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30岁,40岁;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四位身处不同人生阶段的主播,坐下聊聊——那些关于“他乡”与“归属”的故事。
在文化迁徙的轨迹中,我们在异乡重塑家的边界,在断裂中练就生活的弹性。从“室友但不是朋友”的孤独,到在全球化退潮中重新理解“故乡”。我们讲述漂泊者的日常,也追问自己的身份锚点。
我们困惑、挣扎,也彼此照亮。如果人生能重来一次,我们还会选择跨越山海来到这里吗?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一起找寻属于当下的回应方式。
【Timecode】
03:11 你的微信所在地是哪里?
07:30 是室友但不是朋友,在新大陆失去亲人
16:57 那些拯救我们于至暗时刻的力量
23:04 家庭移居与独自留学的体验差异
28:36 在细节处构建家的新知觉
34:13 细数做过的社交努力:从生存社交到精神共同体的距离
43:24 18到30岁:形成你自己
49:34 你还能接受回到故乡么?
55:21 川普政府带来哪些新的身份焦虑?
01:04:38 当地球村/一体化成为旧梦,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还会来美么?
【或许你会感兴趣】
ESL课程:(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课程是专为非英语母语者设计的英语语言学习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适应英语语言环境下的生活、学习或工作。
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 指的是一个文化群体未经授权或缺乏理解,从其他文化中借用、采用或复制元素(如符号、习俗、艺术形式、服饰等)的行为,且这种借用往往忽略或贬低了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背景,甚至可能强化刻板印象或导致文化剥削。
例子: 美式品牌常用“神龙”“长城”“武僧”等视觉符号包装方便面、啤酒、餐馆(如Panda Express),营造“东方味道”。不少菜式如左宗棠鸡并非中国传统菜,却在美国被视为“正宗中餐”。
马尔科・鲁比奥:(Marco Rubio)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政客,在外交、经济、社会等多领域推行强硬保守政策,尤其在对华关系上持激进立场,对美国政治走向影响深远。2025 年 1 月 宣誓就任美国国务卿,成为特朗普提名内阁中首位就职的成员,兼任美国国际开发署代理署长等职务。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s), Spotify,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订阅和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