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涂豐恩 聯經出版總編輯 來 賓|黃銘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本集節目邀請到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黃銘崇,與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一起談談甫獲得第六屆唐獎漢學獎的許倬雲院士代表作品──《西周史》。《西周史》是一部綜合性的西周文化史,許院士總結過去累積的原始資料及研究成果,以「華夏國家」的形成為中心議題,透過西周時代的發展,觀察中華民族及文化逐漸成形的過程,並對西周史上聚訟紛紜的議題,提出信而有徵的合理解說。不僅具有學術專著的深度,也是適合一般讀者的通論性讀物。 商王朝與周王朝的不同 相較於商王朝以征戰和鬼神之說鞏固權力,周王朝以通婚方式鞏固社會結構。並建立了以人為主的文化、禮教制度。黃銘崇先生戲稱商沒有朋友,而周與鄰近部族締結關係,以此發展有別以往的社會文化制度。 了解上古史提供更開放的認知 相傳伯益,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賜封,其後裔有封於黃國。而中國上古時代以血緣為姓、地緣為氏,黃銘崇先生提到考古黃國出土的青銅器發現黃姓是夷人。若我們嘗試了解自己先祖的結構,就不會以偉大血統及民族自居,而是更能理解文化應是多元開放的。 🎧 本集重點 01:44 《西周史》的出版背景及許倬雲院士 05:33中國上古時代發展的通盤介紹 09:10 《西周史》的突破與特色 11:49 以多元文化的新觀念再論西周時代 18:00出版40年後該從何角度切入閱讀 19:42朗讀書中片段 21:54 延伸推薦《求古篇》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本集書單: 📙《西周史(增訂新版)》 中華商務–天貓 中華商務–京東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求古編(二版)》 中華商務–天貓 中華商務–京東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主持人|涂豐恩 聯經出版總編輯 來 賓|黃銘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本集節目邀請到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黃銘崇,與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一起談人類學家張光直教授的代表作品《中國青銅時代》。黃銘崇研究員是張先生在哈佛執教時的學生,以此切入與聽眾分享張先生的人格特質,以及在中國上古史研究所提出的重要觀點。 饕餮紋與貴族權力 饕餮紋路的使用,顯示上古時代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史料記載饕餮「食人未咽」,於今日研究,我們可以推斷,這並不是真正在吃人的意向,而是更接近於薩滿的巫術。而商人取此形象大量使用在青銅器上,作為巫師與自然界神靈溝通的工具,更藉由神力支配事物。巫師階級也與王權的政治權力直接連結。 時代是由文化與社會構合 張光直教授直言撰寫中國古代史是想解釋,考古研究不應是依史料的性質區分專業。現行對研究材料的分類,多是源於歷史的偶然傳統沒有必然理由,研究上古時代應該水平思考當時文化及社會各方面的有機聯繫。他企圖以史料證據,透過不同學科的整合,全面性重新建構中國上古時代,提供讀者完整的想像。 🎧 本集重點 01:07 回憶與中國上古史及張光直的淵源 08:14 《中國青銅時代》是張光直的得意之作 10:57 商朝的社會結構以廟號分配權力 13:56 以饕餮紋代表貴族身分象徵 17:23 出版40年後仍影響著上古史辯證 20:44 學習歷史是啟發思考,訓練判斷力 22:06 朗讀書中片段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本集書單: 📙《中國青銅時代(二版)》 中華商務–天貓 中華商務–京東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中國青銅時代 第二集(二版)》 中華商務–天貓 中華商務–京東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蕃薯人的故事(精裝版)》 中華商務–京東
主持人|陳逸華 聯經出版副總編輯 來 賓|張輝誠 學思達教育創辦人 本集邀請到學思達創辦人張輝誠,與聯經出版副總編輯陳逸華談《蘇東坡新傳》,此傳特別處在於,作者李一冰先生並非按時序寫蘇軾出生到老死,而是從其貶謫黃州之時切入,歷經烏臺詩案,遭小人陷害,入獄瀕死,最後否極泰來,雨過天青之輕鬆與從容。此段際遇與李一冰的生命高度重疊,一冰先生寫東坡,實則在寫自己從苦悶中走向曠達自在的心境,讓《蘇傳》裡的東坡和他真實的生命處境交融在一起,使其形象躍然紙上之外,更讓讀者深入東坡的內心世界。 與謎樣作者的緣分 張輝誠先生求學期間,以蘇軾為研究主題,他最推崇的材料即是李一冰先生的《蘇東坡新傳》,表示「愛之不倦、捧讀再三」。後因敬愛作者,訪談作者的後人,蒐集大量材料,在2015年發表〈尋找李一冰〉一文,李一冰先生小傳及成書始末皆收於此文。 蘇東坡是養生大師? 此傳收錄蘇軾講究養生之道的許多文章,一冰先生寫蘇軾平日生活很有秩序,晨興夜寢都會做三件事:起床會梳頭百遍,時至中午靜坐調息,晚間則以熱水濯足,若遇條件不足時,改以按摩「乾浴」。這些養生之法放到現代而論,觀念也毫不過時,十分趣味。 永恆經典的人物 蘇東坡是一個永恆經典的人物,經典之一體現在他的作品上,是精神文化的資產,具有強烈穿透時代的意義。而蘇東坡的生命歷程更是啟發後人的典範。不論讀者正身處順境或逆境,都可以體認到蘇軾在困厄中的豁達,以及得志中的盡歡。 🎧本集重點 03:30 從山居筆記到蘇東坡新傳 08:00 傳主與作傳者生命歷程的重疊 17:19 對書中印象深刻之處 22:31 青年至壯年讀蘇東坡的不同視角 27:50 現代讀者為何要閱讀 37:08 朗讀書中片段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本集書單: 📙《蘇東坡新傳(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中華商務–天貓 中華商務–京東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蘇東坡新傳(上下冊增修校訂全新版)》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南明一孤臣:張蒼水傳》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冰心玉壺:李一冰文存》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主持人|陳逸華 聯經出版副總編輯 來 賓|單德興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格理弗遊記》入選為「史上最偉大的一百本小說」,內容描繪了主角船醫格理弗遭逢船難,流落並遊歷四個國家的奇聞軼事,雖名為遊記,卻是作者諷刺創作當時科學家、權貴及王室之作。本集節目邀請到譯者單德興先生,和聯經出版副總編輯陳逸華一起從文字到文化談譯者在作品中扮演的腳色,以及單老師如何以《格理弗遊記》過足翻譯癮。 「奢侈」的翻譯經驗 齊邦媛老師與單老師因《格雷安‧葛林》評傳的翻譯結識,合作後驚豔當時年輕的單老師在選書、資料研究、文字技巧、譯文體例的專業,甚至於《格理弗遊記》序文中寫道「我知道他就是我尋找多年,能航越小人國淺水困境的譯者!」。遂積極鼓勵單老師著手翻譯這部中文世界總被「誤譯」的《格理弗遊記》,由於1998年國科會主持經典譯註計畫,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加持下,開展了為期六年的翻譯工作。 對人性的諷刺 一部作品的產生,若只是故事有趣味性,還不足以成為經典,單老師認為經典有一個很重要的成分,即是人們在閱讀的時候,會發覺當中所呈現的人性和缺點。 閱讀《格理弗遊記》會感受到數百年來的人性皆同,為不同的價值觀、立場爭辯、,甚至只是鞋跟的高低都可以引發戰爭。 犽猢是YAHOO的由來 知名科技公司Yahoo!名稱出自《格列佛遊記》。在第四部慧駰國中,有一種動物叫Yahoo,被視為最低劣、野蠻的畜生,是綏夫特獨創的單字,單老師在翻譯時以兼顧音與義的角度,用犬字邊的犽猢來詮釋如動物般的野性形象。這些新創字的翻譯,對不同語系的譯者是很大的挑戰。 🎧 本集重點 01:54 翻譯格理弗遊記之初 10:49 譯者的工作如何平衡文學性及學術嚴謹 19:49 書寫順序及章節排序的不同 22:41 百科全書式的內容 28:29綏夫特在書中獨創單字 32:37 雙重脈絡化是翻譯的責任 35:55 現在我們要如何閱讀這部經典 37:40 朗讀書中片段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本集書單: 📙《格理弗遊記(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烏托邦》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主持人|林載爵 聯經出版發行人 來 賓|黃碧端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文學博士、前台南藝術大學校長 本集討論美學教育先驅者漢寶德先生的首本作品《漢寶德談美》。邀請到與漢先生有深厚友誼的黃碧端教授,和聯經出版發行人林載爵一起從這本書出發,談談漢先生一生所繫的全民美感教育。 聯經陸續出版三部「美感」作品,從美感的認知到美感的落實、從觀念到器物的生活實踐,漢寶德先生希望全民有意識的培養美感觀念,向美的呼喚睜開雙眼。 漢先生主張藝術教育與美感培養不可混為一談。在時代的演進下藝術成為一門學問,與美的追求脫鉤,創作是對藝術極致追求下的產物,探討的是學問本身,但美感培養事關乎全民的。漢先生曾發表〈藝術教育救國論〉提到,美感訓練可以產生很強大的文化力量,致使整個城市及市民都有一種美的面目,得到美的薰陶。 美感培養可以從最最切身的地方開始,好比我們生活中觸手可及的用品──茶杯。漢先生在書中舉例,受邀演講發現講堂出現紙杯,他就覺得出了問題,會順勢發一頓牢騷。黃教授也提到喜歡收藏杯子,選購一個杯子時,除了品味它的質地、形狀外,也會更深一層思考與其他生活器物做搭配,反覆細賞就是在人生美感的途徑上邁開成功的第一步。 🎧 本集重點 01:45 漢寶德先生的其人其事 08:31 美學教育是一生的基本關懷 12:55 從生活中訓練美感、體現美學 16:28 藝術與美學的關聯 22:50 談美感20週年產生的影響 27:54 朗讀書中片段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本集書單: 📙《漢寶德談美(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談美感》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如何培養美感(二版)》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黃崑巖談教養》
主持人|林載爵 聯經出版發行人 來 賓|莊坤良 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都柏林人》譯者 本集邀請到聯經版《都柏林人》的譯者莊坤良教授,和聯經出版發行人林載爵一起談談這部愛爾蘭作家喬伊斯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集。作為一部寫實主義小說,喬伊斯擅用「開放式結尾」留給讀者許多省思空間,所以《都柏林人》出版百年,經歷的每個時期都會被重新討論,奠定了歷久彌新的經典地位。 書寫反映個人與時代的互動關係,喬伊斯的寫作也不例外。出生在愛爾蘭的喬伊斯,直言愛爾蘭人的自卑與麻痺源於兩個主人,一是英國殖民帝國,一是義大利羅馬教會。近千年在宗教和政治上的「一僕二主」,全面影響著愛爾蘭人的世俗生活與國族文化認同。長久以往,被統治的文化自卑感,交雜對教會和英國政權的崇拜及敬仰扭曲著人心。喬伊斯在〈賽車之後〉更直指自己族人是「心懷感激的被壓迫者」。 喬伊斯因出生輾轉住過都柏林市許多的角落,真正深入體驗都柏林的城市樣貌。加上愛爾蘭當時的政治背景,喬伊斯眼底盡是人民困頓生活、價值混淆,肉體與精神分離的狀態,喬伊斯筆下寫他對英國殖民政權不滿,對教會素無好感,更嘲諷同胞心靈麻痹。十五則短篇無一不批判、反諷當時愛爾蘭的禁忌話題,注定了《都柏林人》出版的坎坷道路。 🎧 本集重點 03:03《都柏林人》如何奠定經典地位 06:30 喬伊斯筆下愛爾蘭的國族認同困境 12:49 以小說為鏡,照映真實的愛爾蘭人 21:55 現代讀者要從什麼角度切入去閱讀 30:51 朗讀書中片段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本集書單: 📙《都柏林人(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主持人|王聰威 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 來 賓|廖鴻基 臺灣文學作家 本集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白鯨記》,被譽為美國近代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之一,是一部海洋文學鉅著,擁有文學史上最著名的開場白「叫我伊什梅爾吧。」,更是星巴克咖啡、《星艦迷航記》與《海賊王》等品牌、影視藝文創作的命名及取材靈感來源。節目領讀人是著有《最後的海上獵人》的廖鴻基老師,與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一起談談這部彰顯海洋精神的經典之作。 與白鯨記的邂逅 廖鴻基說自己最早是由電影開始接觸這個題目,而後在海上工作、開始寫作,一次文學獎經驗,評審意見說他的創作題材和文風與《白鯨記》相仿,才讓廖鴻基翻開《白鯨記》,真正從文字進入這部作品,開始了長達十數年的閱讀歷程。並成為他海洋文學創作的重要養分。 掌握海域資源躍升為世界中心的小島 捕鯨船皮廓號(Pequod),來自美國東北方南塔克特小島。面積約三百平方公里、島上居民不過數千人,藉由捕鯨船連接了占地球表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進而掌握海洋資源,為全球提供珍貴的鯨腦油。這個陸地資源有限的島嶼,成為捕鯨船的母港,往四面八方去探索海洋資源,小海島真正成為一個海洋國家。 跨越兩世紀的深刻連結 這部170年前完成的海洋文學經作品中,提到亞哈船長率領皮廓號穿過呂宋海峽,往北看見福爾摩沙(臺灣),在那裡經歷了幾次跟抹香鯨的遭遇跟搏鬥,對照今日地理位置就是臺灣東部海域,而2023年太平洋抹香鯨計畫發現,臺灣東部海域確實有太平洋抹香鯨活動,因此《白鯨記》提到的抹香鯨跟現在臺灣賞鯨船見到的甚至可能是同一家族,在今天我們重讀時,真的可以與作品產生如此密切的連結及想像。 🎧本集重點 01:11 廖鴻基老師與白鯨記的相遇 04:15 捕鯨讓海上小島變成海洋國家 09:36 無論如何人們一定會走到海上去 11:50 現代讀者要從什麼角度切入去閱讀 18:30 海洋文學作品的相互映照 19:46 必須親臨現場的創作題材 25:18 朗讀書中片段 ⠀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本集書單: 📙《白鯨記(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最後的海上獵人》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大海浮夢》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主持人|林載爵 聯經出版發行人 來 賓|鄭穎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經典說書第六集邀請著有高陽研究專書《野翰林》的鄭穎教授領讀,與鄭教授對談的是聯經出版的發行人林載爵。高陽(1922-1992)一生著述百部,將近三千萬字,著作等身,讓其成為當代最重要的歷史小說作家之一,世人稱道「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足以顯示高陽的小說廣受讀者歡迎的程度,而聯經出版高陽作品共有五大系列,本集將重點推薦胡雪巖系列。 我們剛紀念高陽的百年冥誕,他所留下的大量作品是無庸置疑的經典,讀者在享受閱讀的快樂之餘,更是藉著高陽寫清史如寫家史的文字,去親近他筆下過往的時代、他筆下的人情世故,而成為我們生命的借鏡。 高陽先生故去後,前妻郝天俠女士將他所有的藏書都捐給當時的中央圖書館(現臺北圖書館),鄭教授因研究高陽取得了捐贈書目,從書目中清楚呈現高陽的閱讀是廣泛且紮實的。例如著手書寫《慈禧全傳》時,高陽尚未有機會造訪北京,取而代之的是閱讀萬卷書,他的參考書目包含京兆的地圖、水路圖等⋯⋯這樣的考掘為他累積創作小說的血肉。 高陽曾言:「歷史除了人名跟地名以外,都是假的;小說除了人名跟地名以外,都是真的。」而高陽創作小說,亦是從這個思路出發,他在書寫歷史上真有其人的人物時,會思考一個切入點,這個切入點是要告訴讀者,比方慈禧、曹雪芹和胡雪巖,他們活過的是什麼樣的時代,高陽先生是以小說創造出建構於真實歷史上的世界觀,因此讀高陽的小說很容易理解故事中歷史發展及定位。 🎧本集重點 03:13 高陽歷史小說的特點 06:13 出生於浙江許姓郡望 10:08 喜歡閱讀文獻的考據癖 15:50 如何揉合歷史的事實跟小說的創作 22:22 介紹紅頂商人胡雪巖及其影響 29:41 讀者該如何進入高陽作品 33:30 朗讀書中片段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本集書單: 📙《高陽作品集.胡雪巖系列(新校版)》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高陽作品集.紅樓夢斷系列(新校版)》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高陽作品集.紅樓夢斷系列(二)(新校版)》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主持人|涂豐恩 聯經出版總編輯 來 賓|林載爵 聯經出版發行人 本集邀請聯經出版的發行人林載爵先生與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跟大家談談《中國大歷史》。為什麼稱為「大歷史」?作者黃仁宇曾說:「我寫的歷史是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不是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這並不是說道德不重要,而是新社會的道德要靠社會的結構而決定其內涵。」 《中國大歷史》不只是看歷史人物、事件線性發展過程,而是打破傳統框架,從小事件看大道理,分析長遠的社會層面、經濟結構、組織、制度,縱觀而全面。從中西的比較提示中國歷史的特殊問題。讓歷史的縱橫面向及其影響,都能清楚的說明中國歷史的發展。 黃仁宇先生1964年赴美擔任教職,發現美國大學生使用的中國通史,多在20世紀初期完成,早已不合時宜。當時他就思考,要讓不同民族理解中國史,讀懂複雜的人名及朝代非常不易,必須要有不同於編年史的解釋,隨後採歸納法呈現中國歷史的精神內涵,寫成《中國並不神祕》(《中國大歷史》的前身),幫助美國大學生以綜合的角度觀看中國歷史的發展,進而可以與西方歷史互相比較。 1991年在美國成書後,聯經出版企畫出版《中國大歷史》中譯本,前後歷經一年將完成的譯稿交由黃仁宇先生審校時,他認為譯稿與他想闡述的概念差別甚多,無法完全呈現他對中國歷史解釋的精神,遂即要求放棄譯稿,由黃仁宇先生親自以中文重新改寫一遍。因此讀者今日所讀《中國大歷史》並不是翻譯,而是黃仁宇先生親自完成的作品。 🎧本集重點 01:44 《中國大歷史》出版背景 05:00 黃仁宇親自以中文重述 07:31 嚴謹而認真的一位學者 11:03 中國歷史發展的四個性質 14:36 中國歷史分為三大帝國 17:25 主張西元1800年,是中西方歷史發展的轉折點 22:37 讀者該如何閱讀 24:56 朗讀書中片段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本集書單: 📙《中國大歷史》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黃河青山》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萬歷十五年》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主持人|涂豐恩 聯經出版總編輯 來 賓|王汎森 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本集邀請中研院的王汎森教授與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跟大家談談出版近50年的史學經典之作《歷史與思想》。本書為余英時先生對歷史研究的探尋及思考集結,余先生在自傳中提到,《歷史與思想》文字大多屬通論的性質,凡屬專門性、考證性的東西都沒有收錄。所溝通的對象並不是專治歷史與思想的學者,而是關心歷史和思想問題的一般知識分子。希望本集內容成為讀者進入思想類出版品閱讀的敲門磚。 1970年代報業的副刊非常發達,是文壇與學界的風雲時代,各領域的學問討論都是熱鬧的。每當學者有新的研究材料,不會選擇最好的學術期刊,而是優先發表於副刊上,余英時將《歷史與思想》的稿件交付給聯經出版後,當時的發行人劉國瑞先生閱畢盛讚,立即將未發表的部分稿件交由聯合副刊連載七日。一時間引發大量討論,給各領域學者耳目一新的觀點。 《歷史與思想》全書談論的其中一組議題,便是從〈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出發、探討中國古代政治思想中,影響專制發展的部分。討論中國「文革」時期,政治操作取法現代西方的極權系統,實際上卻繼承了傳統君權。發表當時正值台灣戒嚴晚期,引起正在要掙脫威權統治,模糊動盪也充滿活力的臺灣社會強烈關注。 從余先生在哈佛就讀時,與當時同為留學生的同學張光直、張灝等人,在家辦理《紅樓夢》討論會開始,反覆醞釀對紅學的理解與構想,後便寫出諸多文章從史學及思想的角度討論《紅樓夢》。「紅學」一直是眾多學者討論的主題,為何余先生選擇封筆? 🎧本集重點 01:49 聯合報副刊初遇余英時 05:54 臺灣思想史發展的空前盛況 08:21 拆解全書四大主題 15:40 批判專制發展對知識的輕視與踐踏 23:00 繼承錢穆及胡適的思想研究 24:32 不以紅學專家自居 28:26 史學思想是動態的競合 30:16 現在讀者該如何重讀 32:50 朗讀書中片段 📙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本集書單: 📙《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精裝)》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主持人|陳逸華 聯經出版副總編輯 來 賓|徐國能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本集邀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徐國能教授領讀,與聯經出版副總編輯陳逸華一起跟大家談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本書是一部獨特的傳記,作者洪業以歷史學切角層層剖析杜甫創作的時空背景,並與自身際遇相結合。使本書成為「今古相接」且獨特的、富有情感的傳記作品。 洪業出生於福建侯官,在清末自強運動時期,侯官是訓練軍事外交人才的重鎮,造就了洪業的外語專長。中日戰爭爆發洪業鋃鐺入獄,幼年時期所讀之杜甫詩成為他精神的依託。赴美生活後人在異鄉生活困頓,更將自身際際遇投射,理解杜甫被流放的孤獨及憂國憂民,《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就是在這時期付梓。可以說洪業是以自己的性情、人格、心志以及對時代及自我的生命存在體驗,去閱讀、理解杜甫這個「人」與他的「詩」以及「時代」情境,因而愛之敬之,終而書之。 在洪業的為杜甫做傳前,西方世界對詩人形象的理解是快意人生、喝酒放歌的李白,洪業寫杜甫,並強調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將杜甫介紹給西方詩歌研究領域,在這之後杜甫真的成為了中國詩人代表作家。 在當今讀杜甫,可以從洪業選的詩歌作品入手,因為杜甫詩於文學、文化涵養的影響非常大。 徐國能教授舉例,白先勇寫短篇小說〈梁父吟〉,小說中寫遲暮老人在黃昏時候,彼此對過去的歷史、過去人生的感慨,即是借鏡引用了「日暮聊為梁父吟」一句,〈梁父吟〉是一個古代的樂府詩。所以現在許多文學作品,也都會受到杜甫詩甚至唐詩的影響。 🎧 本集重點 02:35 洪業的出生與時代背景 04:53 中日戰爭入獄期間以杜甫為精神寄託 12:10 英文做傳向西方世界介紹杜甫 15:42 紀錄唐代生活樣貌的詩史 20:55 以科學方法考據整理出杜甫生平 22:47 杜甫嗜酒趣聞 28:00 從詩作中解讀當代歷史 29:52 讀者該如何閱讀 37:41 朗讀書中片段 📙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本集書單: 📙《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洪業傳(增訂新版)》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文豪酒癮診斷書》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主持人|王聰威 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 來 賓|周芬伶 東海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龍瑛宗傳》作者 本集邀請為龍瑛宗作傳的周芬伶教授和《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跟大家談談「聯經文學」書系第一號作品,於1987年出版的《杜甫在長安》。 這本小說集是龍瑛宗經歷兩個統治時期,用重新學會的中文創作的一部重要作品。 相較於前後時期的作家,龍瑛宗的特殊性在於非常孤獨,出生於1911年,沒有任何漢文基礎。踏入文壇獲獎之初,就爆發了戰爭,時代對他完全不利,但他逆流而上,一生為文學奮鬥到老。 周芬伶老師提醒讀者,這本書要從後殖民的脈絡,而不是從殖民的體制來看,因為作者寫作的年代是1980年,本書在1987年出版,剛好是解除戒嚴的那一年,恰恰是在後殖民的脈絡裡,一個內部流亡的人,在失語狀態下的書寫。 小時候患有嚴重的氣喘,祖先連續幾代被出草,死亡的陰影始終跟隨著龍瑛宗。成年後,在帝國銀行菁英環繞的地方工作,具有被殖民者與客家人的雙重弱勢身分,讓他隱藏、掩飾自己,但選擇書寫底層人的痛苦,作為一種隱微的反抗。這解答了當時的人為何不反抗的疑問,也理解了那個時代人的艱難。 🎧 本集重點 02:30 龍瑛宗的出生背景與本書的重要性 05:10 與同時期作家相較的特殊性 07:20 書中虛構與自傳的創作思想 10:47 小說暗藏的個人書寫意象 14:52 後殖民特色與內部的流亡者 19:40 年輕讀者該如何閱讀 30:06 朗讀書中片段 📙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本集書單: 📙《杜甫在長安(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杜甫在長安》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