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是一个研究生毕业就入职的“急需紧缺选调生”,进入体制的心理机制被找补为“想做一个体制内的观察者”。 作为一个全国只有12所高校可以考的定向选调生,疫情时期她正好在读大学,第一次感受到行政力量对生活的渗透度,因此对这个庞大国家的体制运行产生了很多的好奇,加上找工作找烦了&一次宣讲会的机缘巧合,她决定报名选调考回家乡。 她的考公过程实在简单得无以复加,明明报名后2周就考试,中间的国庆节还能再玩一周,看了5天的B站考前冲刺视频就去考试了,但她同时也有思考——很多学校牛逼的小伙伴选择简单考试就能找到的工作,只是为了对过去多年辛苦学习的一种补偿,但00后不应该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代,为什么这些人还是选择跟随呢? 她曾经在美团有过一段数据分析的实习经历,工作技能有所提升,忙碌的充实感充盈在生活中,但她却感到空虚,一个人在北京,娱乐也没有跟人产生深层的连接,这可能也是她选择考公后,找补的另一个原因,为什么不去做一些对公共利益有益的事情呢? 芒果的声音好听得像一块脆香米(我很爱吃这种巧克力),整个录制能感觉到她那种嘎嘣脆,并没有因为面对一箩筐的杂活和“弯弯绕绕”而化掉,反而给这个年轻的观察者更多素材,以后即使还是一边幻想着飞书一边打着老掉牙的座机,也能找到她在这里的意义和开展更多思考。
时隔N个月,繁繁和雪锋终于回到了许久未见的录音室,盘点我们播客2022年发生的那些事。 2022年,我们的节目第一次和第二次登上了小宇宙的首页 2022年,我们再一次认识了做《肢乎》的夏夏、认真传播摩梭文化的文卿、在成都街头把电瓶车开成飞机的P师、半农半X的倡导者小小大强,资深外企打工人景景、Gap日本全境的X小赖、疫情时海外流浪的兔子…… 2022年,我们的工作突然因为一些喜欢的事而格外忙 但是,2022年,农历的日历翻过49个星期,我们也呈现了满满49期节目 所以2022年,非常完满 过去这一年很感谢大家的陪伴,繁繁和雪锋明年将一如既往的在每周一的不知道几点,准时更新节目。 未来一年也欢迎大家多和我们互动,关于节目,关于内容,关于繁繁和雪锋,都请大家畅所欲言。 最后,大家新年快乐啦~
假装今天是某国企HR带来的招聘软广——小圆,30+,国企HR 6年,曾经经历过外企、私企和自己创业,最后在国企找到了一个虽然加班,但自己认为非常适应的环境,收入比体制内高一些,也沿袭了集中休假的保障,加班很多总是脑袋全负荷运转,但比起前两期的小木还是有很多时间陪伴孩子,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她满意的个人成长,从最开始的三级子公司,因为项目借调到集团总部后,被总部留了下来,基本完成2年一次晋升,看着公司的流程、规则在自己的手中一年比一年完善,虽然小圆没说,但我猜测这一定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这期陈老师建议大家带上小本本来听,因为小圆不仅用自己的经历让我们产生了一些对体制内繁文缛节的讨论、对如果回到刚毕业该怎么选择的讨论,更有一个HR给到来面试的小伙伴们中肯的建议。 节目的最后,我们3个人都回答了上期嘉宾小白的问题——2023必须完成的三件事,小白也答应我们会在评论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等你哟小白~ 所以所以,也期待各位听众小伙伴的留言,2023年,你必须完成的三件事是什么?可以写在我们的评论区,当做一个新年伊始的足迹,把flag立起来吧~迎风开启下一段旅程~
小白,一个27岁的大男生,虽然穿军装,但他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军籍的文职人员。从地方院校毕业后,他经历了省考国考教师编考试等等一大串考试,完整的实践了“作为一个山东人,周围的人都在考,我不考好像有什么不对”,到最后,因为一个校友师兄的推荐,参加了部队单位文职人员的公开招考。现在的他,在一个部队单位里一边感动又“生气”地给士兵们当着篮球教员,一边感受着这个绿色军营的别样工作氛围。 有一天,小白在评论区留言,想来和我们聊聊他的工作——这个在我和陈老师看起来简直不能更体制、更神秘的部队单位,平时除了电视就好像在生活中很少了解,更不要说还是非现役的文职人员。 ·他们的招考信息在哪里发布?考哪些科目?有什么限制条件? ·他们的收入和地方单位比起来如何? ·为什么休假在部队单位有着非常非常非常严格的保障? ·为什么那些现役的军官们从某一角度来说反而会羡慕小白他们文职人员? ·为什么小白会说,5年的合同期满后,他可能会选择辞职? 在我们的常规视野外,部队单位的文职人员其实听上去还比较少被了解,除了我们专辑的日常问答,我们还聊了几分钟来自军人和军属的小感动,所以在节目原本的内容外,也希望能够把这些小感动讲述给大家。提前祝今年不能回家过年的小兄弟们,新年快乐。
小木是一名来自某四线城市的体制内公务员,但有一点特殊的是,她是一名组工干部。繁繁对组织部工作的第一印象,是觉得这个工作就像企业内的hr部门,但实际上这只是他们其中的一个版块,并且带着许许多多体制内特色,比如其实繁繁很好奇,是不是组织部的走廊里走路声音都很小?是不是组织部都是7+2、白加黑?是不是组织部的小伙伴都这么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爱卷别的区,都要争全市第一?… 而同样,作为一个公务员,小木也和其他无数普通小公务员一样,有着需要调闹钟才能喝水的忙碌,有着久坐的颈椎间盘突出,有着工作中难能可贵的“自己的乐趣”,还有丰富的考调经历——从大学生村官到人社局,到窗口部门再到组织部,并且三次考到现在工作所在区...... 小木的8年经历,好像关键词就是,考调,卷,忙碌,但是她乐在其中,丰富充实,也确实令人羡慕~小木说她不算发展得好的,错过了很多机会,希望她的未来能把握好每个路口,也能做到心仪的和专业对口的岗位吧~
华华从国有大银行辞职半年多了,一毕业就到银行上班的她,虽然只上了1年9个月班(还有6个月是试用期只有底薪),但收入竟然还能支撑辞职后的生活到现在。这1年9个月,但她的晋升流程非常迅速,很快就离开了柜面,是没有“带资进组”的小职员中非常优秀的那种,但因为一些原因,她还是毅然辞职,转而考本市的一家事业单位。 乔乔是新一线城市某地方小银行的现任中层管理,之前也在老家的国有大银行工作了8个月,10年+银行的工作经历也让她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很强烈的信心和热爱,虽然之前她有5年自认为“温水煮青蛙”的柜台工作,但转岗后的她突然发现自己打开了眼界,并且在目前这个锻炼全方位能力的营销岗,保持着准备好终身学习的能量。 两位嘉宾有着年龄差距、城市差距,银行类别的不同和她们自己一开始选择的不同,正因为这样,她们的对话给我们呈现出了不同的银行人的不同生活和工作状态。今天这期有她们对工作的建议、对选择的建议,希望给到一些她们对这个类体制行业的诠释。 在这期节目更新的前一天,我们非常激动地收到华华之前去参加的事业单位考试出成绩的消息,她已经以笔试第一的成绩进入了面试,让我们也替她激动了半天。我们的这期播客,也因为她的第一,有了一个更完美的结局。
我们每次聊天都不用长篇稿,只有提纲,所以聊到中途,我们总会发散出很多问题,这也是我做播客最喜欢的部分,因为每次和别人聊天,ta们的问题都能倒逼我产生一些思考,或者促进我再去学习一些东西。 这次跟陈老师和毛毛聊天,就是这种收获感,比如对“公务员招考顶级名校的学生是不是人才浪费?”、“为什么不同省份对‘阶级的跨越’有不同看法”、“什么样的技能提升才会让人获得满足?”这些问题,我们或许有不同的观点,但观点都是收获,比如我也是听完毛毛的描述才明白现在的考公人为什么会这么“焦虑”,因为这就像是在没有灯的房子里洗衣服。 如毛毛所说的,如果人生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那我们为什么需要起跑线?或者说,那我们为什么需要跑?有人追求速度的激情,也有人追求散步可以欣赏的风景。 是否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也并不那么重要,可以尊崇内心而变更理想的理想主义者可能坚持的理想主义更长久。 不过,退休后在一个海边开一套小民宿是我刚上班第一年给自己的愿望,很真开心10年后这个愿望并没有变化,10年的路边风景也美不胜收。祝好~
毛毛,从体制内每天和数据打交道的岗位辞职,到做公考面试培训已经7年了。“我终于找到了我喜欢的职业”,这是她在节目里输出的第一句让我感到我们幸运无比的话。如果来聊这期的人,是一个从来没有热爱过公考培训行业的人,那可能TA的讲出来的话,只是数据而已。 毛毛所在的公考培训机构本身是某二线城市的第一梯队,双十一要靠抢课才有学位的那种,学生也是全国上下,纵横交错地“全国巡考”,她就像新东方的明星老师那样,跟我们侃侃而谈—— 她会说,我希望你来这里能知道你是谁,你该干什么; 她有考上了却放弃省厅级财政单位岗位定向选调,而要去北漂的学生; 也培训过背着制服梦,就是要去考片警的在编骨科医生; 她有面试技巧的传道受业,更有对“阶级跃升”的看法和思考; 她希望这些孩子能不被裹挟,做好自己,带着向死而生的决心,展现自己的强大。 这期在准备提纲时,我没有忙过来,毛毛竟用了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抱歉不能公开)帮我们提前整理好了谈话提纲,再次向亲爱的毛毛表示感谢。 也因为内容太丰富,所以我们果断提前准备好了备用电池(蓝牙耳机都是一只一只地用),和毛毛聊了整整3个小时,并且我们准备保留很大部分的内容,所以这次节目我们将剪成(上)(下)两期,今天先更新(上),也谢谢听众小伙伴们理解。 希望这期节目,能给你们不同的信息,让无论内外的你们,内心更加坚定某一种选择,或者产生一些积极的思考,祝好~
凯风来自国内绝对的一线城市,456:2的招考比例,被这位小侠裸考裸考裸考拿下,后面的454人如果有谁听到这期播客,估计得气个半死。因为1996年出生的凯风,虽然才工作了1年,但他仿佛已经找到了人生对工作单位的终极梦想—— 这里有最良好的管培生体系(而且不是噱头的那种) 有最良性的同事关系(比如有帮你贴差旅发票跑报销的隔壁部门领导,有冬天看你冷就帮你织毛线帽子的同事) 有不坐班不打卡的工作方式(一切都是结果导向,让你即使加班都是干劲满满) 有让羡慕的个人成长阶梯(每次成长都是你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那种) …… 和凯风的每一句聊天,都能感受到什么叫“我来值了”。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他这样,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做到一份愿意为之免费加班的工作,每天和同事用最简单的模式相处,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事情本身之上,那每天的阳光都会更加灿烂许多。 其实录完这期节目,我也联想到自己和同事、工作的相处模式——当我用我浅薄的认知单纯的看待单位里的所有事,所有的事就都不再复杂。所以我开始思考,会不会也因为凯风本身是个单纯、善良、简单的人,所以他周围的世界因他的美好品质而更加简单,如果我们都有这样的意愿去改变自己,那环境是否也会因我们而改变?
过过是一个法学硕士研究生,录制这期播客的这天,是他入职两个月纪念日,虽然是我们第一位在评论区“捡”来的嘉宾,但过过录制时的社牛属性暴露无遗——给我们认真阐释了他的法检梦和丰富多彩的“体验派”生活。他本科毕业时,曾经在大型国企工作过三个月,不适应那里的氛围所以选择继续读研,研究生毕业时,又拿过医院、律所、烟草的offer,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他的法检梦。 我和雪锋这种最多只接触过社区民警的小老百姓,第一次和检察官(虽然还只是助理检察官)聊播客,全程2个小时都觉得一直在涨知识,过过给我们普及了考检察官的基本要求、讲述了法律工作者们的进阶流程、甚至还给我们节目加了普法功能……但如果你觉得过过是个走哪都在普法、眼里只有工作的小伙伴,你就误解他了,过过是个十足的体验派,很早开始独自旅行,走过全国4/5的省份,也当过老师、民宿义工、音乐节志愿者,爱好看电影,鼓励大家多参加社交活动,甚至他连睡觉都是充满乐趣和意义的,这样的人生观令我和雪锋(至少我)万分激动,恨不得握爪100遍。 节目最后,过过回答了上期嘉宾的问题,如果自己的人生代码可以改写的话,给他随机发一个人生来体验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个答案既年轻又充满哲学智慧——过过在我心中已经优秀到想在节目里帮他相亲了,实在难得。 最后,借雪锋的话,祝过过的未来,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路,一切顺利。
来自某18线小城市的公务员小可,是一位在职10年的公务员,现在从事办公室工作。10年前,在大学毕业找工作难的强压力驱动下,报考了老家的公务员。他经历了三次考试,前两次因为给自己压力过大,没有考上,“躺平”以后反而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10年来,小可从一个本来喜欢大城市的本科毕业生,到回到老家发现工作压力大到常常因为一个错别字睡梦中惊醒,再到如今形成的一种难能可贵的自洽,他的生活也因为工作中的经验收获了颇有意义的成长。虽然他进体制前曾经营过单日利润2w的微商,因为父母要求的“正经”而选择公务员,现在和老婆一块儿还着小城市6k/平米的房子的房贷,但他对生活和工作的平和态度,让人有一种强烈的治愈感,他好像随时、任何事都在汲取工作和生活中的能量,然后发光发热。相信他的未来一定能如他所愿,带动更多年轻人让工作更顺畅,退休后也可以带着一帮同事玩,也祝他早日实现可以带家人去海边躺到想走才走的愿望。
上周主专辑中,跟随晞晞的脚步不小心来到了新疆喀纳斯,却在雪山书屋的聊天中认识了一位体制内退休的出版人——段老师。 段老师体制内退休11年了, 会在领导要求念报纸的时候把2000字念成200字; 会拒绝“扭曲”的成长,但会为了做出一本有含金量的《丝路游》杂志硬抗自己找工资的8年; 虽然因为高级职称退休每月有8k退休金,但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考公务员; 会告诉年轻人,你们羡慕公务员,公务员也羡慕那些来雪山书屋的那些自由的人… 段老师在喀纳斯的狐狸书屋,今年被晞晞收拾了出来,感谢晞晞让我认识了会把插画打孔挂在树枝上的段老师,会把传递美学给路人和游客当做责任的段老师。 我很开心聊这期三个小时的播客,段老师的很多故事因为和主题无关我没有剪辑进去,但我一定一定,会去喀纳斯的狐狸书屋,拜访她,听她讲狐狸书屋的故事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