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节目中,我们请到了琴童家长与我们分享小朋友学琴的挑战与收获。琴童学琴,很多时候是家长代为选择,也或许是小朋友一时兴起,尚不知前路艰辛。当我们长大后,对古典音乐有了更多了解和欣赏,有不少人自愿学琴,成为“大龄琴童”。有了更繁重的学业和工作之后,大龄琴童会有什么挑战?当他们真正出于热爱学琴,更能理解复杂的乐理知识,大龄琴童又能从学琴的过程中获得什么样的乐趣?今天,我们请到了成年之后学习了两种乐器的大龄琴童霄羽(小红书@霄羽),和大家分享她的心得。 时间轴 02:22 成年后又成了“琴童”:工作后开始学大提琴与单簧管 04:27 日剧《四重奏》激起学大提琴的想法 07:53 为什么学单簧管? 10:46 如何分配练琴时间? 18:20 大提琴学习经历:兜兜转转终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老师 27:04 线上课 vs 线下课? 31:36 大机构 vs 私人一对一课程? 34:50 “996”难以实现规律练琴 39:16 成人学琴的动力:我喜欢享受进步的快乐 41:50 直播回课体验如何? 44:45 与其他“大龄”琴童的交流与合奏 54:16 现在的学琴心态:很享受这种能够自己做主的这种状态 本集提到 * 《四重奏》:2017年坂元裕二编剧的日剧 * 《瑶族舞曲》:管弦乐曲,为刘铁山、茅沅于1951-1952年所创作,描绘瑶族庆祝节日时的歌舞场面 * “拉赫大奏”:拉赫玛尼诺夫大提琴奏鸣曲 * “City of Stars”:电影《爱乐之城》(La La Land)中的歌曲 * “上音”:上海音乐学院 BGM * 片头: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M.83 I. Allegramente * 刘铁山、茅沅 - 瑶族舞曲 * Sergei Rachmaninoff - Sonata in G minor for Cello and Piano Op. 19 III. Andante * 片尾:Chopin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 II. Romanze – Larghetto 主播 小林(微博@小林Mlle-Lin,小红书@粉领子哥布林) 莉莉
她是港中乐的打工人,是香港古典乐迷群的群主,也玩cosplay、玩摄影、做物料、听流行……她是栗子(小红书@栗山咕咕子),在她众多身份和标签之外,栗子是一个高能量、“爱折腾”的Z世代女性。今天,我们和栗子展开对谈,聊一聊在乐团打工是什么样的体验,如何管理几百人的乐迷群,以及在栗子的爱好大杂烩中,古典和流行的跨界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时间轴 3:03 栗子的多重身份与小众乐器学习经历 8:12 进入香港乐团打工需要什么样的背景? 14:25 中乐团与西洋古典乐团工作氛围不同之处 14:33 中乐到底卖座吗?相比对西方古典乐的了解,我们对民乐的了解更少吗? 24:11 栗子建乐迷群的契机——疫情后,国内古典乐演出井喷式增长,“吃得真好” 35:24 管理乐迷群并非易事,女性群主维护友好讨论环境,小林&莉莉直呼“不算放养!” 41:41 栗子和从“群友”发展为线下好友的乐迷朋友们约音乐会、做物料,还在音乐会被同行认出! 48:08 栗子高考完的暑假第一次做coser,工作后重新捡起爱好,女性从“利他”行为中收获满满成就感 53:33 拒绝“古典原教旨主义”,对古典音乐这门古老的艺术来说,“海纳百川”很重要 57:25 栗子的高能量生活:多多寻找生活的“支点”,不让自己“太闲” 本集提到 * “ni姐”/“哔哩吧啦”:Ep1对谈嘉宾,为钢琴大师做物料的女性乐迷 * 自鸣筝(自动竖琴)/autoharp:和弦古筝家族中的一种乐器。它具有一系列与减震器相连的和弦杆,按下后可使除形成所需和弦的弦外的所有弦静音 * Pomme:Claire Pommet,法国创作型女歌手 * Art-mate:香港购票平台 * 港大缪思乐季:HKU MUSE(My University Spotlight Encounters),香港大学文化管理处策划的一系列文化演出节目 * “港乐”: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HK Phil,香港管弦乐团 * “上交”:上海交响乐团 * “东艺”: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 革胡:一种音量较大、音域较宽的低音拉弦乐器,在二胡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拉弦乐器的特点创制而成,故称为革胡 * 彭修文:中国当代作曲家、指挥家,现代民族管弦乐团的奠基人之一 * Ravel:Maurice Ravel 莫里斯·拉威尔,法国作曲家、钢琴家与指挥家 * 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创作的一套钢琴组曲,管弦乐版本由拉威尔配器 * 陈锐:澳大利亚华裔小提琴家 * 门小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双琴侠:TwoSet Violin,澳大利亚华裔小提琴手杨博尧(Brett Yang)和陈韦丞(Eddy Chen)2014年创建于YouTube 的音乐组合,主要创作以古典音乐为主题的搞笑视频 * Stage door:演职人员出入口,简称“SD” * 张昊辰:中国钢琴家 * New York Phil: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纽约爱乐乐团 * 哈恩:Hilary Hahn 希拉里·哈恩,美国小提琴家 * 久石让:日本作曲家、编曲家、指挥家、钢琴家 * Kavakos:Leonidas Kavakos 列奥尼达斯·卡瓦科斯,希腊裔小提琴家及指挥家 * 柴小协: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 Yo-yo Ma:马友友,美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 * 德大协:德沃夏克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 Mao/藤田真央:Mao Fujita,日本钢琴家 * 加蒂:Daniele Gatti 丹尼尔·加蒂,意大利指挥家 * 马勒三:马勒d小调第三交响曲 * 无料:免费的物料/周边小礼品,源于日语中的“無料”,即“免费的” * “四谎”:日本漫画家新川直司的动漫作品《四月是你的谎言》,以古典音乐为主题 * 《四重奏》:2017年坂元裕二编剧的日剧 * 《功夫》:2004年周星驰导演的电影 * “乙游”:乙女游戏,即女性向的恋爱电子游戏 * 《代号鸢》:沉浸式剧情卡牌手游 * Imagine Dragons:迷幻乐团,亦称为“梦龙”,美国独立摇滚乐团 BGM * 片头: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M.83 I. Allegramente * Modest Mussorgsky -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Orchestrated by Ravel), Promenade I * Felix Mendelssohn -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64, I. 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 * Mahler - Symphony No.3 in d minor, GMW 31, VI. Langsam, Ruhevoll. Empfunden * 片尾:Chopin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 II. Romanze – Larghetto 主播 小林(微博@小林Mlle-Lin,小红书@粉领子哥布林) 莉莉
在第五期对谈的上集,琴童家长林恩姐(小红书@学小提琴🎻的迷你蟹)和我们分享了小朋友学小提琴的契机,学琴路上遇见的良师,选拔进入乐团的经历,以及当古典音乐进入家庭,对家庭艺术氛围的塑造。在下集,林恩姐与我们继续就大家最关心的琴童练琴、走不走专业等问题,以及她抛开“琴童家长”的身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关于音乐与生活的思考,展开更多讨论。 时间轴 01:41 小林和莉莉曾经“鸡飞狗跳”的琴童经历分享 03:57 林恩姐:练琴和陪练都是苦差事,要找到灵活的练琴模式 09:29 小朋友学琴路上的role model:李映衡、蔡珂宜、小Olu 11:49 老师带领下的首次观演经历:认真了解和学习观演礼仪 15:10 听港乐现场:被会弹钢琴、还用粤语&普通话向观众打招呼的廖国敏指挥圈粉 16:33 遗憾错过廖指访谈,询问ni姐访谈内容 18:08 听卡瓦科斯演出并观摩大师课,被震撼也被激励 20:05 卡瓦科斯送给小朋友特殊的“儿童节礼物” 22:15 跨城澳门、远赴澳洲听李映衡:虽有遗憾,但仍精彩 24:40 带小朋友听现场,给枯燥练琴路上增加动力 27:03 因为小朋友学琴,自己的社交圈子也有拓展 32:10 跟琴童家长交流多了之后会更焦虑吗? 33:45 走专业太辛苦,考级也已不是现在学琴的重点 36:27 以升学的目的学琴,难以享受音乐的快乐 40:43 全家分工家庭职责:是家长,更是独立个体 43:04 音乐会舞剧话剧等等都是我的爱,我也有自己的生活 50:23 陪伴小朋友学琴的一路上,自己也在学习和成长 本集提到 *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E小调第9号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以《念故乡》旋律为主题 * 李映衡:Christian Li,澳大利亚华裔小提琴家 * 蔡珂宜:Chloe Chua,新加坡小提琴家 * Lottie&Olu:古典音乐博主,详见Ep2嘉宾对谈 * 广少交/少交:广州少年交响乐团 * 香港管弦乐团(港乐) * 廖国敏/“廖指”:澳门指挥家,现任香港管弦乐团(港乐)驻团指挥 * 霍夫:Stephen Hough 斯蒂芬·霍夫,英国钢琴家、作曲家和作家 * “ni姐”:Ep1嘉宾,为钢琴大师做物料的博主@哔哩吧啦 * 卡瓦科斯:Leonidas Kavakos 莱昂尼达斯·卡瓦科斯,希腊裔小提琴家及指挥家 * 巴赫小无: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 * 《战争与和平》:话剧,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百年院庆大戏 * 席夫:András Schiff 安德拉斯·席夫,英国籍匈牙利裔钢琴家和指挥家 * 鲍罗丁四重奏:Borodin Quartet,苏联-俄罗斯的弦乐四重奏团体 * 齐默尔曼:Krystian Zimerman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波兰钢琴家 * 叶咏诗:香港指挥家 * “柴小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 罗宾:让-巴蒂斯特·罗宾 Jean-Baptiste Robin,法国管风琴演奏家 * 柏林爱乐小号首席:大卫·格里耶 David Guerrier,法国小号演奏家 * 沈媛:中国管风琴演奏家 BGM * 片头: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M.83 I. Allegramente * Dvořák - 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Op. 95, B. 178 II. Largo * Bach - Partita No. 2 for Violin in D Minor, BWV 1004 V. Chaconne * Schubert - 6 Moments musicaux, Op. 94, D. 780 No. 3 in F Minor * 片尾:Chopin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 II. Romanze – Larghetto 主播 小林(微博@小林Mlle-Lin,小红书@粉领子哥布林) 莉莉
提到“琴童”,有些人脑海里闪现的画面或许是当年被家长逼迫练琴的PTSD,也有些人或许会想到刻板印象中的亚裔神童lingling。每个琴童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与古典音乐结下的不解之缘,有泪水,但也有欢笑。当琴童将古典音乐带入家庭生活后,家长不止是练琴时的监督者,也是音乐旅程中的同行者,音乐也影响着家庭的氛围与互动。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来自广州的林恩(小红书@学小提琴🎻的迷你蟹),她是古典乐迷,同时也是一位温柔的琴童家长。作为曾经的琴童,我们想和现在的琴童家长一起聊一聊——古典音乐如何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音乐怎样让家长保持独立自我? 林恩在和我们的对谈中分享了诸多温暖又可爱的趣事。舍不得牺牲细节的我们,将本次对谈做成了两集节目,分为上下集呈现给听众。希望大家能和我们一样在林恩的叙述里收获更多会心一笑的时刻,下集精彩继续! 时间轴 02:52 由教堂音乐“入坑”古典的林恩姐,家有学小提琴的琴童 04:05 为什么送小朋友学小提琴? 06:45 为什么让小朋友进乐团? 08:15 小朋友的乐团选拔经历:琴童与家长共同进入学琴新阶段 15:44 机缘巧合下找到的小提琴老师——“最好的老师就在身边” 25:04 陪练:一起思考问题解决方法 30:41 为何小朋友能开开心心回课? 34:24 爸爸也开始学小提琴? 38:50 小朋友做爸爸的“小老师”:“兄弟,你别乱拉” 40:50 全家齐入迷,练琴是家里的头等大事 本集提到 * 里丁格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广交”:广州交响乐团 * 海顿惊愕交响曲 * 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 平夏斯·祖克曼,以色列小提琴家,中提琴家,指挥家 BGM * 片头: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M.83 I. Allegramente * Rieding - Violin Concerto in B minor Op.35 I. Allegro moderato * Haydn - Symphony No. 94 in G major (H. 1/94) II. Andante * 片尾:Chopin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 II. Romanze – Larghetto 主播 小林(微博@小林Mlle-Lin,小红书@粉领子哥布林) 莉莉
2024年的热词之一少不了“文化体力”,它通常指追求带有文化艺术性质的兴趣爱好时的能量。“文化体力”耗尽时,读不进书、看不进电影、听不进音乐,人的精神世界变得空虚乏力。然而,“特种兵”式旅游在年轻人中大火的同时,“特种兵”的风已然刮到了古典音乐观演文化,我们看到越来越多跨城甚至跨国观演的乐迷朋友们。本期对谈,我们请到两位“文化体力”满值的朋友:蓬蓬(小红书@稚子弄冰)和春深(小红书@深处游),请她们来聊聊她们的特种兵观演经历。 时间轴 3:28 数读特种兵 9:55 春深老师的2024现场之最 14:18 蓬蓬的2024之最(warning:法扎辣评&蓬蓬为何深夜突发大红包?!) 26:49 春深老师被张昊辰经纪人、瓦赫坦戈夫剧院上上下下全员都眼熟的经历 31:42 蓬蓬被“黑肖”和他的团队时隔5年在SD认出 36:40 大P人春深老师:出不掉票更惨还是收不到票更惨? 41:10 蓬蓬买票不慌,心态稳如泰山 43:16 惊!大J人莉莉竟然忘过演出! 44:04 春深老师:演出就是生活的重心,不可能忘 45:00 莉莉的爱丁堡艺术节特种兵经历:很累,感觉再也不会特种兵了 46:15 春深老师特种兵tips:观演不是消遣而是生活必需,一定只做观演一件事 (47:15 春深老师口误 “对人文风光不太有兴趣”应为“对自然风光不太有兴趣”) 50:48 蓬蓬特种兵tips:个人状况不同,尽力而为,音乐是用来愉悦身心的 (54:36 蓬蓬口误 “当时他还非常伤心呢”应为“当时他还非常开心呢”) 55:13 春深老师:特种兵只有0次和无数次(&在巴黎看王羽佳的神奇经历) 1:00:06 蓬蓬观演后有时狂喜有时暴躁,但睡眠质量高不觉得特种兵疲惫 1:02:22 春深老师从不被外界的不理解所影响 vs. 蓬蓬被家人朋友质疑 1:11:50 春深老师带妈妈“特种兵”看戏,但跨国特种兵喜欢solo追星 1:17:22 蓬蓬儿时被妈妈培养了听音乐会的爱好,现在反被妈妈所不解 1:18:34 春深老师:吃了极致的苦,所以极致的享受都是应得的 1:20:50 蓬蓬和春深老师的特种兵观演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1:29:10 一旦错过就不再,拒绝延迟享受——“小孩子上游乐场的心态” 1:33:08 两位2025年最期待的演出 本集提到 * 齐默尔曼:Krystian Zimerman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波兰钢琴家 * 瓦赫坦戈夫剧院/“瓦赫”:俄罗斯乃至全世界最负盛名的剧院之一 * 《战争与和平》/“战和”:话剧,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百年院庆大戏 * 《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制作的话剧 * “SD”:stage door,演职人员出入口 * “法扎”:法国音乐剧《摇滚莫扎特》 * “米开来”:Mikelangelo Loconte 米开朗基罗·乐孔特,在法国音乐剧《摇滚莫扎特》饰演莫扎特 * 罗热:Pascal Rogé 帕斯卡尔·罗热,法国钢琴家 * “肖赛”: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 “奏三”/“肖奏三”: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 * “奏二”: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 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 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波兰作曲家 * 张昊辰:中国钢琴家 * “黄河钢协”:《黄河钢琴协奏曲》 * “黑肖”:Christian Blackshaw 克里斯蒂安·布莱克肖,英国钢琴家 * “李b”: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 * 王羽佳/“王姐”:中国钢琴家 * 马勒室内乐团:Mahler Chamber Orchestra,1997年由意大利指挥家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创建的室内乐团 * 梨园戏: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 * 南音: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 * 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 * 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毛里齐奥·波利尼,意大利钢琴家 * 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 玛塔·阿格里奇,阿根廷钢琴家 * 傅聪:英国华裔钢琴家 * 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犹太裔钢琴家、指挥家 * “布仙人”:Herbert Blomstedt 赫伯特·布隆斯泰特,瑞典指挥家 * 梅塔:Zubin Mehta 祖宾·梅塔,印度指挥家 * 于佩尔:Isabelle Huppert 伊莎贝尔·于佩尔,法国电影演员 * 《钢琴教师》:La Pianiste,法国电影 * VPO: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维也纳爱乐乐团 * 德累斯顿:Staatskapelle Dresden 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 * 上海昆剧团 * “港乐”: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香港管弦乐团 * “拉二”: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 王心心:南音表演艺术家 BGM * 片头: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M.83 I. Allegramente * Chopin - Piano Sonata No. 3 in b minor Op. 58 I. Allegro Maestoso * 黄河钢琴协奏曲 IV. 保卫黄河 * Mozart - Piano Sonata No. 18 in D Major K. 576 I. Allegro * Debussy - Images Book II L. 111 Poissons d’or * Gershwin - Rhapsody in Blue * Stravinsky - The Rite of Spring, K015 1. L'Adoration de la Terre * 片尾:Chopin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 II. Romanze – Larghetto 主播 小林(微博@小林Mlle-Lin,小红书@粉领子哥布林) 莉莉
在上海,常听音乐会的朋友们肯定在音乐厅见过一个年轻女生,抱着一只乌龟玩偶,被偶遇的熟人团团围住,纷纷与小乌龟合影握手。这只玩偶就是奥乐米拉Olu,这位女生叫Lottie,在社交媒体以@废柴Lottie(小红书&b站)的网名发布各种Olu视角听音乐会和Olu演奏古典音乐的视频,是乐迷中的红人。今天,我们请到Lottie,和她聊聊Olu进音乐厅和做古典音乐博主的趣事,以及音乐带来的心理疗愈。 时间轴 2:29 Lottie与Olu如何结缘 5:03 为什么选择带Olu进音乐厅 6:42 “Olu演奏古典音乐”的想法是怎样诞生的? 8:50 心灵手巧的Lottie为Olu精心准备看演出和拍视频的穿搭 10:29 “剧院红人”Olu替“i人”Lottie应对粉丝 13:45 Olu与艺术家“贴贴”——樫本大进见Olu“拉琴”:So Cute! 15:07 Olu听陈锐采访,大受启发 17:01 Lottie分享“奥乐米拉乐团”背后的故事:选曲、制作流程,以及自己的收获 22:49 Olu分享“奥乐米拉乐团”背后的故事——“我喜欢简单的” 25:39 家人给“奥乐米拉乐团”最大的支持:保持安静 32:39 Olu安慰emo的Lottie:你可以不开心的,我陪着你 33:57 Lottie和Olu喜欢的作曲家和作品 35:35 Olu最喜欢的现场演出分享——“灵魂升天了” 42:29 Lottie:我用Olu的视角看世界 46:17 关于“童真”与“幼稚”的讨论:childlike, not childish 50:20 Olu想对乐迷说的话:“音乐是生活的调剂,不是负担” 本集提到 * 奥乐米拉Olu:迪士尼角色,达菲家族成员 * 《胡桃夹子》:柴可夫斯基编写的芭蕾舞剧 * “姐夫”:Valery Gergiev 瓦列里·捷杰耶夫,俄罗斯指挥家 * 马祖耶夫:Denis Matsuev 丹尼斯·马祖耶夫,俄罗斯钢琴家 * “普三”: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 《剧院魅影》:又名《歌剧魅影》,音乐剧 * 陈锐:Ray Chen,澳大利亚籍华裔小提琴家 *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RPO):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现任指挥瓦西里·佩特连科(Vasily Petrenko) * 樫本大进:Daishin Kashimoto,日本小提琴家,柏林爱乐乐团首席 * BPO:Berliner Philharmoniker,柏林爱乐乐团 * “贝七”: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 克莱伯/“小克”:Carlos Kleiber 卡洛斯·克莱伯(小克莱伯),奥地利指挥家 * 《是坏情绪啊,没关系》:B站首部聚焦心理情绪的医疗类纪录片 * 李玟Coco:华语流行乐女歌手 * 《童年情景》(Kinderszenen):罗伯特·舒曼创作的钢琴套曲 * 《森林情景》(Waldscenen):罗伯特·舒曼创作的钢琴套曲 * 德累斯顿: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 * 阿尔卑斯交响曲(Eine Alpensinfonie):理查·施特劳斯最后一首交响诗 * “勃四”: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 BGM * 片头: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M.83 I. Allegramente * Prokofiev - Piano Concerto No. 3 in C major, Op. 26 I. Andante - Allegro * Beethoven -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I. Poco sostenuto - Vivace * Brahms - Symphony No. 4 in e minor Op.98 I. Allegro non troppo * Schumann - Kinderszenen Op. 15 - 1. Von fremden Ländern und Menschen (Of Foreign Lands and Peoples) * 片尾:Chopin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 II. Romanze – Larghetto 主播 小林(微博@小林Mlle-Lin,小红书@粉领子哥布林) 莉莉
2024年1月,钢琴大师齐默尔曼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独奏巡演,一时轰动全国,一票难求。同年12月,齐默尔曼再访北上,让一众乐迷直呼过瘾。与此同时,不少人或许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位叫@哔哩吧啦 的博主,她在两次巡演时定制纪念票根和Q版齐默尔曼的吧唧(badge)、透卡、挂件,在各地的演出现场派发物料。今天,我们就把这位为齐默尔曼制作并亲自送上物料的乐迷朋友Nimiu(小红书@哔哩吧啦)请到节目,和她聊聊东亚粉丝文化与传统古典音乐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时间轴 03:47 ni姐追古典,也追欧美、K-Pop、二次元 09:45 小科普:什么是“拍肩礼” 10:38 为什么想到给齐叔“做物料”? 13:54 做物料和派发物料的过程中的挑战和趣事 15:48 做古典vs流行音乐物料的不同 19:42 欧美地区物料“整活儿”少,与制作成本和观众年龄有关(莉莉联系乙游“跨国炒谷”) 23:35 小科普:什么是SD? 24:57(高能预警)ni姐被齐叔经纪人主动联系、蹲到齐叔上班并为齐叔亲手送上物料的梦幻经历 47:40 派发物料时认识的新朋友和遇到的糟心事 58:04 做物料的动力与意义——“朋友就是我的甲方”! 1:00:07 如何回应“饭圈文化”进古典圈的质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09:22 ni姐最新物料计划独家透露 1:10:32 ni姐理想中的观演文化,以及我们为维护理想的观演文化能做些什么 本集提到 * 齐默尔曼/“齐叔”:Krystian Zimerman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波兰钢琴家 * Animenz/“A叔”:动漫音乐钢琴家,知名up主 * BFO:Budapest Festival Orchestra 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 * Rosé:朴彩英,K-pop歌手,Blackpink成员 * “阿姐”:Martha Argerich 玛塔·阿格里奇,阿根廷钢琴家 * Bloody Daughter:玛塔·阿格里奇纪录片《糟糕的女儿》 * DG:Deutsche Grammophon 德意志留声机,古典音乐唱片公司 * Hilary Hahn:希拉里·哈恩,美国小提琴家 * “肖奏”:肖邦奏鸣曲 * 维莎拉兹:Eliso Virsaladze 艾莉索·维莎拉兹,格鲁吉亚钢琴家 * 郎朗:中国钢琴家 * 洛扎科维奇:Daniel Lozakovich 丹尼尔·洛扎科维奇,瑞典小提琴家 * 《交响情人梦》:日本电视剧,以古典音乐为题材 * “芙姐”:Yuliann Avdeeva 尤利安娜·阿芙蒂耶娃,俄罗斯钢琴家 * “叉子”:Rafal Blechacz 拉法尔·布雷查兹,波兰钢琴家 BGM * 片头: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M.83 I. Allegramente * Prokofiev -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D major Op.19 II. Scherzo. Vivacissimo * Chopin - Piano Sonata No. 3 in b minor Op. 58 IV. Finale * 片尾:Chopin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 II. Romanze – Larghetto 主播 小林(微博@小林Mlle-Lin,小红书@粉领子哥布林) 莉莉
这集是我们播客的“创刊号”,是两位主播的对谈。第一期我们想给大家介绍我们的背景和做播客的初衷——两个同龄的女生由古典音乐开启的友谊、做这档播客的缘起,以及我们作为“Z世代”和女性乐迷看待古典音乐观演文化的视角。 (由于录制过程中小林的耳机突然没电,转换为外放录制后音质有所不同,还请听众多多包涵) 时间轴 01:35 读文学的小林和读化学的莉莉,为何爱上古典音乐? 05:50 学科背景、生活轨迹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位同龄女生,因嗑古典音乐cp开启友谊 12:13 共读《游艺黑白》,深入理解音乐的同时也被小故事感动 18:28 我们为什么会想做播客? 24:08 视角一:Z世代——当初的琴童,现在的乐迷群体主力 27:05 从《古典音乐界的亚洲人》看有过相似文化现象的日本 30:44 作为数字时代原住民,“Z世代”拥有多样的听乐方式 36:47 为音乐“行万里路”的乐迷们 42:15 视角二:女性主义——拒绝“古董爹”发言,更开放与包容的年轻女性乐迷们 46:37 演出的“好”与“不好”,到底在说什么? 56:40 互帮互助的女性乐迷们创造出了许多可爱但充满能量瞬间 BGM * 片头:Ravel -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M.83 I. Allegramente * Prokofiev - Piano Sonata No. 7 in B flat major Op. 83 III. Precipitato * Liszt -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S.178 * Chopin - Etude Op.25 No.1 * Mozart - Piano Sonata No. 10 in C major K. 330 I. Allegro moderato * Chopin - Piano Sonata No. 2 in b flat minor Op. 35 III. Marche funèbre * 片尾:Chopin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 II. Romanze – Larghetto References * 《游艺黑白》焦元溥 * Musicians from a Different Shore: Asians and Asian Americans in Classical Music - Mari Yoshihara (《古典音乐界的亚洲人》吉原真里) * The Frontiers of Meaning: Three Informal Lectures on Music - Charles Rosen(《意义的边界》查尔斯·罗森) 主播 小林(微博@小林Mlle-Lin,小红书@粉领子哥布林) 莉莉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