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单6:基因遗传记忆,每个人都是疯子,梦野的《脑髓地狱》

开卷FM

关键词:日本推理四大奇书之首,《脑髓地狱》,循环,基因记忆和细胞思考。 本期节目会涉及《脑髓地狱》的故事梗概,欢迎大家通过我的节目来了解这本书,也欢迎大家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另外也可以加入我的听友群,我们一起交流书单、读书体会和人生感悟,获得更多的读书的乐趣。 关键出场人物: 失忆男:醒来被关在 7 号房间的男人,自认为是吴一郎。 6 号表妹:关在 6 号房间的少女,自称是失忆男的表妹和未婚妻,死而复生。 若林教授:九州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的教授,法医,医学研究领域是暴力犯罪和心理刺激。 正木教授:九州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的负责人,研究领域是基因记忆和细胞思考。 千代子:吴一郎的妈妈。 八代子:千代子的姐姐,6 号表妹的妈妈,吴一郎的姨妈和岳母。 吴清秀:唐玄宗年间的绘画天才。 小黛:吴清秀的妻子,为吴清秀的政治理想献身。 小芬:小黛的妹妹,后与吴清秀结合育有一子。 内容简介: 《脑髓地域》,一本写于1927年,成书于1935年的,至今已有80年历史,仍被誉为日本四大推理奇书之首的作品。 书中存在大量嵌套式的写法和内容,故事集中发生在一个简单的场景中,利用主角视角抽丝剥茧的推理真相,全书给出的线索和逻辑缜密,但通过对于证据、事实和记忆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推理结局。非常烧脑,被誉为日本四大推理奇书之首。 节目彩蛋:本期节目的 BGM 是来自余一一女士的《失重前测试》

32分钟
13k+
1年前

诺奖作品《我的名字叫红》,波斯细密画派到央美毕业展风波,艺术感培养和艺术品创作

开卷FM

开卷有益(kai juǎn)第 10 期: 本期嘉宾:Anny老师,中央美术学院,某届央美高考专业状元,老师的公众号 : White Chess Set 01:19 土耳其作家写的一本推理+爱情+宗教题材的作品竟然是当年的诺奖作品,这本书是《我的名字叫红》。 03:48 以“尸体自白”开场,拼图式的写作 07:51 让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九把刀,才不是校园小清新,其实是《楼下的房客》和《都市恐怖病》。 09:43 君士坦丁堡汇集了亚欧文化,宗教色彩强烈不允许出现阴影的细密画和特别利用光影的西方画派,派别之争 12:16 细密画的风格就是“没有风格”。 17:40 一个凶手的两场谋杀,但动机截然相反:保护新风格;保护细密画派。 22:44 师徒之间的抗衡和博弈,把痛苦和成长的快乐绑定在一起,情绪的反复弯折。 25:31 从小接受过多种艺术的培训,从中感受现代教育体制和书中古代艺术教育的冲突之处。 29:04 别问学艺术的建议,问就是别学! 32:13 科技艺术是一个跨学科领域:需要传统艺术的审美,和驾驭声光电技术,复合产生作品。 33:28 安妮老师曾经作品的创作解密。 39:09 对于“普通人如何欣赏艺术”,首先要警惕自我定义“普通人”这个概念陷阱,拥有批判性思维在生活中缺乏但很宝贵。 44:16 给美术作品打分是个太残忍的制度,尤其对于小孩子,打分内容的短视频也是在传播成年人的机械、冷漠,和对个性的不尊重。 45:44 美术教育本身一定有更好的方式,但深知自己以第一名考上美院也是因为自身服从性高。这是来自美院状元的心声。 49:22 今年央美毕业展上作品在社交网络引发的争议作品。 51:01 现在的快节奏社会,观众可以很暴力,很多人不愿意去听创作思路。 53:00 自觉并不适合搞艺术,但因从小只接触了这一件事,无法想象从中抽离。艺术成了一种惯性。 54:42 回到本书,细密画师们自知在艺术类别中自己最低,但他们仍在自己创作领域中有追求,和自己较劲,卷。 55:36 作为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艺术作品创作过程,甚至使用工具都可以对于评判有很强影响,但“我上我也行”行不通。 59:22 卡兰特的香蕉是不是有点太随意了? 01:02:32 所以能做随意的艺术品的前提是,前期是不是卷赢了大多数人,或者你爸爸是不是卷赢别人的爸爸。 01:03:05 由鲁迅写“我家有两棵枣树”引发的一点联想和观点交锋。 01:06:08 对于书中的爱情部分,小说《纯真博物馆》和真实的纯真博物馆里一个作品——4213个抽过的烟头。爱一个人可能不需要如此程度地爱。 01:20:11 今天聊了诺奖作品,还聊到了艺术家、普通人、艺术学习者、老师、观众这几类人当中的关系。更多希望大家能够思考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 本期提到的作品: 图书: 《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作者:乙一(日本) 《第七天》作者:余华 《摩天大楼》作者:陈雪 《枯枝败叶》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罗生门》作者:芥川龙之介 《局外人》作者: 阿尔贝·加缪 《楼下的房客》作者:九把刀 《波多里诺》作者:翁贝托·埃科 《子夜》作者:茅盾 《纯真博物馆》作者:奥尔罕•帕慕克 九把刀「都市恐怖病系列」(含《恐惧炸弹》、《阴茎》、《影子》、《冰箱》、《异梦》、《功夫》、《狼嚎》、《飞行》等) 电影: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霸王别姬》 《爆裂鼓手》(Whiplash) 连续剧: 腾讯热播剧《摩天大楼》 艺术作品: 名称:大红色的平面构成-黄色、黑色、灰色和蓝色 创作者:彼埃•蒙德里安 现藏地:荷兰-海牙现代博物馆 Maurizio Cattelan(毛里齐奥•卡特兰) Comedian《喜剧演员》,2019 Anny 老师的作品:

82分钟
99+
1年前

开单5:真相只有一个:到底是我杀了谁?还是谁杀了我?推理小说的乐趣!

开卷FM

今天我们聊聊推理小说的那些事,这是一个我喜欢并且擅长的领域,这期节目会聊到推理小说的基本类型,到如何构建自己的推理体系。我认为“阅读”要有乐趣,推理小说就是很容易建立起乐趣的类型。这期和大家聊的内容,大家可以听听看。 另外,片尾音乐是王者荣耀之英雄狄仁杰,我也是第一次听,就觉得其中的词写的挺好玩的。大家听听看吧 00:07 怎么想到要聊推理小说的,异常痛苦的起源体验。 03:31 著名的爵士,著名的福尔摩斯。 05:29 福尔摩斯虽然是大IP,但其实不算是顶级的推理小说,但时至今日,他进化了。 08:08 看到满书架的东野圭吾我就绕道了,社会派的宫部美雪和松本清张。 10:57 用“小学生记叙文”读推理小说。 19:13 能读就会写!你上你也行? 20:28 《消失的硬币》的核心轨迹,用这个框架不用给钱。 24:54 范·达因老爷子是强迫症。 26:25 “范达因二十条”之前19条,很能说明问题。 29:50 “范达因二十条”之最后一条:破梗破小说! 31:56 1913年的古典推理、欧美英汉派推理、法庭派推理、日本本格推理、变革推理、社会派推理、中国风推理、推理来小说编年史……未来可聊,下期就聊! 范达因二十条: 1.公平呈现线索,让读者与侦探解谜机会平等。 2.不刻意用不正当诡计欺骗读者,仅保留必要犯罪技巧。 3.避免爱情成分干扰纯粹推理。 4.侦探和警方人员不能是凶手。 5.依靠逻辑推理破案,非意外、巧合或无合理动机的嫌犯自白。 6.侦探通过线索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7.小说中应有尸体且疑点多,凶杀案要够分量。 8.破案用自然方法,禁用超自然手段。 9.侦探只能有一名。 10.凶手是有份量、读者有兴趣和了解的角色。 11.仆人等卑微角色不能是凶手。 12.连续杀人案凶手只能有一名。 13.避免秘密犯罪组织,否则成冒险或间谍小说。 14.杀人与破案手法要合理科学,限于寻常范畴。 15.谜题真相明晰有条理,敏锐读者可自行破案。 16.减少无关叙述、人物分析等,专注于陈述和推理问题。 17.职业罪犯不承担推理小说中的犯罪责任。 18.犯罪结局不能是意外或自杀。 19.犯罪动机是个人的,不能是政治游戏或者目的刺杀 20.列举多种已用烂的方法: (A) 从案发场所留下的烟头,和嫌疑犯所抽的香烟品牌做比较,藉此找出凶手。 (B) 假装受害者的鬼魂显灵,吓得凶手自己招认。 (C) 伪造指纹。 (D) 用假人来制造不在场证明。 (E) 因为狗不吠,表示闯入者是熟人。 (F) 一个无辜的人被认定是凶手,结果原来他是凶手的孪生兄弟(或姊妹),或是长相极为酷似的亲戚。 (G) 用针筒注射或是在饮料中放入迷药。 (H) 警察破门进入一间上锁的房间之后,谋杀才真正开始。 (I) 用相关字来测试是否有罪。 (J) 使用密码或密语,最后被侦探识破。 本期提到了众多作品,推理小说居多,各位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对于出现的作品,咱们一起讨论。而且对于推理特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我的卷友群,我也可以找一些大家喜欢的作品,咱们一起分享和阅读。

38分钟
99+
1年前

婚姻不幸,残酷杀戮和悲剧人生,她叫《刘氏女》

开卷FM

开卷有益(kai juǎn)第 9 期: 本期嘉宾: Fiona老师: 一个不焦虑、不减肥、不晚睡、不务正业的金融女。 02:19 这次我们聚焦于一个极其小众的群体:女囚。 03:00 锯齿形叙事,呈现的幸运与不幸之间很容易让人有故事带入,产生更强心理波动。 04:40 最惊悚的8页书……,想起许多香港邪典电影。 09:36 一个热爱生活的也有可能因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走向犯罪之路。 12:55 有一个家庭结构里面特别消耗你的人,怎么办?让他消失? 15:10 章诒和的文字有一种很强的画面感和带入感,能让读者认识一种不见血的残忍。 17:25社会和婚姻制度的不公之处,把农村出身的刘氏女逼到死角,而 “智者不入爱河”,为什么大城市里所谓的“剩女”多。 23:40 法律制度很多是从管理安全性和社会稳定性出发而设计存在的。 25:20 白天不懂夜的黑,为什么夜晚让恐怖更恐怖,源自无尽的想象,但现实是:腌人肉跟腌其他肉并没有很大区别。 28:00 简单但是心思又足够缜密,这样的人能干成事。 30:18 八面玲珑的人是一台多核处理器。但性格有缺陷的人,就要背负这样的人生吗?他们能不能找到求助的机会? 31:14 感到生活没有其他可能性的人会主动放弃自由。 32:10 监狱是一个人性暴露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性藏得最深的地方。这里面其他女犯人的故事。 40:15 章诒和想要解剖残忍的人性,但又希望读者能看到人性的温情,我觉得这是一种局限。 42:26 “给你点这支烟是告诉你你出狱之后你就是你自己了。”狱警希望犯人别回来,但真实世界中有犯罪记录的人再犯罪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45:40 章诒和:不是一个好作家但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我推荐的大师的理由。 47:20 创作的各种因素不应成为限制角色跟读者之间距离感的原因。 52:30 读书和运动,可能是垃圾时间,也可能黄金时间,学会和自己独处才是我们重要的人生课题。 55:20 独处是我的黄金时间:当你不知道答案的时候你只需要等待,答案可能会主动找你的。 56:44 人终归在某些时候要做一些有意义但是没价值的事。这是我的动机。 59:22 刘氏女陷入了一个看不到头的无尽的循环,最终哀过莫大于心死。但我们是幸运的,有能力选择和走出自己的困境,寻找温暖。 64:30 看待过去的时候没有不舍的悲伤,看到未来仍有希望,尝试实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本期提到作品: 电影: 《寻梦环游记》(CoCo) 《绿皮书》(Green Book) 《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 《朝云暮雨》 电视剧: 《监狱风云》(OZ)(导演: 汤姆·方塔纳) 图书: 《往事并不如烟》(作者: 黄允成 / 章诒和) 《死屋手记》(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65分钟
99+
1年前

开单4:特朗普遇刺到第四权力犯下阳光下的罪恶

开卷FM

今天聊聊美国大选,这次的美国大选的戏剧化程度极高,一个偶然事件已经可以影响未来的选举走向,但其实有更多潜移默化的竞选武器早就使用在选民的身上,更有甚者,实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谎言来误导民众,我们就聊聊这些: 另外片尾的音乐是《阳光下的黑暗》,这集聊的也比较散,大家随便听听。 00:07 对于这次总统竞选过程中电视辩论环节提前的两个分析推测:尽早试水民意以便快速跌迭代调整精选策略;双方政治底牌已经没有神秘性,所以电视对决来的比以往早了一些。 02:10 遇刺是竞选的好武器,特朗普遇刺对比台湾阿扁遇刺,那个是真刺杀,哪个又是真阴谋? 05:00 3·19陈水扁枪击案的疑点。 05:40 神探李昌钰针对3·19陈水扁枪击案提出的“6个不可能”。 06:06 有两个原因推测7·13特朗普枪击案在“玩真的”。 08:10 自媒体武器的强大威力,2016年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也因为自媒体玩得好成功战胜了希拉里。 09:33 自媒体背后强大的算法和推荐机制会把各种关于你所支持者的不利信息大量推送给你,让人产生自我怀疑,进而改变终选。现在的自媒体已经变成常规核威慑了。 12:06 自媒体有误导,那主流公众媒体就好了么?更恐怖的第四权力,犯下的阳光下的罪恶。 14:31 第四权利的典型案例----“育婴箱事件”:海湾战争期间,被炮制出的惨案,被主流媒体地大肆报道,被成功煽动的群众情绪,被成为美军顺利出兵伊拉克的理由。 18:43 发现并预防第四权利可能的罪恶:发声者和受众的双面自省。 22:44 Outro Music 《阳光下的黑暗》。 本期提到作品: 图书《影响力》(作者:【美】罗伯特·西奥迪尼)

24分钟
99+
1年前

一部10年前的日本纪录片的启示,《老后破产》意味着什么?

开卷FM

开卷有益(kai juǎn)第 8 期: 本期嘉宾: 阿未:高校教师,心理学方向,《未老先聊》主理人,国内少有的关注中老年话题的播客。 土豆:制造业搬砖人,特别会存钱,无痛储蓄率50%+,期待探索出更多搞钱路子,早日退休 04:41 日本连续13年人口减少,老年化特点突出,放眼中国未来很可能就是现在的日本。 06:30 很多的日本老人在老后破产的原因是因为医疗费用和长期护理费用的不足。 08:24 长寿会变成压垮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09:25 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背后就是中国社会的少子化。 13:10 普通人面临的老龄化问题:退休金怎么算,丧失经济能力后如何面对人生的焦虑和绝望。 15:15 一个中国适龄女性在做婚育抉择时最现实的考量。 16:18 日本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两个思路:养老金和老年生活保护制度。 18:11 日本老人对生活保护申请的恐惧源于对国家的不信任。 19:22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养老金制度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产者。 23:25 养老问题是中国中年人讨论经济问题时的尴尬时刻。 25:16 怎么看待“寿多则辱”现象:我们如何体面地老去? 26:57 少子化原因之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面临老后的穷迫局面以及对面社会责任压力的逃避。 32:33 少子化原因之二:结婚观念和结婚、生育成本的考量。 36:04 一个爹味儿论点:相对而言有儿女的老人在老年阶段的生活会比较体面。 40:04 老后破产的又一原因,老年人压根儿没有生活在社会支持系统里。 47:04 如何避免老后破产:多挣钱还是多挣钱还是多挣钱? 52:10 普通人老后的窘境:有钱但没有支配金钱的能力。 59:09 失去生活品质和尊严是老后另一种隐性的破产。 01:01:09 一个丁克对老无所依的现身说法。 01:03:24 避免老后破产需要做好三件事:经济能力储备、身体能力储备以及老龄化生活的提前布局。 本期提到作品: 图书《老后破产》(作者: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book.douban.com 电影《楢山节考》(导演: 今村昌平) movie.douban.com

65分钟
8k+
1年前

如何将一个没有经济收益的好事坚持快20年,我们聊聊《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开卷FM

开卷有益(kai juǎn)第 7 期: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用方言和大家沟通的,但一定恳请大家听完这期节目!因为在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一定有一些不一样的人,让你有点不一样的感受。 本期嘉宾: 嘉宾的自我介绍:李翠利,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人,农民,乡村超市经营者,乡村文化建设志愿者。爱好写诗、画画,一个在平凡生活里寻找诗情画意,一个心怀美好、憧憬美好、追求美好的乡村女子,认为生活除了诗和远方,最重要的是眼前的苟且。 翠利姐的微光书店的报道链接: 《我和我的小店》——李翠利和她漫长的硬仗 《嘿,看书不》,(视频平台有广告,感谢大家的耐心,这个电影不是我的文化作品,算是给别人打广告了,但这位嘉宾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李翠利的百度词条 时间线: 01:29 乡村阅读文化推广志愿者这个身份对我而言除了诗和远方,最重要的挑战其实是眼前的苟且。 03:18 好的阅读体验是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沉浸式体验。 06:59 阅读是不需要陪伴,一个人就可以玩起来的游戏。 09:19 父亲是我阅读的领路人,小时候阅读带给我的震撼是终身难忘的。 11:22 读书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你用一杯咖啡的价格购买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思想精华。 13:50 创办微光书苑的缘起是看到了乡村的人们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想让阅读作为生活的希望播种到大家的心田上。 18:24 微光书苑从2008年创办到现在是如何运转的,免费的借阅模式遇到过什么困难。 19:40 乡村的孩子们为了免费的糖果看书,阅读的习惯恰巧是孩子带给大人的。 24:40 一本书都没有募捐到,从书店到家我走了一路哭了一路。 29:36 微光书苑的目标:紧跟时代发展,让阅读融入家庭,融入生活,用文化建设服务父老乡亲。 45:56 经营书店的同时她也面临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取舍和平衡。 46:54 媒体对于微光书店的影响是积极的,感恩遇到善良的记者们。 48:45 一位乡村女性的多种身份,也可以是画家、诗人。 55:58 从推广阅读到作家梦,还是渴望一位圆梦之人。 59:20 阅读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学会了阅读就可以读世间万物。 63:50 阅读是一个陪伴终生的习惯,希望阅读的你们都能快乐。 本期提到作品: 图书: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美] 莫提默·J·艾德勒) 《活着》(作者:余华) 《八十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从地球到月球》《神秘岛》《机器岛》(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65分钟
99+
1年前

如何找到《我的阿勒泰》?好像“诗和远方”又回来了

开卷FM

开卷有益(kai juǎn)第 6 期: 本期嘉宾:蒲老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学士。 生于湖北某农场的四川移民子弟;曾在非洲工作,欧洲游学,云南支教,现生活工作学习在北京。永远对未知好奇,在他乡寻找故乡。 02:26 这期节目怎么就莫名其妙地蹭上了热点? 04:10 成为作家是一条漫长而坚定的道路。 09:42 李娟的松弛感:女生最好的医美难道是自由自在吗? 11:24 “无欲则刚”,一个女生可以直面自己的欲望,而且把自己的欲望降到很低的时候,确实可以收获坚强。 12:47 文字有趣且流淌,在时间流逝之后还能留给下情感上的共鸣和收获。 13:54 李娟和史铁生都没有用文字放大他们生活中的痛苦。 16:33 礼物是用来表达爱的,形式不重要,但变成发糕的馕和蒸熟的西班牙火腿也有点过分吧。 21:46 哪里能找到“故乡认同”,我们用来思考的语言能代表我们内心的故乡归属感吗? 26:51 心安之处是吾乡。 35:33 阿勒泰其实是大家心里的“假象”,所有人需要一个能“慢下来”的地方。 40:08 连续剧《阿勒泰》与图书《阿勒泰》是不同的,怎么看待这样的不同 43:28 体验阿勒泰的三种方式:看电视剧、读书、旅游。 46:22 受时代情绪影响下的创业和旅游,社会情绪在两个极端来回摇摆挺恐怖的。 46:52 不要让情绪影响你的正确决策。 本期提到作品: 图书 《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场》(作者:李娟) 《病隙碎笔》(作者:史铁生) 《失落的卫星》(作者:刘子超)

49分钟
1k+
1年前

《起初 纪年》的第一集,一个文字流氓的大部头历史小说

开卷FM

开卷有益(kai juǎn)第 5 期: 本期嘉宾:梁老师,资深银行人,在某银行连续服役超过15年,历史爱好者,军事爱好者,摇滚乐爱好者,一个乐队的鼓手。 本期是《起初 纪年》的第一集,我和梁老师估算了一下,光《起初 纪年》这本书可能要讲四集看能不能讲完,整个起初系列有四本书,所以这个系列应该会比较长,大家就当连续剧听吧 02:00 喜欢王朔,被他作品影响才决心一定要来北京。 06:48 历史上,有几种“类型皇帝”,但汉武帝跟他们有点不一样。 09:29 从“我六年”开始,汉武帝亲政期间与众不同的帝号使用方式。 11:37 霍去病说“我不爱吃这种粗俗的烤制食品。” 13:47 从最开始汉武帝根本就没把匈奴当个事儿,到后来他认真了,这个决策性的变化。 16:40 打仗这事儿从前期来看,有好的将领真不如来几个好的会计实用。 22:19 论“公主培训班”的重要性,这是一个间谍和渗透小组。 25:58 中华民族最牛x地方就是他是一个熔炉,包容、兼得。论农耕经济的特殊优劣势。 29:41 严峻三问题之一: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百万级别的招兵买马。 35:51 不死人的“大逃杀”和乖乖踢正步,李广和程不识的练兵之道。 41:05 严峻三问题之二:投送的解决之道。 47:50 现在的企业团队可以向汉武帝战备组学习什么? 53:04 严峻三问题之三:正义之师“找个理由开战”和打遭遇战。我大汉的第一次对匈作战,光荣开战! 55:40 王朔原本打算写个十几万字就完事了,但没想到洋洋洒洒一写了 140 万字。 本期提到作品: 电影(冯小刚 导演/王朔编剧): 《看上去很美》(2006) movie.douban.com 《我是你爸爸》(2000) movie.douban.com 《一声叹息》(2000) movie.douban.com 《甲方乙方》(1997) movie.douban.com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 movie.douban.com 图书: 《起初·纪年》(作者:王朔) book.douban.com 《玩的就是心跳》(作者:王朔) book.douban.com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作者: [美] 黄仁宇) book.douban.com 特别鸣谢:听友 白驹过隙,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卷友群”。

60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