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也许是和亲人、爱人、重要的朋友或同事……这其中可能有不舍、有无奈、有遗憾、有后悔;面对这个贯穿我们一生的课题,才发现期间是经历、是成长,当然也可能是下酒的故事…… 和嘉宾Jacia 相识于一场散步对谈的活动“周二散步的夜晚”,因为命运般的同频、也因为公园20分钟效应让我们格外放松,这场漫步于黄昏中的公园对话,在蝉鸣与路人的嬉闹声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关于再见的心酸与感悟,如果说从“再见”的经历中获得过什么,以下就是生活给我们最真实“馈赠”。 【嘉宾介绍】 Jacia ,传媒工作者,对文字有很浓厚的兴趣,致力于做一个生活观察者,采访不同行业的人物,记录平凡人生的微光时刻。 【主要内容时间轴】 00:52嘉宾背景介绍 02:13探讨"再见"的复杂性:朋友、恋人、宠物、城市的离开 03:42关联"再见"与死亡话题,反思中国人对告别的回避 05:48遗憾故事:与前任重逢却无法真正告别 08:53金句碰撞:"没有if模式,千次重选仍会走原路" 09:38解读"再见"双关语义:再次相见 vs 再也不见 12:34争议观点:再见本质是疼痛的,无法真正"好好告别" 15:00《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书例:被看见的灵魂闪光点超越时空 18:04幽默隐喻:前任的潮汕火锅调料配方成为情感替代象征 20:06深度探讨"配得感":女性如何建立"值得被爱"的信念 22:53提出成长锚点:掌控感(运动/考试)是重建自信的关键 23:03佛学概念"本自具足"的讨论:爱的圆满性 vs 现实渴求 26:05养猫镜像理论:爱自己的能力决定爱他人的方式 29:22主体性观点:放弃寻找"The One",转向"一类人"思维 30:59时代观察:流动社会中告别的必然性与接纳心态 32:36锥心故事:未见到奶奶最后一面的终身遗憾 41:57剖析潮汕家庭的爱:无条件之爱 vs 份额分配的现实 46:21自我暴露:亲密关系中展现黑暗面的愧疚感 52:53达成共识:真实是关系的核心,但需与成长并行 57:13方法论金句:"用理性思考,用感性决策" 59:19升华主题:痛苦催生创作,告别是贯穿生命的课题 . 【关注我们】 小红书@十一面镜子 听友群:如果你想探讨更多相关话题或聊天(心理的、哲学的、参与我们的线下活动…)添加小助手VX: ElevenMirrors . 【BGM】 Everything - Monta Kokuhaku - hideyuki hashimoto(橋本 秀幸) Sisyphus - Andrew Bird
🩵你会不会在某个时刻,被命运选中了一般,忽然清晰地意识到,这苍茫天地间,你只会是孤独一人;悲欢离合也好、或酸甜苦辣也罢,只有孑然一身……仿佛宇宙的幕布悄然拉开,你目睹了唯一的真相:你我皆是意识的孤岛,从未有桥。 我们如何在这种绝对的孤独中,安放自己? 本期试图潜入现代人最私密的两种体验: 🌊 孤独感——不是缺少陪伴,而是无人能抵达你意识的最深处。 🌌 梦境——意识在夜间自主编写的独幕剧,最自我也最荒诞。 ……你是梦蝶的庄周、还是梦庄周的蝶?亦或者,这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 幸而,有一种可能是,意识到自己是孤岛,才是真正航海的开始。 . 【内容提要】 1. 00:05 - 核心论点提出:开门见山,提出“孤独是人的本质”这一核心观点,并以梦境中的NPC为例,描述了一种深刻的、无人存在的“空旷感”。 2. 00:40 - 播客主题引入:主播用诗意的语言引入本期主题——“在意识里,你我皆是孤岛”,并抛出核心问题:我们该如何在绝对孤独中安放自己? 3. 01:25 - 哲学理论佐证: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认同“人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并指出试图通过人际关系解决孤独感是不可能的。 4. 02:14 - 探讨治标方法:讨论亲密关系只能“治标不治本”,只能缓解而无法根除孤独感。 5. 03:21 - 区分“孤独感”与“独处”:辨析“孤独感”(带有负面情绪)与“独处”(能带来平静)之间的细微差别。 6. 04:00 - 阐述核心世界观:首次阐述“唯意识存在”的世界观,即一切(包括他人和自我)都只是一个意识所做的梦中的幻象。 7. 06:05 - 逻辑论证不可能性:从“人随时间变化”的逻辑层面,论证找到永恒契合的伴侣以消除孤独感是不可能的。 8. 08:45 - 拓展其他解决方案:讨论除亲密关系外,人们试图用事业(高峰体验)、金钱来克服孤独感的普遍现象。 9. 10:20 - 点明问题本质:明确指出孤独感是“内在的本质”而非“外在的问题”,所有外部追求都只是转移注意力的“奶嘴”。 10. 12:38 - 引入“清醒梦”概念:开始用“清醒梦”(lucid dream)的亲身经历作为核心比喻,来具象化其世界观。 11. 19:40 - 分享梦境实验:详细分享在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后,如何在梦中进行实验(如打自己、观察艺术品细节),以测试梦境现实的真实性。 12. 24:28 - 解释梦的感知机制:提出“意识水平”理论,解释为何梦中觉得一切合理,醒后却觉得荒诞——因为做梦时意识水平(如20%)与梦境创造水平匹配。 13. 27:00 - 描述“清醒梦”触发原理:描述自己在梦中“意识水平”突然提升,从而能以清醒的视角审视梦境并意识到这是梦的过程。 14. 30:13 - 哲学典故论证:借用庄子与惠子“子非鱼”的辩论,批判其“人与鱼不同”的前提,从而论证认知的局限性和意识的同一性。 15. 35:56 - 现实案例辅证:通过精神科实习经历,以精神病人的幻觉和多重人格障碍为例,辅证“意识可以创造主观现实”的观点,并最终引出“如何确定当下现实为真”的终极疑问。 16. . 【关注我们】 小红书: @十一面镜子 听友群:如果你想探讨更多相关话题或聊天(心理的、哲学的、参与我们的线下活动…)添加小助手VX: ElevenMirrors . 【BGM】 思ひで(追忆)-鈴木常吉 Change-Big Thief .
🩵首先,本期内容真的不是为了挑起性别对立!只是当杨笠、房主任、JK罗琳……太多女性站出来为发声、成为话题、也成为代表的时候,女权平权实在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视角了……那么,如果跳出传统男女剧本:性少数群体会怎么看这个问题呢?今天邀请来了好朋友羟基一起来探讨。 这个既尖锐又日常的话题,以及我们如何在关系中保持自洽。我们从杨笠的‘普通又自信’出发,一路聊到房主任的出走、JK罗琳的争议,再到恋爱中的情绪价值与独立人格。这不是一场对立,而是一次理解。如果你也曾困惑于性别话题中的对立情绪,或者想在关系中找到更自在的姿态,那么这期对话,或许能给你一些新的视角。 【主要内容与时间轴】 00:02 - 从“男性普通又自信”引出女性凝视与男性凝视 00:49 - 谈论脱口秀与房主任的表演与形象 01:54 - 房主任作为中年妇女代表的矛盾情感 03:30 - 房主任的幸运与农村妇女的困境 04:20 - 杨笠与房主任的对比:女性发声的不同路径 05:38 - 京东下架杨笠代言事件与舆论风险 06:47 - 杨笠引发的“普通又自信”争议解读 07:15 - 男性凝视的日常与女性凝视的反击 09:57 - 杨笠点赞事件与“代表”的包袱 11:04 - 女权阵营的多样性:矫枉是否必须过正? 12:25 - 极端声音的存在意义与包容性 13:49 - 表达者与听众的课题分离 16:00 - 结构性压迫与性别刻板印象 18:06 - 男性在结构中的“价值回报”与女性的“隐形付出” 19:47 - 性别红利与家庭中的不公平体验 20:57 - 顺直男与换位思考的缺失 22:23 - 没有什么是应得的:反思与感恩 23:53 - 性别是建构的吗?生物学与社会定义的冲突 26:09 - JK罗琳与跨性别者权利的争议 29:40 - 互联网时代的表达困境与“防杠”心态 30:52 - 观点表达中的权利感与倾听弹性 34:13 - 换位思考与自我中心的关系 36:10 - 自洽与独立人格的培养 37:01 - LGBT群体中的恋爱角色与传统性别分工 40:46 - 独立不是孤立:在关系中保持自我 41:52 - 性别、性向、标签与精神独立的本质 43:47 - 独立与连接的动态平衡 44:45 - 网络争吵与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46:05 - 恋爱脑、自我价值与情绪独立 47:34 - 愤怒是否应该向外表达? 49:05 - 性别问题背后的阶级与权力问题 52:25 - 男女问题与阶层问题的交织 53:19 - 平权不是模仿,而是价值认同 54:28 - 家庭主妇的劳动价值与社会认可 56:43 - “娇妻”现象与贫富差距的性别映射 58:21 - 新生代女性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压力 59:20 - 房主任的幸运与大多数女性的困境 01:01:44 - 代际关系中的情绪负担与自我调节 01:03:34 - 发声的意义:让未来更弹性 01:04:16 - 总结:自洽、独立与感恩 01:06:07 - 情绪价值与感恩心态的培养 01:09:23 - 恋爱中的成长与自我发现 01:11:16 - 亲情与爱情中的撒娇与期待 01:12:30 - 健康关系的特征:不吵架的共识 01:14:10 - 唯一性与承诺焦虑 01:15:57 - 失去不可怕:内核稳定的力量 01:17:34 - 从卑微到独立:感情中的成长路径 01:18:19 - 说教与真实体验的区别 01:20:00 - 独立的三层意义:感恩、成长、价值认同 01:21:44 - 结尾:女性凝视的再思考 【关注我们】 小红书: @十一面镜子 听友群:如果你想探讨更多相关话题或聊天(心理的、哲学的、参与我们的线下活动…)添加小助手VX: ElevenMirrors . 【BGM】 The Curse - Agnes Obel Handful of Water - Sofia Valdes Acoustic - Billy Raffoul .
🩵巧了!原来你也在经历迷茫? 不聊不知道——关于迷茫,有人觉得可能和“无意义感”相关? 比如,中超大奖会迷茫,可能是因为你忽然觉得原有的生活或价值观被打成“无意义”? 有人认为是“自我的不足“,经历更多之后、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面对新情况时就会稳得多…… 有人会说焦虑的反面是具体、迷茫的反面是行动——寻找答案的行动、往任何一个方向的行动都是行动。 还有人直接说:迷茫可能是人生的常态! …… 【本期分享者】 *多语言视频博主 成会凌Haley(视频号同此名) *热爱哲学的Andy *正在自我救赎的Ever *拾一 【关注我们】 小红书: @十一面镜子 听友群:如果你想探讨更多相关话题或聊天(心理&哲学的探讨、参与我们的线下活动…)添加小助手VX: ElevenMirrors 【BGM】 Southampton-Adam Young
🩵这是一期与好友艺闻的播客栏目未知异常共创的对谈—— 离职博主、Gap文化入侵与兴起、“Gay一年”网络梗的流行……借此机会,我们希望尝试探讨一些已知与未知,一些独属于中国人的内在焦虑和外在焦虑。Gap Year如何进入中国社会?部分人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如何?为什么存在一些人一方面想要Gap,一方面又没办法落实到行动上,这背后的焦虑是什么? 从Gap Year演化到Gap Day,我们的文化在导向何方?有关Gap的个人偏见与社会偏见,是如何左右一个普通人做决定的?我们该进行“有计划性”的Gap吗?休息的目的是什么? (以下是百度百科给的词条解释:) 【本期分享者】 *艺闻 *拾一 【我们的录音环境】 开录前的旁边一景: 录制结束后的往对岸看去的“Blue hour”: 【关注我们】 小红书: @十一面镜子 听友群:如果你想探讨更多相关话题或聊天(心理&哲学的探讨、参与我们的线下活动…)添加小助手VX: ElevenMirrors 【BGM】 I Never Know - Benny Goodman Sextet & Charlie Christian & Benny Goodman Bulbs - Cecil Taylor
🩵关于内耗—— 有时候是自己内耗住了,回头看事情根本没那么复杂;有时候是听朋友抱怨的时候感觉Ta是在做不必要的“内耗”。是否内耗也和疼痛一样、不存在好坏,只是的种提醒?存在环境给的、或自己性格造成的差别吗?会不会成为成长动力? 那么相应地,“活在当下”会不会是一种应对内耗与焦虑的方法?“活在当下”究底如何定义和理解?是否是一种鸡汤? —— 本期主播: *晓宇宙 *33 *Lloyd *Andy *拾一 【关注我们】 小红书: @十一面镜子 听友群:如果你想探讨更多相关话题或聊天(心理的、哲学的、参与我们的线下活动…)添加小助手VX: ElevenMirrors
🩵我们录制正题之余,以闲适又走心的方式聊了一些心理咨询相关“专业问题”:消极防御、抑郁、与“两难”的心理咨询等,还有一些坦诚的自我剖析。 也越来越感受到,没什么什么苦是必须吃的。负能量不一定有那么“负能量”,被消极反馈搞抑郁了,也可能是因为你心理上有能让你高烧的白细胞…… —— 本期主播: *张欣Lloyd *33 *Andy *拾一 【关注我们】 小红书: @十一面镜子 听友群:如果你想探讨更多相关话题或聊天(心理的、哲学的、参与我们的线下活动…)添加小助手VX: ElevenMirrors
🩵也许你也会时不时陷入“虚无”,质疑自己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继续; 也许你也会怀疑自己,为什么总是“想很多”、与身边“循规蹈矩”的人格格不入; 也许你有自己的“人生时钟”,没有在别人“该做某事“的年纪走上符合社会预期的路……那么,你也许会在我们的反思与对话中,找到有共鸣的同道中人,或者顿悟到一些方向和力量,像我们一样! —— 本期主播: *张欣Lloyd *晓宇宙 *Andy *Ever *拾一 【关注我们】 小红书: @十一面镜子 听友群:如果你想探讨更多相关话题或聊天(心理的、哲学的、参与我们的线下活动…)添加小助手VX: ElevenMirrors
🩵为什么玄学/宗教们让人觉得“有用”? 是量子力学?心理暗示?吸引力法则?其实也是一种正念力量?或者,纯粹就是“心诚则灵”? 也许每个人因为经历和接触的知识面不同,观点便不同。 本期我们有了新嘉宾,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咨询师张欣Lloyd,我们一起从心理学视角聊了聊玄学、神秘学、甚至还有宗教…… —— 主播: *张欣Lloyd *Andy *33 *拾一 【关注我们】 小红书: @十一面镜子 听友群:如果你想探讨更多相关话题或聊天(心理的、哲学的、参与我们的线下活动…)添加小助手VX: ElevenMirrors
🩵一份超难选、超不正经的真心话Mini Talk,但越是“极限”的问题,才越能看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可能就是感情观的差别了。你敢不敢拿同款问题去问你心里的Ta呢?你又会怎么看待这些问题?期待你的答案! —— 本期主播: *33 *Andy *拾一
🩵2023的年尾,分享一些思考和初心,与君共勉。祝好。 【关注我们】 小红书: @十一面镜子 听友群:如果你想探讨更多相关话题或聊天(心理的、哲学的、参与我们的线下活动…)添加小助手VX: ElevenMirrors ______ 提及的播客:无人知晓 提及的公众号:S叔Spenser 音乐:Lipstick on the glass —— 主播:拾一
🩵话接上期。其实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别人的评价不重要,你的感受和感悟才重要;年上或年下不重要,活在当下、自我觉查与成长才重要。你说呢? —— 06:02 如何理解“稳定的情绪价值” 14:09 是否能接受对你的情绪不太有觉查的伴侣 17:51 女性要如何勇于表敢自己 21:22 “双性化”可能让我们变得更好 24:13 如何理解向上社交背后的“慕强心理”或与之相反的“慕弱” 26:49 男生会慕强吗 28:46 你介意另一半的收入/成就比你高吗 38:09 向上社交时提供的情绪价值是什么样的 44:50 稳定、良性的亲密关系需要哪些要素 —— 本期主播: *33 *Andy *拾一 【关注我们】 小红书: @十一面镜子 听友群:如果你想探讨更多相关话题或聊天(心理的、哲学的、参与我们的线下活动…)添加小助手VX: ElevenMirrors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