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凯栋、雷少华: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不是“弯道超车”

-纵横说-

近两三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的最大亮点。 长期以来,合资品牌是国内汽车市场上的主导者。过去二十多年里,虽然自主品牌始终在追赶,技术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品牌影响力远远不如进入新能源时代的今天。那么,中国汽车工业是如何在新赛道完成“超车”的? 产业整体的大发展带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迅猛增长,面对竞争压力,美国和欧盟开始批评中国政府采取了补贴等产业政策手段。但对国内而言,“骗补”乱象还没有从记忆中淡忘。我们不禁要问:中国政府到底在这一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面对中国汽车工业日益提升的竞争力,传统汽车强国也开始拥抱产业政策,甚至出台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护主义措施,以期为其本土汽车产业赢得转型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变化又将给已经愈演愈烈的国际产业竞争带来怎样的影响?在本期播客中,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的两位学者封凯栋和雷少华,一起讨论了这些问题。 本期嘉宾: 封凯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主研究领域为中国的工业与企业能力、科技政策与创新政策、政企关系等,著有《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第二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潮起:中国创新型企业的诞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 雷少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政治、美国政府与公共管理、产业政治学等,代表性论文有《超越地缘政治——产业政策与大国竞争》《全球产业结构变迁与政治裂隙》。 主持人: 郑涛,《文化纵横》编辑 00:43 如何评估中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崛起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01:55 看待政府在产业发展中作用的不同视角 03:15 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作用 05:52 “十城千辆”的作用 08:38 西方国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指责是不合理的 09:35 保持技术路线的多样性,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经验 11:00 产业政策不是政府直接去干预市场,而是政府培育市场的一种方式 12:55 产业政策的一大作用是塑造共识 17:45 补贴是对整个产业的无差别补贴,产生一些混乱难所避免 22:53 中国车企为什么能把新能源汽车做到质优价廉? 23:45 中国能把新能源汽车做得物美价廉的宏观原因 26:28 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不是“弯道超车” 30:45 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建立在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之上 33:00 苹果为何最终放弃造车 35:10 “全产业链国家”的含义与基础=工业体系最完整+专业领域最精细+人才分布最平均 40:46 从0到100也是创新,也很难 45:10 降价潮/价格战正负影响几何? 46:10 区分价格区间来看价格战,20~30万区间厮杀最激烈 50:13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卷”,但不是“内卷” 52:00 激烈竞争带来了技术进步和普及 54:49 新能源汽车发展是中国人第一次经历大规模的创新竞争,而激烈竞争是创新经济的常态 57:00 为什么西方国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这么紧张? 57:27 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的三个阶段 01:02:38 电动汽车市场的兴起是中美合作的产物 01:04:00 新能源汽车是许多不同领域前沿技术发展的一个承载器 01:09:15 国际市场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企业有多重要? 01:09:37 最大的人权就是让每一个人都享受由科技带来的现代生活 01:11:59 欧美国家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也会损害本国老百姓的福利 01:15:54 为什么中国车企必须出海 01:17:17 所有成功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都曾大规模地进行海外市场扩张 01:18:24 面对西方的忧惧乃至保护主义措施,中国新能源车企如何破局? 01:19:08 欧美主流市场很重要,有利于中国汽车工业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01:21:02 世界级汽车企业必须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有所作为 01:22:46 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的两个层次 01:24:15 整车向西方出口短时间内会碰到困难,但零部件出海大有可为 01:25:37 合作是重要出路,让别人赚钱,自己才能赚到钱 01:27:35 出海第一步应重点开发RCEP国家;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是好事 01:28:25 有富裕的邻居是好事,中国和东南亚应该像美加关系,而不能像美墨关系 01:30:22 第二步:保持欧洲市场,中欧之间可以谈、可以合作 01:31:20 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不同市场,也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合它们的产品 01:33:44 欧美推迟新能源转型的时间表,影响几何? 01:34:41 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史,就是一部连续的竞争史 01:36:01 日本押宝氢能源路线是点错科技树?其实是欧美不配合、不跟进 01:37:43 中美曾经在电动车领域开展合作 01:41:07 欧美想通过推迟新能源转型阻止中国汽车工业崛起,已不太可能 01:43:24 技术只有应用于市场,大规模商业化,才能获取利润,继续投入新技术研发 01:44:22 从用电驱动车奔跑,到让车如何思考 01:46:58 欧洲、日本在信息化浪潮中落伍,因此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阶段无法赶上中美 01:48:20 以科技定义豪华,而不是以logo定义豪华 01:49:24 西方国家政客无法长期阻止本国消费者对最新科技产品的追求 01:50:22 随着各国纷纷拥抱或加强产业政策,会不会加剧国际经贸乃至政治冲突? 01:51:35 今天的科技发展需要超大规模协作和超大规模资金投入,产业政策的功能即在于促成这样的协作和投入 01:52:40 新能源汽车最终的发展趋势和形态,不是单独的汽车本身,而是庞大的车联网体系 01:54:31 短期内,大国竞争将越来越激烈;长期来看,竞争不会带来分裂,反而是走向合作的机遇 01:55:57 回头看国际产业竞争的历史,混乱是常态,不混乱才是例外 01:58:40 对美国来说,运用产业政策也是常态;“新华盛顿共识”主要是向美国国内喊话

123分钟
1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