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交易为生》的核心理念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埃尔德说,成功的交易靠的是一个“三脚架”:1.技术分析、2.风险管理、3.交易心理。技术分析帮你看懂市场,风险管理保护你的钱包,而交易心理——这是重头戏——决定你能不能在关键时刻稳住。 1.技术分析:市场的“情绪晴雨表” 2.风险管理:别让贪婪烧光你的钱 3.交易心理:你才是最大的敌人 (观点1:交易是“成瘾的游戏”;观点2:贪婪和恐惧是双胞胎;有趣观点3:市场是你的镜子) 《以交易为生》的精华:交易是生意,得靠技术、风险管理和心理三条腿走路。埃尔德的洞察——市场是情绪放大器、你是自己的敌人——是不是很戳心?不管你是炒股、创业还是打拼,这些思路都能让你少摔跟头。 我是你的主持人Wendy,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email protected]
第一部分:《随机漫步的傻瓜》讲了啥? 这书的核心,简单说:别信那些“预测大师”。塔勒布认为,资本市场压根不是个讲逻辑的地方,而是个随机性横行的游乐场。 第二部分:为啥预测老出错?不确定性的深层本质 1、人类的大脑爱自作聪明。2、黑天鹅的阴影。3、幸存者偏差的障眼法。 第三部分:比特币的疯狂过山车 不确定性的教科书---2017年,这玩意儿从1000多美元飙到快2万,专家们跳出来喊:“要上10万!”结果呢?2018年崩到3000多,多少人从天堂掉地狱。 第四部分:塔勒布的有趣观点——不确定性的哲学魅力 1. 反脆弱性:乱中求生。2. 火鸡陷阱:规律是假象。3. 知识的傲慢:你知道的越少越好。 💡小启发: * 别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随机性最爱搞突然袭击。 * 失败别太自责,可能是骰子没扔好,不是你菜。 * 多试错、多留后手,不确定性里藏着金矿,等你去挖。 拥抱不确定性,允许一切发生~ 我是你的主持人Wendy,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email protected]
引爆点是什么? 这本书里说:任何趋势的爆发都不是运气好,而是有规律可循的。格拉德威尔总结了三个关键因素:1、少数人的法则、2、附着力因素 3、环境力量。 1. 少数人的法则:关键人物决定一切 (1)连接者。他们是社交圈的“移动WIFI”。 (2)内行。就是那些专业到不行的大牛。 (3)推销员。这种人天生会带货。 2. 附着力因素:让人忘不了的魔法 光靠人推还不行,东西本身得“粘人”。就是让人用了一次就放不下来,或者听了一次就忍不住跟别人讲。产品本身的魅力 3. 环境力量:天时地利不可缺 想让产品火,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少。 我是你的主持人Wendy,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email protected]
第一招:市场调研,AI帮你省大钱 1、用Mention工具。2、用Google Trends。 第二招:招聘,AI帮你挑人才 1、用HireVue2、用Pymetrics 第三招:客服,AI当你的全能助手 1、用ChatGPT 2、用Zendesk的Answer Bot 第四招:营销,AI让你的钱花在刀刃上 广告投放:1、用Facebook广告平台 2、用Google Ads 内容营销:1、用Jasper 2、用Copy.ai 第五招:产品开发,AI减少试错成本 1、用UserTesting 2、用Hotjar 第六招:财务管理,AI当你的会计 1、用QuickBooks 2、用Xero.com AI工具怎么选? 1. 先试免费版:像Google Analytics、Mailchimp都有免费版,先用着,觉得好再升级。 2. 按需选择:别贪多,先挑一个最需要的,比如客服或营销,慢慢来。 3. 看教程:上YouTube搜工具名,比如“ChatGPT教程”,几分钟学会,超快! 我是你的主持人Wendy,觉得这一期有用的话呢点赞、转发、关注~ 我们下期再见👋 📮:[email protected]
第一部分:从“智人”到“数据人”——科技怎么重塑我们 《未来简史》里,赫拉利有个核心观点:人类从“智人”进化到现在,靠的是讲故事的能力——宗教、国家、公司,都是故事。但现在,科技把这个故事升级了,主角从“人”变成了“数据”。 第二部分:科技与商业的“双刃剑”——机会与危机并存 赫拉利在书里还提到,科技进步会让社会分化加剧。未来可能是“神人”和“废人”的两极世界。掌握科技的精英会越来越牛,而普通人可能连饭碗都保不住。 实用建议: 1. 1、拥抱科技,但别全all in。2、找未被占领细分市场。 第三部分:人类的未来——商业如何应对“无用阶级”? 未来可能会出现“无用阶级”。不是说这些人没用,而是AI和自动化让他们的技能没用了。工作没了,意义也没了,怎么办? 1、关注“意义经济”。2、别怕跨界。 最后留个小问题给你们:如果未来AI真能干所有活,你会选择干啥? 我是你们的主持人Wendy,我们下期再见👋 📮:[email protected]
第一部分:群体心理学是个啥? 群体的“羊群效应”,一个人单独在家可能冷静得像个哲学家,但一旦混进人群,立马变身“情绪小怪兽”——智商掉线,容易冲动,还特别好忽悠。 第二部分:商业咋玩转群体心理? 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的恐惧,群体心理的杀手锏。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1——可口可乐的“新可乐”惨案 1985年可口可乐的“新可乐”翻车记~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2——GameStop股票的群体狂欢 2021年的GameStop股票狂潮。一群Reddit论坛的散户,突然抱团买GameStop的股票,把股价从20美元炒到400多美元 结尾:总结与小启发 第一,别随大流,保持点独立思考; 第二,开会时多听听反对意见,别搞一言堂; 第三,情绪上头时深呼吸,别冲动下拍板。 我是你的主持人Wendy,我们下次再见👋 📮:[email protected]
那这本书里到底藏了啥宝贝呢?我总结了三点: 1、价值投资,稳如老狗 别盯着股市一天涨跌那点小钱,得去找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公司。 2、管理公司,得有格局 一个好公司得有靠谱的管理团队、接地气的企业文化,还得账本干净、钱包健康。 3、看市场,像看天气 “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第一招:品牌就是金矿 第二招:简单就是美 第三招:财务稳得像铁桶 第四招:拿住别放,像抱大腿 (总结:第一,找公司要看内在价值,别被股价忽悠;第二,选生意要简单扎实,别玩太花哨的;第三,财务健康比啥都重要;第四,买了好公司就抱紧,别瞎折腾。赶紧记下来,下次挑公司试试看!) 1. 价值投资是王道 别老盯着股市K线图跳舞,找那些能长期赚钱的公司,比啥都靠谱。 1. 好公司得有好骨架 管理团队要牛,企业文化要正,财务还得硬,像挑对象似的,三观不合坚决不要。 1. 看清市场,别瞎凑热闹 别人都在抢着买的时候,你冷静想想值不值;别人都跑的时候,你看看是不是捡便宜的机会。 1. 长期主义,熬出头 巴菲特说过:“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是烂公司的敌人。”买到好公司就拿住,别三天两头换手。 感谢大家的收听,我是你的支持人Wendy,咱们下期再见👋。 📮[email protected]
第一部分:杰克·韦尔奇是谁?他眼中的商业本质 《商业的本质》里说,商业的核心其实就三件事:增长、团队、执行。 商业的本质没变——找到需求,解决问题,赚到钱。 第二部分:国际经济形势怎么看? 第一,全球化还是大趋势。第二,消费驱动成新引擎。第三,科技革命改规则。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1——GE的“数一数二”全球化 “数一数二”战略:每个部门要么做到行业前两名,要么打包走人。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2——特斯拉的全球增长 第一,抓住了需求。第二,全球化布局。第三,执行力爆棚。 核心=增长、聚焦、执行。 我是你的主持人Wendy,我们下期再见吧👋 📮:[email protected]
第一部分:什么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这七个习惯是什么? 1️⃣ 积极主动(不抱怨,不推锅,自己掌握命运) 2️⃣ 以终为始(想清楚你要去哪儿,而不是乱撞) 3️⃣ 要事第一(忙 ≠ 高效,学会聚焦重要的事) 4️⃣ 双赢思维(商业不是零和游戏,合作才能共赢) 5️⃣ 知彼解己(先理解别人,再让别人理解你) 6️⃣ 统合综效(团队比个人牛,合作创造更大价值) 7️⃣ 不断更新(持续学习,优化自己,避免被淘汰) 第二部分:现实商业案例解析 习惯1:积极主动(不抱怨,不等机会,自己创造机会!) 案例:马斯克(Elon Musk)——“火箭炸了三次又如何?” 习惯2:以终为始(先搞清楚你的终极目标) 案例:乔布斯(Steve Jobs)——“我们不是在卖手机,而是在创造未来” 习惯3:要事第一(80% 的成果来自 20% 的关键任务) 案例:比尔·盖茨(Bill Gates)——“Think Week” 高效时间管理 🕒 习惯4:双赢思维(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案例:拼多多 VS 京东 VS 阿里——“用社交玩法创造共赢” 习惯5:知彼解己(先理解别人,再让别人理解你) 案例:耐克(Nike)营销策略——卖的不是鞋,而是梦想 习惯6:统合综效(团队合作 > 个人英雄主义) 案例:乔布斯 + 乔纳森·艾夫(iPhone 设计师) 习惯7:不断更新(持续学习,保持竞争力) 案例:Netflix——从 DVD 到流媒体,进化才是王道! 这七个习惯,是商业成功的核心秘诀! 你最想从哪一个习惯开始练起?欢迎留言告诉我! 📮:[email protected]
第一部分:什么是“创新者的窘境”? * 大企业太过关注已有的成功产品,害怕“自废武功”,所以往往不愿意尝试新模式,而新兴公司可以毫无顾忌地颠覆市场。 * 这种困境叫做“破坏性创新困境”,企业往往不是死于竞争,而是死于自己不敢变革。 第二部分:当今商业世界的“创新者的窘境” 1、汽车行业:特斯拉 VS 传统车企 2、媒体行业:字节跳动 VS 传统媒体 3、零售行业:拼多多 VS 京东、阿里 第三部分:如何避免“创新者的窘境”? 1. 永远不要害怕改变 * 最危险的企业,是只盯着自己过去的成功,而忽略了市场的变化。 2. 不要等到市场证明,你才去跟风 * 等到行业所有人都在做的时候,你已经落后了。 3. 关注“用户需求变化”,而不是盯着竞争对手 * 颠覆者往往不会从现有市场抢客户,而是创造“新需求”: 为什么巨头失败? 1. 他们害怕改变,害怕“革自己的命”。 2. 他们觉得新市场“不重要”,忽略了新兴需求。 3. 他们等到市场已经成熟,才想加入,但已经来不及了。 为什么后来者能赢? 1. 他们不受传统思维束缚,敢于创新。 2. 他们先抓住小众市场,逐步扩大影响力。 3. 他们创造新需求,而不是抢老用户。 互动环节: * 你认为下一个被颠覆的行业会是什么? * 现在有哪些新兴公司正在挑战行业巨头? * 你所在的行业,有哪些“破坏性创新”的机会? 💬 欢迎留言,咱们下期继续聊商业新趋势~ 我是你的主持人Wendy,我们下期再见👋 📮:[email protected]
第一部分:为什么商业计划书这么重要? 商业计划书是商业世界的“通行证” 第二部分:商业计划书的关键要素 1、商业模式 2、市场分析 3、竞争分析 4、财务预测 第三部分:如何让你的BP更吸引投资人? 技巧1:用“投资人听得懂的语言”(浅显易懂,而不是各种专业名词堆积) 技巧2:用数据说话,而不是靠PPT炫技 技巧3:讲好你的“创业故事”(品牌IP很重要) 📝 今天的BP写作技巧总结: ✅ 讲清商业模式(你怎么赚钱) ✅ 用数据支撑(别光画大饼) ✅ 竞争分析(如何打败对手) ✅ 财务预测(别太乐观,现金流很重要) ✅ 用投资人能听懂的语言(不要堆概念)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商业计划书不是用来吹牛的,是用来落地的! 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正准备写BP,或者有任何创业相关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我是你的主持人Wendy,我们下期再见👋 📮[email protected]
只有了解了需求,才能精准构建商业模式,真正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 第一部分: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的关系 1. 1、需求: 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服务有一定的兴趣,愿意为其付费。 2. 2、未被满足的需求: 更加重要的是,这种需求往往是未被现有市场完全满足的,或者是现有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无法有效解决消费者的痛点。 第二部分:商业思维:从需求到模式的转化 步骤一:分析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分析是商业模式的第一步。 * 消费者的痛点是什么?需求规模如何? 需求的趋势如何? 步骤二:构建商业模式 * 如何解决消费者痛点? 盈利方式是什么? 如何保持竞争优势? 第三部分:如何将市场需求转化为具体操作步骤 1、市场调研 2、创意与创新 3、营销与推广 如果你现在有一个创业计划,记得首先做足市场调研,找到一个具体的市场需求,然后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别忘了,商业思维是成功的关键。 我是你的主持人Wendy~我们下期再见👋 📮:[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