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EP.78 聊聊City Walk:城市有多美,只有脚知道

美学公社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埃尔加,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City walk既是2023年突然蹿火的一股火遍全国的城市文化潮流,同时也与本雅明提出的漫游者这一概念有相通之处。 所谓漫游者,是那些在街头漫无目的地闲逛的人,他们将城市作为一个独立而非被分解的对象去感受它的美,这是对当年城市漫游生活状态的一种回归。 Citywalk在这一点上与漫游者似乎一脉相承,但city walk也演绎出不同的特征。一方面,人与城市的距离感逐渐消弭,如果说漫游者是作为一个理性的观察者,那么citywalk更倾向一种沉浸式体验,在现代景观社会“看与被看”的高度重合下,我们从“看画人”变成“画中人”,实现人和城市双向互动,拉近个体与城市的距离。 另一方面,当横平竖直的宽阔大马路越来越多,city walk召唤着我们真正进入城市,放慢脚步,看见生活的细节,用生活和城市的细节填补宏大理想的空白,找到城市生活的小确幸。 今天,两位老师与大家聊聊citywalk,从本雅明时代的漫游者,到将来城市发展新趋向,从city walk中体会城市之美。 配乐:埃尔加《安乐乡》 封面:爱德华科尔特斯(法国)著 【关注“两个美学+”回复“微信群”,进群还能与老师们随时交流哦~】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由于微信群已满200人,可添加小助手微信进群)

33分钟
99+
1年前

2023EP.77 聊聊新玄学热:在内卷和躺平之间,我选择了念经

美学公社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微信群”,即可进群参与由读客文化赞助的黑塞《悉达多》实体书籍抽奖!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Buddha Bar,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随着年轻血液的注入,“新玄学”正日益成为一股新的社会热潮。赛博功德、电子木鱼火爆网络,寺庙成为热门去处、抄经活动广受欢迎,塔罗牌,占星术同样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眼光。 疫情过后,年轻人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更需要在内在、精神上搭建新的感通渠道,寻找人生意义新的出口。 跟以往的宗教信仰不太一样,新玄学解构了真正的宗教信仰,没有一整套系统的理念和价值观。杂糅性、碎片化、数字化成为其最大的特点,以宽泛的信仰寻找心理的暗示,赋予它某种含义,用各种算命去观测自己的未来,以求在世界万物中得到回应。 因此,在数字化时代新玄学成为了人们内心欲念的赛博安慰剂,归根到底是为了汲取内心世界的力量。 今天,两位老师跟大家一起聊聊新玄学热。 配乐: 片头:Buddha-Bar《Dreamscape》 片尾:Buddha-Bar《London Grammar》 【关注“两个美学+”有更多福利,还能与老师们随时交流哦~】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2分钟
1k+
1年前

2023EP.75 哲学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吗?

美学公社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微信群”,即可进群参与果麦文化《沉思录》《理想国》实体书籍抽奖!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理查·施特劳斯,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世界哲学日是在每年十一月的第三个星期四,目的是鼓励世界各国人民分享他们的哲学遗产,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哲学。 当我们谈及哲学,也许会想到众多高深莫测的理论,它们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哲学无处不在,无论是面对工作的压力,还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复杂,我们都在无意识地运用哲学的思考方式。 哲学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吗?当我们视其为理解世界、生活和自我认知的重要工具时,就会发现,哲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可以提供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帮助我们更理性、更全面地看待问题,收获一个更可控、更智慧的人生。 今天,两位老师与大家一起探索哲学的魅力和价值。希望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体悟哲学的魅力和内涵,让哲学真正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配乐: 片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首《渴望》 片尾:《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五首《学术》 【关注“两个美学+”有更多福利,还能与老师们随时交流哦~】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2分钟
99+
1年前

2023EP.74 后消费社会中的消费理性与消费降级

美学公社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微信群”,即可进群参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实体书籍抽奖!公众号并后台留言:舒伯特,即可获取完整版专辑~~~】 随着消费降级的呼声越来越高,双十一的氛围也不再如以往般浓厚,买买买的口号似乎已经失灵。 那个曾经在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中描述的消费社会,已经变成一种过去时——消费者被超级卖家制造,消费需求是可以被生产的,消费被视为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符号,追求更多、更大、更好的物质成为主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疫情三年的封闭,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低欲望状态的后消费社会,人们的物欲开始降温,我们一边推崇理性消费,回归性价比,一边自诩没钱买不起,形成“抠门小组”的身份认同。 然而,这也意味着我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适合什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探索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个性化生活方式,与三五知己分享,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今天,两位老师与大家聊聊以消费理性与消费降级为特征的后消费社会。 【关注“两个美学+”有更多福利,还能与老师们随时交流哦~】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过期可私信后台“微信群”)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1分钟
1k+
1年前

2023EP.70 繁花“不响”:市井画卷里的无奈与忧伤

美学公社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微信群”,即可进群参与《繁花》批注版实体书籍抽奖!】 长江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繁花》批注版,设计了一场批注沈宏非老师与作者金宇澄老师的“双重复调”效果。“沈爷”的批注,为《繁花》增添了更加血肉饱满的细节。解读时代背景、插科打诨、点评人物……如同弹幕般跃然纸上,令读者在故事中沉浸,又在批注中抽身出来思考,形成两个时代的对话和双重复调。 作为当代文学经典的《繁花》,其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创造了一套由话本、沪语、白描同构的语言体系。同时自然写实的生活流,让读者在书中与各种上海的风景和生活细节偶遇。 《繁花》从琐碎的生活细节中生动描绘了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上海味道,究竟什么是上海味道? “繁花”为何频频“不响”?一部描写都市活色生香的市井画卷为何底色是无奈和忧伤? 也许我们可以从杜普雷的传记电影《她比烟花寂寞》中窥探一二繁花的美学意味,也如同杜普雷的传记电影“她比烟花寂寞”一般,她如夏花绚烂,也如烟花寂寞,繁花的背后是沉寂。 今天,两位老师与大家一起聊聊《繁花》,欢迎社员朋友们留言评论~ 【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埃尔加”可获赠完整专辑!】 配乐: 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1分钟
99+
2年前

2023EP.67 聊聊《芭比》:对性别平权的思考

美学公社

【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柴可夫斯基《睡美人》,获取完整版专辑~~~】 近期,电影《芭比》(Barbie)让全球都掀起一股粉色风潮。 这部电影精妙地刻画了芭比的世界和真实世界,这两个对立的境地,一个被女性主导,另一个则由男性主导。当权力的天平过分倾斜时,其中一方被迫处于从属地位。 这使得芭比成为了不仅仅关乎女性主义的影片,更是关乎性别平权的电影,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男女性突破自己性别局限性的一条路。 谈论《芭比》,就难以避开性别问题在现实的映射。这部电影似乎通过一种游戏和荒诞的思想实验,向我们提出了我们正在面临的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性别难以平权。 也许,过于强调男性和女性的对立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我们可以寻找男女性之间的差异,尊重差异,而非对立。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不同的个体。也许,这部电影的目的是希望大家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性别平权。 今天,两位老师与大家一起聊聊《芭比》这部电影,一起谈谈对于性别平权的思考。 配乐: 片头:柴可夫斯基《睡美人》第一首进行曲 片尾:柴可夫斯基《睡美人》第十六首圆舞曲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1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