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寻常的和被忽视的,必备的和被滥用的

厨此以外

突然发现自己湘菜DNA的共振频率持续走低……当然也有离家时间太长,口味慢慢变化的关系,不过从前连碗底的油汤都觉得好好吃,现在却总觉得滋味不再。 我试图对这套再熟悉不过的饮食体系进行拆解,前年录的一期「鲜香干剁腌酱,弗兰(湖南)辣椒众生相」,梳理了湘菜的精髓之一:辣椒。理解了辣椒,也就理解了一半湘菜。 而理解湘菜的另一半,我想可能得落在平时并不起眼的各种「香料」上。太多日常香料润滑着各种湘菜食材的缝隙,它们既简单日常又复杂隽永,既不可或缺,同时也被忽视或滥用。 【时间轴】 1:39 干豆豉:在贫瘠条件下被用到极致的鲜美 6:46 干豆豉:二次融合的浓郁风味 10:50 葱姜蒜:浓缩的才是精华 18:56 湘菜里偶尔见到的大葱,是从哪里来的? 20:09 紫苏:独一无二的湘菜记忆 24:23 白胡椒:因为喜欢而提升,也因为喜欢而被滥用 30:23 孜然:并未扩充太多势力范围 31:33 湘卤:用简单经济的方式获得更丰富的味道 【本期配图】 1. 用干豆豉打底的冬寒菜 2. 卤水里星星点点的干豆豉 3. 酱泡大蒜(凉菜) 4. 凉拌大蒜根 5. 大蒜炒大蒜(蒜白和大蒜叶一起炒,加了点萝卜干增加口感) 6. 牙签粗细的小香葱 7. 同时出现在鱼汤里的紫苏和小香葱 8. 被滥用的白胡椒 【本期鸣谢嘉宾】 许璨,湖南长沙人,生于湘菜世家,父亲是中国烹饪大师许菊云,曾做客厨此以外第8期。 许璨是中国烹饪大师,中国湘菜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烹饪技能竞赛评委。先后创立了「湘村柴房」、「老许家大蒜炒腊肉」、「老许家鱼市」、「老许家肉店」等餐饮品牌。 【本期配乐】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9 "Jeunehomme": III. Rondeau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 。

37分钟
11k+
1年前

40. 杭州:寻找一首能共情的餐厅风物诗

厨此以外

去年年底,杭州因为「美食荒漠」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我看着相册里在杭州吃的各种餐厅和食物陷入了沉思…… 今年初春,我仍然踏上了每年和朋友们约定的杭州之行。这次精挑细选的几家餐厅,有每年必定拜访的心头好,也有耳闻已久但初次尝试的新惊喜。 之前几次录制的探店内容,大多是在吃完之后和朋友们讨论这家餐厅为什么好吃,又或者为什么名不副实。但这次的讨论更前置了一步,讨论的是为什么会选这些餐厅,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挑选餐厅的思路。并且我十分笃定,我会因为食物再来杭州的,探店内容虽迟必到。 【时间轴】 2:14 稳中求进的首选推荐 7:32 吃饭的体验可以被拆解吗? 提及餐厅:兰轩村庄食坊,青岚 9:44 物有所值的讲究小店 提及餐厅:南丰饭店(萧山) 21:57 有波动但也有灵魂的本地小店 27:00 如何屏蔽餐厅的营销标签 29:34 地方菜式和地方菜系的时代性 提及餐厅:宝中宝食府,福缘居酒楼,好食堂1987,四灶儿私房菜,花房私厨 38:37 重口味的标志性小店 提及餐厅:笑典皇 · 绍兴菜馆 41:31 游客和餐厅都不能既要又要 【本期配图】 图片均为提及餐厅的一些代表菜式 1. 兰轩村庄食坊 2. 南丰饭店 3. 福缘居酒楼 4. 笑典皇 · 绍兴菜馆 【本期鸣谢嘉宾】 陶煜,杭州人,美食爱好者,主要从事美食撰稿和餐饮顾问工作 【本期配乐】 Vivaldi OP3, Concerto No. 1 in D Major RV 549: I. Allegro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 。

51分钟
16k+
1年前

39. 理想厨房 | 油烟出去,人走进来

厨此以外

​是在哪一刻开始对理想中的厨房有了切实的想象?是在磕磕碰碰的厨房空间里,希望未来的厨房可以更大;或是手忙脚乱做饭时找不到想用的笊篱,下定决心要整理整理;又或者被网上一张气质契合的厨房设计图戳中,希望以后的装修可以照搬;还是看到父母一同在厨房忙碌,觉得这就是厨房乃至家该有的模样。 「理想厨房」是「厨此以外」的全新系列,在这个被描绘出来的厨房里,容纳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对过往生活痕迹的记录和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探讨。 第一期嘉宾是家装设计师胡波,他给自己的小家和客户做过家装设计,现在和朋友一起在上海郊区租了个房子,一笔一划从头打造了一间新的厨房。我很喜欢这次聊天,感觉像做完饭之后擦净灶台的那一步,很多思路都被抚平理顺了。 * 胡波的播客「人间居住指南」也可以在各大音频平台搜到,里面还会有很多其他关于空间设计和生活方式的聊天哈,欢迎关注👏🏻! 【时间轴】 0:08 我们的厨房概况 6:00 小时候的厨房空间:功能、隐私性和家庭分工 12:55 小时候的厨房印象:贫瘠但快乐,逼仄但可探索 16:13 第一次体会新式的、现代化的厨房 18:01 厨房的卫生规则和厨房的访客友好 24:35 为什么以前总觉得厨房的活是脏活儿 26:42 明明是烹饪大国,偏偏厨房却很小 33:16 理想厨房的设计:动线和效率 44:25 理想厨房的理念:让大家都舒服 46:06 理想厨房的理念:可改造翻新 53:03 理想厨房的选择:厨具和厨房家电 54:45 「城市越大,厨房越小」的变化趋势 1:01:25 厨房家电的选择也是对生活方式的暗示 1:08:58 理想厨房的选择:摆出来还是收进去 1:10:27 理想厨房的设计:如何避免油烟 【本期配图】 1. 镇守厨房的猫咪 2. 做饭中的波师傅和厨房全景 3. 板材部分是波比自己加高的厨房台面 4. 波比做饭的时候会随时擦灶台 5. 波比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厨房岛台 6. 挂出来的厨房小工具 7. 摆出来的调料 8. 田螺家的开放式厨房 【本期串台嘉宾】 胡波,小宇宙/即刻:@_hb_ 。 家装设计师,播客「人间居住指南」主播。现在和婉莹、任宁、枪枪一起在上海郊区租了个房子,在那里开始了他们的乡村生活探索。 【本期配乐】 Beethoven - Minuet in G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 。

77分钟
33k+
1年前

38. 《中华小当家》,穿越29年的厨房注脚和料理哲学

厨此以外

年前有几天空档,我把囤了好久的美食类影音书都翻了出来……点兵点将。看哪部好呢?喜滋滋☺️🥰~~ 突然想起前阵子收到的一条留言,那就先把启蒙美食动漫《中华小当家》(现在叫《中华一番!》)翻出来吧!当年记住的都是特效,现在居然看出了一点新名堂。 食物就像老番剧,常吃常看常有,常常回到原点,历久弥新。 【时间轴】 1:23 被掩盖在声光电特效下的料理常识 15:12 对高端食材的演绎和对宴席的理解 28:10 「分割不是所谓最完美的状态。」 32:54 「不受传统拘束的想象力,这就是你的秘密武器是吧?」 46:23 《中华小当家》中的食物审美 48:52 如何到达料理的原点,又怎样让人幸福? 【本期配图】 雨前在2012年左右制作的部分小当家同款菜式 【本期鸣谢嘉宾】 小红书、微博、豆瓣@雨前羽街 ,曾在2012年复刻并发表《小当家料理实验性研究报告》。 【本期配乐】 市川淳 - 真・料理人魂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 @田螺姑娘hhhaze 。

57分钟
13k+
1年前

37. 对土豆叹气,但想给橘子道个歉

厨此以外

突然发现我那个经常写餐厅点评的朋友变了,我们在微信的聊天内容,从下次吃哪家餐厅变成了这种画风: 23年9月4号,她说:「总算把以后买肉的事情搞定了。」——这天她终于找到了靠谱的、可以预订带皮五花肉的肉铺。 23年10月3号,她说:「昨晚买的包菜有点土味儿」——我心想可能这批包菜换了个产地,水土不行。 24年1月9号,她听了前两期播客说:「下次我也想要一点传说中的八角。」——这不得等秋天了。 昨天早上她说:「在高速服务区买了当场给谷粒脱壳的大米,然后赶在上班前逛完了鱼市场,现在去公司了。」——我刚睡醒…… 怎么就变得突然关心起粮食和蔬菜了?我很好奇。 本期节目特别感谢本真食材品牌「南食召」的支持,过去、现在和未来,希望我们都能继续一起探索食材的本味。 【时间轴】 1:07 打开罐子就能看到凝固奶皮的那种牛奶 7:35 买草莓,要把草莓盒子翻过来看看 12:48 橘子怎么可能只有那两个礼拜好吃啊? 16:00 不经意间摆脱了超市的食材定价体系 22:28 掐一下新鲜土豆,它能出水 28:40 也摆脱了农协对食材形状规格的规定 31:18 是琢磨想做的菜然后去挑食材,还是只能根据能买到的食材来做菜 38:59 厨房理想是等锅里的水烧开了,再去门口的地里摘小葱 【本期配图】 东京市区的社区超市和生鲜小店 东京郊区的鱼市场、菜市场和农家直送的有机蔬果 买到一颗好白菜就很开心 【本期鸣谢嘉宾】 微博、小红书@去她的日本 ,美食爱好者,目前定居东京,曾做客厨此以外第23期。 【本期配乐】 Sonata no. 3 in D Major, TWV 40: 120: I. Spirituoso - Telemann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 @田螺姑娘hhhaze 。

46分钟
13k+
1年前

36. 面包店别再忽悠我了

厨此以外

韧得咬不动的面包皮,撕拉费劲的面包组织,不上色也绝无香气的面包体,不明觉厉的但毫无感知的风味酵种…… 不知道其他人买面包会不会和我有一样的疑惑,这几年面包店用来描述制作工艺和面包状态的大词儿是越来越多了,但吃起来仍然一头雾水:这个面包的口感和风味,它对吗? 面包是个舶来品没错,但这不是用话术来掩盖制作问题,甚至忽悠客人的理由。 【时间轴】 1:44 西餐厅说配餐的面包是「现做」的,但不太可能 7:48 坚硬的法棍和我脆弱的上牙膛,注定只能留一个 20:55 面包是零食还是主食,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27:47 上色不足是国内面包的通病 31:18 像打了柔光板一样水灵的面包 32:44 像拍西瓜一样选面包 33:34 法棍的三个渐变色 36:14 外观挺拔、层次清晰的可颂,不一定代表美味 39:47 为什么很多咖啡馆只卖可颂面包 42:33 有些面包无论外表和价格都很像切糕 45:50 天然酵母和大气孔是一个美丽的误区 54:56 揉出手套膜的吐司,体现什么水平 【本期配图】 几张好吃好看的欧包,可以观察一下内馅儿的组织、光泽、皮的厚度和烘烤的火候 【本期鸣谢嘉宾】 匿名嘉宾,曾做客厨此以外第24期。开过几家面包店,从业十几年,现在主要从事行业顾问工作。 【本期配乐】 Violin Concerto No. 2 in B Minor, Op. 7, 'La Campanella'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 @田螺姑娘hhhaze 。

62分钟
34k+
1年前

35. 辣椒可能很咸,而八角竟然有甜的

厨此以外

不知道你们买东西会不会像我一样,如果觉得一家店很靠谱,隔三差五地就会看看他们家又上了什么新东西,只要用得上,就可以试试。钱都是一样的花,买好东西想偷点儿懒没毛病吧?! 偏偏我信赖的店铺它上新很少。 和把文翰认识多年,我们会时不时交流一些关于食材和烹饪的看法,我有很多对食材和调料的认知也是来自于他。这次借着聊播客的时机,终于问出我憋了好久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好东西,你都不卖啊? 【时间轴】 0:00 这次我们聊聊为什么很多食材卖不了 1:34 天时不搭地利,晒不出合适的干辣椒 11:52 老品牌、老工艺的老豆豉,沉淀在时代的缸底 20:27 有年代感的酱辣子,是即将消失的印记 *「翻晒露」:指的是每天不停翻动、白天不停地晒、晚上不停吸收露水这种酿造发酵的过程。 25:59 更糯更甜的干百合,得等待时机再「入市」了 34:25 甜味的八角让人疑惑,它究竟是没长好,还是特别好? 43:58 选食材是在选工艺、选运输、选保存和选渠道 50:39 最后再向不同的批发商交叉验证信息 【本期鸣谢嘉宾】 把文翰,喜欢刨根问底的食材供应商,淘宝店铺「@把文翰」,厨此以外第4期嘉宾。 【本期配图】 1. 没找到满意的干二荆条后,用以替代的贵州大方线辣子 2. 刚挖出来的新鲜百合 3. 甜百合晒出来的百合干 4. 还在树上的新鲜八角 5. 品质由差到好的八角 6. 在林子里找菌子的把文翰 【本期配乐】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 I Allegro ma non troppo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 @田螺姑娘hhhaze。

58分钟
12k+
1年前

34. 在平凡的地方逛平凡的菜场,是我平凡的幸福日常

厨此以外

去每个城市都逛菜市场,不得不说大部分时候多少有些猎奇的心态,这个地区有什么特别的食材和调料?常见的食材又有什么特别的处理或切割?照片咔咔一顿乱拍,上头的时候一通乱买,回来却不一定用得上。 也许是因为川菜的普及,或者是川湘人民口味偏好的一致,成都的菜市场明明去得不多,每个角落却都感觉很熟悉。和朋友在菜市场溜达了一圈,已有的食材认知体系又悄悄扩充了一点。 初冬的12月,成都的空气清苦中带着微甜,再夹杂着一些新季香料的复合味道,已经交织出了一盘好菜。 本期节目特别感谢本真食材品牌「南食召」的支持,在逛了越来越多的菜市场和食材店之后,希望沉淀到自家厨房里的都是能让人​开心的好东西。 【时间轴】 0:40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让我们来逛菜市场吧! 3:15 花椒、辣椒和泡菜,四川人伸手可触的日常 7:52 兔兔这么可爱,一定要好好吃它! 9:51 大、小、老、嫩,猪肉摊背后的地域差异 13:22 卤水、腌制食品和香辛料背后的味觉记忆 17:32 冬季的本地蔬菜,有清苦,有微甜 33:45 不说不知道,菜市场不同摊位的奇妙连接 【本期鸣谢嘉宾】 何雨珈,爱吃爱耍的四川人。自由译者,译有《鱼翅与花椒》等作品。 【本期配图】 1. 菜市场门口的泡菜摊位 2. 穿UGG的兔兔 3. 还没「点过」的猪血 4. 折耳根/鱼腥草的叶子和根 5. 藿香 6. 冬寒菜/冬苋菜 7. 四川人民冬天必不可少的豌豆颠儿 8. 棒菜 9. 四川人民冬天必不可少的儿菜,这是「妈带儿」 10. 单独卖的芥菜梗 11. 毛抓豆,也有叫猫爪豆/狗爪豆的,学名是黧(lí)豆 12. 本地红萝卜 13. 牛心白,顾名思义是长得像牛心的包菜/圆白菜 14. 安详的半只鸡,鸡油饱满 15. 卤牛油 16. 甜皮鸭 【本期配乐】 An American In Paris

40分钟
17k+
1年前

33. 「一件事的价值感在上升,它就是值得做的」

厨此以外

录完这期播客之后,我去翻了一下「南食召」的淘宝店,居然已经是「健康食品店铺榜」的第一名了?老板也完全不提? 不过我也能理解,这10来年里做产品和做店铺,踩过的任何一个坑都比这个类目排名要值得聊得多。而且踩的坑多了,看待过程和结果的心态会完全不同。 6、7年前就和南食召的老板杜克认识,我们私下也聊过几次关于食物和美食产品的话题,但聊得这么深入还是第一次。这次的聊天是混着牛奶、罗勒和莲子味儿的,是日常的,也是扎扎实实长在翻新过的泥土里的。 【时间轴】 1:58 无意中开启的开店生涯,启动资金是1人1万 6:21 产量、销量、品质三者不匹配的合作很难长久 16:04 方便一点点,帮客人迈出厨房里的一小步 19:15 雪菜和梅干菜,安全性和香气之间的平衡 26:59 是选择面对代加工工厂的违约,还是选择反哺工厂 30:50 青酱,可能用到了一个欧洲人都没用过的工艺 41:24 如何决定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 43:50 地域性很强的食材,如何让更多客人喜欢 49:39 无添加和少添加,不是对添加剂的恐惧,而是对风味的追求 1:01:06 在漫漫时间长河里,也许你我会在某一刻互相选中 【本期鸣谢嘉宾】 杜克,「南食召」老板。 【本期配图】 1. 做山楂饮料时,在河北找的一种原生的、个头很小但风味很足的小山楂品种 2. 跟广西的牛奶厂闹掰了之后,试图在云南腾冲寻找替代的水牛奶奶源 3. 切碎后冲洗的雪里蕻,洗得干净但发酵起来没香气 4. 育种中的罗勒 5. 长大了的罗勒叶 6. 计时测试罗勒酱在空气中是否容易氧化变黑 7. 做番茄酱时,测试不同温度和不同材料配比的样品 【本期配乐】 Vivaldi: Concerto in B Minor, RV 580 - 1. Allegro

74分钟
28k+
1年前

32. 网红苍蝇馆的招牌菜怎么做?出品成本如何控制?「我全都可以讲」

厨此以外

朋友种草,这趟去成都之前我就盘算好了要吃一顿永乐饭店,但没想到连吃了两顿。 用一句话概括永乐饭店给我的感觉:这是一家可以同时满足本地人和外地人口味的川菜苍蝇馆子。味型准确,食材靠谱,价格适宜,除了需要排队之外没有缺点。 根据以往的经验,价格不贵、菜式家常​、客流量大的苍蝇馆子,一般出品不拔尖也不稳定。更别提变成网红餐厅之后会多很多外地游客,大概率会走下坡路。永乐饭店却出乎我的意料,好吃,而且一看就是家能一直好吃的店。于是把老板抓来聊了聊。 【时间轴】 1:48 回家接班的餐二代 2:39 没有最佳方案的后厨难题:上菜温度 5:44 口感细嫩,毫不腥臊的肝腰合炒,从7个小时前开始下功夫 17:20 苍蝇馆子的定位,Fine Dining的选材 19:12 朴实无华的丸子汤,汤底鲜香的机密 20:26 口感最细嫩的糯米排骨,是靠成本蒸出来的 24:12 凝缩菜单,聚焦产品,提升利润的过程 27:41 没有毛利的凉拌鸡肉,只能利用它的副产品 32:07 在每一个可能的地方优化 36:26 宫保鸡丁,千锤百打的川菜基本款 48:21 餐二代的守正和遗憾 56:36 几家私藏推荐 提及餐厅:赤宴,渝九香,轩轩小院(均为成都餐厅) 【本期鸣谢嘉宾】 尹思聪,前设计工作者,现为成都永乐饭店老板。 【本期配图】 永乐饭店 肝腰合炒 员工餐的豆汤煮豌豆尖 丸子汤 糯米蒸排骨 宫保鸡丁 【本期提及播客】 19. 四川人特别擅长给内脏「穿衣服」 【本期配乐】 Paganini: Violin Concerto No. 3 in E Major

59分钟
19k+
1年前

31. 这一次,我们终于从湘菜的「面子」吃到了「里子」

厨此以外

一年回两次长沙老家,在这个越来越热闹的城市里,却越来越挑不出想吃的餐厅。 不过几位本地爱吃的朋友这几年一直忽悠我,说除了长沙之外,湖南还有很多地方有不错的餐厅呢。于是这次回家索性组了一个大局,一行10个人一起吃了3天。 ​很好吃!​很久没有吃湘菜吃得这么满足了,也很久没有聊湘菜聊得这么满足了。终于感受到了从前的惊喜和惊艳,以及更丰富的湘菜肌理。 【时间轴】 1:42 同质化的长沙餐厅,被冲击的长沙餐饮 提及餐厅:笨萝卜浏阳菜馆(长沙) 7:37 人均低、口味清淡好吃,适合全家人的湘菜 提及餐厅:田小狗的饭店(浏阳),兄弟蒸菜馆(浏阳),红珍蒸菜馆(浏阳)。 图片:田小狗的蒸扣肉和部分蒸蔬菜 19:47 被寄予厚望的餐厅,食材和烹饪却让人失望 提及餐厅:超鲜·株洲名菜(株洲),野马·土菜研究所(株洲)。 图片:被差评的超鲜的大炒肉和生炒肥肠 27:17 湘菜的价格到底该如何定义,能被接受的价格上限又在哪里 提及餐厅:野马·土菜研究所(株洲),芙蓉无双(北京),徐记海鲜(长沙),天宝兄弟(长沙)。 41:03 也有餐厅既能做出多重辣味,又能体现食材原味 提及餐厅:老细屋里(湘潭) 图片:老细屋里的豆豉辣椒蒸白鱼,水煮杂鱼,冬笋炒腊肉,牛肉炒牛板筋,韵味毛肚 44:37 惰性让湘菜餐厅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49:35 从「面子」吃到里子,终于能感受到一个更立体的湘菜 【本期鸣谢嘉宾】 胖虎,美食爱好者,在长沙经营着一家新媒体公司,厨此以外第15期嘉宾; 肖寒,前美食纪录片从业者,长沙「陸幺陸家常菜」老板,厨此以外第16期嘉宾。 【本期配乐】 Mozart - Sonata for piano in D major, K. 381

60分钟
15k+
1年前

30. 天津:松弛的包子馅儿,凝固的焦熘壳儿

厨此以外

北京到天津的高铁只要半小时,比去京郊都方便……这还说啥呢,安排起来! 天津很近,但很陌生。传说中的天津包子和煎饼果子,天津网红街道上的网红小店,和京鲁菜同源的天津菜……我都没吃过。 于是找了一位天津朋友,按两天一晚定行程,要求每顿饭不能重样儿,还得吃个明白(雨前:没在怕的。 【时间轴】 0:49 天津一日游/周末游行程,该怎么安排? 5:19 天津包子:传统水馅儿包子,像天津人一样松弛 提及餐厅:狗不理,同義成厨艺馆。 图片:同義成的传统肉馅、津味素、酱肉馅儿、南瓜虾仁馅儿包子 17:27 天津人的饮品:网红gelato和老天津刨冰 提及餐厅:如饴富食。 28:36 儿时的味觉记忆:炫技但凝固了时代的天津菜 提及餐厅:玉泉饭庄,燕春楼。 图片:燕春楼的焦熘里脊,鸡茸干贝,全爆和红烧牛舌尾。 50:29 不可撼动的早餐王者:煎饼果子 提及餐厅:老李煎饼果子(五大道店)。 1:01:00 天津的西餐有惊喜! 提及餐厅:MIKELI BARBECUE,安范fine family barbecue,Pasta Go-Go。 图片:MIKELI BARBECUE的猪肋条、牛胸口、牛肋条和苹果派。 【本期鸣谢嘉宾】 @雨前羽街,天津人,美食爱好者,不吃香菜。 【本期配乐】 Mozart - Epistle Sonata in D Major K.245

78分钟
31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