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摘要】 很多初入职场的人并不知道健康的职场应该是什么样的,很容易在这个阶段成为职场PUA的受害者。 无论是亲密关系里的暴力和控制、亲子关系里的身体或者精神上的虐待、还是职场PUA,本质上都是“强势”的一方无法约束自己过度使用权力的倾向。这个强势在职场上可能体现为他是你的上司,掌握了你的升职,你的口粮;也可以是某些同事仗着比你资历更久,打着“教你做事”的旗号给你洗脑,让你相信无论你的工作体验有多糟,都是因为你自己不够好;或者“天下乌鸦一般黑”——你去别的职场也只会一样糟糕。 撕宇和比栗都经历过不好的工作环境,都在一段时间的挣扎之后拽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拉出沼泽。我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是希望能让听到这期节目的你少走一些弯路。 14:22 撕宇凭着丰富的换经理经验聊了聊好的上司应该是什么样; 28:12 比栗凭着丰富的换职场经验聊了聊好的工作环境应该是什么样; 【本期主持】 撕宇、比栗 【本期剪辑】 梦知
本期嘉宾:小琦(指路:静心心理咨询室) 本期配乐:《骏马谣》--王喂马 (特别感谢王喂马同意我们在播客里使用这首歌作为配乐, 希望这样真诚的好作品能被更多人听到) Notes From Siyu: 新的一年卸载了小红书。小红书上太多强悍的女性了。不论是“教你了解人性学习如何驭夫“的旧脚本,还是“不改变只筛选(绝不让渡自我标准)”的新女性;以前是满眼白幼瘦, 现在拥抱“多元的美”的博主们又在忙着美黑了,没抽中基因彩票的各位又可以通过“自律(小红书语境下约等于天天去健身)”逆天改命了。 好像都是换汤不换药,教你成为那个“强者”,好像你强大了就可以power through人生里所有的不确定性。做最好的自己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容置疑的正确,一种迫在眉睫的压力。不做最好的自己行不行?每天都拼一个“最好”也挺累的。 ( 知行合一的我在剪辑完本期音频后开始摆烂,正式的shownotes等billie过完年再来写吧,祝大家新春愉快,健康平安!) Notes from 过完年的Billie: 本期一些相对不容错过的时间点 02:35 为什么想聊电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04:00 霍夫施塔德指数和北欧的男女平权 07:07 “用关系解决自己的问题”是男性特权吗 10:52 当女性成为制造和经历混乱的主体 16:15 个体的感觉就像吃饭口味,没有“你应该这么觉得” 21:30 她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 23:59 亲密关系是非有不可/必须以性为中心的吗 27:47 亲密关系的形成与构建都有运气成分 29:54 “最糟糕的人”可能也是最勇敢的人 30:43 当下即时的体验本身也是一种意义 32:07 无论做了什么决定,将来都会有一个时刻会庆幸或者后悔,而这只取决于你未来想起这件事时候当下的心情 33:00 任何以结果为导向的事情都不能保证一个快乐的人生,唯一有可能值得一试的路径就是对自己当下的感受绝对地坦诚 (何其有幸,年岁并进,愿大家兔年大吉,自思自立!)
【本期嘉宾】路尧, 野路子人类学研究室创始人 路尧是我去年在B站上发现的人类学宝藏UP主,她在每一期的视频里分享一本人类学的书籍,每一个视频都干货满满,深入浅出。 在小红书上她建立了一个“说人话的人类学辞典”系列,把诸如“飞地”“隔都”到“毒药猫”“幸福强制”之类的晦涩术语制作成简明易懂的词条卡片。 认识她之后才知道她从复旦硕士毕业之后,在读博和出家之间选择去中介卖二手房,还成了销售冠军的故事。 这期节目录制于去年7月份,由于Billie本人的拖延症和际遇变迁拖到了今年三月才上线。 聊完这期节目之后被路尧种草了华东师大出版社的薄荷书系,一口气海运了28本书到墨尔本。 由于是远程视频连线录制的内容,本期部分音质不是非常理想,还请听众见谅。 【时间轴】 10:06 读博和出家之间,她选择了去卖房 37:16 从旧大陆的象牙塔到新大陆的真实商业世界 46:19 人类学到底是什么样的一门学科 66:18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能给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好处 70:10 人类学提供的丰富生存样本化解了Billie的存在主义焦虑 【相关书籍】 -列维斯特劳斯《我们都是食人族》 -丽塔·阿斯图蒂 《依海之人:马达加斯加的维佐人,一本横跨南岛语非洲的民族志》 -帕洛玛·盖伊·布拉斯科 / 胡安·瓦德尔 《人类学家如何写作》 -Theodore Bestor《筑地:位于世界中心的鱼市场》 -上野千鹤子 《始于极限》 -上野千鹤子《厌女》 -上野千鹤子《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蕾切尔·西蒙斯《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阿什利·米尔斯《美丽的标价:模特行业的规则》 -弗洛伦斯·威廉姆斯《乳房:一段自然与非自然的历史》 - 文华《看上去很美:整形美容手术在中国》 -卢淑樱《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1895-1937)》 -斯蒂芬·蒂默曼斯《拯救婴儿:新生儿基因筛查之谜》 【其他链接】 野路子人类学研究室 b站:https://space.bilibili.com/272259794 小redbook:搜索“野路子人类学研究室” TED 演讲:《教女孩们勇敢,而不是追求完美》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G4y1p74m/?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男女力量训练到底有什么不同?女生如何根据月经周期制定力量训练计划?减脂和增肌要如何同时发生? 力量训练的第七个月,多愁善感的内向高敏感星人billie变成了能够硬拉95公斤的情绪稳定精力充沛猛女。这期节目里billie邀请到了自己的教练Esther和健身搭子Silver一起来分享关于女性力量训练的一切。 【本期主播】 Billie,上班举娃下班举铁的幼教老师 【本期嘉宾】 Esther,健身教练,力量举教练&选手,2023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力量举公开赛女子56公斤级冠军🏆 Silver,不做1很可惜的pilates狂魔,力量训练新人 【本期BGM】 Franc Moody, Dance Moves 【时间轴】 4:32普拉提狂魔silver决定开始力量训练的原因 6:08 esther的健身之路从瑜伽、普拉提到自由重量区 9:56silver按错电梯楼层邂逅普拉提核心床教室 12:27 跳高跳不高跳远跳不远的billie童年 13:44esther从地产估价到健身教练的职业选择 17:20 esther参加力量举比赛的原因:训练需要一个清晰目标 22:07 esther参加力量举澳大利亚国家赛的经历 25:17 esther去当观众结果上场硬拉142.5kg个人最佳 28:23 力量训练治愈billie的高度敏感多虑 29:57 力量训练时你的对手只是你自己 31:02 力量训练对非专业运动员的普通女生意味着什么 33:31 女生的力量训练和男生的有什么不同 38:36 除了肌肉好看之外的力量训练对女生有什么好处 44:32 举铁可以单独瘦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吗? 46:39 减脂必知的概念:TDEE 48:46如何确保我们减的是脂肪而不是肌肉 49:40 教练推荐的每日摄入蛋白质量 50:33减脂和增肌同时发生的唯一条件 53:06 如何减脂和社交聚会吃喝玩乐两不误 56:14 增肌和减脂的关键都是长期主义 58:08 卡路里周期:以周为单位来看待摄入和体重 1:06:23 经期前两天可以练上肢,肌肉所需修复时间较短 1:06:41 教练推荐的举铁训练频率 1:11:59 silver:形成长期的习惯比短期内高频率更重要 1:12:15 无氧和有氧消耗卡路里方式之不同 1:14:21高强度间歇性运动HIIT会比举铁更有助于减重吗 1:20:48 把自己当小白鼠试验一下喜欢的运动到底是什么 1:23:10不跟教练练的话自己要怎么做力量训练 1:27:59 silver能坚持天上下刀子也去健身房的原因 1:28:02 如何破除gym焦虑和被凝视的恐惧 1:29:05 想跟力量训练新手分享的话 【特别鸣谢】 在本期节目录制之前,Billie在朋友圈和自思自立听友群向大家征集了关于女性力量训练的问题。特别感谢以下朋友的提问,排名不分先后: Shan,不眠大陆,Suki,Monica梦妮,刘佳琦Alma,Q-Q,Suki, YCD,Awesome 【相关词汇】 PB = Personal best 个人最佳 TDEE = 每日热量消耗 https://tdeecalculator.net/
各位「自思自立」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感谢你们依然关注和支持我们的节目。 在断更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想尝试一个新的系列一一邀请我在海内外生活的女性朋友们,来分享她们在不同领域的工作与经历。 其中有一些职业在国内还并不普及,但却非常有趣,也和我们在海外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今天的嘉宾一一凡淇,一位澳洲注册的作业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每次和她吃饭聊天,我都会被她分享的故事以及她提到自己工作时候眼睛发亮的样子深深打动。 凡淇说过一句让我印象很深的话:“医生延长的是生命的长度,而作业治疗师拓展的是生命的宽度。” Occupational Therapist(作业治疗师/职业治疗师)不是帮你找工作的“职业顾问”,而是一种在澳洲非常重要的医疗/康复职业, 本期「自思自立」里,凡淇将带我们走进OT 的世界,告诉我们作业治疗师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以及这份工作:和医生、物理治疗师、社工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OT的工作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真实案例:从自闭症男孩学会用微波炉加热饭,到糖尿病爷爷的感人故事…… 时间轴 •2:36什么是作业治疗师•5:56 作业治疗的起源•8:42 OT 和医生有什么不同?•12:53 OT 和其他治疗师的区别•18:00为什么无障碍环境很重要? •23:05作业治疗师的一天 •27:00改造浴室遇到的挑战:忽略了习惯的小细节 •29:43 OT和社工的区别 •30:20面对家暴:OT和社工扮演的不同角色 •33:04“独立性”真的对所有客户都重要吗? •34:54工作中印象深刻的经历 •35:13 研究生时期做社工的案例 •42:18案例一:高功能自闭症男生学会用微波炉加热饭菜 •46:44案例二:智力障碍女生独立乘公交 •49:09泪点预警:糖尿病爷爷的故事•55:46 OT 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 •59:39 语言、文化背景带来的挑战 •1:08:31幼儿园里容易受伤的小孩 •1:13:17斯里兰卡爷爷的故事 • 1:21:47 OT 工作带来的启发 •1:26:07 尊重客户的选择:比如吸烟的请求 •1:27:39 客户诉求的底线 •1:28:08为什么 OT 和普通人生活密切相关 本期剪辑:梦知 特别感谢凡淇,带我们走进作业治疗师的世界。希望这期节目能让你对OT这个职业有更多的了解。 欢迎留言或评论你的问题或感想,也欢迎订阅及分享我们的节目。
三十岁正是看《堂吉诃德》的年纪 05:47 * 再怎么是名著,也有自己的赏味期限 * 你永远不知道背了十几年的诗什么时候会让你哭出来 * 未经他人苦,莫笑他人癫 * 享受本音乐剧不需要提前做任何功课,吃过生活的苦就行 塞万提斯的精神状态还是太超前了 12:40 * 20世纪有自己的"王妈大战癫公" * 不是复刻,而是重生:音乐剧《我堂》如何赋予经典新意 * 堂吉诃德是我跨越了时空和语言的朋友 从富二代到疯骑士: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觉醒之路 22:22 * 风车大战: 堂吉诃德或成最早的摩天轮项目参与者 * “穷人哪有时间发疯啊” 厨房里的骑士:关于阿尔东莎的另一种可能 35:00 * 从阿尔东莎到杜尔西内娅: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 骑士没能拯救她,而她却拯救了骑士 * 当代女性的堂吉诃德时刻:扎根现实,依然选择相信 理想与现实:究竟什么才是真实?01:04:30 * "究竟什么才是疯狂?也许太过实际就是疯狂" * "最疯狂的是接受现实,而不去想这个世界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 * 即使知道可能失败,仍然选择追求理想的勇气 *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带来痛苦,但也是推动改变的动力 理想主义重症患者互助群:堂吉诃德喊你入群 「音乐剧福利」 百老汇经典音乐剧「我,堂吉诃德」十周年版封箱轮 北京·二七剧场 2024年10月25日-11月17日 票价优惠方案 1)北京时间10月28日23:59之前: 「480元 2张5折」 「180-1080元从 “880x2张” “680x3张” 6.75折-9折不等」 2)北京时间10月29日00:00之后: 下单两张票或两张以上同价位的演出票,立享满减优惠(同一订单仅享受一次满减优惠) 满500元减200, 或者满1000元减600。 ⚠️$_¥ 划重点 180票x3张;280票x2张;680票x2张这样最划算。 「自思自立Sel-fish」播客听友请点击此优惠链接 https://ticket.antank.cn/ws/anarpPAWd9eE
祝全天下的妈妈母亲节快乐,也祝所有的女性在母亲这个身份以外,也能获得许多的快乐。
【声明】 在看到更好的冻卵科普内容之后本节目会自觉把竖线后面的部分去掉,但截至目前我们就是最好的。希望各位内容创作者都在女性健康的赛道卷起来~ 节目中使用了“父亲”和“母亲”指代提供精子遗传信息的男方与提供卵子遗传信息的女方,但我们明白这种表达在多元化的家庭结构的具有局限性。后期曾尝试补录替换用词,但因音质差异较大,未能成功替换。希望如果有选择以多元方式构建家庭、生育后代的听众听到节目中相关表达时能包含我们表达上的不足,非常感谢。 【前情提要】 Siyu在决定冻卵之后,被网上真真假假的伪科普侮辱了智商也挑战了道德底线,于是搬来了牛津大学女性生殖与健康的博士当救兵,立志要做一期全网最好的冻卵科普。 希望所有听完这期播客的女性都不用在网上受“冻卵不如冻胚胎”的骗,都能做出最符合自身长远利益的生育决策。 【时间轴】 第一部分:冻卵的科学基础 06:06 1.冻卵会加速衰老(提前绝经/更年期)吗? 2.冻卵是生育的保险杠/后悔药吗? 3.冷冻会影响卵子的质量吗? 第二部分:冻卵的实际操作 28:50 1.冻卵有最佳年龄吗? 2.冻卵在实操中是怎样一个流程? 第三部分:冻卵相关的社会议题 61:06 冻卵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科学话题,它更是一个社会层面的议题,参与本期录制的三个人,一个是幼教、一个是码农、一个是科研人员,但我们首先都是女性。做为女性,冻卵这件事和我们的生育自由息息相关。 【本期鸣谢】 爱读文献且正义感爆棚的嘉宾mengni,她用爱发电用心科普的《碳基生物生存指南》帮助每一位普通人用科学的方式健康的生活。 勤劳坚韧的剪辑师罗兹,本节目一共录制了三次,重剪了无数次,时间跨度六个月,我都一度要放弃了但是感谢剪辑没有中途放弃。 【相关链接】 网易专题:在中国冻卵,处处是死循环 https://news.163.com/special/reviews/0804.html
🎉Billie和Siyu双双迈入三十岁大关! 【剧情简介】 Siyu去墨尔本给Billie过生日, 远距离友谊时隔七年的再相见! 我们如何看待与处理重要关系,与二十多岁时相比有哪些成长? Billie和Siyu闹别扭了!友谊的小船岌岌可危!
【中英文夹杂预警】 本期节目存在大量中英文夹杂、不标准的中文和有口音的英文, 介意的朋友请谨慎点开。但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这期节目, 因为Anne(盼盼)的故事有太多的面向了: 它既是一个“异类”面对主流群体的压力,先试着隐藏与附和,再学会自爱和坦荡的故事; 它也是一个美国小镇做题家当了十几年的“优秀空心人”, 又逐渐建立自己对生活的主动权的过程; 它还是一个关于女性自身力量和生命力的故事——Anne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歌唱训练, 误打误撞被老公拽进了音乐的世界, 但是她对每个舞台的小设计和小巧思, 反而给了他们乐队的现场表演以灵魂——这些不是别人要求她做的,也没有谁来教她怎么做, 是她自身的生命力, 穿过那些或失败或成功的反抗、穿过琐碎的日常、穿过自卑、 穿过迷茫、穿过主流社会的缝隙,透出点点星光。 Anne的故事, 不是书呆子常春藤毕业突变摇滚乐队主唱的爽文情节, 也不是华裔女生在英文世界里宣扬中文的大国叙事。 东亚女性的双重反叛,不是一夜暴“酷”, 而是水滴石穿。 【时间轴】 * 为什么会想要用中文创作 * Anne的现场演出突发治愈了Siyu的身份认同焦虑 * Anne的成长环境,以及她成长过程中和自己的华裔身份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 华裔女性在美国职场有一种双重劣势, 华裔女性的身份对Anne在音乐圈的“职场”有影响吗? * 和对象一起创作是什么体验 * 目前有什么烦恼吗 【Siyu词典-突发治愈】: 与突发恶疾相反,指长期被忽视被压抑的某些情绪在某些时间突然被看见被治愈的现象。 本期嘉宾: 华裔美国熊 Chinese American Bear 本期主持: Siyu 本期剪辑: 罗兹
漾的ins是我们的朋友里面最有趣的,没有之一。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看到漾出现在不同的雪山上,不同的步道间,行走、奔跑、跳跃、躺平。一直想问问漾怎么做到在下班后、上班前、姨妈期、只要是能够自己支配的时间里,就能一头扎进山里,一直行走。 她的instagram有一个系列的快拍合集,叫做:Hiking因为山就在那边。在里面她记录了这些年来Hiking行山的点点滴滴:穿越暴雨在高原上冒着高反头疼暴走,在海拔5120米的卡里拉山口跳跃,生理期时冒着大雪登山,半夜两点和朋友结伴走山路(遇到了眼镜蛇,也穿过了荔枝林)。行程并非总是顺畅,但遇上前方山路坍塌的时候,就去河边钓鱼,等待山路修复。遇到姨妈痛时,有好心的各国友人纷纷献出本国止痛药。在盘山公路结冰路面翻车时,有语言不通的好心藏民一行几个人徒手帮她把车抬了出来。 希望这期节目能够给你一些在生命途中走夜路、走野路的勇气。 “在广袤的世界,那么小一点的我,蚍蜉一般,但如此的自由。我是多么的无足轻重,但又带着十足的劲儿。赞美世界,赞美作为人类的自己。” ——漾的某条ins 本期嘉宾:漾 本期主播:撕宇、比栗 本期剪辑:罗兹同学
“Grief and love are sisters, woven together from the beginning. Their kinship reminds us that there is no love that does not contain loss and no loss that is not a reminder of the love we carry for what we once held close.” (“悲伤和爱是姐妹,从一开始就交织在一起。她们的亲情提醒着我们,没有一种爱不包含“失去”,也没有一种“失去”不提醒我们对曾经亲近的人所怀有过的爱。”) - Francis Weller, The wild Edge of Sorrow: Rituals of Renewal and the Sacred Work of Grief, 2015 Shownotes from Billie: 这是一期朋友间关于爱,死亡和哀悼的对谈。 清明之前, 我的朋友心理咨询师小琦和我说起,她曾在奶奶去世十年后,在墨尔本的一个火车站看到对面站台一位老太太,背影很像她。“就是你明明知道不是她,这个人已经去世十年了,明明知道会错过自己的火车,但你还是忍不住去想,当你的脑子还在想的时候,就已经走了起来。” 最后错过了自己的火车,看到那个老太太其实正脸并不像奶奶。 死亡在我们的文化中和Sex一样是被忌讳的话题,在它发生之前没有人教过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在它发生之后又不允许我们去谈论。这期节目里,我们聊了亲人猝不及防的离世和朋友令人痛心的早亡,也聊了小琦和她先生当年新婚时如何想方设法去回国归宁时候打破习俗去扫墓。小琦也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应对无可挽回、无法改变的伤痛的策略。 欢迎大家评论和我们分享清明节你最怀念的那一位逝者,也欢迎大家把我们的节目分享给需要听到这个话题的朋友和家人。 Shownotes from 小琦: 很多痛苦的经历都源于曾经的美好, 我们爱过,被爱过,拥有过,所以今天才会如此的悲伤。希望当你想起他/她的时候,不会只有悲伤,还有美好的回忆。 今天我们经历的人和事在将来的某一天一定会结束, 面对这样的必然,希望对过去的哀悼不会让我们对今天拥有的感到恐惧和伤心, 而是会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当下,同时也不会忘记过去。 借用“去有风的地方” 里的一句台词:“我们心里珍视的东西都是有重量的,要习惯带着这个重量好好生活”。 本期嘉宾: 小琦 (播客:静心心理咨询室) 本期主播: 比栗 本期剪辑: 梦知, 撕宇 本期BGM: Gumo - Falling Roie Shpigler - Phantom Pain 自思自立听友群/商务合作请添加 @自思自立小助手 vx:SelfishB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