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11 出发!南极:“长城向南延伸”,遇险168小时!

中国国家地理·目的地

1989年1月14日深夜,对于每一个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员来说,都是永远铭记在心的日子。一艘来自中国的科考船“极地”号,在南极被冰山围困近17天后,遇到了南极考察史上闻所未闻的特大冰崩。这是这支考察队面临的残酷现实,也是他们创建中国南极中山站之前的惊险时刻,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先生全程参与拍摄并记录。此次继续邀请到张老师,为我们口述那段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的难忘岁月。这是属于那一代人的“请回答:1988”,致敬缅怀! 1989年2月26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参加中山站落成典礼。 张继民 摄 1989年拍摄的中山站全景。张继民 摄 “极地号”穿越南极冰区 高振生摄 在南极拍摄电视连续剧《长城向南延伸》。左起:金乃千、张继民、吕子耀、郭琨、高振生、李国华、郑在石 “极地号”被撞示意图 【时间轴线】 0:02:10 1988年“极地”号船出发南极,抗冰船 VS 破冰船 有什么差异? 0:03:30 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创建中国南极中山站 0:06:16 “大海呀,大海呀,后娘一样。”在西风带上晕船怎么办? 0:13:46 南极遇险时,冰山崩塌,围困住了“极地”号 0:19:53 1989年1月26日,才举行中山站奠基,开始建站 0:28:21 南极企鹅也有“丑八怪”,原来它们在更换羽毛 0:32:59 从1988年11月20日出发,次年3月中旬返回,往返两万多公里,历时5个多月,1989年2月,东南极拉斯曼丘陵上,我国在南极圈内、南极大陆,首座南极科学考察站崛起。这也是继长城站后,我国第二座考察站。 0:33:34 在中山站,张国立等演员,参与拍摄了《长城向南延伸》电视剧拍摄 0:37:47 为何要在南极建站? 0:40:50 去北极,做拓荒者!《斯瓦尔巴条约》这是迄今为止在北极地区唯一的具有足够国际色彩的政府间条约。 【本期嘉宾】 张继民,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南极探险荣立二等功、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指导小组成员、获“中国首届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 【本期嘉宾更多内容】 vol.8 出发!雅鲁藏布(上):创下诸多第一,从百年地理大发现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8b943545faf368659fbce09 vol.9 出发!雅鲁藏布(下):世界第一峡谷的科学发现录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8c7db232c82c9dcca7690bf

43分钟
1k+
2周前

vol.10 出发!国庆特辑:宝藏目的地漫谈

中国国家地理·目的地

本期串台“博物聊天中心”——《博物》杂志官方播客,临近国庆中秋,我们来聊聊去过的城市线路,为你筛选下一站“目的地”,不深刻、没道理、纯闲篇,附赠出行攻略,仅供参考,希望假期路上听得开心,也欢迎你留言分享一路见闻,我们节后见! 【内容轴线】 00:02:31 Part 1 推荐金秋10月限定目的地 00:08:47 Part 2 推荐京津冀周边目的地 00:18:20 Part 3 推荐主题目的地 00:34:12 Part 4 推荐美食目的地 (长白秘境·吉线G331特辑已上市,欢迎购买 摄影/艾贵生) 【参考攻略】 Part 1 推荐金秋10月限定目的地 * 长白秘境,G331公路上的秋 自驾线路: 辽宁丹东/吉林集安——吉林珲春/黑龙江伊春(吉林境内3000里) 吉林段景观特色: 秋景五花山、长白山天池(北坡丰富,西坡刺激、南坡自然)、十五道沟火山遗迹、五十岗顶、灵光寺、古马岭浑江口大桥 吉林段地点推荐: 集安高句丽王朝遗址、临江森林公园、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鸭绿江保护区、延吉朝鲜族百年部落、珲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出行建议:出行时间充足,东三省皆可以自驾 Part 2 推荐京津冀周边目的地 * 天津蓟州区独乐寺 出行方式:自驾/北京四惠站至蓟州客运 建筑看点:两大辽构——独乐寺山门(中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独乐寺观音阁(内有16米高的十一面观音泥塑像,为现存最大) 观看方式:可低身蹲立在山门两个天王视线交接处,向上寻找观音的视线 出行建议:来京津旅行可就近选择 * 河北承德外八庙 出行方式:北京朝阳站——承德 高铁1小时 租车自驾外八庙 建筑看点:普陀宗乘之庙(小布达拉宫)、普乐寺(重檐圆顶 同天坛的祈年殿)、须弥福寿之庙(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普宁寺(仿西藏的桑耶寺) 出行建议:去不了远方的布达拉宫、松赞林寺,外八庙这一皇家寺庙建筑群落绝对不会令你失望 * 山西大同 出行方式:北京——大同 高铁2小时40分钟 建筑看点:大同古城、华岩寺、善化寺、云岗石窟、悬空寺、朔州应县木塔 * 河北正定 出行方式:落地正定机场/ 北京——正定 高铁1小时10分钟 建筑看点:隆兴寺、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开元寺须弥塔、天宁寺凌霄塔、正定古城墙 Part 3 推荐特定主题目的地 * 重走王阳明之路(浙—黔—赣) 浙江宁波余姚(王阳明故居)、浙江绍兴(杨明洞天、王阳明墓、稽山书院);贵州贵阳(修文县龙城悟道、玩易窝、阳明洞);江西赣州、吉安、南昌、庐山 * 重走沈从文湘西之路 凤凰古城(沱江镇);湘西花垣县边城镇(原名茶峒);怀化市沅陵县;湘西泸溪县浦市镇;怀化市溆浦县;湘西吉首市 Part 4 推荐美食目的地 * 江苏苏州 美食推荐:苏式面、蕈油面、三虾面、藏书羊肉、秃黄油、响油鳝糊、蟹粉蹄筋、水八鲜、苏式点心、鲜肉月饼 * 广东中山 美食推荐:石岐乳鸽、小榄菊花宴(10月)、东升脆肉、钵仔禾虫、神湾菠萝、黄圃腊味、崖口云吞、三乡濑粉和茶果、沙溪扣肉 (2023年中国国家地理·中山附刊内页) 【本期延伸】 中国八大辽构——山西应县木塔、天津蓟州独乐寺观音阁、天津蓟州区独乐寺山门、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 、河北高碑店开善寺大雄宝殿、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 中国三座半唐构——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下半层)

56分钟
2k+
1个月前

vol.9 出发!雅鲁藏布(下):世界第一峡谷的科学发现录

中国国家地理·目的地

【本期嘉宾】 张继民,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南极探险荣立二等功、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指导小组成员、获“中国首届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 【播客手记】 书接上期,我们进入到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区域,继续探秘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科学发现过程,有哪些人物、事件、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成为当年的独家新闻的呢?听张老师继续娓娓道来~ 1998年4月19日我们如期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标志点——扎曲,举行发现世界峡谷之最四周年纪念仪式。合影时人人笑逐颜开。右起高登义、张继民、杨逸畴、李渤生。(嘉宾提供) 在雅鲁藏布江干流上,考察队员发现藏布巴东瀑布。(嘉宾提供) 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考察队员与民工。(张江齐提供) 1993年4月19日,以我所见地理学家杨逸畴奋斗精神为据,写了“苦恋大山无绝期”一文以新华社通稿发出。图为刊于报纸的稿件。(嘉宾提供) 1998年10月18日,新华社发出经国务院批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命名一稿,被国内报纸广泛采用。(嘉宾提供) 【内容延伸】 中国国家地理 2009年10期 《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 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03期 《沿着雅鲁藏布江》 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06期 《雅鲁藏布上游:黄沙围困的江河故乡》 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03期《雅鲁藏布大拐弯地区:在风景画中生活》

53分钟
3k+
1个月前

vol.8 出发!雅鲁藏布(上):创下诸多第一,从百年地理大发现到世界级工程

中国国家地理·目的地

【本期嘉宾】 张继民,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南极探险荣立二等功、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指导小组成员、获“中国首届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 【播客手记】 我们和张继民老师的这场对话,始于一本中国国家地理《南迦巴瓦九大垂直自然带》的刊物,我们邀约张继民老师撰写一篇“致敬百年地理大发现与发现者们: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发现”,作者以一种致敬的方式,回顾了那个科学考察的时代,整个过程,很动人。 1987年,一篇名为《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水汽通道初探》的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彼时的作者——杨逸畴、高登义、李渤生可能还未能意识到,7年后的他们即将作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者,揭开“中国最后的秘境”的神秘面纱。从发现到论证、公布,几经波折,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先生作为其中发现者、督导者、写作者,用一篇篇报道完整记录了全过程,这是一次科学家与媒体人的合力,成就了20世纪末一次世界级的地理大发现,也被称为“改写世界地理教科书的新发现”。 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大拐弯区域“雅江水电站”正式开建,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这片区域,作为曾经科学发现者之一,如今如何看待雅江水电站的建设呢?我们由此开启了“出发!雅鲁藏布”的话题。因为内容丰富,我们分为上、下两篇播送,欢迎收听! 《南迦巴瓦九垂白皮书》 刊物内页 《地理知识》对于雅鲁藏布区域报道的时间轴 98年雅鲁藏布大峡谷春季探险路线图 (嘉宾提供) 【播客思维导图】

48分钟
20k+
1个月前

vol.5 抵达!阿克苏:红层、彩丘、丹霞、雅丹,谁是谁非?

中国国家地理·目的地

【本期嘉宾】 穆桂金,地理学家,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聚焦中国第四纪自然环境古图景科学研究。新疆赛里木湖被誉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这一充满诗意的表述最早由他提出,并在大众媒体广泛传播。我们和穆老师的对谈,在去往苏巴什佛寺,森木赛姆石窟的路上,一路走访,一路记录。 【收听轴线】 0:01:50 我们在前往苏巴什佛寺的车上开启了对话 0:02:35 “古环境图景研究”是什么?始终是关注人地关系、人与自然关系,自然环境的变化 0:05:40 发现魏晋砖石墓葬,原始埋葬层、历史堆积层、洪水痕迹……地层客观体现着环境的变化 0:07:30 阿克苏是典型的绿洲城市,应该具备什么特性? 0:13:20 天山到底有多少面貌?从地理上划分为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 0:17:28 从地质层面和从人类资源利用层面不是一个维度 0:20:20 80、90年代科学考察,有太多惊险瞬间 0:23:58 对一个区域的地理研究,需要一代代人基于前人的认识、数据积累不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 0:30:36 很多无人区已经不再是无人区 0:32:12 雅丹、丹霞地貌?傻傻分不清楚 0:43:22 乌孙古道上有座天堂湖 0:50:20 在野外科考经常性遇到熊、野骆驼、狼等这些大型野生动物 【往期回顾:出发!阿克苏特辑】 vol.1 出发!阿克苏:跟着中国国家地理去考察什么感觉? vol.2 N学家——高登义:珠穆朗玛峰,也就这样? vol.3 山下寻古墓,世界遗产地探秘攻略.zip上传中! vol.4 佛陀说:“接着奏乐,接着舞” vol.6 N学家——赵莉:AI、数字化真的能复原千年龟兹盛景?

58分钟
99+
4个月前

vol.4 出发!长治:黑神话悟空闯入了众神居所!

中国国家地理·目的地

【本期赠书】 长治,地处太行山与黄土高原交接区域,传统上的上党天下脊即指以今天长治为中心的地区,东侧太行高峰层峦、西侧太岳山南北绵延,两山之间黄土丘陵绵延,中部为较为平整的平地,流经长治大部分面积的浊漳河是长治的母亲河,劈开太行山向东而去,是中原与山西高原交流的孔道。长治的历史文化极为厚重,春秋战国时期便留下了无数先人印记,而宋金以来留下的珍贵古建筑成为长治城乡常见的景致,也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2025年4月,我们中国国家地理考察团前往长治,一座有着74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地级市,明清以后的建筑在这里都不稀奇,其中不乏2024年大火的黑神话悟空游戏取景地,长治现场讲述,正在进行时。 【本期嘉宾】 刘小方,中国国家地理资深作者,永嘉学院教授,著有《器物旅行记》等。 【收听轴线】 0:06:20 猫也是器物?和你讲讲猫的旅行故事 0:14:10 扑面而来的民间神佛信仰,是众神居所 0:17:14 法兴寺国宝守护人 张宇飞声临其境的讲解 0:19:20 为何长治拥有这么多悬塑? 0:30:40 来找黑神话悟空游戏取景地! 0:39:20 兵家必争之地?宋元古建塑像却保存又很完好? 0:44:50 关注一座城市的方言、美食、地理结构、历史传承、美丽的人儿 留言请回答:长治观音堂里都有哪些类型、哪些方面的神像?(留言前6名将获得作者亲笔签名《器物旅行记》书籍)

53分钟
1k+
4个月前

vol.3 佛陀说:“接着奏乐,接着舞”

中国国家地理·目的地

【本期嘉宾】 李若瑄,文化学者,复旦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硕士,《中国国家地理》资深撰稿人。在她看来,与龟兹之名一同遗落在历史深处的,还有龟兹乐舞。新的文明如潮水般涌过来,把旧的文明覆盖于历史的泥沙之下。然而,依然有一些元素得到了顽强地传承,比如汉代的龟兹先民与今天的库车农民用着一样的“坎土曼”挖地取土,而艺术风格则如草灰蛇线,伏延在一代代人传承的文化深处。“麦西热甫”就吸纳了龟兹乐舞“繁音急节”的审美;在十二木卡姆的音乐深层结构中,依然能找到龟兹乐舞节奏和旋律的痕迹;龟兹乐器筚篥,或许对巴拉曼的创制产生过借鉴意义;羯鼓的击奏方式、五弦琵琶的轮指和滑音技法,至今仍是中国民乐常见的演奏技法;龟兹舞柔美的三道弯体态、多变复杂的指腕动作以及刚劲有力的旋转跳跃,在库车赛乃姆、敦煌乐舞和中国古典舞中得到了延续与发展。 【本期内容】 龟兹,一个神秘的国度。 “屈支国……管弦伎乐,特善诸国。”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为龟兹国留下了这一笔曼妙的记载。只这一句,便让后世千百年来的读者心驰神往。龟兹乐舞在汉代传入中原,到了隋唐时期,龟兹乐更是成为了当时的宫廷乐,并流传到民间,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国家地理2025年阿克苏增刊已上市)

50分钟
99+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