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富豪、熊和下期介绍

越向跟雷军聊过什么?(5:10) 森林遇熊是什么体验?(07:32) 下一个系列是什么?(14:51) From the Great Wall to the Berlin Wall 从长城到柏林墙——中国与东德四十年的交往史 端午偶念 生如逆旅,死若腐土 往来代谢,加减乘除 乱人心者,柙虎樊熊 食民粟者,城狐社鼠 屈子沉江,空留端午 射虎者匿,屠狗人无 寂寞霜庭,东篱远乎 飞花醉月,罚依金谷 春日里的亲子游 另外一次……我对垃圾桶已经进行用橡胶带加固,但熊妈妈的力气太大了。 这次是熊爸爸吧 (二楼视角) 又是另外一次,远处,小熊在玩秋千,妈妈在“负重前行” 这已是走远了一点,刚开始都快能摸到了…… 打赏方式: 1. 爱发电:afdian.com 【推荐】 2. 在小宇宙平台直接打赏 3. 用微信打开 https://mp.weixin.qq.com/s/P0cqmuZLgEgKfhpVJCejcw 【此法的优点的没有平台抽成,缺点也很大:我不知道这钱是谁给的。所以最好能给我发封邮件([email protected]),我收到后必默念尊名以致谢。如果您在意这一点,或觉得麻烦,可选其他方式。 4. Patreon: https://patreon.com/user?u=104865145&utm_medium=clipboard_copy&utm_source=copyLink&utm_campaign=creatorshare_creator&utm_content=join_link 我的计划是今年制作约600分钟免费且无广告的音频节目,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从下周起开始完成明年的600分钟任务。

30分钟
1k+
10个月前

28 艰难苦恨全职父 潦倒新添赛博碑——与【源宇宙】串台

这集放送好“羞耻”啊,我自己都没敢重听(也是没时间了)。其实给了谈话提纲,但似乎远远超纲…… 我整理出了一个大概的时间轴: 10:34 我作为全职爸爸如何度过一天 26:47 钱 35:00 强烈推荐的段落,Identity Crisis,哈哈哈 58:55 “我就是父权制本父” ^_^ 1:01:10 《坠落的审判》: 塞缪尔已死,又不能扶乩,都想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你们可以来问我呀! 2:15:05 番外:拉面兄在聊天结束后又问了一些关于历史和历史学的问题【对于本号的不少听众来说,可能这才是正片开始】 2:52:07 关于俄罗斯4月初披露的关于卡廷森林事件的档案(推荐收听) 这次访谈用的是我的孩子上午上学的时间,所以另外两个人就只能在夜里与我连线了,甚为辛苦。谢谢与谈对象拉面兄,特别感谢播客【源宇宙】的主播源源的主持和剪辑! 题图是我用AI画的(我的第一张AI画),场景略像,但头发颜色不对,而且我也不戴眼镜,可惜调不回来了,看来还需要多练 O(∩_∩)O 发一些自己的图: Daniel (耍酷而已,其实眼睛是好的……) Daniel爱画画,这不是他画得最好的一张,但意境我很喜欢。 妹妹 (你还我游泳镜,这可是淘宝热销款……) 兄妹俩决定从这里挖泥巴叶子(还带回了家!) 喜欢这图(妈妈出差到外地开会去了,所以辫子是我编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俩娃 屋后的野地,冬天下满雪,即可入镜《坠落的审判》 附件农场的羊驼 (总觉得有点像以前的某个同学或同事……) 路边的白尾鹿 来点野性的…… 什么,要求再野性一点?当幸熊来敲门…… 这次2024年4月俄罗斯新公布的德文档案中的一页:Die Wahrheit über Katyn(《关于卡廷的真相》)——德军战俘路德维希·施耐德的手写供状(内中声称是德国人制造了卡廷大屠杀,并通过组织调查来嫁祸给苏联政府)。这一张算是写得很工整了,如果觉得比较难看懂,只用看右上角的时间、地点即可,已经可以说明大部分问题:“莫斯科,1944年11月”。 对比一下,上图是常常被当作“卡廷森林事件”铁证的《贝利亚报告》。1940年3月初,苏联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给斯大林上呈了一份报告,建议枪毙3个特别战俘营及其他监狱中的波兰军官、宪兵、警察和民团分子。可以清楚看见,在文件上有斯大林、伏罗希洛夫和米高扬用蓝笔写的个人签名,有莫洛托夫用普通铅笔写的个人签名。边空处有斯大林的秘书写的“加里宁同意。卡冈诺维奇同意。”(此处转引了肖瑜老师的文字)相关文件的英文翻译见: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505093030/http://www.electronicmuseum.ca/Poland-WW2/katyn_memorial_wall/kmw_resolution.html。 本台《弃子的悲歌:希腊内战》与《冷战温度计的爆表时刻:柏林危机》这两个节目的文字版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如果听过节目的朋友愿意去豆瓣写条短评(褒贬随意),在下感激不尽。 afdian.com 【欢迎支持】

180分钟
2k+
11个月前

27 残缺的现代化——极简东德史 下集 崩溃

如此生活四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云层深处的黑暗,今天带你看一看…… 它“从废墟中崛起”,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前线国家”,在冷战夹缝中艰难求生,与西邻一齐跻身世界十大工业国。却在一场玩笑般的误会之中轰然倒塌,成为了“苏东剧变”的导火索……本期我们来聊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改革、政局、兴盛和崩溃,以及我对“残缺现代化”这一概念的理解。 -时间轴- 00:45 为什么我对“胜利日”的印象那么深刻(欧洲为5月8日,苏联为5月9日)。 02:47 建墙后,乌布利希决定“标本兼治”,开始经济改革。 06:52 生活水平提高后,东德民众反而对国内的政治现状产生出越来越多的不满,而且对西方文化越来越向往。还改得下去吗…… 11:56 邻国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继续了下去,但旋即被华约掐灭。 13:21 经济成就远超苏联,自己也是苏联新领导人的“长辈”,乌布利希开始“飘”了。 16:42 勃涅日涅夫暗示换马,昂纳克心领神会。 18:30 昂纳克何许人也? 21:55 昂纳克上台之后,迅速将国家的航向重新向着苏联校准。 23:48 “新东方政策”的出台——比教科书讲的稍稍复杂一点。 29:40 从1976年起,昂纳克政府的好日子到头了。前几年让民主德国左右逢源的那些因素,如今都成为了导致麻烦的根源。 36:10 东德政府彻底放弃了统一诉求,其后谈“统一”形同叛国。 41:19 加大镇压力度的同时,昂纳克依然需要不断向民众提供福利以平息他们的不满——但财政已经捉襟见肘。 45:06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领导人又是昂纳克的晚辈了——且容我也“飘”一回…… 48:10 老大居然开始搞历史虚无主义了,但你一个卫星国不能把文字狱办到莫斯科吧? 53:32 经济迟滞的1988年过去了,次年,东德的风波起于五月时的一场地区选举……国外传来的消息,既让部分东德人愤怒,又让另一些人感到恐惧,于是加速逃亡。 54:30 东方的事态对东德形势的影响(有删节) 59:59 东德的四十周年国庆,“戈比,戈比,帮帮我们!”;抗议者的口号从“我们就是人民”转向“我们是一个民族”。 1:06:09 克伦茨9月的北京之行(略有删节) 1:14:04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东德政府始终得不到大多数国民的真心拥护? 1:23:44 我本人参观斯塔西监狱霍亨舍恩豪森的第一感受:“就这……”(这是开玩笑,住进去肯定还是很痛苦的) 1:27:00 介绍和翻译结束曲 Über sieben Brücken musst du gehen -图片- 埃里希·昂纳克(Erich Honecker, 1912-1994),在得道苏联的许可后,他与下面三位一起逼乌布利希下台,然后共同构成了东德后二十年的权力核心。 埃里希·佛里茨·埃米尔·梅尔克(Erich Mielke, 1907—2000) 斯塔西的掌门人 维利·斯多夫(Willi Stoph, 1914-1999),历任东德国防部长、总理 君特·米塔克(Günter Mittag, 1926-1994) 在莱比锡演出时的诗人兼音乐人Wolf Biermann 罗伯特▪哈弗曼 (Robert Havemann, 1910-1982) 。哈弗曼的主业并不是马列哲学,他是魏玛时代杰出的化学家。在大厦将倾之际,哈弗曼于1932年加入了德国共产党,成为一个叫作“欧洲联盟”的抵抗组织的创始人,是德共方面的反战英雄。1943年,他被盖世太保逮捕,多次被判死刑。之所以没杀,是因为他的同事告诉政府:留着这个人,对我们制造化学武器很有用。直到1945年被苏联红军救下。在精神上,这位在两个截然相反的德国政权下都坐过牢的人,可以说是罗莎·卢森堡的继承人。 汉斯·莫德罗(Hans Modrow, 1928-2023) 埃贡·克伦茨(Egon Krenz, 1937— ) 。是的,老爷子依然健在。 1989年11月4日的柏林。抗议者举出标语:“我们就是人民”(Wir sind das Volk)。Bild: imago / Stana 新标语:“我们是一个民族”Wir sind ein Volk. 1989年12月22日,勃兰登堡门重新开通,站在话筒前的是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左一为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 1990年1月,冲进斯塔西总部的民众。 节目结尾处提到的斯塔西监狱Hohenschönhausen。我当时看到的牢房便是这样的,当然,这里也存在一些条件更恶劣的牢房。 希望您能用评论、点赞、电子邮件和赞赏鼓励我继续创作下去,这对我很重要。 打赏方式: 1. 在小宇宙平台直接打赏 2. 用微信打开 mp.weixin.qq.com 【此法的优点的没有平台抽成,缺点也很大:我不知道这钱是谁给的。所以最好能给我发封邮件([email protected]),我收到后必默念尊名以致谢。如果您在意这一点,或觉得麻烦,可选其他方式。】 3. 爱发电:afdian.com 【推荐】 4. Patreon: patreon.com 我的计划是今年制作约600分钟免费且无广告的音频节目,目前已经完成约90%。 节目播音/节目文案/节目制作/节目运营/声音效果:越向 互动方式:[email protected] 您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收听我的播客节目: RSS:https://feed.xyzfm.space/qkayumjkkfxy 苹果播客链接:podcasts.apple.com Spotify链接:open.spotify.com 【两天后,可听本期节目的完整版】

94分钟
8k+
11个月前

26 残缺的现代化——极简东德史 上集 建国

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权,却从未获得真正的稳定性。原因何在? 它“从废墟中崛起”,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前线国家”,在冷战夹缝中艰难求生,与西邻一齐跻身世界十大工业国。却在一场玩笑般的误会之中轰然倒塌,成为了“苏东剧变”的导火索……本期我们来聊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建国,以及它那残缺现代化的起源。 -时间轴- 02:27 东德——曾是中国仰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09:46 在德意志这片土地上,分裂是常态,统一反而是异数。 15:27 不过,与此前的分裂不同,二战之后分裂的不仅仅是疆土和政权,而且还有一整套的价值观念。 24:33 为什么苏联总是这么被动?其一,苏联更穷,没钱往往就被动;其二,大多数德国人更愿意亲近西方(近代德人去俄往往是去当人上人)。 30:06 东德执政党——统一社会党(SED)的起源与东德国家的基本架构。 43:57 除了苏军的掠夺外,两个德国的经济拉开差距的第二个原因是:同样面临产业割裂,但西德通过《关贸总协定》接入了世界市场,参与全球分工。 48:31 斯大林去世后,贝利亚扭转了苏联的德国政策,试图出卖东德以换取缓和。赫鲁晓夫一方面继承了贝利亚的缓和策略,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对德政策,减少压榨,转而扶持东德发展(但为时已晚)。 55:12 两手都要硬。米尔克和他的斯塔西。 58:55 来自中国的压力是赫鲁晓夫在柏林问题上保持强硬的一个重要原因。柏林墙是东德的拱顶石,至此国家方才勉强稳定下来,无论人们在道德上如何批判,此墙完成了它的设计目的。“弃绝一切希望吧”。 -音乐- 开篇:DDR Hymne - Auferstanden aus Ruinen (民主德国国歌:《从废墟中崛起》) 结束:Karat乐队: Über Sieben Brücken mußt Du gehn (《你要走过七座桥》) 【两个的德国的疆土(黄色为西柏林,紫色为战后地位一度悬而未决的萨尔兰)】 【瓦尔特·乌布利希】 【那张著名照片内的乌布利希(右一)】 【东德人口变化趋势】 -絮语- 史曰“极简”,挂一漏万。作为后续节目的“基座”,这个节目仅仅从政治经济史这个最传统的角度去介绍东德,不免会错过无数精彩的文化、体育和谍战内容,只能留待后续节目、其他主播或有心听众自己去填补了。 《弃子的悲歌:希腊内战》与《冷战温度计的爆表时刻:柏林危机》这两个节目的文字版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如果听过节目的朋友愿意去豆瓣写条短评(褒贬随意),在下感激不尽。 希望您能用评论、点赞、电子邮件和赞赏鼓励我继续创作下去,这对我很重要。 打赏方式: 1. 在小宇宙平台直接打赏 2. 用微信打开 https://mp.weixin.qq.com/s/P0cqmuZLgEgKfhpVJCejcw 【此法的优点的没有平台抽成,缺点也很大:我不知道这钱是谁给的。所以最好能给我发封邮件([email protected]),我收到后必默念尊名以致谢。如果您在意这一点,或觉得麻烦,可选其他方式。】 3.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yuexiangshu 【推荐】 4. Patreon: https://patreon.com/user?u=104865145&utm_medium=clipboard_copy&utm_source=copyLink&utm_campaign=creatorshare_creator&utm_content=join_link 我的计划是今年制作约600分钟免费且无广告的音频节目,目前已经完成约五分之三强。 下期节目《27 残缺的现代化——极简东德史 下集 崩溃》会在2024年5月8日放出。 节目播音/节目文案/节目制作/节目运营/声音效果:越向 互动方式:[email protected] 您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收听我的播客节目: RSS:https://feed.xyzfm.space/qkayumjkkfxy 苹果播客链接: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8%B6%8A%E5%90%91%E4%B9%A6/id1723243953 Spotify链接:https://open.spotify.com/show/2kMAgWdfKg5qswkuJ1uqKq?si=57b3b1284cdf411b

70分钟
7k+
11个月前

25 时代的孩子——漫谈刘慈欣的《三体》【临时加更】

-时间轴- 01:40 《三体》与历史的关联 03:59 《三体》里能看到大刘其他作品的影子 06:21 大刘的谋篇技巧:“双细节对撞” 10:28 网飞版,追求的就是最大公约数 12:53 《三体》从本民族的记忆空间里面生长出来 17:44 时代的孩子,刘慈欣与海子的互文 20:18 太阳即是生命的依靠,又是恐惧与毁灭的来源 24:17 《三体》中的宇宙社会学,文本内与文本外 34:48 科幻文学,是科学大船前方的军舰鸟 节目播音/节目文案/节目制作/节目运营/logo设计/声音效果:越向 互动方式:[email protected] 您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收听我的播客节目: RSS:https://feed.xyzfm.space/qkayumjkkfxy 苹果播客链接: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8%B6%8A%E5%90%91%E4%B9%A6/id1723243953 Spotify链接:https://open.spotify.com/show/2kMAgWdfKg5qswkuJ1uqKq?si=57b3b1284cdf411b -音乐- 结尾曲:《最美好的前途》(苏联电视剧《来自未来的客人们》插曲 尤·恩津 词 叶·克瑞拉托夫 曲) 开幕曲:《圈》(作词 : 犬儒乐队 作曲 : 犬儒乐队 编曲 : 犬儒乐队) 《圈》的歌词 我们被困在泥潭 淹没了感官 收起了声响 装聋或作哑 茹毛饮血的时代 重塑着底线 攀比着谁野蛮 谁又更傲慢 他们 驯化勇敢 烧毁诗篇 欲盖弥彰的面具 遮蔽着五官 上演 宿命轮转 长夜漫漫 自相残杀 争夺神予的王冠 承载文明的航船 搁浅在海岸 封锁了思想 丢失着语言 唯恐真理的火种 在荒野点燃 装裱成伟岸 又歌颂着苦难 …… 希望您能用评论、点赞、电子邮件和赞赏鼓励我继续创作下去,这对我很重要。 打赏方式: 1. 在小宇宙平台直接打赏 2. 用微信打开 mp.weixin.qq.com 【此法的优点的没有平台抽成,缺点也很大:我不知道这钱是谁给的。所以最好能给我发封邮件([email protected]),我收到后必默念尊名以致谢。如果您在意这一点,或觉得麻烦,可选其他方式。】 3. 爱发电:afdian.net 【推荐】 4. Patreon: patreon.com 我的计划是今年制作约600分钟免费且无广告的音频节目 下期节目《26 残缺的现代化——极简东德史》会在2024年5月1日放出。

38分钟
2k+
1年前

24 柏林危机(下)——柏林墙

人去难留,尾巴摇狗。一箭之地内,两个核大国的坦克和士兵如此近距离相互瞄准,这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但是,无论是华盛顿还是莫斯科,都没有指示传过来,双方士兵只能继续僵持,那时已经是深秋,入夜的柏林气温骤降。曾多年与陆军一起摸爬滚打的赫鲁晓夫,自然比鱼雷艇长肯尼迪更知道个中滋味,他的说法很俏皮:"我们的坦克手坐在冰冷的铁盒子里过夜一定会感觉到精神振奋"…… -时间轴- 02:29 修墙当然是为了“堵人”,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否则墙不会等到1961年才修起来。 06:51 新德共的建国史。 15:01 东德居民的不断逃亡令东德政府萌生了封闭边境的想法,但苏联会同意吗? 20:41 由于农业集体化失败,财政捉襟见肘的东德于1961年初向中国紧急求助,请中国把欠东德的粮食还上:“我们没有外汇,濒于破产,不能偿还资本主义国家的债务。你可以相信,只要能有另外一条出路,我们就不会到这里来谈这个问题,谈欠交问题”。 35:10 1959年中国十年大庆前夕,中苏领导人之间发生了一场秘密争吵。赫鲁晓夫负气返回莫斯科,决心要在柏林做出一些强硬姿态,以巩固自己和苏联的地位。 43:40 1961年6月维也纳峰会,赫鲁晓夫意欲压服刚刚兵败猪湾的肯尼迪。英、法、西德各有心思……这个微妙的局面和时间点,正是乌布利希撬动大国所需要的杠杆支点。 53:55 1961年8月初,乌布利希等来了绿灯,修建“反法西斯防卫墙”的“玫瑰行动”箭在弦上……8月13日凌晨,行动正式开始。 1:02:45 故镇欧大将军卢修斯·克莱重返他忠诚的西柏林,然今将军尚不得乱动,何乃故耶? 1:08:24 通过非官方渠道的沟通,柏林危机有平息之势,但造成这场风暴的那只蝴蝶——乌布利希并不甘心,这回他化成了一只将危机推向顶峰的"幺蛾子"。 1:15:00 针对美军的“武装护送”,苏军指挥官告知对方:“我们也有坦克。我们可不想进行类似的行动,并确信你们也将三思而后行。” 1:20:07 当东德人于1961年建起柏林墙时,这还是一个西方蒙受羞辱的故事:苏联雷厉风行,美国束手无策,英国委曲求全,法国袖手旁观。然而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一个个东德逃亡者用自己的生命改变这个故事的重点。 1:23:05 那么,谁来推倒这面墙? -音乐- 开篇:电影《间谍之桥》“西柏林”主题 结束:Wicked Games(Westworld S3)by Ramin Djawadi 节目播音/节目文案/节目制作/节目运营/logo设计/声音效果:越向 互动方式:[email protected] -絮语- 这档音频节目的底稿是我即将出版的口袋书《冷战温度计的爆表时刻:柏林危机》。文字和音频两种表达形式各有所长:文字更加简洁、精确;录音频则有一种作曲者自己演奏曲谱的感觉,能加入一些即兴的成分,更能用声音演绎纸面上无法细化的感情。 希望您能用评论、点赞、电子邮件和赞赏鼓励我继续创作下去,这对我很重要。 打赏方式: 1. 在小宇宙平台直接打赏。 2. 用微信打开 mp.weixin.qq.com 【此法的优点的没有平台抽成,缺点也很大:我不知道这钱是谁给的。所以最好能给我发封邮件([email protected]),我收到后必默念尊名以致谢。如果您在意这一点,或觉得麻烦,可选其他方式。】 3. 爱发电:afdian.net 【推荐】 4. Patreon: patreon.com 我的计划是今年制作约600分钟免费且无广告的音频节目,目前已经完成约五分之二。我除了全职做家务外,现在还兼职着一份很重要的学术翻译工作,请允许我休更两个月。 下期节目《 残缺的现代化——极简东德史》会在2024年5月1日放出。 您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收听我的播客节目: RSS:https://feed.xyzfm.space/qkayumjkkfxy 苹果播客:podcasts.apple.com Spotify:open.spotify.com 【冷战危机系列口袋书是一套丛书,我写了其中柏林危机和希腊内战危机两本。】 瓦尔特·乌布利希 柏林墙修建前一个月(1961年7月)聚集在西柏林难民居住点前流亡者 1961年8月13日,手握苏制冲锋枪守在勃兰登堡门前的东德“工人战斗队” 用水泥预制件将铁丝网防线永久化 “世界名画”里“精神振奋”的人们 1989年11月9日君特·沙博夫斯基的新闻发布会 11月10日,站上柏林墙的人们。 部分参考文献 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下),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 欧文·翁格尔、德比-昂格尔、斯坦利-赫什森:《乔治·马歇尔传》,夏海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8年。 弗雷德里克·泰勒:《柏林墙》,刘强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 弗雷德里克·肯普:《柏林1961——肯尼迪、赫鲁晓夫和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武凤君、汪小英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 奥·阿·勒热舍夫斯基 编,《斯大林和丘吉尔(1941-1945)》,王仲宣、齐仲、高春兴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张岱云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88年。 埃贡▪克伦茨:《大墙倾倒之际:克伦茨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沈志华主编:《冷战启示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年。 朱开印:《庐山会议前陪彭德怀访东欧》,《百年潮》2005年第11期。 黎纳:《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十年伟绩》,《世界知识》,1959年第19期,第4-6页。 卡里: 《“尾巴摇狗”—冷战中的德国》,《冷战国际史研究》2008年第2期。 驻德使馆致外交部电,《对明年外交工作规划的意见和建议》,1958年11月30日,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09-01361-01。 聂荣臻副总理会见民主德国党政代表团团长马特恩等谈话记录,1959年9月28日,中国外交部档案馆,204-00078-07。 德国政府代表团接待组:《德国政府代表团接待简报》,1961年1月19日,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09-03760-04。 Daniel F. Harrington, Berlin on the Brink: The Blockade, the Airlift, and the Early Cold War.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2. JSTOR, www.jstor.org/stable/j.ctt2jcq0n. Accessed 21 Sept. 2020. William H. Tunner, Over the Hump. New York, Duel, Sloan, and Pearce, 1964. Daniel F. Harrington, "The Air Force can deliver anything!": A history of the Berlin airlift,U.S. Air Force, 1998. Arnd Bauerkämper, Ländliche Gesellschaft in der kommunistischen Diktatur, Zwangsmodernisierung und Tradition in Brandenburg 1945-1963, Köln; Weimar; Wien: Bühlau Verlag, 2002. Besprechungsnotiz-Nr. 41, beim Ministerium für Außenhandel der VRCh am 6. Oktober 1957 9.00 -10.45 Uhr, BArch-SAPMO, DY 30/IV 2/6.10 179. Einschätzung über die Entwicklung der LPG im Jahre 1959, 27. April 1960, BArch-SAPMO, DY 30/J IV 2/2J 642, Bl. 20. 维基百科相关词条。 ———————————— 本期节目谨献给所有今天过生日的人。 最后:大家过年好! 彩蛋:那是在2022年3月,我正路过上海某高校里的一个路口,有铁栅栏突然在我的身后竖起,哗啦啦地,很快变成一道用铁丝拧起的钢管屏障。负责施工的师傅也感觉自己在经历一个难得一见的时刻,还请我为他拍了好几张照片。那真是一个几乎让所有人都充满历史感的日子……

91分钟
4k+
1年前

23 柏林危机(上)—— 空中之桥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开启后美苏两大集团的首次直接较量。1948年6月24日,苏联封锁了西柏林对外的水陆交通,百万市民处于无食无煤的威胁之下,驻德美军司令克莱建议武力打开通道……苏联为什么这么做?西方的选择是什么?德国人作何反应?危机最终又是如何消除的? 柏林城在战后所经历的两次危机中,既有德国人自己的罪孽,也夹杂着美苏两国超级大国的恐惧与欲望。它们与古巴导弹危机一样是人类最为接近毁灭性核战争的瞬间,它们都是冷战温度计的爆表时刻。 -时间轴- 02:54 美苏军队会到柏林来对峙,源自德国人自己的罪衍。 06:14 斯大林在莫斯科已岌岌可危时,已跟来访的英国外相谈判战后如何肢解德国的问题。 15:47 为什么不在雅尔塔把进出柏林的问题谈清楚? 19:04 克莱与朱可夫关于柏林通道的“君子协定”。 25:54 冷战氛围初起:伊朗危机、希腊内战危机、土耳其危机、中国东北危机接踵而至。 32:54 斯大林应对苏联战后三大威胁的方案,分开来看都很有道理,但相互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关键在于:你是把德国作为劫掠对象呢,还是作为培养对象? 41:27 中国东北危机。 54:23 关于柏林的未来,西方国家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1:00:27 为什么是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低调演讲加重了美苏对抗? 1:05:32 开启“柏林之围”的“货币战争”。 1:10:39 1948年6月24日,柏林封锁正式开始,各方的盘算:实力?盟友?人心? 1:21:58 让苏联人头痛不已的二战之后第一任民选柏林市长,是1919年的德共柏林市委书记。 1:26:03 回到数字:西柏林一天需要多少吨物资,美苏双方的经验和预判是什么? 1:31:08 封锁初期五角大楼内的主流意见:这样一场空运只能是争取谈判的时间,最多支撑到十月份,迟早需要妥协。让他们改变看法的是来自中国战区的将军和团队。 1:34:31 驼峰航运团队整顿柏林空运。 1:39:03 初来乍到,“我当时气的简直能一口咬下我奶奶的脑袋”…… 1:45:20 苏联的威胁彻底失效了,柏林危机出现转机。斯大林失去了什么? 1:53:24 德国市民也是空中之桥的搭建者,妇女是中坚力量。 1:58:31 柏林封锁更深远的影响:德国西部加入西方,这改变了一百年前(1848-1948)的选择。 2:05:39 第一次柏林危机与三大战役有关? -音乐- 开篇:电影《间谍之桥》“西柏林”主题 结束:Wicked Games(Westworld S3)by Ramin Djawadi 摩根索计划和摩根索据此写出的著作《德国是我们的麻烦》 柏林空运时期一列停在滕帕尔霍夫机场的C-47运输机 正在搬运物资的德国志愿者 滕纳式空运 最终于2008年停止运行的柏林滕帕尔霍夫机场(Flughafen Berlin-Tempelhof))是少见的毗邻市中心的机场 柏林封锁的解除——1949年5月11日,人们在清除柏林弗里德里希大街上的路障 节目播音/节目文案/节目制作/节目运营/logo设计/声音效果:越向 互动方式:[email protected] 由于不想破坏节目本身的纯粹性,有些话我就写在这里了。 这档音频节目的底稿是我那本正在出版过程中的口袋书《冷战温度计的爆表时刻:柏林危机》。当然它也不是“有声书”,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我才会念稿。因为两种表达形式各有所长:文字更加简洁、精确;录音频则有一种作曲者自己演奏曲谱的感觉,能加入一些即兴的成分,更能用声音演绎纸面上无法细化的感情。 我的计划是今年制作约600分钟免费且无广告的音频节目。希望您能用评论、点赞、电子邮件和赞赏鼓励我继续创作下去,这对我很重要。 如果您在意自己的打赏全部都给到我本人(在小宇宙打赏,平台会抽成30%),可以到我节目公告的那篇微信公众号文章下面打赏(最近有人这样做,令我意识到此链接依然有效:赵至与探春——献给漂泊异乡的奋斗者和身在故土的异乡人 (https://mp.weixin.qq.com/s/P0cqmuZLgEgKfhpVJCejcw) ——需用微信打开)。前几天试了一下,我自己的身份证已经无法重开公众号了。 此外,我在“爱发电”也开了一个账户(我本人会得到资助额的94%)。 以及Patreon:越向书 | Patreon 下期节目《24 柏林危机(下) 柏林墙》会在龙年大年初二放出。 部分参考文献 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下),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 欧文·翁格尔、德比-昂格尔、斯坦利-赫什森:《乔治·马歇尔传》,夏海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8年。 弗雷德里克·泰勒:《柏林墙》,刘强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 弗雷德里克·肯普:《柏林1961——肯尼迪、赫鲁晓夫和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武凤君、汪小英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 奥·阿·勒热舍夫斯基 编,《斯大林和丘吉尔(1941-1945)》,王仲宣、齐仲、高春兴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张岱云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88年。 埃贡▪克伦茨:《大墙倾倒之际:克伦茨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沈志华主编:《冷战启示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年。 朱开印:《庐山会议前陪彭德怀访东欧》,《百年潮》2005年第11期。 黎纳:《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十年伟绩》,《世界知识》,1959年第19期,第4-6页。 卡里: 《“尾巴摇狗”—冷战中的德国》,《冷战国际史研究》2008年第2期。 驻德使馆致外交部电,《对明年外交工作规划的意见和建议》,1958年11月30日,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09-01361-01。 聂荣臻副总理会见民主德国党政代表团团长马特恩等谈话记录,1959年9月28日,中国外交部档案馆,204-00078-07。 德国政府代表团接待组:《德国政府代表团接待简报》,1961年1月19日,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09-03760-04。 Daniel F. Harrington, Berlin on the Brink: The Blockade, the Airlift, and the Early Cold War,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2. JSTOR, www.jstor.org/stable/j.ctt2jcq0n. Accessed 21 Sept. 2020. William H. Tunner, Over the Hump. New York, Duel, Sloan, and Pearce, 1964. Daniel F. Harrington, "The Air Force can deliver anything!": A history of the Berlin airlift,U.S. Air Force, 1998. Arnd Bauerkämper, Ländliche Gesellschaft in der kommunistischen Diktatur, Zwangsmodernisierung und Tradition in Brandenburg 1945-1963, Köln; Weimar; Wien: Bühlau Verlag, 2002. Besprechungsnotiz-Nr. 41, beim Ministerium für Außenhandel der VRCh am 6. Oktober 1957 9.00 -10.45 Uhr, BArch-SAPMO, DY 30/IV 2/6.10 179. Einschätzung über die Entwicklung der LPG im Jahre 1959, 27. April 1960, BArch-SAPMO, DY 30/J IV 2/2J 642, Bl. 20. 维基百科相关词条。 谨以此作品献给我的外婆王云青,她是1946年中国东北危机的亲历者。 加个彩蛋【作为卸货工的越向——2022年3月】

134分钟
8k+
1年前

22 中国对欧影响力的巅峰时代 (下集 东德叹)

当中国的影响力被带入欧洲之后,后果是什么?中国的影响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本期节目将以东德为代表,具体展现“经济虽落后但政治很先进”的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对东欧的政治影响,并简要介绍东德先是积极学习中国,后来又不得不纷纷放弃的过程,最后稍稍追问了一些当时(其实也包括现在)欧洲学不了中国的原因。 -时间轴- 01:16 东德,中国的一个特殊的邦交国。 05:04 随着中国的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中被抬到了跟苏联平起平坐的位置,甚至在亲和力上还有过之而不不及的时候,中国的看法和中国的经验事实上也成为了社会主义经典的一部分。 10:00 东德改革派引用中国的“双百方针”,令乌布利希难办。 15:21 东德改革派摊牌,但遭到苏联抛弃,不久后他们也丧失了来自中国的支持。 20:46 中国的方针也在渐渐发生变化。 24:23 大获全胜的乌布里希垄断了对中国学习的解释权。对华学习的高潮终于到来了:军事、教育、行政官员…… 33:49 “现在是德国派专家到中国来,可不久就该中国派专家到德国了。” 44:00 学中国学不下去,尤其是在农业经济领域。 50:22 一点“私货”:为什么东德和其他东欧国家根本学不了中国呢? 53:56 50年代,中方人员就觉得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太矫情。 -音乐- 东德摇滚乐队City:"Am Fenster"(《在窗边》)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1956年10月23日-11月5日。 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八日),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1968/3-121.htm。 师哲(口述) / 李海文(著):《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初版。 刘崇文、陈绍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刘少奇年谱》(一八九八——一九六九 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初版。 沈志华:《1956年10月危机:中国的角色和影响——“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一》,《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沈志华:《中国对东欧十月危机的反应和思考——“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二》,《史学月刊》2007年第1期。 沈志华:《1956:波匈事件的“中国因素”》,《同舟共进》2011年第1期。 沈志华:《八大不提“毛泽东思想”的苏联背景》,《炎黄春秋》2013年第4期。 侯凤菁:《燃烧的多瑙河》,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 林蕴晖:《一九五六年匈牙利事件引发刘少奇的思考》,《炎黄春秋》,2009年第3期。 陈弢:《苏共二十大后德国统社党对中共经验的引进-----群众路线在民主德国研究之一》,《冷战国际史研究》,第21辑,2016年10月。 陈弢:《中共经验在民主德国的终结与中德关系的恶化------群众路线在民主德国研究之二》,《冷战国际史研究》,第22辑,2016年12月。 葛君:《苏共二十大后中共对德国统一社会党影响探析》,《二十一世纪》2022年12月号。 《匈牙利革命与工人代表会运动年表(1956年10月—1963年3月)》,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hungarian-workers-councils-in-1956/00b.htm。 Benjamin R. Young, When North Korean students joined the 1956 Hungarian Revolution, January 5, 2017, https://www.nknews.org/2017/01/when-north-korean-students-joined-the-1956-hungarian-revolution/. Dr. Mózes Csoma, From North Korea to Budapest, North Korean students in the Hungarian revolution in 1956, Jimoondang, 2016. Gerhard Wettig, Sowjetische Deutschland-Politik, 1953-1958, Oldenbourg Wissenschaftsverlag, 2011. Horst Sindermann, Chinas grosser Sprung, Berlin: Dietz Verlag, 1959. 外交部致驻德使馆电,1961年4月17日,民主德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赴青岛参观事,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17-00967-04。 维基百科相关词条。

63分钟
4k+
1年前

21 中国对欧影响力的巅峰时代 (上集 波匈乱)

从1956年到1960年,中国在东欧的影响力到达了迄今为止的历史巅峰。“中国经济虽落后但政治很先进”成为东欧国家对中国的普遍印象。波匈事件中,苏联出兵威胁波兰,出兵镇压匈牙利,但事后走向前台安抚人心、进行善后的是中国人。这些成就,再加上东欧诸国的干部民众试图利用亲华来曲折表达对苏联的不满,使得原本就受到东欧国家钦慕的中国在波匈事件之后变得更加受欢迎。 本期节目主要是以沈志华教授的研究为参考,给大家介绍了一下中国在波匈事件中的角色,以解释为什么有学者会说:“在处理1956年秋天的危机中,赫鲁晓夫最关键的行动之一,是将中国带进了欧洲。” 纵观整个苏联第二次出兵布达佩斯的过程,虽然出兵与否的决定权掌握在苏共中央手里,但苏共中央的意见经常是分裂的和摇摆的,而中共中央的意见虽然也出现过反转,但无论在反转前还是在反转后,其意见都是统一的、坚决的。这就导致了中方的意见对苏联的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 时间轴 - 01:22 什么时候是中国对欧洲影响力最大的时候?现在?启蒙运动时期?蒙古西征? 04:39 故事从苏共20大开始讲起。 12:16 波兰的十月危机。 16:39 苏联最终选择了隐忍,但同时电邀中共派一个高级的代表团到莫斯科去讨论波兰问题。 17:37 匈牙利事件的发端。 24:58 就在中共代表团打开机舱门的那一瞬间,大家都惊呆了,赫鲁晓夫亲自来迎,而且单单就他一个人。 29:46 匈牙利和苏联国防部的电话接连打来,赫鲁晓夫和中共代表团大吃一惊。 51:35 当时的中苏决策者真正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纳吉政府的性质。 57:13 1956年的10月29号深夜,在与北京联系后,中共代表团力劝苏联对匈牙利放手。 1:07:18 10月30日晚上,在得到北京的最新指示后,中共代表团力劝苏联对匈牙利镇压。 1:20:20 巅峰——1957年11月举行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 -音乐- 东德摇滚乐队City:"Am Fenster"(《在窗边》)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1956年10月23日-11月5日。 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八日),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1968/3-121.htm。 师哲(口述) / 李海文(著):《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初版。 刘崇文、陈绍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刘少奇年谱》(一八九八——一九六九 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初版。 沈志华:《1956年10月危机:中国的角色和影响——“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一》,《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沈志华:《中国对东欧十月危机的反应和思考——“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二》,《史学月刊》2007年第1期。 沈志华:《1956:波匈事件的“中国因素”》,《同舟共进》2011年第1期。 沈志华:《八大不提“毛泽东思想”的苏联背景》,《炎黄春秋》2013年第4期。 侯凤菁:《燃烧的多瑙河》,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 林蕴晖:《一九五六年匈牙利事件引发刘少奇的思考》,《炎黄春秋》,2009年第3期。 陈弢:《苏共二十大后德国统社党对中共经验的引进-----群众路线在民主德国研究之一》,《冷战国际史研究》,第21辑,2016年10月。 陈弢:《中共经验在民主德国的终结与中德关系的恶化------群众路线在民主德国研究之二》,《冷战国际史研究》,第22辑,2016年12月。 葛君:《苏共二十大后中共对德国统一社会党影响探析》,《二十一世纪》2022年12月号。 《匈牙利革命与工人代表会运动年表(1956年10月—1963年3月)》,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hungarian-workers-councils-in-1956/00b.htm。 Benjamin R. Young, When North Korean students joined the 1956 Hungarian Revolution, January 5, 2017, https://www.nknews.org/2017/01/when-north-korean-students-joined-the-1956-hungarian-revolution/. Dr. Mózes Csoma, From North Korea to Budapest, North Korean students in the Hungarian revolution in 1956, Jimoondang, 2016. Gerhard Wettig, Sowjetische Deutschland-Politik, 1953-1958, Oldenbourg Wissenschaftsverlag, 2011. Horst Sindermann, Chinas grosser Sprung, Berlin: Dietz Verlag, 1959. 外交部致驻德使馆电,1961年4月17日,民主德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赴青岛参观事,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17-00967-04。 维基百科相关词条。

84分钟
6k+
1年前

20 从共同冒进到同步拖延——东德援建郑州二砂始末

2022年10月底—那时人们还不知道新冠疫情的防控其实已接近尾声—郑州市有关部门突然下发通知: 根据目前郑州市新冠疫情防控形势, 为做好冬季疫情防治工作, 确定在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四〇二工厂27号厂房建立医学观察点, 预计床位一万张……后迫于舆情压力而叫停。众多媒体的聚焦让久已尘封的巍峨厂房重新暴露于大众视野之下。 人们知道这里曾是亚洲最大的砂轮厂, 由东德援建而来, 却大多不知道其建设初期那段曲折的历史。 东德援建中国的郑州第二砂轮厂项目, 戏剧性地以“冒进”始, 以“拖延” 终, 走了一条“欲速则不达” 的弯路。从1954年立项, 1956年动工, 直到1965年正式投产, 十几年间波折不断地经历了多次运动, 其建设过程自然也被历次运动打上了烙印。这段经历为我们回看那一时期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留下了一段特别的材料。 1965年二砂正式投产之后, 建厂时期的那些波折已少人提及。 之后的几十年里, 二砂是中国磨料工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是郑州这个新兴工业城市的骄傲, 也是当地女青年们找对象的重点地带。 但在1990年代新的市场经济时代到来之后, 它也和众多老国企一样走向没落(一部分资产转入了新的股份制企业), 厂房逐渐荒废。 2019年, 二砂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郑州市也想仿效北京的798艺术区建立二砂文创园区。而今, 高大的红砖厂房中已是杂草丛生, 钢筋铁骨之间倒不失工业时代的浪漫情怀, 既然幸免于改为方舱, 那正好留给艺术家们去回想那段激情岁月中的伤痛与辉煌。 - 时间轴 - 02:55 东德档案现在的保存和开放情况较好,是研究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的优质材料。 07:42 “156个重点项目”并非全都由苏联援助,东欧国家承担了近三分之一,其中东德扮演了关键角色。 09:20 中国与东德的特殊因缘。 11:30 郑州第二砂轮厂的成立及其工期延宕的主要原因。 14:00 东德专家在技术上自信,但在政治上不敢以老师自居。 16:12 产量目标上的冒进,带来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困难,德方跟着中方“边干边学”。 17:20 东德没有跟随苏联撤走专家。 22:00 中苏论战开始后,中国与东德之间也开始“明算账”,中方提出了索赔要求。但德方说,我们是在建砂轮厂,你们1958年的时候为什么要在工地里搞一个炼钢厂…… 24:10: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裁员力度:从1000多裁到40个。 25:00: 德方档案中一段令人落泪的材料:“我们这些签名者不能同意, 让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在这样的劳动环境下工作, 并且让他们每天都把自己的健康置于危险的境地。” 28:30: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带来更高的生活要求。东德人不会跟苏联人比生活质量,只会跟西德人比。 33:52:苏联援华注重基础性,东德特别在意高精尖技术。 - 絮语 - 因我有一篇关于东德援建郑州第二砂轮厂的文章将在《读库》发表,而我正好带孩子去北京旅游,《读库》的樊编辑便邀我去录了一期节目。那天,我们一家先去去看了天坛,然后我让妻子带着孩子们游自然博物馆,我自己从天坛南门坐地铁到“将台”站,再换共享单车去往东德援建的北京718联合厂旧址。 录音室很专业,樊编辑很客气。录音结束后,送了我一套很棒的书——朱石生老师的《人类与病》,还允诺将剪辑好的音频送我一份,于是就有了【越向书】的这一期节目。 这是我第一次在播客节目里聊自己的专业,心中忐忑,讲得有些拘谨。别的内容讲错了,一句“这不是我的研究领域”多少可以搪塞一下,这些东西讲错了就什么借口都没有了。但这样“一次过”的录音又怎么可能完全没有错误呢?所以大家尽情批评,我立正就是。 不过谈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有好处,那就是能将绝大部分事实的细节都落到实证层面上,这反而能让想象力飞得更高,“专业即自由”。

34分钟
2k+
1年前

19 永垂不朽的坐而论道者——纪念反纳粹组织克莱骚集团

今天是1944年7·20政变79周年的纪念日。这场刺杀希特勒的行动,因其意义重大,富于戏剧性和传奇性,早已成为众多历史著作和艺术作品的描绘对象。今日想说的却不是7·20政变的本身,而是对政变行动者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抵抗组织:克莱骚集团(Kreisauer Kreis)。 -时间轴- 01:06 今天想说的不是刺杀希特勒行动本身,而是对行动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抵抗组织:克莱骚集团。 02:30 两位生活优渥的德意志名将之后,为何要造反? 04:27 要谋反,却反对刺杀希特勒,他们觉得主要的任务是研究如何在德国战败之后建立一个全新的欧洲。 05:58 克莱骚集团主要考虑不是推翻纳粹政府,而是推翻了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背景的反纳粹人员的立场和设想。 07:03 克莱骚集团所确定的未来政治原则:以基督教为源头的道德复兴,借鉴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回到斯坦因改革的德国特色民主制度,建设超越民族国家的统一欧洲。 08:54 他们相信,只要德国还有足够多的“义人”,就不会被神和这个世界抛弃。不过,英美对这些德国内部的抵抗组织既不信任,也不重视…… 10:53 实施刺杀行动的施陶芬贝格小组与克莱骚集团之间的关系。 13:00 克莱骚集团的经济理念影响了战后的复兴西德的弗莱堡学派,其政治理念影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14:31 战后数十年,西德的基民盟(CDU)出于冷战对抗的目的为克莱骚集团和施陶芬贝格小组编制神话。 15:39 事实上,克莱骚集团可能没有那么符合民主主义的价值观。 16:09 冷战的高潮过去后,更多贴近史实的研究开始揭示出克莱骚集团的本来面目。 16:31 今天我纪念他们,既不是因为他们某一具体的想法,也不是因为他们是完美无缺的英雄,而是因为他们代表了一种兼具善良、勇气、理性和建设性的反抗精神,是德国的好儿女,是真正的爱国者,而且他们的爱也超越了国界。 - 配乐 -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英雄》第二乐章 - 参考文献 - 除维基百科相关词条外,主要参考了牛亚林的《一个最具创新性的反纳粹团体——克莱骚集团的抵抗思想和行动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引文皆出自其中。 - 图片 - 赫尔穆特·詹姆斯·冯·毛奇伯爵 彼得·约克·冯·瓦尔登堡伯爵 7·20事件中的英雄施陶芬贝格伯爵,照片拍摄于二战全面爆发之前,尚可明眸善睐 路德维希·艾哈德——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设计者 德国电影《施陶芬贝格》 美国电影《刺杀希特勒》(或译作《女武神》)

18分钟
1k+
1年前

18 希腊内战危机:弃子的悲歌(四) 结局与回响

作为冷战起源时期的重要国际危机,希腊内战在许多方面影响了冷战初期的世界格局。 通过阻止希腊共产党夺权,美国巩固了西方在东地中海地区的防御态势,完成了遏制战略的关键一步。问题是美国大大高估了苏联在希腊内战中的干涉程度,美国将打败希共的胜利视作打败苏联胜利。事实上,由于希腊几乎自始至终都是苏联的一枚弃子…… 1949年10月16日,希共中央在对外广播中宣布,为避免希腊人民再受困难,希共决定暂时单方面停火。至此,直接导致近16万人(约占希腊总人口的2%)死亡、上百万人无家可归的内战终告结束,而它所留下的阴影和伤口却将长留于这片土地之上。 1983年瓦菲阿迪斯这批流亡希共党人在政府宣布大赦之后的归来,象征着希腊内战真正画上了一个句号。在雅典与他握手的,是在“鸽子行动”中剿灭了伯罗奔尼撒地区民主军,而在内战后又逐渐变成社会主义运动党支持者的的察卡洛托斯将军。世事如棋,白云苍狗,愿那些为理想而战的人终能安息。 -时间轴- 00:32 前情回顾 03:31 大选前夜的一场袭击拉开了第三次希腊内战的序幕。 05:35 政府军也在草创阶段,从官兵到士兵都缺乏主动进攻的精神。 08:19 巨额军费带来的通货膨胀,本币已成废纸。供应短缺,35个鸡蛋能换一盎司黄金。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处于饥饿的边缘。 10:22 美国入局后,希共拖垮政府的希望变小,不得不加速军队正规化进程,以期尽快实现武装割据。 14:47 希共艰难,但美国人所面临的局面同样非常不妙。 16:49 天无二日,苏联与南斯拉夫之间的分裂。 25:29 对于扎西阿里亚迪斯而言,如何在苏南之间站队,是一道送命题。 31:30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政府军士兵完成了在美军指导下的训练,而一些希共武装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式武器正在投入战场。 33:26 “掏水捞鱼”,残酷的强制迁徙政策波及了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 34:27 为政府军锁定胜局的三个关键人物:范弗利特、察卡洛托斯和帕帕格斯。 38:27 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鸽子行动”成为了政府军打败希共武装的关键一战。 43:14 希共最后的根据地与最后一战。南斯拉夫在战前封锁了边境。 50:24 美国把这场胜利看成是打败苏联的胜利。这套经验随之体制化,《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NSC68)出台。 52:20 几位主要人物的结局。 57:23 希腊内战的研究价值。“国际化”内战、“代理人战争”,以及与其他国家革命历史的对比。 音乐: 片头:希腊共产党歌曲:"Αρνιέμαι!" (《我拒绝!我不服!》) 片尾:Theo Angelopoulos的电影The Travelling Players (1975)的开幕曲。 本期图片 【补一张1944年12月起义时政府军和英军的照片。最左边这位政府军士兵的行头引人瞩目……】 【内战期间的政府军】 【希共武装中的女战士】 【民主军总司令 马科斯·瓦菲阿迪斯(Markos Vaphiadis)】 【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瓦菲阿迪斯】 【詹姆斯·范弗利特(James Van Fleet)。拍摄于1953年。】 【斯拉西武洛斯·察卡洛托斯(Thrasyvoulos Tsakalotos)1944年在雅典】 【伯罗奔尼撒半岛】 【亚历山大·帕帕戈斯(Alexandros Papagos)】 【在达豪集中营的帕帕戈斯(C位)】 【1954年手握元帅权杖且权倾希腊,但行将就木的帕帕戈斯。】 【游弋于爱琴海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号航空母舰】 【这是一张非常难得的照片,收藏于德国联邦档案馆。记录的是1949年8月希腊(共产党)代表团参加布达佩斯世界青年与大学生联欢会的情况。这个不定期举办的大会是社会主义阵营为了跟西方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唱对台戏而举办的。念及当时希共武装正处在被剿灭的最后阶段,这些代表们所挤出的笑容让人唏嘘。】 【墙上遗存的标语:“扎希阿里阿迪斯万岁!”】 【逃往南斯拉夫的希腊难民】 重要希腊人物列表: 尼柯斯·扎希阿里阿迪斯(Nikos Zachariadis),既对希共的发展有奠基性的贡献,也对希共在内战中的失败负有重要责任。 马科斯·瓦菲阿迪斯(Markos Vaphiadis),第三次内战时的希共军队的总指挥,内战后期被免职。 西安托斯(Siantos),人称“西奥大叔”,抗击德意法西斯时期和“十二月起义”(第二次内战)时的希共领导者,他麾下的希腊民主军曾控制过希腊90%以上的领土。 艾阿尼斯·梅塔克萨斯(Ioannis Metaxas),二战前希腊王国的首相,通过1936年8月4日的政变掌握了近乎独裁的权力。 帕帕戈斯元帅(Alexandros Papagos),内战后期希腊政府的实际掌权人。 斯拉西武洛斯·察卡洛托斯(Thrasyvoulos Tsakalotos),希腊政府军中的猛将,曾策划“鸽子计划”残酷剿灭了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希腊游击队,后因战功累迁至总参谋长,晚年却同情社会主义运动,曾与流亡归来的瓦菲阿迪斯握手言和。 参考文献: 【按:一开始就是按通俗类题材写的,所以没有注释系统,先列出这些我还记得的文献吧,请见谅。中文世界关于希腊内战的资料很难找,如果您还知道其他重要材料,不妨在留言区告诉大家。】 André Gerolymatos, The International Civil War, Greece, 1943-1949, New Haven & London, 2016.(安德烈·耶罗利玛托斯:《希腊内战——一场国际内战》,阙建容 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21年。) CHARLES R. SHRADER: The Withered Vine--Logistics and the Communist Insurgency in Greece, 1945–1949,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 1999. Melvyn Leffler and David Painter,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5.(梅尔文·莱弗勒:《权力优势》,孙建中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 David G. McCullough, Truma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2.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任东来:《大国干预与共产党的革命战略——对于中国和希腊的比较研究(1944-1946)》,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美国史研究室编:《美国历史问题新探:杨生茂教授八十寿辰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沈志华:《1948年苏南冲突起因的历史考察——来自俄国及东欧国家解密档案的新证据》,《历史研究》1999年第8期。 屈琳洁:《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对希腊的政策》,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秦晖老师的一个讲座录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XpLzfZtrc。 中文、英文和德文维基百科的相关词条。

64分钟
1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