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选择一种方式,让世界知道我是谁?表达的方式不仅限于语言,我们表达是为了确认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同时,表达也是一种“世界观的建构方式”, 你的表达方式,其实透露了你相信世界应该怎样被感知。 通过表达,我们可以感知自己是谁,也能感知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比如视觉艺术家、舞者、写作者,他们透过作品表达的不只是情绪,而是他们对世界运作方式的信念。 这一期的嘉宾是出生于2001年的博主Emily。她曾经是一个文学少女,小时候的她曾经为了读小说,装病不去学校;沉浸在文学世界,一度无法分离小说中虚构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也很难张口和陌生人对话。当我问起“你失去了什么?”,她有些失望地说,现在的我好像可以更加进入成人的世界了,但我失去了一部分敏感,偶尔读三毛竟然也觉得她有点矫情。 在和这位文学少女的对话中,我们发现有的人害怕表达,而有的人却害怕停下来。共同的原因是我们害怕把真实的自己展示给别人看,习得了不同的自我保护机制。 表达对你为什么重要?通过表达我们想获得什么?表达的终端是被理解还是误解?你在被误解时会不会反过来怀疑自己是谁?当一个文学青年想要靠着说真话进入社会,她会被拥抱吗?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在简介找到小助手,加入听友群。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故事。 本节目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苹果播客|喜马拉雅|小宇宙 Show Notes * 02:30 你擅长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你通过它获得/失去了什么? * 04:26 少年的我曾经为了读三毛装病不去学校 * 09:35 开始做博主后 我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别人喜欢我怎样的表达” * 10:15 你有没有某种被迫学会的表达方式? * 13:51 开启对话的两种动机:自然地与人“发生关系” OR 先预设一个对话的意义 * 15:45 鬼打墙式的沟通:表达是有频道的 表达者和接收者是一种匹配关系 * 19:08 “我需要完整的、准确的表达” 有时表达和“掌控感”相关:选择某种表达方式,其实也是在构建一个我可以掌控的对话空间 * 24:15 表达和身份认同也感密切相关:表达的门槛很多时候来自内在的“配得感” 即我是否觉得我的表达是否能够被完全接收 * 26:06 有人想找我拍裸照的故事 * 30:30 对抗与回避 我们通过童年经验 习得如何面对“不被理解” * 36:31 年轻人想要融入社会只能说虚伪的话吗 “你的表达都是真实的吗?” * 38:30 坚持“只说我想说的话” 代价很大吗 嘉宾 * 老王 Life Coach丨小红书@老王Cherry * Emily Gap中的艺术青年丨小红书@酱油色的你 找到主播老王 体验关系教练对话
从小就主体性很强的小孩很幸福吗?因为不符合“听话”的社会期待,因而充满了“被讨厌”的成长经历是怎样的? 这是一期和播客《屁极泰来》的串台节目。当主体性成为了当下大家都想要追逐的特质,这期节目我们想从镜子的另一面切入,向大家展示两个在东亚文化下、从小就带着这样特质长大的小女孩的人生故事。 “你为什么总是和别人不一样?” 是我在成长过程中最常听见的一句话。对权力结构的不认同、和捍卫自我价值的本能,使我们的成人历程中充满着冲突、被否认、甚至攻击。同时作为女孩,社会的规训与期待又让这股力量变成自我攻击的利剑,它形成了很多内敛的、克制的、不断自我审视的力量,提问着“我现在够好了吗?” 为了不那么狼狈地获得认可,我们也遗忘了自己的脆弱——我们变得尖锐、锋利、敏感、疏离、多变、偶尔伪装服从,但就是学不会温柔。但我们都忘了:能走到今天,全都是因为我们的脆弱,它是如此珍贵。正因为我拥有着自己独特的脆弱,我才是我。 人在成长过程,好像就是不断找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的过程。社会对人的规训,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规训都影响着我们成为今天的自己。到底什么是主体性?为什么主体性会成为一个被反复讨论的话题?如何找回主体性?我们试图在对话中找了找答案。 在对话的最后,我们看见了内心的恐惧和脆弱,并决定真诚地面对这份恐惧和脆弱。 最后送给大家我很喜欢的《清醒地活》里的一段话,我也把它录制进了播客的结尾: “在大多数社会中,执着和善于营造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如果你的模型造的万无一失,而且每个行为都相互协调,你其实‘创造‘了一个人。如果你创造的这个人是别人想要的和需要的,你就会非常受欢迎,非常成功。你很擅长玩这个创造人的游戏,如果你创造的人不如你期望的那么受欢迎和成功,你会相应的调整你的思想。这并没有错,显然每个人都会这样做。但是正在这样做的你到底是谁?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P.S. 在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一个提问者,但和泰来的对话中,我获得了一种长久以来缺席的被聆听和被好奇的感动。这期节目也是少有的由来访者/串台者剪辑的内容,我在泰来的视角下获得了一个不太熟悉的自己。有这样的机遇,我无疑是幸运的。 欢迎在简介找到小助手,加入听友群。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你的故事。 本节目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苹果播客|喜马拉雅|小宇宙 Show Notes * 02:09 当下对“主体性”有些盲目和口号式的鼓吹会导致概念变形 * 09:31 我们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主体性”的时刻 * 14:33 当“主体性”遇到“权力关系” 我是怎么面对的 * 18:04 充满了“被讨厌”的童年到青少年 “自我觉醒”早的东亚小孩是如何长大的——“我为什么要跟别人一样?” * 23:26 主体性强=ego很大? * 27:33 当我想要苹果 对方却给了我一只梨 * 30:27 在东亚文化下 如果你是从小就主体性就很强的女性 收获的不一定是快乐的成长体验 * 31:50 当我们讨论主体性时常常讨论的是“被认可” 这样的执着催促着我们发起一场场只有自己的比赛 * 44:15 你能走到今天是因为你的脆弱 * 48:04 长大后的我们如何忠于自己 * 52:16 主体性不是从A点到B点的直线 而是持续流动的波浪线 重要的是你在其中的体验 * 54:08 如何重建主体性:觉知和倾听自我、在日常中向下扎根 本期主播 老王 Life Coach丨小红书@老王Cherry 泰来 《屁极泰来》播客主播丨小红书@泰来Max 电影书籍推荐 Stutz 施图茨的疗愈之道 《脆弱的力量》 《清醒地活》 找到主播老王 体验人生教练对话
嘉宾:Polina 人生教练丨📕iampolina丨播客「ANYTHING GOES大李帝国」 这是一期突然的自我反思,始于一个问题:你现在拥有的 哪些是由你的特权得来的?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享有着某种“无意识的便利”。可能是外貌、性别、健康状况,家庭出身、教育背景,甚至是语言和表达能力带来的社交场合里的微妙优势。这些特权是我们从一出生就被赋予的权利,无法通过努力获得。 问题是,当我们站在特权天平的更高点时,我们真的能察觉到它的存在吗? “没那么难吧” “你太敏感了” —— 在这样日常的表达中,我们是否真实地看见了他人的困境? “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但也许,有意识地使用特权,不轻易否认他人的困境,是每个人可以做到的最小的善。 欢迎在简介找到小助手,加入听友群。春天快乐:) Show Notes * 01:58 特权是一种“无意识的便利” 它的本质远比想象的更广泛 * 14:18 《再见爱人》真人秀中的镜头特权 * 16:32 “Black Month”真的必要吗? * 18:10 “下面我讲两句” 无处不在的登味儿表演 * 21:14 医患关系中的职业特权 * 27:01 不轻易否认他人的困境 是每个人可以做到的最小的善 * 28:46 特权是生来被赋予的 无法通过努力获得 * 29:21 当你拥有了更大的特权你将如何使用:从《十三邀》马东许知远的对谈看公共话语权 * 34:17 “公平”真的存在吗? Music I Will Follow You - Georgia Gibbs 本节目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苹果播客|喜马拉雅|小宇宙 找到主播老王 体验人生教练对话
嘉宾:玉子 青年社群创业者丨公众号&📕@她山一只玉 距离事情发生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一方面想避免借此获取热度,另一方面对于女性主义,仍然有话想说。 回看人们对于她意外离世的纷繁讨论,俨然一场互联网宣泄,处处展现着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漠视。 谨以此纪念永远美丽的熙媛❤️ Show Notes * 04:18 深情前夫、遗产争夺、谩骂、星象与健康科普 * 14:50 抖音封号,流量时代的公序良俗何在 * 19:07 女性之间真的没有真正的友情吗? * 26:07 性缘关系与女性关系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 33:39 琼瑶笔下的男性角色往往是女主角的“挂件” * 52:51 日常生活中的厌女无处不在 * 56:41 母女关系的幽微之处:既有深深的依赖,也潜藏着竞争与嫉妒 * 1:03:44 女性在职场的性价值 Music What was I Made For - Billie Eilish 本节目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苹果播客|喜马拉雅|小宇宙 找到主播 体验人生教练对话
嘉宾:Mia 北欧文旅项目实践者&疗愈社群主理人 本期播客讲述了一位女性在北欧重启人生的成长故事。 小学五年级父母离异后,Mia跟着妈妈独自生活。在跟着妈妈去咖啡馆约会挑男人的日子里,她观察着男性百般取悦女性的捕猎姿态。00年代妈妈宣布开始学英语,并斥资3万块成为跨国婚恋网站会员。一个瑞典男人来到贵州,不久后二人喜结连理,60后妈妈在瑞典开始了第二人生。随妈妈搬到瑞典后,北欧教育的开放性给25岁的Mia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冲击,她开始了为期十年的重启人生。 学会如何尊重男性,从等待被捕获的猎物转变为真正自我赋权的独立女性——从25到35岁,Mia不断探索着自我身份认同,挖掘女性身份在社会结构中的意义,并在女性主义的多样讨论中找到了力量。 Show Notes * 04:18 离婚后妈妈带着五年级的我在咖啡馆里挑男人 * 14:50 不会英语的妈妈在跨国婚恋网站结识瑞典老公 * 19:07 25岁 从小学课本开始重新学习 * 26:07 重度抑郁后 我意识到妈妈最爱的是她自己 * 33:39 学会尊重男性 告别两性关系中的博弈与征服 * 52:51 警惕虚假的女性主义 * 56:41 从《好东西》到社会结构中的女性身份 * 1:03:44 停止受害者视角 本节目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苹果播客|喜马拉雅|小宇宙 找到主播 体验人生教练咨询
嘉宾:博洋 共创式教练(公众号@二鱼先生) 金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议题,但为何谈起它时我们总会感到不适甚至有些羞耻?本期播客我将与金钱疗愈教练博洋一起深入探讨“金钱耻感”的来源。从传统文化的影响、潜意识的恐惧,到个人价值的认知,金钱关系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选择?如何克服内在的金钱耻感,从而建立更加轻松流动的金钱关系? 深挖金钱关系,就像揭开过去的伤口一样不易。通过真实的金钱疗愈故事,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将金钱转化为爱与能量的流动,激发生命的创造力。 Show Notes * 06:34 钱是能量,是工具,其好坏取决于使用者 * 13:16 课本教我们道德,却未教我们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 20:39 我们不是惧怕拥有钱,而是惧怕拥有钱带来的影响 * 23:31 金钱关系,其实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也是我们与养育者关系的投射 * 33:25 转化限制性信念是金钱疗愈的开始 * 41:14 学习为自己的产品定价,是克服金钱耻感的重要一步 * 43:42 商业化也可以是一种爱的传递方式 * 53:37 钱就是爱,对自己的爱越多,吸引的钱就越多 书 《张医生与王医生》 《投资第一课》 《对财富说是》 Music Dave Brubeck - Take Five Taylor Swift - Snow on the beach (Remix slow ver.) 本节目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苹果播客|喜马拉雅|小宇宙 找到主播 加入听友群 体验内在探索与成长教练咨询
嘉宾:糖辣咸 「安心实验室」主理人 探索心灵的小伙伴,快来加入我们的心灵禅茶会吧! 在本期节目中,我与安心实验室主理人辣贤一同探索了如何将佛学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一起聊聊那些让人头疼的“分别心”和“我执”,看看它们如何在我们的日常中捣乱。现代寺庙修行生活的神秘面纱?年轻人为何爱上寺庙打卡?如何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来听听辣咸怎么说!我们还会一起探讨因果论,看看如何让“境随心转”,带上“慈心”的眼镜看待这个世界。 用游戏者的身份,旁观这场叫做“人生”的游戏,你会发现每个课题之后都有新的可能! Show Notes * 08:44 修行是一张地图 它不仅指引我们走向远方的目标 更照亮了脚下的每一步 * 17:07 甘露别院是现代城市中的一片净土 让心灵得以栖息 * 19:21 新世代的迷失:年轻人在寺庙打卡是在表达心的无处安放 * 27:33 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 33:48 放下分别心和我执 容纳生命的每一种色彩 * 55:24 因果是时间的织锦 保持正念会帮助我们以最小代价产生一个后果 * 01:07:07 境随心转的力量 * 01:09:36 带上慈心的眼镜 用游戏者的身份旁观人生 书籍分享 《我们误解了自己》《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Music Ur So Pretty - Wasia Project Suite No 1 In G Major Courante - Bach 本节目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苹果播客|喜马拉雅|小宇宙 找到主播 体验内在探索与成长教练咨询
嘉宾:艾格 生命教练、教育和心理工作者 在尝试了两年多的自由职业加世界旅居生活后,艾格今年做了一个非常勇敢的决定,带着爸妈开启了为期五十天的家庭旅行。当我们都在讨论逃离轨道的时候,艾格也分享了她的经验——在纵身一跃进入旷野之后,你需要先经历辛苦的拓荒生活。和轨道生活一样,拓荒的路途中不乏孤独迷茫;却也时时生动,时时照见,时时提醒着「此刻我是谁」。 在和爸妈共同旅行这五十天的路途中,艾格也重新学习了「做一个小孩」。同时我们也探讨了在关系中,如何保持自我边界的同时让爱扩容,享受关系的滋养。 另外欢迎大家订阅艾格的播客「在路上 On The Road」! Show Notes * 进入旷野要经历拓荒的过程 * 在旅居生活中寻找归属感 压抑与自由的辩证之旅 * 和父母一起的旅居是如何开始的 旅途中的挑战与抉择 * 亲子关系也是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的缩影 * 如何学会享受关系带来的滋养 * 关系的突破有时需要“入侵者”来打破边界 * 扩容和连接 一种真正的接纳 Music 100种生活 - 卢广仲 本节目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苹果播客|喜马拉雅|小宇宙 找到主播 体验内在探索与成长教练咨询
大家中秋快乐。时隔三年半我们和「咖啡与茶的约会」又串台啦! 这期间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今年彻底告别了职场,开始探索life coaching和瑜伽旅修的新方向。Effie 和 Lincoln 离开纽约,经过两年的旅居,现定居在由《臣服实验》作者迈克尔·辛格创立的宇宙神庙。Effie 正在尝试全职修行,而 Lincoln 仍然在坚持着全职数据工程师的工作,在神庙远程办公。 我们三人都对迈克尔·辛格所倡导的「臣服」这一概念而深深着迷。某天晚上我们聚在一起,聊了聊各自的近况与感悟。我们探讨了何为臣服,如何摆脱被看的意识去生活,并重新审视工作的意义。还聊到如何与宇宙的流动和谐共存,找到安住当下的平静。以及,如果人生是一场梦,它的意义是什么? 最终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你本身就是一块完美的大理石,就让生活的米开朗基罗把你雕刻成一个完美的大卫吧!自由的代价或许是痛苦,但这痛苦可以消除其他一切苦难。 关于宇宙神庙(Temple of The Universe) 由迈克尔·辛格(Michael A. Singer)于1975年创立,是一个致力于精神修行和冥想的非宗派中心。它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宗旨是帮助人们通过冥想、瑜伽和内心探索,提升精神意识,找到内在的平静与自由。 Show Notes * 搬到弗罗里达宇宙神庙 开启修行生活 * 从知道到做到 我用了三年:生活的常态即无常 而无常背后的一切又是必然 * 生命的存在本身就饱含价值 无须通过创造价值证明自己的存在 * 你本身就是一块完美的大理石 你在当下就已经拥有了所需要的一切 * 臣服并非完全智识上的理解 灵性修行也是一种对神经网络(neuro network)的重新训练 * 当下如果是痛苦的 可以想想在这个体验中我们要学的是什么 * 一切外境皆由心生 被看的意识也是一种自我审视的投射 * 人就是因为不完美才不会被AI取代 * 作为追逐文明的一种代价 人类丧失了休息的能力 * 呼吸是自然之道 呼吸即宇宙的能量 * 宇宙的信号即是每时每刻 内心的感受即是高我给你的指引 Music The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 Glenn Gould (1956) 本节目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苹果播客|喜马拉雅|小宇宙 找到主播 体验内在探索与成长教练咨询
六月出发,借着RYT200的契机,我在乌布的稻田里生活了近50天。每天早六点到达教室,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生活只剩下最简单的部分。本来计划了许多疗愈和冥想体验,但心轮的打开偏偏来得不如预期。 遇见Chen并产生如此神性的对话也是我没想到的。这一期描述了她的开悟故事,和一些美妙并特别的体验。 在Karma&Mission这一课题中,我深深地看见「自我」是如此之大,也渐渐明白——我们是自己生命的导演,无论是何种体验,一切在这场演出中的角色皆由我们选择。在完成人生课题的路上,相信自己是唯一的通关秘诀。 嘉宾:Chen Show Notes * RYT200日常生活:当生活只剩下吃饭 睡觉和运动 * 在城市里不愿早睡是因为对明天没有期待 * 开悟只是回到人最原始的状态 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 * 潜意识与宇宙信号之间的交流机制 * 每个灵魂都有自己的Karma&Mission(业力与人生课题) * 生命中的一切到来都是我们的渴望 * 心轮的打开让我看见Ego(自我) BGM A Step You Can't Take Back - Keira Knightley 本节目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苹果播客|喜马拉雅|小宇宙 扫码体验life coaching免费咨询
嘉宾:摄影师/博主Daisy (🍠Daisy_lishiyun) 初识Daisy是在一个拍摄项目,彼时我还在500强上班做甲方。持续合作一年后,我们在上海一家湘菜小酒馆见了面,继而两个INFJ的友谊得以延续。Daisy大四时曾为初代淘宝网红店拍摄,在对方伸出转全职的橄榄枝后被吓跑 —— 从独立摄影师、酒店试睡师、疫情中的艺术中心创业、再到小红书博主,毕业后的几年里,她只上过两天班。 这是一期关于「INFJ的金钱耻感」「自由职业是否真的自由」「我们在无意间逃避着自由」以及「自由的代价是什么」的真诚讨论。欢迎收听。 Show notes * 在批评中长大的INFJ “你只是运气好” * 沉醉于高道德感和孤独感的自我背负 * 创造的过程是不断完成 * 敢于脱离轨道进入旷野的人或许都拥有多条轨道 * 自由职业就像赤脚跳舞 牺牲的也是某种「自由」 * 邀请生命中的「体验者」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 打破金钱和身份标签带来的耻感 * 你接受自己是个平凡的人吗 BGM 故乡的亲人- 青燕子演唱组 即使青春美丽已消逝 - 青燕子演唱组 本节目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苹果播客|喜马拉雅|小宇宙 扫码体验life coaching免费咨询
嘉宾:Nicole亦可 商业播客主播 / 阿斯汤加习练者 印度哲学中有一个词叫Samskara,指一种潜意识的印象或倾向,它由我们过去的经验和行为形成,可以影响我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并在今生和来世中塑造我们的命运。这些人生课题可以通过虔诚地习练得到化解吗?到底什么才是我们的个人价值?值得过的生活必须是完全安全的吗?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带着真诚看了看这些疑问,得到的答案是: 去行动吧!活得具体是对抗恐惧的唯一路径。 Show notes 04:09 裸辞谷歌后我进入了人生2.0 09:40 开启RYT200 规律的瑜伽习练使我重新审视 我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 16:45 我的钱都花去哪儿了? 22:43 将巴厘岛修练后获得的内在平静复制到城市中 28:53 在海南生活的浪人真的找到自由了吗 33:55 感到无力的重要原因 是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又积极地参与内卷 41:50 自由和月薪五万 权利和ego 56:10 当生活不再是答题 - 为了答案而编故事 又假装自己很真实 01:10:31「商业化」和耻感 打破业力samskara 01:19:07 宫崎骏电影 美好的异世界并不存在 01:27:35 活得具体是对抗恐惧的唯一路径 BGM Shiki - 大贯妙子 & 坂本龙一 Merry-go-round of life - Royal Phiharmonic Orchestra & 久石让 本节目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苹果播客|喜马拉雅|小宇宙 扫码体验life coaching免费咨询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