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因为出差,住过全季酒店?全季有怎样的用户洞察,成功服务了中国商业活动黄金十年涌现出的庞大人群?它为何在15年前非常先锋地选择了“东方美学”作为品牌辨识要素?酒店业大浪淘沙,它现在的生态位又是什么? 我们这期,还会从全季的美学风格,漫谈到中国文化的特性——那些作为中国人的血脉觉醒时刻。你将听到: 话题1:光与温 2:00 * 不是布置"光", 而是布置"暗”2:23 * 木材的"温",与人的心理联通 06:00 话题2:全季的用户洞察 7:26 * 15年前的蓝海市场,与报销制度 08:00 * "游牧工作者"的心理状态 09:21 话题3:东方美学,全季只取一瓢来了解 13:22 * "东方性",和"中国风"、"中式"有什么区别?14:12 * 文化漫谈:从现代中国人的博物馆困惑,到老外给中国人看"五行”20:53 * 全季拣选的"东方美学"符号 28:37 话题4:从“先锋”到“国民”的商业故事 31:13 * 全季与亚朵,"无为”与“有为”32:28 * 战略抉择:国民酒店vs高线攻坚 37:55 * 创始人:一个成功的连续创业者 40:38 * 文化的内隐结构:血脉觉醒时刻 45:09 注:【全季酒店】是目前中国门店数量最多的中端连锁酒店,品牌辨识度主要体现在“东方美学”的设计风格上
COS这个品牌,为什么和"设计感"直接连线?它的美学,起源于何处? COS的基础款,凭什么占据了职场人的衣橱,成为常年的职场皮肤? COS这个难以用大众/小众、高价/低价划分的品牌,有着怎样的品牌定位? 你将听到: 话题1:COS 的美学解析 1:46 * 一个问题:什么是“设计感”?1:46 * COS的招牌能力:【廓形】与【现代主义建筑】3:12 * 剪裁的三种进阶模式:从2D到3D 9:00 * 一个问题:为什么COS挑人?11:30 * COS门店:准画廊空间 14:52 话题2:COS 与职场 18:30 * 职场皮肤COS 18:30 * "有形状的成年人" 22:15 * 纽约中城的COS,与职场穿搭的犀利观察 25:49 * 职场上,【自己】这张名片 27:36 * 职场穿搭与权力符号 31:01 话题3:COS的品牌定位 32:39 * 什么是“高街”品牌? 32:39 * COS的 "江湖地位" 33:27 * H&M母公司的托举 34:03 话题4:消费洞察,从 "market share" 到 "mind share" 37:21 * 正在消亡的“阶级分层”,正在升起的“价值观分层’37:21 * 案例:Lululemon,中国李宁,Patagonia 38:15
麦当劳,一个快餐品牌、预制菜鼻祖,为什么我们一想到它,就会觉得“永恒快乐”?麦当劳的门店,怎么就成了一代一代人心中的“快乐老家”? 我们先从【用户视角】出发,以它的“大M”logo、 菜单搭配、红+黄的品牌配色为切口,解析人们热爱麦当劳的原因。 我们还会从【品牌角度】出发,以它的商业模式、早餐战略为例,解析麦当劳如何打造,属于每个人的、一平米间一小时间的“快乐老家”。 你将听到: 话题1:记忆中总在闪耀的“大M”01:59 * 两个“麦当劳时刻”01:59 * 能绑定住一个英文字母的品牌——麦当劳logo往事 3:45 * 从logo看“平面符号”与“建筑符号”7:49 * 巴菲特的“麦当劳指数”13:00 话题2:麦当劳到底好不好吃 16:54 * 没有回忆滤镜,当代小孩为什么也爱吃麦当劳?17:35 * 麦当劳的薯条策略 20:10 * 红+黄,是薯条的配色,也是属于快餐工业的配色 22:09 话题3:麦当劳生意的本质 23:00 * 什么?麦当劳的本质是“房产大亨”?24:38 * 这么多快餐连锁,路术类似,为什么只有麦当劳,有“永恒快乐”的感觉?28:49 * 穿越国境线的世界语言 32:00 话题4:麦当劳抓住的,是时代洪流中最粗的那条支脉 33:00 * 麦当劳生意的规模,到底多大量级?33:00 * 麦当劳de早餐,与中国加入WTO的时代韵脚 35:00 * 现代人“一小时一平米”的快乐老家 40:27
戴森, 为什么给人感觉不像一个家电品牌?戴森,这家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什么?科技感,可以浪漫吗? 我们从戴森的色彩体系、产品的"第一性原理"思维、创始人基因、人类文明对未来想象的特点——这几个角度探讨戴森总想“颠覆"的品牌形象的来由。 你将听到: 话题1:戴森的美学解析 01:26 * 用户洞察:自我确认的需求 01:59 * 色彩选用:戴森紫的暗示 05:40 * "美"是结果,"因"是工程 10:15 话题2:戴森巅峰性的由来 13:02 * 产品特质:第一性原理思维 13:02 * 一切的开始:吸尘器 20:00 话题3:发明家的故事 22:12 * 为什么说戴森是发明家?22:27 * 发明家能成为企业家吗?26:53 话题4:未来感 30:25 * 戴森的核心能力与未来 30:25 * 一个议题: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 35:55
“无印风”为什么能唤起人的极度舒适?它有着怎样让人意想不到的创牌故事?“强品牌" 的无印良品有什么品牌构建手法?无印良品为什么总陷入品牌与商业难两全的局面? 我们从品牌构建方法、创始人故事、两次重大战略调整多个角度出发,探索无印良品独树一帜的品牌气质如何而来,又如何受限。你将听到: 话题1:无印良品的美学解析 01:42 * 定下"违逆时代简约风"的设计大师田中一光03:21 * 品牌构建手法1:建立秩序感 07:00 话题2:创牌故事之永远无解的“堤清二难题” 09:33 * 拧巴的传奇创始人堤清二 09:48 * 无印良品的初心:贩卖"诚实商品" 13:00 * “堤清二难题”: 品牌理念与商业规律难两全 15:35 话题3:一代目解题思路 15:40 * 初始商业模式宕机 16:00 * 一代目解题战略:扩张!17:37 * MUJI经典单品的设计解析:塑料收纳盒 19:23 * 一个关键问题:无印良品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22:22 * 无印良品的本质: 生活美学编辑部 24:06 话题4:二代目解题思路 25:49 * 一代目战略后遗症全面爆发 25:49 * 肩负品牌“重新被热爱”使命的设计师原研哉 27:42 * 品牌构建手法2:"借位叙事”与"意义转移模型" 30:34 话题5:品牌的文科解题思路与眼下困境 34:13 * 文科生vs理科生:无印良品vs优衣库 34:38 * 全球化时代的困境未完待续 35:38
优衣库如何做到,既出现在我们普通人的衣橱里,也出现在设计师、明星的衣橱里?它为什么可以贴地飞行,价格亲民,但天花板却这么高? 我们从品牌类型、优衣库大事件、时尚发展史各个角度,探索优衣库如何打造"高兼容"系统, 你将听到: 话题1:优衣库的本质 02:01 * 一位巴黎时尚从业者的日常难题 02:01 * 优衣库 vs COS vs Zara 03:46 * 【语法型】【句子型】与【词汇型】品牌,优衣库属于哪一个?04:52 话题2:Be or Not to be 07:49 * 不做Zara式快销 08:27 * 做 Made for All 11:54 话题3:优衣库如果构建"语法”体系?17:02 * 创始人柳井正的“一胜九败”17:14 * 品牌故事:从西装到休闲服 18:14 * 品牌故事:一战成名摇粒绒 20:53 * 时尚进化史的cross check 25:52 * 优衣库出海市场选择 28:45 * 品牌故事:从无聊差评到设计师追捧 33:26 话题4: 可上可下优衣库 39:53 * 旗舰店与社区店 39:53 * 优衣库,一个理工男既视感 43:30 * 无差别迎接所有人 44:22
格鲁吉亚值不值得去?教堂、雪山、欧洲老街道、苏联遗产这些元素丰富的观光照背后,这个国家到底在跟我们讲着怎样的故事?跟上我们,通过建筑、城市印象、年轻人的选择去解锁这个东欧小国的视觉语言与生存策略吧!你将听到: 话题1:首都第比利斯的圣三一教堂风格拆解 03:33 * 一个问题:猜一猜这个教堂是哪年建的?04:46 * 在欧洲怎么看教堂?一个赏析框架 07:56 * 圣三一教堂如何显老,为何要显老?13:16 话题2:小国的生存策略 16:23 * 欧盟旗帜与柏林墙碎片:一场"欧洲梦" 16:48 * 格鲁吉亚与苏联 19:19 * 景点"母亲雕像"里的苏维埃美学 22:17 话题3:当地的年轻人啊 25:12 * 独特用工制度下的年轻人困境 26:11 * 《世界营商环境》排名里的“优等生”28:00 * 红酒产业与"数字游民" 30:00 话题4:梅斯蒂亚雪山 34:00 * 雪山遍布的欧洲,梅斯蒂亚雪山的徒步缘何知名?34:53 * 山系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审美偏好 35:41 想问问听友的一个问题 41:23
宜家新推的系列是老设计的复活?让我们品一品这个系列的设计语言,扒一扒设计背后的新品酝酿与档案馆复活机制 话题1: 2025系列的设计语言拆解——“节奏感与寻宝的快乐”3:14 * 04:00 "感官设计" ——一个空间设计概念 * 11:22 材质混搭的灵魂 * 19:00 “跳色”与“自然色” 话题2:宜家如何酝酿一个新系列?—— 从idea到实物的变形记 23:04 * 23:30 灵感触发阶段 * 24:46 趋势捕捉阶段 * 27:30 创意原型阶段 * 29:28设计团队与市场团队的battle体验实感 话题3:宜家如何"复活"一个系列?——宜家的“时光机”理论 31:48 * 33:30 宜家的归档(archive)机制,与位于瑞典Älmhult小城的宜家博物馆 * 34:49 30年循环论 * 36:35 其它预测“复古”的机制 * 37:55 斯德哥尔摩系列在宜家各系列中扮演什么角色? 话题4:为什么我们进入了“复古时代”?39:45 互动:一个想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41:35
Labubu的本质与可能性是什么?对照长红的宝可梦、暴力熊、hello Kitty、玲娜贝儿,我们来看Labubu的升格之路。 Labubu的话题太多啦,今天我们不聊盲盒玩法、不聊它的出挑“丑萌”,我们只聊Labubu前辈教给它的事。 大家也可以顺着我们的话题,打开有宝可梦、hello Kitty的夏天, 打开有玲娜贝儿合照的乐园剪影;而Labubu, 会不会也成为另一种集体回忆?
夏天到了,有没有吃Gelato?这期聊聊Gelato在欧洲、中国的不同面相;以及全球商业化引领的Gelato文艺复兴之路 一个初夏关于gelato的奇遇故事 1. Gelato 的味道:你的Gelato, 是否等于我的Gelato? 国内Gelato的配方 08:27 欧洲Gelato的配方 11:54 2. Gelato 的名字:到底什么是Gelato? Gelato的起源 20:12 Gelato为什么不可以翻译成冰淇淋?25:00 3. 解构概念上的Gelato 意大利人的Gelato产业与国际标准 31:56 中国市场尝试解构意式标准 35:53 4. Gelato的滤镜: 带有欧洲滤镜的夏季甜蜜意象 欧洲的"老冰棍"故事 40:08 意大利人的美食执着——"不好吃等于丧良心" & "丑即是美"42:20 5. 商业化带来的Gelato“文艺复兴” 美国市场如何炒热Gelato?51:05 日韩市场Gelato走红的核心逻辑 52:46 意大利文化被美国的放大与二创 53:28 6. 消费洞察:中国市场如何融化Gelato 阶段1:中国的第一家Gelato折戟记 61:58 阶段2:国际品牌入华的尴尬 63:34 阶段3:本土新锐品牌如何真正让Gelato破圈? 64:16 案例分析:精品店模型“Dip-in”vs 连锁店模型“野人先生”65:19 一个想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72:59
话题1. 瓶子:一个极简瓶子的脱颖而出 00:35 * 02:46 创始人发现的隐形需求 * 05:27 反向美学 * 07:55 logo的色彩心理学 话题2. 房子:店铺是AESOP的阳光、空气和水 16:04 * 19:48 "负空间" :一个平面设计概念 * 23:20 "洗手仪式" 的购买转化率 * 24:24 职业操盘手的眼光:直营店模式 * 26:20 品牌的寄生性 话题3. 句子:打动中产----文案的力量 33:00 * 33:35 中国市场文案品鉴 * 35:29 创始人基因:为什么起名Aesop? * 37:11 欧美市场文案品读 话题4. 溢价洞察——安静成为新权力 44:08 * 44:27 Aesop捕捉到什么护肤痛点? * 45:40 溢价与复购率的数据解读 * 46:24 “安静”有多值钱? * 47:24 溢价背后的权力识别 互动:一个想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50:26
大家在都在说奥乐齐,你不会不知道吧?你不会还仅仅知道山姆和盒马吧? 在法国,它是被城市忽略的默默节点;在中国,它左手展示低价、右手推出品质,披上“实验室直出”的极简风格包装,试图走进80%智性+20%感性的中产生活。 奥乐齐不是山姆,不是盒马;它携带着德式“高效精简”的基因,带给消费者“撇去西式浮沫”、“日常土洋结合”的消费体验。 奥乐齐的品牌风格是什么?进入中国的商业策略是什么?欧洲大本营的奥乐齐又是什么样子?我们对超市可以有什么期待....今天让我们好好聊聊奥乐齐。 对话中我们聊到了这些话题: 01:23 第一印象:上海奥乐齐vs巴黎奥乐齐 09:00 奥乐齐ALDI的名字来由, 以及超市中的细分赛道——低价折扣店 15:15 奥乐齐分南北?奥乐齐家族生意的“发家史”与“分家史” 21:30 奥乐齐在中国的空前口碑——中国市场谁在为奥乐齐叫好? 25:20 奥乐齐的盈利模型——靠什么低价? 28:32 奥乐齐的“视觉借位”包装策略 34:40 奥乐齐vs山姆盒马,社会思潮剧变下的商业潮汐 42:39 逛超市需要讲究体验感吗?法国超市品牌——monoprix 48:59 猜一猜:奥乐齐在哪个国家的市场最成功? 53:03 关于奥乐齐的自由联想:萨莉亚 57:11 国际品牌避免入华的水土不服:精准把握中国消费者的“小九九” 62:08 奥乐齐讨好中国市场? 69:16 奥乐齐兄弟:一南一北,管理者性格决定品牌性格 72:46 我们对超市可以有什么美好期待?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