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Keeps Me Dancing: 108 years well lived, grounded in creativity, adventure and love 她108岁,还在跳舞;她94岁回到澳大利亚,只为继续创作;她用一生告诉我们:生命的界限,不是年龄,而是你是否还愿意舞动。 本期播客,我们带你走进一位传奇女性的生命舞步。 艾琳·克莱默,1914年出生的澳洲舞者、画家、编舞家。在别人的暮年里,她重启人生,出书、跳舞、创作服装与舞台。她说:“我不追求年轻,我追求自由。” 【嘉宾介绍】 孙玲 水曜夜漫谈读书会发起人、主讲。 ~读书会现场~
在傅国涌看来,金庸的身份绝不仅仅是武侠小说家,虽然那是他最被世人广知的标签。作为传统的中国人,金庸身上的中国情怀,在到了香港之后的入世办报纸、写社论,成为他奇异的身份交织,成就了他的报纸和武侠梦。 本期讲座中,傅国涌将分享他眼中的金庸,他所写的金庸,以及他所想一直追踪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代人。 “我不是要为金庸树碑立传,而是想通过这一具体个案窥见20世纪中国曲曲弯弯的历史脉络。” 【嘉宾介绍】 傅国涌 作家,现居杭州。1999年至今在《书屋》、《随笔》、《东方》、《老照片》、《炎黄春秋》、《南方周末》、《文汇读书周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文章,并出版多部著作。文字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和中国知识分子等。
喜欢《金瓶梅》的,爱把它跟《红楼梦》比,往往觉得金比红更好,因为金更真实。 高晓松就说:《金瓶梅》写的才是“真正的生活”,相比之下,《红楼梦》就是经典的偶像剧,太理想,太乌托邦了。哈佛大学的田晓菲也有类似观点,她说《红楼梦》是真正意义上的“通俗小说”、“诗意小说”,是“贾府的肥皂剧”……《金瓶梅》的世界才真实。 刘晓蕾认为,“真实”是一种主观感受。《金瓶梅》写市井,《红楼梦》写贵族,前者之所以显得更真实,是因为《金瓶梅》的商业社会和城市生活,跟我们现在多有重叠。而荣国府的精致大观园的美好,却显得有点遥远。 不过,生活和审美虽然没法复制,但人性却是相通的。 《红楼梦》写贵族:荣国府、大观园,元春省亲、秦可卿的豪华葬礼,还有雀金呢、凫靥裘、还有“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已经远去,但作诗、赏花、吃螃蟹,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这其中的美,我们却未必不能理解,也未必不能拥有。 《金瓶梅》写的是市井生活:小贩们走街串巷,摇着惊闺叶;妻妾们勾心斗角,争风吃醋;西门庆升官发财,喝酒偷情找女人,结义兄弟拍马溜须打秋风……这样的人心与世情,这样的生活,以及其中的贪婪、焦虑和软弱,如今我们也正在经历。 我们实在是距离《金瓶梅》更近。 刘晓蕾认为,《金瓶梅》写最平常的市井生活,直接进入人性的深渊;而《红楼梦》则努力活得尊贵、超拔。《金瓶梅》写人心与欲望,写沉重的肉身,《红楼梦》呈现爱、美与尊严,发现丰美的灵魂,都是生命之书,都心怀慈悲。 《红楼梦》和《金瓶梅》双峰并峙,同时拥有它们,是读者的幸运。 【嘉宾介绍】 刘晓蕾 作家,文学博士,大学教师。 得到APP《刘晓蕾讲透〈金瓶梅〉》课程主理人,《文汇报》《腾讯大家》专栏作家,著有《刘晓蕾〈红楼梦〉十二讲》、《作为欲望号的〈金瓶梅〉》、《情僧、英雄与正经人:十四位人物解透〈红楼梦〉》等。 【相关作品】 作者:刘晓蕾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22 本书是“得到”、新东方经典领读人刘晓蕾写给《红楼梦》初读者的十二堂课。 全书按“部编高中语文教材整本阅读要求”拟定框架,从成书背景、人物故事、经典桥段,到诗词语言、社会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诸方面,正本清源,做扎实精当又富于个性的解读。 随书附录《致读者的一封信》;三幅阅读地图——人物关系图、情节脉络图、时间线索图;精选清代改琦图咏,再现红楼风华。 作者:刘晓蕾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1 《金瓶梅》属于成年人:它的世界经不起打量,处处都是破绽,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黑暗的江湖。书里的人,个个欲望丰沛,携带着丰富的秘密和深渊,一言难尽。如果我们诚实一点,谦卑一点,是能从他们身上辨认出自己的。 刘晓蕾带领读者走进《金瓶梅》的世界,对这部经典名著进行文学的、有生命感的解读,领略人性的复杂和幽微。 全书分“伤花怒放”“另眼相看”“生死问题”“乱红错金”四个部分,探讨了金瓶梅的大小人物,以及世相与人情。 作者:刘晓蕾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4 本书选取了《红楼梦》中十四位具有典型性的主要人物,对其性格、精神特质以及人物间的复杂关系进行细致解读,力图还原曹雪芹笔下辽阔而深远的人性世界。 作者文采飞扬,从哲理与世情的角度重新品读红楼,引领我们走过书中人的一生,体悟生命的鲜活与脆弱,也目睹每个人的局限与命运。 同时,作者将情节、主题、前八十回与续作之别、版本之别等内容掰开揉碎融入其中,帮助读者真正读懂作为生命之书的《红楼梦》。
他曾在喧嚣中寻找孤独者的声音,也曾在时代夹缝里叩问理想的可能。 这一次,许知远带着他的最新作品——《伯克利的魔山》,走进东京单向街书店,与读者面对面,分享他在思想、精神与现实之间往返穿行的旅程。 《伯克利的魔山》是一封写给现代灵魂的长信,一场远离潮流语境的沉思之旅。在这本书中,他游走于加州的思想地景,回望历史深处的身影,探寻在技术与权力剧烈变动的今天,人如何重新安放自己的位置。它是他多年观察、游历与思考的结晶,也是对自我与时代关系的再一次叩问。 【嘉宾介绍】 许知远 作家,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谈话节目《十三邀》主创。 著作包括《祖国的陌生人》《一个游荡者的世界》《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等,他正在撰写五卷本梁启超传记,其中两卷《梁启超:青年变革者 1873—1898》《梁启超:亡命(1898—1903)》现已出版。 孙靖涵 前央视主持人 制片人 【相关作品】 作者:许知远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5-4 《十三邀》主创许知远精选随笔集,“游荡集”系列开篇之作。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里,年轻的许知远发现了一本李普曼传记,从此找到自己的路——以文字为业。《伯克利的魔山》是“游荡集”系列的第一部,诚实地记录了一位写作者十八年来的精神历程:他如何游荡世界,如何理解时代,如何认识他人 ,如何以今日之我更新昨日之我。 这本书记录的,是作家许知远自己的声音:阅读,游荡,穿梭于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观察体验这个万花筒般的世界,伴随着永不停息的自我分析的冲动。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