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本期主播健飞。 今天这期节目,我邀请到了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前同事——杜晨。 我们最初是在一个FA创办的科技媒体里相识,后来杜晨去了另一家知名的商业科技媒体 PingWest 成为驻硅谷记者。 在那段时间,杜晨以中国商业科技新闻记者的身份,在采访了众多美国著名科技公司负责人的同时,也为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读者讲述了那些在硅谷工作的华人科技工作者的故事。疫情回国后,他还短暂地加入了知名播客制作机构“声动活泼”,参与《科技早知道》的制作。 直到最近,我才在朋友圈中发现我的这位老友兼前同事,转行在北京三里屯的一家高档自行车零售店卖起了自行车。 那么,在最新一轮科技浪潮来临的时刻,他离开科技媒体的原因是什么?从“坐办公室”到“站柜台”,工作方式的转变带来的是什么?这个“巨大”转变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 本期嘉宾 & 主播 | 杜晨:现RE而意员工,前科技媒体人 王健飞:二维吾码主播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5:43 十年职业路径的起点,从搬运海外科技新闻开始 00:11:34 在科技新闻“最前线”,我在美国做商业新闻科技记者的故事 00:18:42 一名在美国,非官方的中国商业科技媒体记者,是如何开展采访的? 00:22:35 采访美国著名科技公司负责人,和在美国工作的华人科技工作者,如何获得他人的信任和认可? 00:26:08 一次职业生涯的急刹车,从美国回国后重新选择 00:29:05 矛盾而拧巴!短暂的汽车媒体记者生涯 00:31:17 从做记者到做商业播客,一期播客节目诞生的背后细节 00:36:31 40分钟的播客,上千个标注,让别人失望还不如杀了我 00:41:41 无法再成为别人可依赖的人,一个离开做商业播客的契机 00:47:23 媒体从业者“瓶颈”的破局之法? 00:50:30 当骑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开始关注RE(而意)——一个高端自行车零售品牌的契机...... 00:54:16 从科技媒体记者到高端自行车店零售员,那是怎样一段“无缝衔接”的人生 00:59:17 在夕阳下骑行的时光,一辆自行车能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发生多少种改变? 01:09:40 “如果找不到一份坐办公室的工作,天就要塌下来了”——我们要如何应对这种焦虑? 01:18:05 如何化解职业“突变 ” 时出现的应激?
Hello,大家好,我是本期主播Brick。 今天,我请来了我之前的老同事,也是老朋友—Salome。这是她第二次作客二维吾码,距离我们上一次录制《番外:在内蒙骑摩托,10天》已经过去两年了。 在那期节目中,Salome和他的朋友骑着摩托车从北京出发,在10天的时间里骑行接近3300公里,穿过草原与山地,在路上短短的时间里中,即体验到天气四季变化的风云莫测,也曾遭遇暴风雪和险象环生的摔车...... 当然,彪悍的人生无需过多解释,因为她早已出发。 Salome的另一面的人生也同样精彩:大学四年,在多家媒体实习了四年;2012年大学毕业后,曾亲历传统媒体的黄金时期,一个人冒着战火“偷渡”到缅甸进行一线报道;也曾在阿里、字节、腾讯、美团等大厂做过一线和管理...... 她人生的航向总是在转向,而她则是那个唯一的操舵手。如今,Salome在34岁这个时间节点,选择前往加拿大开启自己另一个崭新的人生篇章。 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Salome人生经历与选择中的那些奇妙故事吧。 | 本期主播 & 嘉宾 | Brick:二维吾码主播 Salome:不务正业的前大厂搬砖女工、前记者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3:35 新闻学初相识,大学四年,实习了四年 00:09:37 从广州到北京,从南方系到新华社,那些有趣的实习经历 00:15:49 作为记者的内心冲突:个人道德与社会真相哪个最重要? 00:18:52 身为记者最大的荣誉感与成就源自哪里? 00:22:27 从一个风口到另一个风口,从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二者分别教会了我们什么? 00:27:54 女记者孤身一人“偷渡”到战火中的缅甸,进行一线新闻报道的惊险经历 00:36:18 我要出国念书,人生突然转向背后的契机与辛酸 00:45:59 出发在即,下一个两年约定
Hello,大家好,我是本期主播健飞。 2024 年 10 月 29 日,苹果给其旗下的设备推送了最新的版本更新。自此之后,所有非中国大陆和非欧盟地区的苹果用户都可以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也就是苹果手机自带的苹果智能。 从今年 7 月苹果在 WWDC 上发布苹果智能,到 10 月底正式上线的这半年时间,也正是众多国内手机厂商发布年度旗舰手机的时间段。今年,国内外手机厂商的“内卷”主题是——手机 AI。 那么,苹果的机载AI和众多安卓品牌的机载AI之间究竟有何不同?在同样是使用国产数据大模型的前提下,一众国内手机厂商各自的机载AI之间使用体验有何差异? 以及,当机载AI成为手机的“预置应用”后,它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可用性到底有多高? | 本期嘉宾 & 主播 | 王健飞:二维吾码主播 白徵明:科技数码媒体工作者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3:57 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使用初体验,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是? 00:07:23 机载人工智能数据处理的两种路径:纯端侧与连接云端,二者在使用体验上有何不同? 00:12:50 国内手机厂商机载AI哪家强?当使用AI成为一种习惯后,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00:14:47 机载AI能为我们做什么?在模糊的场景下,主动预想、解决尚可能会出现的需求 00:19:53 让你的机载AI可以与所有APP互动:难点究竟在哪里? 00:22:26 【番外】拿出就能用,一些常用的机载AI使用体验分享 00:30:28 从计算摄影到AI绘画,AI加持下的影像有哪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功能? 00:33:39 机载AI是如何成为一个会“未卜先知”的贴心人工助理的? 00:35:32 【测评】当下,机载AI中的众多功能究竟哪些最耐用? 00:38:25 心目中完美的机载AI需要具备哪些“本领”? 00:41:20 功耗与发热,制约机载AI性能发挥的瓶颈在哪里? 00:43:31 成为你的分身,甚至替代你,机载AI还有什么事不能做? 00:47:18 当无孔不入的机载AI进入生活,隐私泄露问题要如何应对? 00:51:10 AI抹平人与人之间的鸿沟,让你的生活与表达更加轻松
Hello,大家好,我是本期主播健飞。本期节目是在2024虎嗅FM创新节现场录制。 今天,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陈涛老师。他曾在去年3月份(出圈前)的时候作客二维吾码,录制了《辞去公关和记者,他给送外卖这份工作打9分》这期节目。在上期节目中,他作为一位硕士毕业生,因在从事多年白领工作后,决定去送外卖这一行为而火爆全网。 如今,陈涛老师已辞去这份他给打了9分的外卖员工作,转而以大学老师的身份重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 陈涛为什么要辞去这份“高分”工作,选择去到大学校园,重新穿回“长衫”?导致这一决定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思考? 在陈涛眼中,自己无论是做外卖员还是大学老师,却都始终摆脱不了工作上的焦虑。在面对如今一众大学毕业生临近毕业却找不到工作而焦虑时。他又会给出怎么样的建议呢? 当整个社会都在鼓励大家脱下“长衫”时,谁又曾真正意识到,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有资格穿上“长衫”。 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读大学只不过是一件凑巧的事,最终,我们该干嘛还得干嘛。 感谢虎嗅FM创新节为本次录制提供的特别支持 | 本期主播 & 嘉宾 | 王健飞:二维吾码主播 陈涛:曾作为骑着电驴送外卖的35岁川大哲学硕士而火爆全网,现任国内某高校大学教师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4:27 【回顾《辞去公关和记者,他给送外卖这份工作打9分》】如今,35岁川大哲学硕士陈涛不送外卖了 00:07:02 普遍的焦虑,抵消35岁被动失业的尝试:一些兼职体验分享 00:09:27 保底薪三大件:保安、网约车、外卖员为何变得不再具有“性价比”? 00:11:49 大学老师和外卖员,职业性质差别挺大,但挣得都差不多 00:15:21 我们都是困在系统里的人,当了大学老师后,却更想出去跑两单了 00:17:52 我们离心仪的“本职”工作越来越远,现代职场何以至此? 00:19:02 从脱下“长衫”到重新穿上“长衫”,外卖员的经历给人生职业选择带来了什么? 00:21:27 本科生穿的只不过是“短衫”,脱了“长衫”后会被“冻死”吗? 00:23:19 一个长期处于“过渡劳动”循环的中国人的一生的真实面貌 00:30:46 送外卖可以,但不要一毕业就送外卖,缓解就业焦虑的方法有哪些? 00:33:52 你只是凑巧读了大学,但该干嘛还得干嘛,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最开始是怎么出现的? 00:35:18 最“舒服”的工作排名,位居榜首的是? 00:37:46 你其实并不需要“有用”,光着膀子跳出来,如何与自我和解;与社会和解?
Hello,大家好,我是本期主播健飞。 提起外卖行业,想必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无非是美团和饿了么双雄争霸的名场面。但最近一段时间,京东外卖的高调入局,显然已彻底打破了这对外卖“双雄”躺平的平静,在舆论和市场激起了巨大的浪花。 京东外卖带着秒送的标签和品质堂食的定位,并且以对商户有极具吸引力的首年免佣金和为外卖骑手交社保,以及对消费者的百亿补贴杀入外卖这个平静多年的战场,京东的这些做法无疑是招招直击美团的痛处。短时间内,京东外卖的订单量和骑手入职数量飞速增长。可以说,在这场质朴的商战中,京东外卖的入局彻底打破了外卖行业过去在商业形态、骑手权益和消费者消费习惯上的共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一外卖行业的新变数,京东的品质堂食体验下来究竟怎么样?京东的入局会成功重塑外卖行业吗?对骑手和我们消费者真的是好事吗? | 本期主播 & 嘉宾 | 王健飞:二维吾码主播 Brick:二维吾码主播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5:02 我买预制菜次数比点外卖多,细数那些北京外卖界的TOP品牌 00:10:11 京东外卖初体验,物美价廉、种类丰富的品质堂食都有哪些? 00:13:28 北京的品质堂食点单体验,外卖、预制菜、食堂,究竟哪个干净又卫生?00:19:24 再好的品质堂食也是外卖,堂食的美味为何无可替代? 00:24:11 美团与饿了么之前的外卖时代,专注品质堂食的百度外卖为何会失败? 00:26:58 京东外卖会使京东冲破被‘“围剿”的困局吗?美团、抖音和拼多多是如何蚕食京东的? 00:29:26 再快的快递也比不上身边的外卖——马上得到:即时零售的魅力远不如此 00:36:13 美团外卖不相信互联网,美团外卖是如何做到行业第一的? 00:44:28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总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你——京东外卖低佣金注定不现实的原因 00:49:32 为什么外卖员不愿意交社保,背后的社保年限困局注定无解 00:57:55 如果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那就不要去解决问题:京东给骑手交社保是企业社会责任向善的一大步 01:09:11 为什么我们要干一份如此低价的工作,机器替代外卖员会导致大面积失业,并不是一类问题 封面图片为 ChatGPT 生成的 AIGC 图片,并非真实照片
Hello,大家好,我是本期主播健飞。 在过去两年里,AI的大爆发让很多我们熟悉的产品形态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那这一轮AI革命的起点便是LLM,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大语言模型,既然这一轮AI的起点是语言,那是否意味着与语言越近的应用产品受到的影响会更大?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便是AI对知识管理类产品,也就是对以笔记为核心应用场景的各类工具 App 的影响。即知识管理笔记类应用产品如今已经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现阶段还有什么是没有改变的;以及接下来这个垂直赛道会发生那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改变。 本期节目,就请flomo笔记联合创始人少楠,来和我们一起聊聊。 | 本期嘉宾 & 主播 | 王健飞:二维吾码主播 少楠Plidezus:flomo笔记/小报童联合创始人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3:02 这些年,我们使用知识管理类产品的心路历程与选择变迁 00:11:05 信息大爆炸时代,AI如何让信息检索与深度阅读更优雅、更高效? 00:19:28 从起点开始,AI如何帮你搭建起专属的知识“科技树”? 00:25:00 AI 助力:将短视频纳入知识管理系统 00:28:44 从至简到至完备,以实际场景为例,为何从 flomo 转向 Blinko? 00:34:38 所有知识管理产品都需要 AI 吗?flomo 对引入 AI 功能的审慎选择与深度思考 00:39:48 它不懂自己在标什么:AI 给知识信息合理“标签”的几种可行尝试 00:44:21 我拒绝在知识管理中使用AI生成,它更应该成为知识管理中的对抗者和检索者 00:48:18 什么是写作中的 Prompt?用 AI 辅助写作的实战经验 00:53:40 什么是模糊与联想检索?语义检索和 RAG 的具体使用场景拆解 01:04:09 每日创建数 & 编辑数:为何是 flomo 最看重的两个核心指标? 01:11:08 怎么确认这段话是自己写的?让 AI 在知识管理中的每步操作都可追溯、可撤销
自 2025 年起,硅谷多家 AI 初创公司公开在招聘广告中注明:「如果你不准备每周工作 70 小时以上,就别来应聘」。 - AI 初创 Rilla 在招聘页面坦言:“我们要求员工每周打卡超过 70 小时,不热爱请勿报名。 - 远程医疗公司 Fella & Delilah 对志愿参与“996”员工,额外提供 25% 薪资和 100% 股权激励,仅约 10% 团队自愿加入,但形成明显的“二等公民”危机。 - Devin收购windsurf后,Cognition 创始人兼 CEO Scott Wu 发给全体 Cognition 与 Windsurf 团队的公开信:为了加速产品落地与市场扩张,留下来的同事需每周到岗 6 天,并做好准备投入超过 80 小时的工作,我们不相信所谓的工作与生活平衡。选择这种高密度投入,是因为相信短期的“996”与“007”式拼搏,将为长远的技术领先和商业规模奠定基础。既是对团队激情与韧性的考验,也是向市场与投资人展现我们对 AI 领域“生死时速”般竞争的回应。 大家好,第一期的硅谷AI转型录让我们得以通过那些硅谷大厂裁员背后,了解到AI是如何通过扇动“轻巧的翅膀”,从而对整个硅谷的公司组织架构带来“暴风雨”般的影响。 而本期的硅谷AI转型录则要从“加班”开始聊起:我们发现之前被很多人诟病的996文化,似乎在硅谷的创业文化中有复苏的迹象,甚至很多硅谷的创业公司将996作为一种硬性要求写在自己的招聘要求中。 那么,在当今这个AI时代,996会重新成为一种必要的的职场新文化吗?AI会对公司的人员招聘、职能划分以及组织架构等方面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改变?AI又会对我们普通人的个体创业之路带来哪些借力与观念上的改变? | 本期主播 & 嘉宾 | 余一: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多年风投和孵化经历 陈然:常驻硅谷旧金山,CTO@Pure Global 袁晓辉:腾讯研究院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资深专家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3:59 合法且有理,996,硅谷创业圈的“新生存法则” 00:08:38 拒绝996,中国人在寻求职场与生活的平衡 00:13:28 你有得选!在硅谷,996只是众多职场文化的一种 00:19:54 AI时代创业,为何十倍的效率提升却带来百倍的焦虑出现? 00:23:28 公司与员工的AI转型之路:截然相反、殊途不同归 00:26:08 80%的本职工作,20%的开放探索,中美个人AI孵化创新模式有何不同? 00:32:32 个人创业不再追求大而美,而是小而精:也许我未来会创业,但不再会是传统意义上的创业 00:36:47 明明在创造新的东西,为什么我们反而更疲惫了? 00:40:04 更多的机会与更宽的边界:AI虽然让我工作时间变得更长,但我也变得更开心了 00:43:19 【变与不变】什么是AI原生人才?AI时代,我们更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 00:53:27 工作习惯>工作能力,AI时代,他人的能力背书依然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00:56:44 【未来观察与预测】从目不暇接的AI迭代到回归商业本质:主动求变、创造价值
如今,我们正身处在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变革时代。AI已经开始在底层重构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一次“AI革命”,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工具升级,而是一场关于生产关系、协作方式和价值创造的深刻变革。 供给侧创新和需求侧变化正在互相作用,催生出新的范式。而这场变革的试验场,就在硅谷。 这个全新的观察系列,将深入硅谷的创新变革一线,聚焦于两个核心:一是AI如何作为一种基础能力,渗透并重构我们的工作、创造和竞争。 二是不同的群体,特别是硅谷的先锋企业和个人,如何开创人机协作的新范式,如何适应甚至引领这场变革。 腾讯研究院的袁晓辉博士和余一,将携手硅谷顾问陈然以及更多行业先驱,以月度报告的形式,带来变革一线的观察与思考。 不只关心正在发生什么,更关心它为何发生,以及它将走向何方。 | 本期主播 & 嘉宾 | 余一 -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多年风投和孵化经历 陈然 - 常驻硅谷旧金山,CTO@Pure Global 袁晓辉 - 腾讯研究院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资深专家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4:25 AI正在重构硅谷,大规模、系统性的裁员并非企业“瘦身”那么简单 00:07:21 AI席卷硅谷后的用工变化:砍去大量中层、先辞退员工,再花重金招回来 00:12:01 什么是AI时代下常态化的工作形式?标准化的工作内容、更少的人际沟通、一个人独立完成所有工作 00:15:26 当你的毕生所学与工作内容严重脱钩,AI是如何帮你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00:19:12 AI Coding使我们减少对技术工具的讨论,回归商业价值本身:如何更高效的赚钱 00:22:25 用AI Coding进行低代码创业:让每位员工离业务与客户更近 00:26:14 企业AI转型的几种尝试:迭代生产技术工具与尝试变革组织架构哪个更难? 00:29:20 企业AI转型的实践经验:多劳多得、自负盈亏的合伙人制是当下最优解吗? 00:34:33 AI落地企业困难的原因与可行的解决方法分享 00:38:44 如何营造自信和安全的工作氛围,让大家以AI替代与重塑自己的工作为骄傲? 00:44:40 国内外借助AI重构企业工作形式的主流路线大不同 00:48:35 AI是如何助力企业回归其制造和销售的本质? 00:52:48 当AI可以无限扩展个人能力时, 想改变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将成为一个人最无可替代的能力 00:59:40 硅谷AI创新趋势的三个预测:持续高薪引才、小团队独角兽常态化、商业模式全球化成主流
Hello,大家好,我是本期主播健飞。 最近几年,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热度非常高的话题。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人才结构在过去十余年间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后疫情时代到来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往往我们在讨论就业话题时,其讨论主体会默认为是大学生,或者说是一群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求职者在寻找白领工作时所遇到的困境。 但我们经常会忽略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就业人口基数庞大的制造业大国,和人数了了的白领就业者比起来,那些广泛分布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蓝领就业群体才是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相应的,他们的就业诉求与困境才是我们更加需要关注与思考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会被我们不经意间忽略的绝大多数就业者群体——蓝领,他们的工作变迁及历史现状,以及蓝领们找工作的方式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 本期主播 & 嘉宾 | 王健飞:二维吾码主播 许辉:德国耶拿大学社会学系博士 闫伟:职小二 CEO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3:21 被忽视的绝大多数:中国最早的蓝领群体是如何诞生的? 00:13:16 从人找工作到工作找人,蓝领找工作的几个阶段 00:18:18 钱多、事多、离家远,蓝领找工作的历史就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 00:25:25 从制造业蓝领到服务业蓝领,年轻代蓝领们找工作的关注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00:30:45 对蓝领工种需求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经济的晴雨表 ,企业招聘蓝领工人,更看重什么? 00:35:53 情景体验式找工作——直播带岗,是如何做到高效率、高匹配解决蓝领找工作难题? 00:39:25 直播带岗,工作中介品牌化,用更透明与薄利的方式让找工作变得简单 00:43:19 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带岗,一个完整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00:52:26 直播带岗的主播与一般的带货主播有何不同,他们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00:56:12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把找工作当成一种人生体验,发掘自身更多可能 00:59:54 摆脱钱多、事少、离家近的找工作刻板印象,如何找到一份会让人热爱与成长的工作? |Shownotes| 《2022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https://mp.weixin.qq.com/s/kfGOV-6nVQJRs1O48C6BEA 《2024 年直播带岗发展报告》:https://mp.weixin.qq.com/s/dx3Rop0C11vvkADAGf0mXw?scene=1
Hello,大家好,我是本期主播健飞。 最近,AI科技圈发生了几个爆炸性的大事件,一个是去年12月份OpenAI连续发布了12场发布会;另外就是今年年末,Deepseek发布了V3和R1两个能力非常强的开源模型。 再加上众多厂商纷纷推出了面向C端用户成熟的AI服务,AI显然已近渗透进我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大脑延伸的触角。 过去十年,“超级APP”几乎承包了我们全部的网络生活:聊天、支付、刷视频、点外卖……但最近有个大胆的声音说:AI可能会亲手“瓦解”这些超级APP。 想象一下,未来你不再需要切换App,只需要对AI说:“帮我查查附近评分高的粤菜馆,再订张明天的高铁票。”——AI瞬间搞定一切,根本不用在不同APP之间切换。 于是,我们不禁开始思考AI时代的下一个阶段,“超级APP”是否还会存在?这一话题。 | 本期嘉宾 & 主播 | 王健飞:二维吾码主播 乔治王:大厂游戏策划、AI 爱好者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5:00 AI就是一个带搜索框的APP,AI应用的终极形态会是什么样? 00:07:57 AI时代,用户还需要在不同App之间“折腾”吗?AI要如何冲破“超级APP”的护城河? 00:11:34 当AI不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平台或应用,成为一个“粘合”万物的入口 00:14:53 AI自由调用服务的困境:国内厂商不愿意开放API 00:17:43 从用户友好型向AI友好型转变,为了让AI更好地“”读懂“”我们的需求 00:20:22 当AI搜索出现后,我们还需要传统的搜索引擎吗? 00:27:26 当开发的应用数量多过用户数量,每个人都可以义键定制属于自己的应用 00:34:06 让“万物”重新互联,一个能调用和串联所有应用的AI协议是否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 00:37:55 AI跨应用的API调控 VS “超级应用”在自己生态内重新粘合,哪个更加贴合现实? 00:42:58 用区块链技术思维开发出一个更加经济和高效的API调用模式 00:48:50 从免费到付费,AI如何重构互联网生态的盈利模式? 00:52:19 AI时代的下一个阶段,超级APP是否还会存在?以什么形态存在?
Hello,大家好,我是本期主播健飞。 2022 年 11 月 30 日,ChatGPT 上线,我们迎来了这一次 AI 技术变革。 这期节目我想和大家聊聊在过去两年时间内,我自己在使用众多 AI 产品作为生产力工具时的体验、技巧,以及一些圈粉和踩雷的经验,相信其中一定有重塑你目前工作内容与流程的部分。 实际上, 最新的 AI 产品已经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岗位和工作内容:从从事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行政、前台、财务、会计,到自诩从事创造性工作,以写作为生的媒体工作者…… 他们认为独一无二的工作在AI智能与大数据面前都显得是那么“班门弄斧”。 如此看来,似乎 AI 全面替代人类工作的时代即将到来,甚至会造成大面积人员失业。但是,目前制约AI突飞猛进的最大阻碍则是成本,便宜的人类依然是最好的选择。 每一次技术的变革,学会如何使用技术很容易,而学会并掌握该技术背后的思维则是产生人群区分的最重要环节。 听完本期节目后,大家不妨去思考一下如何用AI的思维去“优化”你的工作乃至生活。以及,那些无法被AI涉足的部分,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 本期嘉宾 & 主播 | 王健飞:二维吾码主播 汐笺:沧野光学签约摄影师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3:09 工作中,已经可以被AI部分或完全替代的实际案例 00:08:03 AI已经参与到我写作的全流程,如何运行一套完整的AI写作工作流? 00:14:16 那些无法被AI“适配”的工作,真的有其独特的价值吗? 00:18:59 最适合AI介入的工作类型有哪些?如何用AI思维提供工作效率? 00:24:11 在不同页面与软件中跳转,让你的工作一键自动化——如何将API接入你的AI工具? 00:27:12 AI能力的边界在哪里?如何避免死磕在一个无解的问题上的实战经验 00:31:36 AI其实很“健忘”,如何让AI记住上下文,写出一篇逻辑严谨、论证翔实的论文? 00:35:34 【安利篇】有哪些最值得氪金的AI产品?目前在用的付费AI产品之间,特长与劣势都有哪些? 00:39:27 如何更好地“调教”你的AI?写AI提示词有哪些窍门? 00:46:48 下一个会被AI取代的职业:文字工作者——从选题策划、在线采访到最终成文,AI如何实现全程参与? 00:51:29 目前AI发展迭代的最大阻力——贵,这是一个人力比AI更便宜的时代 01:01:05 用AI辅助写就的小说会千篇一律吗?AI可以帮助完成小说创作中的哪些部分? 01:05:21 日常工作中,AI编程的可用度达到了什么水平?——AI编程工具与经验分享 01:14:40 当社交工具接入AI,我不再需要和真人互动——我们社交的本质已发生改变 01:18:33 重回“非洲”,当AI像人类一样用五感体验世界,一些后AI时代的哲学漫谈 相关阅读 《我的 AI 生产力经验》:https://1q43.blog/post/10695/ 《数字化中,人类主体性的消失》:https://1q43.blog/post/938/ n8n中文教程:https://n8n.akashio.com/
在大约三年前的时候,我和大奎录过一期有关智能手环的节目。当时我们两位主播都还没有规律运动的习惯,聊得话题主要也是围绕运动手环这一相对入门级的运动量化设备。 三年后的今天,规律而科学的运动不仅已成为我们健康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随着国内外运动硬件和软件的飞速发展,我们也购置和尝试了不少和运动相关的设备和软件,俨然成为运动健身界的“钢铁侠”。 正所谓,一身本事,全靠装备! 那么,这些日新月异的运动设备究竟是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运动呢?那些看似复杂的运动健康数据你真的了解了吗?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合理的运动减脂方式?关于运动健身,我们究竟又了解多少呢? | 本期主播 & 嘉宾 | 王健飞:二维吾码主播 大奎:自动驾驶从业者,播客“技术不无聊”制作人,跑步爱好者。 内容编辑 & 音频制作:Z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 主要内容时间轴 | 00:03:40 无氧撸铁、有氧越野跑,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00:07:20 【有氧运动】当我开始奔跑,如何挑选最适合自己的跑步装备? 00:11:12 【无氧运动】撸铁一时爽,受伤一直爽,如何避免运动损伤? 00:14:41 运动硬件测评之国内各家电子手表/手环,数据测量准确,是个伪命题 00:19:20 专门解读运动数据的付费APP,有尝试的必要吗? 00:33:07 被量化的健康,它能真实反映我们的身体状况吗? 00:35:30 如何使用运动手表你来制定自己专属的训练规划? 00:40:40 专业运动手表 VS 苹果手表,各自打造的运动生态有何异同?00:44:39 什么是运动数据的可迁移?我的“身体”竟然无法自己做主 00:47:51 运动健康APP里的社交功能,运动中什么才是最值得分享的? 00:50:45 【安利篇】撸铁界的好用APP分享,那些小而美的独立运动APP的未来在哪里? 00:55:05 靠饮食控制来减脂可行吗?很多日常食物我们都吃错了 01:01:33 体重秤、体脂秤,让你更清楚自己的健康趋势 01:04:11 【总结】关于运动健康的硬件选择、软件生态适配、以及训练方法选择的综合考量 | Shownotes | The Quantified Scientist - Youtube 上知名的量化自我博主,几乎会详细评测市面上所有的主流可穿戴量化自我设备。他的评测基于一套完整的基准测试,主要偏向数据的准确性,而非向其他硬件 Up 主那样偏向体验。 HRV - 心率变异分析(英语:heart rate variability),或称心率变异度分析、心率变异性,是一种量测连续心跳速率变化程度的方法。目前临床使用的自律神经检测仪,就是运用心率变异来分析自律神经平衡的状态,其计算方式主要是分析借由心电图或脉搏量测所得到的心跳与心跳间隔的时间序列。 额外的补充: Apple Watch 默认的 HRV 后台检测频度不足以达到日常健康分析的水平,如使用 HRV 分析类 App,需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开启房颤历史(AFib History)以提高 Apple Watch 的 HRV 检测频率。 本文提到的 App 的确切名字如下,可以按需自取: Nike Running Club、Strava、Whoop、Athlytic、Peakwatch、Welltory、Eclipse Yourself、StressWatch、训记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