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播客围绕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讨论关于女性需要独立空间以追求创作和精神自由的思想,以及这一理念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主播通过个人经历,反映了女性在家庭、职业及个人成长中面临的挑战,如何在当今快节奏生活中寻找个人空间与时间?如何寻求幸福、忙碌、休息与自我价值感的平衡?如何均衡个人体验与社会期待的复杂关系?都是现代女性面临的课题。 00:00 拥有一间自己的房子:创作与思考的必要空间 07:38 女性经济独立与私人空间的重要性 13:22 空间与安全感:对私人空间的需求与焦虑 16:59 伍尔夫与《时时刻刻》:敏感灵魂与精神崩溃 22:00 敏感灵魂的挣扎与希望 37:16 女性文学史上的边缘与觉醒 43:37 创作与生活:金钱与精神的平衡 51:12 空间与时间:女性在家庭与自我空间中的体验 57:58 忙碌社会下的心灵空闲与自我治愈 本期垫乐:jennie《intro》
本期博客讨论了泰国孕妇坠崖案当事人的《重生》及莫泊桑的《一生》,主播以这两本书作为抓手,深入探讨了人生、爱情、婚姻与自我实现的多维度理解,强调了在不同人生阶段追求梦想和个人幸福的重要性。虽然梦想和爱情是美好追求,但生命不同阶段的优先级各异,重要的是珍惜“此刻”并对自己选择无悔。 00:00 智慧与勇气:泰国坠崖案中的女性反击 04:53平淡与传奇:莫泊桑《一生》与现实人生的对比 06:54 为何受害者持续原谅伴侣:探讨情感边界与及时止损 11:33 恋爱中坚持原则的重要性 13:59 控制欲极强男友的极端行为与受害者心理 18:01 关系中的底线与人性的趋利避害 22:40 掌控人生与命运抗争:女性角色的人生轨迹对比 28:45 个体选择与命运悲剧的辩证思考 31:22 爱与误解:一段婚姻的反思与救赎 40:31 婚姻选择与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52:38 灵魂匹配与恋爱关系的重要性 56:07 女性自立与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63:42 人生选择与当下价值:追求个人重要时刻 本期垫乐:jennie《intro》
“爹味儿”说教无处不在——从职场到家庭,从社交场合到网络空间,总有人喜欢打断你、教育你、甚至贬低你。面对这种令人窒息的“爹味儿”,你是选择忍气吞声,还是直接开怼? 《“杠”出美丽新世界》这本书——男子气概与爹味儿说教之间的关系、面对“爹味儿”说教的正面反击。 《一只树懒的自我关怀》——懒式社交法,远离自己讨厌的人,专注自己的“树”,也要正面回应 在这期播客中,我们将带你深入剖析“爹味儿”说教的根源,并教你两种截然不同但同样有效的应对方式:要么狠狠反击,打破权力结构;要么彻底无视,用正念化解冲突。 无论你是想成为“杠精”还是“佛系大师”,这期播客都会给你最实用的策略和最深刻的启发。准备好,让我们一起终结“爹味儿”说教! 00:00 探讨‘爹味感’说教与个人边界 02:45 反思传统教育与低位说教的社会影响 08:16 对高位说教与厌蠢症的反思 13:38 职场新人困境与说教文化反思 16:51 政治正确下的性别议题与公众人物的争议 22:32 语言魅力与个人能量的维护 28:24 树懒与海龟:缓慢生活的哲学 31:26 慢生活:提升效率与减少焦虑 35:15 树懒式专注:高效生活的修行之道 38:43 任务焦虑与时间管理的反思 42:49 从焦虑到平静:实践树懒式生活改善自我 48:13 健康饮食与高效工作:平衡生活的重要性 50:23 树懒式生活方式与边界感的平衡 本地垫乐:《 Bittersweet Chocolate》mr. hong
本期播客围绕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在讨论中分析了桑塔格对形式主义的重视、新感受力的概念,特别提到了她在公共事件的立场表达,以及她如何通过作品挑战传统阐释,倡导直接感受的真实性。讨论还触及了共情与冷漠之间的张力,以及如何在个人善良与社会不公、个人痛苦之间找到平衡。 * 苏珊桑塔格对抗病魔的写作精神 04:26 * 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理论与文化批评 07:54 * 新感受力与艺术体验 12:21 * 回归文本是从理论切割到情感共鸣的阅读转变 19:18 * 文学的力量与社会责任 26:07 * 文学与个人体验的共鸣 32:42 * 透明艺术与真实情感 37:10 * 感受力的边界 53:22 * 共情与自我关怀 59:21 本地垫乐:《 Bittersweet Chocolate》mr. hong
本期播客,主播探讨了荣格的《现代人的心灵问题》,剖析了一些荣格心理学的理论的偏好,包含荣格对个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的见解,认为这种方法不仅关注个体问题,还强调人类共有的心理模式,对个人的自我成长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通过个人经历,主播榕格分享了在面对家庭关系、恋爱关系的焦虑和困惑时,如何通过阅读荣格的作品找到共鸣和解答。在交流中,主播们强调了心理学理论在理解个人情感、人际关系中的作用,以及通过心理自我探索实现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可能。 荣格心理学:平和与理解的力量 00:10 精神官能症的现代解读 05:13 荣格心理学与人性阴暗面的探讨 11:41 现代人的心理困境与主体性追求18:19 信仰的力量:心灵慰藉与精神支撑 23:08 自我否定与人格完整:荣格视角下的接纳 35:09 荣格理论下的人生阶段理解与自我主体性探索 38:29 从人生的缝隙里看待真实的自我 49:39 婚姻观念与家庭影响的探讨 56:05 本期垫乐:《 Bittersweet Chocolate》mr. hong
本期播客,主播们深入剖析了《围城》,主要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困境、情感纠葛及其性格特点,特别是他的猥琐、虚荣与算计,如何使其在事业与婚姻中陷入“围城”般的困境。比起油滑的讨好,主播门强调了真诚、自然生活态度的重要性,以及不应过分追求社会期待的价值观。 00:00 《围城》:钱钟书笔下的知识分子讽刺与人性剖析 05:29 人际困局与情感纠葛:从理想破灭到现实孤寂 08:11 方鸿渐的理想与现实困境:围城中的无措与迷茫 13:30 方鸿渐的欲望与爱情困境 17:54 被动感情行为的伤害与反思 21:40 方鸿渐性格与围城主题的深度解析 25:55 婚姻启示:一场心灵的较量 31:05 方鸿渐的社交困境与性格分析 35:54 文科生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以方鸿渐为例的反思 42:02 文学与现实:知识分子的纯粹性与生存智慧 50:05 赵辛楣与方鸿渐:果断务实与犹豫被动的对比 52:57 方鸿渐的围城性格与人生困境 56:36 算计与纯粹:情感关系中的真实与虚伪 60:45 真诚与自然:拒绝面子文化的生活哲学 66:00 婚姻与个人成长:在现实与完美间寻找平衡 71:23 家庭干涉下的婚姻困境 74:55 从《围城》看生活状态的自我调整 本期垫乐:《プラスティック・ラヴ (塑料般的爱)》——竹内まりや
本期播客围绕着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怪诞故事集》展开,两位主播深入探讨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的困惑与挑战。尽管技术进步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对自由意志和存在意义的质疑,让一些人感到生活被技术所控制。讨论涉及了人性、自我认同、宗教信仰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社交媒体文化对个体心理的影响。通过分析小说和现实现象,表达了对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精神空虚和社会道德滑坡的担忧。 科技与生活:荒诞故事中的现代反思 00:40 科技发展下的身份认同与恐惧感 05:30 科技与情感:未来家庭的矛盾 08:29 面对非议,坚持自我:单亲妈妈的真实生活启示 13:57 人与机器人:情感与效率的冲突 18:45 文化批评与个人价值:从案例看偏见的影响 21:05 姐妹情深与自我觉醒:人类变狼的奇幻旅程 24:44 追求自由与自我实现的深刻反思 29:13 追寻自由与自我价值的文学探讨 31:11 克隆伦理与未来预测:万圣山福利院的惊人真相 39:21 科技与精神寄托的辩证关系:《别让我走》的深刻启示43:06 信仰与权力:按摩师与神秘神祇的循环叙事 49:21 小说与社会现象中的救赎与情绪宣泄 55:02 本期垫乐:《Merry Go Round》——久石譲
本期播客两位主播通过解读《行动改变性格》《幸福的陷阱》这两本书,探讨了情绪、焦虑和压力管理的议题,特别强调了森田式疗法和ACT(接纳与现实疗法)在处理负面情绪方面的价值。我们都认为面对焦虑和压力,不应试图消除情绪,而是应学会接受并有效管理它们。过度担忧未来和内心的过度消耗被视为焦虑和压力的主要根源。通过实践这些疗法,他们发现接受自身情绪、积极行动并直面生活挑战,对缓解焦虑、提升幸福感至关重要。此外,主播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强调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包括真实表达情感和接受个人的不完美,这些都是健康生活的基石。最后,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平衡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接纳自身情绪实现个人成长和幸福的途径,都有在对话和思想的交流中呈现。 《行动转变性格》(森田式疗法)和《幸福的陷阱:接受与现实疗法》(ACT)简介 00:42 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2:14 思考型自我和观察型自我的区别是什么? 22:17 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你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29:37 在面对朋友的焦虑时,你是如何帮助他们的?36:45 情绪对于个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是什么? 45:58 如何应对抑郁和负面情绪? 52:32 对完全无情绪或情绪特别稳定的人的看法如何? 53:00 本期垫乐: 《Intro : JANE with FKJ》——JENNIE/FKJ
本期播客深入解读了韩国作家金爱烂的短篇小说集《奔跑吧爸爸》中的主题与人物,特别强调了孤独与人际关系疏离的重要性。小说通过对底层人物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孤独,这一主题与都市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共鸣。现代都市或许每个人都会面对孤独、失眠,但是艺术化地表达孤独可以成为理解与面对孤独的一种途径。 00:00 同为韩女作家金爱烂与韩江的文学对比与感悟 04:15 金爱烂的文学世界与底层人物的坚韧精神 08:11 《奔跑吧爸爸》:都市生活中的边缘人物与自我觉醒 16:05 小说中的父爱与逃避 22:36 和解面对生活 27:02 母爱与人性的深度剖析 34:18 《纸鱼》文学梦想与现实的碰撞 45:24 便利店:自由与孤独的交汇点 52:12 对人际关系疏离感的共鸣与反思 57:23 探讨个人隐私、情感表达与文学创作 61:00 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孤独与合租体验 67:00 非主流朋友与底层生活的雷同感 71:00 通过写作重新体验人生与面对孤独 本期垫乐:《Square's dream》——IU
本期播客围绕着莫言的《生死疲劳》展开话题,这本书以魔幻现实主义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变迁本书以一个冤死地主的六道轮回故事为主线,通过他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又变回人的经历,展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近半个世纪中国山东高密乡剧烈的社会变迁和家族兴衰。书中的荒诞和滑稽,以及犀利和幽默,体现了莫言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人性的百态。 00:00 《生死疲劳》的主要内容 03:09 西门闹经历了多次转世的疲劳 11:54 人性的复杂、世态的炎凉以及社会的变迁 20:07 人生如同一场闹剧 24:25 荒诞与现实对照 30:18 时代潮流与个人选择 35:01 莫言作品中的生命力与人性的无奈 42:27 从福柯的规训社会到韩炳哲的倦怠社会 46:08 被规训与自我价值观形成之间的挣扎和困惑 50:00 个人如何在社会期望和个人追求之间寻找平衡 54:49 探讨内耗及其解决方式 垫乐:《深夜港湾》——关淑怡
本期播客我们介绍的书籍是《说谎心理学》,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完美说谎’的手册,而是一面照见人性复杂的镜子。它让我们看到:谎言既是人类的弱点,也是社交的刚需。或许,理解谎言的本质,才能更清醒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 毕竟,比识破谎言更重要的,是学会在何时选择坦诚,何时保留善意的沉默。 关于生活中的小谎言(善意或者恶意) 01:16 撒谎和虚构症患者的区别 05:49 苏杉和朋友之间因为“真假”的争吵 08:59 榕格被朋友欺骗 的故事14:42 为什么要说谎?21:08 什么是“坏的谎言”24:14 谎言的力量 28:20 艺术中的“谎言” 32:25 在寻找绝对真实和感受真诚间找到平衡 42:48 本期垫乐:蜘蛛糸モノポリー《钢琴版》雾屿礁
本期我们讲的是《庄子》,这本书读了很久,主播们读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事情,可以说是带着问题去读的,我们快三十啦!30岁群体的身份焦虑、竞争焦虑、存在焦虑,用庄子思想作哲学盾牌,试着“破”一下。 “存款未到百万,算不算三十而立?” “未婚未育无房无车,是否人生掉队?” “选择了自由的职业,没有按照世俗定义的“好工作”?” 《逍遥游》中蜩与学鸠嘲笑大鹏“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却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一、“社会时钟”的尺度 有人告诉你“三十必须成家立业”,正如蜩与学鸠在丈量大鹏; 有人用“同辈压力”催你狂奔,却忘了大鹏需要“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的耐心。 庄子早就预言: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用短命者的眼光丈量永恒,用世俗的尺子框定鲲鹏——何其荒谬! 二、被“有用”绑架的我们,错过了樗树的智慧 前段时间我陷入了一种窠臼,就是“迷茫、书都不想读、快三十啦。” 觉得很多事情都没有用,很虚无 惠子曾指着樗树骂庄子:“它的树干扭曲不合绳墨,枝条松散难做家具,长在路边木匠都不屑看——果然是无用之材!” 庄子却大笑:“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 我们何尝不是那棵“三十未立”的樗树? 总被质问:“你的工作能买房吗?”“你的简历够跳槽吗?”“你的年薪配得上年龄吗?” 但庄子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那些因“无用”而免于斧斤的树,那些因“不材”而保全性命的雁, 恰恰在提醒我们:所谓“立”,未必是长成别人期待的栋梁。 用“庖丁解牛”的“依乎天理”:与其在996中磨损成“族庖”的钝刀,不如找到属于自己的“批郤导窾”之道。 三、时间焦虑VS“安时而处顺” 30岁觉得是人生的一个节点,我还没有“立”怎么办? 《养生主》“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我是是员工/子女/孙女,却没有自己,很多重的社会身份,但庄子问“汝身非汝有也,孰有之哉?”(《知北游》) (为别人活到忘记自己是谁) 《应帝王》“无为名尸,无为谋府”:剥除社会赋予的“假我”,回归“与造物者游”的真性情。 四、“无为”不是“躺平” 庄子在《齐物论》中构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宇宙观,强调人应如"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般顺应自然。这种生命智慧与被动放弃的"躺平"形成鲜明对比,"无为"是主动的哲学选择而非被动的生存策略。 本期垫乐:麦振鸿《逍遥游》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