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什么导致了今天招商引资政策出现乱象,以及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2、我们为什么更倾向征收生产端税费:征税的痛感、征收技术问题以及历史原因; 3、财政税收的不平衡问题:地区不平衡与央地不平衡,人员的跨地区流动与央地事权、财权的分配; 4、消费税改革的难度:结构性问题来源于烟草税、征收的技术难度以及社会舆论与历史传统。 【在我国,鼓励消费,或者说鼓励浪费,是不太符合传统的】 5、怎么解决? 短期:中央加杠杆、化债与再平衡; 长期:堵住招引政策的漏洞,逐步调整收费方式。
7月22日,一张内容为:“1990年之后出生的人员,不论男女都将调整为65岁退休。的消息刷爆朋友圈。 1、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延迟退休势在必行,在这种一刀切的改革方式显然是“假新闻”,从目前看也没有更多官方消息。(实际原文已经被删除) 但折射的是,公众对长期存在的双轨制、巨大的城乡差异,以及大家对养老金资金池的担忧,最后变成了一场舆论宣泄,小作文、段子层出不穷。 2、大会决议原文是:“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从目前看,确实是更可行的方案。 3、在养老金问题上失意的恰恰是“80-95”群体,改革红利、职业发展以及被“转移”的养老红利,加之当下的经济形势,才让大家没有更多关注新闻真假,而通过这个新闻来发泄、吐槽。 当然面对问题不能不改,如果说前40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知道河在哪,甚至知道水深水浅,但是怎么过,怎么承受代价,是当下最难的问题。
1、2022年,比亚迪汽车营业收入为4240亿元,吉利汽车的营业收入为4062亿元。 但比亚迪纳税额为185亿元,而吉利纳税额则是474亿元。 2、财政部发布了2024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总计229.33亿元的补贴中,比亚迪79.26亿元,占总额的34.56%;特斯拉、上汽和广汽,分别获得了19.6亿元、16.5亿元和14.2亿元。 3、2022年度报告中披露,比亚迪总共有14家子公司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12家子公司享受了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2023年已经有19家。
2023年,比亚迪营收6023亿、归母净利润300亿、经营活动现金流1697亿;单车净利润近1万元。 1、固定资产折旧摊销:约为34%左右,同比长城汽车折旧率9.5%; 2、研发资本化率:0.9%,广汽集团80%左右,蔚来研发投入几乎全部列为研发费用,扣减当年净利润(美股 会计制度要求); 3、预期负债计提:累计140亿元,同比上汽集团160亿元。 另外还有负15亿元左右的财务费用。:)
1、这是一期在武汉录音的节目,对我个人来说武汉是我第一次赚到“外快”的地方,也让我认识到你的能力得到社会认可的时候,才是更高的避免失业恐慌; 2、选调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有了秘密选调、中央选调、名优选调、省级选调,以及定向、非定向等等。从公务员招聘的补充制度,逐渐成为很多毕业生进入公务员的一种渠道。但是这个渠道走的人多了,所谓红利也越来越少。 3、甘肃省的选调也很有意思; 4、回头看,十年一个大周期,好工作、好岗位、好专业也是一波又一波,很难有“铁饭碗”; 5、自信人生二百年吧,希望大家都能知道该放弃什么,才能知道获得什么;才能有更强烈的幸福感受,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体验。
1、郭有才10岁家庭变故,12岁辍学,23岁自己攒钱开烧烤店;6块钱买网课学音乐,300块钱吉他。白天直播,晚上烧烤店。这是一代、一群努力的改变命运的人的倒影。 不应该,也不能简简单单的说是“跳梁小丑”。 2、评论他们是跳梁小丑,或者“痛声疾呼”不要让大家都去做网红,这何尝不是一种何不食肉糜呢? 3、“大量的底层群众迫切想要找到出路,从温饱小康到阶层跃迁,当主流的通道被堵死以后,堰塞湖总会自己找到压强突破点,动机无可厚非、行动符合逻辑、结果不得而知”。 4、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说法。改变这种局面,靠的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是评论。 5、一些数据: 比亚迪:工价21元,工时320,全勤300,工资2000,加班工资6000; 2023年,全国出租车总数量是136万辆,网约车270万辆,网约车驾驶证657万本; 202年4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4.7%, 6、很多人说郭有才带火菏泽南站之后,车站上出现了“群魔乱舞”的情况,各种奇葩的主播前去蹭热度。我想说的是,万一那是底层人民不偷不抢、自力更生、唯一可能跨越阶层的机会呢? 隔岸观火很容易,将心比心很难。 更难的是,让整个社会的工资可以增长,工业可以进步,有五险一金,有晋升渠道; 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
1、在我看来在今天、当下的商业环境中,雷军先生的履历、品格甚至个人形象都是独一档的存在,没有原罪,商业模式合理。 2、但如果真的是做自己的“梦想之车”,应该不需要在造型上这么“致敬”;车机互联或者在智能驾驶上应该有更“眼前一亮”的东西,而不是把在手机上可以做的,放到车机上再做一次。 3、小米公司真的是“顺势而为”,因为对雷军个人的期待,希望可以更“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同样是手机厂家的苹果、华为、小米在手机业务见顶之后,为了“二次增长”,基于自身的情况,做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 1、苹果:用10年时间验证,可能自动驾驶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要从3万亿美元走向10万亿美元,造车不如去做AI。所以放弃了造车业务。 2、华为:投入30亿美元打造的车BU,从目前看年销售60万辆可能是比较理想的盈亏平衡点,而且通过“供应商”模式,很好的在原有体系内部,继续保持了高科技、高投入、高毛利的业务模式,也更适合华为自身的经营特性。 3、小米:从互联网走向制造业,当然我也相信有雷军先生个人的情怀所在,造车是小米公司“二次增长”的战略选择,事实也证明,再手机行业积累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甚至是营销模式,加上国内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人才,甚至区域政策支持。小米目前看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资本市场也给予了肯定的反馈。 PS :时间回到2014年,当年的小米营收只有700亿人民币,获得了400亿美元的估值,2023年小米的营收做到了2700亿人民币,仍然只有480亿美元的估值。 截止2025年5月底,小米市值已经来到了580亿美元。 【未完待续,下期继续聊雷军、雷军的汽车以及雷军的小米】
公共基础设施行业的特点: 非线性投资/不可贸易性/整体不可分割性/准公共物品性 综合起来看: 1、长期高品质 低价的公共基础设施不可持续; 2、低价 更多是补贴富人,而非穷人; 3、面对通缩,涨价可能是个好办法, 4、当然怎么涨价可能是趋势; 5、可以关注下公共基础设施类的股票,可能比想象的要好。
农夫山泉、钟睒睒被网暴想到的: 1、精英态度与民间舆论存在巨大鸿沟。 2、网暴是底层社会进行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3、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是底层网络正义的思想资源。 4、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内部被打了多样化的标签。 5、企业公关团队存在的核心职能是预判风险。 6、民企的社会合法性来源是什么? 无论目标是谁,用造谣和神秘主义来影响舆论,肯定是错误的。也终将被这种“操纵舆论”的手段所反噬。
刚刚走上爆红之路的哈尔滨,2023年全年GDP为5576.3亿元,同比增长3.1%,在东北主要城市中垫底,经济总量排在全国50名之外。 而去年最火的网红城市,山东淄博2023年全年GDP为4561.79亿元,比上年增长5.5%,虽然跑赢全国,但低于山东全省6%的平均增速。 天水麻辣烫又火了。 一段时间里,整个国家社会的议题重心被牢牢绑定在一座城市的流量饥渴之上,短则三两周,长则三四个月。没有任何人能避开这些信息的轰炸。而这些信息本身,不客气地说,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价值。
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3月1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代为确认收到快件;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抛扔快件、踩踏快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本文讨论: 1、所谓邮政新规真的没有什么变化。 2、问题的核心是成本与收入。制度上是 驿站没有监管, 3、解决问题的关键要么用钱,要么释放制度红利,比如现在给邮政的1毛钱基础费用,是不是可以有其他配置方案? 4、最后:今天的讨论或者舆论,其实都是在说邮政、快递公司、站点、商家、消费者;没有人讨论快递员的想法?他们是不是可以出来,或者组织起来,发出他们的声音呢? 不用被代表。 新闻链接: 交通运输部:3月1日起快递不得擅自放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兰州:牛肉面限价起争议 物价等部门首次正式回应 (www.gov.cn)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