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拍妹子的镜头怎么选?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 今天咱们聊聊人像镜头怎么选。 很多朋友喜欢拍人像,尤其是拍妹子。丁老师就喜欢拍漂亮妹子啊!要想人像拍得好看,大家记住,人像拍摄的三要素是什么?妹子、妹子、妹子!对的,妹子不好看,你怎么拍都不好看,100万的相机加200万的镜头也救不了,对吧?这是硬道理。 除了上面三个要素,第四个要素才是镜头。很多同学问我:“人像拍摄是不是得全画幅?是不是得旗舰机?”其实,镜头才是决定性因素。比如,用套机镜头拍人像,像24-105或者APSC的18-55,尤其在广角段拍,效果总觉得像手机拍的,对吧?有这种困惑的同学请留言! 我们印象中人像好的照片是什么样的?人很清晰,背景虚化一片,人像站中间,显得非常漂亮。这种效果就是浅景深效果。怎么拍出浅景深呢?有三个要素:大光圈、长焦距、近拍摄距离。拍摄距离不说了,和镜头无关,重点说说光圈和焦距。 同样的镜头,比如24-105 F4,最大光圈F4不算大。换成一颗F1.4的大光圈镜头,效果立刻不同。不信的话,去体验店体验一下。有同学说:“老师,F1.4好啊,但没钱怎么办?”好,我们还是拿24-105 F4说事儿。24mm广角端效果不太好,但你用105mm长焦端拍,效果立刻不一样。广角和长焦一对比,效果立马见分晓。 所以,拍人像想要背景虚化,就得用大光圈长焦镜头。记住,大光圈长焦镜头效果差不了。比如佳能的85mm F1.2,人像镜头经典之作,超级大光圈,背景虚化如奶油般顺滑。再比如70-200mm F2.8,也叫“小白兔”,用长焦端拍人像效果也很棒。 有同学问:“老师,推荐的镜头都上万,有没有便宜点的?”有啊,买不起F1.2,可以考虑85mm F1.8,光圈虽然小点,但比套机镜头大多了,效果也很好,两三千块就能买到。APSC用户可以考虑50mm F1.8,价格便宜,几百块钱,等效焦距75mm,刚好适合拍人像。 当然,有些同学不差钱,那就不多说了。要是你不差钱,可以考虑200mm F2,甚至200mm F1.8,号称“空气切割机”,虚化效果超级无敌。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97
1年前

No.22-涨姿势!原来还有这些特殊镜头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 今天咱们来聊聊特殊镜头有哪些。 我们常见的镜头有定焦、变焦、广角、中焦、长焦这些类型。但除了这些常见镜头,还有一些特殊镜头,可能大家用的不多,甚至没听过。今天我们就来开开眼界。 首先说说微距镜头。普通镜头也能拍微距,但没有微距镜头那么微。微距镜头能让你离得很近,把小东西拍得特别大,细节表现力超强。比如拍昆虫可以看见复眼,拍花能看到花粉,拍珠宝也用得上。微距镜头真的是拍细节神器。 接下来是鱼眼镜头。鱼眼镜头拍出来的照片中央凸凸的,不是横平竖直的,和广角镜头拍出来的效果不一样。鱼眼镜头有啥用?丁老师也不知道,欢迎懂的同学留言告诉我。 然后是移轴镜头。很多修图APP里都有一个叫移轴效果或微缩景观效果的滤镜,其实就是模拟移轴镜头拍出来的效果。移轴镜头可以改变焦平面的轴向,前镜组可以随意上下左右扭动。它的目的是什么呢?让画面中的某个区域清晰,其他部分模糊。移轴镜头的正统用法是在拍建筑时用,比如拍高楼大厦时,可以让建筑物上下左右保持垂直,不会出现上窄下宽的效果。 还有一种特殊的人像镜头,比如索尼的100mm F2.8柔焦镜头。柔焦镜头在镜头组中间加了一个渐晕滤镜,中央透明,边缘逐渐变黑,背景虚化特别柔和。光斑也很独特,从中央亮到边缘逐渐模糊,非常漂亮。这种镜头要看你的口味,喜欢柔和虚化的就很合适。 这些就是常见的几种特殊镜头。虽然用得不多,但了解一下总归有好处,和朋友吹牛时也多点谈资。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59
1年前

No.21-防抖还用多说吗?用!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 今天咱们来聊聊防抖到底有啥用?虽然名字看起来很直白,但其实里面的学问还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 在说防抖之前,我们先得搞清楚为什么手持拍摄时有时候照片清楚,有时候又模糊。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安全快门速度”。 安全快门速度是啥呢?简单说,就是手持拍摄时不抖的最低快门速度。具体来说,是焦距的倒数。比如,你用100mm的镜头拍照,安全快门速度就是1/100秒;如果是24-105mm的镜头,广角端是1/24秒,长焦端是1/105秒。拍摄时,如果快门速度低于这个数值,就容易拍糊。 需要注意的是,在APSC相机上,还得乘以一个等效系数。比如100mm的镜头在APSC相机上等效150mm,那安全快门速度就变成了1/150秒。 知道了安全快门速度,我们再来说防抖有啥用。防抖的作用就是帮助你在低于安全快门速度时也能拍清楚照片。比如,一个200mm的镜头,有光学防抖,能降低三档安全快门速度。本来需要1/200秒的快门速度才能拍清楚,有了防抖,1/25秒也能拍得很清楚。尤其是手持长焦镜头时,防抖简直是神器。 不过,有一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关闭防抖,就是当相机有稳定支撑时,比如用三脚架拍风光,或者放在岩石上、垃圾桶上。因为已经有稳定的支撑,画质本来就很清晰,如果这时还开着防抖,反而可能因为防抖组件的微小移动让画质变模糊。 所以说,拍风光用慢门时,记得把防抖关掉,这样画质反而会更好。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85
1年前

No.20-镜头与画质的关系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咱们聊聊镜头与画质的关系。 很多同学买了个套机,尤其是APSC的套机,配的是18-55mm F3.5-5.6的镜头,拍完之后很痛苦,问我:“高老师,我这相机拍出来效果咋这么烂呢?后悔没买全画幅!”其实啊,这不是相机的问题,是套机镜头的问题。 比如这颗18-55mm F3.5-5.6的镜头,既有广角也有长焦,价格便宜,适合拍个影儿,算是性价比高的“狗头”了。同学,你这是贪得无厌啊。之前说过,镜头比相机重要多了。即便你用的是APSC相机,配个好镜头,效果立马不一样。 回到画质上,不同等级和价格的镜头,光学性能也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好镜头和坏镜头的差别: 首先是分辨率,也叫锐度和细节表现力。简单说,就是拍出来的照片清不清楚,百分之百放大看,头发、眉毛是不是根根分明。好镜头在中央和边缘的分辨率都很好,坏镜头中央清楚,边缘虚。 其次是紫边。拍人像时,最大光圈下高光边缘会有紫色或绿色的描边,叫色散。好的镜头在最大光圈下也会有紫边,但程度较轻。后期可以校正,但效果有限。 然后是暗角。有些同学喜欢边缘带暗角的照片,觉得有味道,其实暗角也是镜头的光学缺陷。拍风光时,好的镜头对暗角要求很高,不希望四周黑黑的,但拍人像时,四周压暗,中央突出,效果不错。 最后是虚化效果。好的镜头虚化如奶油般化开,背景杂乱也能虚化成大的色块,让主体突出。虚化效果跟镜头光圈叶片数有关,叶片数多的镜头虚化效果更好,叶片数少的镜头虚化效果较差。 话说回来,如果你预算有限,买不起好镜头,也不要灰心。不管是好镜头还是烂镜头,在最大光圈下画质都不太好。缩小一两档光圈,画质都会明显提升。拿你的18-55mm镜头,光圈缩小到F8,画质其实也挺好。你不信,试试看嘛。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81
1年前

No.19-光圈为什么那么贵?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我们来聊聊光圈儿为什么这么贵。 上节课我们也提到了大光圈镜头的好处。大光圈镜头价格普遍很贵,上万很正常。我们来打个比方,看看光圈大一点和小一点的价格差多少。 佳能有三款50mm定焦镜头:F1.8、F1.4和F1.2。先说F1.8,俗称“小痰盂”,几百块钱。虽然是F1.8的大光圈,比套机镜头大很多,但价格却不贵。再看F1.4,比F1.8大了一点,但价格贵很多,达到两三千块。光圈只大了一点点,不到一档,但价格差很多。再看F1.2,这个镜头是红圈儿,比F1.4又大了一点,但价格接近一万。光圈值不值钱?答案是值很多。 为什么光圈值钱?因为光圈大小对拍摄效果影响非常大,同时也是评价镜头等级的重要标准。好的镜头光圈通常比较大,不好的镜头光圈比较小。 大光圈有什么优势呢?主要有两个: 第一,进光量大。光圈就是镜头中间的那个洞,洞越大,透光率越高。在晚上或光线不好的室内拍,大光圈镜头拍出来的照片更明亮,小光圈镜头要么不明亮,要么明亮了但虚了。这就是大光圈的好处,进光量大,手不抖,快门速度快。 第二,虚化效果。拍人像时,如果用F5.6的镜头拍,背景不会特别虚,效果比手机好,但没有那种背景非常虚化的效果。背景如奶油般化开的虚化效果,是用中焦、长焦的大光圈镜头拍出来的。比如85mm F1.2,大光圈背景虚化效果特别好。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希望大家对大光圈镜头有更多的了解。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70
1年前

No.18-镜头选定焦还是变焦?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我们来聊聊选定焦还是变焦。多年来,很多同学都问我这个问题:“老师,我要买个镜头,是买变焦好还是定焦好?”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都很挠头,因为你没告诉我你的需求、你的目的、你的偏好,我怎么给你推荐呢? 其实,定焦和变焦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今天我们就来叨逼叨一下。 先来说变焦镜头。变焦镜头的优点是什么呢?方便嘛,使用范围广。一颗镜头,什么都能拍。比如,APSC相机常见的“一镜走天下”镜头——18-200mm,一个镜头既有广角又有长焦,旅游时带一颗就够了,非常方便、便携。 但缺点是什么呢?为了控制体积,变焦镜头的光圈通常不会特别大。比如18-200mm,或者最常见的APSC套机镜头18-55mm,光圈是F3.5-5.6。这么便宜了,你还想要大光圈?还要啥自行车? 另外,画质方面,由于变焦镜头需要在全焦段都有良好表现,便宜的变焦镜头画质通常都不太好。当然了,上万块的顶级镜头另当别论,那是有钱任性。 再来说定焦镜头。先说缺点吧,不能变焦。变焦基本靠走动,一个镜头通常只能拍特定的题材。比如,拍人像你可能需要85mm或135mm;拍风光需要24mm或更广的镜头。你去旅游,可能要背四五颗镜头,换来换去比较麻烦,不如变焦镜头方便。 但定焦镜头的优点也很明显。通常情况下,定焦镜头可以做得光圈很大。光圈大有什么好处呢?下节课再说,光圈大,真的很好!此外,定焦镜头的画质通常会比较好,因为只需要做到一个焦段的极致,不用考虑变焦对画质的影响。 至于怎么选,其实还是回到最开始那个话题:根据你的需求来。你是想干嘛?想旅游,想轻便一点,什么都能拍,那变焦镜头更适合你。想拍人像,想要大光圈,预算充足,那定焦镜头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预算有限,那就再攒攒,不着急。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78
1年前

No.17-镜头分类全解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我们聊聊镜头分类有哪些。不管你用的是佳能、尼康、索尼、宾得、奥林巴斯还是松下,每个品牌都有很多镜头,几十颗让人眼花缭乱。那镜头怎么分?怎么选?怎么买?今天我们来聊聊镜头的分类。 最简单的一种分类方式是按镜头的焦距来分。焦距就是镜头上标的数字,多少毫米。数字越小,视野越宽广,就是广角镜头。数字越大,就是长焦镜头,拍得更远。 镜头大致分为三种:广角、标准和长焦。焦距小于28mm的,就是广角镜头。焦距在35mm到70mm之间的,是标准镜头。焦距大于70mm的,就是长焦镜头。 举几个典型的例子:16-35mm镜头,是标准的广角镜头;24-70mm镜头,是标准镜头;70-200mm镜头,是标准的长焦镜头。当然,还有超广角镜头,比如11-24mm,这种焦距非常广。还有600mm的巨炮,是超长焦镜头。 按镜头结构,镜头还可以分为两种:变焦和定焦。变焦镜头焦距可以变,比如24-70mm镜头,焦距可以在24mm到70mm之间调节。定焦镜头焦距固定,比如50mm镜头,焦距就是50mm,变焦基本靠走动。 此外,还可以用光圈大小来分。光圈也是镜头等级划分的重要标准。比如佳能有三款50mm定焦镜头,光圈分别是F1.2、F1.4和F1.8,光圈越大,镜头等级越高。 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镜头,比如微距镜头。普通镜头也能拍微距,但效果可能不如专用微距镜头那么好,微距镜头能拍得特别近特别大。另外,还有移轴镜头、鱼眼镜头等更小众的镜头。 说了这么多,镜头怎么选?后面我们继续聊。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83
1年前

No.16-为什么你的广角不够广?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大家经常碰到的问题:镜头等效系数是个啥? 买APSC相机时,套机镜头通常是18-55mm,对吧?但拍摄时你会发现,没有18mm那么广,这是因为镜头转换系数的问题。 镜头上标的焦距是物理焦距,和你用什么相机没有关系。但为什么同一个镜头在不同相机上焦距会变呢?这是因为传感器尺寸不同。不同相机使用同一个镜头时,实际焦距会发生变化,我们把这种变化后的焦距称为等效焦距。 为了方便理解,行业里规定,全画幅相机的镜头转换系数是1。比如24mm的镜头,在全画幅相机上实际焦距就是24mm×1=24mm。 但对于传感器尺寸不同的相机,镜头转换系数就不一样了。比如APSC相机,无论是无反还是微单,镜头转换系数是1.5。为什么呢?因为APSC传感器较小,同样一个镜头,它只能利用镜头中央的区域,边缘部分被裁切掉。比如24mm的镜头在APSC相机上,实际等效焦距就是24mm×1.5=36mm,所以广角就不那么广了。 需要注意的是,佳能的APSC相机镜头转换系数是1.6,因为佳能的APSC传感器比其他厂商的小一点。 传感器越小,裁切越明显,镜头转换系数就越大。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APSC不好,因为广角效果不明显,但这其实也有优势。比如长焦端,70-200mm镜头在全画幅上是200mm,但在APSC上等效焦距是200mm×1.5=300mm,长焦端APSC反而占便宜。 再来说说中画幅。中画幅的标准镜头通常不是50mm,而是63mm或80mm,因为中画幅传感器更大,覆盖范围更广,镜头转换系数比1还小。比如富士的中画幅系统,镜头转换系数是0.78,它的标准镜头是63mm,63mm×0.78差不多就是50mm。 今天咱们聊了镜头等效系数,希望你对这个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大家经常碰到的问题:镜头等效系数是个啥? 买APSC相机时,套机镜头通常是18-55mm,对吧?但拍摄时你会发现,没有18mm那么广,这是因为镜头转换系数的问题。 镜头上标的焦距是物理焦距,和你用什么相机没有关系。但为什么同一个镜头在不同相机上焦距会变呢?这是因为传感器尺寸不同。不同相机使用同一个镜头时,实际焦距会发生变化,我们把这种变化后的焦距称为等效焦距。 为了方便理解,行业里规定,全画幅相机的镜头转换系数是1。比如24mm的镜头,在全画幅相机上实际焦距就是24mm×1=24mm。 但对于传感器尺寸不同的相机,镜头转换系数就不一样了。比如APSC相机,无论是无反还是微单,镜头转换系数是1.5。为什么呢?因为APSC传感器较小,同样一个镜头,它只能利用镜头中央的区域,边缘部分被裁切掉。比如24mm的镜头在APSC相机上,实际等效焦距就是24mm×1.5=36mm,所以广角就不那么广了。 需要注意的是,佳能的APSC相机镜头转换系数是1.6,因为佳能的APSC传感器比其他厂商的小一点。 传感器越小,裁切越明显,镜头转换系数就越大。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APSC不好,因为广角效果不明显,但这其实也有优势。比如长焦端,70-200mm镜头在全画幅上是200mm,但在APSC上等效焦距是200mm×1.5=300mm,长焦端APSC反而占便宜。 再来说说中画幅。中画幅的标准镜头通常不是50mm,而是63mm或80mm,因为中画幅传感器更大,覆盖范围更广,镜头转换系数比1还小。比如富士的中画幅系统,镜头转换系数是0.78,它的标准镜头是63mm,63mm×0.78差不多就是50mm。 今天咱们聊了镜头等效系数,希望你对这个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64
1年前

No.15-这次讲讲宽容度,你不拍RAW可以不听了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摄影界的热门话题:宽容度是个什么鬼? 之前我们说了高像素和高感光度,这两个参数都和传感器息息相关。目前还没有一款既高像素又高感光度优秀的相机,大家得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机型。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另一个重要参数——宽容度。 宽容度对于风光摄影玩家来说非常重要。你会遇到一些特别漂亮的光影,比如夕阳和日出,但用相机拍下来却要么地面清楚,天空过曝成一片惨白;要么天空漂亮,地面漆黑。这就是因为光比太大,宽容度不够导致的。 宽容度指的是在同一场景中,传感器能够记录下的最亮和最暗的范围。宽容度高的相机在面对大光比的情况下,能把白云的层次和地面阴影的细节都记录下来。如果宽容度不够,你只能二选一,或者通过别的手段,比如渐变滤镜、HDR来解决。但宽容度高的相机,你拍一张照片,通过后期也能把过曝和死黑的地方调出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只拍JPEG格式的照片,宽容度再高也没用。宽容度高的优势只有在拍RAW格式的照片时才能体现出来。 对于风光摄影玩家,我建议在购买相机前看看专业评测,了解相机的宽容度。尽量选择宽容度高的相机,这对你有优势。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拍RAW格式,绝大多数相机的宽容度都是够用的。 很多老法师会说胶片宽容度高,我觉得这是扯淡。现在的数码相机拍RAW格式,动态范围能达到十三四档,远远超过所有胶片。这是我个人的意见,不要被老法师忽悠了。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1分钟
88
1年前

No.14-ISO 300万其实只是噱头你造吗?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咱们聊聊高感画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之前我们说了高像素机型的优势和适用领域。今天我们来说说高感光度,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先来科普一个小知识。在摄影术刚刚发明的时候,那时候的胶片感光度非常低,按照现在的算法,ISO大概只有0.5。什么概念呢?ISO 0.5拍个人像,脑袋后面得支个架子固定几十秒,不能眨眼才能拍出来。所以你看那些古老的照片,人虽然清晰,但眼睛模糊,就是因为眨眼了。 胶片时代,ISO能到1600或3200已经很高了,但画质也很差了。现在的数码相机,ISO 12800都不在话下,甚至有些机器最高能到ISO 300万。听起来很吓人,对吧?黑夜变白天似的。但实际上,ISO 300万更多是个营销噱头,能拍但不代表能看,画质很差。 那么,高感画质到底由什么决定呢?举个例子,两台相机都是全画幅,36mm乘以24mm这么大。一个是1000万像素,一个是5000万像素。我们之前说过,5000万像素细节表现好,但像素比较拥挤。相反,1000万像素就宽松多了,就像错过了早高峰地铁,甚至还有座位。这时,1000万像素的每个像素体积大,能接收到更多光线,所以高感光度下画质好。 有的同学会说,传感器大高感就好,不完全对。有的同学说,像素低高感就好,也不全对。关键在于单个像素的体积。 目前高感画质非常好的机器。为什么它高感画质特别好?因为它只有1200万像素,所以每个像素体积大,是全世界高感画质最好的相机之一。如果你是拍风光,这台机器可能不适合,但如果你是喜欢晚上拍照、抓拍,对高感光度有特殊要求,低像素大尺寸传感器的相机就是你的不二选择。 总结一下,决定高感画质的唯一条件就是单个像素的大小,大家记住了!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81
1年前

No.13-像素越高越好?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像素是不是越高越好? 在买相机的时候,我们总会关心相机的像素高不高。随着技术发展,从1000万像素到2000万、3000万、4000万、5000万,甚至有些中画幅相机已经达到了1亿像素。那么,1亿像素是不是就特别牛呢?答案是,是的,像素高确实很牛,因为你会发现,这种高像素的相机,价格都很贵,对吧?贵自然有它的价值。 不过,话分两头说,不是说像素高就一定好。我们得从两个层面来看。因为目前的技术和传感器制造工艺水平,还没有全能的相机。你要么选择高像素,要么选择高感光度,或者是比较全能但两头都不占的机器。 前提是传感器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像素越高,细节表现力就越好。比如,同样一个场景,同样一个镜头,一个相机是2000万像素,另一个是5000万像素,你拍一只鸟,5000万像素的相机放大看,羽毛会更加清晰锐利,而2000万像素的相机会显得羽毛一片一片的,没有那么多细节。这就是高像素带来的解析力优势。 但是,由于传感器面积相同,像素越高,传感器上的像素就越拥挤。就像早上挤公交地铁一样,很挤。单个像素体积变小,接收光线的能力就变弱。所以,高像素机型在高感光度下,画质就会差一些。 所以,高像素机型需要有偏向性的使用。比如说,5000万像素的相机,你老老实实用ISO 100,就能获得极高的画质和解析力。但你要晚上用ISO 6400去拍,那就难为人家了。同样的,中画幅相机,8000万像素、1亿像素,通常也只用ISO 100,因为他们知道高感光度是短板。 有的相机,虽然是全画幅,但像素只有1200万,细节表现力不强,但高感画质好,因为像素不那么拥挤,单个像素体积大,所以高感光度下画质也很好。 总结一下,像素越高细节越好,但要看使用场景。如果你拍风光、拍细节,像素高确实好,但如果你拍夜景、高感光度场景,就得考虑其他因素了。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91
1年前

No.12-2分钟教你区分画质好坏

光影叮当

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丁叮当! 这是一个基于音频的摄影教学栏目,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今天咱们来聊聊相机的画质怎么分。 其实,高老师认为相机的画质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相机本身的传感器性能和镜头的光学素质。今天咱们就先单单说一下相机本身的画质。 相机的画质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区分: 第一个,低感光度画质。简单来说,就是在ISO 100或最低原生感光度下的画质。这方面更多的是看细节。比如你拍了一只鸟,放大看它的羽毛,是不是根根分明,非常清晰锐利,同时画面干净,没有噪点、杂色、色块。这种情况下,现在的相机表现都很不错,甚至APSC和全画幅在ISO 100时,画质几乎没有区别。所以,APSC的朋友们,不要觉得自己的相机画质不好,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用的都是低感光度。 第二个,高感光度画质。随着感光度的提升,比如ISO 3200、ISO 6400,画质会变差,因为感光度高了,对光线敏感度增强,同时也带来了噪点。就像你听收音机,声音正常时音质很好,但你觉得声音小,调大音量,虽然主持人的声音变大了,但背景的滋滋噪音也出来了。相机也是一样,感光度提升,暗光环境下拍得清楚了,但噪点也多了。放大看高感光度的照片,会有密密麻麻的颗粒和色块,细节表现力变差,拍头发就不是根根分明,而是一片一片的了。 第三个,长时间曝光画质。长时间曝光会导致传感器和机身发热,增加噪点。这时候,我们需要开启相机的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以获得更好的画质。 最后,丁老师想强调一下,不管你买的相机多贵,如果你只拍小尺寸的JPEG照片,那真是浪费。建议大家拍摄RAW格式的照片,因为它记录的信息更多,后期调整空间也更大。 镜头对画质的影响,我们后面再说。 好了,今天丁老师就先聊到这 光影交错,叮当随行 我们下期见

2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