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插播】直播分享:关于盲人心理咨询的那些事儿

两岸无障碍

这是一次直播互动,分享的声音来自于主播受“金色阳光”微信群主王老师的邀请,给视障朋友们讲一讲盲人从事心理咨询的那些事儿。其实大陆有很多视障心理咨询师,都比主播更有经验,所以最后的形式是邀请了几位其他嘉宾一起分享各自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来拼凑更加全面 的参考图像。我们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 1,猎奇类的问题 这个方面的问题一般都是来问我们一些好奇这个行业,好奇锌离咨询师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殊能力之类的,或许想要听一些故事。几位嘉宾也都在过去分享了很多,这一次就没有多说,不过也有王老师分享几个精彩的用触觉进行疗愈工作的案例,也非常精彩。 2,成长类问题 这一类的问题一般包括如何成为心理咨询师,会遇到什么困难等。几位嘉宾都给与了充分的说明,包括就业环境和不同领域的可能性,接受督导的重要性,个人体验的必要性等等。我们也提到了一些适合视障者学习的流派和技术。 3,优劣势问题 这一类的问题一般会问我们视障者在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时候有什么优势与劣势。其实这个问题很微妙,我们的马老师提供了非常独到的见解。我们的听觉和触觉,或许可以成为我们独特的专长,我们的视觉功能不佳也并不一定带来负面影响,关键是我们如何找到发挥我们能力的方法。

104分钟
14
5年前

63期-互联网创业公司给视障者的机会,你准备好了吗(徐莫惜)

两岸无障碍

融合就业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一条荆棘之路,走过的人都是伤痕累累,真正坚持走到底的人不是因为融合环境有多么完美、薪资待遇有多么丰厚,只是因为那一颗不甘束缚的心。 今天的嘉宾,是一位具有长年视障多元就业开拓经验的姑娘,之所以说他 是姑娘,只是因为她还保有着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态,绝对不是因为年龄,嘿嘿。她很早就在电话销售行业站稳了脚跟,月薪从一千多道一万多,仅仅用了2年。之后当其他人都离开的时候她却仍然留在了这个某种程度被人嫌弃辛苦又不讨好的工作岗位上。干了八年多,现在在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优客工场做运营部门的工作,实现着她想要用视障者的身份去尝试 各种职业的梦想。 那么我们谈到的内容,可能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 1,这个互联网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新的机会?这一类机会可能和科技的发展、年青一代对障碍者的开放态度以及国际化有关。 2,电话销售真的很类,但是也适合某些特质的人,一旦你发现自己适合,那么收入还是丰厚的。当然,做按摩店老板更舒服,这一切都是选择。 3,嘉宾的就业模式可以参考,但是心态就靠自己修炼了。总之没有积累就没有爆发,没有准备就不会抓得道机会。对于刚踏入职场的人来说,踏实走,慢慢走,路才会更宽。 4,融合就业,对于障碍者来说不仅仅要适应环境,还要改造环境,这是我们的宿命吗?只是想来好好工作而已,但是自带属性就是改造有障碍的电梯、有障碍的公司系统、有障碍的办公工具以及人际互动方式等。所以,难怪融合就业这么难,开头好不容易突破了,往后的日子又是数不尽的坎坷,来者请慎重~哈。 5,晋升空间有,但是好像不对我们开放,你认为这是歧视吗?可是人家已经在众多企业中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录用残障员工的先驱者,他们为什么要做得更多?嘉宾告诉我们,虽然很难,但是请保有希望,这不就是人活着以外最重要的事情吗? 嘉宾在播客中讲述了很多在融合环境中的故事,很细腻的展现了她在职场中的样貌,例如和同事之间会有什么样的无障碍沟通、会不会因为看不见而引发他人的不悦等。所以非常建议仔细听听我们在播客中是如何展开这次对话的。也欢迎在喜马拉雅中订阅我们的“两岸无障碍”,并且分享给你认为也有可能会有兴趣的朋友。希望这条路上,我们都不孤单!

88分钟
12
5年前

【特别插播】线上分享课之疫情下盲人按摩復工身心能量平衡與關照(朱万花)

两岸无障碍

本次音频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为了支持到在家待业复工的视障按摩师们能够停业不停学,由“容易咨询"联合“两岸无障碍”播客等三十多家机构和个人发起的“进我智力,抗疫助盲活动”中的线上系列课程之一,想要收听其他课程请关注“容易咨询”公众号。 原计划我本人也分享一些心理学知识,但是想到对于按摩师来说,能够找到一位更加贴近他们的人来讲会更好,于是我就想到了台湾的万花姐。她本身就是一位视障按摩师,热爱并投入她的事业40多年,目前经营着一个视障按摩站和一个视障艺文推广协会,最重要的是她在身心灵各方面都非常有修持。今后有机会,我也期待和万花姐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来为我们两岸无障碍输入更多身心灵能量,例如开设一系列视障身心灵提升课程之类的,大家有幸却就要密切关注本播客了哦! 以下是本次分享课的綱要: 1、復工後如何用溝通、同理、理解、包容去迎接我们的客户。如何让自我和客戶疫情期間所受到的壓力得以緩解。 2、自我身心調適從心理建設開始。我们是要選擇成為工人?理療師?还是類心靈導師?这就需要评估我们按摩師本身的自我修持。 3 、理療靠專業,心理支持靠智慧。專業知識可以靠著不斷學習而累積,心靈調適則需藉由每一天的自我修持來養成。該如何修持?讓我們一起互相激勵。 4、管理隱私成為心靈財富。不但得到自我成長,更可得到信賴和真心對待。 5、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專注守護,給予客戶最佳安全感。 6、惺惺相惜:用同理心包容其身心不適狀態並給予最佳支持。 7、讓自己成為太陽:用溫暖照亮希望,給客戶溫暖能量,引導健康提升向上。 8、讓自己成為月亮:察言觀色給需要安靜休息的客戶得到妥帖的舒適感。 9、結論:涉獵廣泛知識,提升話題品質。引經據典見解,成為說服媒介。

58分钟
0
5年前

62期-在澳洲视障圈推广闪光声呐的Julie Ann (ABC出品, 程序翻译)

两岸无障碍

上一期播客中,我们介绍了用回声定位来协助我们更好行动的闪光声呐,这一期将会继续分享一个来自澳大利亚闪光声呐培训师的访谈,她就是Julie Ann。她在2016年接受澳大利亚ABC广播电台的采访,主播邀请了同传界的闺蜜程序女士来担任这一次的翻译,我想这下子听众们就不会再抱怨翻译的不好了吧,哈哈。 关于闪光声呐,嘉宾有以下补充: 1,嘉宾是通过类似众筹的方式邀请Kish先生道澳大利亚给他们培训的,我想,这种方式或许也可以引用到我们中国哦; 2,当时培训是8天的工作坊训练,想必是非常的累,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会有收货,嘉宾虽然没有Kish老师做得好,但是也是发挥了自己的潜能; 3,有研究显示,如果眼睛的了肿瘤之类的眼病,可能会有更强的回声定位能力; 4,回声定位就像是其他定向行动方法一样,学会了也还是最好要配合白手杖或者导盲犬来共同使用; 5,我们应该注意多多开发自己的听觉,特别是视障儿童,他们也拥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6,有了回声定位大法,会让我们增加自由,而这个自由对于视障者来说,太重要了; 7,回声定位使我们可以掌握主动定位的权利,如果别人觉得我们的声音吵,那就请他们戴上耳塞吧; 8,关于如何发出合适的声音,嘉宾提醒道:舌头从紧贴口腔上颚开始往下弹出这个声音,尽量让这个声音尖锐和短暂,而且重要的是声音是集中的,不是发散的那种。 9,如果上述动作还是做不好,嘉宾分享了曾经Kish给他调整发声的技巧,那就是smile; 10,最后,这种方法是帮助我们去找空间让我们通过,而不是找物体,但是很多时候,例如电视台拍摄都希望我们能够用来找东西,那就变成一种表演了,很无奈。 嘉宾虽然在澳大利亚,但是作为一个盲人的身份,其实也和我们经历了类似的故事,采访中嘉宾提到: 1,小时候出生就看不见(黑蒙),到处求医也没有办法,但是可爱的是我们自己不知道什么事看不见,直到长大一些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和其他同学不一样; 2,对于白手杖,嘉宾也是很大了之后才拿到,并且好像也不怎么会使用,而且澳大利亚给与的标准手杖居然只道臀部而已; 3,嘉宾在学校里同样会受到一些偏见与歧视,即使是朋友,也会因为对视障的错误认识,非要把她有意放在桌子边的咖啡杯挪动到桌子中间,还有在跑步机上面走个路都会被当做崇拜的对象; 4,有趣的是,嘉宾也改过名字,算是想要转转运,哈哈; 5,嘉宾提到自己主要用听觉、触觉,来挑选对象,而且分享了一段浪漫的故事…… 以上只是采访中的一些片段,欢迎大家完整收听~而且嘉宾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当时澳洲的视障重建可能还没有得到发展,相信如今已经比较完善了,而且有嘉宾这样的盲人领袖来优化定向培训的内容,真是越来越盼望能够早日见到Daniel Kish和Julie Ann了。 想要了解更多Kish先生和Flashsonar,可以参考网站:https://visioners.org/

65分钟
13
5年前

61期-视障蝙蝠侠Daniel Kish在TED的演讲无障碍版

两岸无障碍

我们都知道视障者耳朵比较灵光,那到底是上天弥补给我们的呢,还是努力训练而得呢?美国的视障蝙蝠侠Daniel Kish告诉我们,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一种潜能,就是用回声来获取与环境互动的讯息,从而协助我们定向和行动。 这一期播客我们就邀请了Kish来给我们做个眼讲哈,好吧,说实话吧,这个是Kish先生在2015年TED演讲上的发言,主播做了一些翻译,不过第一次做翻译工作真的很烂,还好有广大人民群众和我一样英文不加,所以就想或许对有些朋友也有一些借鉴价值哈。这位视障可是了不得,嘴巴发出声音来定位,就像是蝙蝠一样,能够半段与障碍物的距离也就算了,而且可以辨别物体的材质等,他用这种技术也进行了一般是仗者不会参与的运动,例如独立骑自行车,在人群中轻易地闪躲也对他来说不是问题。主播当下就惊呼了起来:哇靠,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回声定位大法啊,就算是“必先自宫”我也要誓死修炼! 回声定位,也被Kish先生称为闪光声纳,也可以理解为声纳视觉,回声感知或者我们常说的面部视觉、颜面知觉等。其实每个人都有所能力和应用,只不过我们没有觉察罢了。很多教授也开始研究大脑中通过声音来成像,并且将会应用到更多科学领域。Kish先生不仅仅协助科学家进行研究,而且开办了一个机构在全球教学这种定向行动的方法,在很多地区,例如澳大利亚,已经开始将回声定位和白手仗的使用一起进行教学,以更好的协助视障者出行。也期待我们早日能够接触到这样的培训。主播也尽量去找到更多资源给大家分享,例如下一期播客仍然会提供一个采访录音的翻译,是澳大利亚的一个女性视障领导者,如果想听听她的故事以及学习闪光声呐的感受,就共同来期待吧~而且下一期的翻译可是专业的同传小姐姐哦~~哈哈。 想要了解更多Kish先生和Flashsonar,可以参考网站:https://visioners.org/

15分钟
7
5年前

60期-盲人文化2:社会化是一种选择or逼迫

两岸无障碍

本期嘉宾依然是熟悉的老朋友,探讨的话题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是我们这次再谈盲人文化,不仅仅对于一些视障朋友的行为,例如所谓的盲态进行梳理,而且想要引发大家进一步思考这些所谓主流社会希望我们视障者改变的面貌背后的意义和由来到底是什么。嘉宾虽然都是天赋盲,但是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一个是从小在融合教育下被教育并且很早认同了非视障者的行为表现模式,另一个则从小在盲校长大,一直以来认同的行为模式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挣扎和冲突。而主播作为中途失明者,用自身的经验似乎也填补了其他两位嘉宾的认知空白。虽然大家在播客中有所辩论,但是其实我们的观点和态度还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不管你的行为是什么,最终采取哪一种行为模式,是我们的选择权。然而,对于试图强制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别人的朋友,希望你们多一些同理心,少一些标签和偏见。 本期播客中大致提到了以下盲人文化: (1)视障者用耳朵“看”东西,那么我们用耳朵对着别人说话不可以吗?趴着说话省力得很,为什么要我们挺直腰板假装“看”着对方呢? (2)亚眼睛很舒服,那是种拥抱和安抚的感觉,非视障者有认真去体会过吗? (3)视障者经常被误会是所谓的“疑心很重”,是因为我们在讯息的接受方面相比视觉拥有者来说会很不平等,所以会经常问东问西。这是好奇心,而不是疑心。 (4)视障者在亲密的关系中,可能会更加贴近,并且会配合触碰来进行交流,因为这种交流是能够感知到彼此的各种身体讯息的。就好像你和自己的小宝宝相处,互相贴近,彼此感受着对方的那样,所以母亲们都能够知道宝宝的各种内心需求。 (5)筷子的使用和汤匙的使用也是一种选择,在盲校比较少教学使用筷子,特别是视障者用盲文,不需要学习用手指来控制笔,所以学习筷子也没有可迁移的技能基础。 总之,盲人文化是一套值得被反思和尊重的行为和思考模式。希望这种多样性能够被更多人了解,包括盲人朋友自身也可以更多的反思和觉察,在顺应主流社会的期待的过程中也不妨想一想为什么一定要那样做,有必要的社会化当然重要,但是理解你自己,自在做自己也同样重要。

55分钟
17
5年前

32期-温柔而坚定,走出顺势而为的权利倡导之路(杨圣弘)-修改版

两岸无障碍

“人,生而平等”——这是这一期嘉宾心中的信念,也是我们在残障权利倡导中最根本的基石。这一期播客,我们有幸邀请了在台湾做了很多倡导工作的“无障碍科技发展协会”的前任秘书长,杨晟宏先生,来和我们谈一谈他所经历的那些倡导历程。 圣弘在无障碍科技发展协会工作了15年之久,大陆很多来台湾访问的专家学者也都会到这个机构访问,因为这里承载着太多宝贵的经验。而嘉宾本人,也是一个宝藏之地。圣弘在播客中分享了他是如何从身边一件件小事做起,慢慢的推动立法,推动大众态度的改变,以及推动政策和规范的完善,让台湾的视障同胞享受了令我们羡慕的服务。当然,圣弘总是说他过去,包括现在仍然在做的,都是与他人合作的成果,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但是在很多场合,我们常常看到他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以至于可能会让人有错觉说是,圣弘到底是为了他个人的权益还是群体的呢?哈哈,圣弘也觉得很尴尬,因为很多视障者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如何提出自己合理的需求,如何让不合理的障碍消除。 我们在做残障倡导的时候到底在做什么?在倡导什么?至少,我们认为,平等与尊重,接纳与认同,这两个方向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嘉宾讲述了一个二十多年前他与地铁工作人员的互动的故事,非常的有趣,从中我们看出了嘉宾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从这个故事中,以及今后的20年倡导经验,圣弘提出了关于做残障倡导的指导原则:讲别人听得懂的话。这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但是其中蕴含着我们对于不平等的环境的态度,以及对自身现状的清醒认识。圣弘强调,“顺势而为”这一到家的思想,正式他所依从的不二法则。圣弘也提到了一个对倡导者的提醒,那就是,不要以自己个人为标准,应该以大部分人的平均水平为出发点。因为在大部分时候能够发出声音的都是相对的“优势人”,而要代表更为广泛的社群,应该考虑更加全面。 相信大家听了播客之后一定也会有所启发,如果能够在今后影响你与社会互动的方式,那一定要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来告诉主播哦!赶紧点击阅读全文来收听本期播客吧!

58分钟
9
5年前

59期3-电影《半个喜剧》口述语音(私人定制口述电影计划)

两岸无障碍

《私人订制口述电影计划》就是我个人做的一个梦而已。这个梦是这样的:每一个是仗者身边都有可能有朋友或者专业口述电影讲解员来为我们奖电影,那么这些电影口述的部分被记录下来,从而分享道网络上,这样就不会涉及到版权问题,而且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讲解员的音量和自己同时播放的电影的音量,从而达到令自己最舒服的观影状态这样的形式如果拓展开来,那么我们视障者就会有很多电影可以选择来观看,而不仅仅是在家等着别人会播放什么口述电影给我们看。 这一个语音就是2019年底相对评价还不错的电影《半个喜剧》的口述语言版。当你想要观看的时候可以用一个设备播放本语音,另一个设备来播放电影,然后同时播放的情况下观看电影就ok了。需要注意的是开始需要校对两个声音的时间匹配,这段语音中提供了片头的声音来协助校对。之后由于没有插入适合校对的电影声音,所以如果需要暂停,请同时暂停语音和另一个设备的电影,这样才能够不影响接下来的观影效果。这是一个尝试,我想要邀请大家试试看,电影我是在腾讯视频中购买的,大家如果有其他片源也不错。欢迎与我分享尝试后的感受,不管好坏,前三个和我分享感受的朋友,你们的爆米花我来买单!哈哈。 最后谈一谈如何也能够同样制作这样的口述语音来分享呢?首先,这一次我和口述者是远程用微信语音进行的,这样做的困难在于我们之间有时候不能够同步,例如这一次我在过程中手机多次被其他应用打断,再开始的时候就和那边错开了。如果你也愿意分享自己私人定制的口述电影,比较方便的是和口述者一起看的时候,你们都用耳机观看,然后把口述者的声音录下来。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刚开始需要提供电影的一些声音来给听众校对;第二,播放过程中时不时的也可以提供一些让听众重新校对的线索,例如十分钟左右一次把电影声音放出来几秒钟;第三,口述过程中,可能你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聊天就需要克制一下咯,视障者的笑声、哭声也看自己情况来选择性的牺牲一下啦,哈哈。当然,这种模式本身的出发点就是不想要让口述电影工作者有太多负担,并且视障者也能够享受其中,进而是分享,所以各位也请别亏待了自己,偶尔听到了你们爽朗的笑声我们也会觉得很亲切的呢! 就这些了,我的梦!你的梦?一起来吧~

108分钟
6
5年前

59期2-私人订制的口述电影,你愿意来一同分享和做梦吗

两岸无障碍

这一期的播客是上一期的延续,主播把它切成两期,原因是讨论完小红帽之后,我和嘉宾蒋慧(猫)谈到了我们最近突发奇想的一次合作,我们希望大家给这种口述电影的私人定制模式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也希望大家能够将自己平时身边人奖电影的资源稍微调整一下,这样就可以分享给更多的人。 那么这一期到底主播在搞什么呢?赶快打开收听吧,我们探讨的内容可参考以下几点: 1、口述电影也可以私人订制吗?这种模式是否可以让视障者有电影可以选着看,而不只有电影等着看? 2、私人订制的口述电影服务效果如何?要注意些什么呢? 3、私人订制的口述电影对于口述来实习老师来说,会不会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从而增加口述电影讲解员的毕业率? 4、口述的“三不”原则是哪三个原则呢?其中最首要的是什么呢?最基础的是什么?以及最难做到的是什么? 5、广播主持人怎么就变成了口述电影的先驱者,他们的声音专业而好听,那么口述电影的效果就一定更好吗? 6、如果讲解员关闭声音,只凭借视觉来看电影,并只是根据视觉信息来提供口述服务,会怎么样呢? 7、口述电影的未来在哪里?在5g时代的来临之后,是否有可能将这种文化平权的服务推广到例如爱奇艺等视频平台上供大家选用呢?

69分钟
3
5年前

59期1-苏州小红帽义工协会:如何成为口述影像电影讲解员(蒋慧)

两岸无障碍

这一期播客开始,主播可能会对话一些中国大陆地区的障碍者朋友,或者相关领域的朋友。目的一方面是大陆地区的无障碍事业越发蓬勃,很多朋 友都有非常值得分享的经验可说,另一方面也是一次让我本人回顾过去如何在没有系统支持的情况下,通过野蛮生长的方式来进行视障重建的。 在2020年疫情爆发的2月,我被困在家里,于是找到了苏州小红帽义工协会的朋友来给我用微信电话的方式远程讲电影。这一讲就让我想起来过去种种暖心的画面。因为小红帽其实在苏州地区是非常棒的一个公益组织,秉持着《联合国残疾人公约》的理念,践行着贴近受众的优质服务。2012年左右我就在这个组织的活动中第一次见到了其他视障者并且体验了首次口述电影 的服务。 而苏 州小红帽在国内口述影像的发展方面,真的是为视障者提供了非常领先的服务模式。例如2011年开始提供口述电影的服务之后在2014年,可能是首次将口述电影的服务直接应用到商业电影院,让视障者可以看到最新上映的电影。在这个过程中,小红帽不满足于视障者的叫好声,而是不断的钻研,例如和主播这种三流专家保持交流,参考全国各地的经验以及台湾地区对口述影像的研究,在2017年又正式推出系统化的口述电影讲解员的系列课程, 从中也培养出一批拿得出手、站得住的脚的优秀讲解员,如果大家来苏州旅游,也可以联系小红帽预约这些专业人员来给你做个导游什么的哦! 最优秀的是,他们还苦心磨炼,为了更广范围的推广近十年的经验,2020年初在“益修学院”(www.yixiuxueyuan.com)上推出了“如何成为口述影像电影讲解员”的网络课程。这套课程无私的分享了小红帽最宝贵的精髓,这一点就已经让人感叹了,欢迎大家在上述网站观看相关工艺课程。当然,北京心目影院、中国盲文图书馆还有上海、无锡等地区的无障碍电影团队也都做得非常优秀,不过大家各有所长,对于我们这些野蛮成长的视障者来说,有“食物吃”最重要,对吗? 其实我们的想象不应该就此停止,有的吃很重要哦,但是到了全面小康的时代,是不是我们视障者也可以“有的选”呢?大家可以想想,看电影不就是应该是在有闲情雅致的时候,随着当时的心情而产生的需求吗?但是如果我们的服务只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空间才能够有,而且是被筛选过的片子,那这还称得上是一种休闲娱乐吗?或许更多是一种学习模式吧(好像场地多为图书馆,嘿嘿)?当我们想看的时候就能够看,看那些符合我们当下心情的电影,这应该是最终幻想吧? 呵呵,主播已经开始做梦了,而且邀请大家一起来做梦,这个梦很大,需要大家一起来,所以记得点击喜马拉雅,关注两岸无障碍,收听下一期播客哦,答案即将揭晓。

30分钟
19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