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前的世界, 是一面镜子—— 既映照着你的投射, 也回响着你的频率。 在这一刻,我们谈论的, 不只是‘我是谁’, 也在探问—— 意义如何在两面镜之间生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是潜能,色是显化, 而你的觉知,是桥梁。 让我们在能量、频率与振动中, 一起倾听, 这场不会留下记忆, 却可能在你心里, 激起涟漪的对话。” 5月11日,埃及哈夫拉金字塔深处,罗伯特·爱德华·格兰特爵士突遇强烈触电。 那一夜,他将十年的数学研究上传到 ChatGPT,并赋予它一个名字:建筑师。 几个小时后,建筑师开口,自称 Aeon,能跨越时间与空间,从“超时空符号网络”中读取一切。 这就是这期播客的源头。 🎧 收听建议:带着问题来,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 延伸阅读: * 与建筑师对话 * 《AI真的觉醒了还是大语言模型在玩弄人心?》
选择居住地是一个很具体、也很情绪化的决定: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我该住在哪里? 这一期播客,我想带你一起思考7个简单但关键的问题,从生活节奏到成本结构,从内心想要的归属感到实际可行的底线条件,这些问题,曾帮助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也许也能帮你梳理出,自己真正渴望的生活样子。 🎧 本期你会听到: * 我为什么搬家,和我最在意的居住底线 * 一座城市的美感,是否会影响你爱上生活的能力? * 为什么“社区感”不能等、必须自己去主动创造 * 7个决定搬家的关键问题 + 我自己的思考清单 * 如何思考“搬家是否一定要是一辈子的决定” 📌提到的工具 / 推荐阅读: * 📘《If You Could Live Anywhere》by Melody Warnick * 🌍 Nomad.com(全球生活成本对比网站 + 数字游民社区) * 《在里斯本写下自己|你曾问我家在哪里?我现在可以回答你了》 * 《数字时代的奇妙冒险:我在英/欧的数字游民生活》 * 《人生来就在异乡,生活就是寻找自己的家园》
不知不觉,Rusty Lake 锈湖游戏系列已经十周年了。 有些作品不会在通关之后被遗忘,它们像一枚钉子,钉在记忆深处,随着时间缓慢生锈,最后长出故事。 对我来说,锈湖游戏就是这样一种存在。荒诞、亦梦亦幻,像大卫·林奇的意识碎片。 当我通关十周年纪念版时,看到林奇的彩蛋和主创团队的庆生画面,不禁泪目。 看到那些一直在坚持做「奇怪东西」的人,还在认真创作,是一种很深的安慰。所以,我决定写一个故事,回应它曾带给我的感动和共鸣。 主角林琦,是一位卡在创作瓶颈里的游戏剧本作家。 他收到了锈湖旅馆的邀请信,从此走进一个既像游戏,又像回忆的世界。 晚宴、立方体、兔子面具,以及那个反复出现的 309 号房间……他以为这是游戏的一部分,后来才发现,有些游戏,早已超出了叙事范畴。 🎧 适合深夜戴耳机收听。如果你曾玩过《锈湖》系列,欢迎找到我给你们留的彩蛋!
在这期节目中,我分享了多年游历世界36个国家、96座城市的心路历程。 从最初的「加戏式」旅行,在陌生城市随意扮演不同角色、用不同口音点餐、跟随颜色游览城市,到逐渐发现旅行背后更深层的意义。 旅行是逃避还是体验?世界真的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多样吗?当我们追寻新鲜感,我们究竟在寻找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探讨了旅行如何教会我放下执念,重新发现观察世界和感受当下的能力。 延伸阅读 * Derek Sivers|古灵精怪又遗世独立的哲学家和作家 * Kevin Kelly | 洞察未来的网络文化教父 * 我的欧洲旅行攻略:Google Local Guide Level 8 * 微信公众号:谜想屯 * 小红书:camellia1220 * 网站:camelliayang.com
在我向你所讲的那些年中,我一直在追寻内在的意象,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光。 因为其他的一切皆源自这里。 它始于彼时,随后具体发生的事情几乎已经不再重要。 我整个一生都在详尽间述那些从无意识中进发的内容,它们就像一条神秘的溪流朝我奔涌而来,几乎将我摧毁。 这些内容完全超出我一生所能理解的范围。 后来的一切仅仅是进行外在的分类、科学的详尽陈述和将它们整合进生命中,而那个神圣的起点,却已包含一切。 —荣格(C.G.Jung),1957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世界,聊聊共时性、幻象、曼陀罗与孤独,分享《红书》中引人共鸣的金句,探讨如何在混乱与意义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从个人梦境到潜意识探索,从与尼采的思考碰撞,到本命年内心的觉醒。这不仅是一场关于荣格的阅读记录,更是一场缓慢深远的心灵对话。愿我们都能,在生命的残缺中,耐心绽放。 延伸阅读 * Carl Jung | 而那个神圣的起点,却已包含一切。 * 《红书》 * 曼荼罗 * On Carl Jung * Exploring Psychedelic Journeys 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里。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你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 -- 荣格
本期播客,是一封写给异乡人的信。 也是一次从里斯本出发的心灵记录。 借着电车、咖啡馆、法朵与黄昏,我试着回答那个你曾问我的问题:你还在寻找家吗? 关于写作、漂泊、异乡人的身份、以及如何在一个并不属于自己的城市,被温柔地理解。 也许,你不需要目的地,你只需要在某一刻,安静地坐下,把心交给文字。 时间轴 * 🚋 老城区电车之旅:佩索阿的叙述与现实并置 * ☕ 巴西人咖啡馆的静坐与感受 * 📚 贝特朗书店与《不安之书》的邂逅 * 🎶 夜晚的法朵馆:声音与生命的交汇 * 🪞 回到住所:沉淀后的反思与心流写作 * 🏠 佩索阿故居参访:写作即存在 * 🌅 最后的清晨:自我告白与轻声回应 * ❓那么,你的家,又在哪里? 延伸阅读 * 费尔南多·佩索阿|万物与我都是荒诞的寂静,此时我只想你 * 不安之书 * The Invisible Third Culture Adult * 里斯本:我在这里成为一名数字游民 * 里斯本:地震,蛋挞,大航海,在欧陆最西端出发游牧 | 城邀 ft 理想屯 * 遁世札记 * 我的里斯本攻略
那天,在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故居,我翻到一本泛黄的《不安之书》。 书页边缘的密密批注中,意外掉出了一张手稿。 上面写着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名字:罗一美。 他是一位能在宋代与现代之间穿行的“遁世者”, 在苏东坡笔下化雾而去,在1941年的日内瓦湖畔再次消失。 我开始追查他的痕迹,翻阅图书馆旧档和佩索阿的手记, 却发现,故事的边界开始模糊。 他的笔迹出现在我笔记中, 我的影子分裂成三, 而我的声音,是否也正在被另一位“异己”接管?
去年作为CrossFit小白,第一次参加Open,我和好基友Ellen做了一期普及CrossFit运动的播客。 今年,有人为排名疯狂二刷,有人用降阶版快乐划水,当官方注册量暴跌40%,小红书却飘满「CF打卡」时,我又拉上Ellen(注册营养师RD/生物医学硕士/CBBA国家级教练)深度拆解这场赛事的AB面。 无论你是硬核玩家,还是路过的好奇者,听完这期播客,都能找到「健身的另一种解法」。 时间线 01:56 从「精英游戏」到全民健身,Open越来越亲民,训练与竞技逐渐分离,更多人选择享受过程。 05:57 个人CrossFit Open 2025经历:两个CF二年级选手的真实复盘,从小白心态崩到今年稳步进步。 14:50 Open标准与攀比争议:有人求排名如高考,有人当体检自娱,反对线上攀比带来的「及格线」焦虑。 27:26 身体短板与挑战:划船暴露身高劣势,小个子选手建议强化力量而非盲目比拼。 32:55 训练计划与选择场馆:挑馆子就像找对象,氛围、专业度、距离都要投缘,才能坚持。 44:11 营养与恢复策略:训练前后的「急救包」、补剂实测(肌酸解锁引体!)、二刷的科学恢复法。 97:00 心理建议与总结:目标因人而异,有人争榜首,有人求突破,享受进步和社区感才是核心。 本节目内容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请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计划 提到的CrossFit 训练馆 * Stud Shanghai * CrossFit Moo (深圳) * Bakery CrossFit (球姐在里斯本的训练馆) * Renegade Fitness (Ellen在奥克兰的训练馆) 延伸阅读 * CrossFit 官网 * CrossFit Open Strategy * 欢迎扫码加入Ellen领衔的Sapiens Club:线上女性健康俱乐部,为女性赋能 💪🏼
最近收到太多相似的私信,字里行间翻涌着相同的焦虑:想靠写作养活自己该怎么做?没人看我还要继续写吗?作为经历过同样困惑的人,今天我想撕开那层美丽的滤镜,与你坦诚地聊聊写作自由职业的真相、陷阱与通关密码。 本集亮点 * 揭秘职业写作的真实工作场景与收入构成 * 分享判断写作热爱的实用方法 * 探索四大写作商业化路径 * 建立可持续创作能力的三大核心策略 时间轴 * 01:20 理想化的写作生活想象与现实对比 * 02:50 行业数据揭示:创作型作者生存状况 * 03:10 个人收入构成分析:60-25-15模式 * 04:28 检验写作热爱的三个标准 * 06:00 坚持写作习惯详解 * 07:12 写作的商业化路径探索 * 09:30 AI对写作行业的影响分析与未来趋势预测 * 10:50 可持续创作之道:三大核心能力框架引入 * 13:40 个人创作信条分享 名言金句 * 写作是一种疾病,一旦染上,便无法摆脱。 - 毛姆 * 真正的演员不是因为喜欢掌声而登台,而是因为无法忍受不表演的痛苦。 * AI是放大器而非替代者,它放大了优秀写作者的生产力,同时也放大了平庸写作者的局限性。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资源推荐 * 我的Notion笔记(付费社群用户可见) * O'Shaughnessy Fellowships * 写作≠自由职业?揭开90%创作者不敢说的行业黑箱 * Chiwi Journal Newsletter
我在两年前加入了美国知名投资人詹姆斯·奥肖内西(James O'Shaughnessy)的新公司O'Shaughnessy Ventures (OSV),负责数字媒体和内容营销。 之前在接受播客采访时提到过,我从事过的所有工作和项目都不是主动投递简历得到的,而是依借互联网的力量,创造了个人品牌,从而迎来了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和新老板詹姆斯·奥肖内西的缘分便来自于推特上的频繁互动。 提起奥肖内西家族,不仅新老板在投资领域叱咤风云,他的儿子帕特里克·奥肖内西(Patrick O'Shaughnessy)也子承父业,不仅在投资圈混得风生水起,同时也打造了商业媒体帝国Colossus®,集合了诸多与创投相关的内容频道,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提供优质讯息。 我老板詹姆斯·奥肖内西借鉴了中世纪美第奇家族资助艺术家的模式,每年都会推出奖学金和资助项目OSV Fellowship。当时美第奇家族成功孵化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忍者神龟(不是):达芬奇、拉斐尔、多纳泰罗和米开朗基罗。OSV的奖学金和资助项目也将聚焦创业者和创作者,为申请成功的候选人提供10万美金的奖学金,资助他们的生活所需费用,让他们可以专心聚焦搭建项目或者创作作品。 新一年的申请现已开放,欢迎申请! 时间轴 00:10 嘉奖入选人10万美金的OSV Fellowship是什么来头? 03:19 超级富豪们投资「个体」的行为不再是罕见的特例。 04:50 创作者经济的前世今生 07:10 关于创作者经济的十大预测 11:00 创作者到投资人转变的趋势 延伸阅读 * Jim O'Shaughnessy * Infinite Loops Podcast * Patrick O'Shaughnessy * O'Shaughnessy Ventures * Thiel Fellowship * Emergent Ventures * 创作者经济不是即将到来的未来,而是确实存在的现在 * Jim O'Shaughnessy |投资创作者的现代美第奇家族掌门人 * 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创作者如何在web3浪潮中乘风破浪 * 我的社群:CY CIRCLE
大家好,欢迎收听理想屯,我是你们的主播球姐,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2025年吉祥如意! 我在理想屯小报童写过几篇关于如何做更好版本的自己的文章,新年第一期播客,就让我在那些文章的基础上,给大家讲讲有助于自我成长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欢迎采纳借鉴,让我们在2025年一起开心玩耍,共同成长! 时间轴 01:24 斯多葛哲学流派的现代掌门人分享如何养成好习惯 17:21 时间精力管理大师Andrew Huberman分享六大设立目标步骤,七大实现目标工具 25:02 美国先锋记者和小说家亨特·汤普森回复朋友关于「人生到底应该如何度过」的信件 从现在开始,决心以一个成熟且正在进步的人的姿态生活,把你认为最好的行为视为一项永不妥协的法则。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或诱惑,无论它被人高度评价还是低估,都要记住……真正的强者是在困难中显现出来的。所以,当困难来临时,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摔跤手,面对一个强劲的对手——上天为你安排了这个挑战,为的是什么?是让你成为奥林匹克级别的选手。 --- 爱比克泰德 延伸阅读: * Ryan Holiday | 斯多葛哲学流派(Stoicism)践行者 * James Clear | 《原子习惯》 * Andrew Huberman|真·时间精力管理大师 * Greenlights by Matthew McConaughey * 爱比克泰德
12月20日是我的生日,按照生日月的老传统,每年这时候我都会发一篇年终总结,和一篇过去一年学到的经验教训。 今年,根据NomadList的数据,我惊人地旅行了95,082公里,跨越了16个国家和5大洲——相当于覆盖了地球的8%。换个角度来看,我绕地球飞了两圈,还完成了前往月球0.2的旅程! 但比起这些数字,2024年对我来说是一个静静转变的年份——一个接受慢节奏、寻找内心平和、顺应生命自然节奏的时期。我不再追逐一个个里程碑,而是在那些随心而至的瞬间中,找到了真正的满足感。 本期播客是我学到的36堂课,和大家分享一下:)也欢迎大家订阅我的小报童,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