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的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中的中国风歌曲《红颜如霜》正被热烈讨论着,这又一次提醒我们自《娘子》以来,《东风破》《发如雪》《菊花台》《青花瓷》等周氏中国风,为华语乐坛带来的深远影响。 除中国风外,国风与古风这三股风尚和三种概念可以说是当代泛文化音乐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三者的细微区别,却鲜有人仔细讨论、成功辨析。 尤其是古风歌曲,因为短视频平台的猛烈传播,这些年来已多次饱受争议。原本素衣白纱的古风圈,似乎从未如此风口浪尖。 究竟什么是古风?有哪些市井游侠,妄图鱼目混珠,又有哪些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岁月无声,翩然轻擦,梦中楼上月下,曾听古风的你和那个圈子,是否眉目依旧? 【主播】 雅各布,民谣爱好者 肖恩,古风爱好者 【主要话题】 00:38 从周杰伦与他的中国风说起 06:40 中文流行音乐从来不缺中国风 07:30 中国风,国风与古风的辨析 12:32 国风:国之重器,文化输出 14:20 中国风:古意内核,现代呈现 19:33 古风:浪漫倾向,审美趣味 27:08 饱受争议的古风歌和古风歌词 29:33 一问《盗将行》:歌词稀碎 35:23 二问《离人愁》:创作轻浮 41:26 三问《踏山河》:内容空虚 45:17 四问《精英有好戏》:主题错位 49:36 个人推荐那些有才的古风词作人 50:07 迟意《人间不值得》 53:03 慕清明《锦鲤抄》 53:56 邪叫教主《九九八十一》 56:22 Finale楼《倾尽天下》 59:21 好的古风歌词所具备的元素 60:08 有感而发,言之有物 64:16 青春滤镜,岁月有声 【封面】 《倾尽天下》专辑封面 【如何收听】 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小宇宙、皮艇等各大泛用型播客平台上找到我们,欢迎订阅。
“有三兄弟在一条僻静的羊肠小道上赶路。天色已近黄昏,他们走着走着,来到了一条河边,水太深了,无法蹚过,游过去也太危险......” 《三兄弟的传说》是《诗翁彼豆故事集》中最有名的一篇,也对《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巫师和跳跳埚》、《好运泉》、《男巫的毛心脏》和《兔子巴比蒂和呱呱树桩》也是巫师世界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被收录在《诗翁彼豆故事集》中。和麻瓜世界的童话一样,这些充满魔法色彩的童话不仅仅只是儿童读物,其背后也透出巫师们对世界认知的变迁,丰富了整个魔法世界的架构。 【主播】 雅各布,《哈利·波特》系列老粉 【主要话题】 00:30童话故事在《哈利波特》中的出场 01:37一本吟游诗人创作的童话故事 04:06第一个故事:巫师和跳跳埚 10:50第二个故事:好运泉 17:30第三个故事:男巫的毛心脏 25:04第四个故事:兔子巴比蒂和呱呱树桩 32:31第五个故事:三兄弟的传说 【封面】 《诗翁彼豆故事集》封面 【如何收听】 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小宇宙、皮艇等各大泛用型播客平台上找到我们,欢迎订阅。
钟孟宏和黄信尧,是近年来华语电影不可忽视的两个名字。 两位导演加起来一共仅仅八部长片,却依靠着别具一格的视觉语言、独特的作者风格和发人深省的哲思在华语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有人称他们的作品为“二十一世纪最好的华语电影”。 钟孟宏和黄信尧不仅拥有《阳光普照》、《大佛普拉斯》这样的代表作,更是在作品中集结了陈以文、金士杰、刘冠廷、纳豆等一批优秀的演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台湾电影小宇宙”。在这个小宇宙中,他们以大佛慈眼见台湾芸芸众生,以最公平的阳光普照人间悲苦,以电影回应世界。 【主播】 雅各布,16年被《一路顺风》吸引的钟孟宏粉丝 肖恩,曾做过《大佛普拉斯》解说节目的踝部影视博主 【主要话题】 钟孟宏与黄信尧 01:15钟、黄二人简介 03:19钟孟宏的六部长片 18:05黄信尧的两部长片 21:32固定班底形成的台湾电影小宇宙 电影中的哲学元素与黑色幽默 28:30独一档的《阳光普照》和《大佛普拉斯》 44:20钟黄电影中的存在主义思考 48:20钟孟宏电影中的“怀念” 52:28故事总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荒诞 60:00令人印象深刻的“死亡” 63:39世上最公平的是阳光和时间 69:25钟黄对待底层人物的热心和冷眼 钟黄的电影世界 72:11两部长片中的继承与延续 76:24六部长片中的成长与完善 【封面】 钟孟宏《阳光普照》海报 【参考片单】 钟孟宏:停车、第四张画、失魂、一路顺风、阳光普照、瀑布 黄信尧:大佛普拉斯、同学麦娜丝 张耀升:腿 黄荣昇:小美 【如何收听】 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小宇宙、皮艇等各大泛用型播客平台上找到我们,欢迎订阅。
我们曾在第三期节目中分享过对于《宝可梦:超梦的逆袭·进化》这部影片的感想。2020年这部电影是对1998年神奇宝贝系列的第一部剧场版:《宠物小精灵:超梦的逆袭》的版本重制。 稍等!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宝可梦,为什么同一个IP会有这样三种不同的中文表达,而我们日常使用时也能做到无缝交流?我们意识到,无论是“宝可梦”这一IP的中文名演变,还是宝可梦(如皮卡丘)等精灵的官方中文名称,不少都经历过不止一次的调整和规范。而几经易名背后所呈现出的宝学故事与文化现象,远比我们想象得有趣许多。 【主播】 雅各布,神奇宝贝初级爱好者 肖恩,口袋妖怪资深爱好者 【主要话题】 01:01选题缘起:巴大蝴or巴大蝶? 05:01神奇宝贝or口袋妖怪or宠物小精灵? 12:23精灵宝可梦or宝可梦? 16:32宝可梦的官方中文名规范 18:50宝可梦改名:纠错勘误类 19:09蚊香蝌蚪一家:是蛙是蝌蚪? 23:32袋龙or袋兽:是龙是兽? 26:51乘龙or拉普拉斯:这是个啥? 28:42宝可梦改名:含义补足类 29:22沙瓦郎,艾比郎:是拳是腿? 34:15素利普or催眠貘:是魔是貘? 38:11宝可梦改名:惨遭和谐 41:12同样惨遭和谐的技能命名 45:37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能命名 51:41宝可梦命名吐槽环节 52:52谐音梗的呆与妙 57:08拒绝神兽无脑音译! 01:07:19宝可梦命名的梗与昵称 【封面】 记忆中的名字:肥大出饰拳 【如何收听】 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小宇宙、皮艇等各大泛用型播客平台上找到我们,欢迎订阅。
作为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哈利·波特的人生充满崎岖与挑战。但幸运的是,在他的人生中有着小天狼星、邓布利多、卢平、海格这样的年长男性角色为他提供建议、指引方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成为了哈利的“父亲”。 除去这些起到正面影响的“好爸爸”们,卢修斯·马尔福、马沃罗·冈特、弗农·德思礼这样的父亲,似乎起到了一些负面作用,他们的孩子也以“反派角色”的身份出现在了故事之中。 本期节目就借着父亲节和《哈利·波特》系列有声书登录喜马拉雅的契机,聊聊《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的“好爸爸”与“坏爸爸”。 【主播】 雅各布,《哈利·波特》系列忠实粉丝 【主要话题】 00:37哈利·波特里的“好爸爸”与“坏爸爸” 哈利·波特成长过程中的“好爸爸”们 02:11詹姆·波特:哈利真的很像他 08:16小天狼星:最像哈利父亲的人 17:00邓布利多:最睿智的导师 22:13亚瑟、卢平与海格:一些年长的巫师朋友 24:43斯内普:当爱转移到她的孩子 27:53伏地魔:高压统治的一生之敌 31:00哈利·波特:没有爸爸,但也成为了好爸爸 《哈利·波特》里的那些“坏爸爸”们 33:34弗农姨夫:溺爱孩子的极端父亲 35:08马沃罗·冈特:纯血统至高无上 37:53卢修斯·马尔福:和马尔福一个模子 39:23谢诺菲留斯·洛夫古德:奇怪而独特的父亲 【封面】 J·K·罗琳手绘的哈利站在厄里斯魔镜前 【如何收听】 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小宇宙、皮艇等各大泛用型播客平台上找到我们,欢迎订阅。
2022年2月9日,任天堂直面会中首次公布《火焰纹章·风花雪月无双》的情报,并计划于6月24日在Switch平台发售。 《火焰纹章(Fire Emblem)》作为一个1990年诞生的游戏,得益于系列第16作《风花雪月》卓越的商业表现,这个老牌却相对低调的系列,以及相对冷门的战棋游戏类型,再一次广泛进入玩家的视野。 作为一个《火焰纹章》和战棋游戏的忠实粉丝,我想用这期节目回顾一下《火纹》系列从诞生至今的发展轨迹。标题中连用两个“史诗”,前者代表着游戏剧本中角色们的启蒙与颠沛,光荣与梦想,后者则代表着《火纹》系列在现实环境中的阴差阳错,沉浮荣辱。 节目后半段,我将分享一些自己对战棋类游戏和《火纹》故事性的感想,我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会对生死一线的阵前博弈和力挽狂澜的英雄故事,永远心驰神往。 【主播】 肖恩,《火焰纹章》系列忠实粉丝 【主要话题】 01:11近期热点:《风花雪月无双》 04:16加贺昭三与火焰纹章:史诗的开端 08:52暗黑龙与光之剑:横空出世的王子 13:35外传·回声·纹章之谜:平步青云 16:53圣战的系谱:残缺的神作 20:41封印·烈火·圣魔:无数的启蒙 23:19苍炎·晓女:叫好不叫座 25:19觉醒:背水一战 29:13 if:命运的抉择 30:53风花雪月:战棋的奇迹 32:44系列总览:史诗的史诗 35:06战棋游戏的乐趣在哪? 42:27什么是“史诗感”? 58:28成为自己的英雄吧! 【封面】 风花雪月隐藏金色封面 【如何收听】 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小宇宙、皮艇等各大泛用型播客平台上找到我们,欢迎订阅。
5月20日《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三季一次性放出后,瞬间就成为了网络热点。很多播客主播和影视博主都对剧情进行过解析,甚至仿妆博主和舞蹈博主都对《吉巴罗》中的女妖进行了像素级还原,一时间好不热闹。 本期节目邀请到了艺术理论研究出身的皮耶罗,试图从“声音”的角度去解析《爱,死亡和机器人》三季以来的艺术表达。本期会从声音的聆听方式、常见的声音类型、声音的功能、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四个角度进行建构,还原一个“声”动的爱死机世界。 【主播】 雅各布,一口气刷完爱死机的普通观众 肖恩,自称“木耳”的踝部影视博主 【主播】 皮耶罗,南京大学艺术理论在读博士 【主要话题】 00:00这一次,把声音当做主角 声音的聆听方式 05:31因果关系聆听:追问声音的源头 09:53语义聆听:解码柯尔律治的诗歌 16:25简化聆听:以知觉去感受声音 常见的声音类型 20:21故事外声音与故事内声音 21:25机器脉动中的内部音 22:10故事内外声音的模糊边界 24:58远距离声音与声音混响 声音的功能 26:10给予影像氛围和意义 32:21将视觉质感“可听化” 42:49声音带来的不同空间 51:31用声音建构影片的节奏与速度 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62:12视觉与听觉交错的注意力分配 【封面】 《爱,死亡和机器人》片头截图 【如何收听】 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小宇宙、皮艇等各大泛用型播客平台上找到我们,欢迎订阅。
1980年出生的哈利·波特今年已经四十一岁了,他还会记得自己的在魁地奇球场上飞驰的瞬间吗? 从飞行课上的惊鸿一瞥,到第一场魁地奇比赛中的惊心动魄,从三强争霸赛面对火龙的精彩表现,到魁地奇学院杯的荣耀时刻,魁地奇这项运动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魁地奇是一项精彩的运动吗?为什么这是一项男女混打的运动呢?它又在哪些国家流行?现实中麻瓜们玩的魁地奇球是什么样子的?本期节目结合《哈利·波特》原著中与魁地奇有关的那些瞬间以及《神奇的魁地奇球》中对于魁地奇世界观的补充,一起回到在扫帚上飞驰的岁月,感受这项魔法世界运动的魅力。 【主播】 雅各布,《哈利·波特》16年老粉 【主要话题】 01:36哈利的第一节飞行课 03:26巫师们为何用扫帚飞天? 05:25哈利的第一次魁地奇训练 08:00魁地奇球简史 11:17鬼飞球与游走球 13:21从金色小鸟到金色飞贼 16:34哈利的第一场魁地奇比赛 19:38霍格沃兹魁地奇比赛的赛制 21:51六年学生生活与魁地奇球 25:05光轮、彗星、银箭与火弩箭 26:38魁地奇对现实运动的借鉴 30:00魁地奇是一项竞技与随机兼具的运动 34:04格兰芬多的女追球手与斯莱特林的全男班 38:45魁地奇联赛与世界杯 44:49平行世界的哈利或许是一个魁地奇球员 47:44麻瓜们也能玩魁地奇! 【封面】 《神奇的魁地奇球》插图版封面 【如何收听】 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小宇宙、皮艇等各大泛用型播客平台上找到我们,欢迎订阅。
因为隔离而分开两地的肖恩与涂老师,最近在聊到《你一生的故事》这本书时,因其设定之精彩,内涵之丰富,时常有不吐不快,意犹未尽之感。 特德·姜的才华深不见底,放下书后,故事的余韵才袅袅袭来。 于是我们将读书偶得做成了这期80分钟的对谈。我们选择了小说集《你一生的故事》中的同名篇目《你一生的故事》与另一篇摘下科幻双大奖的作品《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试图管中窥豹,一探特德·姜笔下深邃浩瀚的科幻星空和哲思深海。 【主播】 肖恩,七肢桶爱好者 【嘉宾】 涂老师,爱读科幻的好奇宝宝 【主要话题】 00:11 选题缘起: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03:26 特德·姜其人 06:40 《你一生的故事》全书读后 09:43 《你一生的故事》及两把钥匙 14:00 理解故事的第一把钥匙:语言学 22:08 从习得语言到预知未来 25:50 理解故事的第二把钥匙:宿命论 32:19 参透未来却无法改变,是可悲的吗 37:41《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及五个问题 45:05 第一问:现实中也有天使吗? 48:18 第二问:面对质疑如何破局? 53:51 第三问:情绪是否可以比较? 01:01:18 第四问:上帝会惩罚我们吗? 01:06:39 第五问:什么是真正的信仰? 01:17:44 科幻最终总是指引现实的生活 【封面】 《你一生的故事》改编电影《降临》海报 【如何收听】 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小宇宙、皮艇等各大泛用型播客平台上找到我们,欢迎订阅。
博物馆有能力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 又是一年5·18世界博物馆日,今年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叫做“博物馆力量”。看到这个词汇,我的第一反应是4月9日上海西岸艺术中心被改建成方舱之后新闻下方的网友们的哀嚎。疫情当下,博物馆的关闭与开放似乎别具意义。 本期节目和嘉宾Mia一起借着世界博物馆日的机会,分享一下我们从博物馆中的物品、与博物馆相关的人们以及博物馆本身中感受到的感动与力量。 【主播】 雅各布,解封后会去成都看博物馆的上海市民 【嘉宾】 Mia,博物馆爱好者,艺术学习&从业 【主要话题】 00:00人到了博物馆会有力量起来 00:58当艺术中心被改建成方舱 05:26疫情下的博物馆总是牵动人心 07:18人们需要不实在的东西去填补生活的缝隙 13:00博物馆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 20:13线下逛博物馆是无可比拟的体验 26:00马蒂斯《红色工作室》背后的不屈 32:19兵马俑上跨越千年的指纹 38:29博物馆从业者们带来的感动 43:00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去哪个博物馆? 【封面】 某一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如何收听】 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小宇宙、皮艇等各大泛用型播客平台上找到我们,欢迎订阅。
“今天你染了吗?”这句话几乎已经成为桌游圈和剧本圈近一个月来人尽皆知的暗号。打开抖音b站小红书的#桌游话题,几乎齐刷刷被同一款游戏霸屏。 仿佛一夜之间,这个名叫《血染钟楼》的“外来者”完成了无人知晓到火遍全网的华丽转变。我们不禁好奇,《血染钟楼》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在如今的国内桌游市场翻江倒海,它究竟又有什么魔力,能让见多识广的全国玩家如酒鬼般疯狂上头? 本期节目,我试着参考曾经与大家科普剧本游戏的方法,与大家讲述《血染钟楼》它从哪里来,它是什么,以及它将到哪里去,分别对应这款游戏的背景起源,游玩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信我,关于这款游戏你想知道的一切,只听这一期节目就足够。 备注:在音频节目完成到节目上线期间,本款游戏的官方中文名《染·钟楼谜团》正式发布。官方名称与民间称呼《血染钟楼》并不相同。由于音频录制已完成,所以节目中暂时还是以《血染钟楼》来称呼这款游戏哦~ 听到最后有彩蛋哦~ 【主播】 肖恩,爆款桌游《血染钟楼》体验者 【主要话题】 02:48《血染钟楼》现在究竟有多火 07:27《血染钟楼》的背景与起源 14:11《血染钟楼》是什么 15:15《血染钟楼》游戏流程 24:10《血染钟楼》与狼人杀的异同 24:28 规则上:对狼人杀的针对性补强 29:27 体验上:更少竞技性,更多参与感 41:10《血染钟楼》的发展与影响 42:05 上游:看集石如何打好这张牌 46:37 中游:血染能不能拯救剧本店 51:57 下游:桌游圈内无限的可能性 57:56【彩蛋】官方中文名发布啦 【封面】 《血染钟楼》Logo 【如何收听】 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小宇宙、皮艇等各大泛用型播客平台上找到我们,欢迎订阅。
1998年,惧怕死亡的伏地魔被自己施向哈利·波特的阿瓦达索命咒击败,这位一生与自己混血身份纠结的黑巫师如同凡人一般死去。 《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两位主角,哈利·波特与伏地魔,都是混血巫师。哈利的父亲是纯血统巫师,母亲是麻瓜出身的巫师。而伏地魔的母亲是纯血统巫师,父亲是麻瓜。 关于巫师血统的讨论与争议贯穿了整部作品,从马尔福第一次叫赫敏“泥巴种”,到第七部中魔法部发起的对于麻瓜出身巫师的审查,“血统”一直处于正邪两派交战的风暴中心。 本期节目会梳理一条《哈利·波特》系列完整的血统鄙视链,从中可以看到巫师世界里的角色们对于血统的看法,以及对于魔法世界的整体认知,这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显得独具意义。 【主播】 雅各布,《哈利·波特》16年老粉 【主要话题】 基于血统的《哈利·波特》鄙视链 01:47高贵而纯正的神圣二十八族 04:28普通纯血统的波特家族 05:25混血巫师的“一滴血原则” 09:20韦斯莱家族,纯血统叛徒 11:04哑炮,纯正血统的无能者 12:28倾向于伏地魔的“神奇生物” 14:30一定别说“泥巴种” 17:20妖精,巫师叙述下被忽略的强大种族 18:59鄙视链的最低端 巫师视角下的血统与世界 21:02魔法不能被盗窃,但是偏见会传染 24:16罗恩视角下的“巫师中心主义” 34:30哈利/赫敏视角下的平等与矛盾 38:52邓布利多的“圣母视角” 42:21戏内戏外,都不应以血统论善恶 【封面】 伦敦街头的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涂鸦 【如何收听】 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小宇宙、皮艇等各大泛用型播客平台上找到我们,欢迎订阅。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