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视频来自田老师与王煜全对话,北京实地探访“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直播内容,视频详情内容参见视频号《田丰说》
Anthropic加速产品体验,Claude移动APP总收入超过百万美元。AI APP“叫好不叫座”的局面正在扭转,而ChatGPT头部服务营收也体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当ChatGPT早就支持使用LaTeX语言输入和显示数学公式时,Claude终于补上了“这一课”。8月23日,Anthropic公司宣布Claude添加了LaTeX 渲染功能预览,从而能够以一致的格式显示数学方程式和表达式。曾有用户明确表示没有成为Claude付费会员的唯一原因,就是模型不支持 LaTeX渲染。 根据Appfigures数据显示,产品上市经过16周迭代,Claude达到了一个商业化里程碑,手机端移动应用收入突破了100万美元,其中近一半收入来自美国本土用户,其次是日本、德国。对比之下,Claude的用户量在Web端增速更快。 目前,ChatGPT在美国的iOS平台下载量排名第一,收入排名第26。 家人们的点赞、收藏、分享,是对田老师录课的最大支持!关注《田丰说》,每天3分钟,掌握全球AI大事件,本视频由商汤“如影”数字人APP生成。
加拿大AI创企Cohere是OpenAI的有力竞争对手,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Aidan Gomez曾在谷歌工作,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创性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合著者,近期他在接受20VC访谈时,提出了很多“反共识”的AI科研与创业发现,田老师第一时间独家分享给家人们。例如大模型研发中尺度定律不是唯一途径,商业上售卖API行不通等等,本期是“AI十问”的下集。 第六问,人工智能的发展按照成本的指数级增长吗?事实上,模型会很快过时,市场上没人需要去年的模型,尽管构建过时的模型很便宜。而生成每一代新模型会越来越昂贵,但这是值得的,新模型的改进越来越难,没有人知道能否持续下去。新一代模型掌握的知识已经超过了几代人类的知识储备,投入更大规模的研发资金,让模型掌握医学、数学、物理学、量子力学等专业知识,对普通人无感,而是对推动人类科研进步有重大价值。 第七问,OpenAI是否专注于AGI而非实用产品?OpenAI是一家硬核科技的产品公司,为工薪阶层大众打造消费级AI产品,目前对AGI的追求退居于产品定位之后。 第八问,AI服务是否正在回归On-premise私有软件?Aidan Gomez说,我们在客户指定的专有云、私有化环境中部署AI,尤其是金融业客户正在远离云,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而其他行业用户则有不同选择,公有化或私有化部署AI取决于你的垂直领域。 第九问,如何看待模型的缺点?目前模型的幻觉正在飞速下降,我们存在于一个对错误具有鲁棒性的世界,不论人类自身还是模型的幻觉。2023年所有人都在测试“玩”AI模型,而2024年我们将大模型技术投入生产的紧迫性迅速提升,用于改造产品、增强生产力。 第十问,面向未来AI最被忽视的因素是什么?很多人认为尺度定律下AI模型的变化会趋缓,但Aidan Gomez认为方法创新会让模型变得更好,目前研发人员还没有把精力转向AI推理、AI规划、AI纠错等方面,因为这需要长时间的研发投入,基于过去一年这些领域的技术准备,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巨大的变化。 家人们的点赞、收藏、分享,是对田老师录课的最大支持!“AI十问”上集,请关注《田丰说》,每天3分钟,掌握全球AI大事件,本视频由商汤“如影”数字人APP生成。
加拿大AI创企Cohere是OpenAI的有力竞争对手,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Aidan Gomez曾在谷歌工作,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创性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合著者,近期他在接受20VC访谈时,提出了很多“反共识”的AI科研与创业发现,田老师第一时间独家分享给家人们。例如大模型研发中尺度定律不是唯一途径,商业上售卖API行不通等等,本期是“AI十问”的上集。 第一问,尺度定律是否是大模型的核心战略?有钱人喜欢投入更多算力和数据、模型变得更好的Scaling趋势,但这是效率很低的,我们能够通过算法、数据来做出性能更好的小模型,毕竟能买GPT-4大模型的企业很少,客户喜爱小型垂直模型。 第二问,大模型、小模型谁将主宰未来世界?水平大模型与垂直领域小模型将长期并存,长期历史上看,人们喜欢使用通用智能的模型做原型设计,而非在特定模型上做微调,研发人员首先抓住一个昂贵的大模型,证明能够完成某些任务,然后提炼为特定任务的高效精简小模型,所以未来是多种类模型并存的世界。 第三问,大模型价格战、开源战是否是零和博弈?只销售大模型的公司将会很困难,因为价格倾销下大模型是零利润,很多企业将AI服务赠送给用户免费使用,API服务模式很快会改变,而巨大的商业价值在芯片层以下、AI应用层以上,例如ChatGPT每月会员费20美元。 第四问,模型的进步是否超过了计算的进步?目前谷歌、英伟达是全体最大的两家AI芯片公司,很快会有其他芯片厂家迎来高销量,Cohere计算了算力成本,理性选择租用外部AI数据中心算力,这比自建数据中心更划算,Cohere聚焦在上层研发。 第五问,我们是否低估了人工智能进步的短期影响?之前的模型向马路上任何人学习,现在的模型向专业知识领域的专家学习,比如生物学、数学等知识,向模型传授增量新知识将会变得更昂贵,另一方面,算力成本会持续下降。 家人们的点赞、收藏、分享,是对田老师录课的最大支持!“AI十问”下集,请关注《田丰说》,每天3分钟,掌握全球AI大事件,本视频由商汤“如影”数字人APP生成。
OpenAI领投的AI编程公司,估值达到4亿美金,田老师经常说天才在青少年时就锋芒毕露,当然创业路上的竞争同样激烈。 由4位00后创始人建立的初创公司Anysphere,近期获得OpenAI的6000万美元A轮融资,估值4亿美元。Anysphere研发的AI编程产品Cursor,支持代码快速生成、分析优化代码、联网查询资料等能力,包括OpenAI、Perplexity等公司客户都在使用。最新投资囊括了硅谷顶尖投资人,包括A16z公司、AI大咖Jeff Dean、JohnSchulman、Noam Brown,还有Stripe和Github创始人。根据SimilarWeb数据显示,Cursor官网访问量在6月已达60万人次。 2023年,Anysphere公司获得由OpenAIStartup Fund领投的800 万美元种子轮投资。创始人Michael Trull表示,AI编程的天花板很高,仅靠渠道优势取得的销售业绩远远没有饱和,全球有超过2600万的程序员。投资界估计未来AI编程赛道竞争会异常激烈。 家人们的点赞、收藏、分享,是对田老师录课的最大支持!关注《田丰说》,每天3分钟,掌握全球AI大事件,本视频由商汤“如影”数字人APP生成。
亚马逊收购Perceive创业公司,边缘计算提升电商进家庭的AI服务能力,正如商汤科技7月推出的“端云一体”AI服务体系,持续提升C端用户体验,降低云侧推理成本。 本周,亚马逊以8000万美元现金收购边缘芯片和AI模型推理公司Perceive,预计44名员工大部分将加入亚马逊公司。Perceive核心产品是为边端带来突破性能效的AI芯片,超越其他产品20到100倍。亚马逊强调,此次收购将强化在边缘计算研发和定制芯片领域的实力,扩大在大语言模型的研发实力。 Perceive有助于提升亚马逊在语音识别、智能推荐等领域竞争力,并在AI语音交互、数据处理速度方面实施改进,特别是与Amazon Echo智能音箱等硬件产品的配合,逐步增强用户体验。根据市场数据显示,边缘计算市场在未来五年内将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 家人们的点赞、收藏、分享,是对田老师录课的最大支持!关注《田丰说》,每天3分钟,掌握全球AI大事件,本视频由商汤“如影”数字人APP生成。
HuggingFace认为,合成数据只在特定领域有用。 8月18日,HuggingFac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Thomas Wolf发布即时浏览器模型 SmolLM360,同时分享总结了研发小模型时的经验:“真实数据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合成数据可能只对极度缺少真实数据的领域更有意义,比如推理和数学。”目前SmolLM-360M开源模型发布了Demo,在浏览器里直接能跑出SOTA水平。研发团队将模型尺寸从1.7B下降到360M,发现与过去的研发共识不同,即使是小模型也要在数万亿token上训练,时间越长越好。因为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来制作合成数据提示,最终发现严格过滤的网络数据仍然更好,而且更加多样化。过去的对齐和微调技术,针对大模型非常有效,但对小模型效果并不理想。 家人们的点赞、收藏、分享,是对田老师录课的最大支持!关注《田丰说》,每天3分钟,掌握全球AI大事件,本视频由商汤“如影”数字人APP生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