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平台上关于萝卜快跑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关于萝卜快跑的讨论也逐渐延伸到了无人驾驶车,并且引发了“出租车或网约车司机被取代”等社会性话题的讨论。 短短数日,舆论层层发酵,一些夸大其辞甚至错误的信息开始夹杂其中,大众情绪和流量都被极大煽动。虎嗅汽车认为,在热议技术改变社会之前,人们先要对当下事实有一个客观的掌握与辨析。 将近期的热点事件梳理后发现,舆论热点主要聚焦在“萝卜快跑订单量超过 600 万”“出租车或网约车将被取代”“武汉萝卜快跑碰撞行人”等议题。 但问题是,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具备连续性,而它们却同一时间在大众舆论场上集中爆发,这其中少不了一些人为加工传播的因素。 萝卜快跑到底能不能取代出租车和网约车?无人驾驶出租车到底安不安全?本期,我们一起来聊聊。
如果经常逛超市,你或许会发现,这两年超市货架上多了很多像红豆薏米水、金银花水这样充满“中式养生”味道的饮料。 事实上,这种被称作“中式养生水”的饮料,正在快速攻占高线城市的商超货架。2024年前5个月,中式养生水销售额,比2023年同期增长了94.5%。其次是,布局中式养生水的品牌、产品数量也有所提升。 在北京东四环附近的一家超市里,中式养生水占据了一整个货架,而货架对面则是一整排有糖或无糖的茶饮料。这种商品陈列上的“关联”,也折射着“中式养生水”和无糖茶之间的“暧昧”关系。对此,多位饮料行业的从业人士也向虎嗅表示,“中式养生水”本质上是无糖茶的一种演变,或者说是无糖茶的下一个阶段。 无糖茶,无疑是这两年饮料行业的大爆品类。但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无糖茶的“内卷”,多名业内人士向虎嗅表示,今年无糖茶已经到了卷价格的阶段,而开始卷价格也就意味着没什么红利了。于是,不少品牌开始在“健康、自然”的宏大需求之下,开始挖掘无糖茶之外的新品类,“中式养生水”正是其中的代表。 本期,我们来聊聊国产饮料盯上养生水,是噱头还是被挖掘出来的新机遇。
如果要给2024年上半年的日本定一个关键词,那么一定是:就业。 现在,日本各个公司都叫苦不迭,为抢夺年轻人费尽脑筋,国外媒体称日本职场迎来了反选时代,东亚青年正翘首以盼。 但在日本年轻一代备受关注身影的B面,还有一个群体在前者的背影中被忽视,他们就是在1993年到2005年的毕业生,他们被称为就业冰河期的失落一代。 当这代人集体步入40岁大关,社会系统性存在的歧视,让1900万冰河期群体并没有获得“职场反选”的分红。 而这一状况,正让冰河一代成为永冻一代。 既然现在日本缺劳动力,为什么企业不能对富有工作经验的冰河世代提高待遇,拉拢人才呢?为啥冰河世代那么倒霉?咋好事一件轮不到,坏事全找他们呢?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日本的冰河世代。
近期,腾讯迈出了与安卓渠道“决裂”的关键一步。 6月19日,《地下城与勇士:起源》官方发布公告称,6月20日起 DNF手游将不再上架部分安卓平台的应用商店。 说实话,腾讯很少以“屠龙少年”之姿出现在公众视野,这次站在开发者立场硬刚由华为、联想、OPPO、vivo等八家国产安卓手机厂商组成的“硬核联盟”,确实挺拉好感的。 归根到底,腾讯此次“掀桌子”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硬核联盟”惯例对游戏开发者抽成 50% ,而腾讯“新王牌”DNF手游表现出远超预期的吸金能力。 一想到新“摇钱树”往后的游戏周期都要被“硬核联盟”薅走一半分成,腾讯自然是不情愿的。正如心动 CEO 黄一孟锐评的那样:“在国内安卓渠道上架,不但要被分掉一半收入,自己的官网包还会在安装时被各种狸猫换太子,偷偷替换成需要分成的渠道包,还不如直接下架只做官网。” 事实上,在这次腾讯公然与“硬核联盟”翻脸之前,“渠道分成”的问题隔三差五就会被游戏圈拎出来讨论——因为这事儿确实太离谱了。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游戏厂商与渠道商的“爱恨情仇”。
6月底,谷歌新一代开源模型Gemma2发布,相比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的轻量级开源模型Gemma,Gemma2有了90亿和270亿两种参数规模可用。 就在谷歌摩拳擦掌准备与OpenAI一较高下时,前几天它发布的一份报告却引来了媒体的“担忧”——谷歌最新发布的环境报告指出,自2019年以来,其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增长了48%。 仅去年一年,谷歌就产生了1430万吨二氧化碳,同比2022年增长了13%,主要是由于来自间接能源的碳排放同比增长37%。 这些数据显然与谷歌“2030年实现零排放”的目标南辕北辙了,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之一,如此“奔放”的碳排放数据显然会为其招来各种非议。 为什么人工智能大模型如此耗能?AI要想发展必须得维持高能耗吗?本期,我们一起来聊聊。
这是《硅谷正发生》系列第1篇稿件。《硅谷正发生》聚焦国外头部AI相关公司Open AI、微软、英伟达等。本期,我们以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动态为引,讨论AI行业的盈利能力相关问题。 7月5日消息,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作客《下一个伟大构想》播客,讨论了对超人类人工智能和技术进步的构想。 盖茨表示,“如此多的资本扎堆涌入新领域是前所未见的,无论从市值还是估值角度来看,整个 AI 市场都已经陷入‘狂热’状态,其程度让历史上互联网、汽车时期的狂热相形见绌。” 他认为,当前 AI 领域的准入门槛非常低,且整个市场处于狂热期,AI 初创公司可以比较轻松地拿到数亿美元的融资,甚至还有人为一家公司筹集了 60 亿美元现金。 的确如此,现阶段的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猛,是名副其实的吸金产业,英伟达市值也因此高歌猛进,并在当地时间6月18日总市值达到3.34万亿美元,一举超越微软、苹果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企业。但事实上,对人工智能领域的质疑声也此起彼伏,从未停止过。 那么,AI行业究竟能不能创造足够的盈利来回报投资?
如果你问一个在沙特呆过的中国人最不适应什么?他的答案可能不是缺乏绿叶菜的食物,也不是复杂饶舌的阿拉伯语,而多会是一句略显无奈的感叹:“这里真的太无聊了!” 已在利雅得出差两个月的中国小伙小林,此刻就被这种无聊的烦闷情绪笼罩着,即使他把社媒上的搞笑段子刷了一遍又一遍,离谱新闻吐槽了一次又一次,也无法驱散这种百无聊赖感。 其实在沙特,感到无聊的,不仅仅只有习惯了丰富夜生活的中国人。2018年,沙特才在利雅得开放了第一家商业电影院。同年,这里的女性才被允许可以去体育场看球赛。公共社交娱乐场所不多,办私人聚会就成了“土豪们”的常事,但这类聚会也往往是男女分开。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东人似乎找到了解决线下社交贫乏问题的新方案。中东人的线上社交娱乐异常活跃,数据显示,中东地区用户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平均时间超过3个半小时,位居全球前列,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要知道的是,部分地方人均工作时长才仅有3小时左右,许多中东国家下午三点就已是下班时间。 有趣的是,许多中东人没有想到,他们旺盛的社交需求养活的,却是一批中国互联网公司。数年来,这一赛道火热异常,不少中国公司在这里发现了金矿。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中国公司是如何从中东土豪那挖到金矿的。
夏日刚需产品防晒霜,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混战”。 “混战”形成的核心原因是供给失衡:这两年防晒霜产品在数量上有一个大爆发,而与之相关的市场需求却远没有很多人想象中乐观。 一个在华北某县城经营着几家化妆品店的老板告诉虎嗅,每年5月份防晒产品会进入销售旺季,今年他所在的城市高温、暴晒,但防晒产品卖得却很一般,但想入驻的品牌却只增不减。 除了整体销量上不去,上述化妆品店的老板还提到,今年买平价防晒霜的人明显增加,她的店里基本是100元左右的国产品牌卖得最好。一位做化妆品批发的渠道商也明显感觉到了防晒市场的“寒意”,去年贵价防晒还能卖得动,到今年卖得好的基本都是平价的新潮国货品牌。 原本,很多业内人把2024年当成“防晒大年”,但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带下探,再加上新流量电商平台崛起……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整个防晒霜市场变得动荡、混乱,一些新品牌突然就冲进前几,但更多品牌则是满怀期待冲进去,结果打了个“哑炮”。 本期,我们来聊聊防晒市场的走向。
欧洲,作为汽车发源地以及无数豪华品牌的诞生地,一直都代表着汽车市场的最顶级舞台。任何汽车品牌能在奔驰、宝马、保时捷这些传统豪强的发源地,与他们展开竞争,就代表了一家车企真正进入到了成熟阶段,且具备一定实力基础。 近年来,中国车企也嗅到了欧洲机会。去年,欧洲市场一共卖出了1284万辆新车,其中就包括201万辆的纯电动车型,纯电销量同比增长28%。这些都让中国车企敢于在最近几年,陆续宣布进军欧洲市场。 不过,当真正走到业务落地的阶段,各个汽车品牌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喜在于:欧洲用户,对于中国电动车普遍给出了不低的评价。我们用很短的时间,大幅拉近甚至抹平了和欧洲车企的产品力差距。 愁的部分则在于:与其他出海市场不同,欧洲市场在准入门槛、落地难度、竞争激烈程度以及用户的成熟度方面,都比其他区域市场复杂了太多。再加上欧洲严苛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最近发生的欧盟追加关税事件,都让中国车企的欧洲出海之路,不乏困难。 6月,虎嗅汽车在欧洲走访了几个国家,也实地探访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的门店。东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各家中国车企的欧洲出海之路,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收获。所有这一切,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本期,我们来谈谈这场欧洲探访的体会。
这个夏天,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China Travel”都在占领热搜。 如果你是社媒重度爱好者,那么想必已经刷到过不少老外游中国的视频推送:一脸懵懂的外国博主来到中国,一串amazing后,感慨总结——这完全不是我预想中的中国! 虽然这听起来就像经典的“傻老外”奇观叙事,又一次夸大其词的话题造神运动,但当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放开,越来越多“说走就走”的外国游客进入中国,这场哥伦布式的“中国大发现”也成为了另一种时代脉络的表征: 时隔4年,世界再次开始触碰已经变得有些陌生的中国。 本期,我们来听听“消失”的外国人又回到中国的那些事。
这是新加坡商业观察系列《滚雪球》第十篇稿件,聚焦新加坡AI创投领域。 出生于1999年的Fiona毕业于浙江大学,在 2021 年创立了 GENPULSE,旨在开发世界上最好的头发人工智能。她一路南下,直接扎入了北纬一度的新加坡的创投市场。 虽然公司主体注册在新加坡,但新加坡市场从来都不是 GENPULSE 的主要战场。GENPULSE的中国主体是杭州丝跃科技,九成的产品都销往了中国。今年二季度融资结束后,Fiona 将在三季度开始拓展澳大利亚和北美市场。 选择新加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公司获得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加速器的投资孵化,届满将获得其数十万新币的投资。来自新加坡本土的认可,也带来了在东南亚市场的“师出有名”与“自然流量”。 这家刚刚起步的AI公司,是新加坡AI创业公司的一个小小缩影:它们享受着这个国家带来的种种资源,同时承担着市场狭小带来的商业化难题,几乎毫无例外地需要外拓。大批创始人都来自其他国家,本土创业者较少。 新加坡拥有着极强的学术能力与政府扶持力度。且由于其独特的战略定位,新加坡可以承接一些国家无法承接的 AI 业务,成为全球海外数据中心。 但目前,在中美领衔的全球 AI 竞赛中,新加坡的名字还是容易被忽略。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3小时赚2亿的张雪峰,可能要成为历史了。因为,AI已经瞄上了高考志愿这条细得不能再细的小赛道。 随着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正式开启,抖音、百度等平台的高考相关栏目也都开始售卖“AI模拟报志愿VIP”服务了。目前抖音显示的销售情况是“超1500万考生开通”,百度也显示“超1000万考生的成功选择”,并且两家平台标价均为98元。 猛一看,AI大模型第一个落地赚钱的行业就是高考志愿填报无疑了。1500万考生付费14.7亿元,1000万考生付费就是9800万元。 艾媒咨询在一项调研中指出,88.1%的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的付费规模为8.8亿元,2023年达到了9.5亿元。 目前张雪峰团队的App“峰学蔚来”中展示了两款志愿规划服务,分别是“梦想卡”和“圆梦卡”,售价分别为11999元和17999元。 高考在中国被誉为“普通人改变命运的第一次机会”,把握这次机会的成本到底是17999元更加稳妥,还是98元更加超值呢? 那么最核心的问题是,AI填志愿真的可信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