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讨厌涩谷!」 即使是出于这个理由,聊聊涩谷似乎也是件有趣的事情。我最近才第一次开始看村上春树的『舞!舞!舞!』,里面一直反复循环这句,「这就是所谓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本书写于1988年,近四十年来,或者这一百年来,涩谷就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顶级象征。在各种景观的包裹下,在日常生活的街道里,在开发与再开发的一百年来的历史里,涩谷,仍然水深火热七彩炫目大刀阔斧地向前走着,而四十年前那些在泡沫经济鼎盛时期孤独空虚的都市人依然可以如常地生活在这里,仿佛什么也没改变。 当资本重新包装空间与记忆,我们未必这样期待未来,所以录了这期节目。 * 01:55我们为什么要聊涩谷:涩谷真的是个「无聊」的地方吗 * 04:11 円山町:不是鶯谷那样的「都市の隙間」,而是作为消费都市中的情色演出场所 * 09:52 涩谷的ラブホ街不带有ナンセンス感 * 11:45 脱衣舞剧场,在涩谷也大不同 * 18:51 “只是关于权力和消费而已。我觉得涩谷就是一个放大这一点的地方” * 20:49 “东急”的开发与涩谷的开发 * 24:45 与森集团在六本木的开发的对比 * 27:50 再开发所导致的区域的市绅化与排除:曾经在这些区域生活的普通人是不是就必须要失去自己的街道了? * 30:10 若者離れ:年轻人曾经如何聚集在涩谷,又如何离开这里? * 31:29 与新宿的对比:歌舞伎町、纪伊国屋书店、新宿二丁目,作为前卫与亚文化中心的新宿 * 32:38 涩谷系音乐:club和唱片店,拼贴与消费 * 35:10 涩谷辣妹:作为一种过激行为身体改造的ギャル文化与其逐渐消费化的演变 * 44:33 涩谷八公口的心动时刻:作为待ち合わせ的场所、作为公共空间 片尾曲:baby blue-fishmans 本期主播:Xia/Qin/明明 后期剪辑:Xia 封面设计:Qin 文案:明明 『山手线上睡着了』| 趁一切违和感消失之前,我们讨论生活在两种文化的缝隙里的具身体验。
就活、婚活、終活。日语中有许多「活」,它们是「某某活动」的略称,就像大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这些个「活」字往往出现在人生的重大节点,当然这些节点是基于日本语境下的社会时钟定。这些「活」的战线一般很长,因此「活」通常是艰苦的,它不是活色生香的活,更不是活灵活现的活,它象征着迎接社会生涯中的大事件时的踏实态度,像跑一场马拉松。当然我们本可以无视社会时钟,自由选择想要的生活,但由于签证这一特殊限制,在日本的外国人几乎都不得不在文化差异中开始自己的就职活动。这期节目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里嘉宾貘貘跟我们聊她在就职活动中遇到的离奇趣事,以这些啼笑皆非的故事作为桥梁,第二个部分我们交换各自对社会化的看法。就职活动的前提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吗?在国内的社会经验在日本还管用吗?让我们在困惑中开始今天的讨论。 00:18 intro:引入本期主题,关于就活是场马拉松、关于人是怎么被社会化的 3:50 日本就活P人不友好!提前一年找工作竟太迟? 14:46 哭笑不得,貘近期找工作中遇到的那些牛鬼蛇神 17:15 豪宅里的诡异工作:扫描1000具身体,“你愿意在21世纪与我重新定义美吗” 28:06 打工路上危机四伏!一不小心就会进入黑企 36:33 还在面试中竟已遇到职权骚扰 40:16 社会时钟与行业的选择,你想要怎样的人生? 56:44 日本职场的饮酒会(飲み会)文化 1:10:24 日本大学和社会化的关系 1:16:42 社会化/当大人 1:20:45 如何在社会化的同时保持灵魂自由 嘉宾:貘貘 主播:明明、peiqin、子夏 剪辑、封面:peiqin shownotes:子夏 Bgm:my little airport -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
2025年8月25号,印尼爆发示威游行。其实我在爪哇岛当游客时矛盾就已经尖锐,可期间每天都是风和日丽,我对即将发生什么并无察觉,只是会在一些瞬间感到张力,比如Grab上提到“police”一词司机会用鼻子苦笑,比如本地人朋友抱怨政府,说自己早晚要离开这里…我们是否听说一个新闻事件,是0和1的区别,这种区别轻飘飘。可和社交媒体上突然出现的推文不一样,冲突并不是打一个响指就会出现,并不是仅在你我刷到新闻时才存在。冲突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条缝隙中,只有实际居住在这里的人才能体会,同时日常生活也不会因为冲突而停止,在这期短节目我想和听者分享我8月在爪哇岛看到的日常生活。
「在日本常会说,人在年轻荷尔蒙充裕的时候,爱上寺山是很容易的事情,但随着人年纪增长,就会渐渐把寺山放下。对我来说,很早我就决定了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在节目的一开头,游方是这样介绍自己的,这种浪漫化的表述中透露着的煽动性与对人终将社会化的时间秩序的不服从,本身也是寺山修司之所以吸引我们的原因。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从青森到东京,从老家到都市,试图在某种地理学中展开寺山修司——用天井栈敷的重要成员东由多加的话来说,是【从书本去向街道,从政治去向情感,从科学去向空想,从禁欲去向性,从我去向你,从安全的保证去向解放,一直去向离故乡最遥远的东京街道】——尽管寺山也许根本反对这种幻想式的地理学的追求。 确实,我们甚至不聊寺山支持什么,只需要聊寺山反对什么。反对意识形态、反对既有逻辑、反对现实原则。在这其中,到底什么可以成真呢?然而成真也许并不重要。寺山修司不会天真到真的相信人力飞行,但是对人力飞行机的实验本身是重要的。寺山说他不喜欢政治,但喜欢革命。青森与东京也许并不存在,2025年的保守的东京街头也可以只是幻影,然而虚构和想象是真实的。 * 07:25 我们去寺山修司老家—青森县三泽市—的体验 * 10:27 风景论、与作为“日本的原风景”的东北叙事的虚构性 * 21:34 消除风景中意识形态的方法:“实际上未体验的事物,也在回忆之中” * 26:28 对寺山来讲,如果永远在寻找事实寻找根处,那你永远只能在现实逻辑的桎梏里打转 * 28:08 “见世物复权”:用前现代的方式对抗现代理想 * 34:40演剧的可能性:1975年发生在东京都杉並区的市街剧 * 41:27 寺山与安保运动:“会去参加デモ的都是猪” * 42:58 寺山与全共斗:支持新左翼的无政府主义者 * 45:15 被寺山骗了!年轻人们读完『推荐离家出走』,抛掉亲人跑来东京投奔寺山,却发现寺山剧团一楼就是寺山妈妈开的咖啡店 * 50:29 只有高度浪漫化的东西才具有煽动性 * 53:39 “从上至下是权力,从下至上是暴力”:如果想为自己赋权,那完全放弃暴力可能是无法成功的 * 55:19 在70年代日本文化语境中的连环射杀魔 * 62:42 人力飞行学:人飞起来是不可能的,除非通过想象力 * 66:40 「異国」作为一种見世物 * 69:32 “怪优奇优侏儒巨人美少女募集中”:把本身戏剧性就内藏在身体之中的人招进剧团 * 71:07 秩序与理性里不会有エロ、エロ本身就是一种ナンセンス(nonsense) * 82:03 在2025年,我们为何大力推荐寺山修司:在保守的日子里回望过激年代 (订正:34:40处提到的市街剧『敲』是全程四十多小时) 片尾曲:不在 J•A •シーザー 本期嘉宾:苏游方 主播/剪辑/文案/封面:明明 相关链接: * 田园的风景,并不洁净| 铃木达夫 * 为青少年而写的寺山修司入门—东由多加 * 时代的残响——日本当代地下剧团简介(1)寺山修司派| 苏游方 * 柄谷行人『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風景の発見) * 吉岡洋 「風景のポストモダン」をめぐって * 略称:连续射杀魔 足立正生 * 上野昂志 『肉体の時代: 体験的’60年代文化論』 『山手线上睡着了』| 趁一切违和感消失之前,我们讨论生活在两种文化的缝隙里的具身体验。
在和李如一聊这期节目之前,其实我已经想好了节目的核心论点,就是我们要批判专颂业余。这么理所当然、民主且正义,似乎都已经没必要讨论了。然而聊天未必如我预料。 当我们选择将「业余」作为一种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主义或精神、或某种美学志趣来聊的时候,我们是在聊什么?日语里的アマチュア一词,所蕴含的情感偏向与用英文说amateur或用中文说“业余者”“草台班子”时确实很不同。这期节目提及的业余,并非单纯地作为在专业主义的对立面,而是描述在专业主义的普遍语境之下,「专业—非专业」的叙事也许并非唯一路径。 * 01:12 马尼拉与东京的声音:听觉的复建 * 10:31“在充分了解基础的前提下”应该被作为噪音/实验音乐的前提吗? * 19:44 噪音音乐的「地下偶像化」 * 26:23 什么是悦耳?对「好听」的感受是社会性的吗? * 33:15 渋さ知らず的中国巡演与「日常生活」 * 39:57 摇滚乐变得更复杂的时代里,朋克如何出现、又在那以后如何与反叛和业余性联系在一起 * 45:19 日本的zine与整理术:「日本人不相信深度」 * 50:30 在日本,业余与专业的分野也许相对暧昧,因为日本人在私人领域也内化了美意识 * 53:19 翻唱作为一种业余主义音乐实践 * 57:25 为什么在日本,翻唱可以是一种文化? * 59:20 替え歌:这样也可以吗?日本的歌 * 73:10 「本国(正宗)/外国(非正宗)」与「专业/业余」是一种同构吗? * 77:20 「业余主义,在今天多少已经被资本主义逻辑所接受」 * 97:41 作为日本业余主义音乐实践的「初音未来」 * 107:05 ちんどん屋、盆踊り:业余音乐发生的场合 * 109:01 大友良英的音乐计划アンサンブルズ:谁都可以参加(誰でも参加できる) * 113:09 “你是学不会正经弹吉他才去搞自由爵士的” * 117:50 职人/素人与プロ(专家)/アマチュア(业余者) * 130:03 「在佛教上看,「业」本身是应该被去除的东西」 * 134:01 购买唱片的人与dj:消费者与生产者身份的对调 片尾音乐 在2025年中野大和町八幡神社大盆踊り会的现场录音 登场人物 李如一 《一天世界》《滅茶苦茶》《無次元》作者,IPN创始人 * 本期主播:明明/zixia/peiqin * 剪辑/文案:明明 * 封面设计:peiqin 『山手线上睡着了』| 趁一切违和感消失之前,我们讨论生活在两种文化的缝隙里的具身体验。
一次在电车上,站在我旁边的女士突然接了一个电话。尽管她当时已经尽量压低声音,但在她接通电话的一瞬间,我还是感到视线默默地从四周聚集而来,像触发了带声控的监控。 来到日本之后,我时常在很多场合感受到这种充满审视的视线。它像是一种寻找平均值的仪器,试图提醒大家回归到某种普遍的、令人安心的社会规范之中。但有趣的是,这种提醒似乎只对愿意遵守规范的人有用。一旦你“出格”到了某种程度,人们反而会收回他们的视线,尽可能地无视这些意外的存在。Xia说这几乎像是一种社会性死亡的默许判定。 这期我们从带有规训意味的视线聊起,去谈谈我们日常中“看”与“被看”的的经验,讨论视线如何在结构中运作,讨论人们如何互相观看并在凝视中改造了彼此。 00:00 引入 01:20 注意!电车里的视线是无声的规训 12:03 “穿衣打扮要得体”、社会人的外表被视线所约束 16:06 キャバ嬢たちの美学:夜场世界追求怎样的外表? 20:05 从宠物博主开始聊社交媒体中的观看与被观看 30:15 “你牙上有菜”视线对被观看者的冒犯 33:13 晚学、互联网上凝视和被凝视中的角色扮演 37:24 池袋脱衣舞剧场体验谈 47:36 偶像工业中的观看带来的剥削 录音:peiqin、子夏 show notes:peiqin 时间点、剪辑:子夏 封面:peiqin bgm : 夜合 - 卢巧音
最近渐渐对车站里随处可见的「痴汉是犯罪」这句理所应当的标语感到违和。首先痴汉当然是犯罪,偷拍等痴汉行为在2025年的当下,竟然还需要用A=B这样的句式被定义为犯罪来明确其不可为。其次如果一件事是因为“是犯罪”才不可为,说明加害者也许并不理解这件事究竟为什么不可以。 本期节目我们从永野芽郁被江头2:50性骚扰的事件开始讨论性骚扰(虽然一个月过去,永野芽郁又深陷八卦闻,新闻变旧闻)。事件发生后推特上的讨论非常两极化,还是有不少互联网用户认为“永野玩不起就别来上综艺”。关于性骚扰,共识似乎永远无法达成。我们以此为契机,讨论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妙的、难以被察觉的冒犯和性骚扰。正是因为这些时刻的含糊不清、难以界定,才更有用对话去明确彼此感受的意义。显然这些日常的性骚扰是源于性别权利的不平等,它体现在便利店里和饭团一样被塑封、陈列的女性身体,体现在饮酒会上女社员被默认是倒酒和分沙拉的角色。而这种日常中的缄默,正是纪录片『黑箱日记』中山口敬之式性犯罪的温床。 关于这个话题能被讨论的内容太多了,公共空间的定义,更广泛性别中的性骚扰,就像peiqin所说,希望这个话题不再是一种谈话中的禁忌,而是拎起来就能聊,常聊常新。 节目中引用的事件 永野芽郁/江头2:50性骚扰事件 女性主义艺术家烂货子(ろくでなし子)2次被捕事件 林道郎事件:她控告大学导师性骚扰,反遭导师之妻起诉通奸 cn.nytimes.com 伊藤诗织纪录片:黑箱日记 00:57 从江头与永野芽郁的电视放送事件说起 13:53 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知道是不是性骚扰”的时刻 14:11 飲み会与端茶倒酒的职务(「とりわけ係」) 17:14 「美味しい顔を出してください(请你露出觉得好吃的脸吧)」的那种不舒服感 20:13调情和性骚扰之间- 「这个男生是有女朋友的哦。」 33:50 粉红电影院外的五味杂陈:有一起生气的女性很重要 39:05 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便利店里、电车上、大卖场里,哪里都能日常地、明晃晃地看到色情化的身体 49:30 「痴汉是犯罪」的标语:重点是是否犯罪吗?法律真的在保护女性吗? 录音:peiqin、明明、子夏 show notes、剪辑:子夏 封面:peiqin bgm : Little Simz - Woman feat. Cleo Sol
一切始自这样的一个构思: 『山手线上睡着了』是一档以东京为文本的播客。趁一切违和感消失之前,我们讨论生活在两种文化的缝隙里的具身体验。 今年,我们三个住在东京将迈进第六年,和刚来日本的时候相比,关于这种生活的违和感依然未改,对这个城市和这个文化的兴趣仍然强烈,我们在这个城市有了认识的人、有了朋友,同时,隐约感到一种社群。我们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会说日语的人,与此同时也认识了更多使用中文的人,这种相遇是特别的,我们身边渐渐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场域,几乎可以将其命名为飞地。 大家经历过一些类似的遭遇,共享一些相近的处境,困扰或接受一种离散、并无时无刻在这里想象如何度过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这期节目,是想邀请所有朋友,在4月19日这周六的下午四点,在东京高円寺新开业的飞地书店一起分享用同一个下午。无论你是擅长聊天的朋友也好,或者是喜欢聆听的朋友也好,希望这是一个让你舒适的、会觉得「来てよかった」的下午。 00:35 为什么想要办线下活动 03:10 飞地与我们的不在场 04:40 在东京“活动”:在物理空间中确认人与人之间的爱 10:30 害怕参加活动,或者害怕错过生命体验 12:40 住在东京,提到活动会想到什么? 21:00 至于身份认同这个话题 时间:4/19(土)16:00-18:00 场地:飞地·离岛书店 〒165-0034 東京都中野区大和町1丁目6 参与者:东京中文住民with播客「山手线上睡着了」 参与方式:free 由于场地人数限制需要预约,報名链接: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ZRpoTxKIl_ILnxXZnzxkKkksflEHjmJpsf7dbUZDyoI/edit?hl=ja&pli=1
peiqin说公共厕所像一个城市的内裤。 电影『完美的日子』让日本的厕所一尘不染这一印象再次被加深,上次看到这个说法还是在二十年前的在故事会,上面写道“日本人很敬业,师傅教导徒弟,打扫完厕所马桶里的水要喝一口,这才可以算是打扫干净了。”这篇文章真假无从考证,但居住在日本,觉得这里的厕所确实让人安心。 上厕所是人人平等的生理需求,再进一步来说身体残疾和性别角度的需求都应该被照顾到,所以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公共厕所的状况至少绝不应该是木桶上的那根短板。但是厕所的干净程度由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决定,设施再新,人们如何使用厕所也很重要。锁起门来,在这个极私的公共空间里,文明如厕的“共识”并没那么容易达成,这就解释了日本厕所单间里多到有点啰嗦的标语。裤子还没脱就看到厕所对我说:“谢谢您一直以来让我保持干净!”,这标语飘着道德绑架的芬芳,混合着厕所清洁剂的清香,有了一瞬间这厕所要不还是改天再上的念头。受益于干净、治安好的环境就意味着要承受数不清的繁复规则,这种文明的一体两面无处不在,厕所是一个浓缩的样本。 0:50 intro厕所漫谈きっかけ:从旅游开始 2:25 The Tokyo Toilet与《完美的日子》 8:13 「おもてなしの象徴」——有待客之道的厕所 9:20 厕所是一座城市的内裤 10:05 关于便利店厕所 15:05 可冲走的厕纸与排水 23:05 被布置的厕所 25:05 女厕所生理ロボット 28:05 音姫:是思いやり还是やりすぎ 32:09 在女厕所里的小便池 37:20 男女厕所排队情况 42:30 日本的手帕文化 46:04 公共又私人的厕所 50:25 发现隐藏的厕所! 52:17 让人イラっとする的厕所标语?! tokyotoilet.jp 图1:清津峡溪谷トンネル 图2:下北泽子供トイレ 图3:厕所标语 录音:peiqin、子夏 剪辑、时间点:peiqin shownotes:子夏 bgm:方大同 - 味道 ft. Zion.T & Crush
这期节目是关于「作为都市空间的咖啡店」。 江户末期,咖啡豆们坐着荷兰葡萄牙的船只来到了出岛,而东京的咖啡文化萌芽于浅草上野,发展于高级料亭林立的银座,落地生根于自动贩卖机里的罐装咖啡*。 当下日本咖啡文化普及至此与喫茶店的热潮有很大关系。1983、1984左右是日本喫茶店最多的年代,当时的喫茶店作为重要的机能空间大活跃,全日本有15万间。因为当时人们没有手机甚至传呼机,所以需要约在一个喫茶店碰头,或者是需要使用柜台的电话机。这种作为场所的必要性在手机普及后减弱了,但喝咖啡早已变成日常的一部分。90年代以后,「カフェ/cafe」与「喫茶店」在这座城市平行存在,就像现代化平行于レトロ*、オシャレ*平行于渋い*咖啡也开始有了多种多样的平行世界。 大正时期有个俗语叫做「銀ぶら(ぎんぶら)」,意思是在银座的大街上ぶらぶら散步,走累了就进去喫茶店喝一杯,与三两好友进行一番井户端会议*,并周期性重复。所以喝咖啡、散步不仅仅是行为,更是方法。我们通过喝咖啡、散步认识街区、扩张自己的地图,可以说是都市研究中芳香,最悠哉的一种了。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两位超会喝咖啡的朋友叔叔和小曹聊聊在东京喝咖啡这件事。既从咖啡本身,也扩展到咖啡店这个空间,一起咖啡乱步。 注*日本在人类咖啡历史上有两大科研贡献,一是1899年发明了速溶咖啡,二是1969年ucc上島发明了罐装咖啡,而且其实自动贩卖机是为了卖罐装咖啡而发明的!*レトロ:retro、复古*オシャレ:时髦的*渋い:一种古朴、有历史沉淀,但听上去有点长了霉的审美趣味*本来形容村庄里人们聚集在井边叨是非的场景。现在通常用来指代非正式的讨论或小范围的社交聚会 00:00 怎么能不聊咖啡呢! 2:40 我们的咖啡初体验 6:20 喫茶店的前世今生 12:36 作为「空间」的喫茶店 16:48 咖啡探店,一种生活观察切入点 19:27 规矩很多的店!咖啡仙人 23:13 东京咖啡店平行世界:日常派与非日常派 32:53 什么是所谓的日式手冲? 34:43 叔叔的京都「学艺」经历 36:21 「波に乗っちゃっただけ」——在咖啡店打工养书店的朋友 39:20 喝咖啡是一种连接 40:00 通过Google Map评论认识的咖啡同好 41:06 夕阳般的爵士喫茶 44:40 「喫茶店像神社,咖啡店像寺庙」 49:07 那些限定在咖啡店的见面 51:43 叔叔和小曹推荐的咖啡店 * 主播、剪辑、shownotes:子夏 * 嘉宾:叔叔(@カカゴゴ)、小曹(@東京咖啡地图) * 画外音:小明 * 封面插画:叔叔(太可爱了啊啊) * 时间点:Qin * bgm:Falling - The Bookhouse - カカゴゴ × 東京咖啡地图監修咖啡店List - 1. Cafe de l'ambre カフェ ド ランブル(节目里提到的琥珀)銀座 2. 蕪木 蔵前 3. 北山喫茶店 上野 4. Little Nap COFFEE STAND 代々木 5. COFFEE COUNTY Tokyo 下北沢 6. GLITCH COFFEE&ROASTERS 神保町 7. Cokuun / 珈空暈 表参道 8. KOFFEE MAMEYA 表参道 9. KOFFEE MAMEYA Kakeru 清澄白河 10. blend kyoto -ブレンド京都- 京都らい 蔵前 11. LUCENT COFFEE 蔵前 12. Leaves Coffee Roasters 蔵前
录这期节目的契机,是几天前的刷到一条帖子: “哪些粤语歌是关于林夕那趟东京之旅的?” 底下有人总结,“冬至,寒命,花无雪,地尽头,迷失表参道,再见二丁目,上次坐飞机,把悲伤看透时,如果东京不快乐,下一站天国,富士山下,错爱的呼唤,偿还,邮差,冰点,遥吻,心血来潮,还有快乐情人……他喜欢在这些歌里写畅泳、雪山、樱花、饮冰、细雪、塔尖、异国、东京、札幌、浅草、天国之类。” 于是就有评论区回复说, “……去这么一趟日本他能写这么多首歌。受不了了大情种。” 用一次旅行体验写一千个故事,用一段感情写各式爱恋中各式罅隙角度,这是我和Qin喜欢粤语歌的理由。各式不值一提的亚健康的不知廉耻的爱意都被写下来,再被我们传颂,变成这期不够有公共性的、仍不反思浪漫爱叙事的情人节特别节目。但这些歌终究不是教我任何理想爱的模版形态,而是诉说爱有万千方式。它们只是教我强烈比温吞要好,痛苦比麻木要好,发生比什么也没发生要好。 但为了使本期节目不要太缺乏自反性,最后还是用两位大明星的发言作结论。一段是齐泽克说的 “…对于这种错误,我们早有称谓。那就是爱。难道爱不正是一种例外状态吗?于我而言,爱是一种极其暴力的行为。我一直对「我爱这个世界」这种普遍的爱感到厌恶,我要说我不爱这世界,或者说我介于「我恨这世界」和「我对它无所谓」之间。然而爱是一种极端的行为,爱不是「我爱你们所有人」。爱意味着我挑出了某样东西,而这就是一种结构失衡。即使只是源于一个小细节,只是因为一个脆弱的个体,我就会说,「我爱你胜过一切」。正是在这个异常的意义上,爱是邪恶的。” 还有一段来自上野千鹤子: “我至今相信恋爱是谈了比不谈好。因为在恋爱的游戏中,人能够深入学习自己和他人。恋爱会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欲望、嫉妒、控制欲、利己心、宽容和超脱。恋爱是斗争的平台,你要夺取对方的自我,并放弃自己的自我。…我向来认为恋爱不会蒙蔽一个人的双眼,恰恰相反,恋爱是一种‘面对对方时极度清醒,以至于在旁人看来无比疯狂’的状态。跟一个爱上窝囊废的女人列举男方的多少缺点都是徒劳,因为她早就一清二楚。” 新的一年,爱仍是永恒话题。而我只是想生活得更强烈些,并祝所有人情人节快乐,有机会主动地去爱人。 01:26 part1 暗恋与暧昧:“那种交流暧昧也曾有美丽时候” 偿还/春秋/一千零一个/k歌之王/晚节不保/成就感/尘埃落定/怯/暧昧/抱抱/有心人/Queen/因讲了出来/Sabina之泪/每次你走的时分/以为和你熟/借火/黑夜不再来 46:32 part2 热恋:“甜不足够我记住你,或者苦会记得起” 时光倒流二十年/飞女正传/冤气/命硬/劳斯莱斯/露丝玛莉/天之骄女/玉蝴蝶/迷魂记/绝色/绵绵/爱才/下一站天国 67:30 part3 失恋:“至少感激当日陪着我开甜蜜的玩笑” 失恋太少/我什么都没有/假如让我说下去/习惯失恋/痛爱/你知道我在等你分手吗/心跳回忆/瑕疵/不来也不去/绝/爱后余生/非走不可/热带雨林/新闻女郎/再见二丁目/回到中学的暑假/我本人/心病/诗歌舞街/心 114:20 part4 不伦:“但我想跟你乱缠” 无人之境/吴哥窟/三角志/告白/milan/烟霞/rm1210/独身的理由/斯德哥尔摩情人/1874/漩涡 * 本期主播:Qin、明明 * 剪辑:Qin、明明 * 封面设计:Qin * 封面供图:明明在2024年九展的mla现场 * shownotes:明明 片尾曲:歌颂-陈奕迅 『山手线上睡着了』|趁一切违和感消失之前,我们讨论生活在两种文化的缝隙里的具身体验。 欢迎在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山手线上睡着了」收听并订阅我们的节目。 感谢你和我们一起搭乘山手线 ;-)
小夏发给我一篇日本人写的关于“制霸全日本47都道府县”的网络文章: “我觉得「47都道府县制霸」很酷。那种填地图的感觉确实有点征服的感觉。但问题是,你在涩谷十字路口拍了张照片,就说「我制霸了涩谷!」、在丸之内拍了张照片买了个东京香蕉,然后说“我制霸了东京!”那会被骂的。 不过,如果是在地方城市,这种说法似乎会被接受,比如兵库县,假设有个年轻的旅行者在X上说:「在三宫吃了牛排,参观了明石海峡大桥和姬路城!太棒了,兵库制霸!下一站,冈山!!」,感觉像是……我能理解这是「旅行」,但不能说是「制霸」了某个地方。还有很多看点没看呢就说制霸这不是在瞧不起它吗!?这可能是只有当地人才会有的感受。” “制霸47都道府县”确实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观光人类学命题。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住在日本已经17年的昊辰,来和我们聊聊关于制霸这回事——当然,“制霸”这个词是我们提出来的一个标题噱头,用昊辰本人的话来说,他是环游过日本两圈,“去过”所有的都道府县。尽管在实际的聊天过程中是真的会觉得,这个人恐怕真的是能称得上“制霸”吧,任何首府或小镇,他好像都能展开聊他的路线和眼光。从关西的寺庙,到东北的密汤,再去到日本海域的蟹肉和鱼鲜。录这期节目的时候,我慢慢更加觉得,日本是一个好玩在细微之处的旅游目的地。 * 1:46 如何开始的全日本“制霸”:西国三十三寺庙巡礼 * 6:47日本的「四季」:新绿或红叶,樱花或杜鹃 * 13:08 日本各都道府县的同质化与特殊之处:各地的幽微和深度 * 22:21 柑橘、苹果、日本酒:日本食的纤细处 * 28:23 日本方言:津轻弁或大阪腔 * 45:45 最后一个抵达的都道府县 * 49:12 日本的东北地区:遥远的、荒凉的、漂亮的、311的、特殊的 * 63:40 路的尽头:温泉秘汤 * 67:22 日本地方的地域アートプロジェクト:瀬戸内、大地の芸術祭 片尾曲:惜春鳥-J・A・シーザー * 主播:Xia、明明 * 嘉宾:徐昊辰(豆瓣主页) * 剪辑/文案:明明 * 封面设计:Xia * 照片供图:徐昊辰 『山手线上睡着了』|趁一切违和感消失之前,我们讨论生活在两种文化的缝隙里的具身体验。 欢迎在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山手线上睡着了」收听并订阅我们的节目。 感谢你和我们一起搭乘山手线 ;-)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