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酒徒》 【作者】刘以鬯(1918.12.07-2018.06.08),香港作家 【关键词】意识流、中国新文学评论、文学的存亡 【摘要】 本书让中国文学与哲学与外国文学和哲学做了非常多跨时空的对话,比如克尔凯郭尔与林黛玉,Rip Van Winkle和贾宝玉,D.H.Lawrence和兰陵笑笑生等等,又借艾略特、卢梭、歌德、简奥斯汀、果戈里、福楼拜、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来讲世人眼中的“传统之作”《红楼梦》,来讲曹雪芹的创作方法为何是反传统的。如果对中外文学和哲学的历史没有深刻的了解,没有融会贯通,是写不出这些精彩对话的。这些对话让我们不在拘泥于汉语文学,不在拘泥于主义和流派,启发我们放开视野,用文学自有的特质,用审美的角度去欣赏、去思考。 【互动方式】 你也喜欢《酒徒》吗?你又喜欢它的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互动,也欢迎在新浪微博搜索“左一读黑书”与我互动哦~ 【下期预告】 第6期,我将聊聊刘以鬯的另一部作品《对倒》,下周末,我们不见不散! 【联系左一】 如您对节目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想投稿、联播等,欢迎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书名】Mrs. Dalloway 【作者】Virginia Woolf (1882.01.25-1941-03.28) 【摘要】 当我们认为伍尔夫是女权理论的奠基人时,我们不妨多去读一读她的作品、她的文学理论,感受特定历史背景下,一名女性究竟是如何跨越时代的藩篱、跨越时间,仍然能与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对话,让我们仍然忍不住发出赞叹。 三八妇女节快乐,如果你喜欢鲜花,祝你收到鲜花。如果没有人送你鲜花,也希望你拥有可以自己去买花的勇气。 【互动方式】 你也喜欢Mrs. Dalloway吗?或者你喜欢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时时刻刻》吗?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互动哦~
【书名】《告别的年代》 【作者】黎紫书(1971),马来西亚华语作家 【关键词】多线叙事、元小说 【时间轴】 01:31 小说结构,三线并行,“想像中的想象之书” 06:13 小说语言,从冷峻疏离的旁观者语言到饱含悲悯情怀 11:20 人物塑造,从小范围的聚焦到大范围的展演 16:26 如何理解“告别的年代”?我们所有人,每一代人,只要身处岁月之中,就身处告别的年代之中,但是如此渺小的我们,又都在用超凡的意志在对抗告别,“对抗匮乏、对抗遗忘”、对抗文学和诗意的消逝。 【附上杜丽安为刘莲唱的歌】 《似水流年》-梅艳芳-QQ音乐 【互动方式】 你也喜欢《告别的年代》吗?你又喜欢它的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互动,也欢迎在新浪微博搜索“左一读黑书”与我互动哦~ 【下期预告】 第5期,我将聊聊香港作家刘以鬯的《酒徒》,下周末,我们不见不散! 【联系左一】 如您对节目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想投稿、联播等,欢迎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书名】《流俗地》 【作者】黎紫书(1971-),马来西亚华语作家 【关键词】马华文学、环形叙事、延迟叙事、女性群像 【摘要】 这本小说涉及到的人物众多,但是他们基本都是近打组楼的居民。通过小说的描绘我们也知道,这里又称楼上楼,汇聚了众多华裔和印度裔等外来人口,多半都是因生活窘迫,没有更好的去处,才聚居在这里。随着组楼里面的年轻人走向社会,大家也陆陆续续都搬了出去,只有旧邻居有人去世或结婚,大家才会重聚。但是随着老一辈人去世、生病,重聚的人也越来越少,重聚的场面也越来越冷清。如果必须要给这本小说总结一个主题,我觉得王德威老师序里面那句“匹夫匹妇、似水流年”再适合不过了。 【互动方式】 你也喜欢《流俗地》吗?你又喜欢它的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互动,也欢迎在新浪微博搜索“左一读黑书”与我互动哦~ 【下期预告】 第4期,我将聊聊黎紫书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下周末,我们不见不散! 【联系左一】 如您对节目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想投稿、联播等,欢迎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书名】《蒙马特遗书》 【作者】邱妙津(1969.5.29-1995.6.25),台湾作家 【关键词】书信体小说、遗书式写作、自杀的解析 【摘要】 所有人都知道这本小说是半书信体和遗书式写作,在我看来,其更大的独特性在于,半书信体和遗书式写作的必然性。 书信体本身具有极强的暴露性,通过信的内容,我们似乎可以窥见这段恋情中全部的美好、遗憾与不堪。但是为何这本书是半书信体呢?因为在除了与收信人对话之外,“我”还有用不完的激烈情感与强烈的表达欲,除此之外,更是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是不合适对“絮”讲的内容,是信件无法承载的内容。 本书也不是一部真正的遗书,而是以打算走向死亡为起点,反复经历了剖析爱与生命、找寻自我、探索艺术、揭露情感,最后又以下定走向死亡的决心为结尾。借用了遗书之名,承载了对死亡探讨过程中所引发的一切,这才成就了这本饱含爱意、绝望,又在其深处充满怜悯的作品,《蒙马特遗书》。 【互动方式】 你也喜欢《蒙马特遗书》吗?你又喜欢它的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互动,也欢迎在新浪微博搜索“左一读黑书”与我互动哦~ 【下期预告】 第3期,我将聊聊马来西亚华文作家黎紫书的《流俗地》,下周末,我们不见不散! 【联系左一】 如您对节目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想投稿、联播等,欢迎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书名:《鳄鱼手记》 作者:邱妙津(1969.5.29-1995.6.25),台湾作家 关键词:女性作家、女性情感、情绪叙事 摘要:《鳄鱼手记》好像留给了我一个巨大的疑问——“当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主角“我”说:“活在世间对待爱情的态度,与其说是圆成一个理想永恒的爱情想象,毋宁说是面对一个又一个荒诞残缺爱情意义的责任”、“爱不在任何结局,能爱而去爱,或不能爱而不去爱,这种过程才是终极的意义。” 我们看过那样多写爱情的小说,好像身处爱情之中的人很轻易就要为对方去死,相反的,也有绝望的人在爱情中很容易就找到了活下去的信念,爱情真的是一种魔法吗? 这本书通过一个女生的大学生活和支离破碎、杂糅混乱的情感片段,向我们展现,身处爱情之中的人,面对的究竟是怎样丰富多变的世界。没有一味去呐喊我的情感是多么真挚,甚至也没有多费笔墨去展现恋人是多么完美无瑕,反而是用自己的懦弱、恋人的迷茫,用恐惧不安、用悔恨、用癫狂,用多变的情绪,去把恋爱多维展开,带着偏执的自省和剖析,让我们看见,啊原来爱情是如此之多元素的结合体。一旦靠近它,人不得不接受精神世界的冲击、价值观世界观的重塑、以及某些特殊天性的锐化,让有天赋的人更机敏,让悲观的人更悲观,让追求死亡的人一去不返。 这本小说它没有靠表层的情节来讲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而是全部靠人物情绪,还有一些人物之间的对白来展现情感经历。邱妙津对情绪的捕捉是非常巧妙的,读的时候好像不会意识到她在很清楚地交代时间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读完了之后,故事的脉络却很清晰。我将其称之为“感知理性”,她用感情编织了叙述的逻辑链条,非常了不起。 【互动方式】 你也喜欢《鳄鱼手记》吗?你又喜欢它的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互动,也欢迎在新浪微博搜索“左一读黑书”与我互动哦~ 【下期预告】 第2期,我将聊聊邱妙津的另一本书《蒙马特遗书》,下周末,我们不见不散! 【联系左一】 如您对节目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想投稿、联播等,欢迎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读黑书 Hey Book!》将于2023年2月12日(周日)上线。这是来自一个普通读者的纯私人阅读分享,不严肃、不活泼、不讲大道理,如果我碰巧读了你也感兴趣的书,那真是太高兴了。 【主播】 左一,社恐主播悄咪咪开麦。 【logo设计】 左一,用PPT做的。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小宇宙收听,以后如果也同步到其他平台,将发公告~努力周更! 【互动方式】 欢迎您在新浪微博搜索“左一读黑书”与我互动 【联系左一】 如您对节目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想投稿、联播等,欢迎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