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麦子店小二。本期聊聊我这个圈子近期比较热门的话题:浙江国祥。 和圈外听友普及一下背景信息:浙江国祥是一家从事商用空调业务销售的拟上市公司,本来已经通过了交易所的审核近期准备发行,突然自媒体集中报道“二次上市”,导致交易所暂停了原本的发行计划,责令复核。 听到这个消息伊始,我和大家的想法差不多,无非又是哪个资本大鳄的圈钱手段被正义的网友识破了。但等我看完2003年浙江国祥第一次上市的发行文件,以及这次上市的招股文件号,我对这个事情的认识有了彻底的改观,并进而对媒体们的“颠倒黑白”吓出了一声冷汗。 先做个利益相关声明,作为一名金融民工,我确实希望市场更加活跃,能够出现更多的交易事件,所以我认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公开市场低买高卖(包括股价太低的时候私有化退市再在高点重新上市)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资本在微观层面的目标也是获取收益。但,这并不代表我和大家站在了对立面。归根结底,大家对二次上市意见最大无非是用同一个资产在资本市场“圈”了两次钱。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还是A股首次公开发行定价奇高,而且“新股不败”。这种畸形的现象导致从第三方视角来看,资本市场确实在送钱给公司和老板。既然一个愿挨,为什么另一边不来打呢? 何况,听完这期复盘节目,大家可以知道其实现在的浙江国祥是一个励志的MBO(Managing BuyOut管理层收购)创业成功记。 说句不太中听的话,我们作为市场参与者,不能涨了笑嘻嘻,亏了MMP。A股之所以又开始3000点保卫战,是不是和大家都想赢怕输有关? 如果所有上市公司进入市场的时候的估值都偏高,那A股长期下跌不是意料之内的事情?私以为,解决市场长期下跌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在机制层面创造出充分的博弈——放宽准入、放宽空头,让“底”更坚实,长期慢牛通过企业经营业绩推动,自然具备坚实基础。现在让大家只能做多,下跌是控制住了,但上涨无非还是主要体现在估值水平波动——又是一轮新的割韭菜行动。 作为一个中国足球迷,近期对市场的感触大抵和国足近期的情况是相同的。这期可能有些专业术语,如果大家听不懂的可以随时在留言区提问,我会及时回复大家。 Danke! 思维导图: 收听地图: 02:29 复盘浙江国祥的二次上市 03:27 浙江国祥在2003年第一次上市,2009年把壳卖给了华夏幸福 04:42 董秘把空调业务从华夏幸福买回 08:08 浙江国祥的二次上市,究竟错在哪儿? 08:32 自媒体控诉的核心是同一个资产二次上市 10:27 其实资本市场就是一个可进可退的地方 11:08 在海外市场私有化再上市是家常便饭 13:31 其实国内跨市场私有化再上市的成功案例也有很多 15:32 东方证券低价入股也是一丘之貉? 17:58 浙江国祥真的有财务造假吗? 20:15 A股打新不败是资本市场无法有效定价的根本原因 21:17 市场机制让港股打新也曾一度火热 22:43 如何解决新股发行价格过高的问题? 27:09 A股当前审核机制下,打新预计仍然胜率很高 29:24 唯一有商业意义的打新是可转债 35:10 港美股阶段性可能有机会,但不能无脑参与 主创团队 主持人:麦子店小二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Murmuration - Blue Wednesday /Shopan 插曲: George Shearing - The Christmas Waltz Almost Here - Tuxedo Required 片尾音乐: 陈慧琳 - 阁楼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金融民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们关于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的思考。这个平台只是大家工作之余的心得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们按需使用。 欢迎转发并关注,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大家好,我是麦子店小二。麦子店圆桌Night开设新的子版块啦!我暂时把它起名叫做“投资第二课”。 开设这个子版块的直接原因,是节目开播以来一直有各种听友来问一些关于市场上热点的大佬观点,想听听我的评价。我自己也关注了很多优质的业内投资大佬,有些是之前工作上的直接领导,有些是业内我比较认可的大神。在解答听友的问题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很多这些公众号的读者很喜欢看这类文章,我也切实感受到这些大佬在写这些公众号文章的时候已经尽可能的深入浅出阐述问题,但坦白说能够完全看懂这些内容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都是囫囵吞枣,看个热闹。我觉得还是有必要通过播客这种信息密度比公众号更高的方式,带着大家来解读一些我认为写的比较好的文章,让大家能够更好的知道大神们在说什么。 开设这个子版块的间接原因,麦子店圆桌Night这个节目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大家的投资体验。相信各位听友也订阅了各种我朋友们的节目,也听/读了不少投资第一课的内容,但似乎大部分人依然没有很好的投资体验?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是在某大的一个视频里面,有个弹幕留言“我觉得这个视频做的太好了,就是我的XX账户能不亏嘛?”正如之前和大卫翁聊的那样,如果互联网金融仅限于介绍“长期投资”、“不要贪婪”,但推荐的标的/组合仍然无法解释方法论,那这个投资永远将陷于“亏就是不好”的体验。 投资第二课的设想,是不定期的带大家解读一些市场上我觉得写的非常有质量的文章,通过对核心词语的重点解释以及叙事脉络的梳理,告诉大家作者(不是我)的逻辑分析框架,核心假设,然后才是结论性观点。观点其实不重要,因为即使是大佬,观点错误也是常有的事儿。大佬之所以还能够赚钱,核心是他的框架对了。 投资第二课的目的,就是希望告诉大家除了一般普适性的投资理念之外,构建这个投资(组合)的具体逻辑和目标是什么?我为什么觉得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我赚的是什么钱?这笔投资如果未来赚钱,哪些当下的假设需要实现? 如果大家带着这样的方法来看待未来的投资,当投资亏损的时候,你首先审视的应该是之前预设的假设是否被证伪了,还是那个拐点还没来到?而不是“我又亏了”。看过电影《大空头》的人们应该都有印象,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迈克尔·巴里在赚到盆满钵满之前,一度被所有人嘲笑,被许多投资人强制要求赎回份额,觉得就是一个不可理喻的傻瓜——直到他赚钱了。大部分投资虽然没有这么绝对,但大抵都是逆人性行为,只有把投资看作一个关于预期收益(expect earnings)的公式,才能从市场无序的波动中找到真正能够赚钱的炼金术(炼金术这个词不是我发明的,是索罗斯)。 废话不多说,来讲讲第一期投资第二课带大家解读的大佬:李蓓(人物基本信息就劳烦大家自己百度或问GPT了)。选择小魔女当然有热度的考虑,她的公众号半夏投资最近连发了三篇文章,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也是我们听友群某几天的热门话题。但是,选择她作为第一期的主讲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是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以宏观对冲作为主要投资策略的基金经理,以及唯一一个愿意把自己的投资逻辑框架分享的,以及在过去有实打实非常亮眼的投资业绩的大佬。正如节目中所说,一个以宏观对冲(而不是个股选股)为主要投资策略且能够长期赚到钱的投资经理,你可以相信她的宏观分析框架肯定“有点东西”,何况她还愿意拿她的研究结果来和你分享,这简直可以说是捡钱了。此外,这次一连三篇文章,可以说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叙事框架,对于大家理解蓓蓓姐的完整世界观和投资观也很有帮助(主要是我省了不少力),具体是什么,我就不剧透了,大家听完节目就知道了。 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算是站在A股又破3,000点的周末一篇小作文。希望大家能够跟着我一起,在牛市中不自大,在熊市中不苦恼。最后用《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给张无忌念的一段九阴真经做结尾: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本期思维导图: 本期提到的内容均可在《半夏投资》公众号中阅读。 收听地图: 02:10 麦子店圆桌Night开设子版块啦 04:03 为什么买方基金经理经常对卖方研究员推的股票嗤之以鼻,但还是经常请他路演? 07:24 为什么要分析蓓蓓姐经济学 10:27 蓓蓓姐经济学Part1:美元资产为什么不行了 11:14 三件大事的出现导致了美元现在的后果 12:31 疫情后美国实施了强财政政策以及后果 17:32 美联储为什么会亏损500亿 21:59 蓓蓓姐经济学Part2:人民币资产为什么行 23:48 中国股市长期萎靡的原因:长期地产和基建占用过多资本,推高了实际利率 29:03 目前的主要是缺乏信心进入到螺旋下行 30:11 蓓蓓姐经济学Part3:解决市场问题的两个方案是什么 32:08 蓓蓓姐经济学小结 34:03 成功投资人的观点,至少值得一听 35:27 我认为美国财政政策收紧,并不一定导致美国经济下行 38:46 中国的房地产过度出清,也需要一段时间修复 41:38 对于李蓓的两个解决方案,小二的观点是什么 主创团队 主持人:麦子店小二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Murmuration - Blue Wednesday /Shopan 插曲: Marcus Miller - Power of Soul Jon Lucien - Would You Believe In Me Lee Ritenour,Abraham Laborier,Paulinho Da Costa - Earth Run Tom Scott - Day Way 片尾音乐: 玉置浩二 - 元気な町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金融民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们关于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的思考。这个平台只是大家工作之余的心得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们按需使用。 欢迎转发并关注,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大家好,我是小二。今天的节目来聊聊比刮中福利彩票更加小概率的中奖事件:诺贝尔奖(额,这是一个无聊冷笑话,请大家忽略)。 这期节目我们从今年的诺奖得主讲起,聊聊诺贝尔奖的前世今生。作为一个122年的耄耋老人,诺奖其实也不是一帆风顺,一度也穷的揭不开锅。而诺奖最大的特点是不对外进行募资,那它又如何实现“逆袭”,做到今天这个资产规模?前半段到底做错了什么,后半段又到底做对了什么?所以,这期的实质,还是让大家来看一个超级长期的长线投资,比如我们的养老钱,到底应该怎么配置。 当然,如果能知道一些诺奖的(无用的)冷知识,那也不枉费这一个小时了:) 收听导图 本期节目提到的一些图表: 诺贝尔基金会长期投资绩效 历年诺奖奖金和初始奖金的实际价值比率 诺贝尔的遗嘱原文 “The whole of my remaining realisable estate shall be dealt with in the following way: the capital, invested in safe securities by my executors, shall constitute a fund, the interest on which shall be annually distributed in the form of prizes to those who, during the preceding year, shall have conferred the greatest benefit to humankind. The said interest shall be divided into five equal parts, which shall be apportioned as follows: one part to the person who shall have made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or invention within the field of physics; one part to the person who shall have made the most important chemical discovery or improvement; one part to the person who shall have made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within the domain of physiology or medicine; one part to the person who shall have produced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the most outstanding work in an ideal direction; and one part to the person who shall have done the most or the best work for fraternity between nations, for the abolition or reduction of standing armies and for the holding and promotion of peace congresses. The prize for physics and chemistry shall be awarded by the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that for physiological or medical works by Karolinska Institutet in Stockholm; that for literature by the Academy in Stockholm; and that for champions of peace by a committee of five persons to be elected by the Norwegian Storting. It is my express wish that in awarding the prizes no consideration whatever shall be given to the nationality of the candidates, but that the most worthy shall receive the prize, whether he be a Scandinavian or not.” 1901-2005年诺奖的奖金金额(单位:瑞典克朗) 诺贝尔基金的资产配置(2018-2022) 诺贝尔基金股票资产的配置(2021 vs. 2022) 收听地图: 01:55 2023诺贝尔奖有什么新的发现 03:16 50岁还在自己做滴定的诺贝尔获得者 06:35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让全职大太的价值被量化 10:12 聊聊关于诺贝尔奖的历史由来 13:16 诺贝尔的遗嘱现在还有效力吗 15:19 诺贝尔经济学奖竟然是后来增补的 17:06 诺贝尔奖着实“生财有道” 18:02 诺贝尔基金会从来没有对外融资(仅有少部分外部奖金) 21:05 诺贝尔奖曾经差一点点断粮了 23:51 1946年瑞典/1953年美国给了免税待遇,是后面发达的重要基础 25:40 诺贝尔基金会是怎么做资产配置的? 32:44 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对我们养老投资的启示 36:55 诺奖的投资有哪些不好的方面 44:00 最成功的“endowment fund”,竟然不是诺贝尔奖 主创团队 主持人:麦子店小二 嘉宾:小浣熊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Murmuration - Blue Wednesday /Shopan 插曲: Almost Here - Tuxedo Required Almost Here - That's the One Guthrie Govan - The Blue Room Umvt - Jawapsez soygu 片尾音乐: 杨千嬅 - 稀客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金融民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们关于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的思考。这个平台只是大家工作之余的心得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们按需使用。 欢迎转发并关注,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Hello 大家好,我是麦子店小二。长假休市,我也去日本爬了个山,本期节目就和大家聊一聊这次旅日执行的一些见闻和感想。 相比之前去大城市打卡,这次我去了一些日本的村庄和海滨小镇,感受确实和大城市非常不同。比如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是,日本的小城市/村庄还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难得在日本见到了一些大型(但很旧的)酒店设施,感觉就很像书中所述的金元时代。因为地处海滨,又有温泉资源,日本在20世纪60-80年代在这块区域大兴土木,走在里面可以想象刚建完的时候日本家庭周末都蜂拥来这儿旅游度假的场景。类比我们,城市的建造是脉冲式的,就像之前去的巴塞罗那、旧金山、巴黎、伦敦、香港一样,城市一旦基本建成,再去彻底翻新的难度是很大的。所以不要看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城市很“新”,但未来很多很多年我们可能都需要面对这样的一个城市天际线。 另外,除了极个别大型连锁酒店,我在这些小镇真的连一个年轻人都看不到。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爬山的时候路过一个坏掉的自动贩卖机,结果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奶奶骑着个助动车风驰电掣一般的过来维修…… 好了好了,不多说了。如果你们兴趣,不如直接来听这期节目吧。也欢迎大家通过各种方式和我们交流关于你的假期见闻和感悟~ 本期思维导图: 和歌山: 巨大无比的酒店: 用不了的充电桩: 收听地图: 02:42 在和歌山和海滨小镇,感受日本金元时代的“遗迹” 05:48 高端洋气的社会主义vs腐朽落后的资本主义 07:53 城市化的进程是有浪潮的 12:01 私有化土地和公有化士地在城市界面上的不同 13:54 日本关西人更爱骑自行车? 14:31 日本城市马路对自行车非常友好 15:14 日本的自行车都比较朴素,很少有公路自行车 16:35 中秋十一假期来日本的游客比五一多很多 19:03 在乡下更能感受到日本老龄化的严重 24:02 从日本没有EV中反思,新能源汽车不止EV一种 主创团队 主持人:麦子店小二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Murmuration - Blue Wednesday /Shopan 插曲: DEPAPEPE - ARIGATOU Adam Young - Shackleton 片尾音乐: cadode - 回夏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金融民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们关于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的思考。这个平台只是大家工作之余的心得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们按需使用。 欢迎转发并关注,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大家好,我是麦子店小二。今天节目串台了起朱楼宴宾客的大卫翁老师,聊聊互联网如何改变我们金融的产品和场景。 这期节目的缘起,是雨白老师的一句“灵魂拷问”:你们这帮做金融的,科技进步那么快,咋就不能帮我们赚钱呢?想想也是,看到最近的那些被做成表情包的基金经理们,虽然互联网让理财变得“更便利”,但我们获得好的投资体验并没有变得“更容易”。归根结底,互联网擅长的是“促进销售”,而好的投资体验更多的是来自于持有期——而这恰恰是产品经理们容易忽略的地方。 所以,科技进步(or 互联网化)到底改变了我们怎么样的生活?本期节目我和大卫翁老师从效率、成本、陪伴、回报四个方面展开,对比00年代的邻家理财小妹,带大家回顾一下这10年来投资/理财的变迁,最终试着回答标题的观点:科技进步让我们投资更容易了吗? 这期节目我觉得质量很高,希望大家也能够喜欢。 收听地图: 06:24 中国最早的投顾其实就是银行柜台里的“邻家小妹” 07:31 余额宝的横空出世是大部分普通人和互联网金融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11:52 互联网让金融投资更便利了,但怎么就没让普通人赚到钱呢? 13:30 互联网对金融投资的影响可以分为四部分:收益、效率、成本、陪伴 14:53 效率:互联网对金融的最大正向变革 18:07 P2P的歪路让互联网行业第一次体会到,如果一味的追求效率,不重视金融内在的规律和风控规则,结果会多么的糟糕 20:52 成本:大数据让信用定价更准确,一方面可以让“良民”享受更合理的贷款利率,另一方面让歧视性定价变成可能 26:44 成本2: 互联网思维下的零费率买基金并不是好事,但科技实实在在的降低了基金管理费率,这提高了长期投资的收益率 31:16 都说中国的主动管理型基金还有超额收益,但为啥基民这两年根本没感觉到? 35:52 中国的股票指数编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8:32 陪伴:到目前为止,互联网打法对基金投资销售和陪伴的改造并不成功,主要是错误的将投资和消费混为一谈 45:52 收益:互联网思维并没有提升投资收益,是因为过于重视销售,而缺少了后续的陪伴——“没有这么多的选择时,我还没亏这么多钱” 51:20 收益:互联网是否可以通过量身打造一个人的资产配置来提升收益 56:37 我们能给的最后建议:下个周期,记得少相信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在销售产品时做的各种包装 主创团队 主持人:麦子店小二 嘉宾:大卫翁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Murmuration - Blue Wednesday /Shopan 插曲: Grant Green - Cantaloupe Woman Grant Green - So What 片尾音乐: 毛不易 - 一程山路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金融民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们关于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的思考。这个平台只是大家工作之余的心得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们按需使用。 欢迎转发并关注,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大家好,我是麦子店小二。临近长假,我和小蜜蜂老师又来和大家复盘三季度市场了。纵观整个夏天,唯一符合大家预期的,应该就是这平平无奇的市场吧(捂脸)。 段子归段子,三季度还是发生了很多的事件,以及围绕这些事件的更多的小作文。最近的地产新政可能是最吸引大家眼球的,我看很多友台也都在讨论现在要不要买房,大家最近分歧都很大。为什么说资本市场的终极出路还是在房地产?本期节目就和大家聊聊从业界怎么看待目前的市场,以及未来一个较为可能的传导路径。 我最近节目一直在提的观点,螺旋下行的循环是目前经济的症结,要打破这种循环,需要外力。现在来看,房地产(以及背后的居民再一次加杠杆)还是目前我们国家选择的道路(没有好坏的评价,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如果你有兴趣了解一下我和小蜜蜂的沙盘推演,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本期思维导图 本期推荐大家看的一些文章 辜朝明余永定讨论实录:再议资产负债表衰退 mp.weixin.qq.com 收听地图: 03:09 第三季度末复盘之指数、行业、板块 05:21 第三季度末复盘之政策面 06:32 724会议到底说了些啥 07:55 地产新政内容及解读 10:30 证监会新政内容及解读 15:13 政策调整过后A股为什么还不见涨? 20:23 房价会继续跌吗?——政府会救到你涨为止 25:00 房价的不变是理想状态,但庙堂的决策延迟会导致这种平衡很难做到。 30:11 解决股市的核心还是——房地产 34:05 虽然一直躺着,但我们并不悲观 36:33 今年的板块还有机会吗? 40:42 指数什么时候是个底? 主创团队 主持人:麦子店小二 嘉宾:小蜜蜂采抹茶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Murmuration - Blue Wednesday /Shopan 插曲: Allice Carreri & String Swing - Comment Te Dire Adieu? Almost Here - Tuxedo Required Almost Here - That's the One 片尾音乐: G.E.M.邓紫棋 - 唯一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金融民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们关于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的思考。这个平台只是大家工作之余的心得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们按需使用。 欢迎转发并关注,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大家好,我是麦子店小二。本期我们来聊聊年轻人“失业”这件“小事儿”。说小事儿,其实也不小,国家统计局直接取消了2023年7月的失业率数据,引发了民间种种猜测,觉得今年就业情况非常糟糕,叠加消费、房价等等指标进而推断我们国家正在进入衰退期。 然,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辩一辩,为什么中国的失业率一下子会这么高,这背后的微观形成原因是什么,以及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某种意义上,失业率是结果,而非原因。同样的,改变失业率,也绝对不能单单从就业入手(比如号召国有企业招人/不裁员等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消费和投资互相促进,企业有赚钱的预期,自然会招人;员工有就业/收入,自然愿意消费;消费数据上去了,企业自然能赚到钱。 通过这一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一层的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并且能够理解我们国家目前密集出台的政策对我们每个人切身生活(以及未来投资)的影响。 本期思维导图 本期提到的部分数据 1. 头部证券公司2018年以来员工人数 2.我国与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比较 收听地图: 03:09 关于失业这件事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05:38 企业不愿意新增岗位的原因有哪些? 07:33 中国特色:同行业公司喜欢搞军备竞赛 12:04 企业不愿意新人换旧人的原因有哪些 16:07 厂哥厂妹的变迁史,就业与招工陷入双难局面 19:48 中国失业率到底高不高? 21:12 从社会稳定和经济周期角度来聊失业率 24:19 解决失业率的核心是:预期 27:46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信心 30:51 失业率和我们的关系——职场长跑与职业发展 31:21 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当下失业与就业的问题 38:17 给职场人的一点小建议 40:23 做一点职场之外的工作,充实自己才是关键 主创团队 主持人:麦子店小二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Murmuration - Blue Wednesday /Shopan 插曲: Almost Here - Tuxedo Required 牛尾憲輔 - Boogiepop And Others Guthrie Govan - The Blue Room 片尾音乐: 陈奕迅 - 一切还好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金融民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们关于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的思考。这个平台只是大家工作之余的心得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们按需使用。 欢迎转发并关注,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这一期的节目,主要面向目前正在打算,或者已经买了量化基金的听友们。本期节目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量化基金是如何赚到钱的 * 它究竟在赚谁的钱 * 它赚钱的能力到底怎么样 * 即使它目前在赚钱,它会不会有一天不赚钱 * 我如何判断它之后赚不赚钱 * 如果有朝一日我的产品不赚钱了,我应该怎么办 * 我应该拿多少钱出来买量化基金,以及,我应该期望量化基金给我怎么样的回报? 如果收听完这一期,你对于量化基金到底是如何运作的有更进一步的兴趣,欢迎通过留言区、听友群或者私信和我们联系并反馈你的问题,我们会汇总大家的反馈后决定是不是要再讲一期偏量化策略方向的内容。 关于LTCM的一些故事,推荐大家读一读: 这是他们的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ng-Term_Capital_Management 这是这个基金全生命周期的净值 【勘误】LTCM1994年成立,倒在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播客中关于年份的数字有口误 本期思维导图如下: 收听地图: 03:46 量化研究员一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05:21 量化策略和主观策略的区别是什么? 06:30 量化策略是一大类策略的统称,具体包括哪些? 07:55 市场中性策略是啥 10:36 T0策略又是啥 11:57 无风险套利策略又是啥 12:29 没有一个公募基金经理可以一直跑赢市场,但量化基金的基本要求就是一直赢 16:39 量化基金策略会持续失效,就像荡秋千总会停下 22:44 LTCM事件对整个量化行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28:32 移动硬盘的购买经理告诉我,不要相信所谓的99.99% 30:09 应该怎么看待量化基金的“黑盒子”? 33:18 我既对权益市场失去信心,又不满意固收产品的回报,量化基金真的是平替吗? 主创团队 主持人:麦子店小二 嘉宾:申易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Murmuration - Blue Wednesday /Shopan 插曲: Almost Here - Tuxedo Required Allice Carreri & String Swing - Comment Te Dire Adieu? Jackie Martin - There's Always Tomorrow 片尾音乐: 叶蒨文 - 不要对他说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金融民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们关于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的思考。这个平台只是大家工作之余的心得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们按需使用。 欢迎转发并关注,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大家好,我是麦子店小二。 本期节目我串台了《身边人》栏目,来聊聊90后养老这个话题。 说实在的,90后(包括部分00后)的你们,真的这么担心30年后的退休生活吗!? 想当年你们二哥也是月光族一枚——这还是在我不用付房租的情况下。言归正传,如果大家真的关心自己的养老帐户,我觉得可以听听这期,还是比较完整的解释了养老三支柱这个概念,以及,大家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如何考虑四笔钱中长期的那个部分的投资方向。 以及最重要的,年轻的时候要积极的积累自己的投资经历。 普通人投资,最难的是心态,或者说是认知。在年轻的时候知道投资是怎么回事儿,以及如何投资能够赚钱,这才是给自己养老投资的最宝贵的财富。 思维导图大纲: 收听地图: 03:35 什么是养老理财? 04:17 广义养老与狭义养老是什么? 06:05 市面上有哪些常见的理财工具? 08:53 只靠第一支柱的养老保险去养老可以吗? 13:11 现在买个人养老金的人多吗? 16:41 如何去确定自己未来养老是怎样的福利水平和目标金额 20:19 养老与一般投资的区别 22:24 有哪些常见的错误养老的理财观念 26:32 养老理财,如何控制风险并保持资金的安全性 33:25 对于工作1-3年的朋友的资产配置建议 36:55 对于工作3-10年的朋友的资产配置建议 40:38 对于工作10年以上的朋友的资产配置建议 主创团队 身边人:噗噗猫、柚子、晴朗 麦子店圆桌Night:麦子店小二 制作:Lxin BGM 片尾音乐: 杨乃文,佛跳墙 - 堕落 feat. Buddha Jump 佛跳墙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金融民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们关于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的思考。这个平台只是大家工作之余的心得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们按需使用。 欢迎转发并关注,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大家好,我是麦子店小二。本期节目我们上了点“干货”,讨论一件我们行业内部具有比较深远影响的一件事情:做了十多年资管行业头把交椅的“理财产品”,终于在2023年规模被公募基金反超了。 【理财产品规模被公募基金超越(图表出处见下)】 这个图其实信息量挺大。一个是虽然众所周知市场不好,但公募基金规模却逆势上涨,而且基本所有的品类份额都在增加,某种意义上和现在身边人哀鸿遍野的观感形成了鲜明反差。真的存在“smart money”吗?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规模反而增加了】 另一个是,银行端理财产品自2017年断崖式的下跌(背景是银保监会出台了资管新规,大幅度提高了新发行理财产品的门槛)后,其实直到2022年规模还缓慢抬升了一段,但2022年中段开始规模一下子大幅度下降,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我至今还没有想明白。 回到正题。这期节目聊下来,我们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公募基金成为绝大多数小伙伴未来的主要理财渠道是一个极大概率发生的事件。一方面过去高速增长时代某些“双轨制”、“扭曲市场”的结束使得高利率低波动的固收类产品一去不复返,另一方面新的时代下如果要实现有效的财富增值并且对抗通胀,权益市场是一个大家不可回避的话题(虽然现在大A长得更像是缅北)。 说句相对比较宏观的话,我们现在处在了一个新的大时代的起点。很多过去经验路径不再适用,比如房价、比如理财。希望大家能够从本期节目中获取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收听地图: 02:17 2023年公募基金规模超过理财产品是必然 03:39 理财规模下降 04:36 资管新规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08:14 理财规模下降是海外市场的客观规律吗? 12:56 基金规模今年整体上升 15:12 跨境ETF和宽基ETF今年涨幅最大 20:11 对于普通人来说,未来还应该买理财吗 24:53 买公募的好处在哪里 26:29 降费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定是好事 29:40 我还应该买私募量化吗 32:41 量化仅仅只是一种策略而已 34:39 量化的背后还有很多学问 主创团队 主持人:麦子店小二 嘉宾:小蜜蜂采抹茶 选基小姐姐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Murmuration - Blue Wednesday /Shopan 插曲: Almost Here - Tuxedo Required Dave Koz - Together Again Jackie Martin - There's Always Tomorrow 片尾音乐: 杨乃文,伍佰 - 说不出口 feat. 伍佰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金融民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们关于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的思考。这个平台只是大家工作之余的心得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们按需使用。 欢迎转发并关注,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大家好,我是麦子店小二。 今天这期节目的选题由来已久。春天的时候就听说今年卖的最好的金融产品是理财险,当时我就“虎躯一震”,这不是七八年前的分红险卷土重来吗?监管不是不让吗? 妹想到,是我too simple too naïve,这阵风愈演愈烈,甚至3.5%取消引发了一阵抢购热潮。 恕我实在是看不懂。 理财就理财,保险就保险。今天拒绝随大流,我们来说说理财险这个东西,到底因何而成,因何而败。 附图1:本期节目框架思维导图 附图2:一个标准的yield curve 收听地图: 01:26 3.5%的增额终身寿卖疯了 03:29 什么是理财险? 03:59 保险的本质是大数定律 04:12 理财险就是Exp(赔付)远远小于你的保费的保险产品 05:06 实际生活中理财险基本都不会强调保险功能,只会说3.5%收益率 05:42 理财险到底是不是好的产品 06:07 理财产品(投资)的核⼼参数:收益、风险、流动性 08:06 固定收益类投资的基础是Yield curve (收益率曲线) 10:13 牺牲了巨大流动性,只换来了IRR 3.5%? 13:07 以养⽼为⽬的的投资,最重要的是抗通胀 16:08 为什么保险公司做不出好的理财产品 17:23 理财产品提供的收益越⾼,费率越⾼ 21:39 为什么理财险成为“爆款”? 22:26 监管规定银⾏理财、公募基金都必须净值化(⽐如个⼈养⽼⾦) 24:47 无论你的产品收益率是否写进合同,只要投资同类标的,未来的回报应该⼤抵是相同的 27:29 增额终身寿的平替有哪些 主创团队 主持人:麦子店小二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Murmuration - Blue Wednesday /Shopan 插曲: Guthrie Govan - The Blue Room Nocturnal Spirits - In All Honesty, I Do Kendall Miles,I eat Plants for a living - Lost In Florence 片尾音乐: 松下誠 - Lazy Night (2018 Remaster)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金融民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们关于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的思考。这个平台只是大家工作之余的心得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们按需使用。 欢迎转发并关注,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大家好,我是小二。本期我们聊聊最近雷声滚滚的地产行业。 恒大集团(03333.hk)上个月公告了逾期已久的2021/2022年财报,让大家终于有机会窥探一下这家“负可敌国”的企业。讲真,一直说恒大too big to fail,fail不fail不知道,big是真的big。我在播客里面也讲了,把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填进去,连影子都见不到。 恒大(乃至于中国房地产)是如何到达了今天这步田地?借用一句朋友圈的名人名言,在错误的事情上得到正反馈,是对人生最大的折损。许老板,以及市场上各位老板,无一不是在之前的惊涛骇浪中披荆斩棘存活乃至发展壮大下来的,也就形成了不可动摇的路径依赖。对于庙堂之上,也是一次次把地产当作“夜壶”来使用——经济形势良好,就把地产放在床底压着,一旦经济不好,马上拿出来用一下,用完再丢回去,百试百灵。当然,恒大的各种多元化业务,以及高薪聘请的某所谓的经济学家,也是圈内长期以来茶余饭后的谈(笑)资(柄)。 吃瓜归吃瓜,回归正题,录制这期节目的目的,还是想让大家不要轻视这波房地产的行业性风险,有可能通过波及金融系统直接影响到大家切身相关的利益。尤其是近期准备买房的二三线城市的同学,强烈建议规避距离完工交楼还有很长时间的新房。 这期节目不长,也算是一次小型改版,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谢谢~! 收听地图: 01:24 恒大终于公告了拖了2年之久的财务报告 03:30 从财报开始解读恒大风险事件 04:03 恒大的负债到底有多大? 08:31 恒大的净资产,一定比报表中显示的更差 09:12 土地储备是一个典型的paper money,尤其对于恒大 11:42绝大多数地产公司都死在无法完工的项目和每年都要付的高额利息上 13:09 恒大多元化经营之路 14:13 恒大冰泉风光一时,但最终必然没有好结局 15:17 借壳深深房,一个大型闹剧 16:26 为什么说恒大地产救不救都是错 17:05 如果不救,整个金融系统会面临巨大的冲击,可能会影响到你的理财产品 18:19 2016年的棚改货币化,挽救了当时已经濒临危机的恒大地产 21:03 在错误的事情上得到了正向反馈,是对人生最大的折损 22:48 保交楼意味着国家用钱bail out了一部分负债,但同时意味着剩下的负债能够获得的受偿资源更少了 25:44 恒大的风险绝对不是个例 主创团队 主持人:麦子店小二 剪辑:Lxin 制作:Lxin BGM 片头音乐: Murmuration - Blue Wednesday /Shopan 插曲: Kendall Miles - Just a Dream Kendall Miles,I eat Plants for a living - Lost In Florence 片尾音乐: Luke Combs - Fast Car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金融民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们关于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的思考。这个平台只是大家工作之余的心得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们按需使用。 欢迎转发并关注,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