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5-学摄影必须要懂直方图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直方图到底是什么鬼,以及它在摄影中的作用。 有些同学在拍照的时候可能见过直方图,但是不知道它具体有什么用。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 直方图其实是一个坐标轴。它的最左边代表纯黑,也就是完全没有亮度的地方,最右边代表纯白,也就是完全过曝的区域。中间部分则表示从暗到亮的渐变过程。这个坐标轴的高度,或者说曲线的高度,代表了在某个亮度范围内的像素数量。 那么,直方图如何解读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忘了摘镜头盖拍了一张照片,那么这张照片就是一片纯黑。调出直方图你会发现,曲线在最左边有一根线,说明所有的像素点都集中在纯黑的地方。同样,如果拍了一张过曝的照片,直方图的曲线会在最右边,代表所有的像素点都集中在纯白的地方。 而在正常的照片中,直方图的曲线通常在中间偏左或偏右。如果照片比较暗,曲线的峰值会偏左,如果照片比较亮,曲线的峰值会偏右。 那么直方图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直方图没有“正确”与否之说,它只是帮助我们解读照片曝光的工具。它不能单独决定一张照片的好坏。 在拍摄时,直方图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照片的曝光情况。如果直方图的曲线在最左边或最右边出现了“切边”现象,说明照片的某些部分已经超出了相机传感器能够记录的亮度范围,也就是要么过暗,要么过曝。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后期处理时也无法恢复细节。 一个正常的直方图曲线应该是在中间,并且没有在左右两边“切边”,这意味着照片的亮度信息在相机的宽容度范围内,所有的细节都得到了保留。 关于如何利用直方图进行正确的曝光,或者是该过曝一点还是该欠曝一点,这是一个经典的话题。由于篇幅有限,明天我们继续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45
1年前

No.34-滤镜详解之GND滤镜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我们继续聊滤镜,这次的主角是GND滤镜,也就是渐变减光镜。 昨天我们讲了ND滤镜,就是一整片均匀减光的滤镜,而GND滤镜则是在一头是深色的,慢慢过渡到透明的滤镜。这种滤镜的设计让它能够在特定场景下发挥独特的作用。 最常见的使用场景是什么呢?就是拍风光的时候用来压暗天空。大家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地面曝光正常,但天空过曝,或者天空曝光正常,地面却一片黑。这时候GND滤镜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把深色部分对准天空,透明部分对准地面,这样就能很好地平衡曝光,让天空和地面的细节都得以保留。 GND滤镜一般是方形的,比如100mm×150mm的尺寸,这样你可以在镜头前上下移动滤镜,找到最佳的位置。不过,这种方形滤镜通常比圆形滤镜贵,而且你还需要一个专用的滤镜支架,确实有点烧钱。 GND滤镜也有不同的类型,主要分为柔和渐变和硬渐变两种。柔和渐变滤镜是从黑到透明的过渡区域比较宽,适合拍摄有复杂天际线的场景。而硬渐变滤镜则适合拍摄有明确水平线的场景,比如海面或草原,因为它的过渡区域很小,可以精准地压暗天空。 除了这些常见的类型,还有一些小众的滤镜,比如反向渐变滤镜。这种滤镜的中央是深色的,两边是透明的,适合拍摄日出日落时天际线中央最亮的场景。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GND滤镜这么好用,有没有必要买?能不能通过后期来实现呢?在丁老师看来,是可以通过后期来模拟的,前提是你拍摄的是RAW格式的照片。在Lightroom这种软件中,可以通过渐变滤镜工具来模拟GND滤镜的效果,压暗天空、平衡曝光都不成问题。当然,如果光比实在太大,也可以通过包围曝光后期合成来实现类似效果。 总之,GND滤镜是风光摄影中的神器,但也不是不可替代的。如果你愿意多花点时间在后期处理上,也可以省下这笔钱。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25
1年前

No.33-滤镜详解之ND滤镜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我们继续聊滤镜,这次要说的是ND滤镜。 ND滤镜,也叫减光镜,它的作用其实非常简单,跟我们戴的太阳眼镜差不多,就是降低进光量,让画面变暗。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奇怪:“老师,我好不容易买了个大光圈镜头,你却让我用ND滤镜把光线挡住,这是不是有点矛盾?” 其实,丁老师没疯,ND滤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拍摄风光,尤其是拍摄慢门风光的时候。你肯定在网上见过那些如丝绸般光滑的小溪流,或者天空的流云被拉成丝线的照片吧?这些照片就是慢门摄影的经典作品,快门速度通常会非常慢,从几秒钟到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都有可能。 在白天拍摄这种慢门效果时,即便你把光圈缩小到最小,感光度降到最低,快门速度还是不够慢。这时候,你就需要一块ND滤镜,帮你进一步降低进光量,快门速度自然就慢下来了。 ND滤镜有各种不同的型号,对应不同的减光量,以整档为单位。比如ND2就是减一档光,ND4减两档,ND8减三档,以此类推。最常见的ND1000可以减低十档光 当然,有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定要白天拍呢?”其实你可以选择在日出日落或者夜晚拍摄,效果也不错。但如果你就是想在白天拍慢门风光,ND1000滤镜绝对是你的好帮手。 除了拍慢门风光,ND滤镜还有一个特殊的应用场景,就是在户外使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如果你的闪光灯不支持高速同步,快门速度超过200分之一秒,闪光灯就无法正常工作。这时候,你可以用ND滤镜把快门速度降低回到1/200秒以内,闪光灯就可以继续使用了。 最后要提的是,ND滤镜是可以叠加使用的。比如你有两片ND2滤镜,叠加在一起就是相当于一片ND4。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叠加使用。当然,如果你只是想白天拍慢门,ND1000滤镜是丁老师推荐的首选。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21
1年前

No.32-滤镜详解之CPL滤镜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我们继续聊滤镜,这次要讲的是CPL滤镜。 昨天我们说了UV滤镜,没啥用,还容易买到假货。今天咱们来说说CPL滤镜。要知道,在数码时代,后期修图软件再强大,有些效果还是做不出来,比如CPL滤镜的效果。 CPL滤镜,也叫偏振滤镜,它能阻挡特定的光线。注意,是特定的光线。CPL滤镜的主要作用就是消除反射光。举个例子吧,你在湖边看到几条漂亮的锦鲤,但因为水面反光,你拍不清楚水下的鱼。这个时候,装上CPL滤镜,旋转到某个角度,水面的反光消失了,底下的鱼就看得很清楚了。 CPL滤镜不仅能消除水面反光,还能拍摄橱窗里的物品,去除玻璃的反光,让里面的物品看起来更干净。拍风光时,CPL滤镜还能让天空变得更蓝。为什么呢?它消除了空气中灰尘、杂质对太阳光的漫反射,去掉了这些泛白的光线,天空自然就变蓝了。 不过,使用CPL滤镜时要注意,它不是装上就能用的。你需要旋转滤镜,盯着取景器或者屏幕,直到看到满意的效果。此外,CPL滤镜效果的好坏还跟入射光的角度有关。最好是阳光与镜头呈90度角,也就是太阳在你侧面的时候,效果最好。 另外,CPL滤镜会降低进光量,相当于一个低强度的ND滤镜,这可能会影响快门速度,尤其是手持拍摄时,快门速度降低可能会导致手抖。而且,质量不好的CPL滤镜还可能增加画面的暗角,尤其是在四周。 所以,丁老师的建议是,如果你是风光摄影玩家,CPL滤镜是必备的。虽然你不一定天天用,但关键时刻没有它还真不行。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21
1年前

No.31-滤镜详解之UV滤镜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我们聊聊滤镜里的“UV滤镜”。 大家买相机或者镜头时,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你想砍价,老板说,不能再便宜了,不过送你块UV滤镜!很多人就会觉得,哎呀,这滤镜一定很重要吧。结果拿回家就直接装在镜头前,觉得它能保护镜头。 其实呢,UV滤镜的真实作用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它的本职是用来隔绝紫外线的。紫外线咱们肉眼看不见,但在光线特别强的地方,比如海边、沙漠,紫外线多了会影响照片的色彩还原。胶片时代,UV滤镜作用大,因为胶片对紫外线特别敏感。但现在的数码相机,传感器对紫外线不那么敏感了,所以UV滤镜的正经用途也就没那么大了,大家更多的是把它当成镜头保护盖了。 但是!问题来了,市面上有很多假冒伪劣的UV滤镜。你花大价钱买了个顶级镜头,结果装了块假UV镜,那画质可能还不如普通镜头了。即便是真货,UV滤镜本质上也是在镜头前加了一层东西,再好也多少会影响画质。 所以,丁老师的建议是,别刻意去买UV滤镜,特别是那些贵的,一块UV滤镜几百上千,有点不值。高老师的镜头常年“裸奔”,为了追求最佳画质,UV滤镜都不用。当然,你可能会担心镜头裸奔会不会磕着碰着。同学,你镜头盖儿干啥用的?不拍的时候把镜头盖儿盖上就好了呀!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1分钟
28
1年前

No.30-三脚架怎么选?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我们来说说怎么选三脚架。之前有同学提问关于三脚架的选购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详细聊聊。 首先,在选三脚架之前,你得搞清楚你买三脚架是干啥用的。如果你是要拍风光,经常外出爬山涉水,建议你选个轻巧便携的,这样便携性好,最好还能反折缩小体积,这样你就不用手提着,可以挂在摄影包上,走得更远,拍得更好。如果一不小心买了个又大又沉的,那估计你带一次就不想带第二次了,这不就失去了买它的意义吗? 当然啦,这还得看你的器材重量。如果你是拍野生动物的,背个300mm、400mm的大炮,那就得考虑稳定性和支撑性了。这种情况,你需要的是一个承重能力强的重型三脚架。看三脚架和云台的最大承重能力是多少,比如你的设备有八公斤重,那就建议选个承重十公斤以上的,买个只能承重五公斤的,那肯定不够用。 在室内拍摄,尤其是拍静物或者商业摄影时,三脚架的稳定性和精细调整能力就特别重要。这时候,重量反而不是问题,越重越稳。而且云台的选择也很重要,建议选那种有很多手柄或者精细调整旋钮的三维云台,这样你就可以更精确地调整构图。 再来说说材质,目前主流的三脚架材质有两种:铝合金和碳纤维。碳纤维更轻巧,稳定性和刚性也更好,但是贵啊!就像跑车用碳纤维一样,便宜不了。铝合金虽然重一些,但价格更友好,大家可以根据预算来选择。 如果你经常去海边等恶劣环境拍摄,建议选那种有防护性能的三脚架,比如防水、防腐蚀的,这样就不怕海水侵蚀或者沙子进入。对于喜欢拍微距的朋友来说,中轴能不能横置或者倒置也很重要。这样可以让相机离拍摄物更近,拍低位物体也方便。 至于品牌,国产的其实做得很好,比如百诺、思瑞这些性价比都很高。如果你有品牌情结,不差钱,曼富图是国际大牌,土豪的同学可以直接上捷信,三脚架里的法拉利!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44
1年前

No.29-为什么有时候对不上焦?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我们聊聊为什么有时候对焦总是对不上,一直拉风箱。 昨天我们说了自动对焦的原理和跑焦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你按下快门后,相机总是来回折腾,就是对不上焦呢? 不管你的相机是对比度检测还是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在光线特别昏暗的情况下,它们可能都会罢工。比如说晚上或者特别黑的室内,对焦系统就可能没辙了,因为太黑了,根本没法感知到焦点。 有几个方法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如果你的相机有**辅助对焦灯**,建议你打开。看看菜单里有没有这个选项,一般来说,尼康的相机有这个功能,而佳能的没有。如果相机前面有个小灯泡,光线很暗的时候,它就会亮起来,照亮你要对焦的地方,让对焦系统有点光可以工作。 如果你的相机没有辅助对焦灯怎么办?简单啊!拿出你的手机,打开后面的手电筒功能,一样的效果嘛! 另外,在光线昏暗的时候,建议你**使用相机最中央的对焦点**。因为通常中央的对焦点对光线最敏感,成功率也更高。 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说你拍一个场景,别对焦在纯色的地方。比如,墙前站着一个人,你不要对焦在纯白的墙上,因为没有对比度,对焦系统很难找准。你应该对焦在墙上的裂缝、空调开关,或者其他有明显反差的地方。这样,对焦就会很顺利。 再比如,你拍一个穿白色衣服的妹子,不要对焦在纯白的衣服上,这样容易跑焦。可以对准衣服上的LOGO或印花,这些地方有对比度,对焦会更准确。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1分钟
64
1年前

No.28-为什么有的镜头会跑焦?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我们聊聊为什么有的镜头会跑焦。 很多同学总担心自己的镜头跑焦,或者在买副厂镜头前怕听说这牌子的镜头老跑焦。这种情况有吗?其实啊,大家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太年轻了。你以为原厂镜头就不跑焦吗?哈哈,这个问题只能呵呵一下。 好,我们回到正题。假如你总觉得拍出来的照片不够清晰,或者在拍微距时对焦老是对不上,来来回回的拉风箱,这就是跑焦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为什么会跑焦,以及对焦系统的小知识。 首先,为什么镜头会跑焦呢?现在的自动对焦系统主要有两种:**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和**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也叫反差式自动对焦,常见于以前的卡片相机、手机和早期的无反相机。它的原理是通过检测焦点位置的对比度来判断是否合焦,因为只有在对比度最高时,焦点才是清晰的。所以从理论上说,它是非常精准的,永远不会跑焦。 然而,它的缺点是速度慢,需要来回确认最清晰的点。想象一下,它就像一个细心的裁缝,先左看看,再右看看,最后才下针。速度当然不如另一种对焦系统快。 另一种就是**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常用于单反相机和新一代的无反相机,甚至一些旗舰手机上。这种系统的优点是速度快,指哪儿打哪儿,没有来回确认的过程,特别适合抓拍。但它的缺点是,不如对比度检测那么精准,尤其是对焦系统和镜头没有完全匹配时,可能会跑焦。 那么如何提高对焦的精度呢?有几个小建议。如果你觉得镜头跑焦严重,建议你去售后服务中心,那里有专业的仪器可以帮你校正。如果还想更精准,可以开启**实时取景模式**拍摄。因为实时取景通常使用对比度检测,虽然对焦速度慢一点,但绝对不会跑焦,而且你还可以放大五倍十倍查看对焦情况。 特别是在微距拍摄时,自动对焦可能不太靠谱,反复对不上焦。这时候,手动对焦反而更有效。你可以在实时取景下,放大画面手动对焦,效果往往更好。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38
1年前

No.27-点测光是最精准的侧光吗?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我们聊聊点测光是不是最精准的测光模式。 还记得我们在第一期时调侃过这个问题吗?这么多年,丁老师被问了无数次关于点测光的事。什么“老师,点测光是什么啊?什么时候用啊?”今天就跟大家详细说说测光模式。如果你听完这期还问点测光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用,我真的会发飙的! 现在的相机,你打开菜单或者设置,就能看到自动测光模式有三种: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平均测光。点测光在丁老师看来已经是个过时的技术了。在古代,哦不,几十年前吧,没有自动测光,曝光全靠经验。那个时候,得到一张曝光正常的照片可不容易,摄影师就是高精尖的技术人员。 后来有了自动测光,最开始只有点测光,就是中央一个小区域,你可以理解为相机只看那一个小点儿的亮度。指哪儿打哪儿,以那儿的亮度为标准进行曝光。虽然有点测光总比没有好,但为什么说点测光不好用呢? 打个比方,你用点测光去拍熊猫,这个模式简直就像个小鬼精,熊猫有黑有白,你把点对准黑色区域,相机会觉得“哇,好黑啊,我得加曝光!”结果就过曝了。然后你对准白色区域,它又觉得“哇,好亮啊,我得减曝光!”结果欠曝了。你说它精准不?的确精准,但好用不?不好用! 现在的相机都有平均测光了,意思是针对整个画面整体测光。它会平均一下所有区域的亮度,得到一个大概的曝光值。这样明暗变化没那么大,曝光成功率自然就高了。比如,遇到有黑有白的场景,它会平均一下来得到一个差不多的曝光结果。再加上“白加黑减”这些小技巧,曝光变得简单多了。 现在是数码时代,拍完一张照片你可以马上回放。欠曝了就加曝光补偿再拍,过曝了就减曝光补偿再拍,这多方便啊!如果你还用那个胶片时代的点测光模式,那是自找的。什么是曝光正常?你拍完看照片,不就知道了? 所以啊,同学们,不要再纠结点测光了,用平均测光,加上回放检查,这样就轻松多了。如果你连看照片都看不出曝光正确不正确,那你干脆把相机卖了吧,手机都能拍出好照片的。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38
1年前

No.26-给器材党的忠告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给大家聊聊对器材党的忠告。 之前这么多期节目,我们聊了相机、镜头、传感器,感觉大家对摄影器材应该有了个全面的了解。今天咱们来总结一下,也给器材党们提点忠告。 很多人刚开始学摄影时,觉得相机和镜头特别重要。看到别人拍得好就以为是因为器材好,而自己拍得不好就归咎于器材不好。其实啊,这都是借口,自己没学好拍摄技巧,不出去拍照,还怪器材不行。这就不对了。 打个比方,给你一个世界上最好的烤箱,你就能立马成为烘焙大师吗?当然不可能啊!同样的道理,有人说APSC是渣、残幅是渣,全画幅套机镜头也是渣。说这种话的同学,我特别想看看你的作品,看看是不是器材真的限制了你的创作。如果你连基本的构图和光影都不讲究,只在小区随手拍,还怪器材,那就真的没救了。 咱们拍拍胸口问问自己,如果给你一套价值20万的相机和镜头,你能瞬间变成大师吗?答案肯定是不能。所以说,器材问题其实是心态问题。你上网看看,如果有人用同样的器材拍出让你惊艳的照片,那你就得反思了:为什么人家拍得那么好,而你拍得那么渣呢? 总结一下原因,听好了啊:因为你懒啊!懒得学,懒得拍,懒得出去走,懒得等待,懒得起早贪黑,懒得请教,懒得后期,懒得总结。人家凌晨三点起床背着器材去爬山等日出,你在睡觉,这跟器材有一毛钱关系吗?没有啊! 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我说得太重了,但事实就是这样。给一个优秀的摄影师你手里的这套器材,他也能拍出大片。而你呢,花一两万买了个顶级镜头,可能只会拍张照片,然后百分之百放大看毛孔,再感叹:“哇,这镜头分辨率真高,每个毛孔都清晰!”你要是喜欢看毛孔,买个显微镜是不是更好? 所以说,器材重要吗?对于摄影来说,器材是重要的,但不是全部。它只是个工具,就像画家的画笔一样,画出名作跟画笔是什么材质没关系。同样,我写字不好看,给我一支最贵的万宝龙钢笔,我也写不出来好字。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48
1年前

No.25-微距镜头怎么选?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我们聊聊怎么选微距镜头。 有很多同学喜欢拍一些微小的世界,比如花卉、昆虫、美食之类的。你可能觉得一上来就得买个微距镜头,其实丁老师建议大家在拔草之前,先用你现有的镜头试试,用最长焦端和最近对焦距离拍一张,看看效果怎么样,能不能满足你的需求。 比如说,你有一颗APSC的一镜走天下镜头,像18-200这种,其实它的微距拍摄能力很不错。在200mm端,放大倍率能达到0.24,比你想象的微得多。你可以试试看看效果如何。 如果你的镜头是变焦镜头,比如24-105,你可以把焦距调到最长105mm,然后把镜头的自动对焦切换到手动对焦,转到最近对焦距离,再前后移动到你想要清晰的地方,摁下快门。这就是你当前镜头的最大微距拍摄能力。先试试再说够不够用。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老师,放大倍率是啥?”放大倍率是微距镜头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简单说,比如你用微距镜头拍一个直径2cm的硬币,如果在传感器上形成的像也是2cm,那放大倍率就是1:1。放大倍率就是物体实际大小和传感器上形成像的大小的比值。 1:1放大倍率是什么概念?这可是个恐怖的数值!你想想全画幅传感器才多大,一张邮票大小吧。要是在这么小的区域拍出个2cm大的硬币,放大一看,简直无比巨大!所以微距镜头通常都能做到1:1的放大倍率。 除了放大倍率,还有焦距需要考虑。比如100mm、50mm、180mm的微距镜头怎么选?放大倍率都是1:1,区别在哪呢?简单说,如果你拍昆虫,比如七星瓢虫,用50mm镜头需要凑得很近,虫子可能就跑了。但用100mm或200mm的镜头,你可以离得远一点,不用惊扰到它们,拍摄成功率更高。 另外,如果你手持拍摄,防抖很重要,尽量选有光学防抖的微距镜头。其实,各家的微距镜头选择并不多,比如佳能的百微、尼康的105微、索尼的90微,选来选去也就这些,闭着眼睛买都行。 最后补充一点,微距拍摄时大光圈没啥用,因为拍得很近,景深很浅,需要用小光圈才能获得足够的清晰范围。所以即使你买了F2.8的微距镜头,通常也会缩到F11、F16甚至更小的光圈,才能得到足够的景深。因为光圈小了,进光量少,可能还需要补光,这个我们后续再讲。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50
1年前

No.24-风光镜头怎么选?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 今天我们来聊聊怎么选风光镜头。 说到拍风光,很多同学第一反应就是“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要拍大场景,视野要宽广。然后就开始幻想那些16-35、14-24、11-24的广角和超广角镜头。听到这儿,我就知道你是个外行或者键盘摄影师。为啥这么说?不信你拿着最顶级的11-24去草原拍拍看,空旷得什么都拍不到,前后左右四张照片没了。出片?做梦吧,回家睡觉吧! 其实,风光摄影用广角镜头拍摄难度还挺高的,因为它对场景的选择非常挑剔。你需要丰富的层次:前景、中景和远景的搭配,用广角拍才好看。相反,长焦镜头更容易出片。为啥呢?同一个地方,广角拍完了可以用长焦拍远处的局部,选择更多,拍摄更灵活。丁老师的经验是,70-200还不错,但如果要我选,我会选100-400,焦段越长越好,更适合风光摄影。 另外,风光摄影用变焦镜头比定焦镜头更方便。站在一个地方,广角和长焦都能拍,还能随意重新构图,不用走来走去,省事儿多了。如果我去拍风光,我会带两颗镜头:一个11-24的超广角,一个100-400的超长焦,超广角和超长焦都有了,啥都能拍。 当然了,有的同学预算有限,丁老师推荐你买“一镜走天下”的镜头,比如APSC的18-200,便宜又实惠,广角到超长焦都有。全画幅的28-300虽然贵点,但也很全能,适合旅游和风光拍摄。 有同学可能会说:“老师,这些镜头光圈都不大啊,你为啥推荐?”因为拍风光不需要大光圈,通常用F8、F11这种小光圈,追求更好的画质和更大的景深,让画面远近都清晰。大光圈在风光摄影中没啥用。 另外,三脚架是必须的。严谨的风光摄影,一定要带三脚架,手持拍风光?别开玩笑了!而且,既然用三脚架了,防抖就不那么重要了,能省钱不是更好? 当然,对于普通摄影玩家,套机镜头其实就挺好,比如24-105或者APSC的18-135,广角长焦都有,可以先拍着试试。如果觉得不够用,再买更广或者更长的镜头。希望大家不要一上来就买一堆镜头,然后继续当键盘摄影师或器材党。不如把钱花在机票和酒店上,去真正有风景的地方拍,比在雾霾重灾区抱着顶级镜头强多了!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53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