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4 2000美元的皮包,能把Alo Yoga送进“奢侈品”圈吗?

东西开箱OFF THE SYLLABUS

无品牌赞助,纯吐槽+真反思!💥 本期东西开箱,我们请来Athleisure品类的资深玩家 Vira,一起聊聊 Alo Yoga —— 一个想做奢侈品生意的北美瑜伽服品牌。从专业瑜伽服到2000美元“奢侈皮包”,从门店的“奢侈品待遇”到社媒声量,从东亚代言布局到口碑与质量的两极化,Alo的这场高端化豪赌,究竟能不能赌赢?作为消费者,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样“向上爬”的品牌野心? 你会为这样的Alo买单吗?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Alo Yoga 新发售包袋系列: (credit to Alo Yoga官网) Alo Yoga门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Westfield Valley Fair) 【Timecode】 02:23 我们对于Alo Yoga 2000刀手袋的第一反应: 支付意愿 vs 品牌现状 08:18 Athleisure 这个冤家赛道!Lululemon和Alo Yoga 12:54 Alo Yoga在东亚市场的代言人们 16:40 一个瑜伽服品牌的“高端化”如意算盘 23:47 热词乱炖:水晶玄学、巴黎世家同款工坊的匠人精神、静奢? 31:16 朦胧的目标用户:Alo的品牌故事可以怎么讲? 40:45 “黑红也是红”的社媒声量 vs. 忠实用户群 47:21 高风险的代言人经济:品牌价值的共鸣感 【或许你会感兴趣】 * Athleisure: 运动休闲风格 * Willingness to Pay: 支付意愿 * Mediocre quality: 一般的质量 【Music Credit】 Me Da Igual- L'Impératrice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s), Spotify,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和收听。

56分钟
70
2周前

Ep23 一年一次solo trip,就是我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

东西开箱OFF THE SYLLABUS

旅行,是我们看世界的时刻,也是回望内心的机会。 本期东西开箱,我们和热爱 solo trip 的豆豆,聊聊那些印象深刻的旅行故事。年轻时穷游,我们的目光总是被光怪陆离吸引。长大后的家庭旅行,总是在取舍和平衡中前行。独自出发时,每一刻都在与世界交手,也在与自己沉默对话。晨雾的沧浪亭里感受到的心流,夏威夷暴雨骤停的漫天霞光,这些小小瞬间,都是我们留给自己的珍藏。 无论你此刻是在国庆的路途中、收拾行李的间隙,还是在家里舒展偷闲,愿这期节目陪你一同感受旅行的悸动。也欢迎把你最爱的旅行片段分享给我们,让“出发”的故事继续。 【Timecode】 01:34 锡耶纳 — 接近天空的天堂之门 04:40 从绿皮火车到移动房车: 信号好差,心情好好 10:00 bleisure/staycation — 旅行的古典主义和新风格 15:21 美国的公路文化:带着轮子的家看山看海 22:04 年票50刀,没有信号的 “荒凉”大自然欢迎你 30:41 拥抱陌生感和意外的自我放空 36:12 “solo trip是我不需要妥协的场景” 50:55 和朋友们的内观修行之旅 【或许你会感兴趣】 * 锡耶纳(Siena):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著名的中世纪小镇,以红砖建筑、田野广场和传统赛马节闻名。 * Bleisure:商务出差与休闲度假的结合,一次旅行同时兼顾工作与娱乐。 * Staycation:不远行的度假方式,通常选择在本地或家附近放松休闲。 * Shoulder Season:旅游旺季与淡季之间的“肩膀期”,游客较少、价格适中、体验舒适。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s), Spotify,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和收听。

54分钟
99+
1个月前

Ep22 万水千山走遍,发现理想生活不止有一种答案

东西开箱OFF THE SYLLABUS

她在美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德国企业高管身上学会松弛,在中东从零做起见证规则重写。回到北京,用芳疗把低谷炼成锚点——56号。在外人眼里,她的世界公民身份自带光环。光环背后,酸甜苦辣与迷惘和我们别无不同。 本期东西开箱,我们请到热爱芳疗的精油姑娘Carrie。精油既是她的自我疗愈,也是连接他人的桥梁。 光环与至暗如何共存?玻璃天花板、被“消失”的愤懑、与自我和解的挣扎,都是她世界公民旅程的一部分。传统成功定义之外,丰富的人生体验是否也可以是一种成功? 祝我们对人生的可能性永远保持好奇,保持热爱。 【Timecode】 01:53 行李丢了的留子天崩开局 06:50 那个坚持叫我本名的德国老爷爷 14:30 中东数字支付市场的从0到1 逆向信息差,创业者推动市场认知的困难和骄傲 25:03 女性在中东做CEO的真实体感 职场上的不安全感到同理心 41:10 被消失的CEO体验的自我否定漩涡 & 芳疗新世界 49:45 松弛,散漫和野心的纠缠 01:03:10 不愿深陷草台班子的拧巴,我们对自己的认可和反思 【Music Credit】 De Quoi Te Plaire -Pomme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s), Spotify,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和收听。 【听友专属福利】 如果你对播客中提到的精油产品感兴趣,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进店选购56号精油产品,报暗号“东西开箱”有惊喜:) 另外,9 月 22 日(北京时间)前,获得评论区点赞数最多的三位听友可获赠56号人气护手霜一份!这款名为“春日华尔兹”的护手霜以清新的柑橘调为主,融合了淡淡茶香、茉莉香以及微沉的广藿香,带来满满植物疗愈力。

70分钟
99+
1个月前

Ep21 从上海到巴黎:外派不是逃离,而是一次中年重启

东西开箱OFF THE SYLLABUS

如果中年有一场新的冒险,那也许就是:带着一家人,从熟悉的上海搬到完全陌生的巴黎。 本期嘉宾老武,在通信行业打拼了25年。2023年,在职业生涯的第23个年头,他没有继续“卷”,也没有选择“躺”,而是走上了一条第三种路径——接受外派,带着家人远赴法国,重新开启人生。 落地巴黎,他面临的不是浪漫,而是现实:英语在法国并不通行、职场节奏天差地别、教育体系完全陌生……他要重新理解法国人“松弛背后有秩序”的工作方式,也要在文化冲突中,重建自己的职业姿态与家庭生活。 老武说:“人到了一个新地方,感觉舒服还是不舒服,其实取决于你自己的期望值。只要愿意放下惯性、走出去看看,你会发现,世界真的比你想的更大。” 这一场外派,不只是一次工作调动,更是一种对中年人生的重新定义。 【Timecode】 02:35 法语本位的文化settle down 10:00 “我有个紧急项目,但周五就去土耳其休假了, 能帮我安排吗?” 15:30 群体性的焦虑心态缓解---张弛有度的懒散,留遗憾也是美 19:31 在巴黎的”徐家汇”和研究人员互探情报 31:20 学会取舍:和本地同事磨合,在“狼性文化”和“法式松弛”中寻求平衡 45:07 职业前期都是一场文化适应,找到属于自己的差异化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s), Spotify,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和收听。

54分钟
99+
1个月前

Ep20 出海营销,真的不是换个地方再卷一遍!

东西开箱OFF THE SYLLABUS

本期《东西开箱》,我们请到小池——她在全球广告 agency 做公关已经19年。从乙方视角,我们一起看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真实现状: 有些公司赶着浪潮就上船,“先出海再说”; 有些则愿意慢慢铺路,真正融入当地。 在文化差异面前,是拼效率、卷结果,还是学会耐心和尊重? 我们聊了卑微又无奈的服务方日常、客户撞过的南墙,以及全球化背后那些比赚钱更难的事。 【Timecode】 03:16 报警器,手电筒,割草机器人——以家为中心展开的电器市场 18:20 中国企业的明显优势 21:30 相信别人是一种能力:“试试”的出海心态能行得通吗? 27:27 “我们想在维基百科上有曝光”:现实和预期的对齐&效率霸权 33:30 中国本位&全球本位的商业思维差异: 外派到中国的员工不能讲母语? 严谨的咬文嚼字意义在哪? 一致性&清晰度 vs. 执行度 中国适用的工作文化,海外市场能推行下去吗? 53:30 结尾 【或许你会感兴趣】 *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负责产品设计与生产的代工模式,客户只需贴牌即可销售成品。 *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按照客户提供的设计或规格进行生产的代工模式,产品通常以客户品牌销售。 * Ring:一家由华人创立、在北美广泛普及的智能门铃与家庭安防品牌,支持视频监控和远程对话。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s), Spotify,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和收听。

54分钟
99+
2个月前

Ep19 一杯奶茶里的“天涯共此时”

东西开箱OFF THE SYLLABUS

黑糖珍珠手摇奶茶、多肉葡萄、万里木兰……你的奶茶pick是哪一杯? 这一期东西开箱,我们一起聊聊奶茶的漂洋过海发家史。做华人生意简单么?怎么能让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被海外市场共鸣?奶茶的迭代能否作为中国文化的输出新渠道?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最喜欢的奶茶品牌,让我们翘首期盼一下它们的出海! 【Timecode】 00:40 BlackPink Lisa广告位近期新宠——喜茶 03:00 赌一场201亿的奶茶市场 07:00 美国奶茶“三代同堂”与第四代新中式茶饮 13:30 不甜是对美国甜品最大的赞美 20:00 喜茶和霸王茶姬的出海营销差异 33:00 Bobba——专门卖脆波波也来做branding?文化挪用争议 37:30 瑞幸风头正盛,星爸爸怎么实现财报扭转? 40:40 喜茶如何把奶茶融入到本地生活场景 【或许你会感兴趣】 * Cupertino:位于美国加州硅谷核心地带的城市,苹果公司总部所在地。 * Boba Guys:成立于旧金山的美式奶茶品牌,以高品质原料和文青风格形象在全美走红。 * Paid Partnership:社交媒体上的“付费合作”标识,表示内容由品牌赞助并与创作者合作发布。 * Brand Voice:品牌在对外传播中统一且可识别的语言、语气和表达风格。 * Instagram:全球知名的图片与短视频分享社交平台,常用于品牌营销与形象展示。 * Bobba(即饮包装奶茶品牌):加拿大魁北克的即饮瓶装奶茶品牌,因文化挪用争议引发关注。 * 文化挪用 Cultural Appropriation:在不了解或未尊重原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借用弱势文化群体的符号、习俗或产品用于商业或审美目的。 * 举例来说,加拿大瓶装奶茶品牌 Bobba 由两位非亚裔创立,在向投资人推介产品时未提及珍珠奶茶源自亚洲文化,并将传统木薯粉圆替换为其他配料,却依旧以 “boba” 作为核心卖点,引发包括华裔演员刘思慕(主演漫威英雄电影《尚气与十环传奇》)在内的质疑,认为其忽视了文化起源与应有的尊重。 【Music Credit】 Location-Khalid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s), Spotify,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和收听。

43分钟
99+
2个月前

Ep18 无论出海到哪儿,公关始终离不开“关系”

东西开箱OFF THE SYLLABUS

关系(guān xi),coffee chat,networking,出海……这场跨出国界的火热生意中,适应市场文化是为了抹去中国标签还是建立信任?多元文化下的我们创业要踏出的舒适圈是什么? 本期东西开箱,我们邀请到公关老兵Victor, 一起聊聊跨国创业的生长痛。作为个人,Victor在中国市场为亚马逊、优步等公司担任公关总监,经验丰富的他在加拿大开启第二段职场生涯时,也被迫适应环境,重新调整自我内耗和成长的节奏。作为企业,出海不仅仅是销售产品,更是品牌信任与本地化策略的全面升级。 不论身在何方,处于什么人生阶段,全球化退潮和电商经济的加速都在影响着我们,希望这场对话能给你提供主动适应环境和游戏规则的勇气和力量。 如果你也在出海赛道中前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Timecode】 00:31 中国资深公关人Victor的出海之路 05:05 公关出海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古典公关 甲方乙方的权利博弈 13:00 出海是一场全球化意识的形成 21:00 “去中国化”的出海公司们 34:00 中国企业讲究的 “关系”,到北美就不适用了么? 养老院的产品捐赠:提升品牌信任度的捷径 44:50 出海公关很缺人! 出海的适应期和创业路径有很大重合 51:45 不坐班的公司文化--top sales一年road trip横跨美国: 爽玩儿,钱也赚到了 【Music Credit】 Good Life-OneRepublic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s), Spotify,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和收听。

55分钟
99+
3个月前

Ep17 枪杀United Healthcare CEO的Luigi案成音乐剧,人们为何如此追捧“正义暴力”?

东西开箱OFF THE SYLLABUS

头条和互联网的记忆过于短暂,而戏剧的余韵却长久留存。 本期《东西开箱》,我们将聚焦一场命运的转折:一个家境优渥的高材生,因愤怒选择以暴力发声。这种代价值得吗? 事发半年后,我们重新审视沃顿商学院毕业生Luigi Mangione的谋杀案,以及以他为背景的音乐剧。我们试图理解他愤怒的根源,探讨这个时代的集体愤怒——无论是言语暴力,还是身体暴力。 教育到底是带给我们虚幻的希望,还是推动我们前行的动力?在这个困惑的时代,暴力的吸引力和社会情绪是否能被艺术更好地表达与解构? 【Timecode】 00:28 那个沃顿商学院毕业的谋杀犯Luigi Mangione 01:53 以Luigi为原型的音乐剧讲了什么? 07:14 美国独特的司法体制如何决定了Luigi案件审判的特殊性? 定罪阶段——陪审团:三权分立无处不在 量刑阶段——法律先前判例:死得其所 vs 罪不至死 19:14 Luigi的“正义暴力”为什么如此受民众支持? 20:10 留学生的高昂医保费!(这段是主播口误,所述金额皆为一学年的费用,给大家磕一个🙏) 23:09 点燃民愤的医疗系统 28:20 暴力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社会情绪宣泄手段,我们的反思 【或许你会感兴趣】 * United HealthCare (联合健康集团):美国一家大型的健康保险公司,提供各种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包括医疗、牙科、视力保险等,是全球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之一。 * Brian Thompson:United HealthCare前CEO,在Luigi Mangione案件中被刺杀,此案件引发了对美国医疗体系和社会不公的广泛讨论 * Diddy (迪迪):美国著名音乐制作人、企业家和时尚设计师,原名Sean Combs,以其音乐生涯和创办的时尚品牌Sean John而知名,曾因涉嫌性骚扰和不当商业行为而面临法律诉讼,目前和Luigi Mangione被关押在同一看守所中。 * Sam Bankman-Fried (萨姆·班克曼-弗里德):美国加密货币交易所FTX的创始人之一,因其在FTX平台的倒闭及涉嫌金融欺诈而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人物。他被指控涉及大规模金融诈骗和非法挪用客户资金,目前和Luigi Mangione被关押在同一看守所中。 * Luigi Musical 路易吉音乐剧:该剧由 Nova Bradford 执导,并与 Arielle Johnson 共同编剧,后者还负责创作原始音乐和歌词。 * Jury Trial (陪审团审判):在美国的刑事或民事案件中,由一群无偏见的公民组成的陪审团来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决的审判形式。陪审团负责听取证据并作出事实判断。 * Bench Trial (法官审判):由法官独立审理案件并做出判决的审判形式。没有陪审团,法官同时担任案件的事实审理者和法律裁定者。 * Jury Selection (陪审团选拔):在陪审团审判前,律师从选定的公民名单中挑选合适的陪审员,以确保陪审团成员能公正、无偏见地审理案件。选拔过程包括筛选候选人并对其背景、立场等进行调查。 * Beyond the Reasonable Doubt (排除合理怀疑):在刑事案件中,检方必须证明被告有罪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换句话说,证据必须足够充分,以至于没有任何合理的疑问能够证明被告无罪。 * Legal Precedent(法律先例): 在美国司法系统中,法律先例指的是法院在先前案件中作出的判决,这些判决成为后续类似案件的法律指导原则。司法系统的三权分立和陪审团制度也确保了法院在判断案件时能够公正地应用法律先例,尤其在联邦法院和州法院系统中,法院会依据相关的法律先例作出裁决。 * 12 Angry Men (十二怒汉):一部经典的美国电影,上映于1957年,讲述了12名陪审员在一起案件中的分歧和对正义的不同理解。影片探讨了陪审团在刑事审判中的角色以及在判断事实时可能产生的偏见和冲突。 * First Degree Murder (一级谋杀):预谋且故意的杀人行为,通常被认为是最严重的谋杀罪行。一级谋杀通常包括有计划和提前准备的杀害行为。 * Second Degree Murder (二级谋杀):虽然也是故意杀人,但通常是没有预谋的。二级谋杀可能发生在情绪冲动或临时激动的情况下,而不具备一级谋杀的计划性。 * Black Lives Matter (黑人的命也是命):是一个社会运动,旨在反对警察暴力和系统性种族歧视,特别是在美国对黑人社区的压迫。运动起源于2013年,并因警察杀害黑人而引发广泛关注。 * Plead Guilty (认罪):被告在法院上对所控罪行表示承认,通常伴随着一定的法律后果或认罪协议,可能导致较轻的判决。 * 辛普森案 (O.J. Simpson Case):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刑事案件之一,涉及前美式足球明星O.J. Simpson被指控谋杀前妻Nicole Brown Simpson及其朋友Ron Goldman。案件因陪审团裁定无罪而成为争议话题。 * 特朗普2025年7月4日通过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OBBBA):是特朗普政府推动的重大减税法案,主要内容包括永久延续企业和个人减税、提供对低收入家庭的税收抵免、削减医疗补助和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支出,并增加国防和移民执法资金,预计将减少联邦税收约4.5万亿(兆)美元,但也可能导致赤字扩大并影响数百万人的医疗保障。 * 奥巴马的平民医疗法案 (Obamacare / Affordable Care Act):由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0年签署的法案,旨在扩大美国居民的健康保险覆盖面,提供更加平价的医疗服务,并进行健康保险市场的改革。 * Blue Cross/Blue Shield (蓝十字/蓝盾):是美国最大的健康保险网络之一,提供多种健康保险产品,覆盖大部分美国的医疗服务。 【Music Credit】 No Surprises-Radiohead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s), Spotify,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和收听。

32分钟
81
3个月前

Ep16 从老友记“钱德勒”的离世到“丧尸”一条街:美国为何防不住“合法毒品”?

东西开箱OFF THE SYLLABUS

在6月26日“世界禁毒日”,我们从《老友记》钱德勒扮演者Matthew Perry的死因聊起,探讨美国日益严重的药物滥用问题。从Michael Jackson到Matthew Perry,好莱坞名人为何频频因药物过量(od)离世?为什么美国街头有这么多 “僵尸人” ?而身处其中的普通人、留学生,又该如何在无处不在的“药物文化”中自处?从马修·派瑞到街头僵尸人,成瘾不只是个人问题。 本期东西开箱,我们聊聊初到美国的“文化冲击”,带你走进《成瘾剂量》背后的真实故事、以及芬太尼是如何侵入街头的全过程。制度、药厂、监管、社交场域——这场“成瘾危机”的幕后真相远比你想象中复杂得多。节目尾声,我们也为身处美国的你,整理了一些漂洋在外的自保tips。 “了解,是为了更好地远离。” 【Timecode】 00:48 回顾钱德勒扮演者去世成因:揭开好莱坞药物滥用冰山一角 04:36 留学生的第一重Culture Shock:美国毒品管控竟然这么松 10:00 黑心药厂与止痛药成瘾的起点:《成瘾剂量》背后的真实故事 13:38 Baltimore为何成“毒品重灾区”?历史、政策与结构性问题 16:30 芬太尼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21:00 吸毒带来的严重生理后果:感染、免疫力下降、不可逆的损伤 23:40 美国政府 “只要不猝死,吸就吸吧,记得来领干净针头” 31:24 “成瘾是病,不是选择”:从心理创伤到失控人生? 33:30 留学生毒品应对指南:不是恐吓,而是知情自保 【或许你会感兴趣】 * OD(Overdose):意为“药物过量” * 疼痛指数测量表(Pain Scale):医院里常见的“0~10分疼痛指数”笑脸图标,原用于提升对患者疼痛的关注,反而被药企利用为销售强效止痛药的工具 * 好撒玛利亚法(Good Samaritan Law):保护因救人而拨打911急救电话的人不受法律追责。它鼓励旁观者第一时间行动,而非因怕“惹麻烦”而袖手旁观。 * 两篇获得2025年普利策奖的文章: Local Reporting奖来自 Baltimore Banner和NYT:www.pulitzer.org Investigative Reporting奖来自路透社:www.pulitzer.org * “From Here to the Great Unknown”:是猫王的女儿Lisa Presley 和她的女儿Riley Keough共同撰写的自传,讲述了Lisa的感情家庭生活和她与毒瘾的关系。 * 《空洞的心:成瘾的真相与疗愈》(In the Realm of Hungry Ghosts: Close Encounters with Addiction):加拿大名医加博·马特(Gabor Maté)关于成瘾心理机制的代表作。书中指出:“成瘾不是道德失败,而是源自童年创伤、缺爱、孤独的应激性应对方式。”该书影响深远,提倡以同理心取代污名化。 * “The Wire”(火线):被誉为最真实描绘美国底层社会的电视剧之一。拍摄地正是“毒品重灾区”巴尔的摩。第五季特别聚焦制度腐败与媒体失效。 * “Dopesick”(中译:成瘾剂量): 改编自美国记者Beth Macy的同名纪实著作,Hulu热播剧。揭露了奥施康定背后的药企阴谋,以及美国如何一步步陷入阿片类药物危机。 * 不同毒品解析: 大麻(Marijuana):在美国多个州已合法化,被许多人视为“软性毒品”。但对于初来乍到的留学生,频繁接触可能带来社交焦虑与法律风险 LSD & 摇头丸(Ecstasy):典型的派对型致幻剂,有些人尝试它们寻求灵感或逃避现实。虽不易成瘾,但副作用包括幻觉、情绪紊乱甚至精神障碍。 芬太尼(Fentanyl):超强效合成阿片类止痛药,仅2毫克即可致命。因成本低、药效快,被频繁掺入街头毒品中,造成大量“猝死”。 阿片类药物(Opioids):包括吗啡、海洛因、芬太尼等,广泛用于止痛,也极易成瘾。美国的“阿片危机”已有20多年历史。 纳洛酮(Narcan):一种阿片类药物拮抗剂,可逆转OD。已被推广至地铁、学校等公共场所,是“救命神器”。 奥施康定(OxyContin):一种强效止痛药,由Purdue Pharma推出,被包装成“低成瘾风险”。事实上,它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药物依赖与成瘾。 【Music Credit】 Youth-Glass Animals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s), Spotify,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和收听。

35分钟
99+
4个月前

Ep15 从relationship到situationship,我们究竟在寻找什么?

东西开箱OFF THE SYLLABUS

当我们在网络和 ChatGPT 的怀抱中细细分析与“他”“她”的相处细节时,situationship 等新词悄然占据了情感世界的版图。 这些看似精准的定义,仿佛让我们得以在各种关系状态中对号入座——得到一丝短暂的安全感,却也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拉扯,甚至摆烂式地告诉自己:算了吧,不强求了。 我们是不是,正在逐渐失去与人建立稳定关系的能力? 本期东西开箱,我们来聊聊那点约会中的事儿,也聊聊让人望而却步的婚姻,在当下社会中还有什么价值? 【Timecode】 03:00|Situationship 是“新瓶装老酒”吗?我们能接受一段没有定义的关系吗? 13:19|留学生和本地人谈恋爱,会有怎样的文化错位与情感节奏? 18:38|为何短期关系越来越体面? 23:47|稳定的亲密关系好难,友情真的能取而代之吗? 28:42|如果回到20年前,会接受 situationship 吗? 30:20|Dating App 让人又上头又下头,我们到底在刷什么? 38:22|95/00 后的婚恋与家庭观:当爱已经够多,亲密关系还是刚需吗? 49:04|20年前的交友和约会,到底是什么样的节奏? 51:35|从亲密关系到婚姻,除了“资源整合”,它对我们个人还有什么意义? 01:11:18|结尾:我们学会享受,也学会说不 【或许你会感兴趣】 * 约会市场新词汇(转载自网络) * Materialists 物质主义者:由Chris Evans、Dakota Johnson、以及因“Hot Daddy”造型爆火的Pedro Pascal联袂出演,《Materialists》讲述一位纽约上东区婚恋顾问在为富豪客户牵线的同时,陷入昔日爱人与理想条件之间的感情纠葛。影片于6月13日北美上映。 * Un Homme et Une Femme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由Anouk Aimée与Jean-Louis Trintignant主演,这部1966年的法语片讲述一对丧偶男女在送孩子上学途中邂逅,因共同的失落而逐渐靠近,却也在过去的阴影中反复试探。导演 Claude Lelouch 通过简洁对白、黑白与彩色交错的画面语言,以及 Francis Lai 的经典配乐,捕捉了情感复苏时的犹豫与悸动。 * Situationship:尚未明确定义或正式承诺的恋爱关系或性关系,常存在于友谊和传统亲密关系之间的灰色地带。 【Music Credit】 My Boy Only Breaks His Favorite Toys- Taylor Swift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s), Spotify,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和收听。

73分钟
99+
4个月前

Ep14 哈佛毕业典礼发言刷屏:留学生为何总在风口浪尖?

东西开箱OFF THE SYLLABUS

在社交媒体的热度逐渐散去之后,我们重新回到哈佛毕业演讲的现场,试着从留学生的视角,厘清这场风波背后的结构与情绪。 蒋雨融的演讲引发的争议,不只关乎言论,更牵动了身份、政治与教育的复杂张力。 在哈佛、NYU、MIT几场代表性毕业演讲之间,我们观察到发声方式的变化,也看到了沉默背后的压力。 当高等教育与意识形态逐渐交叠,舞台上的一分钟,往往承载着超出个人的投射。 这一期,我们试图在情绪之外,重新梳理哈佛与特朗普之间的博弈、高校话语权的裂缝,以及个体在时代语境中该如何发声,代价几何。 如果你对这场风波和美国高校教育改革感兴趣,欢迎收听本期节目,在评论区和我们交换观点! 【Timecode】 01:02 蒋雨融的哈佛毕业演讲 03:10 哈佛如何选出毕业生代表进行演讲? 04:27 女性发言人是否可以做的更好? 06:30 哈佛肯尼迪学院是什么样的存在? 07:20 其他高校的毕业生代表今年讲了什么? NYU 纽约大学 MIT 麻省理工 11:10 特朗普政府时期,高校的政治高压如何形成 15:30 什么是哈佛错乱综合症 Harvard Derangement Syndrome 18:30 特朗普对哈佛的攻击 20:30 美国社会的两极化,大学怎么突然成了左右之争的战场? 23:00 从蒋雨融的事件看留学生的困境:既是特权又是靶子 【或许你会感兴趣】 * 哈佛肯尼迪学院(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是世界顶尖的公共政策学校,也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生院之一。学院可授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和国际发展等学位,也进行各种与政治和政府有关的研究。 * NYU毕业典礼演讲:学生代表指责以色列在实行种族灭绝 www.youtube.com * MIT毕业典礼演讲:www.youtube.com * 哈佛错乱综合征 Harvard Derangement Syndrome:只看到该机构的缺陷,而忽视其众多优势和贡献。 * 特朗普错乱综合征 Trump Derangement Syndrome:用来描述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负面反应,这些反应被认为是非理性的,并且很少考虑特朗普的实际政策立场。主要被特朗普的支持者用来抹黑对他的批评,通过暗示他的对手无法准确感知世界来重新构建讨论 * J.K.罗琳 (J.K. Rowling) 2008年在哈佛毕业典礼上演讲视频:https://b23.tv/GZjv4Vy 【其他相关信息】 哈佛的教授取消了秋季的跨性别历史课和美国内战相关的历史课:www.masslive.com 【Music Credit】 OP:R.E.M. - Everybody Hurts ED:Lorde - Royals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s), Spotify,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和收听。

28分钟
99+
4个月前

Ep13 在美漂泊四重奏:20/30/40岁的我们都在找归属

东西开箱OFF THE SYLLABUS

20岁,30岁,40岁;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四位身处不同人生阶段的主播,坐下聊聊——那些关于“他乡”与“归属”的故事。 在文化迁徙的轨迹中,我们在异乡重塑家的边界,在断裂中练就生活的弹性。从“室友但不是朋友”的孤独,到在全球化退潮中重新理解“故乡”。我们讲述漂泊者的日常,也追问自己的身份锚点。 我们困惑、挣扎,也彼此照亮。如果人生能重来一次,我们还会选择跨越山海来到这里吗?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一起找寻属于当下的回应方式。 【Timecode】 03:11 你的微信所在地是哪里? 07:30 是室友但不是朋友,在新大陆失去亲人 16:57 那些拯救我们于至暗时刻的力量 23:04 家庭移居与独自留学的体验差异 28:36 在细节处构建家的新知觉 34:13 细数做过的社交努力:从生存社交到精神共同体的距离 43:24 18到30岁:形成你自己 49:34 你还能接受回到故乡么? 55:21 川普政府带来哪些新的身份焦虑? 01:04:38 当地球村/一体化成为旧梦,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还会来美么? 【或许你会感兴趣】 ESL课程:(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课程是专为非英语母语者设计的英语语言学习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适应英语语言环境下的生活、学习或工作。 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 指的是一个文化群体未经授权或缺乏理解,从其他文化中借用、采用或复制元素(如符号、习俗、艺术形式、服饰等)的行为,且这种借用往往忽略或贬低了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背景,甚至可能强化刻板印象或导致文化剥削。 例子: 美式品牌常用“神龙”“长城”“武僧”等视觉符号包装方便面、啤酒、餐馆(如Panda Express),营造“东方味道”。不少菜式如左宗棠鸡并非中国传统菜,却在美国被视为“正宗中餐”。 马尔科・鲁比奥:(Marco Rubio)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政客,在外交、经济、社会等多领域推行强硬保守政策,尤其在对华关系上持激进立场,对美国政治走向影响深远。2025 年 1 月 宣誓就任美国国务卿,成为特朗普提名内阁中首位就职的成员,兼任美国国际开发署代理署长等职务。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s), Spotify,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和收听。

71分钟
99+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