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就这样》
《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

Album
主播:
中国企业家
出版方:
中国企业家
订阅数:
1.08万
集数:
21
最近更新:
1周前
播客简介...
在这里,听懂商业世界的另一面。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企业家就这样》的创作者...
《企业家就这样》的音频...

他用28年,将汤圆卖到全球第一,年产300亿颗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思念食品的董事长王鹏,一起聊聊他创业以来的感悟。 王鹏说心大,可能和个性有关,自己从小就性格开朗,小时候和玩伴打架,不论输赢,自己都不记仇,每次都拍拍身上的土,站起来,该干吗干吗。 经营企业亦是如此。“他们说我心大,是因为过去的那些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我都能迅速放下。”王鹏说,“犯了错,我马上认,在公司内部我认,面对客户我也会认错,主动跟大家说句不好意思。一旦认了错,心里的包袱也就放下了,才能继续往正确的方向走。” 作为速冻行业的老将,王鹏意识到,市场已不是过去按照既定轨道,看谁跑得快,谁就赢的市场了。如今的市场环境多变,倒逼企业不断试错、调整。 面对新挑战,他的解法看上去似乎很老套——要求所有思念人始终“贴着一线走”。这件事,他以身作则多年:每月雷打不动走访5~7个客户,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所有地级市。他告诉《中国企业家》,客户离一线最近,团队只有听到客户的声音、看到市场的变化,组织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行动。 本期嘉宾: 主持:何伊凡(《中国企业家》杂志 副总编辑) 嘉宾:王鹏(思念食品的董事长) 时间轴: 01:38 在这个行业的大的背景之下,那思念自己能做的事儿是什么。 07:04 你是服务大众,服务大众的企业必须要有效率 12:25 其实产品创新对我们来说是个是一直以来很重视的一件事情 24:46 那个时候觉得还是要做一个有激情一些的选择 26:41 你真的没有自己的特色化,靠硬抢还是很难的 32:02 每个阶段你有每个阶段创业的机会 36:58 你要带着这个设备商一起成长才行。 39:45 再往下的时代一定是个综合竞争的时代。 44:46 我们永远会把产品放在前,把产品和客户的合作放在前面。 55:07 那说到底还是你自己的能力,你对这个市场变化的敏感度,或者你的鼻子灵不灵, 65:10 你得善于认错,得擅长反思 72:19 企业经营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量变就会变成一次质变 76:48 几年过去,我们做的这个选择变成了。最合适的,最有前瞻性的一个选择 91:23 能把自己现在最擅长的某一件事情,把它认认真真干好,我觉得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儿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添加中企小客服并备注小宇宙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91分钟
99+
1周前

对话冯唐:创业后发现自己在做一件违背人性的事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再次邀请到了冯唐,一起聊聊他创业两年以来的新感悟。 过去这两年,每周工作时间近100小时,他的忙碌程度回到了从业史上最高点,“我去洗手间,基本都是跑步去。除了睡觉,基本没什么时间休息”。今年2月,面对《中国企业家》,身形瘦削的他谈起这段日子,自诩“创业老狗”。 大部分时间,冯唐人在伦敦,“隔空”指挥。他充分相信并授权团队,因为他强烈意识到,如果双方思考有差异,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应该听团队的。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现年53岁的冯唐与年龄“和解”的表现。“你总觉得年轻人不行,这是年岁大的人的问题。”他说。 带着“成事学”上路的冯唐,立志于打造“宇宙第一管理学堂”。两年扛下来,他的“事”成了吗?作为成事不二堂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的冯唐,会如何持续维系公司、组织与产品的生命力?世故与天真并存的冯唐变了吗?当外界质疑与内心冲突一起袭来,他会如何自处?一起来听听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本期嘉宾: 主持:何伊凡(《中国企业家》杂志 副总编辑) 嘉宾:冯唐(成事不二堂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时间轴: 00:25 时隔两年,再谈为什么做创业这件九死一生的事儿 06:30 管理不是一件小众的事情,管理是日常 14:31 创业两年,团队里的95后00后都没离开 22:38 让冯唐感到有点失望的一件事 28:38 冯唐觉得自己缺少促进社交的催产素 32:53 人在伦敦,冯唐如何管理在上海的团队 35:32 总觉得年轻人不行那是岁数大的人自己有问题 49:13 冯唐的产品搭建逻辑 74:56 冯唐在想要是塌房了怎么办 84:02 冯唐是如何分享《资治通鉴》的 93:40 《资治通鉴》里的牛人为什么输了 93:52 刘邦和项羽比为什么能赢 106:12 冯唐最推崇汉光武帝刘秀的管理哲学 114:08 中年男人最容易抑郁的原因之一就是总想干大事儿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添加中企小客服并备注小宇宙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122分钟
1k+
2周前

独家对话麦刚:我为什么在2012年,投资泡泡玛特王宁200万?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到两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近日,泡泡玛特旗下核心IP——LABUBU,凭借其丑萌形象和盲盒、毛绒玩具等各种产品风靡全球,就连在欧美的泡泡玛特门店也出现排队数小时的抢购热潮。泡泡玛特股价在2025年累计上涨超过191%,市值甚至在6月10日突破3600亿港元,一度超越格力、伊利等传统企业。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特别邀请到泡泡玛特的天使投资人麦刚做客《中国企业家》小宇宙。他深度揭秘了当年决定投资王宁与泡泡玛特的底层逻辑,更完整讲述了从种子轮孵化到助力品牌成长为中国潮玩独角兽的全周期创业陪伴历程。 本期嘉宾: 嘉宾: 麦刚(泡泡玛特的天使投资人) 赵东山(《中国企业家》资深记者) 时间轴: 12:15 细节抓住了我的眼球促使我想见王宁一面 16:36 投资界很长时间有一股不是追寻本质的风气 28:30 独自创业的经历是我非常宝贵的财富 30:35 吸引国际人才是泡泡玛特选择在港股上市的原因之一 34:34 产品形式绝对不能基于基于盲盒 44:05 所有的IP背后就是人格化 46:08 泡泡马特的市值不超过2000亿,我是不考虑退出的 51:34 王宁的故事在VC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56:04 泡泡马特是一一家值得期待业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添加中企小客服并备注小宇宙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58分钟
99+
3周前
《企业家就这样》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