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6 95%的体检都查不出癌症:大肠癌早筛是真有用,还是智商税?

万物生长FM

这一期录制的时间是十一假期刚结束,野苟在这个假期回老家了,看望了一位生病的朋友。他比我大几岁,33岁,大肠癌、准备了手术,还在医院住院,感慨万千。以前一直觉得还年轻,癌症离我们很远,直到看到了这位同龄的朋友。今天这一期,我们想聊聊“癌症”这个熟悉又陌生,又让人望而生畏的话题。当然癌症的种类多种多样,我们今天就先从大肠癌(又称结直肠癌)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发病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的癌症开始,我们也希望能聊成一个系列。 这一期我们大概聊了: 00:51 同龄的朋友罹患了大肠癌 02:40 我们希望做一系列有关癌症的节目 03:30 为什么说大肠是最“苦”的器官:大肠的生理作用 04:45 什么是结直肠癌,发病率如何? 06:06 结直肠癌病因以及如何发展? 08:30 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3:10 从诺贝尔奖新闻看出人们对癌症的畏惧 14:25 癌症防治的终极法宝——“三早” 18:00 结直肠癌筛查的方法有哪些? 19:22 肠镜到底是怎么做的?哪些人一定要做? 24:19 粪便隐血检查真的不准吗? 27:38 粪便核酸检测的原理是什么? 31:00 粪便DNA居家检测产品音频版开箱操作全流程体验 38:34 居家自检甚至比在体检机构操作还准确? 43:55 “阳性送肠镜报销,阴性送肠癌险”谁想出这么牛的市场策略? 46:15 肠镜既然是金标准那居家自检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47:22 癌症早筛未来可能会医保报销吗? 51:21 关爱自己的身体从了解开始 参考文献 [1]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Bibbins-Domingo K, Grossman DC, et al. 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JAMA 2016:315(23):2564-75. [2] Chen W, Zheng R, Baade P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Cancer J Clin 2016,66:115-132. [3]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胃肠病学,2015,20(6):345-364. [4] Feng Niu, Jialing Wen, Xinhui Fu, et al. Stool DNA Test of Methylated Syndecan-2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Neoplasia.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17,26:1411- 1419. [5] S. J. Winawer, A. G. Zauber. The advanced adenoma as the primary target of screening. Gastrointest Endosc Clin N Am 2002,12(1):1-9. [6] 郑树. 中国大肠癌的病因学及人群防治研究[J]. 中华肿瘤杂志, 2014, 26(1):1-3. [7] Heron M, Hoyert DL, et al. Deaths: final data for 2006. 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s 2009,57(14):1-134. [8] C. Ratto, G. Flamini, L. Sofo, et al. Detection of oncogene mutation from neoplastic colonic cells exfoliated in feces. Dis Colon Rectum1996, 39(11):1238-1244. [9]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J].中华医学杂志,2019(38):2961-2970. [10]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J].中华外科杂志,2020,58(08):561-585. [11] 陈万青,李霓,兰平,陈宏达,杜灵彬,孙凤,黎国威,何晓生,王乐,李子一,朱陈,卢明,曹毛毛,孙殿钦,何思怡,李贺,杨卓煜.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J].中国肿瘤,2021,30(01):1-28. [12]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分子诊断学组.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实验诊断技术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05):372-380. [13] 刘晓雪, 宇传华, 周薇, 等. 中国近30 年间结直肠癌死亡趋势分析[J]. 中国癌症杂志, 2018, 28(3):177‐183. [14] 郑荣寿,孙可欣,张思维,等.2015 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9,41(1):19-28. [15] 李鹏,张澍田.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第四届中西 医消化健康论坛资料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6:7. [16] 柏愚,杨帆,马丹,邹文斌.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2014年,北京)[J].胃肠病学,2015,20(06):345-365. #songlist 1. Brandenburg Concerto No.2 in F, BWV 1047:1. (without tempo indication) - The English Concert 2. 少年游 - 声音碎片 附上我使用的产品照片和报告截图:

52分钟
2k+
2年前

E.15 看了40多本心理书,做了80多次心理咨询,我是这样对抗焦虑的

万物生长FM

这里是万物生长FM,一档有关生命、死亡与爱的播客,讲述生命科学及一切。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想必大家或多或少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看到了疾病日的信息,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患者正在逐渐增多。全球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总患病人数已经超过10亿人。在中国,精神障碍疾病的患病率在15-20%之间,按照14亿人口的总量来推算,患病人数在2亿以上。 比起偏口号性质的内容,我想大家几乎每一天都能看到焦虑、抑郁、emo,这些跟心理健康相关的词汇。在这个节点,可能大家也看到或听到过许多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我希望用一种非知识输出的方式,和Lavender聊一聊她,面对心理问题时,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对抗&接受焦虑…… 本期嘉宾: Lavender,几个关键词:英国人、牛津大学,在伦敦、北京、香港、巴黎等城市长期生活过,曾经抑郁过、读过40多本心理学书籍、定期与心理师咨询超过80次。 这一期我们大概聊了: * 为什么我对心理学如此感兴趣 * 从心理学书中我们学会的事儿 * 什么契机开始做心理咨询 * 心理咨询期间大概都在做什么 * 心理咨询师不会和客户做朋友 * 焦虑、抑郁的情绪本可以穿流而过,不要去深究它为什么产生 * 对我帮助最大的心理学书籍《部分心理学》 * 时刻提醒自己分清“情绪”和“事实” 提到的书籍: 《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Brain, Mind, and Body in the Healing of Trauma》 by Bessel van der Kolk 《Hold Me Tight》 by Sue Johnson 《Us: Getting Past You and Me to Build a More Loving Relationship》by Terrence Real #songlist Remembranza-Osvaldo Pugliese, Jorge Maciel

60分钟
4k+
2年前

E.11 上海解封一周年,聊聊新冠带来的消费升级

万物生长FM

2022年6月1日,被封控了几十天的上海小区,陆续宣布解封。2023年六一之前,我们选在这个节点聊一聊大家似乎都不太愿意再次提起的新冠,是因为,我们觉得大家似乎在刻意逃避新冠,哪怕面对每个人都会二阳的事实,也都不愿意再次重视它。这背后可能是因为大家没有一个情绪出口。万物生长FM希望可以成为这个出口。 这一期我们不是聊新冠回忆,而是过去这三年,他对我们产生的、我们可能忽略的影响。这些影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我们的消费行为上。很荣幸,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餐饮领域和旅游领域的两位资深从业者木木和通通,从他们的从业和观察中,试图梳理正在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变化。这一期我们大概聊了: * 二阳感受与人们对于新冠的逃避心理 * 疫情这三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怎么影响在饮食、旅游等消费上 * 消费行为的变化体现出消费者自身的变化 * 在餐饮和旅游行业中国正在经历消费升级or降级 *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餐饮/旅游与ego、人生的意义、人的心态有哪些关系 * 从社会的角度看,人们的饮食、旅游消费等与社会所处的状态又有哪些关系 * 疫情这三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怎么影响在饮食的消费、品质上 * 我们还聊到了疫情期间被讨论的生活方式,比如露营、骑行、飞盘;日本1990年代与无印良品;Old Europe的生活方式;我们还聊到了很多旅游和餐饮消费中那些只有行内人才能有的观察。 本期嘉宾 木木,微博@越吃越瘦的木木,资深的营销和品牌策略专家,曾任职于多家4A公司,知名美食博主、媒体人、公共营养师,《一个人的四季餐桌》作者。 通通,微博@通通Isla,资深的旅行行业专家,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新闻系毕业,有多家媒体和旅行公司经验,《三天两夜指南》作者。 节目中提到的书 《第4消费时代》 《失落的二十年》 songlist 1. Don't Try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 Dizzy Gillespie 2. Dreamland - Alexis Ffrench 3. Piano Concerto No. 24 in C Minor, K.491 (Cadenza by Pletnev):II. Larghetto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94分钟
1k+
2年前

E.10 在网上找医生看病靠谱吗?

万物生长FM

这已经是这档播客的第10期了,虽然比我们预想的慢了很多,但写下这个双位期数的时候还是挺感慨的。 这是我们第一次三个人一起线下录音,​我们还是一起去到了野苟的小房间里,坐下来聊了聊我们认为有趣的话题,也希望​你们喜欢。 我们三个从事的研究或工作都能称为生命科学范畴,但所在的行业和细分领域差距还是很大。所以我们想做一个系列,三期,每一期以一个人所在的领域为主话题,来聊一聊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以及大家关心的话题,有点行业揭秘的性质。 这个系列的第一期,我们以玉米所在的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切入,大概聊了: * 互联网医疗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新冠疫情对互联网医疗的影响 * 现在都是哪些人在使用互联网医疗 * 网上那些医生都来自哪里,他们的动力是什么 * 当我们出现哪些疾病适合互联网医疗 * 我们在网上看病,谁来保护我们的隐私 * 在网上看病病耻感会大大减小,这一点很重要 * 为什么掌握网上看病的技巧对我们的意义如此之大 * 未来互联网医疗在整个医疗体系的的价值畅想 ​#songlist 1. Concerto Op. 9 No 4 in E major RV263a:3. Allegro non molto-Antonio Vivaldi 2. Silver and Gold-Mree 3. Nocturnal Waltz-Johannes Bornlöf 4. Santa María (del Buen Ayre)-Gotan Project

66分钟
99+
2年前

E.9 星际移民,除了马斯克,我们还要哪些准备

万物生长FM

从古至今,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人类把自己送上太空开始,我们逐渐膨胀了征服太空的欲望。 而当马斯克、SpaceX、星舰这些词汇席卷社交网络,让人们幻想移民火星是人类指日可待的事情。 前段时间,延迟发射的重型运载火箭“星舰”首次试飞失败。 在发射的前一天,我们三个饱含激动的心情聊了聊人类星际移民的现状与未来。这一期我们大概聊了: * 星舰如此受关注的背后,是人类对生命和生存的思考 * 除了物理意义的准备外,生命科学领域走到哪了 * 从人体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分别来看,我们距离太空生活还需要哪些准备 * 有什么新的生命科学技术能推我们一把(基因编辑、胶囊食物……) * 以及我们的一些(很多)畅想 尽管第二天我们看到星舰在空中爆炸,并对其位于得州的发射场造成了严重破坏。但我们依然觉得这次发射的意义重大,它的受关注程度就足以说明一切。 我们那么关注太空,不仅仅是因为我们需要探索其他生存家园;更重要的是我们想要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眼,而不是一辈子蜷缩在一个角落里,不愿踏出门,甚至连窗户都懒得开。这便是我们寄情于此的意义。 #songlist 1. Yellow-Coldplay 2. The Matrix-Dizzy Gillespie 3. 云宫迅音-许镜清 4. You're Beautiful-Peaceful Melody 5. Dusk-Peter Jeremias

60分钟
99+
2年前

E.8 中国农业大学:原来我的医学比协和还牛啊?

万物生长FM

QS全球教育集团近期发布了第13次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这个排名最近在我们朋友圈刷屏 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生命科学与医学的排名,中国农业大学力压北京协和医学院。 看到这个排名,朋友圈里农大的和协和的、学农学的和学医学的都沉默了…… 基于这个排名我们这一期大概聊了: * 为什么生命科学与医学排名中农大会比协和靠前 *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关系 * 我们为什么报考了农大 * 在农业类院校都学习了哪些学科以及我们读书期间的趣闻 * 农业大学可能成为进入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捷径”? * 等…… #song list(这一次我们特别选了几个大学的校歌ahh) 1. 协和颂(管风琴),沈媛(演奏),格林·韦伯斯特(曲) 2. 金色的希望,中国农业大学校歌,张伟(曲),石顺义(词) 3. 绿色颂,河南农业大学校歌,朱敬(修作曲),董长纯(词) 注: QS 大学学科排名主要参考几个方面的因素:学术水平和声望、雇主对院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数,以及学术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和水平(即 H 指数); 去年起首次纳入国际研究网络指标(IRN 指数),反映各机构通过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可持续的研究伙伴关系,使其国际研究网络的地理分布多样化的能力。 每个指标的权重因学科而异,在医学领域,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数和 H 指数权重更高,占每所大学总分的 25%。

56分钟
99+
2年前

E.7 ChatGPT恐慌迷思:我们为什么那么害怕被取代?

万物生长FM

2023年初ChatGPT横空出世,微软、谷歌、百度等大厂迅速跟进,投资或发布自己的相关产品。 一个个亮眼的案例和回复让人惊叹的同时,也让“机器取代人脑”、“人工智能会不会造成失业潮”等老问题重新凸显。 媒体的标题是《又有一个职业被ChatGPT取代》,朋友圈转载的内容是设计、文案、编辑等职业瑟瑟发抖。 或许这是媒体和大众的戏谑和玩笑,但这也反映出,人们面对新技术出现时的恐慌,而这种恐慌并非第一次出现。 基于此,我们结合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际,大概聊了以下内容: * ChatGPT大概是什么,在生命科学领域有哪些应用和展望。 * 当我们在讨论被ChatGPT取代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 被取代的是工作岗位还是工种? * 生物学实验室一定是科学家和科研助理搭配的分工吗,世界上多一些科学家有坏处吗? * 心理咨询行业火爆背后的原因。 * 过去几次科技进步时,人类是怎么过来的? #song list Concerto For 2 Harpsichords,Strings,AndContinuoIn C Minor-Hilary Hahn 最后想分享一个胡翌霖教授引申诺伯特·维纳的观点:机器的威胁实质上根源于早已深入人心的“工具主义”态度。在讨论是否该把机器看作人之前,人们早已把人看作机器了,也就是说,把人看作“工具”——一家公司完全以“效率”和“性价比”来衡量聘用的人类职员,一个求职者也单纯只是把职位当作一种用劳动力换钱的“买卖关系”,工作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

55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