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001】“男人不是冠状病毒”:与男性女权主义者聊“N号房间”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和青年学者林品一起,探讨了“N号房间”及其背后牵涉的种种问题。为何说“N号房间”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平庸之恶,技术的发展在保证隐私性的同时如何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在“厌女”社会中,男性凝视是如何运作的,为何相对于男性身体,女性身体更加容易被色情化?性欲和性行为之间的界线何在,为何偷窥作为一种欲望是合法的和不能被取缔的,而当变成一种可以购买的服务时就是犯罪?男性能够背叛以“厌女”为基础的同盟吗?面对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我们能够说每一个男性都有原罪吗?在具身性体验截然不同的情况下,男性能够与女性产生共情吗? 正如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所言,“女性主义否定的是男性性,而不是个体的男性存在。如果被分类为男性的人们希求得到完整的肯定,那么就像未得到完整的肯定而与厌女症做斗争的女人一样,男人也必须与自己的厌女症格斗。”我们一如既往关注性别议题,也一如既往地探讨男性和女性达成沟通和理解的可能性。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女性压倒男性,不是女权压倒男权,不是性别对立和相互仇视,而是希望男性和女性一样,都从父权制“厌女”文化的压迫中求得解放,走向更好的未来。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本期嘉宾】 林品,青年学者,新浪微博@Harry林品 [04:06] 复盘韩国“N号房间”事件 [07:45] “熟人欺凌房”是所有色情聊天室里最具颠覆性的 [13:00] 数码合成技术创造了新的观看方式和快感机制 [16:36] 性剥削视频分工协作的生产方式,稀释了个体的罪恶感 [18:42] 令男性产生反应的不是女人,而是女性符号 [22:16] “男性凝视“不是超历史的,它是一种现代性产物 [25:58] “色情”是没有过去,几乎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的一种性 [28:56] “N号房间”所提供的性快感,主要建立在眼睛这一器官上 [31:17] 性欲、性行为和性关系的区别 [33:46] 与纸片人的关系不涉及一个人类主体,因此不存在“同意”的问题 [37:18] N号房间的另一个媒介维度:摄像头的无处不在及其微型化、便携化、低成本化 [40:31] 靠厌女和恐同维系的男性共同体是如何运作的? [44:41] “N号房间的女性受害者”是男性之间的“人体社交货币” [46:24] “所有男性都是潜在的强奸犯”是一种必要的矫枉过正 [52:07] 推动社会进步的不止有被侮辱和损害者自下而上的抗争,还有很多既得利益者对自己特权的背叛 [55:01] 建立在单一宏大叙事上的身份政治有潜在的狭隘化和本质化的危险 [58:17] 男性并不是冠状病毒 [1:03:33] 在推动性别平等的事业中,议程设置者应该是女性 [1:05:55] 男性在某些身体经验和情感上很难与女性共情 [1:12:22] 理论也是有历史债务的,也是长期浸润在男权文化之中的 [1:20:17] 女权主义反对的是“男性性”,而不是男性的个体存在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和文章】 《厌女》,[日]上野千鹤子 著,王兰 译 《男人之间》,[美] 伊芙·科索夫斯基·赛吉维克 著,郭劼 译 《他者女人的窥镜》,[法]露丝·伊利格瑞 著,屈雅君等 译 《文本盗猎者》,[美]亨利·詹金斯 著,郑熙青 译 “Ways of Not Seeing: Engendering Modernity's Optics in Baudelaire, Benjamin, Freud and Masereel.” by Alys Eve Weinbaum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Schubert: Fantasy in F Minor D.940 for piano duet-1, Sviatoslav Richter/Benjamin Britten, Schubert: Fantasy In F minor For Piano Duet; Grand Duo Sonata in C etc. 片尾:Ballade No.4 in F Minor, Op.52, Arthur Rubinstein, Chopin: Ballades & Scherzos 【关于随机波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是一个中文播客平台。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 Casts等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 可手动添加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设置有打赏码,感谢你的支持。

82分钟
99k+
5年前

【Episode000】新名字的故事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大家好,欢迎收听随机波动。销声匿迹一个月后,我们回来啦。首期为大家送上开播特别节目《新名字的故事》。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随机波动”这个新名字的由来以及新logo背后的故事,也介绍了新节目的更新时间和方式。之后我们围绕本周三推送的《无尽的那不勒斯》这一协同写作项目展开讨论。这个残暴的文字军备竞赛背后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四位写作者如何在竞争中达成合作,在书写自我的同时实现共振?三位主播如何看待文字和声音这两种媒介的区别?在不录节目的日子里也没有停止输入、停止表达,这种劳碌是表达者的宿命吗? 【本期主播】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冷建国:媒体人 [02: 02] 感谢大家过去一个月对我们的声援和打赏 [03: 12] 为什么要叫“随机波动” [04: 30] 新logo的故事 [05: 56] 周五小节目更名为“随机海啸” [07: 01] 周三的“协同写作”项目缘起 [10: 09] “协同写作”的暗自“竞争” [17: 04] “协同写作”让我们见识了学霸的力量 [18: 38] 文字和音频两种媒介的区别 [23: 31] “协同写作”有助于消除个体写作的孤独感,像给彼此写信 [28: 54] 盲猜环节:预测《无尽的那不勒斯》阅读量 [32: 22] 过去一个月没有录节目的我们都做了什么? [34: 35] 劳碌是表达者的宿命,职业长在身上叫职业病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递剪刀和刀子的礼仪,王若琳,摩登悲剧 片尾:Stay Open, Maya Hawke, To Love a Boy / Stay Open 【关于随机波动】 感谢大家收听,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关注我们,也可以关注官网www.stovol.club ,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

38分钟
86k+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