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一期还是讲玄学,我就是爱神学!咋滴,爱听不听啊哈哈哈 显化心原力,就像传销一样啊哈哈哈,神秘学,玄学,科学(量子力学,量子纠缠) 三个准备工作: 10:26 原则一:轻装上阵,不要执着于你的恐惧。将你自己所有的不安,恐惧,焦虑,猜疑都放下,选择臣服吧兄弟们。不要让自己背负着无用的概念,二手的建议,或者其他人解释的“现实”。因为按照宇宙创造力的法则,你就能创造出任何你想要的东西。这里没有偏袒和好运,只有共时性。就像诺贝尔物理奖证明了量子纠缠一样。 量子力学,所谓的一切“物质”,不管是固定,液体,还是“非物质”你的思想,情绪,话语都是有能量粒子以不同的频率震动产生的。 量子纠缠,爱因斯坦称他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两个粒子之间就算分隔一个宇宙也能保持同步的一致性。 其实我认为量子属性也能跨越维度应用在我们意识中的,一切可能性都已经存在于纠缠态。如果意识可以专注于精神世界的高频能量振动,也就是专注于我们情绪状态是什么?想的是什么?说的是什么?觉察到每个当下的高频能量,那么通过时间这个幻觉的显化过程,我们用感官接收低频能量振动信号体验到的世界,也只能,别无选择的,只能跟高频能量保持一致。which is 心想事成,你想什么,就会有什么,变成什么,无论你想的是什么。 15:42 原则二:对自己的梦想负责,对自己的情绪完全负责。带着感恩和欣赏的心,来体验你现在的生活。不管你相不相信,你看看已经存在在你生活的所有一切,都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即使有些事情你不喜欢,但是他们都是你创造出来的。 这意味着,你不能怪任何人,不能抱怨,不能推卸责任,不能感到委屈,不能感到愤怒。换句话说,你要欣赏你创造出来的生活,即使他是一团糟。因为一团糟的生活也是需要创造力才能产生的ahhh,看看你的生活,好的坏的,或不好不坏的。每个出现都是你创造出来的印记。如果你对你创造出来的生活感到不尽如人意,那咱们创造另外一个吧。“祝福你的混乱,祝福你现在认为的糟糕生活”,因为你如果你将你的情绪浪费在沮丧上是没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不要浪费时间升起或者责备别人,是他们导致你这样的。没必要,因为你这样做,你就是把你对你自己生命的所有权给到了对方,他们说让你咋样就咋样,那你喜欢这样吗?无论你遇到什么,当然,这个情况下都是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啊哈哈哈,我们直接面对他,因为这个点才是我们创造力思维开始的时候,什么时候都不晚。 18:23 原则三:不要成为一个控制狂。放手让生活过他想要过的生活。做一个控制狂人意味着:在冒险之前,你想要保证获得成功,他也意味着在尝试之前,你是想要避开所有潜在的受伤或者失望。这也意味着在一开始,你就需要知道自己会成功。但是这也意味着失败。你想要获得某个结果的承诺,这意味着你会限制自己所有的付出,因为成本收益要成正比,你觉得你付出了多少就一定需要回报,而且最好是及时性的,因为这样你才愿意继续下去。但是这么做,更多的是减少你的回报,因为你不想付出,你会逃避失望,你会逃避生命本身。失败,失望对我们来说,是成功的一体两面,他会让我们明白在跌倒的时候,我们需要换个方向。but 如果你还是个控制狂,就无法自由的创造,因为你做的不是来自最本真的你,真正的自己,你的灵魂,你的本心。从控制的角度去创造,是你的小我在创造,他是带着批判,分别心,逻辑分析来做选择的。而那些选择,恰好是当下的你所需要的,但是却被忽略了。 所以,臣服生活;对自己的所有负责;放下控制。 21:22 创造力法则一:聚焦你的愿望 你的念头创造你的实相。因为,如果你想要创造一种经验,那首先对那种你想要的经验,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想法。(专注的力量)就是说,任何你所清晰聚焦的,无论小我想要与否,你都创造了他们。 想法引导聚焦,如果你的愿望模糊不清,你的注意力也会变得模糊。如果你的想法是真心想要去实现的,那你的注意力就会放在你想要获得的那个结果上。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自己想要的,不是自己想要的,or自己想要的实现不了。那是因为模糊不清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比如说:你恐惧一件事情的发生,比较能说明这个情况了。当我们害怕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其实会给这个想法所有的关注,会一遍一遍的想着他,一遍一遍的把这件事的所有细节都一一呈现在我们脑海里,即使我们不想要这种体验,但是你关注的焦点就是在这件事情上,这件事情得到了所有的关注了,那必定,他就会成真。大家可以复盘一下自己过去的经验到的事情,无论好坏。看看你最近的生活,想想你最近想了什么,恐惧什么事情?喜欢什么事情?他出现了吗? 但是你怎么知道要专注什么呢?因为我们大多数的人想太多了,一问他在想什么?蒙了,她会说:我想我的男朋友,我在想我的工作,我在想要赚很多钱。但是,再问下去,这真的是你想的吗?你们可能都会说,我不知道什么是我内心想要的,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的人的确一无所知啊哈哈哈。 一想要愿望这个词的时候,我们想的都是一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我们自己本来就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才是愿望,那些无法实现的才是愿望。拜托,大哥们,如果你觉得你所想的这些无法实现的愿望就是你这一生的生命想要的,那麻烦你停止一下这种对自己的限制性想法,好吗?当你有一个真正的意愿,一个愿望的时候,或者是某某样东西有非常强烈的渴望,对某个经历有非常想要去经验的时候;这种冲动,燃烧着你,非常强烈,非常激情,非常有干劲,这种就是创造力的感觉,请记住这种感觉。(爱情的例子) 请大家记住这个感觉,回到愿望这个,你所想的愿望,就是需要你有这个激情,热情,向往,非常渴望的觉受。因为真正的心愿是在当下这个时候感受到的,是你最紧急的需要和关注。而不是未来的什么3年,5年规划。 是你此时此刻感受到的,如果你对自己的心愿感觉到困惑或者迷惑,从审视你眼前的生活开始吧,问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诚实地评估还缺少什么?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你一直在等待?有什么事你没有注意到的,没有注意到是因为你这个心愿太过于明显了,以至于你都忽略了? 30:51 大胆去想,在确认自己的愿望的时候,很多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像被允许只有一个愿望,而且这个选择必须是正确的。最好是一个能想到的具有最崇高的道德和灵性的愿望。但是这种想法恰好会阻止你找到你内心真正渴望的。真正的心愿不是在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在当下就能感觉到的,感受到的,那种热情洋溢和强烈的愿望。如果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有可能是目光太过于长远,反而忽略当下最明显的需求和愿望。 你可以把你想做的,你的心愿,愿望写下来,来问问自己,通过这个书写的方式来来确认我们当下的愿望是不是当下我们所需要的? 逐一测试一下这些问题,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真的是这样的吗?如果不是的话,那是什么原因呢???这些恐惧都不是让我们没办法执行下去的障碍,那是什么阻止我们? 很有可能,你这个你认为的心愿,是未来之后的一段时间要做的事情。当下的这个阶段,你还是有所偏心,没办法执行下去,是因为当下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分散我们的焦点,分散了我们全部的注意力。 事情是需要有合理的顺序的。如果现在我没办法确定当下的心愿是什么?可以尝试理清楚现在什么让我心烦,焦虑,沮丧,激怒,疲惫,生气;当我自己写下来的时候,反问自己,我究竟想要干什么? 通过书写,或者与自己对话的方式,来跟自己对话。让高我通过书写来告诉我自己。创造力法则一是你创造出你聚焦的,关注是关键。把自己关注的放在首位,时时刻刻可能觉知到他。关注在今天,明天,未来的一周吧,兄弟们。什么1年,3年,5年,让他们狗蛋。 But注意力都好像聚焦在不喜欢的方面了, 比如说:我们是否集中精力在: 1. 多么不喜欢的工作上 2. 在关系上非常不开心 3. 自己多么嫉妒某些人and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4. 自己没有魅力,自己太胖了,太丑了? 5. 自己多么穷困潦倒?不够钱花?没钱? 6. 自己多么孤单,没有男朋友,没有朋友? 7. 自己多么疲惫,多么忙碌? 8. 自己的身体多么不不健康,很胖? 9. 自己多么没有成就感,没有动力or一事无成? 如果以上的这些不愉悦的想法又一次出现了,那我们需要的就是转化念头,把你的焦点转移到让你更加开心愉悦的事情上,让你更加快乐的,享受的方面: 1. 你是在从事一份自己特别热爱的工作 2. 你是被爱以及被欣赏 3. 体验丰盛 4. 感受到自己的美 5. 轻松给钱,智慧花钱 6. 与人相处融洽 7. 毫不犹豫的寻求帮助 8. 健康和谐的身心灵 9. 有时间滋养自己 10. 感到欢欣鼓舞,有创意,有成就。 带着愿意去改变,去尝试的心态试试吧,去接受惊喜。带着好奇心去看看接下来每一天都是怎么发生的? 38:36 另外一个发现你真正心愿的障碍就是:拒绝你真正热爱的,因为你的小我觉得不可能,你会觉得羞愧或者用理智将他拒之门外,认为他过于庞大,或者是不现实。 真正的心愿来自于内心,而非是头脑。如果你觉得你的愿望受到阻碍,问问自己: 1. 忽略生活中最明显,最直接的需求。 2. 用别人理智的心态代替自己真正的心愿 3. 你没有理会真正的愿望,认为他们不重要或者是不切实际。 40:03 如果还不确定,第一个方法:可以做减法的一个过程来帮助自己找到答案:把焦点从自己的身上转移到别人的身上,聚焦到从帮助别人开始,去一些让你感兴趣的地方做志愿者。无论是图书馆,瑜伽馆,寺庙,慈善公益组织等,只要你有想去的冲动or你有过的偶然的想法,那就去做,而不是过多的思考,直接去。全力以赴去做,因为在这种不带着思考的方式去做的时候,你才是与你的心待在一起的,你是在跟你自己的心一起工作。 如果还是觉得被卡住,第二方法可以是:跟你的内在的我对话。你需要灵感的时候,你可以通过书写的方式,或者问自己的方式来链接到你的高我,跟他对话。 还是觉得自己遇到困境了,上面说的都不行。那你就放下吧,停下来吧,看看现在的你有多幸福吧。数一数你的幸福,回到当下。 宇宙有无限的爱倾注于你的灵魂,给你所有你需要的力量去创造任何你想要的。因为根据量子力学,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虚拟的,可以说是由意识决定这一切。不要误以为你的梦想是掌握在他人手中,被这种幻想所迷惑,或者这是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记住,当你为自己承担责任,你将得到整个宇宙大哥爱的支持。如果你感觉到心生嫉妒或不诚实,要知道你自己心灵镜头是没有聚焦的,请你用力的把所有的觉知力,把你的焦点切换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别人那。 关注和意图是非常重要的。46:39 如果我们关注某些事情,我们就把创造力也投入到其中,无论哪里聚焦我们的关注,我们也将创造的能量引向那些。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错误的事情上,同样的,他们也会吸取我们的能量,虽然这种经验是我们不想要的,但是吧,怎么说,他还是会显化的哦,因为你给到他全部的注意力了。 如果我们聚焦在“他们有我没有的”,我们就会体验到这样的经历。这也发生在当我们把精力集中在每一天可能会发生的最坏的事情上,或者最坏能发生的时候。这样做的话,我们真的创造和体验到的,就是最坏的。 这是一条非常简单的法则,但是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要实现我们自己的心愿,我们必须要给我们的心愿所有,全部的注意力。 你能持之以恒关注你的心愿吗?如果你不能这么做的话,那么可能心愿并不是真的,因为一个真正的心愿是会得到你的关注的。 一旦我们聚焦我们的注意力在我们想要创造的事情上,我们就会获得第二种力量,意图的力量。49:27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自己心愿上的时候,生命就流动起来了,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去。 接下来,就是让我们的意图去创造它。带着意图努力的时候,我们会完全切断干扰,去除障碍,并在自己和愿望之间建立一种连接。因为意图的力量就是让我们的意识有秩序,这样在遇到机会的时候,我们会变得敏感,抓住一切所需的机会让我们心想事成。 【提到的】 杨定一博士;《显化心原力》《相信你的直觉力》
邀请你做一个到处留情的小蜜蜂,到你喜欢的地方随处去采蜜。放弃你的职业规划,放弃你对未来的打算,放弃你必须要做什么行业的计划。 首先:我承认,我允许我是一个庸俗的人,我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 我是一个神神叨叨,神经质的人。嘻嘻嘻,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以下是大概的内容描述+时间穿梭轴】 9:25 我是允许自己三心二意的;像个蜜蜂一样。 9:43主流社会他们经常给我们灌输社会的想法,从而让我们信以为真,让我们把这些想法变成了潜意识: * 我从来没能坚持做一件事。 * 我知道我应该专注做一件事,但哪一件呢? * 我以为我会对某些事情有一辈子的兴趣,但结果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 我总是偏离原计划,对新事物燃起热情。 * 一旦知道一件事该怎么做了,我就会感到无聊。 * 我无法忍受同一件事做两次。 * 我对于自己想做什么工作总是变来变去,结果就是什么都没做。 * 我只能干一些报酬很低的活儿,因为我不愿意为任何一个行业做出承诺。 * 我不想选择职业道路,因为万一它是错的怎么办。 * 我总觉得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一个特定使命的,除了我以外。 * 我每天都在听到使命的召唤,可惜每天都不一样。 * 我没办法集中注意力,除非是同时做好几件事情。 * 我常常从我正在做的事情里抽身走掉,因为我害怕错过更好的东西。 * 我太忙了,但当我终于有空闲时间,我又想不起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 我从来都不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感觉我总是在上各种专业的入门课。 有没有被戳中?有没有感到羞耻? 戳中是 OK 的,但羞耻大可不必。因为这些都是你的优点,而不是缺陷。请你再也不要埋汰自己了!如果你的兴趣广泛,想法奇思妙想,想都想试试一下,那你实在是太棒了!! 13:49请你告诉自己一万遍: 我爱好广泛本身就是我的天命。 我无法、也不必做选择。 我所有喜欢的都可以都应该立即马上去做,不要管能不能完成!!! 你可能震惊了,也可能还是会怀疑我这些话。 那多半是因为,你有以下几个深信不疑的预设: 1. 你每样事情浅尝辄止,这样不好。 2. 找到「全然的爱」去投入终生,才是理想归宿。 3. 每一件喜欢的事情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 4. 每一件喜欢的事情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5. 喜欢的事情都需要通过花钱培训的方式去深度学习。 6. 你每样事情都想要深度学习。 7. 如果没有深度,那至少得把所有的浅浅的线团揉在一起才像样。 以上预设,请你用心思考一下:是真的吗? 事实是这样吗?这是现实吗? 我自己还是抱着:我还年轻,只有多试试,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其实,无论什么时候不要早早给自己设限,只要有兴趣,什么都可以试一试。就像人们常说的:遍地撒网,重点捞鱼。也就是只有不断拓宽知识的广度,才能在众多选项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18:49 最近看的书:大卫·爱泼斯坦的《成长的边界》。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人生要先有广度,而后才有深度;事业要先做业余,然后才能达到专业;思维要先学会类比,而后才能实现迁移。 事实上,作者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人生不要给自己设限,只有突破自我设限的壁垒,才能达到追求梦想的最佳状态;人生只有不断地积淀、储备知识,提升多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未来攀顶的时候具有足够的后劲。也才能在需要做出抉择时,有胆识、有能力找到最适合发挥自己长项的领域。 请记住不要觉得自己落后他人。只要你愿意,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26:29书中提到一个“黑马项目”:我到底想成为怎样的人?与其盼望获得一个比较权威、不容置疑的优先答案,不如自己当自己的研究者,问自己一些简单的问题——“面对着那么多可能的自我,我应该选择哪个自我开始探索呢?我怎样才能实现这种探索?” :先去接近可能的自己。比起庞大的计划,应该优先选择那些更容易上手的事情去做。“先测试、再学习。而不是先计划,再实践。” :每个人都是由无数可能性组成的,我们需要通过实践——尝试新的活动、建立新的网络、寻找新的榜样——来发现这些可能性。也就是说,要在实践中了解自己,而不是在理论中。 34:51 但是有人还是会说:每样事情浅尝辄止,真的不好吗? 如果你依然觉得它们是真的,我邀请你感受以下每句新的信念在你身体里产生的影响: 1. 每样事情浅浅了解学习,那才是你的天赋所在。 2. 38:00 你不必找到一件全然爱一辈子的事情,因为每件事里,有你特定的蜜糖。 一开始我们说的蜜蜂的比喻。蜜蜂离开一朵花的原因,是它很渣吗?是它懒得钻研吗?是它三心二意吗?不是。蜜蜂离开,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够了。 从那一朵花里采的蜜,够了。 所以你不断在各个领域浅浅尝试,一定是每个领域都有你自己(划重点,是你自己)想要独特的蜜糖。你在一个领域涉足的深度和停留的时间长度,取决于你的蜜是什么。也正因如此,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说你「肤浅」或「不负责任」。 那怎么知道你的蜜到底是什么呢?就去看你喜欢的每件事,从热情到冷感的那个转折点是什么。 3. 43:12 不是每件喜欢的事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 此刻,我想邀请你慢下来呼吸几次,想象你正在做你最近几天最最感兴趣的一件事。你身处在你最喜欢的、最适合做那件事的空间。你被它深深吸引,你的心,你的脑,你的身体,全都被调动起来。你投入进去,仿佛整个人都被它包裹,徜徉在它带给你的快乐中。你发现没有,哪怕只是想象一小会儿,你都能得到巨大的满足。因为那 30 秒,是你百分百「投入」在那个当下了。而你以为的需要「投入一万小时」,其实只是你误以为你必须专业化而带来的限制性信念而已。 对我们来说,时间是个奇怪的东西——当下最长最丰满,过去无所谓,过多计划未来则会引发焦虑。所以,始终把当下作为你最好的朋友,喜欢什么,当下就去做,哪怕是做 3 分钟;如果没办法立即做,哪怕去全情投入想象 30 秒,你也会立马感到充电。 46:07 另一个特别好用的方法就是:每一件你觉得没有时间好好做完的事情,只去做你最最最喜欢的那一小部分。比如你真的特别想写书,你发现你最喜欢的其实是写完了可以去各大书店签售,那就只想象签售嘛!如果你喜欢的是天马行空地写初稿、最讨厌修改,那就只写初稿啊! 4. 47:09 最耗精力的,不是同时干许多事,而是不允许自己同时干许多事。 三分钟热度地学东西,是最最充电的。你越是跟随自己当下燃起的兴趣去做一切事情,兴趣走了就停下,你的精神就越是旺盛,因为你彻底允许生命力流动了起来! 5. 50:35 深度学习有无数种方式,花钱是最后一个选项。 6. 52:37 做一只蜜蜂吧,认识并且允许自己,其实并不想深入每件事。 如果更诚实一点,你本来就没那么想深入?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其实你的内在指南针是很准的,它有它的判读标准,它一直都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尝一尝就放掉,哪些东西可以多玩玩。 7. 你不需要费力,就可以把所有的联系连接在一起。 你并不需要刻意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你在玩的所有事情,一定会有它们自发串联的时机和方式。你只需要潜心去玩每一个领域,等着他们来找你。 55:47 你并没有任何问题,你需要自问的不过是:在哪些地方,我还在自我怀疑和否定?我能不能就在此刻,再给自己多一点接纳?此刻,我允许自己什么都不用再改了吗? 【书籍推荐】 《成长的边界》大卫·爱泼斯坦 《Refuse to Choose》 【提到的博主】 Jess/Julie/Fit4life
Before:这次没有安排加倍速,你们自己点加速听嗷!and小宇宙上面是删减版,删了关于s-e-x方面的内容。如果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在喜马拉雅上收听嗷。 Intro: 相信你们自己是创作者: 凡是你们所思的,你们皆会得到。 凡是你们所怕的,皆会遇到你们。 凡是你们所厌的,皆会纠缠你们。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们是让你们有机会在你们愿意的时候重新创造它,或者将它永远地赶出你们的经验。 凡是你们选择的,你们皆会经验。 【时间穿梭轴】 00:36-4:50 我自己当下的状态。还是想要选择接触人,入世修行。 讨论的主题:如何入世?如何在自我探索与世俗的矛盾中,找到平衡?觉下来? 杨定一博士生命全系列的书籍——《丰盛》《奇迹》《神圣的你》 5:50 第一步:臣服:选择全然的放下自己,把自己交出去,接受生命的安排,不带有任何想法和情绪,只是看着他们。 10:18 第二步:参:问问自己是谁在恐惧,是谁在害怕,是谁在愧疚,是真的吗?这些都是真的吗? 15:32 第三步:正向思维:肯定自己,允许自己,相信自己。我是,我拥有了! 其实,当你那些选择发生冲突,当身体、精神和灵魂并没有协调行动,创造的过程会在所有层面生效,产生混合的结果。从另一方面而言,假如你的存在处于和谐状态,你那些选择是统一的,那么令人震惊的结果可能就会出现。(轻轻松松,得心应手) 18:08 我们会认识到你已认识,在行动中表现出你已认识。这是“状态-行动-拥有”范式,可惜大多数人完全搞反了。 大多数人以为,如果他们“拥有”某样东西(更多的时间、金钱、爱情等等),他们就终于能够采取“行动”去做某件事(写书、培养爱好、度假、买房子、谈恋爱等等),这将会使他们处于某种存在“状态”(快乐、安宁、满意或者充满爱)。 但是这种做法,只是加倍的让你觉得自己是匮乏的,是没有的状态,什么都没有拥有,什么都不够的状态的。所以这对我来说的话,不那么好。 19:29 那要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必须处于那种叫做“快乐”(或者“领悟”、“明智”、“同情”等等)的状态,从这种存在境界出发,你才能采取“行动”去做各种事情——很快你将会发现,你所做的事情最终给你带来了你向来想要“拥有”的东西。 启动这种创造性过程(也就是创造的过程)的方法是,看看你想“拥有”什么,问你自己,一旦“拥有”那样东西之后,你会处于什么“状态”,然后直接进入那种状态。 给大家举个例子:不妨想象有个人,他知道如果自己能有再多一点点时间,再多一点点钱,或者再多一点点爱,他就会真正地快乐。 他不理解他现在“不是非常快乐的状态”和他并没拥有他想要的时间、金钱和爱情之间的关系。 正是如此。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处在快乐“状态”的人似乎拥有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的时间,拥有足够的金钱,以及终身不渝的爱情。他先让自己处于“快乐状态”,然后发现他拥有处于“快乐状态”所需的每样东西!准确无误!就是预先确定你想要经验的东西。轻轻松松,毫不费力。但是前提是需要真诚,发自内心。 在行动中表现出你已经处于那种状态啊,这样你就会将那种东西吸引到你身边。 你在行动中表现出什么样子,你就会成为什么样子。换句话说,就是“先模仿,后得到”咯。所谓的心想事成。 22:58 你做了,但是为什么没用? 但是有人会说,我做了,但是没用。那其实就是自己的起心动念让你的思想,让你的小我发现了。 既然你的精神,你的小我,并不“相信”身体所做的事情,它如何能够真诚呢?其实,只要消除获得个人利益的私心就可以。就像现在很多宗教,很多慈善基金,都让人去奉献自己的爱心,去做义工,帮助别人等等。其实他们也只是个邮差,是一个渠道。 26:08 我做义工的起心动念,前因后果 我们的精神,或者是小我,也许无法真诚地认同身体的行动能带来你选择的东西,我们的小我也没办法理解我们要做的事情,他们经常需要通过一些逻辑性的想法说服我们自己(但是他们通常也很少做得到啊哈哈哈) 但它非常清楚地知道,神,菩萨,天使,高我,宇宙将会通过你把好东西带给其他人。因此,无论你为自己选择的是什么,把它送出去。真诚地去这么做——不是因为你追求个人的好处,而是因为你真的希望别人拥有这些东西——然后所有这些你送出去的东西都会来到你身边。 30:04 全然带着爱,感恩自己。感恩自己,对周围的一切都抱有感恩。当我们带着感恩的时候,其实是带着我们爱的最高能量来流动起来的。 31:25 真诚的奉献&分享: (奉献)你把某样东西送出去的行动,促使你意识到,你是真的拥有它。因为你无法将某样你现在并不拥有的东西送给别人,于是你的精神(你的小我)得出了新的结论,对你产生了新的思维——具体来说,就是你肯定拥有这样东西,否则你不可能把它给出去。 然后这个新思维变成你的亲身体验。你开始处于那种状态之中。一旦你开始处于某种状态,你就启动了宇宙间最强大的创造机器——你那神圣的自我。 在你把为自己选择的东西送给别人的时候,真诚为什么很重要呢? 如果你把送给别人这种行为当作某种手段,某种计谋,用以将某样东西吸引到你身边,你的精神是明白的。你只是向它发出信号,说你并不拥有这样东西。由于宇宙无非是一台巨大的复印机,以物质的形式复制你的思维,所以那个信号将会变成你的经验。也就是说,你将会持续经验到“并不拥有它”——无论你怎么做都好! 此外,那些你试图把东西给他们的人,也将会经验到你其实并不拥有它。他们将会发现,你只是想要得到某样东西,你其实没有东西可以赠送,于是你的馈赠将会变成徒劳的姿态,所有人将会发现它其实是自私的举动。 你将要推开的,正是你渴望吸引的东西。 然而当你将某样东西送给别人是出自纯洁的心——因为你发现他们想要它,需要它,应该拥有它——那么你将会发现你拥有它,可以把它送出去。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34:52 我为啥想创作的另外一个角度。 只要处在智慧的状态中,当我处于要说的状态,要写的状态的时候,我就会拥有它,拥有了智慧。 进入智慧状态的最快方法是什么呢?让别人处于智慧的状态中。如果,你想要选择这个问题的答案吗?把答案送给别人。 38:54 xing 爱(这里被删掉了啊哈哈哈哈,不给过,大家可以去喜马拉雅上听) 我们一直都不公开讨论性,认为这是一个私密的事情,但是性是一个普通且非常强大的一股力量源泉。因为他是在爱的基础上来链接的。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到,xing-爱是不好的,公开谈论s-e-x是羞愧的,羞耻的。我们自己身体的xing器官都是需要隐藏,回避的。 我们被教育都小孩子要主动屏蔽这些“色情粗俗”的情节,因为这是造成我们心灵不健康,对我们有误导。反正性的爱和表达,就是不好的。所有关于这方面的都要否定,都要隐藏,都要主动屏蔽。 所以我们期待长大,因为长大了之后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尝试,可以尝试小时候认为是禁忌的事情。但是,当我们所谓长大了的时候,当我们被社会允许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就直接懵了,“oho,你长大了,你现在可以拥有爱了,你现在可以表达性爱了。”因为我们没有被教育过怎么表达性爱,我们家庭没有讨论过,学校也没有教育过:我们需要怎么做爱? All we can do is通过小黄站,或者看电视剧,电影里,偶尔,片面的展现xing-爱到底是要怎么做的? 但是那些都是站在一个角度来表达性爱,站在目前的男性角度来认为:性爱是怎么样的。但是都是片面的,男人只会embrace他们自己的感受,而且不会顾及女性角度,他们以为他们以为的xing爱就是插入式的,却不知道,绝大部分插入式的sex,对女性来说,什么感觉都没有。 - 性太开放了,什么one night stand啊啥的,很泛滥。那我们对这些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 * 首先我觉得,性爱是当事人的事情。这是他们的事情,与你无关。你为什么要把你自己的想法,你自己的能量放在别人身上? * 其次,书中有提到,“凡是涉及别人的行动,必须取得他人的同意和许可之后,方可付诸实施。” 所谓“变态的”性关系或者“一夜情”。如果它没有伤害任何人,而且是在所有人的同意之下发生的,谁又有什么理由来说它是“错”的呢? 46:42 一个角度来how to educate 孩子关于xing知识? 公开讨论性。 首先:别再从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就给他们灌输这种观念:所有和他们身体那项与生俱来的功能有关的事情都是可耻的和错误的。别再通过言传身教让你们的后代以为一切和性相关的事情都要隐藏起来。允许你们的孩子看见和观察你们浪漫的一面。让他们看到你们拥抱、触碰和温柔地抚摸——让他们看到他们的父母彼此相爱,而且通过身体展现彼此的爱是非常自然、非常美好的举动。 当你们的孩子开始拥抱他们自己对性的感受、好奇和冲动,引导他们将他们对自身这种新的成长经验跟发自内心的欢乐喜悦联系起来,而不是跟愧疚和羞耻联系起来。 所以呢,与你们的孩子谈论性吧,与你们的孩子拿性开玩笑吧,教导他们、允许他们、提醒他们、向他们展现如何快乐地去过性生活。这就是你们能够为你们的孩子做到的。你们要从他们出生的那天起就这么做,你们要亲吻、拥抱和触摸他们,以及让他们看到你们相互亲吻、拥抱和触摸。 那需要在什么时候才跟小孩子灌输性教育相关的知识呢? 等到时机成熟时,他们将会告诉你们。如果你们有心去观察和聆听,每个孩子都将会确凿无误地让你们知道。实际上,性意识的觉醒是循序渐进。它是逐渐发生的。你们将会知道哪种方式适合用来跟哪个年纪的孩子讨论性生活,前提是你们对性生活有清楚的认识,你们自己对性生活的所有“不解”都已经解开。 51:51 有人这一辈子是为了去天堂,想到天堂,他们就会往天上看,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天堂。 天堂不在别的地方,而是在此时此刻,在当下的觉。 【本次提到的书籍】 《与神对话》裂墙推荐!!!拍地推荐!!! 《奇迹》杨定一博士 《丰盛》杨定一博士 《神圣的你》杨定一博士
Hello大家好,这一期因为看了很多YouTube上关于科幻,外星人,宇宙,神秘学,宗教学,心理学等的知识,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我们人的意识,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能不能改“命运”?? Conclusion: 只要你身心完全相信,你就能!!! 意识是什么?被动意识是什么? 有些神学家称之为圣父、圣子和圣灵。 精神学家认识到这种三合一的关系,将其称为意识、潜意识、超意识。 哲学家称它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科学将其定义为能量、物质和反物质。 诗人的说法是脑、心和魂。新时代运动的思想家称之为精、气和神。 你的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难道这不等于潜意识、意识和超意识吗? 空间同样分为三种:此,彼,彼此之间。 但是你这个想是什么?这是你想的是么?所以这是你的意识,那么意识是什么? 1995年,爱德华 阿德尔森(麻省理工)做了个图叫棋盘暗影错觉。 所以,我们最终看到的,是我们大脑自己想象出来的的,而不是真实。那现在就回到,那我们意识既然是假的,那这个世界是假的吗?这个其实很多关于身心灵的书籍,或者神秘学中都有提到过。下面有三个设想: 1. 大脑,意识,不是这个世界的产物。而是意识决定客观存在,更高维度的世界。所以大脑和意识产生不匹配。 2. 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游戏。那本《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中有说过, 这个世界是一个庞大的程序,庞大的沉浸式游戏,肯定有很多bug。生活在里面,不发现bug,把他合理化。为了能让我们感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适感,非常真实,我们的程序就会自动屏蔽bug,因为这样我们就很难发现世界是虚拟的。其实,bug存在,在费米定律,暗黑物质的存在,量子力学都有说明。 3. 我们生活在梦里。自己的梦里。平行宇宙很相似。 被动意识假说: 意识的部分呢,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自由意志。 1999年,美国加州认知心理学教授——下条信辅,日本的著名的脑信息科学专家神谷之康,做了个实验,叫色觉误差实验。 大脑有踹改自己的能力。意识把未来的信息,补充到那一段的空白处。然后让我们感知比较连贯。 1983年,加州大学的一位研究员,本杰明,利贝特。他的实验可以证明,比如说动手指这个动作。是你动了之后,才产生的意识。 意识=观察的意识,看到你身体反应,然后赋予他行为的意义。做出合理解释。消除违和感。 所以说人生要充实,并不取决于你干了多少活,多少事。而是取决于你主动干了什么事情。 正念觉知:就是我们对于每个当下,有意识的觉知到当下在做什么。 道家: 无我:我是不存在的。我的这个主观意识是不存在的。 非我:我所做的决定不是我所做的决定。 那这个决定,如果不是我做的,那是谁做的呢?是潜意识,也有叫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是共通的,是每个人都有的。 道教:道;这个词:无为 你不要刻意去做事情;因为根本不存在刻意去做这个事情。 因为你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在顺应自然,顺应这个道。 所以大家永远都不要为自己的决定后悔,因为他不是由你决定的,你只是对他进行一个解释而已。(你只是替他背锅) 《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 主要的三个理论: 第一个是:目的论,否定心理创伤。 弗洛伊德:过去导致现在。你不改变过去,你就没办法改变未来。但是实际上,你改变不了过去,所以你很痛苦。任何觉得心理需要解决的人,都觉得这个没办法做到。 阿德勒:人的现在是由目的所决定的。而这个目的存在于你的潜意识当中。你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你有这个目的,但是你的大脑开始为了你的目的寻找理由了。 否定心理创伤: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目的论:人是可以改变的。经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诠释他。 第二个理论:课题分离。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会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第三大理论:集体共同感。 我们存在的价值不是通过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评价的,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我们的价值应该是通过在一个集体中,比如说(家庭,工作,社交这些场景的共同集体中)体现自己的贡献。 提到的书籍 《显化心原力》 《信任你的直觉力》 《被讨厌的勇气》
【Take away】 最近想聊聊自己的状态,在看完书籍:《你值得更好的生活》《当下的力量》;电影《心灵奇旅》之后的有感而发。最近都一直在正念冥想,正念呼吸,觉知当下;但是,在真正遇到事情,或者跟家庭的关系相处的时候,还是会有障碍。可能对我来说,人际关系是我这一生的课题吧。啊哈哈哈哈 但是他们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在我自己身上。只有我自己创造出来的问题而已,所以,带着感恩自己的心,升级打怪一样,拿回自己的能量吧。 I'm Back!!!! 【内容时间穿梭轴】 00:00 - 02:14 疯狂摄入导致too much了,需要缓缓。消化一下自己吸收的身心灵的能量。 02:30 - 12:20《你值得更好的生活》内容大概:我们是自己宇宙的创造者,自己所知所感所过的人生,都是我们自己策划出来的沉浸式人性的游戏,金钱的游戏和人际关系的游戏。(参考《西部世界》) 人生=升级打怪的游戏;周围一切人=NPC;设计游戏的那个我=看着我们玩沉浸式游戏,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因为他没办法亲自体验(没办法下凡ahhhh) 12:26-15:34 臣服,接受,放下自己创造的一切。感谢自己的创作,因为他们都是我们自己大脑创造出来的,都是虚幻,都是幻觉。 15:34-20:17 遇到不舒服的点,走“流程”来消化自己的创作。 流程:当你体验到任何不适的时候, ·正面迎击。 ·彻底感受让你不舒服的这股能量。 ·感受最强时,告诉自己真相为何。 ·从中取回自己的能力。 ·越来越了解真正的自己。 ·向自己和创作表达感谢。 24:35-28:33《当下的力量》我们真正能够控制的,只有在当下这个时刻。当下是:在你想到当下的这个字,你就回到了当下了。 拥有的只有当下的时刻。 28:40-35:57 电影《心灵奇旅》,深刻反映《当下的力量》这本书的精髓。觉知当下,正念觉知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而不是想着我到了未来就快乐了,未来没到之前,我都是不快乐的。 36:41-42:21 我们人生的火花,不是被别人定义的。你想功成名就,没问题。但是你相当一条咸鱼,也绝对没问题。因为这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你喜欢,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就好了呀!!! 【本期提及的书籍&电影】 《臣服实验》迈克.A辛格 《清醒地活》迈克.A辛格 《你值得更好的生活》 《当下的力量》 身心灵相关的电影: 《心理游戏》推荐! 《时间管理局》 《命运规划师》 《心灵奇旅》推荐! 《和平战士》推荐! 《西部世界》-美剧,我们都在所谓的真的世界里,实际上,他们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继上一集:做让你恐惧的事:直面“裸辞”,《清醒地活》着做《臣服实验》,我选择向生活“臣服”,但是依然会:恐惧,会害怕。 刚刚有个亲生体验:我发现我自己会害怕竞争,会害怕玩竞争类的游戏,因为会害怕自己失败,或者是对自己没自信。 但是觉知到了,知道了就行。如果当下觉得自己没办法做到,也不需要强迫自己,不需要非要选择在那个当下“臣服”,我可以选择,下一次再进步一点点。我们已经很棒了呢!这次比上次进步一点点就好啦!!! 这次:想要分享关于臣服后,我最新的感悟。 【Take away】 对接受当下的生活,选择全然的觉知与欣喜的体验。 感恩你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 转念:以爱为名,以传递爱的能量,让爱流动起来。 觉知即是转念,一步一步来。 请相信:相信的力量。请相信宇宙妈妈会跟你同在! 【内容时间穿梭轴】 00:24 裸辞后,我选择继续坚持规划自己的未来,还是选择躺平?什么都不做? 03:10 沉浸式的恐怖的未来,关于我人生的电影。 06:30 高我=我的潜意识,不想要的东西会真实显化 小我=我外在的世俗欲望,恐惧担忧害怕,想法与情绪 12:56 《能断金刚》笔的故事——空性(一切皆有可能;转念就是一瞬间) 20:54 种子:所有的外在显化,是我们的种子开花结果。有好种子,and坏种子。 25:16 说到底:让你自己有爱,充满爱,表达爱,分享爱。咱就是要流动的爱! e.g. 我不喜欢做饭,但是我选择做饭来表达我的,转念——让我的爱的流动。 34:56 aha, things go interesting=芜湖,事情变得有趣了呢! 【本期提及的书籍】 《臣服实验》迈克.A辛格 《清醒地活》迈克.A辛格 《能断金刚》格西
Intro: 我们一直在恐惧和害怕中做出选择,我们一直很恐惧-我们有恐惧这个感觉,觉得他是可怕吓人的能量。但是当你真的就决定了,我选择放手,让这个恐惧的能量流动起来,接受当下害怕和卑微。让她穿过你,流经你,这样就好。 要做让你心动的事,只有当你的“心”感到喜悦、富足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喜悦、富足。 当你犹豫要不要丢弃一些物品,离开一段关系、换一份工作、或者离开一个城市的时候,只要问自己:我现在依然对这段关系、这份工作、这个城市感到心动吗? 这次:想要分享关于恐惧的力量。 【内容时间穿梭轴】 01:39 我恐惧什么?臣服是什么? 06:22 这一切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规划=控制=恐惧=空虚 10:38 决定录制那一霎那灵感,早上发生的事儿。 24:15 我选择裸辞!马上就走!不带回头的! 31:51 我们的课题,父母的课题,朋友的课题等 39:01 生命的控制权是在恐惧中的那个“你” 43:51 恐惧中的我,也在迷茫中,依旧要选择坚决的臣服生活 【本期提及的书籍】 《臣服实验》迈克.A辛格 《清醒地活》迈克.A辛格 《源泉》安 兰德 【本期提及的播客】 《自我进化论》 Athena 【本期音乐】 Ur so fucking cool 【Take away】 “对真正的成长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你并不是脑海中的声音,而是这个声音的倾听者” “事实上,无论脑海中的声音说些什么,生活的大部分内容都会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展开,而这些力量远不是你所能左右的。这就好比你晚上准备休息时,心里担心明天早上太阳还会不会升起。无论如何太阳都是要升起的,也都是要落下的。千千万万件事情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着,你可以任意想象,但生活照样继续。” “活着的意义在于体验你正在经历的那个时刻,再体验下一个时刻,接着是再下一个。” “你应该经历发生在你身上的生活,而不是经历你想要发生的生活。不要浪费生命中的一分一秒去使其他事情发生,要珍惜你所得到的每时每刻。你难道不明白每一分钟你都向死亡接近了一步?你要像活在死亡的边缘一样度过你的生活,因为你的生活就是如此。”
【自我探索】这是一期我想聊聊,我为什么想要做创作,从Podcast开始。如果不是因为突如其来的惊喜,自己也不会那么快速觉醒吧,或者是没那么快突破舒适圈,去创作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次solo,主要是分享了作为奔三的年龄,是否要走世人告知“女性选择正确生活”的模版?做的任何选择,冥冥中会在某个时间节点,告诉你:你可能暂时还不适合走这条路,或者你可以去创作你自己的道路! 打破自己对自己的定义,或者别人对你的定义。你的路是自己走的! 【内容时间穿梭轴】 01:10 本来走着大众对女性的要求的路 4:18 闪婚闪离? 09:12 爱情与婚姻,不是一个概念。生气:女性=生育机器? 15:23 焦虑:自己觉得别人会怎么看我,让我陷入自我怀疑中。 19:38 life is suffering, common sense=relieve? 23:34 "二手货“的生活 31:33 自己在做证明题 43:34 我就是想要说呀!!! 管你呢啊哈哈哈哈 【本期提及的书籍】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美]洛莉·戈特利 《源泉》安兰德 【本期提及的播客】 Fit4life;海马星球;宇宙乘客;放学以后;Erica 【本期音乐】 Ur so fucking cool 【Take away】 我想通过表达自己,让你再次意识到,我本具足:我们生来就是完满的人,本来就是富足的人。 觉知到,从内向外野蛮成长; 觉知到,生活有很多需要感恩的人和事。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