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浮生取义:如何悲伤如何爱

小小的我们

本期播客讨论了《浮生取义》的最后一部分国之法,书中讲述到一位女性的丈夫出了车祸不治身亡了,然后这位女性经年累月地上访、伸张正义,甚至不惜带着农药上北京、以死相逼,最后自杀未遂。 我们从这个故事开始展开讨论,并由此呈现了不同人的哀伤反应、不同人对于关系结束的态度、对于自己死后是否还需要被记得的态度,呈现出了非常大的差异性与多样性,非常值得一听。 0:00 悲伤风格不同,与爱不爱无关 12:13 伸冤找青天 24:56 我们与逝者的关系是一段不断成为的关系 31:04 眷恋、再结来世的因缘 or 了结放下、不再纠缠 42:31 当关系结束了,我们体验到了什么? 提到的书影音: 《我记得》 本期的播客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有想要分享的想法或感受,记得留言告诉我们呀。 下周我们播客将暂停一次,再下周与大家一起共读新书,来自资深记者凯蒂·恩格尔哈的《不愿活下去的人:关于生死的特别报道》,作者历时四年,跟踪访谈了数百位不想活下去的人,他们或因疾病、或因衰老、或因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只求能好好死去,但安乐死、医生协助自杀、自杀都比想象中困难很多很多。人们有权力结束自己的生命吗?有权利以自己期待的方式死去吗?死亡权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权益吗? 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到好奇,欢迎与我们一起共读、一起讨论。我们下下周见呀~❤️

61分钟
33
1年前

014. 浮生取义:你有资格提出对我的期待,那我有权力拒绝吗?

小小的我们

从这一期播客开始,我们将一起阅读并讨论吴飞博士的《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跟着吴飞博士一起从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哲学的视角来看待自杀现象。 本期播客主要讨论书里面的第一部分导言和第二部分家之礼,作者先引入了一些自杀理论以及自己对此的思考,提出了“过日子”“委屈”“做人”这几个重要的概念,从而假设在家庭中存在着权力斗争,如果权力是平衡的,则相对的比较相安无事;而权力一旦不平衡,一方积攒的道德资本过高,就会引起矛盾与纷争,如若无法解决或争夺成功,ta就可能会感到委屈,从而用自杀这一极端行为来进行再一轮的反抗与争夺。紧接着,作者又从人伦、礼义与命运这几个纬度,结合大量案例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非常发人深思。 那么接下来就是本期播客的正文内容了。如果你有任何的想法和感受,欢迎你留言告诉我们,与我们一起探讨。 0:00 委屈与冤枉,道德资本与权力平衡 17:45 随着孩子的长大,家庭里必然会发生权力斗争 32:45 我没有办法接受ta就是改不了 40:27 你有资格提出对我的期待,那我有权力拒绝吗? 49:45 城市给了我们“只要不影响别人,尽量自由自在地活着”的小小空间 下一周我们一起讨论这本书的第三部分人之宜,敬请期待呀,我们下周见~❤️

65分钟
30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