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7分钟
播放:
49
发布:
1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主持人|王聰威 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

來 賓|廖鴻基 臺灣文學作家


本集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白鯨記》,被譽為美國近代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之一,是一部海洋文學鉅著,擁有文學史上最著名的開場白「叫我伊什梅爾吧。」,更是星巴克咖啡、《星艦迷航記》與《海賊王》等品牌、影視藝文創作的命名及取材靈感來源。節目領讀人是著有《最後的海上獵人》的廖鴻基老師,與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一起談談這部彰顯海洋精神的經典之作。


與白鯨記的邂逅


廖鴻基說自己最早是由電影開始接觸這個題目,而後在海上工作、開始寫作,一次文學獎經驗,評審意見說他的創作題材和文風與《白鯨記》相仿,才讓廖鴻基翻開《白鯨記》,真正從文字進入這部作品,開始了長達十數年的閱讀歷程。並成為他海洋文學創作的重要養分。


掌握海域資源躍升為世界中心的小島


捕鯨船皮廓號(Pequod),來自美國東北方南塔克特小島。面積約三百平方公里、島上居民不過數千人,藉由捕鯨船連接了占地球表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進而掌握海洋資源,為全球提供珍貴的鯨腦油。這個陸地資源有限的島嶼,成為捕鯨船的母港,往四面八方去探索海洋資源,小海島真正成為一個海洋國家。


跨越兩世紀的深刻連結


這部170年前完成的海洋文學經作品中,提到亞哈船長率領皮廓號穿過呂宋海峽,往北看見福爾摩沙(臺灣),在那裡經歷了幾次跟抹香鯨的遭遇跟搏鬥,對照今日地理位置就是臺灣東部海域,而2023年太平洋抹香鯨計畫發現,臺灣東部海域確實有太平洋抹香鯨活動,因此《白鯨記》提到的抹香鯨跟現在臺灣賞鯨船見到的甚至可能是同一家族,在今天我們重讀時,真的可以與作品產生如此密切的連結及想像。


🎧本集重點

01:11 廖鴻基老師與白鯨記的相遇

04:15 捕鯨讓海上小島變成海洋國家

09:36 無論如何人們一定會走到海上去

11:50 現代讀者要從什麼角度切入去閱讀

18:30 海洋文學作品的相互映照

19:46 必須親臨現場的創作題材

25:18 朗讀書中片段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本集書單:

📙《白鯨記(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最後的海上獵人》

善本(翰德圖書)–天貓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大海浮夢》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