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特斯拉中国发布资讯称,将面向订购了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用户,开始分批次推送最新的软件版本,其中最主要的升级就是“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 但对比美国FSD功能就会发现,中国版仅仅是基于原有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优化,是一款“阉割版”。至于完全形态的FSD何时才能真正进入中国市场,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那么,制约特斯拉在中国全面落地FSD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特斯拉又为何急于推送这个“不完全体”? 【时间轴】 00:08 特斯拉即将在中国部署全自动驾驶 01:17 “完整版”FSD入华面临的多重不确定性 04:07 特斯拉为何急于让FSD入华?
北京时间2月20日凌晨,苹果在官网上架了全新的iPhone 16e,国行起售价格为4499元。这是迄今起售价最低的iPhone产品;在“AI手机”尚处萌芽阶段之时,它提前拓展了苹果智能的生态边界。 销量并不出色的“廉价”产品线,为何一直在更新?它承载了苹果生态怎样的“阳谋”?苹果与阿里的合作,会让Apple Intelligence在国内加速落地吗? 以及,这款新iPhone最值得关注的,其实是一枚不起眼的新芯片? 【时间轴】 00:10 iPhone 16e 国行起售价格4499元 03:54 苹果真的需要一款廉价款iPhone吗? 06:16 这是首款搭载苹果自研5G基带的产品
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一款流感新药悄然成为“网红”,甚至被奉为“保命神药”,价格一度涨到五百多元。 这款药为何受到热捧?它真的有如此神效吗?流行背后,折射出我们在应对流感上的哪些问题,又有哪些潜在风险? 【时间轴】 00:50 玛巴洛沙韦在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常见 02:16 流感防控策略不同成为玛巴洛沙韦在中国畅销的重要原因 03:55 “神药”不神,更不能滥用 07:20 跨国药企争抢中国院外市场,“网红”药品成为现金奶牛
7个月前,库迪开启店中店——一度寄生在沙县小吃、大药房、华莱士、柠季等品牌的店铺中,以此开拓门店数量。甚至某书上针对库迪店中店诞生一个最高点赞数评论,“建议库迪在瑞幸门店里开一家店中店。” 可现在,库迪店中店模型试水大半年后宣布暂停招商。迅猛开店后又突然暂停,库迪表示,这是为了优化现有便捷店的管理,让未来的计划更好推进。 这背后,关于库迪店中店的弊端争议重重,继奶茶品牌茶猫“短命”后,库迪又面临一大棘手事。或需一路狂奔的库迪,需要停下来,放缓脚步自我优化,再思考能不能凭借店中店模式翻身了。 本期,就来聊聊库迪的店中店模式。 【时间轴】 00:07 库迪店中店暂停招商 01:02 寄生为何备受争议? 03:55 蒙眼狂奔时代一去不返
在本期 F&M 不停播中,播客【知行小酒馆】的李雨白邀请了清华土木工程博士、理想主义践行者曹丰泽,展开了一场关于理想、现实与行动的深度对谈。 曹丰泽,曾因在知乎上频繁发表犀利观点和对线而引发争议。他主张中国人走出内卷、走向广阔天地,因此被网友调侃为“曹大佐”。但不同于只喊口号的人,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信念:博士毕业后,他真的去了非洲,参与建设撒哈拉以南最大的水电站,在恶劣的环境中平衡理想与现实。 他的身上充满矛盾:既是理想主义者,又极其务实;语言犀利,行动却稳扎稳打。他反对传统的成功学定义,但依然实现了自己的自洽人生。他用非凡的生活轨迹告诉我们,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有些确定的事情值得坚持。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他的非洲经历、如何应对偏见和误解、以及年轻人面对未来该如何做选择。曹丰泽的故事或许会颠覆你对理想主义的刻板印象,也为你提供关于生活新可能性的启发。 本期人物 李雨白,有知有行主编、《知行小酒馆》主播 曹丰泽,驻非水利工程师 主要话题 04:09 对曹丰泽而言,去非洲是个「非常脚踏实地」的选择 06:38 有人喜欢为人生规划最优路径,「我不喜欢最优解,我喜欢最多解」 08:07 别再说我去非洲吃苦了!要我说,非洲生活根本没有北京苦! 10:04 满足感:在与世隔绝之境,做件真实存在的事,修一座能切实改变物理世界的大坝 11:58 「神圣感本来就是人类生存的刚需」 13:43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社会组织力不够强,而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其实是种双赢 17:21 理想主义者未必需要燃烧、殉道、悲惨死去,如果所有的理想主义者都只能这样,那是社会的问题 22:11 「追求物质与世俗的幸福并没有错,但这种追求不应该是无限的」,那种追求没有尽头,也最终没有幸福 28:30 选择土木工程的理由:「想跟实体世界发生联系」,以及...「我讨厌编程」 30:59 为什么大厂总是招高学历人才干牛马活?以及,学历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 33:11 人力并不值钱,「勤劳不能致富,信息差才能致富」 36:47 学体育的在陪领导喝酒,学葡萄牙语的在做现场工程师,学土木的在移民局监狱里捞人,现实可能是:「只有学生才会觉得自己学的专业很重要」 39:08 话糙理不糙: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 44:03 能把一件事做好的人,大概率也能做好其它事,「我的傲慢是对追求狭义成功者的傲慢」 48:28 怎么看待那些「等着看你失败」的人?曹丰泽的回答是:那你就看着呗 50:34 主动拥抱也好,被动拥抱也罢,这不是一个适合求稳的时代 51:29 记住,我的朋友们,只有昆虫才专业化 幕后制作 本期节目由【知行小酒馆】团队与虎嗅联合制作
尽管蔚来已是一家成立十年的车企,但外界对蔚来经营状态的担忧一直存在,这和蔚来的业务布局不无关系。无论是换电站的建设,还是手机、芯片、电池等方面的研发,亦或是布局三个品牌车型,蔚来一直在烧钱投入,且这种情况持续了十年。 今年的 NIO DAY 上,蔚来发布了目前最贵车型 ET9 ,以及亮相了最便宜的车型萤火虫,也是其第三品牌的首款车型。 一家成立十年的车企,要如何同时操盘三个品牌?本期,我们一起来聊聊蔚来的经济帐。 【时间轴】 01:06 十年推出三个品牌,怎么定位?如何规划 03:14 蔚来怎么花的钱?
当拉夫劳伦进入中国20多年后,这家以“老钱风”男装起家的公司试图依靠女性消费者,去支撑业绩增量;与此同时,他们试图在中国进行门店扩张,去渗透更广阔的市场。 拉夫劳伦总裁Patrice Louvet最近在接受《南华早报》访谈时提到,在中国,超过60、65%的消费者是女性,尤其是中国职业女性,受众是全球的两倍。 拉夫劳伦过去两年增势明显,2023年收入增幅达30%,截止9月底的2025财年二季度,收入增加13%,连续17个季度正增长。但挑战并不遥远,最新一季度营收增速比以往放缓,这背后,假“POLO”遍地开花、围绕老钱风消费群体的竞争加剧。 本期,一同聊聊拉夫劳伦能否收获新兴市场的女性用户。 【时间轴】 01:33 盯上核心地带和女性 03:42 拉夫劳伦求变 05:41 隐忧还未根除
OpenAI将一场原本可以2个小时讲完的发布会,拆成了12天,每天讲15分钟左右。这场精心策划的营销盛宴,给人制造了一种“生怕错过”的紧迫感。 OpenAI本以为可以吊足观众的胃口,但它却成为了对手的靶子。在过去12天里,Google从未如此积极、密集地发布自家AI产品进展。而且每一次都是对OpenAI的狠狠狙击。 那么,OpenAI从万众期待,到期望落空,再到市场份额迅速丢失,局面的急剧扭转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时间轴】 00:00 OpenAI的算盘失算了 02:38 没有秘密了 04:40 下一张牌依旧悲观
58岁的于东来带领企业划出了一条贯穿2024年的上升弧线,却常常因为公开言论将自己及企业裹挟进风暴之中。 于东来是众多零售企业家口中“哥”的代表——他从水果小贩逆袭成传统零售“教父”,堪称步履蹒跚从社会底层向上翻腾的成功样本。然而,于东来本人似乎不这么认为,反而在分享时自省。 一位零售人士认为,现在很多商业叙事的底层,其实都铺着一层时代情绪。 那么,胖东来是如何踩中时代情绪的? 【时间轴】 00:32 时代情绪 01:24 东来哲学 05:42 行业“鲶鱼”
午餐吃什么?是困扰当代打工人的难题。但对于上一代打工人来说,尤其是对北京打工人来说,吃什么压根儿就不是个问题,无非是三种饮食的抉择:西北的兰州拉面、西南的四川小吃和南国的桂林米粉。 相比较前两者在当今生活中的存在感,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如今近乎绝迹的桂林米粉,曾是统治打工人午饭的一代雄主。 可以说,千禧年的午餐市场,是属于桂林米粉的年代。 为何如今桂林米粉在大城市越来越少了? 【时间轴】 00:07 90年代快餐霸主 03:40 外卖改变传统餐饮模式 05:13 饮食文化变迁影响米粉市场
在本期F&M不停播中,播客【疯投圈】主理人黄海与著名产品战略专家、商业畅销书作者梁宁带你解锁2024年中国商业与消费领域的“真相”。 从首富之间的舆论交锋到拼多多商业模式的争议,再到胖东来的独特现象,这些看似无关的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和社会心理?是资本博弈,还是消费升级?是个体选择,还是时代趋势?两位嘉宾以犀利的视角与深刻的洞察,为你拨开迷雾,探讨中国商业的深层逻辑与未来方向——这不仅仅是对过去一年的复盘,更是对商业变革和社会演化的深度思考。 本期人物 黄海,播客“疯投圈”主理人、消费投资人、商业研究者 梁宁,产品与战略专家 主要话题 01:50 首富之间的舆论战及其背后的商业逻辑 17:13 拼多多模式争议:是劣币驱逐良币还是市场效率的体现? 27:26 胖东来现象:以“人味儿”重塑商业范式 40:54 工具思维与玩具思维,情绪价值的崛起 57:21 中国企业五代演进:从资源变现到原创力崛起 64:20 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消费品牌:出海与国际化策略 幕后制作 监制:闫鹏 后期:习翔宇
12月14日,尹锡悦弹劾案在韩国国会通过,与尹锡悦政治生涯一同沉没的,或许还有他野心勃勃的“世界规模最大半导体产业集群计划”。 其实,从朴正熙时代开始,韩国历任总统就把扶持半导体视为“基本国策”,而尹锡悦对于半导体更是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 翻开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史,这个国家曾数次踏准产业变革的机遇,而在这一轮生成式AI的爆发中,韩国是否还有类似的历史机遇?在尹锡悦政府下台后,继任者还能否推进“半导体产业超级集群”计划? 本期,一同聊聊韩国的半导体产业。 【时间轴】 01:40 韩国半导体,时也命也 04:06 尹锡悦的黄粱一梦 05:49 超级集群,前途未卜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