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好书推荐】《拒绝同化:21世纪离散亚裔宣言》

花果山上

雷天芯(Bianca Mabute-Louie)是成长于洛杉矶圣盖博谷(San Gabriel Valley)族裔郊区的第二代华人移民。作为学者和社运活动家,她在2025年出版了兼具政治宣言与回忆录性质的《拒绝同化:21世纪离散亚裔宣言》(Unassimilable: An Asian Diasporic Manifesto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深入思考了亚裔在北美的处境。她从剖析自己的成长环境(族裔郊区、华人教会、后来进入“白人占主导的机构 Predominantly White Institution”)开始,直面“模范少数族裔”的当下困境。雷天芯提出了“拒绝同化”的主张,面对“亚裔美国人”身份的去政治化,她认为“离散亚裔”是一个更好的出发点,并希望由此召唤一种国际主义团结的可能性。在本期节目里,主播一块红布将与温哥华的华人社运活动者Kelly一起探讨这本对两人都非常有启发的书籍。 - 本期主播 - 一块红布 - 本期嘉宾 - Kelly:生活在温哥华的华人社运活动者 - 时间轴 - 00:29 嘉宾Kelly自我介绍 01:50 关于雷天芯(Bianca Mabute-Louie)成长的族裔郊区(ethnoburb) 07:47 华人教会的多重面向 21:47 雷天芯父亲为女儿的教育成就付出的代价 28:29 模范少数族裔论的盲点 31:25 亚裔的“种族无归属感”(racial placelessness) 38:01 为什么仅仅“我不是种族主义者”是不够的? 42:22 对书中Amy案例的反思:社会运动中如何避免将少数族裔的经验同质化? 55:55 本书的中心思想:成为“拒绝同化”的亚裔离散者是去殖民团结的起点 1:29:01 片尾曲:“The Monkey Strut! (alternate mix)” by Fred Ho & The Monkey Orchestra - 片尾曲作曲者介绍 - 作曲家侯维翰(Fred Ho)在上世纪60年代发现爵士乐可以用来表达他与白人社会之间的疏离关系,还有他对美国华人资产阶级价值的排斥,以及他对于受压迫者的强烈认同感。他从小生长在加州帕罗奥图(Palo Alto)与麻州阿姆赫斯特(Amherst)的有钱白人社区,但白人同学都不接纳他。他对黑人民权运动产生强烈认同,开始大量阅读Malcolm X与马丁路德金的作品。侯维翰把他深深着迷的华人和黑人文化融为一炉,用中国古典乐器来演奏爵士乐,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 - 参考书目 - 雷天芯(Bianca Mabute-Louie)《拒绝同化:21世纪离散亚裔宣言)(Unassimilable: An Asian Diasporic Manifesto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90分钟
99+
1个月前

亚裔“模范少数族裔”的悖论

花果山上

北美的主流社会往往视亚裔为“模范少数族裔”(model minority),并把亚裔年轻人相较于主流社会更高的收入和学历水准作为这一论述的铁证。对于试图在亚裔当中进行进步性族群政治的亚裔活动者来说,批判“模范少数族裔”是行动的前提。对于一些内化了这一价值观的亚裔青年来说,这种刻板印象又是一种爱恨交织的矛盾体验。显然,无论立场如何,这个论述必须被严肃对待。本期节目将会追溯模范少数族裔论述的历史脉络及其影响。受到《亚裔美国人的成就悖论》一书的启发,两位主播也会试图不同于刻板印象的解释方式来分析北美亚裔相对成功的根源。 - 关于花果山上播客 - 翻翻华人旧事,聊聊全球文化 我们身在海外,恰如花果山在东胜神洲 新播客起步中,喜欢本集的朋友请多多分享,你的支持对我们的持续创作非常重要! - 本期主播 - 胖蚊子、一块红布 - 时间轴 - 01:45 对“模范少数族裔”论的简单介绍 03:49 20年代芝加哥大学对西海岸日裔和华裔的社会学调查 07:55 美国日裔在二战期间的集中营和同化政策的影响 13:28 冷战初期的华人社区向政府表示忠诚 16:46 1965年的《莫尼伊汉报告》:“贫穷文化”论与“模范少数族裔”论 19:59 20世纪60年代的日裔和华裔为什么相较于黑人发展的更好? 24:40 如何解释当代亚裔的成功:“高度选择性”(hyper-selectivity)与“起点”的重要性 29:06 亚裔的成功真的是由于“亚洲价值观”吗? 36:11“模范少数族裔”刻板印象的悖论性后果 45:11 梁彼得案 50:24 结语 - 参考书目 - Ellen D. Wu 《成功者的肤色:亚裔美国人与“模范少数族裔”的起源》(The Color of Success: Asian American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Model Minority) Jennifer Lee & Min Zhou 《亚裔美国人的成就悖论》(The Asian American Achievement Paradox)

56分钟
99+
1个月前

美式中餐的前世今生

花果山上

无论从餐馆数量还是分布的范围来看,中餐毫无疑问是美加两国最强大的族裔菜系(ethnic food)。值得一提的是,中餐在北美的流行,远早于华人移民数量激增的上世纪80年代。从历史角度来说,考虑到美式中餐馆由于排华法案的影响,本族群内的移民消费者体量比起诸如意大利菜这样的案例要少得多,那中餐在非华人顾客中的成功显得尤为特别。本期节目将试图讨论这一现象的成因。当然,美式中餐的历史也折射出北美华人命运的变迁。我们也会涉及中餐馆对其他族群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美式中餐不是正统中餐”这一见解? - 关于节目 - 翻翻华人旧事,聊聊全球文化,全球华人英雄传 我们身在海外,恰如花果山在东胜神洲 新播客起步中,喜欢本集的朋友请多多分享,你的支持对我们的持续创作非常重要! - 聊天的人 - 胖蚊子,一块红布 - 时间轴 - 04:20 中餐作为北美最强大的族裔菜系(ethnic food) 09:07 中餐在美国的流行仅仅是因为好吃吗? 10:45 美国白人早期对中餐的偏见 12:54 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餐热潮的关键背景:排华期华人转向服务业、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的兴起 21:40 美式中餐如何适应白人顾客的口味 23:59 介绍历史上曾经是最流行的美式中餐菜式:“杂碎”(chop suey) 26:37 辨析“杂碎”的“诞生神话”:它与李鸿章有什么关联?它是美国华人随手糊弄出来的料理吗? 34:11 中餐馆与黑人和犹太人食客的关系 40:13 唐人街的奇观化,中餐馆成为白人叛逆青年的空间 44:01 尼克松访华的美食外交对美式中餐的影响 51:12 总结:如何回应“美式中餐并非正宗中餐”的看法? - 参考书目 - 陈勇《杂碎:中餐在美国的故事》(Chop Suey, USA: The 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America) 岩间一宏《中華料理的世界史》

61分钟
99+
2个月前

移民劝退指南 sg: 华人的多元性及内心困境

花果山上

做客@螺旋下降, 聊聊生活经历及移民困境。 来自螺旋下降的本期介绍: 所以这期,我会推荐给所有在思考是否移民的朋友听,你会听到一个20年老移民和2年新移民共通的挣扎,会听到一个1.5代移民从青葱岁月来到异国他乡、成年后短暂回流又再离开的奇异人生,会听到他深入两边社会、历经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对于只是好奇的朋友,也希望这期能够拓展大家的思路,世界华人同根同源,有的在主场奋斗,有的在客场逆风,但其背后许多精神依然共通 当一个人去往国外,他带着一颗封存时间的种子,花开两朵,又同根同源 - 关于节目 - 翻翻华人旧事,聊聊全球文化,全球华人英雄传 我们身在海外,恰如花果山在东胜神洲 新播客起步中,喜欢本集的朋友请多多分享,你的支持对我们的持续创作非常重要! - 聊天的人 - 胖蚊子,太子 - 时间轴 - 20年的时光机 01:00 移民分类方法一:哪个时代来的 04:57 移民分类方法二:1代、2代... 1.5代是几个意思? 06:33 千禧年后,离开上海前的最后印象 14:23 成年后再回中国,惊讶或是怀念? 阶层跌落、脱下体面 27:28 移民之初,惶恐、贫穷与崩溃 34:15 体面二字,可轻于鸿毛,可重于泰山 35:55 一代移民父母的变与不变 40:28 同学的保时捷 认同、分化与痛苦 48:31 几种自我认同:海外中国人、他国华人与他国华裔 56:49 功利性视角的认同与融入 1:03:29 理想中的认同方式:改造外部,出海融合 1:12:00 二代移民为何想“去海的那边看看”,心理疗愈?精神寄托? 1:20:59 我移民后最大的痛苦,双重边缘与时代标本

93分钟
1k+
2个月前

淘金潮与排华ep3: 移民系统与普世价值的悖论

花果山上

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美加两国的华人社区经历着转型:受过高等教育的土生华人力量的崛起、堂斗走向终结、更加积极的参与大众社运和工会活动等等。不过,《排华法案》走向终结最大的决定性因素,其实是美加两国掌权的政治人物对国内种族关系的重塑,这又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本集节目将会深入探讨30年代以来美加两国国内的华人政治与族群关系的改变。排华法案是如何走向终结的?此外,《排华法案》的废除并不等于它的影响彻底消失。《排华法案》所开启的移民管控体系对今天的移民政策仍有深远的影响,两位主播会就此联系到当下围绕移民问题的辩论。敬请期待。 - 关于节目 - 翻翻华人旧事,聊聊全球文化,全球华人英雄传 我们身在海外,恰如花果山在东胜神洲 新播客起步中,喜欢本集的朋友请多多分享,你的支持对我们的持续创作非常重要! - 聊天的人 - 胖蚊子,一块红布 - 时间轴 - 01:53 纽约基督教青年会的征文活动:围绕“华人青年未来的道路是中国还是美国”的辩论 08:06 美国战时的族群团结宣传 13:20 分析加拿大华人相对于美国华人参军比例较低的原因 15:03 战时经济中华人工运的力量 23:54 华人英文媒体的崛起:Charles L. Leong 梁普礼创办的Chinese Press 24:55 废除美国《排华法案》的过程以及地缘政治的考量 32:29 美国官方废除《排华法案》时的审慎态度 34:29 《排华法案》的余波:50-60年代美加两国政府以调查华人非法移民干涉华人社区 39:18 讨论《排华法案》所开启的移民管控体系的一系列遗产 44:27 普世人权与由国家来定义公民权之间的矛盾 48:51 思考非法移民(illegal aliens)问题 1:02:27 结语 - 参考书目 - 张纯如《美国华人史》 亚当•麦基翁(Adam McKeown)《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 - 收听方式 -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66分钟
99+
2个月前

淘金潮与排华ep2: 黑暗时期的斗法与众生相

花果山上

美国1882年的《排华法案》的通过让排华力量深受鼓舞,但他们很快就发现华人移民的数量并未如预期那般大幅下降,这激发了新一波的暴力排华浪潮。本集将会从分析这一现象开始,接着讨论排华体制如何进一步加固。 本集的重头戏是关于美加两国的排华时期,华人与白人主流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从早期主要依赖于精英中间人与主流政治势力的幕后斡旋,到后来20世纪20年代开始则是越发采取动员普通民众的社会运动。对于前一个阶段,我们会关注1910-11年叶昂(Yip On)与廖鸿翔(David Lew)争夺温哥华海关中文翻译的位置引发的风暴。对于20年代以来的华人大众社运,我们会讨论20世纪20年代卑诗省的反对黄白分校抗争。 - 关于节目 - 翻翻华人旧事,聊聊全球文化,全球华人英雄传 我们身在海外,恰如花果山在东胜神洲 新播客起步中,喜欢本集的朋友请多多分享,你的支持对我们的持续创作非常重要! - 聊天的人 - 胖蚊子,一块红布 - 时间轴 - 02:50 华人对1882年《排华法案》的抗争 05:48 1882年《排华法案》无法降低华人移民数量的原因 08:11 19世纪80年代新一波的暴力排华:石泉惨案与塔科马驱逐华人事件 14:51 排华政策在制度面的加强:为华人设计的身份卡、天使岛移民过境站等一系列措施 20:34 介绍排华时期的华人精英中间人群体 24:40 1910-11年叶昂(Yip On)与廖鸿翔(David Lew)争夺温哥华海关中文翻译的斗法 46:29 新时代的开端:黄白分校抗争 53:00 华人参与主流社会的工人运动 56:09 1923年加拿大《排华法案》的诞生过程 1:01:28 对于华人精英中间人时代和大众社运时期的总结 - 参考书目 - 贝丝·廖-威廉姆斯(BethLew-Williams)《无处落脚:暴力、排斥和在美异族的形成》 马莉莎(Lisa Rose Mar)《Brokering Belonging: Chinesein Canada's Exclusion Era,1885-1945》 - 收听方式 -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 制作 - 录音 & 剪辑:子安工作室

65分钟
99+
3个月前

淘金潮与排华ep1: 走向1882年排华法案之路

花果山上

花果山上的新系列“淘金潮与排华法案”将会聚焦19世纪以来的美国和加拿大排华历史与北美华人社会的因应。作为系列的第一集,两位主播将着重讨论19世纪美加两国排华活动的政经背景。为什么19世纪的排华尤其集中在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白人劳工运动何以沦为排华的主力军?华工真的是“工贼”吗? - 关于节目 - 翻翻华人旧事,聊聊全球文化,全球华人英雄传 我们身在海外,恰如花果山在东胜神洲 新播客起步中,喜欢本集的朋友请多多分享,你的支持对我们的持续创作非常重要! - 聊天的人 - 胖蚊子,一块红布 - 时间轴 - 01:04 我们制作“淘金潮与排华法案”系列的初心 08:26 19世纪淘金潮的兴起 12:06 华人“契约劳工”与“苦力”的区别 14:03 淘金潮与定居殖民主义结构中的西部开拓 20:21 华人矿工的竞争力 22:30 排华运动的起源:白人劳工运动的一种策略 28:13 排华史也是研究移民管控体制的发展史:华人作为最早的非法异族(illegal aliens) 32:14 加州针对华人的一些歧视性法律 34:35 华工并非不懂抗争、逆来顺受的存在 39:13 分析19世纪美国社会“亲华人”的力量:部分商界人士与传教士 41:39 1868年中美《蒲安臣条约》的重要性 46:24 19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政治环境 50:32 联邦政府排华立法的起点——1875年《佩奇法案》 54:32 19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劳工骑士团 1:03:20 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核心内容 - 参考书目 - 艾明如(Mae Ngai)《從苦力貿易到排華:淘金熱潮華人移工的奮鬥與全球政治》 张纯如《美国华人史》 亚当•麦基翁(Adam McKeown)《忧郁的秩序: 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 - 收听方式 -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 制作 - 录音 & 剪辑:子安工作室

68分钟
99+
3个月前

成为黄柳霜ep2: "辱华女星“的寻根之旅

花果山上

紧接着上期节目,本集将会从米高梅对赛珍珠小说《大地》的改编说起。这是一个难得的较为正面呈现华人和中国文化的机会,但黄柳霜作为当时好莱坞最有名的华人影星却无法参与其中,这究竟是为什么?在《大地》受挫之后,黄柳霜在1936年访问了中国,这次访问又如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回首黄柳霜的一生,她的遭遇会给当代华人怎样的启示? - 关于节目 - 翻翻华人旧事,聊聊全球文化,全球华人英雄传 我们身在海外,恰如花果山在东胜神洲 新播客起步中,喜欢本集的朋友请多多分享,你的支持对我们的持续创作非常重要! - 聊天的人 - 胖蚊子,一块红布 - 时间轴 - 米高梅《大地》电影改编的风波 01:25赛珍珠其人、小说《大地》故事梗概 03:47《大地》为何深受美国读者欢迎? 05:49《大地》对于华人形象塑造的意义 06:51民国知识分子对《大地》的意见 10:53米高梅与民国政府围绕《大地》的交涉及选角问题 15:32黄柳霜遭遇打击:无法出演《大地》女主角 1936年黄柳霜的中国之行 20:52中国之行的意图 22:30介绍黄柳霜的家庭背景和华人移民的世代差异 29:38访问中国的第一站:上海 34:58参观上海明星电影公司 37:31最喜欢的城市:北平 40:27此次访问中国的收获 41:14中国之行中两起值得玩味的插曲 访问中国后的黄柳霜 44:09短片《好莱坞派对》中黄柳霜的中国性展演 46:22电影《上海女儿》:好莱坞第一部以亚裔演员担任男女主角并得到正面结局的作品 48:00B级片的定义 49:50黄柳霜积极支援抗战 53:49宋美龄访美为何排斥黄柳霜? 对黄柳霜一生的总结 1:01:30二战后职业生涯走下坡路 1:05:50最后的遗憾:未能参演《花鼓歌》 1:07:48一块红布对黄柳霜的看法:华人性的难题 1:14:17胖蚊子对黄柳霜的看法:为什么从黄柳霜身上看到了21世纪其他少数族裔的影子 - 参考书目 - 郝吉思(GrahamRussell Gao Hodges)《黄柳霜:从洗衣工女儿到好莱坞传奇(Anna May Wong :From Laundryman's Daughter To Hollywood Legend)》 王亦蛮(Yiman Wang)《成为女演员:黄柳霜的跨媒体世界中的劳动与表演(To Be an Actress: Laborand Performance in Anna May Wong's Cross-Media World)》 朱洁琳(KatieGee Salisbury)《并非你的中国娃娃:黄柳霜的璀璨人生(Not Your China Doll: The Wild and Shimmering Life ofAnna May Wong)》 - 收听方式 -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 制作 - 录音 & 剪辑:子安工作室

78分钟
99+
3个月前

成为黄柳霜ep1: 首位华人好莱坞女星的奋斗史

花果山上

今年是黄柳霜诞辰120周年。她是好莱坞第一位取得国际巨星地位的华人明星。尽管她生前饱受非议,身后也一度被遗忘,但时至今日,以她在2022年登上美元硬币为代表,她的历史成就以及作为亚裔女性艰难的奋斗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本系列会讨论黄柳霜的璀璨人生,两位主播会将重点放在黄柳霜身上华人性(Chineseness)的展演,以及思考她作为华人女性在民族主义高涨的民国与种族等级体系森严的美国之间游走的状况。 - 关于节目 - 翻翻华人旧事,聊聊全球文化,全球华人英雄传 我们身在海外,恰如花果山在东胜神洲 新播客起步中,喜欢本集的朋友请多多分享,你的支持对我们的持续创作非常重要! - 聊天的人 - 胖蚊子,一块红布 - 时间轴 - 00:59 黄柳霜近年来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06:06 为何美国电影产业是在加州建成了电影帝国? 10:28 百年前,疫情间,第一次的群演机会 12:23 “蝴蝶夫人”与“龙女”的刻板印象,《海逝》(1922年)与《巴格达窃贼》(1924年) 24:51 好莱坞电影对跨种族亲密关系的限制 26:17 作为“飞来波女郎”的黄柳霜 32:00 转向欧洲发展、本雅明的采访 34:17 欧洲为何对黄柳霜更友善? 36:25 舞台剧《灰阑记》引发的争议 42:36 黄柳霜在欧洲发展期间最重要的电影:《唐人街繁华梦》(1929年) 46:38 《唐人街繁华梦》中的自我指涉 53:32 百年前华裔女星的择偶难题 58:26 电影《龙女》(1931年)以及其中的中国文化展演 1:01:41 电影《上海快车》(1932年),怎么就成了国民党政府的禁片 1:06:50 结语 & 下集预告 - 参考书目 - 郝吉思(Graham Russell Gao Hodges)《黄柳霜:从洗衣工女儿到好莱坞传奇(Anna May Wong : From Laundryman's Daughter To Hollywood Legend)》 王亦蛮(Yiman Wang)《成为女演员:黄柳霜的跨媒体世界中的劳动与表演(To Be an Actress: Labor and Performance in Anna May Wong's Cross-Media World)》 朱洁琳(Katie Gee Salisbury)《并非你的中国娃娃:黄柳霜的璀璨人生(Not Your China Doll: The Wild and Shimmering Life of Anna May Wong)》 - 收听方式 - 小宇宙/苹果播客/豆瓣/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 制作 - 录音 & 剪辑:子安工作室

69分钟
99+
4个月前

李小龙ep4: 死亡之谜,以及他如何改变了世界?

花果山上

1973年7月20日,功夫巨星李小龙在香港猝然长逝,年仅32岁。不久之后,电影《龙争虎斗》上映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李小龙最终实现了他的梦想,无论是票房还是影响力,他将远远压过那些同时代的白人好莱坞明星。然而,他却没来得及享受到这些成就便离开了这个世界,令人叹惋。 本期播客的开头部分,我们将解析李小龙早逝的原因。在剩下的篇幅中,我们会讨论李小龙身后的影响,他如何改变了世界?为什么许多背景迥异的人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认同李小龙呢?作为本系列的最后一集,结尾处两位主播也会从自己个人的角度做一个总结。 至此我们的李小龙系列告一段落,下个人物会是一位传奇华人女性,在当时年代说先锋都不为过,敬请期待!大家有想听的人物也欢迎积极留言! - 关于节目 - 翻翻华人旧事,聊聊全球文化,全球华人英雄传 我们身在海外,恰如花果山在东胜神洲 新播客起步中,喜欢本集的朋友请多多分享,你的支持对我们的持续创作非常重要! - 往期回顾 - 每集主题明确便于单独收听,不必拘泥顺序 李小龙ep1: 少年振藩初长成,一个巨星的诞生 李小龙ep2: 猛龙过江,亚裔移民功夫闯荡美利坚 李小龙ep3: 功夫巨星,在好莱坞与香港影坛间 - 聊天的人 - 胖蚊子,一块红布 - 时间轴 - 李小龙之死 00:00 片头:《龙争虎斗》票房的成功 01:01 关于李小龙之死的某些阴谋论说法 02:00 李小龙之死:时间线的梳理 07:13 在香港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风波? 10:59 关于李小龙死因的解析 18:08 如何评价李小龙在男女关系上的渣男行为 他如何改变世界 25:11 70年代的“功夫爆炸” 29:42 “三个李小龙” 35:28 李小龙为武术界留下的影响 39:55 李小龙会如何看待今天的MMA? 45:10 如果李小龙没有早逝,他会是什么样子? 47:38 什么样的时代和机遇造就了李小龙? 53:00 一块红布对李小龙系列的总结 58:25 胖蚊子对李小龙系列的总结 1:03:27 结语:美国华裔作家游朝凯在《内景唐人街》中对李小龙的评价 - 参考书目 - 马修·波利《李小龙:神话与真实》 四方田犬彦《李小龙传:光荣与孤独》 Paul Bowman《Beyond Bruce Lee: Chasing the Dragon Through Film, Philosophy, and Popular Culture》 Paul Bowman《The Invention of Martial Arts: Popular Culture Between Asia and America》 - 收听方式 - 小宇宙/苹果播客/豆瓣/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 制作 - 录音 & 剪辑:子安工作室

65分钟
99+
4个月前

李小龙ep3: 功夫巨星,自在若水,在好莱坞与香港影坛之间

花果山上

上集我们讨论到李小龙通过传授功夫闯出一片天。埃德·帕克组织的长堤空手道大赛的表演,使他得到了杰伊·赛布林(埃德·帕克的弟子)的注意,最终为他得到了第一个美国演艺圈的机会。然而,在《青蜂侠》成功后,李小龙在美国的演艺生涯却陷入瓶颈,又不得不回到香港发展事业。正是这一决定,使李小龙得到了巨大的成功,最后借着香港的事业成就“反攻”好莱坞。本集我们会详细讨论李小龙的事业规划过程,并聊聊对他四部半(《死亡游戏》未能完成)功夫电影的理解 - 关于节目 - 翻翻华人旧事,聊聊全球文化,全球华人英雄传 我们身在海外,恰如花果山在东胜神洲 新播客起步中,喜欢本集的朋友请多多分享,你的支持对我们的持续创作非常重要! - 往期回顾 - 李小龙ep1: 少年振藩初长成,一个巨星的诞生 李小龙ep2: 猛龙过江,亚裔移民用功夫闯荡美利坚 - 聊天的人 - 胖蚊子,一块红布 - 时间轴 - 00:00 片头:体育作家大卫·米勒在《李小龙之道》中谈到对李小龙电影的印象 00:58 李小龙对功夫电影的贡献:开拓了功夫片的欧美市场 * 好莱坞往事,从功夫社交到青蜂侠 04:02 李小龙为何转向演员事业? 06:29 埃德·帕克成为李小龙的引路人 12:11 杰伊·赛布林(Jay Sebring)其人:好莱坞八卦信息的中转站 19:18 著名的面试场面 22:18 社交派对中的李小龙如何打开局面? 26:03 《青蜂侠》的背景介绍(李小龙扮演加藤这一角色) 30:01 拒绝商人投资连锁的“加藤空手道道场”提议 33:36 成为好莱坞明星的功夫私教 38:10 史蒂夫·麦奎因与李小龙的友谊 41:42 昆汀《好莱坞往事》中涉及李小龙情节引发的争议 47:16 李小龙在拍摄《青蜂侠》过程中学到的功课 52:42 讨论李小龙在美发展的瓶颈之一:口音问题 54:47 1971. Be water my friend(原声) 55:11 总结李小龙在美国发展不顺的原因 * 游子回港,不破不立的四部半电影 1:04:12 邹文怀从邵氏集团自立门户的过程 1:10:52 李小龙与邹文怀的嘉禾签约 1:14:37 电影《唐山大兄》 1:19:16 李小龙与导演罗维的矛盾;李小龙如何改变了香港电影对武打动作的呈现 1:25:47 电影《精武门》 1:40:00 电影《猛龙过江》 1:53:48 阿里的拳击比赛被揉进了《猛龙过江》中与查克·诺里斯的对决之中 1:53:26 讨论电影《龙争虎斗》 2:02:14 《龙争虎斗》开头与方丈论武术之道的情节为何一度被好莱坞剪掉? 2:04:46 未完成的电影《死亡游戏》 2:08:38 《死亡游戏》中呈现的功夫观 2:14:25 李小龙在香港和美国经历对普通人有什么启发? 2:17:30 叶问之死引起的风波 - 收听方式 - 小宇宙/苹果播客/豆瓣/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 制作 - 录音 & 剪辑:子安工作室

141分钟
99+
4个月前

李小龙ep2: 猛龙过江,亚裔移民用功夫闯荡美利坚

花果山上

1959年5月17日,18岁的李小龙从香港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三藩市。在美国生涯的开始阶段,他的人生轨迹似乎与一般的华人新移民或留学生别无二致。然而,李小龙对功夫的钻研改变了他的命运。本期我们将聚焦成为影星之前,作为功夫传授者的李小龙。李小龙给当时美国的华人武术界带来了怎样的冲击?李小龙在武术领域的崛起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且听我们细聊 - 关于节目 - 翻翻华人旧事,聊聊全球文化,全球华人英雄传 我们身在海外,恰如花果山在东胜神洲 新播客起步中,喜欢本集的朋友请多多分享,你的支持对我们的持续创作非常重要! - 系列 - 李小龙ep1: 少年振藩初长成,一个巨星的诞生 李小龙ep3: 功夫巨星,自在若水,在好莱坞和香港影坛间 - 聊天的人 - 胖蚊子,一块红布 - 时间轴 - 00:00 开场:李小龙在长堤空手道大赛进行功夫表演时的“踢馆”发言 01:09 李小龙移民美国的背景以及在西雅图的生活 08:34 加入西雅图的“中国青年俱乐部”,从教师杨九福那里继续学习功夫 10:55 在美国第一次表演功夫,并收获了第一个弟子:黑人杰西·格洛弗(Jesse Glover) 14:25 李小龙的早期追随者们 20:13 李小龙大战仲地世一 22:24 开始初步的创业规划 24:19 与西海岸武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严镜海结交 28:00 李小龙与琳达的结合 35:30 60年代美国社会对“东方武术”产生兴趣的历史背景 40:00 长堤空手道大赛的表演 42:38 李小龙与黄泽民的对决 52:00 与西海岸华人武术界的矛盾 55:47 美国空手道之父埃德·帕克的轨迹——作为李小龙事业的某种先驱 59:00 “截拳道”的理念 1:01:15 李小龙与60年代的反文化精神 1:07:56 本集结语 - 收听方式 - 小宇宙,苹果播客,豆瓣,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 制作 - 录音 & 剪辑:子安工作室

69分钟
1k+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