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买一个凑合着用吧。” “先忍忍,再凑合一段时间吧。” “就用一年,凑合凑合得了。” 不知道这样的句子是否会经常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反正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基本都是凑合着过来的。留学这几年,生活状态动荡不安,每年搬一次家不说,忙起来连是否回家都成个问题。这样匆匆忙忙跌跌撞撞的心态反映在生活上就让“凑合”成了主要旋律。 最近又经历了一次搬家,也经历了关于凑合和讲究的battle。 怎么就把日子过的这么凑合了呢? 要一直这么凑合下去么? 再凑合凑合是不是这辈子就凑合完了? 什么时候才能不凑合? 这期我们老哥仨就聊聊“凑合”,不知道各位听友是凑合着疲于奔命,还是早就开始了讲究人儿的生活。
本期嘉宾 魏蔓与攸然 独立动画人与展映策划人 节目流程: 00:00:44-00:05:50:嘉宾与主播近期关于“动画”相关课题与思考 嘉宾做自我介绍(魏蔓的动画作品——https://vimeo.com/user53511927)。 00:05:50-00:27:50:嘉宾与主播近期关于“动画”相关课题与思考 1、魏蔓 提及的关于“先画后动”的思路。 2、攸然 提及的关于她的思考《转场过程中的动画》。 3、周叔叔提到关于实拍或者商业动画电影和艺术动画在选择转场方式上的的区别。 4、讨论关于通过“转描”来学习动画的方式及展开。 5、讨论关于动画属性以及作画原则及展开。 6、攸然 提及的关于她做作品的一些想法及展开。 00:27:50-00:45:28:推荐自己喜欢的独立动画作者 1、Yuri Norstein 《雾中的小刺猬》Hedgehog in the Fog (1975).《故事中的故事》Tale of Tales (1979). 2、Georges Schwizgebel < Jeu > (2006). < Romance > (2011). < Chemin Faisant > (2012) 3、Chen xi 《霜降》Grain Coupon (2011). 《大寒》The Poem (2015). 4、Yuko Asano 「BAMBiNO」(1982). 「蟻の生活」(1994). 00:45:28-00:58:53:由攸然介绍国内的独立动画放映与费纳奇北京动画周 6月1日起至9月1日,费那奇北京动画周的竞赛单元面向全社会征集优秀的动画作品。 1:02:00-1:16:13:关于“京阿尼被纵火事件”事发一日之后的感想 与本期主体内容无关,但又是和动画行业有关。由于种种缘由,并不想做成新闻或者主题节目了,所以在本期最后贴上,关心京都动画的朋友可以听一下。 封面来自魏蔓的作品Apple Tree 剪辑 Uncle CHow 文案 Uncle CHow
本期嘉宾:导演郭鲁川、摄影仲硕(大米老师) 听业内资深导演+摄影聊影视行业,故事,荷里活! 影视行业总是充满了各种光环同时又略显神秘,很多人对这个行业充满了好奇。曾执导过奥迪汽车、天猫、京东、匹克、李宁等品牌广告的资深导演郭鲁川,和拍摄过张艺谋平昌冬奥会、成龙电影的专业摄影师仲硕(大米)老师一起做客异能FM,与异能510 brothers一起,带我们走进片场,畅聊剧组中的工作与生活。 他们是怎样凭着爱好出发,从一名喜爱电影的学生继而走向专业导演与摄影道路的?一个影视作品从立项到播放之前都会经历哪些步骤?真实工作中,导演和摄影的具体分工是怎样的?曾经合作过的艺人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娱乐报道中的“导演现场发飙”真实存在吗?想要立志成为一名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诸多有趣的话题,睿智的观点,真实的经历都在这一期的节目中。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binbin以电台branding做毕设之后,他说以后电台在将来会不断反映主播们在业界的成长,而电台也会随之成长。我一直相信这句话,也觉得大家做的节目内容也都在体现这句话。同时,我想,我的这个决定也许也是这句话中隐含的一部分吧。 但是这个时间点,对于像junjun这样,刚开始全力做电台的人可能很不凑巧。希望她不会因此感到介意。也感谢电台所有人的理解。 我不想在节目的文案里做太多的解释说明,变成节目本身的剧透。请点击阅读原文收听吧。 谢谢大家。
“带着镣铐跳舞”可说是为设计量身定做的比喻。我们追求极致和纯粹,却时时被现实的限制所束缚,似乎唯独在概念设计的天马行空中才能获得一丝喘息。但你可曾想过,这些别人不愿面对的妥协与琐碎恰恰可能是未被开发的蓝海,是能成就你的挑战和机遇。与其等待时间和技术进步解决一切,不如带着镣铐跳一支独一无二的舞。
声音简介一直审核不过,大家就来我们的企鹅做的一个某信的公众号里看内容吧
现在的时代,好像人人都在创业,人人都想创业。设计师的角色便在许多创业团队里面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一份初创公司(startup)的offer摆在你面前,你真的准备好接受它了吗? 本期我们就来简单聊一聊,作为设计师在加入startup时应该注意的二三事。如何甄别靠谱的团队,靠谱的老板?如何防止一不小心掉进“坑”里?如果已经掉“坑”里了,如何才能做到及时止损?对于想要加入startup的你,或者已经在startup团队里的你,挣得是一份工资?一个热情?还是一次无悔的人生机遇?这回,我们一直在各个创业团队摸爬滚打的老朋友Jean, 带来了她的startup防“雷”防“坑”小tip, 希望能够多多少少帮助到大家。如果我们的观点有所偏颇,还请大家多多指正。一切个例,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凡事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欢迎讨论。
留学朋友们的人生经历各式各样,有的绚丽夺目,有的心酸无奈。但是有一样是相同的,如果毕业后想留下来,前提是你必须有合法的签证才能在这个国家合法的生活以及工作。 但是,美国的工作签证靠的是抽签,充分说明了你再有实力也不如运气好。中签的朋友当然是满心欢喜,没中的朋友就会面临以下几种人生选择:继续读书、办理其他签证、回国。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电台的老朋友,西部世界后期特效师翔哥,一起来聊一聊,当他要面临这些选择的时候,他的一些感受以及对于未来的规划,让大家了解留学生毕业后真实且现实的生活。
本期嘉宾 Q(马千娇) 《异能电台之艺术人生》是异能电台的一档知名音频节目。其主要内容为邀请艺术、设计界的嘉宾,与主播们现场互动,发掘其中的感人故事,讨论人生与世界。 节目使用的叙事手法强调真诚的情感交流,让听众能从他人的艺术人生中体会到一些闪光的思想价值。此节目自2015年开播以来,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收听率。 言归正传,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3年换了7个工作、跨界于漫画、主题公园、动画背景设计等领域、且屡次获得艺术奖项的Q(马千娇),来给我们分享她的艺术人生故事。作为她的好朋友,这么多年一路走来,外人看到的是她光鲜的成绩,我看到的是一个坚韧、勤奋、执着、永远向着理想进发的勇敢女孩。 嘉宾个人网站:www.q-draws.com Ins: q_sketches
时至今日,在国外做设计的人是不是应该回国?选择什么样的时间和契机回国比较合适?如果回国了,那国内发展与国外相比的优势和劣势又是什么呢?相信类似此种问题或多或少都是各位在海外或想要出海的设计师朋友们会发出的灵魂拷问。小弟不才,在国内和美国都有过几年工作经历,我觉得此类思考很有必要,毕竟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所以本期我请来了曾经在电台早起节目里为我们介绍过环境和体验设计是什么的嘉宾Haidy,她刚刚结束了一番云游(这回不是马老师 :p):从米兰家具展开始,经过上海武汉几个国内城市之后回到美国洛杉矶。作为一个来美国十几年,相对比较了解美国社会形态的华人设计师,她是如何对比欧洲,中国和美国的发展孰优孰劣呢? 由于我俩个人见识有限,我们无意概括和总结三地的文化和社会现状,只分享一些我们摸爬滚打数年的切身心得体会。一切个例,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凡事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欢迎讨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