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71分钟
播放:
651
发布:
3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Hello大家好,这一期因为看了很多YouTube上关于科幻,外星人,宇宙,神秘学,宗教学,心理学等的知识,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我们人的意识,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能不能改“命运”??


Conclusion: 只要你身心完全相信,你就能!!!


意识是什么?被动意识是什么?

有些神学家称之为圣父、圣子和圣灵。


精神学家认识到这种三合一的关系,将其称为意识、潜意识、超意识。


哲学家称它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科学将其定义为能量、物质和反物质。


诗人的说法是脑、心和魂。新时代运动的思想家称之为精、气和神。


你的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难道这不等于潜意识、意识和超意识吗?


空间同样分为三种:此,彼,彼此之间。


但是你这个想是什么?这是你想的是么?所以这是你的意识,那么意识是什么?


1995年,爱德华 阿德尔森(麻省理工)做了个图叫棋盘暗影错觉。




所以,我们最终看到的,是我们大脑自己想象出来的的,而不是真实。那现在就回到,那我们意识既然是假的,那这个世界是假的吗?这个其实很多关于身心灵的书籍,或者神秘学中都有提到过。下面有三个设想:


1. 大脑,意识,不是这个世界的产物。而是意识决定客观存在,更高维度的世界。所以大脑和意识产生不匹配。


2. 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游戏。那本《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中有说过,


这个世界是一个庞大的程序,庞大的沉浸式游戏,肯定有很多bug。生活在里面,不发现bug,把他合理化。为了能让我们感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适感,非常真实,我们的程序就会自动屏蔽bug,因为这样我们就很难发现世界是虚拟的。其实,bug存在,在费米定律,暗黑物质的存在,量子力学都有说明。


3. 我们生活在梦里。自己的梦里。平行宇宙很相似。


被动意识假说:


意识的部分呢,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自由意志。



1999年,美国加州认知心理学教授——下条信辅,日本的著名的脑信息科学专家神谷之康,做了个实验,叫色觉误差实验。


大脑有踹改自己的能力。意识把未来的信息,补充到那一段的空白处。然后让我们感知比较连贯。


1983年,加州大学的一位研究员,本杰明,利贝特。他的实验可以证明,比如说动手指这个动作。是你动了之后,才产生的意识。


意识=观察的意识,看到你身体反应,然后赋予他行为的意义。做出合理解释。消除违和感。


所以说人生要充实,并不取决于你干了多少活,多少事。而是取决于你主动干了什么事情。


正念觉知:就是我们对于每个当下,有意识的觉知到当下在做什么。



道家:


无我:我是不存在的。我的这个主观意识是不存在的。


非我:我所做的决定不是我所做的决定。


那这个决定,如果不是我做的,那是谁做的呢?是潜意识,也有叫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是共通的,是每个人都有的。


道教:道;这个词:无为


你不要刻意去做事情;因为根本不存在刻意去做这个事情。


因为你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在顺应自然,顺应这个道。


所以大家永远都不要为自己的决定后悔,因为他不是由你决定的,你只是对他进行一个解释而已。(你只是替他背锅)



《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


主要的三个理论:


第一个是:目的论,否定心理创伤。


弗洛伊德:过去导致现在。你不改变过去,你就没办法改变未来。但是实际上,你改变不了过去,所以你很痛苦。任何觉得心理需要解决的人,都觉得这个没办法做到。


阿德勒:人的现在是由目的所决定的。而这个目的存在于你的潜意识当中。你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你有这个目的,但是你的大脑开始为了你的目的寻找理由了。


否定心理创伤: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目的论:人是可以改变的。经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诠释他。



第二个理论:课题分离。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会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第三大理论:集体共同感。


我们存在的价值不是通过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评价的,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我们的价值应该是通过在一个集体中,比如说(家庭,工作,社交这些场景的共同集体中)体现自己的贡献。



提到的书籍

《显化心原力》


《信任你的直觉力》


《被讨厌的勇气》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