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上海古籍出版社牵线,本期节目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红楼梦脂评汇校本》的汇校人吴铭恩老师来慢炖坐坐,请他聊一聊这套“弹幕版《红楼梦》”的诞生。 嘉宾:吴铭恩,广东潮州人。《红楼梦》研究者,创办《红楼梦》主题网站“抚琴居”,曾任上海《红楼梦研究辑刊》编委。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 主要讨论的话题:(大致按照时间顺序) * 《红楼梦》版本众多,读者应该如何选? * 整理“脂评汇校本”的困难在哪里?如何逐一破解? * 这套精装典藏版的特色是什么? * 为什么要让批注回到原文中?排版上有哪些需要考虑的地方? * 脂砚斋、畸笏叟等批书者系何人? * 读脂评本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 为什么不同章回中脂评的密度差异巨大? * 脂评有“真伪”之说吗? * 应该如何理解批书人的权威性?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典藏版《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在各大主流购书平台有售,也可以在宇萌的视频号橱窗“你好宇萌”中购买。 这套书也是两位主播和很多听友的必备参考书,我们也借机向吴老师表达真挚的感谢!
(这期节目两位主播在线下录制,难得见面,比较兴奋,节目会稍微比平时闹腾一点,敬请见谅:) 这期聊聊贾蔷。其实之前在贾蓉的节目中也多次谈及贾蔷,这对兄弟常常一起出现,好事坏事都有份。 我们聊了几个问题: * 如何理解贾蔷是“宁府正派玄孙”? * 这样的正派玄孙住在宁府,贾珍如何要避嫌呢? * 从闹学堂和整贾瑞看贾蔷的性格 * 与王熙凤的人情交换,得到了采买小戏子的肥差 * 与龄官的跨阶级“职场”恋爱 * 龄官画蔷以及对贾蔷的无理“拿捏”,都是宝玉的爱情课 最后是对龄官和贾蔷的爱情以及贾蔷后文的一些猜测。
这期聊贾蓉参与的另一件大事——为(没有血缘关系的)二姨尤二姐和自己的二叔贾琏说媒。 其实,贾琏偷娶尤二姐这件事前前后后,读者的关注点通常在尤二姐、贾琏和凤姐身上,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个大胆提议的背后竟然是几人的晚辈——贾蓉。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人物更深层的一面,他的狡猾、鸡贼、猥琐和他对自身利益的钻营。我们也可以再审视一下,他对自己的家人是怎样盘算的,而他对凤姐的那一点忠诚和盟友关系到底有多牢靠。
先祝大家春节快乐、合家团圆!这期春节特别节目我们聊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话题——美食! 不过我们打算整点新意,就不去研究茄鲞和鸽子蛋了,给大家唠唠几个主题美食。 第一个是“别人家的饭”。都说别人家的饭最好吃,宝玉也同意。这不,在薛姨妈家又吃又喝又评点; 第二个是开小灶。司棋开小灶不成发了顿大脾气;宝钗和探春让厨房给炒了个油盐炒枸杞芽,一出手就是500钱;晴雯、芳官一个要吃芦蒿,一个吃了个精致捧盒,这都是怡红院的面子; 第三个是养生饭,这就多了。上到燕窝,下到枣泥馅山药糕、香薷饮解暑汤,药食同源,贾府的人整得明明白白;要是把病号饭也算进来的话,最能让人记住的恐怕还是小莲蓬汤儿了; 最后我们聊聊吃饭的场景。一样的东西,换个地方吃,换个形式吃,就多了不少乐趣。这不,宝玉和史湘云盘算着明火炭烤吃鹿肉呢! 祝大家吃好喝好!
刚给诗社做了完结,就要推翻自己了…… 用一篇番外给承上启下、辞旧迎新吧!我们想和大家唠唠评论区里出现的好诗以及关于诗社话题的评论。感谢各位赐稿啊! 海棠社的要求是最多也最具体的,没想到收到的完整作品还不少: 红日落复升银盆, 楼外终踏青山痕。 慢行尤胜只梦魂, 炖煮清茗又黄昏。(只有四句,但却是藏头诗) 淡扫芳华深闭门,当时纤手灌苔盆。 窗前不识湘竹泪,梦里何处绛珠魂? 心痴但觉春有信,缘尽方知露无痕。天涯望断归途远,斜倚栏干日色昏。 弱柳扶风斜倚门,剪枝松土理花盆。 可叹无香能盈室,展眼凋零不留痕。 绢袋尚能敛玉骨,人间何处见芳魂。 秋风卷尽好颜色,惟有孤影立黄昏。 都很厉害啊,各位! 但其实留言最多的是牙牌令: 左边四五成花九,抽刀断水水更流 左边四九成花酒,却道天凉好个秋 左边四五成花九,花自飘零水自流 左边四五成花九,绿的肥来红的瘦 左边四五成花九,满园春色宫墙柳 左边四五成花九,两个黄鹂鸣翠柳。 左边四五成花九,吧唧一口菜滋溜一口酒 我们还唠了不少关于诗歌创作和人物性格的留言,就不一一赘述了。 最后,有位听友给大家推荐了诗歌写作的工具书:张中行先生的《诗词读写丛话》。祝大家阅读愉快!
今天我们要给诗词歌赋系列的话题划一个阶段性句点:聊一聊大观园里的诗人。 无论是诗社还是谜语、牙牌令,参与的人都很多,除了几乎回回不落下的宝玉黛玉宝钗探春等人,还有一些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像一句诗入社的王熙凤、会点评的李纨、人不在诗在的真真国女子…… 但这期的主角还必须是宝玉和黛玉。原因很简单,其他人无论处于什么原因写诗,却还不是生命的自发召唤。宝玉和黛玉却是在诗中寄托了最深的情感和最真的领悟。 宝玉写过记录贵族风雅生活的《四时即事诗》,也写过因为在女孩子中搞不明白而试图参禅的偈子,还写过一大堆被父亲姐姐点名要做的应制诗、命题作文;但是他最重要的文字还是《芙蓉女儿诔》。 而从《葬花吟》、《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五美吟》再到最后一篇长诗《桃花行》,我们也见证了一个最真实最敏感的黛玉。黛玉的生命短暂却完整,她也活在了她留下的诗歌里。
大家好,这期是诗词歌赋系列中非常特别的一期,因为主角是我们放在心尖尖上的一个姑娘——香菱。学诗也是香菱悲伤一生中不多的高光时刻之一。 香菱学诗发生在薛蟠南下做生意的第四十八回。我们想和你展开聊聊: * 宝钗都愿意带香菱去大观园住了,她是真的反对香菱学诗吗? * 为什么黛玉是最合适教香菱的人? * 林老师教学方法有哪些放到现在也非常厉害的地方? * 众人对香菱的鼓励以及宝钗、黛玉对香菱的严格要求对香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香菱的一稿二稿三稿有怎样的发展和进步?香菱的第三稿好在哪里? 这期录制里有很多笑声,我们也感到非常痛快,在香菱学诗的过程里,有不少难得的、纯粹的快乐!
大家好,上期节目的结尾我们提到,史湘云一时兴起,要做诗社的东道。这集我们就从史湘云做东说起。 湘云做东,宝钗代为谋划,两人掰扯了一大段人情世故,定下了螃蟹宴的主题,吃完螃蟹再作诗。湘云感激不尽,宝钗大方坦荡。 这次的诗社又不一样了:十二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菊花题目,不限韵,不限数量,放开手脚写。 吃螃蟹的细节虽然在往期节目中讲过,我们实在太喜欢,又聊了一遍。 和海棠社薛林二位难分伯仲不同,菊花诗林妹妹一人占得前三名。包括社长李纨在內的众人一致认同,毫无争议,宝玉也不用拉票了。仔细盘点下来,林妹妹写了三首占前三;探春宝钗湘云各有诗入选四到八名,落第的仍然是宝玉……这五人日后也就成了诗社的中坚力量。 菊花诗之后,众人又吃了一顿螃蟹,宝玉、黛玉和宝钗又各自写了一首螃蟹咏。宝玉和黛玉发了一把糖;宝钗一举夺魁,让人见识到了她的讽刺功力。原来,可坚可柔的都是我们宝姐姐呀!
大家好!本期节目播出时恰逢节目两周年,而且下周就是中秋节了,我们也应景地和大家聊一聊红楼里的中秋吧!本期节目由刘利、宇萌和雪桐录制。 主要话题: * 红楼里写了几次中秋节? * 第七十五回中秋节之前,贾府都发生了什么? * 中秋怪事之:祠堂的叹息 * 中秋怪事之:尴尬的笑话 * 贾母为什么一面抱怨人少,一面拖着家宴不肯结束? * 离席的黛玉和湘云,突然温柔的妙玉 最后我们仨就节目两年来的一些心路历程和大家唠会儿。
大家好,今天我们和大家聊一期“爷们”相关的话题——哥们儿。嘉宾是我的好朋友、“啤酒事务局”和“归零计划”的主播天。 我们从现代人对哥们儿的理解出发,在红楼人物里找出了我们想与之做哥们儿的人物榜单。 该榜单具有高度个人性、主观性,不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因此大家看到有些争议和污点人物上榜,最好不要喷我们。不过喷了也没事,我们仍然坚定地站在薛蟠-柳湘莲CP一边。哈哈。 本期依旧是边喝边聊。您也可以边喝边听!
大家好,我们这期插播一个非常重要的男性人物讨论:贾瑞。由刘利、宇萌和雪桐三人录制。 这个人物是雪桐提出的,贾瑞这个人物集中体现了她对红楼初衷的理解——大旨谈情,同时集中体现了曹公的大悲悯。 贾瑞的戏份不多但集中,11回出场,12回死亡,以后也几乎没有再被人提起过。 我们主要讨论: 1. 害死贾瑞的是欲望,也可以简单化为“淫”,宝玉也被警幻仙姑说成是“古今第一淫人”,那么两人的淫有什么不同?他们对欲望的理解有什么不一样? 2. 表面上看是贾瑞骚扰了凤姐,违反人伦在先,但凤姐也“毒设相思局”。凤姐有错吗? 3. 贾瑞和秦可卿都是因淫而死。12回写了贾瑞的葬礼,13回写了秦可卿那场风光无限的葬礼。死亡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最后我们想和你聊聊,关于他人的欲望与死亡,我们是否有权评判。
本期嘉宾:多抓鱼创始人 猫助 主播和猫助在“播客风起时”活动上碰头成功,一见如故,于是就有了这期节目。感谢李叔! 猫助是红楼的资深读者,也是慢炖的忠实听友(主播羞涩脸。。。)而且,在我们见面前不久刚刚去了南极!!! 我们的对谈分两部分: 红楼部分: * 猫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红楼的? * 为什么那么钟爱87版的改编? * 最能代入的角色是哪些?最喜欢的角色是谁? * 红楼里的四时风雅生活如何借鉴和落实? 南极部分: * 说好的环球旅行,为什么突然去了南极? * 南极怎么去比较划算?要带哪些装备? * 在南极看企鹅和海豹,喝威士忌吃烤肉,听红楼…… * 在世界的尽头有什么特别的感悟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