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脑科学、心理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发现: 00:46 励志短视频=微型冥想?;来源: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2025), doi:10.1037/ppm0000623 03:17 疼痛中不妨吃点甜的;来源: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n Medical Settings (2025), doi:10.1007/s10880-025-10064-6 06:15 爸爸的运动天赋也能遗传?;来源:Cell Metabolism (2025), doi:10.1016/j.cmet.2025.09.003 08:59 看见童年就能解锁记忆?;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2025), doi:10.1038/s41598-025-17963-6 12:02 AI陪伴为何治不好孤独;来源: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25), doi:10.1016/j.tics.2025.08.002 本期发现揭示了身体与心智的奇妙共鸣:几分钟的励志短视频能像冥想般减压;疼痛中的“吃点甜的”其实是身体在自我安抚;父亲的运动习惯能通过精子RNA传递给后代;重现童年面孔可唤醒久远记忆;而AI再聪明,也无法替代真实的拥抱与共鸣。 科学让我们更懂得:希望、疼痛、记忆与连接,其实都写在身体与心的同一份语言中。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 一木、存源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 by Morrow) 题图:Gilbert M. Grosvenor
每周三为您分享脑科学、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突破。 本期我们带来五个值得思考的科学发现: 00:46 大脑的闪电评估:食物决策背后的神经科学 来源:Appetite (2026), doi:10.1016/j.appet.2025.108337 03:08 语言的触觉魔力:当词语改变你的指尖感受 来源:Language and Cognition (2025), doi:10.1017/langcog.2025.10006 06:00 当大脑无法辨认自己的“心声”:解密幻听之谜 来源:Schizophrenia Bulletin (2025), doi:10.1093/schbul/sbaf167 08:31 预测青少年心理问题,家庭关系比脑成像更准 来源:Nature Mental Health (2025), doi:10.1038/s44220-025-00500-9 10:56 电子眼植入物结合AR眼镜:为不可逆失明带来光明 来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5), doi:10.1056/NEJMoa2501396 本期发现展示了感官与意识的极限边界:大脑仅需200毫秒即可判断食物的健康与诱惑;语言能重塑触觉,让“词”改变“感觉”;幻听的真相或许是大脑无法识别自我心声;预测心理问题最有效的线索,竟藏在家庭争吵中;而电子眼与AI的融合,正让失明者重新“读懂”世界。 科学让我们重新理解“感知”与“意识”之间的微妙界限——原来,看、听、触、想,都不止是生理反应,更是心智的艺术。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 一木、存源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 by Morrow) 题图:Petra Sitaru
每周三为您分享脑科学、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发现: 00:46 恐惧的神经开关:我们如何学会“放下”恐惧? 来源:Molecular Psychiatry (2025), doi:10.1038/s41380-025-03131-9 04:23 跳探戈、打游戏,让大脑变年轻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doi:10.1038/s41467-025-64173-9 07:45 大脑健康的“最大障碍”:时间贫困 来源: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2025), doi:10.1016/j.lanhl.2025.100768 10:45 当你的衣服开始与你对话 来源:Science Advances (2025), doi:10.1126/sciadv.adx3348 13:30 “成精”:当物品不仅懂你,还能服务你 来源:ACM Symposium on User Interface Software and Technology (2025), doi:10.1145/3746059.3747726 本期发现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鲜为人知的大脑机制:恐惧如何在大脑中得到“解除”;跳舞、游戏如何保持大脑年轻;时间贫困如何成为阻碍大脑健康的“致命暗流”;衣物和物品如何通过智能织物与物理AI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智能的帮助。这些突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大脑、时间、科技的关系。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 一木、存源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 by Morrow) 题图:Cam Castro
当高压“重塑”了我们的大脑,如何忙里偷闲,夺回生活主动权? “追问周发现”的番外企划——“科学会客厅”上线啦!番外节目会邀请朋友一起交流回顾最近《追问周发现》分享过的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们会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也会结合一些热点话题,展开对谈。 本期探讨高压工作如何改变大脑结构,分析其牺牲认知灵活性与情绪稳定的代价。我们会结合自身高压经历,分享「5-15分钟碎片化解压法」——从骑行通勤、心理暗示到午休微运动,帮助大家在忙碌中构建「大脑安全屋」 00:20 开场议题:高压如何重塑大脑?如何夺回生活主动权 01:53 节目团队揭秘+听众留言回复 11:59 核心研究:每周加班>52小时者大脑额中回体积增大19% 14:07 主播高压时刻:自我施压占50%的职场恐慌 16:33 心态密钥:容错率很高,错误皆可修正 30:49 身体解压法:春游仪式感/5分钟快走/骑行认知操 32:46 心理暗示术:复盘成功经验+「做不好也没关系」 46:00《反本能》听众赠书活动 本期赠书活动规则:评论区分享「最想对抗的本能+应对计划」,将抽1人送《反本能》实体书。活动到8月8日,获奖名单会在本期评论中置顶。(第一次搞活动,时间预估不准,我们小小延期一下) 往期推荐: Vol.008 运动5分钟抗衰老?寒冷记忆加快燃脂?“数字永生”快来了?|追问周发现 Vol.011 习惯是怎么养成的?高强度工作重塑大脑?密逃DM也能当老师?|追问周发现 Vol.014 大脑如何区分想象与现实?女性饮酒易伤脑?绿地解压数学好?|追问周发现 Vol.015 骑车防痴呆?炸鸡汉堡能“改装”大脑?被动犯错更容易被原谅?|追问周发现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 主播:佳韵、一木 后期剪辑:佳韵 BGM:ささやかで役に立つこと 题图:Dribbble
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探讨了五个精彩的科学发现: 00:53 精英跑者“坚持下去”的小窍门;来源: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25), doi:10.1177/01461672251343392 04:32 压力下性别决定“梭哈or保本”;来源: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25),doi:10.1016/j.psyneuen.2024.107259 09:13 学会自我同情对抗“生长痛”;来源: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25), doi:10.1016/j.jenvp.2025.102637 13:27 虚拟森林浴疗愈效果显著 ;来源: PAIN(2025), doi:10.1097/j.pain.0000000000003562 16:50 来自“人”的安慰依旧重要;来源: Nature Human Behaviour,(2025), doi: 10.1038/s41562-025-02247-w 本期节目聚焦如何借助科技与心理力量提升自我价值,从运动技巧到决策模式,从应对疼痛到压力缓解,再到情感需求,这些发现揭示大脑运作奥秘,助我们优化行为、做出明智决策,提升生活质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重拾人类情感独特性,实现自我突破与成长。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获取更多独家内容!也欢迎大家的来信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YANJIE‘S
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重新审视现代生活的科学发现: 00:53 疲惫“病”的证据找到了;来源:EMBO Molecular Medicine(2025), doi:10.1038/s44321-025-00258-8 06:56 如何保护抑郁过去后的敏感大脑?;来源:Biological Psychiatry(2025), doi:10.1016/j.bpsc.2025.04.006 11:06 音乐跨时空情感共鸣唤醒记忆;来源:Memory & Cognition(2025), doi:10.3758/s13421-025-01717-w 14:56 3周数字训练改善认知初老?;来源:Npj Digital Medicine(2025), doi:10.1038/s41746-025-01765-1 19:01 “黑化AI”传播健康谣言?;来源: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25), doi: 10.7326/ANNALS-24-03933 从血液标志物揭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客观诊断,到抑郁症康复后大脑仍存在的敏感反应,再到AI聊天机器人在健康信息传播中的潜在风险,这些研究不仅拓展了我们对疾病机制的理解,也提醒我们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更需关注科学伦理与公共健康安全。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获取更多独家内容!也欢迎大家的来信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YoshikawaHugo
每周三为您分享近期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重新审视现代生活的科学发现: 00:49 希望为何能预测生活意义感?;来源:Emotion(2025), doi:10.1037/emo0001513 04:21 情绪是大脑的"剪辑师";来源: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25), doi:10.1037/xge0001783 7:43 睡前5分钟的记忆魔法;来源: Neuropsychologia(2025), doi: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25.109191 11:04 夜间光照的隐形伤害;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25), doi:10.1073/pnas.2411280122 15:08 信息茧房如何影响消费认知;来源: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2025), doi: 10.1057/s41599-025-05169-0 从希望对生活意义的塑造,到记忆、情绪与认知的新发现,科学探索正在逐步揭示我们内心的奥秘,或许下次面对困境时,一个简单的回望或对微光的期待,都将开启改变生活的钥匙。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获取更多独家内容!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Chassady
每周三为您分享脑科学、认知科学、大脑健康和AI驱动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与大脑健康和行为科学息息相关的科学发现: 00:53 骑行通勤降低痴呆风险;来源: Nature Communications(2025), doi:10.1038/s41467-025-59687-1 04:38 吃饭分心更容易饿;来源: Npj Metabolic Health and Disease(2025), doi:10.1038/s44324-025-00056-3 07:58 被超加工食品改变的大脑;来源: JAMA Network Open(2025),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14316 12:02 “被动服从”的免责心理;来源: academic.oup.com(2025), doi:10.1093/cercor/bhaf049. 16:46 领导“有人情味”有多重要;来源: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2025), doi: 10.2139/ssrn.5260163 从骑行通勤到夜宵诱惑,从饮食习惯到职场领导力,科学研究正为我们揭示生活背后的脑科学奥秘。通过理解大脑运行规律,我们不仅能改善个人健康,更能在复杂社会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以科学智慧点亮生活的每一步。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获取更多独家内容!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Ernst
每周三为您分享脑科学、认知科学、大脑健康和AI驱动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与自然、大脑、情绪和科技相关的科学发现: 00:48 绿地如何影响大脑发育?;来源:Biological Psychiatry(2025), doi:10.1016/j.biopsych.2025.03.026 03:38 大脑对酒精的性别差异;来源: Biological Psychiatry(2025), doi: 10.1016/j.biopsych.2025.03.024 06:19 现实vs想象的边界;来源:Neuron(2025), doi:10.1016/j.neuron.2025.05.015 10:45 AI情商大爆发;来源: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2025), doi: 10.1038/s44271-025-00258-x 13:46 人-机表情包大战谁赢了?;来源: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2025), doi:10.1145/3708359.3712094 本期播客聚焦科学前沿发现,从自然环境对大脑的塑造力,到人类思维与AI创造力的边界探索,揭示了心理学、神经科学与技术交叉领域的创新突破,带大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机器的关系。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获取更多独家内容!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陈心怡
每周三为您分享脑科学、认知科学、大脑健康和AI驱动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与生命健康话题息息相关的科学发现: 00:50 咖啡因如何让睡眠中的大脑“超速运转”?;来源: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2025), doi: 10.1111/nyas.15295 04:55 睡眠障碍和听力损失竟互为“真凶”?;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2025), doi:10.1038/s42003-025-08090-z 09:02 孤独比吸烟危险?社会联系为何被严重低估?;来源:BMC Public Health(2025), doi:10.1186/s12889-025-21554-5 11:59 柔性植入物能否精准击退慢性疼痛?;来源Neuroscience(2025), doi:10.1016/j.neuroscience.2025.04.039 15:03 公众为何对神经技术又爱又怕?侵入性是关键!;来源:Nature Electronics(2025), doi: 10.1038/s41928-025-01374-6 咖啡对大脑的影响、睡眠与听力的隐秘联系,孤独的健康风险、柔性植入物的镇痛突破、公众对神经技术的矛盾心态,这些发现挑战了我们对健康的传统认知,你最关心哪个话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思考。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获取更多独家内容!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MaglintiJiselle
每周三为您分享脑科学、认知科学、大脑健康和AI驱动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分享了五个改变你看待日常生活的科学发现: 00:57 压力下的大脑"短路";来源:Affective Disorders Reports(2025), doi:10.1016/j.jadr.2025.100917 04:45 老年痴呆如何影响全身;来源:Neuron(2025), doi: 10.1016/j.neuron.2025.04.017 7:47 轻度运动就能改善记忆;来源:faseb.onlinelibrary.wiley.com(2025), doi:10.1096/fj.202400418RRR 10:08 吃便当比吃披萨更利于身材管理?;来源:Nutrients(2025), doi:10.3390/nu17091576 12:52 重构语言障碍孤独症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之桥”;来源: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2025), doi:10.1145/3706598.3713792 你是否有过压力下决策失误的经历?家中长辈有哪些微妙变化值得关注?你尝试过哪些简单运动来提升记忆力?慢食法对你的饮食习惯有帮助吗?科技如何改变了你或身边人的生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思考。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获取更多独家内容!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AhmedMohammed
每周三为您分享脑科学、认知科学、大脑健康和AI驱动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天我们探讨了五个精彩的科学发现: 00:43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来源:Nature(2025), doi:10.1038/s41586-025-09008-9 04:41 高强度工作如何改变人的大脑;来源: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25), doi: 10.1136/oemed-2025-110057 08:14 腹部肥胖“重塑”青少年的大脑;来源:The Role of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2025), doi:ECO 2025 Abstract.2025;0057 11:37 你的隐私数据底线在哪里?;来源: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2025), doi:10.1057/s41599-025-04776-1 15:05 密室逃脱DM式AI老师;来源: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2025), doi:10.1145/3706598.3713811 科学家们正用前沿技术为我们揭示:无论是行为习惯、压力应对,还是数据选择与智能引导,人的大脑与AI系统其实都在遵循着某些深层规律,不断适应、进化和重构。本期哪项科学发现给你带来更多启发?快来评论区聊聊吧~ 欢迎加入我们的科学探索社群(wx:NextQuestion_bot),获取更多独家内容! 资讯整理:追问团队一木、存源、雨飞 主播粗剪:佳韵 后期精剪:烙茗 BGM:Run Away (prod.by Morrow) 题图:Oleg Borodin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