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 商保客户越来越多,驻点却越来越边缘?聊聊一线驻点的真实处境 医院国际部与商业保险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客户越来越多,但站在一线的商保驻点,却时常感受到“被边缘”的无力感。 本期节目,我结合自己在国际部驻点的真实经历,聊聊商保驻点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尴尬和系统性问题,也尝试思考这种“不对等合作”背后的行业现实。 ⏱ 本期时间轴: 00:38 商保合作现状:客户多、合作紧,但问题也多 03:10 驻点体验1:工位多次调整、资源支持不到位 05:55 驻点体验2:没有灯、没有制服、被屏风“挡起来” 08:40 “我们带来客户,却活成了透明人” 10:55 不是某家医院的问题,是行业结构的问题 13:10 驻点人员的价值被低估,我们需要说出来 💬 互动讨论 你在商保驻点工作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你觉得医院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是否真的公平?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见过的奇葩场景、难忘瞬间,或者你希望被听见的声音。 📍下一期预告: 带你听听国际部陪诊中的“名场面”——客户真的会组团来做肠胃镜吗?
在医院这个高压空间里,情绪往往比病痛更早抵达。 本期,我将分享如何在陪诊过程中识别并应对焦虑型客户,既安抚对方,也保护自己。 ⏳ 时间轴: * 00:00 开场白:焦虑在医院空间中的特殊存在 * 03:40 焦虑型客户的典型特征 * 07:15 如何用“慢节奏”和“可控信息”稳定客户情绪 * 12:30 真实案例分享 * 17:50 焦虑客户应对四步法 * 22:10 陪诊的真正意义 * 25:00 结语:情绪也是一种保护机制 🎧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如果你也在陪诊行业,或者正在经历焦虑的就医体验,希望这期节目,能给你一点点力量,让我们一起修炼更稳定、更温暖的自己。
刮台风,有点嘈杂,请忽略风声!!! 🎧 本期主题:沪惠保够不够?一次理赔经历的陪诊反思 当家人生病住院,有“沪惠保”就可以赔付了吗?本期节目,我将以“陪诊师”的视角,分享我父亲住院期间的真实经历与理赔过程。反思理赔流程的盲点、陪诊服务的边界,以及我们真正需要怎样的“保障”。 ⏱ 本期时间轴: 02:07 一张发票,三个数字 03:20 你真的搞懂“自付”和“自费”了吗? 04:57 所以沪惠保怎么赔? 05:44 人人可保,实则很难赔付 07:40 你是被想象的保障误导了 12:10 我的反思:下一次,要仔细看条款 📢 互动讨论 你是否也有理赔过程中的疑惑或踩坑经历?你认为陪诊师是否应该参与到理赔环节?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与看法! 下一期再见!
🎧本期主题:国际部 vs 普通部:看诊差异与陪诊难题? 国际部和普通部就诊体验有所差异,陪诊服务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也不尽相同。本期节目,我分享了国际部和普通部的看诊差异,揭示陪诊服务中常见的难题及解决方法,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陪诊行业的专业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 本期时间轴: 00:40国际部 vs 普通部:看诊体验对比 05:40国际部陪诊难题及解决方法 09:37案例1:银行领导的国际部陪诊 12:00普通部陪诊难题及解决方法 14:40案例2:退休教授的普通部陪诊 📢 互动讨论 你对国际部和普通部的陪诊差异有何看法?在陪诊服务中是否遇到过wu ta y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建议! 📌 下一期预告 还没有想好,不过会结合自己的就诊故事,下一期再见!
🎧 本期主题:陪诊的本质是什么? 陪诊服务究竟是“跑腿”还是“资源整合”?在大众认知里,陪诊=帮助病人就医,但在高端医疗环境下,陪诊的核心价值远不止于此。本期节目,我们从实际陪诊案例出发,探讨高端客户的陪诊需求、陪诊行业的误区,以及未来陪诊服务的升级方向。 ⏱ 本期时间轴: 00:00 开场:陪诊行业值得聊聊 00:48 陪诊的客户是谁? 02:24 案例1:交大教授的极限就诊需求 05:12 传统陪诊的误区:为什么很多服务没人用? 06:11 案例2:投资公司合伙人,医疗资源比金钱更重要 07:40 未来陪诊行业的发展方向 📢 互动讨论 你对陪诊行业感兴趣吗?你是否使用过陪诊服务?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也可以告诉我们你对未来陪诊行业的期待! 📌 下一期预告 如果你想进入陪诊行业,这个职业到底值不值得做?它的门槛在哪里?未来的机会在哪?欢迎订阅,下一期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