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3. 我好像成为不了那样闪闪发光的科学家

🎓PhD buddy 读博搭子

读博过程中,挫败感几乎是必然的。 嗨,大家,欢迎回到读博搭子。大家最近过得怎么样呀?暑期有给自己放假吗? 02:40 近期更新 工作状态浮动大,心理弹性被训练中 05:23 科研挫败感 * 写的引言被导师完全打乱重排,别人工作的时候我在搞七搞八…… * 脑海里一个“闪闪发光“的科学家形象 09:58 中午和同事们一起晒太阳吃饭有被治愈 * Everything is a dumpling. * 结婚给钱 - 红包的意义和心意 * 导师对学生的负责意识,很耽误人啊 15:55 别人都有已发表我没有 * 单一评价体系的疲惫感 * 毕业 vs. 成果可观 * 早点毕业的动力 28:13 想点让自己开心的:科研中我得到了什么? 29:03 一直会被有韧性、恒心的人吸引 30:29 自信源泉 or 盲目自信 * 我干什么都能干好的 * 但是科研做得好像f一般? * 33:20 做得好与最好的差距 * 做得好已经很好了,不是最好才算好 38:04 小结 * 多面型选手的宣言,但科研是马拉松 * 一些想表达的心里话 * 读博不是一切 读博过程中,挫败感几乎是必然的。但这并不等于你没有科研天赋。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学习新方法的能力、组织和沟通的能力、坚持下去的韧性。 就算什么都没有,那一些经历切片也填充了这几年的人生。分享给大家今天的彩虹和落日。

41分钟
99+
2个月前

EP21. 当我尝试接受“延期毕业”

🎓PhD buddy 读博搭子

“自律的反面不是放纵,而是失去自己” 嗨,大家。欢迎回到 PhDbudy 读博搭子。希望和云搭子们在这儿获得一些温暖和力量。 01:56 劳动节 * 大家都放假了么?鹿七七一直处于待工状态。 * 不夸张地说,劳动节,我在和数据交班 04:39 今天的主题是“如果错过夕阳,就多看看月亮” 07:28 五月、延期毕业 和 工作 * 当我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的时候,我好像发现了人生的无限可能? * 原定五月决定的事,仍没有头绪…… 09:49 奇怪的生活状态 * 读博日常:功能正常,灵魂打盹 * 在漫长的读博生活里,时间失去重量 10:48 孤独的时候需要亲密关系填充么? * 关于前任(可以在“鹿七七的愿望书”聊聊这个话题) *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14:43 倾诉出口:公众号和播客 日更公众号 PhDbudy 读博搭子 (链接是公众号的介绍哈) * 鹿七七的读博日志 收录了前35篇公众号文章合集,但没有明确分类 * 鹿七七的科研经验 是大家很关心的和科研相关的内容。比如怎么准备科研报告、写论文,科研进程中的小感悟和 tips * 鹿七七的读博状态 收录了读博过程中的心理波动、自我调节和一些相关思考 * 鹿七七的能量储藏罐 主要是读博过程中补充能量和感受到自身能量的合集 * 鹿七七的读博日常 是图片合集。周总结和大自然吸氧等内容都收录于此 15:39 关于自律 * 自律是个伪命题吗?如何避免在"高效神话"中迷失 * 这么久过去了,我还陷在工作自律 和 生活混乱的漩涡里 * 其实真正压垮我的可能不是工作本身吧,而是我自己的这种一种状态 * 我想让自己成为一台执行任务的程序。但是我又心里面隐隐的不甘 * 19:48 留有余地:维持和平衡事态好帮手 20:39 越忙越无法抗拒具有即时反馈的事 * 运动、玩游戏都如此 * 我开始依赖这种即时反馈来平衡生活。 23:04 为了工作放弃生活,值得么? * 关于周末的 top 1 建议:设置 “悦己日” * 抵达不是奖励,过程才是? * 不要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工作上 * 体验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24:00 突然想开了的瞬间 * 头发没光泽、生活混乱、消费疗愈、容易崩溃…… * 吃饭和睡觉好像只是为了维持生命体征 25:04 但我希望我能……有生活,而非给自己编程的 robot * 不把自己局限在所得所失,不框住自己? * 我好像对自己有太多要求。现在只希望,随心而行。 * 延期毕业,也没那么可怕吧。 * 想逃离工作,就立刻出逃。没事的,没什么比自己更重要。 // ⭐ 近期话题王: * 博士论文,真该从第一年就开始写 * 让人上头又上火的 “读博运气论” * “高知群体” 的 “无知” 时刻:关于异性 ♥ 分享一下近期拍的照片和想法:

27分钟
99+
6个月前

EP20. 新晋 Dr. 回顾 3 | 读博,尤其留学读博是种全方位提升

🎓PhD buddy 读博搭子

嗨,大家。欢迎回到 读博搭子。咱们继续和 Dr. H 聊聊读博的感受。好像没工作前,我们会对工作充满着各种遐想。真找工作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圈层的残酷。 👇 和已经工作的朋友交流后,发现两个视角下的对方还挺好玩的 * 工作的人看读博人:眼神中透露着清澈的愚蠢 * 读博人看工作的人:社会,太社会了 01:19 关于就业 研究生们觉得自己有很多可能,博士生们反而觉得自己路子走窄了? 认知神经科学方向的博士生对就业的遐想 * 01:27 academic advisor | 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 03:56 心理咨询师 | 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父母该持证上岗? * 05:16 承包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06:24 读博值得吗?值。 08:31 生活层面的多维度独立 * 所有事情都靠自己,在哪都能生存 * 国内外读博生活差别:包办式“上学” vs 独立版“求生” * 生活配比:读博不止科研 09:08 心态与个人成长空间 * 心态好才是真的好? * 女博士们真的好优秀啊 * 卷不卷?仰卧起坐做起 12:18 多样和多彩的社交圈 想想身边这些人未来很大概率从Dr. 转 Prof. 还有点激动 不同专业的思想碰撞很有趣 如今的舍友可能是未来合作关系,且相处且珍惜 14:58 “主动性” 难道是亚洲特产么 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观察学习好像是亚洲学生的特长? 思维开放的欧洲学生们反而需要明确指令? 16:46 朋友 可太重要了♥ 好啦,新晋博士朋友 Dr. H 的分享先到这儿啦。再次祝贺她红袍加身也祝她未来明媚。 大家有相关的话题推荐,或者 串台和合作 可以留言和私信奥。 咱们相关的其他内容和日更文章可见同名公众号 “PhD buddy 读博搭子”。欢迎大家关注订阅。下期见。

19分钟
99+
6个月前

EP19. 新晋 Dr. 回顾 2 | 走出校园,博士面临的多重现实冲击

🎓PhD buddy 读博搭子

嗨,大家。欢迎回到 读博搭子。咱们接着上期聊 Dr. H 的读博感受,面临的婚姻、家庭和事业的多方位衡量和抉择。 毕业后要面对各种现实问题:工作、生活、家庭、婚姻、生育……每个选择都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影响整个未来生活轨迹的大事。 00:35 就业压力 回国就业形势紧张,很多学校对于应聘要求极高,非常“卷”,连投递简历都未必能通过初筛。 有些机会伴随着转方向,完全从头开始做一个新领域。 一些单位虽然科研水平高,但工作强度极大。不知道有什么“最优解”。 虽然内心有些抗拒转研究方向与机遇挂钩,但考虑到就业形势严峻,也知道有机会就必须抓住。 找工作也有点运气学。 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就业场,哪个是我的萝卜坑? 07:20 现实压力:婚姻、家庭和事业 这个年龄下的社会问题无外乎个人、事业和家庭。走出校园这些问题接踵而至。 突然感受到赡养父母的压力。 10:46 海外与国内选择的犹豫 是直接找教职,还是继续做博后,成了两难问题。 国外相比国内,生活节奏慢,压力更小? 回国能享受的只有应届生身份和留学生优势? 生活质量的多方位考虑,比如就医系统的国内外差异,也是大问题 15:51 博士生的另一个困境:闲不下来 不知道 GAP 期要干什么 玩的时候也不能和工作完全分离 英国留子对欧洲的旅游向往 会玩也是种能力 18:40 读博期的最大收获是? 遇到好的老师和朋友,幸运的有点不真实 答辩后的 afterparty:出自亲密和不亲密的身边人的真挚祝福 23:33 自主独立 vs 被迫独立 24:17 读博四年,没有质变 读研和读博课题重合度过高,容易产生自己没学到什么的错觉 导师改论文把我的内容重写了,还说不是我写的不好。那是哪里不好? 和导师的磨合包括但不限于:对课题意见不同、基金和资源分配问题,给导师干小活的内耗…… 相关内容: 那些我“没拒绝”的日子:博士生隐性劳动的心理代价 在漫长的读博生活里,时间失去重量 在荷兰三年半,从没真正融入过

31分钟
64
6个月前

EP18. 新晋 Dr. 回顾 1 | 博士生涯的挑战与蜕变

🎓PhD buddy 读博搭子

嗨,大家。欢迎回到读博搭子。本期鹿七七邀请好朋友,也是研究生时期的同班同学 Dr. H 来分享下新鲜的成功答辩上岸的经历和读博感受。新鲜出炉的博士 H,让咱们再次为她鼓掌👏恭喜! H 在QS 前100 的英国大学拿学校的全额奖学金读博。此前也很羡慕她的生活品质哈哈。 她在我心里一直是稳扎稳打的,每一步走得都很踏实。整个人就是靠谱。 咱们看看她的英国读博经历吧。先从答辩聊起。下面的表述以朋友的第一视角总结,“我”即朋友 H。 👇 01:04 成功答辩后心情:喜悦只持续一天? 02:00 答辩流程与感悟 * 英国 答辩示例:报告可做可不做,教室里的小组讨论式答辩,2-3小时的答辩时长不定……答辩完自己、朋友或导师准备party 开香槟…… * 荷兰 答辩示例:15分钟报告,45分钟回答问题,教堂里超具仪式感答辩且 YouTube 直播。一小时后得出答辩结果,随后直接开香槟、retreat ……各种仪式感…… * 最大的流程区别:盲审之后,英国派先答辩后改论文,答辩后评审提交修改建议;荷兰派先根据评审意见改论文再答辩 毕业当天的喜悦仍记忆犹新,尤其是导师为我准备的惊喜派对,让人感动不已。但随着时间推移,情绪逐渐平复,生活也重新归于平静。 虽然现实问题接踵而至,但完成博士学业,无疑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04:13 答辩过程紧张而充实,持续了三个小时,external 评审提问细致,从章节内容到研究细节一一追问,整体氛围却保持平和友好。大部分问题都答得很满意,整体准备充分,顺利完成了这一关。 16:16 导师在毕业前仍然给力 看到三小时后还在等着我庆祝的大家,内心的喜悦是溢于言表的。 18:23 读博阶段的最大挑战是? 博士期间最大的挑战在于长期枯燥的数据收集工作和漫长的论文撰写过程。收数据的周期长,被试量大,每天都在重复一样的生活。 第一篇论文写的比较慢,但也锤炼了耐心与韧性。 25:06 投稿过程中,也体会到了科研道路的艰辛。不论是多轮修改仍被拒的挫败,还是据理力争后成功发表的欣喜,都成为宝贵的成长经历。(这里涉及一个与reviewer的博弈,太过客气显得没底气?) If you do not fight for your paper, no one will do that. You should fight for it. 28:29 关于未来的抉择:科研与否? 这个问题需要考量两个力:动力 & 斥力 面对毕业后的职业选择,我在继续科研、做博后、还是直接找教职之间反复权衡。学校环境相对单纯,更符合我的性格,但现实的就业压力和家庭责任也让我不得不慎重考虑每一步。 是否留在国外继续科研,还是回国稳定发展,成为必须尽快做出的抉择。每一个选择背后,都不仅关乎个人,也影响未来数十年的生活轨迹。 不同读博阶段的行径 * 博四中 | 回国过年的鹿七七:过年,真好 * 博四末 | 回国过年的H:面试了几个单位,挺好 30:59 重要的师生情谊 -- 校外的贵人 师生关系不局限于校园,校园外的贵人何尝不是另种形式的 “老师”。 生命中很重要的老师在春节期间突然离世,给了我极大的冲击。 那些不被理解但实实在在帮助了很多人的“老师”:他以一生实践了真正“为人师表”的意义,深刻影响了我的价值观和人生方向。 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真正重要的是能够独立承担人生,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这份精神力量,也将伴随我继续前行。 以后我就要靠自己了。没人能给那样的参谋了。 想继续留在高校的 Dr. H 将会是一个很好的老师,鹿七七十分确信。 咱们下期继续聊聊 H 的留学感受、读博所得、回国工作的压力、以及博士生面临的年龄相关的挑战。 在校园里这些不显山显水,但回归社会,那些隐秘的问题终将浮出水面荡起涟漪。

42分钟
99+
6个月前

EP16. 科研受挫,恢复能量的秘诀

🎓PhD buddy 读博搭子

文章三改被拒,我和导师抱头痛哭。这反而坚定了科研信念,觉得自己是“科研圣体” ♥ 嗨,大家,欢迎回到 PhD buddy读博搭子。鹿七七开通了公众号 鹿七七的愿望书 和 PhDbuddy读博搭子 分别分享个人成长和科研相关的想法。去日本参加了 Brain Stimulation Conference, 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的tips 详见公众号和小红书分享哈。 00:12 highlights 00:47 新开篇:历尽千帆、红袍加身 -- 在这里我们不孤独,都有美好的未来 01:14 周更flag:以后每周六更新咯,欢迎大家监督和关注 * 🎇同名微信公众号:鹿七七的愿望书 、 PhDbuddy读博搭子 开始运行啦 * ⭐按时毕业:it's ambitious but will try to make it 02:34 文章三修被拒的来龙去脉和当天感受 ⭐ 终于适应和回归工作状态后的鹿七七收到一个坏消息:文章三改后被拒,我和导师抱头痛哭 * 情绪从最初的震惊、不解、愤怒、委屈,到逐渐冷静、调整,再到最后找到一些慰藉和继续前行的力量。发现了科研受挫,恢复能量的秘诀 * ”科研圣体“说的不会是我吧 * 投稿情况、过程、拒稿原因…… 13:01 开启自我消化与倾诉 * 还好有自己是打开的,还好有朋友愿意听 17:03 会有好事发生 * 劳务费、自己的红包、项目进展、晚霞、月亮、善良的公交司机…… . 21:13 ⭐ 整个过程的复盘 —— 心理修复力和韧性的体现 22:15 🚩与文章被拒或者什么不顺相比,更怕的是被搞心态 * 这次拒稿打击比以往更大的情绪反馈:前期投入和预期过强 23:52 🚩自我觉察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体现 * 从情感宣泄到理性分析再到行动转移 * 消化情绪 → 与信任的朋友倾诉 → 分析原因 → 转移注意力和确认新任务 25:22 🚩加深了和导师的心理距离 * 被理解是很多时候的解药 *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个心理暗示太强了 26:22 🚩多元社交支持体系的重要性 * 需要情绪宣泄时,找那些能共情的朋友; * 需要冷静时,找擅长分析问题的朋友; * 想转移注意力时,找能聊轻松话题的朋友 27:22 🚩“自我奖励”方式 * 我值得被奖励,即使事情不顺利,我仍然值得被善待 * 继续保持对生活中治愈瞬间的敏感度 28:19♥ 会继续尝试的方式 * “胜利清单”📜、失败仪式信、未来可期笔记📖、相信“好运会实现” * 好运偏爱努力且保持开放心态的人,我已经在这条路上了! . 29:45 ⭐ Takeaway ✅ 投稿和被审稿含运气成分 ✅ 拒稿≠不够好,不要把研究成果和自我价值绑定 ✅ 处理情绪的方式是健康的,可以很快地切换到行动模式 ✅ 导师和自己的关系是共情和合作的,可以一起面对挑战 ✅ 专注长期目标,不要被单个挫折绑架 ✅ 社交支持系统很重要,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找不同的朋友交流倾诉 ✅ 仪式感和小确幸是很好的情绪疗愈方式,可以继续用在未来的挑战中 ✅ 相信好运,它一定会实现!我们都将奔赴美好未来!

33分钟
99+
7个月前

EP15. 读博服劳/牢役,与“熬”文化和解

🎓PhD buddy 读博搭子

读博就像一场无期徒刑,持续服劳役?各位狱友们怎么说? 嗨,大家,欢迎回到 PhD buddy 读博搭子。这是一期关于科研打工人日常的吐槽。鹿七七的 24 年总结详见 鹿七七的愿望书 这两期:EP49. 2024告别信—年终VLOG(口述版上);EP49. 2024告别信—年终VLOG(口述版下) 00:38 背景引出 * 感觉做什么都没有尽头,做完实验了后面也会一直补数据。毕业了项目也做不完。成就感转瞬即逝,发文章只有文章accept 和见刊的10分钟兴奋期,其余时间均忙于赶路。而对时间的蹉跎像是根深蒂固的,说好的给自己的奖励机制很少实现,给自己画大饼也自我PUA。“ * 对科研没热情,以后不想搞科研,不推荐读博? 03:31 读博 ≈ 服劳/牢役 & 无期徒刑 12:42 熬文化 * “熬出头”“熬过这阵子就好了”是不是经常听到的鼓励的话 * 熬”文化畅行,科研中是熬数据、熬论文、熬工时、熬项目……生活中熬学历、熬就业、熬家庭……从学业到工作,几乎每个人都在某种形式上“熬”着 * 18:28 跳出“熬”的怪圈 20:59 长期压力和焦虑的产物:熬夜 24:44 写给“熬”的一封信 * 口号:我不会被你绑架的!(内心:来,淋雨一起走) 28:23 科研人的卡带日常 * DDL 果然是动力源泉,想到 9 月毕业,莫名被打鸡血。咱们就假设和预测按时毕业(出狱) 31:40 熬中趣事 * 科研的尽头是玄学 * 实验室闹鬼、跑数据捉鬼、被试随机鬼……一切不好解释的统称“闹鬼”,心里好受多了 * 导师画饼虽不情愿吃,也不能被饿死 当然也没那么差劲啦,这期吐槽说得痛快,回去还是该熬熬该卷卷,照顾好自己更是重中之重! 各位狱友们,那就祝咱们功德积满,早日出狱。

34分钟
99+
9个月前

EP14. 读博直达:按时毕业必走的路 & 可以走的捷径

🎓PhD buddy 读博搭子

“没人比你更了解到你的论文和项目。”“当然要按时毕业,红袍加身啦。” 嗨,大家。欢迎来到 PhD buddy 读博搭子。最近过的好嘛?希望挺好的。 00:42 今天聊聊【读博出站】的事吧。按时毕业简直是每个科研人的愿望。希望顺利。 🚩 03:39 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相关的部分 作为CSC资助的在读博士生,我们的毕业须知&准备: * 研修报告8半年一篇,系统直接提交(现在不用导师签字啦,就是审核慢点,也不打紧) * 在外留学进修证明(趁人还在,回国前自己办理奥) * 出入境记录(国家移民局官网) * 结算奖学金(最后一个月的回国落地后发,早回可能会按天数扣除相应奖学金(看运气)) * 公派留学情况总结 关于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的误解(以下是矫正版) * 不包找工作 * 不是卖身契 * 毕业不必须立刻回国,读个两年博后是可以的 * 延期毕业可以续,但是没有钱啦 * 回国服务:注册在国内的企业和单位可以的,注意人事关系在国内,交社保 * 特殊情况和负责人联系 * 赴第三国科研超过6个月,要按第三国标准资助 * 公派前放弃留学会取消资助机会,之后就别申请啦 * 因为个人能力原因读不下去或无法毕业,不属于违约 延期申请材料(个人申请书、导师同意函、延期期间研究计划、已取得成果) 🚩 16:22 关于毕业 * 时间线参考之那个提前一年毕业的朋友:12月开始写大论文(其他部分已完结)→ 1月提交论文→ 3月初拿到大论文审核意见 → 寻找符合评审和自己的时间段 → 安排在6月初 推荐的计划安排(安全版例子:9月毕业回国) * 11月开始写大论文 →(预计2-3月)→ 2-3月提交论文 → (预计1个月)→ 4月受到评审意见 → 修改大论文 → (预计1个月)→ 5月大论文确定,敲定答辩评委和答辩时间 →(预计1-3月)→ 7-8月的样子答辩 → 其他事宜,结题,参加个国际会议 → 9月毕业 ⭕24:32 毕业即失业/就业/退休? * 本科应用心理学,研究生和读博认知神经科学方向的可能就业前景? ⭐ 30:21 其他毕业相关-答辩费用 * 费用学校会承担一部分,各单位不同(如2000欧打印和ceremony补贴) ♥ 31:45 毕业礼物能玩出什么花样? * 直接版:毕业份子钱到账**欧 * 明确需求版:买/直接转钱支持答辩者的购物清单 * Surprise版:随你们,有就行 * 鲜花是肯定会有的 🚩 34:35答辩准备 * 对答辩环境脱敏,多去几次,站在台上适应一下 * 你是最了解你的答辩内容的人,自信点,全场都没你专家 * 自信点,你就是行! * 答辩难点:提问环节不知道或记不住在问什么是比较难克服的,准备纸币随时记关键词 * ps: 毕业证书上的火漆章很重要!保护好它 人生仅有一次的答辩,会很棒的! 祝你,也祝我,按时毕业!!!*★,°*:.☆( ̄▽ ̄)/$:*.°★* 。

40分钟
99+
1年前

EP13. 读博第四年:给一年后自己的一封信

🎓PhD buddy 读博搭子

读博道阻且艰,越挫越勇。毕业倒计时一年。一年后,一起庆功吧。 嗨,大家。欢迎回到科研生活。这里是 PhD buddy 读博搭子。 大家基本都回归工作日常了吧。开始会有点不适应,可能需要一到两周找到工作状态然后开始狂奔。到达最后一年的朋友们可能多少有些焦虑。有个大概的时间线,总会毕业的,确实是到了时间问题的节点啦。 对于过去的这三年,除了和师姐聊了我们读博的感悟,还给一年后的自己写了封信。到时候再写封回信,给读博期画上句号吧。 读博不总是快乐的,享受了快乐时光,但也有些内耗和焦虑如影随行。 能不能按时毕业?毕业后找什么工作?不科研的博士是白读了么?很多问题跃然纸上,但是没有明确答案可循。 对于科研项目,生活,自己都有一些思考和感悟。短篇幅分享部分吧。 你想过怎样的读博生活呢?实际呢? 不管怎样,有期待就有无限的动力。一年后,顶峰相见。 ------------ 从博三的迷茫到成长的阵痛,一封写给未来自己的信,承载着科研征途的酸甜苦辣。四年时光匆匆,从适应新环境的挣扎,到项目挑战中的坚持与妥协,每一步都印证着成长的脚步。面对困境,你学会了拒绝,也在寻找自我中不断前行。那些关于研究历程与人际的磨砺,最终化作内心的力量。眼泪与欢笑中,你探索着真我,培养起独特的时间管理哲学,更在互助与分享中寻得同行的温暖。这一年,是结束,亦是新的启程。 02:00 给一年后的自己的信:科研道路中的成长与收获 04:01 探索科研和生活中的习惯和规律 08:03 能量总会被补齐,保持热情和真诚的力量! 10:04 读博经历回顾 从实验准备到数据处理:实验室的挑战与成长 18:13 成长的烦恼与坚持:一个初级研究者的经历与感悟 20:15 逐步成长,不被导师偏见困扰。前三年总结与展望 亲爱的听众,无论你正处于博士生涯的哪一站,欢迎来到读博搭子,让我们一起,回顾过去,拥抱变化,向着更加坚韧、更加真实的自己迈进。

21分钟
99+
1年前

EP12. 国家公派留学CSC读博指南 3 | 学生代表与导师的“硬刚”

🎓PhD buddy 读博搭子

为自己感到骄傲,为一个群体发声和助人是自己一直想做和在做的事。 📍嗨,大家,欢迎回到PhD buddy 读博搭子。这里是 国家公派留学CSC读博指南 第三期。 👏 作为学生代表的我终于走上讲台,直面学院的导师团队啦。本期内容很简单,就是突出奖学金博士生们的困境与挑战(毕业,科研经费,产出……),以及表达在读博士生们和导师的同一战线思想。 📌 导师和在读博士生共情是有点难啊 有些导师可能会有些固有观念,我们不用想着如何去纠正别人的观念,而是对那些明事理的人讲道理。 不同人不同对对待吧。说话也挺需要艺术。 📌奖学金博士面临的问题和导师是双向的 没有任何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是合作关系。 📌做学生工作最好要保持中立或者客观去讨论事情,而不是感情用事 我们想做的事是实现共同目标,有问题解决问题。 ❓ 培养奖学金博士,导师们会吃亏么? 导师与在读博士生的关系是怎样的? 📌导师和在读博士生需要有一个共同目标,才能保持良好合作。 比如我们的目标是按时毕业,和将这些博士生培养成独立的研究者。 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还得多方位考察 ❓ 读博毕业难么? 每个导师的毕业要求可能不一样,但是确保我们都想要提升研究质量和按时毕业是非常重要的。 ♥ 交流过程的整体感受 work-life balance很难?中国留学生很想要多发文章?回国是不是处于竞争劣势? 🚩为自己庆功很重要 真诚地表达自己和所在群体的想法很 爽 ⭐国内外读博人的互相羡慕日常,各有得失吧 出国读博和在国内读博,收获的是不同维度的成长,是很难进行直接比较的。 当然会互相羡慕,但是别太影响心态。 ⭐“真诚和勇气弥足珍贵,所幸这是我的天分” 这里又参会者的一些夸赞,回看还是很感动和开心 📍 和导师、教授们平等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原来是需要勇气的。 感谢自己这“无畏无惧”的勇气。也感谢朋友们给的底气。 ⭐ peer support 💕拥有一个能掏心窝子、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深入交流的朋友太重要了。 感谢出现在身边的这些朋友们。 花絮 ❀ 本科生毕业论文能玩出什么花样? 文本、poster、vlog解释视频、presentation……可太有意思啦。 展示自己的项目也可以采取不同形式 还是祝大家科研顺利。读博苦,但一起走的人多了就甜了。希望大家在这个PhD buddy社区过得愉快。

30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