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再度恢复到“在深夜里面独自讲述”的模式。我在崇明岛上,同你说说杜鲁门·卡波特的小说《钻石吉他》。请点开上方的音频哦! 这是一篇闪光的作品,也挺伤感的。 小说里,被判刑99年的中年男人遇到了只有18岁的新狱友。两人一度走近。双方的互动既如忘年交,又如情人——除开没有身体接触…… 故事里的年轻人有一把镶满了钻石的吉他,他也善于演奏,能够制造出狂野的声音。此人说谎成性,觉得人生才开始,总惦念着自由,向往并想象着远方。而他的朋友——那位中年人,却早就已经安然于静止的、受限制的、波澜不惊的、没有真正活力的生活里。 年轻人挑动了年长者的感觉,激活了他;但在关键时刻,却弃之而去。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情人节后的一天,双方一道越狱,一人未遂。 《钻石吉他》发表的时候,作者只有26岁。在本次独白里,我会直言作者的“同性恋”身份,并想说说那件事,和这篇小说之间相映而成的一些“结构”——那是伤感的“结构”——有些人,过早无望,内化了它,断灭了关于情欲的追求,但又难免被人挑拨,并终究难以得到爱和自由…… 请听音频。本次音频的长度是:45分钟。 补充说明:在录音的中途和末尾,你会听到一段好听的音乐,那是由菲利普·格拉斯作曲,都柏林吉他四重奏乐团演奏的曲子。 ———————————————— 录音时间:2021年9月28日深夜 ———————————————— 联系慕来 微信公号:慕来 微信私号:mulai_y 电邮地址:[email protected] twitter:@mulai1987
点开音频,你会听到四十多分钟的谈话。 录音里,主持人慕来会与别人聊聊天。你会听见一些故事、经历和心思。 每次谈话,我们只说一点点。 提醒:本集录音可能不适合“所有人”听;音频中会说出许多和“性”相关的话题;并且会说出不少“超越了日常限制”的内容。 谈话人的意见是其个人意见。 —————————————————————————————————— 高兴先生常常会捆绑别人。 他会绑住形形色色的人:男人、女人、跨性别者…… 在主业之外,高兴先生是个“绳师”——很有经验的那种。 得知我要访问他时,高兴先生马上问我:好。你要被捆绑吗? 我啊? 我还不想被捆绑呢——字面意思上的那种——但,我的确也在寻找一些“强劲的人际关系”啊!! 高兴先生会说:每个人,都需要寻找强劲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啊!!! ———————————————————————— 在本集谈话中,我和初次认识的高兴先生聊了一会儿超越界限的话题。 我们在魔都市中心的街心花园中(安福路附近)聊了聊SM、捆绑、社会的结构和人心的欲求…… 我很快乐,谈话本身就让我快乐了!而亲密关系呢? —————————————————————————————— 录音时空:2021年9月17日夜晚;在上海徐汇区的一个街心公园。 本集讲述人:高兴 本集关键词:SM、强劲关系、绳缚、深层欲望、社会与人心…… 封面贴图:高兴先生的许许多多的“绳模”中的一位 ———————————————————————————— 联系慕来 微信公号:慕来 微信私号:mulai_y 电邮地址:[email protected] twitter:@mulai1987
听到总时长超过一个小半小时的讨论——关于蒲松龄的《聊斋·画皮》。 录音时间:2021年9月8日深夜至次日凌晨 主持:慕来(在崇明岛) 与谈人:Art(在上海市区);Jasper(在上海市区) —————————————————————————————————————————————— 在录音中,我们围绕文字,情节,和蒲松龄所作的种种叙述,讲述了各自眼里面和心目中的,对于《画皮》的认知和理解。 请你注意:我们在讲述文字世界里的、蒲松龄笔下的《画皮》,而不是任何影视作品中的同题的东西。 主持人与嘉宾会一起说出蒲松龄之笔下作品的内容梗概,此前此后都会涉及一些意见的交织。 渐渐地,更多的意见会接二连三地出现,你会听见非常密集,且有层次的讨论! ———————————————————————————————————————————— 联系慕来 微信公号:慕来 微信私号:mulai_y 电邮地址:[email protected] 豆瓣:@mulai twitter:@mulai1987
点开音频,你会听到一个多小时的谈话。 录音里,主持人慕来会与别人聊聊天。你会听见一些故事、经历和心思。 每次谈话,我们只说一点点。 提醒:本集录音不适合“所有人”听;其中会谈到和“性”相关的话题;本次谈话总体上相当健康,部分地方闪烁着“阳光感”,有些地方会出现多种层次的灰色…… 这一次的谈话人是Art。 她是青岛女孩,大学学了外文,毕业后在老家的电视台里做“体育频道“的节目主持人和记者。干了没多久,她就进行了大跨度地转行——到了复旦大学,做起了和“芯片产业”有关的工作…… Art的经历比较丰富多姿,想法相当活泼奔放——通过录音,你会发现后一点。 她很好客——录音前,她兴致勃勃地为我买了一瓶烈酒:“约翰行走牌黑标威士忌”,同时给自己买了多罐啤酒——青岛女孩风采斐然啊。 本次录音在其闺房内进行。 那不是一间整洁有序的房间!里面充盈着猫屎的味道。 Art和多种生物蜗居在一起:两只性情不一的猫咪,一些死老鼠,以及一条白颜色的蛇。 Art的卧榻上铺着小零嘴,枕边摆着一组SM道具/调教工具:那是三种小鞭子。分别是:带穗子的鞭子、梅花(♣)造型的御姐鞭、特种马术鞭。 房间的一面墙上张贴着肖战和王一博的五张海报——海报上的男人长得很相似,我不太能够分清谁是谁……他们摆出了眉目传情的姿势——我觉得有点不真实。 Art说:自己是“腐女”。 在本集录音中,我们会以三件东西为线索,探索一位腐女的屋子,也稍稍了解一下她的心思…… 录音时空:2021年9月3日深夜至次日凌晨;在距离复旦大学不远的小区里。 本集讲述人:Art 本集关键词:腐女、冷血动物、理智和情感、爱和性、CP粉…… 封面贴图:慕来拼贴的图片 —————————————————————————— 联系慕来 微信公号:慕来 微信私号:mulai_y 电邮地址:[email protected] 豆瓣:@mulai twitter:@mulai1987
点开音频,你会听到三十多分钟的谈话。 录音里,主持人慕来会与别人聊聊天。你会听见一些故事、经历和心思。 每次谈话,我们只说一点点。 提醒:本集录音不适合所有人听;录音中会出现少许粗口。 这一回的讲述人是方子敬。他很年轻。 他蹲过监狱。 那段时间,他和几十个男人同住在一个“仓”里(“仓”是狱友的暗语,即“监室”)。 一天天、一月月……刻意的冷淡,和鲜明的友善均会浮现出来。有些面目,会被看见;有些人心,仍然隔着肚皮…… 录音里,方子敬会回忆三个男人,说到三种关系。 回忆之中的男人,都比录音之时的方子敬来得年长。 谈话前,我得到了三个关键词:“背叛”、“成长”,以及“知识”。 ——有人会重蹈覆辙,只因一些小钱,而抛弃掉友谊; ——有人似乎明白“心理”的复杂度,也有颇多阅历,并仍然愿意和年轻人一道继续“成长”; ——有人会因为“呆板而无用的知识”,而被狱友尊重;有人却在最不自由的地方,讨论着幻想之中的、遥远的事…… 录音时空:2021年8月25日傍晚;在上海南京西路上的老房子里。 本集讲述人:方子敬 本集关键词:监狱、男人、背叛、成长、知识…… 照片:结束录音后,方子敬整理了一下花衬衫。 —————————————————————————— 联系慕来 微信公号:慕来 微信私号:mulai_y 电邮地址:[email protected] 豆瓣:@mulai twitter:@mulai1987
点开音频,你会听到三十多分钟的谈话。 录音里,主持人慕来会与别人聊聊天。你会听见一些故事、经历和心思。 每次谈话,我们只说一点点。 本集录音中,讲述人阿聪会说到残酷的往事。 十六岁时,他已经不是暴力团里的新人了。那年,珠江边有过一场暴行。他参与其中——不是最积极的那位,但也带着极狠的心。 他和一伙少年一起,对另一个少年做了语言和肢体上的羞辱和侵犯,迫使对方两次没入江中。 在当时的情境里,一些人想去弄死一个人,又觉得那人终归不至于马上死去…… 而事态的走向是极其冰冷的——越轨的行为被反复加码,难以收拾了。 一条年轻的性命,在看上去很是安静而昏暗的江水中消失了…… 本集录音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令你感到不安的东西。 我没有对录音内容做任何裁剪。 在录音开始前,我并不清楚自己会听到什么。 在录音的后三分之一里(即最后的十分钟里),我们会聊到阿聪的小猴子、海绵宝宝,和绝世好爸爸…… 我希望你能听到那个部分。你会发现一个人身上的多重侧面。 那只毛绒小猴子陪了阿聪十年了。有一晚,我见他抱着“小猴”一起睡觉。 他说“小猴”是自己的守护者。当有了恐惧和不安的感觉,他就把那些感觉告诉“小猴”。“小猴”会保护他。 为了一种爱,他考虑在身上纹一个“海绵宝宝”,但也许还不知道应该纹在哪儿——阿聪已经有了许多纹身了。 本集录音无意宣扬任何东西。 对于一些东西的谴责也已不必。 感谢讲述人的坦诚。 希望你能以理智且有情之心,去听这一集里的声音。 录音时空:2021年8月10日深夜;在上海南京西路上的老房子里。 本集讲述人:阿聪(夜场工作者) 本集关键词:暴力、黑帮、少年犯罪、意外伤害、残酷、多棱的性格…… 封面照片:完成录音后已经是零点了,那时阿聪穿上了花衬衫,准备出门去工作。
点开音频,你会听到接近三十分钟的谈话。 录音中,主持人慕来会与别人聊聊天。你会听见一些故事、经历和心思。 每次谈话,我们只说一点点。 卸妆后,她露出了年轻女孩的样子——就是封面照片上的样子。 在热天的深夜里,我遇到她。 初见的时候,她带着妆——相当“黑暗”的那种——距离感写在脸上。 那时她独自坐着,像在思索着什么,而那些脑内的东西又似乎一直在惹恼她;一开口,妆容所制造的虚幻的屏障就碎裂了——她的声音并不冷酷,也不愤怒。 闲谈中,我得知她喜欢过尸体,也曾喜欢过其他偏向于黑暗的、死沉沉的东西。 她轻轻地说:那个时期,已经度过了…… 为什么不再喜欢尸体了? 在本次录音中,嘉宾米饭讲述了不久之前的事——高中时的一些经历。 读高一时,米饭是“小太阳”一般的学生。后来,她就需要躲避在“黑暗”的庇护下了。 世界肯定不是非黑即白的,生活的方向也并非是非此即彼的。现在的她,发现了新的方向…… 她已经不再沉溺于黑暗的状态中了…… 录音时空:2021年8月8日深夜;在上海南京西路上的老房子里。 本集讲述人:米饭(大学生) 本集关键词:高中时期、焦虑、强迫思维、考试、非黑即白、离家出走…… 封面照片:完成录音后,显得更加开心了一点的米饭。
点开音频,你会听到接近三十分钟的谈话。 录音中,主持人慕来会与别人聊聊天。你会听见一些故事、经历和心思。 每次谈话,我们只说一点点。 住进了长江边的仓库后,天昏地暗的日子就来了。 那里和闹市区不一样,和乡村也有别。 那是排掉了时间,减灭了人际的地方——真真实实的仓库,二十平的占地面积,分隔出了上下两层,没有洗手间,储存着杂七杂八的东西——有些近乎于是垃圾,出去走几分钟就会靠近江水——然而住在里面的那个人经常不想出门。 起先,里面住了一男一女。男的打架子鼓,女的要弹贝斯。当然,他们要组一支乐队。然而,这只是最初的计划。 生活的轨道不太容易紧贴设想…… 各种动静,会发生种种变奏,忽高忽低,忽明忽暗;也会卡住,似乎一直会暗下去、一直会闷下去…… 在本集录音中,讲述人小脑介绍了一间曾经令其动情的仓库。 那本该是一个既积极又避世的场所。然而渐渐的,仓库封住了小脑的情感、也禁锢了她的行动力。 小脑在暗调的仓库里住了一年。 离开时,她脱光了衣服,拍摄了身体与仓库的合影。也许,她不会常常去看那些照片…… 没有永固的东西,一切终会变化。情感、场所、你我,皆如此。 录音时空:2021年8月8日深夜;在上海南京西路上的老房子里。 本集讲述人:小脑(大学生) 本集关键词:另类空间、情感困境、逃避、社会距离…… 封面照片:完成录音后,小脑戴上大大的墨镜,并点燃了香烟。
有点惭愧的说明:录音中,慕来一直把“温诺娜”念成了“温若娜”……好在,这不影响讲述本身。 故事的关键词:科幻、气象、地缘政治、敌对国、台风、军事、太平洋、超线战、难民、操控自然力、科技滥用、政治力渗透、敬畏…… 《我爱温诺娜》发表于1985年,那一年,叶言都36岁。 叶言都出生于澎湖,祖籍北京,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人。他早年学习历史,后来成为报人,退休后重回学校,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教职等社会工作。 本故事被收录于1980年代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海天龙战》。该书在2020年有了再版。再版时,小说集有了一个新名字:《绿猴劫》。 《我爱温诺娜》的故事梗概(摘自网络): 隔着一条永丰海峡相望的两国-加西亚和布龙,素来关系紧张。一日,气象专员吴盛嘉接到政府征召,加入一项秘密计划。据报,加西亚打算在近日用人海战术派遣大批难民搭船进驻布龙,造成布龙社会混乱后再一举进攻。布龙政府召集一批科学家展开破坏计划。在大批加西亚难民越过海峡时,若有无预警的台风侵袭,即可不费吹灰之力地完成任务。于是布龙科学家们在台风中投下碘化银,使台风威力增强后再加以利用。就在加西亚难民准备要渡海时,布龙科学家将热带低压增强为温诺娜台风,配合伪造的台风路径,成功粉碎了加西亚的计划。 录音中,用到了数段带有自然声效的音乐。它们都出自音乐人Jeff Greinke。 联系慕来 微信公号:慕来 微信私号:mulai_y 电邮地址:[email protected] 豆瓣:@mulai twitter:@mulai1987 LISTEN THIS
她(白秋练),本是洞庭湖中的有灵而有情的生命,因为诗歌,而同他(慕蟾宫)结缘;在现实的层面上,他们实现了婚姻;在更广与更深的层面上,他们有了自由,并得到了灵犀…… —————————————— 故事的关键词:水中的生灵,诗歌传情,爱情,精怪,自由,代际关系,洞庭湖,白豚,婚姻 …… —————————————— 因为诗歌,白秋练结缘慕蟾宫,“一段爱情”就此被启动,“几种自由”有待有情的生命去探索下去。 白秋练不是凡人,而是水中的灵物。在人情方面,她是否练达?在诗文方面,她又需要何样的知音? 慕蟾宫和他的爸爸,如何去回应白秋连和她的母亲? 奇妙的故事中是否有着现实的东西——情路不易?有情众生都愿找到“心有灵犀的情境”?天下事,愈急则愈远,愈迎则愈拒? 蒲松龄藏起白秋练的身份,直到靠后部分才加以揭露,这样做,促成了哪些效果? 出现在小说中的各种诗歌又在暗示和勾连什么? ———————————— 录音中用到了三段音乐: 1)喜多郎 - Aqua 2)喜多郎 - Oasis 3)喜多郎 - Crystal Tears ————————————— 联系慕来 微信公号:慕来 微信私号:mulai_y 电邮地址:[email protected] 豆瓣:@mulai twitter:@mulai1987
故事的关键词:年轻的妈妈、年轻的妻子、创伤、谋杀、精神控制、精神问题、变态心理、PUA、亲密关系、封闭的生活、救赎、被压制的情感 …… 在本集录音中,慕来与友人阿硕(第一次来到节目)一起聊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的短篇小说《多维的世界》(Dimensions,又译《多重时空》)。 门罗是诺奖获得者。 门罗出生于1931年,三十多岁的后半程才开始出版小说集,如今九十高龄,已经封笔。《多维的世界》是在2006年时发表的,当时门罗75岁。 这篇小说被收录于故事集《幸福过了头》(Too Much Happiness)。 睿智且动情的、古稀之年的门罗,书写了二十岁左右的女子的故事。 故事里的她很早就已为人妻、为人母,随后,她的三个小孩子被全部杀死了。 杀手不是别人,竟是她的最最“亲密”的人——她的丈夫。 本集录音会持续一个半小时。 录音中会谈到小说的内容、一些写作技法、故事标题上的多重的意义,以及结尾里所形成的“不明确的可能性”…… 这篇小说会给读者带来一些压力。 故事中的她的人生已被推入极境——她能怎么做? 去继续依靠一个弑亲的疯子,还是意外地为人生开启新向度? * 录音中用到了两段音乐: 1)Nicolas Horvath 演奏的Philip Glass的电影配乐 Choosing Life (来自电影 "The Hours") 2)Nicolas Horvath 演奏的Philip Glass的电影配乐 The Kiss (来自电影 "The Hours") ———————————————————————— 联系慕来 微信公号:慕来 微信私号:mulai_y 电邮地址:[email protected] 豆瓣:@mulai twitter:@mulai1987
你是否常常进入便利店?全家、罗森、喜士多、7-11…… 在城市中独自生活的你,是否真的很需要便利店? 便利店是否是你的好朋友?你会不会认识几位店员,并且愿意和他们说说话? 你会不会特意回访一家店,去看望一个已经极其面熟的家伙/伙伴——他/她给你带来了便利吗(物质上的,或者别的方面)? 在本次独白中(不备稿的个人单口谈话中),主持人慕来主要要说两个内容。 内容之一:多年前,慕来在北京的冷风中晃荡,情绪崩坏,那时他走进便利店里,买了瓶可以立即旋开瓶口的红酒,并和有点帅气的、操着京腔的店员打了一丁点儿的交道…… One night in Beijing中的情况没有发生哦——慕来只是意外地,得到了两个杯具…… 内容之二:早逝的台湾作家李维菁(2018年离开人间,活了49岁)写过一篇关于便利店的随笔,名为《便利超商是我的好朋友》,该文被收录于她的最后的散文集:《有型的猪小姐》。 录音的后半段,慕来要完整地念出那篇随笔。 那是有点妙的文章哦! 文章里有位都会里面的、独立的女子。她就是李小姐自己。她从便利店那边得到照应,感受到人的气息。而在某一刻,当一些温情真的被触动时,李小姐却自然而然地,说出了一句带有暧昧之腔调的谎话…… 她,欺骗了已经熟悉了她,且愿意再次见到她的男店员…… 本集独白,也许会让你想想这样的问题:你真的可以独处吗?你如何和都市中的一些带有人情的机制相遇,并分别…… 在本集录音里,慕来会隐隐说出一些未来也许还会展开来说的话题。请让这样的、奇怪的、很有个性的、或许会让你安眠、或许有会让你振奋的独白继续吧! 你可以鼓舞慕来! 本集录音中用到了一段音乐。那段音乐是:Jean-Joel Barbier - 3 Gymnopédies:1. Lent et douloureux 本集的录音时间:2021年5月17日,夜晚 本集的录音地点:上海大虹桥地区的一个房子;由一位慷慨的听友/朋友提供的临时居处。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