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一定有不少人都和我一样曾信誓旦旦地撸起袖子收拾屋子,也曾翻箱倒柜寻找一件在某处但不知在何处的物品,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消费便捷性和欲望也随之不断增长,导致大家购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但与之相反,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居住面积却不增反降,加剧了人、物、空间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催生出了一种全新的职业和需求:收纳整理。 整理收纳作为行业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新世纪后于日本发展壮大,差不多在2016年左右逐渐影响到了中国,五年后的2021年,整理收纳师也已经是被国家人社部认证的新兴职业了,可谓涨势迅猛。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小众且年轻的行业,很多人甚至把整理收纳和家政保洁混为一谈,其实不然,相较于传统家政服务以清洁为主,整理收纳要做的是根据使用者和空间的情况将物品放在最恰如其分的位置,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居住者的生活便利性。 其实整理收纳改变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也是放松和整理情绪的机会,甚至是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过程,当然,改变来自于内心的驱动力,而不是自我PUA、取悦他人或者盲目跟风,如果今天不想动手那就继续“摆烂”吧~ Highlights: 04:57 无意间接触整理收纳,不仅蹭课还拿了张证 07:52 整理不是为了追求整洁,而是为了生活更便捷 12:48 家有宠物,收纳难度系数又增加了 15:02 衣柜分区小tips 20:36 换季的硬仗是逃不掉的 25:39 什么都不舍得扔,那你也许需要一个地下室 35:33 你的电脑桌面是咋样的 41:27 为什么有人连坏了的伞也不扔 50:30 巧用app建立个人线上服饰库 55:10 收纳神器可能不如废纸盒子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卢律(克拉)、小蔚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克拉的启蒙老师: 小红书@ 生活整理师�面条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 2011年出版,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内售出200万册,作者近藤麻理惠几乎称得上是日本收纳的代表人物,曾在2015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不过故事也有反转,在生下三胎后,她本人公开承认:我放弃整理了,我的家现在很乱,这也是我管理时间的方式。现阶段最能带给我快乐的,不是整理,而是享受在家陪伴孩子的时光。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漫改日剧,主人公麻衣有极其偏执的整理欲望,日常总会抓紧一切机会收拾与整理。,她几乎将“断舍离”发挥到极致,甚至达到变态的地步。尽管有时被家人制止,麻衣依然锲而不舍地扔东西,无论珍贵与否,有没有特殊的意义,一旦无用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剧中也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收拾整理之道。 BGM: Hugh Grant and Drew Barrymore -Way Back Into Love (Demo Version) 彭佳慧-喜欢两个人 克拉的收纳tips: 克拉的衬衫集体照: 传说中的服饰搭配app:
前阵子火上热搜的剩食盲盒,你买了吗? 或许不少有过海外生活经验的小伙伴大多都听说过或尝试过一个App:TooGoodToGo(下面简称tgtg)。这个在2015年起源于丹麦的应用是剩食盲盒的鼻祖,用户可以通过这款应用在入驻商家打烊前,或者非用餐时间以低于半价的价格买到商家的食物盲盒。 这几年剩食的话题在国内也算是小火过几波,主流媒体和不少up主都有相关的内容产出,剩食盲盒因此也在年轻群体中逐渐被知晓,不少城市也已经有类似tgtg的应用陆续出现,尽管目前合作的大多仍是小商户,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依然可以有一些不错的选择,有趣的是,不难发现其中大多数都是蛋糕烘焙类的商家,于是就有了这期播客所记录的一场夜间行动。 主播洲洲伙同兜着走主理人咪咪、日食记小伙伴Gia和老朋友Della一起“视察”了晚间十点打烊前的几家当红面包店,看看究竟会剩下多少“仅售当日”(打烊即弃)的面包,虽然早就听说过商家浪费严重,但亲眼看到依然相当震撼,数以百计品相完整甚至完美的面包在十点就必须全部下架进垃圾桶,如此这般,日复一日,且不说世界上有多少人还饿着肚子,不过就是一年前,住在上海的各位还在数着米粒鸡蛋、吃着过期食物度日,如今已然恍如隔日。 “珍惜食物”是从古到今的美德,现如今消费主义似乎与其背道而驰,当食物成为社交货币不再只是填饱肚子的存在,剩食盲盒会不会成为一个缓冲方案呢,抑或一种新型的商品形式而已。 !!!好消息!!! “好公社”和“兜着走”合作的超级大盲盒目前正在上海设计之都大会的主题展区展出哦!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进“盒”打卡,展期从今天9月26日起到10月2日。 Highlights: 03:19 深夜十点面包店巡视组原地成立 07:39 剩食盲盒在国内成借题发挥 10:09 真的减少了浪费,还是压力转移 12:02 谁会为了拯救地球买剩食盲盒 16:25 剩余食物的过期和变质 23:12 现场打卡第一家咖啡烘培综合店 24:53 中途三家沿街店铺快速过 27:43 唯一看到盲盒在售的一家面包店 28:21 两家让人扎心的网红店 38:52 不用苛责自己,也无权苛责别人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咪咪(兜着走)、Gia、Della 设备支持: iphone & MOMA 猛玛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Too Good to Go: 起源于丹麦的一款应用程序,类似一个线上商店,入驻的餐厅、面包坊、咖啡厅在这里将当天没卖完的食品打折出售。既可以让有需要的人以便宜的价格吃到美食,又可以避免了食物浪费,减少了碳排放,同时还帮助商家获得了潜在的用户,拓宽了市场。 兜着走: 专注于缓解中国食物浪费问题的平台,包含针对C端的兜着走小程序和针对B端的Foodzz食物组织服务网络。我们的使命是帮助改善全国餐饮行业的食物浪费问题,为商家提供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Win-Win-Win:帮助商家缓解因浪费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监管惩罚,让消费者买到低价安全的食物,帮助社会减少食物浪费问题。 惜食魔法袋: 以让天下没有浪费的粮食为使命的小程序,类似Too Good to Go,通过连接本地商家和用户,商家将当天品质尚好的未售出食物放入魔法袋,用户预定并获取,“商家+惜食+用户”多方合力拯救本将被浪费的粮食。创造珍惜粮食的社会价值和零损耗的商业价值同时,倡导绿色的生活理念,鼓励低碳的生活方式。 晚间十点打烊前让人大为震撼的面包柜台: BGM(均来自于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 アキコラテン気分 パンとスープとネコ日和
当我们不断强调parenting is hard,隐含的前提是一名合格的抚育者必须要为孩子提供正确的引导、殷实的物质条件、卓越的教育机会。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就真的“不配”生孩子吗? 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养儿未必防老之后,密集的公共讨论使得生孩子会让我们——尤其是女性——失去什么更为清晰,但生孩子真的“只赔不赚”吗? 如果我们把“生孩子”看作是“拥有一段亲子关系”,不再用居高临下的视角把孩子当成需要“抚养”的弱者,而是共享一段时光的人生友伴,也许我们能更多地看到亲子关系给我们自身带来的滋养与抚育。而健康的亲子关系同时也是认识自我的镜子,是成为自我的勇气,甚至解答孤独与虚无的线索。 英国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其实不止父母之爱,所有健康的爱都指向分离,都是以“我们”为沃土,生长出独一无二的“我”。 人世间固然有种种光鲜的意义与价值值得我们奋不顾身,机器们也必然会学得越来越智能,但真实的人与真实的人之间的连接,永远无可取代。希望我们能在每一段人生共享时光里,无论是与父母、孩子,还是与亲友、爱人,都能发自内心地体验到: 认识你,我很高兴。 Highlights: 02:11 为生娃放弃海外工作,却没有准备好做个标准的妈 10:19 杨氏玄学之听胎心辨性格 17:36 亲子关系中的相互依赖 27:21 关系的终点是不约束彼此的陪伴 34:08 放下期待吧,平庸的人生不出天才 46:49 平等意识需要从亲子关系中开始构建 54:35 克制的爱比无微不至的关心更难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杨曼 设备支持: iphone语音备忘录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BGM 张悬 - 宝贝 康老师(曼姐老公) -愿你 cover 余声乐队
在大家过去的固有思维中,“便宜货”的消费主力军应该是中老年或者是“大妈”,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消费理念也开始趋向理性和成熟,主流社交媒体常常可以看到各类平台最新的折扣信息,白牌好物推荐,以及商家活动薅羊毛指南,与此同时,供给侧也是一片欣欣向荣,一波主打折扣的零售门店在近几年出现在大街小巷。 但是俗话说的好,买的不如卖的精,这些所谓的“便宜”究竟有多少是实实在在给到了消费者优惠呢?这就要考验消费者的自我修养了,本期嗲声嗲气,我们请来了一位在折扣消费赛道摸爬滚打多年的校友,以从业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视角来分享一下科学消费的理论和方法,一起薅真羊毛,拒绝做小韭菜。 科学消费六步走(by 老范) 1、不买就不买,立省百分百 2、货比三百家-利用信息平台 3、提升消费者认知-利用内容平台 4、警惕过度消费主义-返回1 5、用“穷”击败消费主义-控制预算 6、沉淀适合自己的消费生态圈-品牌、渠道、博主(主播)、信息源 Highlights: 02:48 国内折扣临期零售这些年 17:09 阴错阳差,京东便利变身临期特卖场 27:30 好的消费者才能教育出一个好的市场,直接上心法 37:47 可以放心薅羊毛的时机 49:20 知己知彼,厘清商家加价逻辑 57:14 靠谱平台助力货比三百家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老范、怡华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省钱利器们: 什么值得买 2010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利用平台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数据优势,提升C端(消费者)和B端(电商/品牌商)之间的连接效率,一方面提高消费者消费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帮助B端品牌主和商户有效提升商品和服务的转化率。 必要商城 国内首个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模式的电子商务平台,为用户直连制造商,砍掉传统零售中的所有加价环节,使消费者以出厂成本价买到高品质产品。 热度星选 服务抖音、快手等直播内容平台中腰部KOL的供应链SaaS平台,连接达人、品牌和内容平台 呱呱爆品 免费提供私域爆品榜单(含快团团)、快团团团长榜单、选品对接等服务。 窄门餐眼 专为餐饮人设计的数据库小程序,收集了超 1800万+ 餐饮门店分布、开关店、商标、股权及投融资、品牌相关网络舆情资讯、品牌供应商数据、食材实时价格等所有餐饮相关的公开数据,并进行结构化处理。 FBIF食品饮料创新论坛 Food & Beverage Innovation Forum 亚太地区颇具行业影响力的食品行业论坛及展会,始于2014年,通过分享全球范围内成功的商业案例、创新理念与技术,帮助行业从业者洞察未来趋势,找寻创新方向。 线下批发市场(上海): 江杨水产批发市场 西郊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 辉展进口水果批发市场(奉贤) 金园路临期批发市场 BGM: 林俊杰 - 不潮不用花钱 毛不易 - 如果有一天我变有钱
新的一年刚开始没多久,我们“嗲声嗲气”的老朋友王山又一头扎进了村子里,先去日本的村里参加了Gaia Youth的项目,又前往朝韩边境小镇体验了一把韩式乡村振兴,虽然从客观的物质条件来说一定不如中心城区来的便利热闹,但是有趣的灵魂总是可以点亮每一处平凡的土壤,少子化老龄化危机下的乡村,在国家政策和返乡青年的带动下,正在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这里没有东亚生产的内卷氛围,也没有堵车加班和精彩的夜生活,但却有真挚的问候和慢节奏的生活,这些对城里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的“奢侈品”。 每次听王山描述,都能感受到她真心的赞赏,看来有必要继续鞭策王山,早日组团让国内对乡村振兴或共识社群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机会去到这些有爱的村子体(chi)验(he)和学(wan)习(le)~~ Highlights: 05:19 不内卷的乡村,是韩国的另一面 10:34 返乡不是逃避,是其中一项选择 17:29 三八线边境小镇的冷门旅游体验 21:53 好山好水好人,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27:53 不做村民也可以做贡献,买就完了 35:31 在村里的咖啡店看到乡村另一面 42:48 好的氛围需要花时间去经营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王山 设备支持: 腾讯会议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小红书: 易思实验室|EASI Lab Reference: Gaia Youth: https://www.programmes.gaiaeducation.uk/gaia_youth Gaia Youth的目标是赋予年轻人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挑战常规商业模式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未来职业选择。其中的课程基于Gaia Education的整体系统设计框架,让参与者协作产出 可持续解决方案并在当地实施。 麟蹄郡(Inje) : 江原道北部的一个郡,紧邻三八线,韩国人口密度最低的郡,下楸里(Hachu-ri)度假村可以接纳家庭、公司团建和旅行团等各种团体。 DMZ: 朝韩边境军事缓冲区——非武装地带,Demilitarized Zone,是朝韩双方在所属领地内以北纬38度为界线,各自退后2公里而划出了一块军事缓冲区。 我的解放日志: 2022年推出的热门韩剧, 讲述了住在首尔外围乡村的廉家三姐弟每天都要往返首尔,早上七点就要出门,有聚餐还要赶末班车回家,日复一日毫无生机,而突然来到他们家工作的神秘人具氏,和他们一起展开了逃离当下的解放生活,寻找成就感和自由。 BGM(均出自韩剧《我的解放日志》): 최정인 - My Liberation Notes 이준형- To be together
初识Joyce的时候她还是一个毕业不多久的腼腆姑娘,本以为又是一个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大学生,没想到如今她作为“老乔”,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做的勇敢而坚定,尽管很不“标准”。 大学四年,让老乔最受益的不是专业课程,而是独自一人云游四海的志愿者经历,这就注定了坐班是不可能的了,和前同事开的一人食主题饮食空间尽管小有名气,终因为疫情无奈歇业,索性就一拍大腿选择了向往已久的乡村和土地,她说这不是“随心随性”的决定,是随“生命之流”。原本给自己半年的体验期早就过去了,捡来的家具也逐渐拼凑出了“家”的模样,这根算是扎稳了。 最近老乔和我说自己梦想成真了,过去四年她从做梦到追梦、造梦,如今已经活在梦里了。我可是太久太久没有遇到过如此溢出屏幕的幸福感了,工作的狗屁,生活的狗血,这些都市人聊天必备的话题,好像和老乔绝缘了,也许正如她所言,“乡村是捷径”,但我觉得她还是谦虚了,毕竟这条不知何处是终点的单行道,并不是人人都有勇气踏出去的。 Highlights: 03:56 疫情后去村里开启新生活 12:56 驻村一年,捡出一个“窝” 22:20 入坑发酵自制快乐水 30:27 与父母之间 39:09 反思中更了解自己 43:03 重启zenzen,一起喝茶 51:27 随生命之流,奔向自然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Joyce老乔 设备支持: 腾讯会议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云谷农场: 创始人黎海涛来自湖南,2013年来到上海金山从事生态农业至今,同时也是一名朴门永续设计专业认证教师。多年来,他不断探索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一边在农场做着土壤修复和生态种植,一边推广朴门永续设计,通过自然和食育促进城乡互动,重建都市人与土地的联结。 朴门农法: 朴门永续设计,大陆一般简称“朴门农法”,英文名为Permaculture,是permanent(永恒的)、agriculture(农业)的缩写。由澳洲人比尔·墨利森(Bill Mollison)和大卫·洪葛兰(David Holmgren)于1974年所共同提出的一种生态设计方法,其核心精神包含三大生态伦理:一是照顾地球,二要照顾人类,三是分享多余,即运用日常剩余的时间、金钱和物资来达成上述两项目的。 BGM: Eddie Daniels-First Gymnopedie Susu - 心灯 Joyce的温馨小窝
记得当年留学的时候,跟着芬兰朋友一家去他们在乡下新买的夏季别野,所谓别野,其实是一个栋只剩个壳的老旧木屋,几乎需要从结构开始改造,于是造房子就成了他们家庭活动或朋友聚会的固定节目,这种一砖一瓦亲手打造住处的“壮举”,在此之前我从未料到能亲眼目睹,毕竟,在国内只要预算充足,一切服务都可以轻松买到,但装修到底不是啥短平快的的活儿,加上施工过程中各种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差距,实在无法和休闲娱乐扯上关系。 万万没想到,身边也有这么一对“壮士”CP,本期嘉宾子荷和铭悦,作为两位舞美设计师,一来爱动手,二来为省钱,以一种苦行僧的自觉边学边干支棱起了小而美的新家,虽然老房梁不平墙不直,闲鱼卖家良莠不齐,还有各种难度系数的技术操作,最终几乎毫无遗憾地完工入住。 为了进入状态,录制地点选择在他们的新家,于是状态是足够chill,音质也是足够chaos,沏茶声、狗吠声、午后徐徐的风声,整一个身临其境,望听友们见谅 Highlights: 00:03:06 与其做东西赚钱再请人做,不如直接自己做 00:08:21 螺蛳壳里做道场 00:11:56 冬天通宵蹲守水泥变干...也没干 00:17:09 怒买四批灯泡,只为完美灯效 00:20:34 既然梁已经歪了,那就一起歪吧 00:24:56 别人拆迁,我们捡“宝” 00:30:23 今日说法:闲鱼老司机翻车记 00:42:28 那些年我们的小收藏 00:55:06 TOP痛苦的经历之美缝与地砖的故事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子荷、铭悦、五只小狗子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BGM: Oliver Riz -The Soul Song Oliver Riz - Voyage
口罩三年,尽管线下商业影响巨大,但上海大街小巷仍然一直可以看到冰淇凌店冒出来(生活太苦,可不得多吃点甜)。先一波独立小店,再一波国际大牌,随后紧跟一波网红连锁,竞争可谓相当激烈,光好吃可不够,还得口味新奇,造型独特! 最近刚好认识了一位励志吃遍上海滩Gelato的姑娘,和一位刚从纽约回国还顺便把当地必吃的Gelato品牌il Laboratorio del Gelato带来上海的姑娘,便拉来一起聊聊这个冰淇凌中的热门品类,也就是传说中的意式冰淇淋。引用一句话:“不是所有冰淇凌都叫Gelato”,很俗但是真的很对,ChatGPT还告诉我说“Gelato温度略高,可以给人带来舒适和温暖的感觉,冬天甚至可能是享用它的最佳季节”,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嘉宾的店在春节期间生意依然兴隆~ Highlights: 02:13 怎样的冰淇凌才算是Gelato 04:46 疫情催化对冰淇凌的热爱,从零开始学做Gelato 12:20 不爱喝冰水的中国人才是冰淇凌的发明者 15:23 管你是鱼还是肉,万物皆可Gelato 21:53 不要轻易尝试猎奇水果 24:52 被海克斯科技俘虏的味觉 33:18 这些年吃过的新奇口味 43:18 男女老少,谁人不爱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il Laboratorio del Gelato上海店主理人:Cece 吃货代表:静静、Evan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il Laboratorio del Gelato 创始人Jon F. Snyder对于冰淇淋最初的爱来自于他祖父母开的冰淇淋店, 19岁去意大利旅游时更是彻底爱上了意大利冰淇淋,而他开的这家店也一直被誉为“会吃醉的冰淇淋店”。冰淇淋全部采用当季的水果制作而成。而Jon F. Snyder本人致力于研发各种新口味,因此取店名为lab。至今其口味数量已超过数百种,可谓真正的雪糕实验室。 提及的冰淇凌店(首字母顺序): Amorino:集美貌与美味于一体的意式手工冰淇淋,特意做成玫瑰花形 潮一不贰:潮流集合店,可以买到本土版花朵Gelato Dallatte Gelato 达乐田:贵腐酒也是上海排得上号的酒味冰淇淋 Dip in Gelato:世界风味集合地,食材使用大胆,每季稳定上新 Gelato Bello:上海唯一一家意大利人做的Gelato(老板自己说的 Gelato Dal Cuore 达可芮:2018年诞生的本土独立品牌,葱油拌面口味曾登上wb热搜 Luners:法式面包店,焦糖海盐冰淇凌yyds Mimilato:梧桐树下按照时令更新菜单的Gelato小店 Spiceman Artisan Gelato:看名字就知道喜欢用香料 UnCono:可能是上海最会做水果Gelato的店 Venchi:意大利百年巧克力品牌,冰淇淋也很不错 软冰品牌:百味堂、Letao、zakuzaku BGM: The Weeknd - Out of Time Frank Ocean - Strawberry Swing
这会全国高考生应该都在纠结志愿填报,刚从广佛结束招生工作的主播洲洲虽然已经离高考很远,依然狠狠共情了一把考生和父母,真心希望大家可以进入理想的专业,度过一个基本符合预期的大学生活~ “数学对象的意义说的是数学上“不加定义的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所遵循的运算法则。数学对象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了什么。这样,数学就艰难地徘徊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它的意义不存在于形式的抽象中,也不存在于具体的实物中,我们称它为“非现实的现实性”。 数学联结了心灵感知的抽象世界和完全没有生命的真实的物质世界。” 没看懂?那就对了! 这段文字是本期嘉宾,同济大学数学专业的小柴,从隔壁室友的《什么是数学》中摘抄出来的,他的本意是想通过这期播客帮大家看懂这段话,没想到,录制一开始节奏就逐渐被打乱,最后留下了两位主播空洞的眼神和满脸的问号,但是,虽然这是目前为止最欢乐、最烧脑也是最拉垮的一期,仍然不妨碍我们浅浅地体会一下数学除了做题以外真正的乐趣,只是以后可再也不敢说自己曾经数学还不错了... 咱别说,这次碰上好几个一脸真挚说先要学数学物理专业的男孩儿,祝他们好运! Highlights: 02:00 数学是什么?(小柴本以为他可以解释清 05:34 EBG说了啥?(鸡蛋本以为她可以解释清 10:29 小学数学是对数产生概念的起点 14:52 文科理科各有所长 18:39 有理数、无理数,傻傻分不清楚 23:15 电影中的数学家是真实存在的吗 25:04 相辅相成的数学和物理 33:46 数学与艺术的暧昧关系 41:21 哲学是理工科进入人文学科的钥匙 46:15 逻辑在脑中盘旋的快乐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鸡蛋(即刻@鸡蛋Eggy) 嘉宾: 小柴(同济大学数学系大三)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什么是数学?》What Is Mathematics 此书既是为初学者也是为专家,既是为学生也是为教师,既是为哲学家也是为工程师而写的。它是一本世界著名的数学科普读物。书中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数学珍品,给出了数学世界的一组有趣的、深入浅出的图画,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做了精深而生动的阐述。 《GEB-一条永恒的金带》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GEB:EGB) 也翻译为《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获普利策大奖,作者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中文名侯世达,美国学者、作家。该书通过对哥德尔的数理逻辑,艾舍尔的版画和巴赫的音乐三者的综合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学、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的理论等方面,构思精巧、含义深刻、视野广阔、富于哲学韵味。 埃舍尔-无尽的楼梯 埃舍尔-画手 片头片尾曲: 吉俣良 - 御侠 Beyond-灰色轨迹
成长的路上,总会留下大大小小的创口,即使可以选择离开受伤之地,远离加害之人,或者索性视而不见,它一直都在,找到适合自己的疗愈术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 自然愈合 Heal Naturally ——by 圆方 新与旧的伤痛, 个人与集体的伤痛, 我想用色彩与爱填满。 当伤口转化成伤疤, 意味着真正的愈合。 痛苦是每个人类的共同体验。 请不要掩埋伤痛,选择忘记。 直面内心的伤口,填补它们, Highlights: 01:57 书接上回,失去了双手的少女在森林中遭遇了什么 06:56 谁的内心还没个魔鬼的声音 17:18 二次婚礼,不同寻常的童话结局 21:36 割开画布的瞬间,仿佛割开伤口 31:22 运动中找回与自己身体的连接 40:13 回到小时候,抚慰内心的小孩 54:28 科技至上的时代,对自然不再敬畏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鸡蛋(即刻@鸡蛋Eggy) 嘉宾: 圆方、Della 设备支持: 腾讯会议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与狼共奔的女人》 Women Who Run with the Wolves 荣格学派资深心理咨询师克拉利萨•品卡罗•埃斯蒂斯所著,她从1971年开始撰写此书,取材了丰富的世界各地跟女性相关的传说故事,并通过这些故事带领女性发掘自己。书中写道“这是一本讲述女性故事的书,这些故事是用来让你阅读和思考的,为的是帮助你为自己的天性赢来自由,重新建立起对自己、对动物、对大地、对孩子、对姐妹、对恋人、对男人的爱。” 《无手少女》 The Handless Maiden 或译为《没有手的姑娘》,这个童话被格林兄弟收录,它的本源也许更早。在各个不同的文化中有关于这个故事的不同版本,这则童话讲述了一位少女为了父亲牺牲掉了自己行动的能力,她后来又如何重获双手,找回主权的故事。在其中可以看到原生家庭的创伤,家庭暴力,控制与剥夺,女权主义,离婚与再婚等话题。 英文全文链接:https://jessicadavidson.co.uk/2017/06/08/the-handless-maiden-complete-story/ 《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 身心灵大师埃克哈特•托利著,他在书中指出了我们日常痛苦的主要来源——被大脑思维所控制、焦虑过去和未来而非活在当下。书中也提出几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帮助读者认清时间的幻象,活在当下,找到真正的力量,发现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片头片尾曲: Dogs- HVOB Running With The Wolves -Aurora
“更深的意义寓于我童年听到的童话故事之中,而不是生活交给我的真理之中。童话从来都不是在遥远的地方古老的时代发生的,太阳以东,月亮以西,童话其实从来不骗人。”——席勒 有人将童话看作是孩子无用的幻想,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有人从中获得启迪,获得成长。几乎所有人看到圆方的首饰作品,都会联想到童话中描绘的浪漫世界,这样的评价曾经让她感到被肯定,也曾让她产生自我怀疑。上海停滞的两个月,独自一人居住的她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盯着手机抢菜团购,而是置身于绘画创作和童话阅读之中,这让她和她的创作有了很大的转变。 “创作拯救了我,也治愈了我。 在至暗的时期,我内在藏的很深的阴暗部分开始浮出水面。 我经常做梦,梦到很多生活场景和现实生活中的人。 这些梦似乎是在暗示和指引我,去探索更深的内在世界。” 希望这期播客中分享的一些人和故事,也能在这充满不确定的日子里,给你带来一丝光亮。 Highlights: 02:26 早期关于热带、海洋、植物的三个首饰系列 05:52 疫情独处的三个月,唤醒自己内心深处阴暗面 08:51 重新理解身体,告别身体(材)羞耻 18:31 童话不等于幼稚 25:00 每一个远行的英雄,终会归来 37:46 实验中的破坏系列,在创作中自我修复 48:32 一小段童话:无手少女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鸡蛋(即刻@鸡蛋Eggy) 嘉宾: 圆方(公众号: Studio CircleSquare)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卡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psyche:心智/心灵,指人类认知能力的总体,包括意识和潜意识 shadow:影子,人的意识之光以外的部分。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往往好的部分很容易被人意识到,所以影子中会有很多不好的部分,被压抑着。 persona:人格面具,人们在他人眼中表现出的形象,通常是社会和公众期许的形象。 集体潜意识:个人潜意识,及集体潜意识。他考察非洲及美洲等地原始人类的宗教、神话、传说、童话、与梦并比较西方人与东方人的宗教、神话、传说、童话、与梦,发现许多共通的部分。 《千面英雄》 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在书中阐述的英雄之旅模型深深影响了20世纪西方大众文化传播的历程,众多好莱坞导演、编剧还有创作者和艺术家们都以此为灵感。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创作的长篇小说,运用富含哲理和诗意的语言讲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追寻宝藏的奇幻冒险故事,具有启发性和励志意义 Podcast - Women & Mythology by Maria Souza 圆方近期画作: 《山·体》 《地穴飞影》 《迷幻之旅》 片头片尾曲: Warm sand - Fujitsu Surf up - Fujitsu
丑话说在前面:为了配合我们三位东八区人,小杨学弟在清晨的德国配合录制了这一期播客,所以语调削微有些慵懒,请大家见谅。 这一次小杨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了杨总,两年前听他说要做家乡茶叶的时候以为只是随便说说,毕竟这两年已经涌现了不少年轻化的茶类产品和品牌,赛道不说拥挤至少也是竞争激烈,他这一个门外汉要怎么搞,结果人家仗着家里有小茶园和加工厂,真的就是在德国读着纯艺(Fine Arts)的时候正式推出了“赴山茶市工作小组”的第一组产品:桂花九曲红梅和桂花古侘龙井,虽是袋泡茶,却颠覆了我刻板印象中袋泡茶即廉价茶叶的认知。 至于好不好喝呢,所谓茶有千味,适口为珍,不妨一尝究竟。 这一期除了小杨,还有他在“赴山”的搭档Molly,和他的另一个小组“植南门市部”的小伙伴江垚,聊一聊杨总创业的二三事,以及茶叶作为一种植物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是怎样的存在。 Highlights: 01:26 年轻人你为何要做茶? 12:02 各具地域特色的茶和全世界统一标准的咖啡 24:01 自个儿的生意,要什么用户画像?! 32:28 说到茶叶的历史,总绕不开殖民年代 41:52 茶叶虽好,可不能治百病哦 48:18 祖先究竟为啥要吃这“苦”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小杨、江垚、Molly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腾讯会议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冷知识: 茶叶是泡着喝的? “很多人认为,茶的使用方式一直是将茶叶浸泡在热水里。然而,将茶叶放入沸水中不大会是也不可能是最初消费茶叶……缅甸、泰国北部和云南的部落使用野生的茶树叶,将它们热蒸、发酵后捆成小捆供日后咀嚼用……然而,后来有人发现,茶叶也可以用开水泡着喝。传说最初发现这一点源于一片茶叶偶然落入热水中,后来人们逐渐开始喝茶水,饮茶的习惯逐渐传遍中国内地,后来又从内地传入西藏、蒙古,以及中亚的其他地区。但是,在传到高纬度地区之后,茶叶的消费方式又回到了半食品形式甚至完全食品形式——用酥油、糖与茶叶熬成浓汤,或者将茶叶攥成小球与其他食品一起食用,类似喜马拉雅山东部部落的用茶方式。” 英国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在《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记录了其在喜马拉雅山区(尼泊尔和阿萨姆)三十年的田野调查,他也是阿萨姆地区茶园经理的儿子 泡茶的水 “在英国这样的国家,比起用热水而不是用开水冲泡的咖啡,茶叶更受人们的欢迎,这种饮用习惯直接给他们的健康状况带来了好处,因为将水煮沸可以杀死水中那些在近距离传播病菌的微生物……在传染病这个维多利亚时代全球经济产物的反复侵袭下,一个喝茶民族的生存概率比一个喝咖啡民族的要大。”(《茶叶大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