真相后,在人际关系里愈发从容,接纳自己,也更能理解他人。 01:19:39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时既要管理自我预期,也要帮助对方调整预期 01:22:54 你更倾向于与什么特质的人建立紧密的关系? 01:26:16 怎么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达利欧的三种思考模式 01:31:01 为什么有人爱《原则》的实用,有人嫌它‘爹味’太重? 01:36:32 我们都是自己的CEO 01:38:19《原则》中对我们有效的工具:每日观察、留心自己时间的去处、棒球卡…… 01:42:58 勇敢的人先获益:积极去找那些风险收益不对称的机会吧 【能量加油站⛽️】 * 我一直希望过上一种充满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生活(也希望和拥有相同愿望的人做伴) ,对我而言,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是指开放诚恳的关系,人们彼此坦诚相待。 * 我一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无知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怎么做。 * 知行合一的关键是把自己所知道的给整理出来,并就此设立一系列根据自己性格以及想要的所设立出来的行动。 * 迎接而非躲避痛苦。如果你不是放任自己,而是养成习惯,总是在一定程度的痛苦中工作,你将更快地进化。 * “正确地失败”是指,能够在经历痛苦的失败的过程中吸取重要的教训,从而避免“错误地失败”,即因为失败而被踢出局。 * 头脑开放,不是只对自己不相信的东西无所谓,也不是顽固不理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是考虑其他人的理由。 * 始终提醒自己,至少听一下某种相反的观点永远都没有害处。 * 诚恳地相信你也许并不知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并认识到,与你知道的东西相比,能不能妥善处理“不知道”才是更重要的。 * 合理的目标是你真正需要实现的东西,欲望则是你想要但会阻止你实现目标的东西。欲望通常是直接结果。 * 在提出疑问和探寻事实真相之前,永远不要看到一个选择就定下来,不管它看起来多么好。 * 最好的选择是好处多于坏处的选择,不是毫无坏处的选择。 * 谨记,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出的最好答案。 * 不要纠结于“埋怨”还是“赞美”,而要专注于“准确”还是“不准确”。要记住,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除了作为未来的教训,不要再纠结。 * 解决问题比做事更花时间。 * 希望做和实际能够做到之间有很大区别。 * 与根本不解决相比,解决这些不可接受的问题更容易办到。 * 要看對方「做了什麼」而不是「信什麼」。 * 切莫轻信不诚实之人。人说谎的情况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 * 人的本性就是这样,希望别人相信他们的观点,如果你不信,他们就会生气,即便他们自己也没有理由相信自己就是正确的。 * 人们通常会故意把局面搅乱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你要保持警惕。 【本期推荐🤩】 * 得意忘形主播的微博:VicodinXYZ * b站:美One述职报告 * 书籍《沟通的方法》- 脱不花 * 书籍《我可能错了》- 比约恩·纳提科·林德布劳 * 书籍《沟通圣经》- 尼基·斯坦顿 【收听平台🎧】 小宇宙/网易云/Spotify/苹果播客

112分钟
99+
9个月前

02《把自己当回事儿》:人生与职场的通关秘诀就是“我很重要!”

爱阅界

【关于本期🎤】 最近杨天真真的很火,但我们之所以选了这本《把自己当回事儿》,并不是想要蹭热度,而是这本书真的让我们很受用。因为这本书,让我们更加相信:“我是重要的。我同等重要。” 无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已经工作有些年的,都推荐去看这本书。书中关于“真诚”“解决问题”的观点,“共情”“共赢”的思维,以及了解自己都常常让我们深受启发,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打开。 看过这本书后,杨天真成了我们俩共同的Role model。文字背后传达出来的强大内心,以及她直面问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直率风格,都为我们所深深的喜欢。 希望你听完后,也能去看《把自己当回事儿》,也能试着“把自己当回事儿”,找到跟自己、世界沟通的方式,找到不辜负自己的方法,逐渐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时间线🕔】 00:04:57关于本书的定位:如何跟自己、世界沟通,如何才能不辜负自己 00:06:2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方案意识,而非问题意识 00:12:03 完美主义有大用:践行“时刻准备着”的危机意识 00:14:40【一问一答】你的真诚是怎样的?是问什么答什么or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00:17:04 被不太熟的人问及隐私时,如收入、婚恋,你会怎么应对? 00:21:23 真诚是一种态度。真诚是“我”的试金石。 00:30:06 面对朋友或他人的坦诚,有的人会笑话,有的人会马后炮,有的人会安慰和陪伴,你践行的是哪一种? 00:34:32 对人真诚,对己也要真诚 00:36:59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你希望我直接点,还是委婉些? 00:37:53 “忘记对方名字了 好尴尬!”——记一次“忘了你是谁了,重新认识一下?”的独特体验。 00:40:27 直接表达后的意外馈赠:竖立了边界,也保护了自己的能量。 00:45:48 Mbti测试结果:E人也会有需要独处、个人空间的时刻;I人也会有很Open,很活跃的另一面。 00:49:29 对深度交流、日常交谈的需求不同,导致我们既熟悉又陌生 01:01:22 遇到问题时,你会找理由,还是找解决方案? 01:11:54 从“谁负责”到“我负责”的改变,正是一次关键成长 01:17:17 把事情做成、做了,跟把事情办好是两回事,把事情做好不止是打勾划线而已 01:18:22 屁股决定脑袋,所以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诀窍是要灵活、随机应变 01:23:54 健康排第一,工作第二渐渐成了一种主流、一种政治正确。反过来行不行? 01:29:23 要能做到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许前提是学会把人和事分开。因为事情可以分对错,但人不能。 01:36:23 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要保护和接纳情绪,但情绪绝不应成为我们的武器。 01:42:48 不是“我和你”,是“我们”,双赢思维的显现 01:47:34 找到你自己,了解你自己:或许这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课题 01:52:05 一个人会变成什么样子,其实是由他选择的结果决定的,而不是由他的初心决定的。 01:56:00 你能不能立马说出自己的5个优点?此刻的你跟自己的优点熟吗? 02:02:53 【推荐环节】综艺《森林进化论》、《爱的对谈》、《存在主义咖啡馆》、《沟通的艺术》 【能量加油站⛽️】 * 真诚,作为一种态度,会给我们表达设定清晰的边界。正是因为真诚,我们才能在保留不说的权利是更有底气。 * 别人的不真诚、总体环境的不真诚,都不能成为我们不真诚的理由。因为当我们看的够高、够远的时候,就会发现:哪怕只有一毫米的差别,真诚,还是比不真诚高。 * 真诚是一种交流状态,不是知无不言的泄底。 *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 你的态度要委婉,但是你的内容要直接。 * 只有感受,人是不会成长的。 * 你经历过疼痛,从而知道了背后的原因,也知道了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最后明白了在想要和得到中间需要如何做到。缺少了任何一步,都不是真正的成长。 * 把事情做成跟把事情办好是两回事。 * 在问题发生之前,我们可以去先预设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问题,所以我们也可以提前准备好方案,或者说一些解决思路。 * 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无法忽略。用这样的思路来理解沟通,可以很清晰地分解为四步:第一步,做沟通的准备,锁定问题,并想好解决方案;第二步,进行沟通,根据沟通中的细节,调整并提出解决方案;第三步,完成沟通,与对方协商并确定解决办法;第四步,执行沟通,将沟通中的解决办法运用到实处。 * 在每次沟通前,都不要停止对于问题的发现,而是要问问自己:我该怎么办?方案是什么?这是最佳的方案吗? * 沟通,不仅是言语上的你来我往,更是情绪上的你来我往。 * 在沟通中,我们要把观点转化成故事,人们会抗拒听观点,但是听故事,人们会买票。 * 道理,让我们看见事;而故事,则让我们看到人。 * 情感绑架之所以会让人不知所措,不是因为恶意,恰恰是因为善意。 * 我们和别人说的、对别人做的,无时无刻不在传递一个信息:我是谁。 *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是由他选择的结果决定的,不是由他的初心决定的。 * 在自我沟通的过程中,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且必须具备的,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在坐标中的位置,从而判断什么结论对自己有用,对现在有用。 *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 * “不要”不是简单的放弃,不是冲动的停摆,不是鲁莽的抽身。“不要”意味着感知。会自我沟通的人对自己的内心一定有足够的敏感度。 * “不要”需要勇气。 * 复盘自己的一天:今天说过的话是否合适或者准确?今天都做了哪些决定,为什么要这么做?自己对当时的决策是否满意,是情绪猛然占了上风,还是经过了理性且客观的分析?如果换一个思路,会不会有全然不同的结果?今天发生的所有事是否会后悔或遗憾?如果有机会可以重来,是否还会做出同样的抉择? *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自己对话,就像看一场以自己为主角的电影。温柔地,或者尖锐地问自己一些必须坦然回答的问题,不要欺骗自己。然后,努力地去碰撞,在碰撞中反思,不断地接近最真实的自我。

133分钟
99+
9个月前

01 《写出我心》:写作的魔力,打开与自己对话的大门

爱阅界

【关于本期🎤】 这是一本关于写作的书,但不仅仅是写作,还蕴含了活在当下、冥想与直面人生的智慧。 娜塔莉的文字仿佛拥有一种魔力,能给读者带来源源不断的快乐与勇气。正是这本《写出我心》,让我们意识到写作是有趣的,甚至可以让人享受其中。 书中多处深深打动了我们,比如: “我们都是重要的,我们的生活也是重要的。生活真的很神奇,种种细节都值得一记。说出我们的姓名、我们住过的地名,写下生活的细节,凡此种种皆有意义。” 我们希望这些文字能启发更多人去关照自己的内心。 如果你也觉得写作重要,或者你也想试着以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思考,却因各种原因迟迟未能开始,不妨从这期播客和这本《写出我心》出发,重新拾起写作的勇气吧。 【时间线🕔】 00:01:04 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对写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00:05:40 写作也是一种自我对话 00:12:38 我们为什么会看《写出我心》 00:16:55长大后的我们,表达欲的减弱不仅体现在口头,还有文字 00:18:58这不仅是一本关于写作,也是关乎对自己负责、直面人生、冥想禅修的大书 00:23:07 你不需要成为那个最会写作的人,你只需要做那个最能坚持写作的人 00:27:58 写作是一种日常,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00:34:05 写作让我对自己更坦诚、更真诚 00:37:38童心震颤了我们的灵魂 ,让人与蟑螂发生了对话,感受到了当下 00:43:08 越活在当下,动作越不容易变形 00:44:03练习具有独特的力量:甚至/连关心、用心都可以通过练习来习得 00:50:05 刻板印象反而帮助我们建立新的链接,变得更包容 01:01:01 《写出我心》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更多的能量、变得勇敢 01:05:25 击透我们心灵的两句话:(1)我们都是重要的,我们的生活也是重要的。说实在的,生活真的很神奇,生活的种种细节都值得一记。(2)说出我们的姓名、我们住过的地名,写下我们生活中的细节,凡此种种皆有重要意义。 01:08:51 躲在大楼里画画的保安叔叔 01:16:59 我看重的是态度,不是结果 01:19:21 现在我们的书单、阅读方式都有了变化 01:22:40 看过的每一本书,写下的每一个字,都不会作废/都算数 01:26:41 本期推荐 【能量加油站⛽️】 * 写作是一种日常,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 初始的意念藏有巨大的能量,呈现心灵对某件事物灵光一闪的最初反应 * 活在当下,世界才会真的活过来 * 尽量不对自己有所期许,坐在桌前,说: “我有写出世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 ” * 你和万事万物都可以交朋友,并不光是人而已,你和楼梯、门廊、汽车、玉米田以及云彩都可以作为。 * 真正的生命存在于写作当中,我们不断地需要有新的洞察和观点,我们生活的世界也非一成不变。 * 原来你得给别人一个空间,他也需要练习的。所以不能对别人的那个要求太高,这样子也给对方一个练习的机会。 * 我们都是重要的,我们的生活也是重要的,说实在的,生活真的很神奇,生活的种种细节都值得一记。说出我们的姓名,我们住过的地名,写下我们生活中的细节,反此种种皆有重要意义。 * 人其实是很希望自己能被看见的 【本期推荐🤩】 你一生的故事 – 特德姜 The Package – Sebastian Fitzek 【收听平台🎧】 小宇宙/网易云/Spotify/苹果播客

89分钟
99+
10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