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期宿醉后录制的节目,不过挺符合主题,第19期节目当然要聊酒啦。 9月,可以说是我和欣然泡在酒里的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我们喝了好几场通宵,也在周一晚上到酒吧看书和加班。于是,再不好好聊聊选题库里这个被封存已久的选题,不合适吧? 这一期我们从醉酒实录开始,聊到曾经醉酒后的笑和泪,爱和恨,在地上疯狂打过滚,在KTV一路狂奔,也曾疯狂挑衅陌生人……作为酒友的我们彼此照顾,在无数场酒局后“安全着陆”。也聊到了我们为何如此喜爱鸡尾酒吧,以及我们成为吧台常驻嘉宾的种种原因和一些观察。 当然,我们还聊到了我们喜爱的酒局和“父辈酒局”的差异,以及一些对传统酒局文化的观察和思考。 我们爱酒,也愿意为每一次醉酒买单。如果说人生难免失控,那我们宁可和朋友们继续“醒着做梦,杯里游泳”。 建议大家配酒收听本期节目,干杯! Ps:片头为醉酒实录,请谨慎收听,以免被主播可爱到。 主播:荷妮 欣然 剪辑:欣然 荷妮 文案:荷妮 本期可以听到: 片头疯言疯语大赏: “纽约狮子王买热狗”的即兴创作; 不在没有用的男人身上花一分钱; 自认为是一条鱼,不冷的原因是“鱼有鳞片”; 我有可爱到你吗; 鱼能在陆地行走已经非常困难了! 0:05:00 泡在酒里的九月,谁会周一晚上还要去酒吧啊?我们! 0:07:35 关于前一晚的宿醉和疯言疯语 0:14:00 “醒着做梦,杯里游泳”?不行,我要么醒着,要么做梦(我猜这句在这里,但找不到了,sorry) 0:28:02 醉酒实录之伏特加配炸鸡:谁兑饮料兑多了就是不尊重! 0:34:36 荷妮“喝到挂”实录01:十秒干掉半瓶红酒、跟全天下人道歉、只会说英语…… 断片前的底线,“我要看完今天的新闻热点和交稿子” 0:40:04 失去意识之前,只想问一句,“你可不可以不要死” 0:44:30 荷妮“喝到挂”实录02:和出租车司机从创造营聊到受伤的女人、在KTV一边狂奔一边痛哭并和人对骂、“我就是长在地上的,谁也别想把我拖起来!” 0:50:52 喝多了就口出狂言,清醒后立即后怕,“我被打死就算了,我朋友们是无辜的啊” 0:58:58 我爱的不仅是喝酒,更爱和朋友的深度联结 1:00:16 喝!喝到调酒师罢工! 1:06:09 荷妮“喝到挂”实录03:非要给别人介绍女朋友,却因为发现自己没有朋友而痛哭 1:08:37 比起平时,我们真的更喜欢酒后的自己 1:09:53 朋友不一定是酒友,但酒友一定是朋友 1:15:11 大学时未解之谜:到底该去哪里喝酒啊?: 1:23:00 我们喝酒是在喝什么?想杀死难过的自己/让大脑强行关机 1:27:10 虽然爱酒,但不喜欢“父辈酒局”和“职场酒局”的酒文化 1:29:50 噩梦时刻:是记者啊?那你很会说祝酒词吧! 1:30:36 权力体系建构的酒局中,“酒”是一种工具,“会喝酒”是一种能力? 1:43:41东亚文化里,酒局往往是男性主导的,而一个“很能喝酒的女性”意味着什么? 1:48:30调酒师仿佛有一种很会碰杯的魔法:有的碰杯是“拍拍肩膀”,有的碰杯是“击个掌” 1:58:30酒精当然有时候也会让人犯错,但没关系,你有勇气“买单”就好 本期音乐: 片头:Buddy Guy - What Kind Of Woman Is This? 串场:落日飞车 - New Drug 片尾:Angus & Julia Stone - Stay With Me 本期提到的影视剧: 《都市的酒鬼女人》(韩) 【话不投机】是由两个话不投机的人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两位主播,一位曾在媒体做社会深度报道,现为财经媒体记者,长期关注社会议题,尤其女性议题;另一位曾在媒体实习,关注“人与人的一切”。我们将在这里关注一些不投机的话题,不简单地迎合热点,不停留于投机取巧的论调,我们也将分享一些不投机的观点,希望呈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哪怕话不投机,也要保持对话与沟通。 微博:@话不投机偏要说 主播@荷妮Renee 公众号:话不投机
这是一期不知如何写“写在前面”的瞎聊节目,录制于宿醉后的一个午后。掺杂了太多我的疯言疯语和碎碎念,一度以为要作废。剪辑时却发现,我俩竟然莫名都体会到了一种难得的松弛。 八月对于我和欣然而言,都是被“不确定”包裹住的一个月,我在夹缝中追了趟海,欣然居家办公了一段时间。而我们所在的重庆,高温不断。山火燃烧的大半个月里,我的亲密关系和欣然的工作情况也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三年,是我们在重庆具体生活的时间,也是变化持续发生的时间。我们的人生轨迹持续向前,但我们已经很难厘清这样的轨迹究竟是命运使然,还是环境所致。迷惘、焦虑、不安……所有情绪在刚刚过去的八月变得尤其具体,于是我们渴望大口呼吸,渴望与人相伴,渴望一种遥不可及的“活在当下”。 主播:荷妮 欣然 剪辑:欣然 荷妮 文案:荷妮 本期可以听到: 0:04:40-0:08:20 紧闭的家门背后,焦虑从何而来 0:10:19-0:21:46 在“夹缝”中追海,逐渐摆烂的旅行计划 0:21:59-0:30:00 八月,水深火热 0:31:33-0:46:20 三年了朋友们,人生河流向前了,可我们无从辨别流向和作用力 0:46:34-0:50:15 喘息,哪怕一口 0:50:30-0:54:40 荷妮的发疯时刻:当然要聊亲密关系,当然要与人相伴 0:54:41-0:59:00 平潭海岛记忆和“活在当下”的奢望 本期音乐: Flora Cash - Atone 鱼千,royster lee - 末日的胶片 【话不投机】是由两个话不投机的人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两位主播,一位曾在媒体做社会深度报道,现为财经媒体记者,长期关注社会议题,尤其女性议题;另一位曾在媒体实习,关注“人与人的一切”。我们将在这里关注一些不投机的话题,不简单地迎合热点,不停留于投机取巧的论调,我们也将分享一些不投机的观点,希望呈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哪怕话不投机,也要保持对话与沟通。 微博:@话不投机偏要说 主播@荷妮Renee 公众号:话不投机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知道难得投机的存在?荷妮在今年年初录过一期《难得投机 | 这一次,和他们一起向许愿池里投硬币》,她在那期节目中详细介绍了这档栏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喜马拉雅平台搜索到。说来好像我们一直没有机会认真解释过我们的栏目名,就在此引用荷妮的原话吧。 ”其实话不投机中的投机有其双关之意,一是投机取巧的投机,我们希望我们的话题和表达不要简单地迎合热点,也不要停留于投机取巧的论调。二是有合拍之意的投机,我们希望我们的讨论能有不同观点的碰撞,哪怕话不投机,也要保持对话与沟通。”也正因如此,由单人分享的短节目,就自然叫“难得投机”了。 本期难得投机中,欣然分享了关于ADHD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经历,从最初的如释重负到自我怀疑,再到最后试着释怀。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因为生理因素、原生家庭的伤害,糟糕的经历留下不好的烙印,让我们变得没有安全感、有回避型人格、过度焦虑等。它们不是脸上的一道疤,只要接受它们的存在就好了,我们总是要在自责到自我伤害,摆烂到自我放弃间,寻找出路。我们会挣扎,会迷茫,会困惑于到底何种放弃,才配称作接纳? 主播:欣然 剪辑:欣然 文案:欣然 本期音乐: DEPAPEPE-风向仪 DEPAPEPE-寝待ちの月 石进-夜的钢琴曲五 周杰伦-安静-原版伴奏 任然-外愈 Scarlet Pleasure-What a Life 本期提到的播客: 野生芝士 【话不投机】是由两个话不投机的人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两位主播,一位曾在媒体做社会深度报道,现为财经媒体记者,长期关注社会议题,尤其女性议题;另一位曾在媒体实习,关注“人与人的一切”。我们将在这里关注一些不投机的话题,不简单地迎合热点,不停留于投机取巧的论调,我们也将分享一些不投机的观点,希望呈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哪怕话不投机,也要保持对话与沟通。 微博:@话不投机偏要说 主播@荷妮Renee 公众号:话不投机
大家好呀,又到了我们一季一会的读书节目。 本期节目中我们推荐的书籍包囊了中日韩以及马来西亚的“夏”,不同于我们对夏季的日常想象,这几本书大多会让我们的心底或后背蹿出一丝凉意——时而是深入山林的隐秘幽静,时而是大都市小人物的忧伤苦郁,时而是莽丛胶林中的人性兽性…… 作为“恋夏一族”,我们对夏季总是抱有无限的热情和喜爱,但无论是这几本书的阅读体验还是我们对夏天的各种回忆,都让我们不得不感慨一句,“难过的事总是发生在夏天”。但,也还好是夏天。 主播:荷妮 欣然 剪辑:欣然 荷妮 文案:荷妮 本期可以听到: 0:05:00 我们的夏日近况,以及当我们想起夏天往往会想起什么? 0:17:20 中国篇——孙频《以鸟兽之名》:到那些古老、蛮荒、寂静的地方,寻找一种“庇护” 0:31:02 韩国篇——金爱烂《你的夏天还好吗?》《外面是夏天》:大都市里的小情绪,如此真切,又如此动人 1:55:11 日本篇——乙一《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悬疑故事总爱藏在夏夜里 2:06:00 马华篇——黄锦树《雨》、张贵兴《猴杯》:在充满鸟兽蛇鼠的热带雨林中,最原始的人性和欲望在横冲直撞 本期音乐: 片头:聽天湯 - 顯然樂隊-夏天的夜裡沒有晚風 片尾:安娜其 - 难过的事总是发生在夏天 本期提到的影视剧: 《我的解放日志》 《华灯初上》 本期提到的报道: 澎湃新闻 《孙频<以鸟兽之名>:寻找并写作那些古老、蛮荒、寂静的地方》 本期提到的播客: 文化有限 悲观生活指南 【话不投机】是由两个话不投机的人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两位主播,一位曾在媒体做社会深度报道,现为财经媒体记者,长期关注社会议题,尤其女性议题;另一位曾在媒体实习,关注“人与人的一切”。我们将在这里关注一些不投机的话题,不简单地迎合热点,不停留于投机取巧的论调,我们也将分享一些不投机的观点,希望呈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哪怕话不投机,也要保持对话与沟通。 微博:@话不投机偏要说 主播@荷妮Renee 公众号:话不投机
你了解你的身体吗? 一提起身体,我们往往是从审美、健康或者性的角度来凝视身体,视之为工具,又赋予其无数隐喻,却很少仔细地把身体当作身体,而身体其实不仅和生物学有关,也和社会性别、政治、种族、经济、阶级、性和环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一期,我们从身体上的痕迹聊起,回忆了我们曾如何过度使用、忽视甚至伤害身体,也聊了聊我们如何跟身体重建联结感。而在当下这个看似“全民健身”的时代,社会语境对身体的关注仍是掺杂着焦虑的:无论是消费主义下的“被迫健身”,还是身材焦虑,抑或是身材羞耻……种种叙事下,我们到底该如何重构对身体的掌控权和自由感? 总之,我们认为,讨论身体是重要且必要的。正如爱尔兰作家格利森所说,讨论身体、书写身体就是在对抗对身体自主权利的偷窃。 主播:荷妮 欣然 剪辑:欣然 荷妮 文案:荷妮 ## 本期可以听到: 07:00-18:50 从我们身上的伤疤聊起 21:00-21:37 你有胎记吗? 21:50-25:30 在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之前,我喜欢先观察ta的身体 26:10-39:20 习惯于把身体当作工具 39:40-1:01:40 当大脑和身体“打架”,我们如何伤害过身体 1:01:50-1:05:17 “身体教育”的缺失 1:08:29-1:03:00 体检和生病时,我们最了解身体的一刻 1:14:36-1:18:30 我其实对他人的身体充满好奇 1:18:40-1:19:00 当身体动起来,我们才能更易跳脱“审美”的叙事 1:19:40-1:31:32 运动让我们如何和身体产生连接 1:31:38-2:02:25 当身体,尤其是女性身体出现在书籍中或艺术中,我们会看到什么:对女性身体羞耻感的脱敏、“伤口释出自己的光”…… 2:06:45-2:12:18 全民健身的时代到来了?这背后的消费主义叙事以及仍未跳脱“身材焦虑” 2:12:20-2:14:00 不追求“白幼瘦”,但必须有“蜜桃臀”?;不穿Lululemon就不能去瑜伽?;太胖太瘦都等于不自律? 2:14:23-2:25:00 接纳自己,认识自己,从身体开始 ## 本期音乐: Snatam Kaur - Mere Raam Sara Lov - My Body Is a Cage ## 本期提到的书籍: 希拉·德利 《身体由我》 希内德·格利森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 韩江 《素食者》 金英夏《我有伤害自己的权利》 柳原汉雅《渺小一生》 ## 本期提到的报道: 南方周末《健身房文化图景:“消费文化如何迫使人投入运动”》 ## 本期提到的播客: 限时肤浅《没有疤的人,不可以听这一期》 【话不投机】是由两个话不投机的人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两位主播,一位曾在媒体做社会深度报道,现为财经媒体记者,长期关注社会议题,尤其女性议题;另一位曾在媒体实习,关注“人与人的一切”。我们将在这里关注一些不投机的话题,不简单地迎合热点,不停留于投机取巧的论调,我们也将分享一些不投机的观点,希望呈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哪怕话不投机,也要保持对话与沟通。 微博:@话不投机偏要说 主播@荷妮Renee 公众号:话不投机
又是一年高考结束时。这一期,我们第一次请到了嘉宾,完成了一次所谓的“学渣”、“小镇做题家”和“学霸”之间的对谈。 我们一方面觉得,高考挺重要的。因为它可能会影响我们一段时间内人生的走向,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目标。但时隔8年后再回首,高考又好像不那么重要了,那份成绩单仿佛是有一定时效性的,过了某个时间点后,人生的评价体系也不再仅仅是高考分数和后来的大学,我们要如何打破应试教育留给我们的痕迹,又如何在不确定的评价体系里重新寻找位置? 另一方面,对于曾经的我们而言,高考好像曾是天大的事,但后来我们发现,人生真的还有好多更难的事,相比其后的漫漫人生,高考不过是其中一座山头罢了,而山的背后还有山。 主播:荷妮 欣然 嘉宾:汽水 剪辑:欣然 荷妮 文案:荷妮 ## 本期可以听到: 00:06:48-00:15:09 我们对高考当天的记忆:未完成的毕业礼和被风油精涂破的太阳穴 00:15:39-00:16:29 高一的入学考带来的挫败感,以及“狼性教育文化” 给汽水带来的改变 00:17:00-00:26:00 在应试教育高压下摸爬滚打的三年:从月考周考、到排名榜单、再到作息,我们如何从“摆烂”崩溃到“逆袭” 00:26:06-00:30:50 在一所竞争压力没有那么大的普通高中,快乐但也痛苦 00:32:00-00:42:46 我们不同的学生时代:从轻松的“学霸”到做题机器;小镇做题家遭遇“滑铁卢”;常年补习但差距越来越大 00:42:50-00:50:33 “尖子班”这种分班形式,合理吗? 00:51:13-01:04:00 高压下的“脱轨”和崩溃时刻,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被屈辱感包裹住的每一天 01:04:45-01:11:00 谢谢能让我们在高压状态下得以喘息的朋友们 01:12:00-01:17:12 单一评价体系下,“成绩好”就能拥有“特权” 01:18:58-01:26:15 高考成绩有保质期吗?在社会的评价体系里,高考成绩会逐渐失效吗? 01:27:11-01:37:17 高考不是“一锤子”买卖,但纠偏更需要勇气 01:38:40-01:43:45 从衡水中学、毛坦厂等比较典型的应试教育模板谈开来,应试教育和单一的评价体系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切身痕迹? 01:43:45-01:55:38 从黑塞《在轮下》里“轮子”这一意象,重视我们经历的应试教育 01:56:14-02:06:56 高考的“难”,远远难不过人生 02:07:00-02:16:50 遗憾和伤痛,我们如何跟高考以及高中时代“和解” 本期音乐: 片头:Imagine Dragons - It's Time 片尾:W & Whale - 달팽이 (蜗牛) 本期提到的影视剧: 《天空之城》 本期提到的书籍: 赫尔曼·黑塞《在轮下》 本期提到的报道: 界面新闻《一个初中优等生的最后6天》 【话不投机】是由两个话不投机的人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两位主播,一位曾在媒体做社会深度报道,现为财经媒体记者,长期关注社会议题,尤其女性议题;另一位曾在媒体实习,关注“人与人的一切”。我们将在这里关注一些不投机的话题,不简单地迎合热点,不停留于投机取巧的论调,我们也将分享一些不投机的观点,希望呈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哪怕话不投机,也要保持对话与沟通。 微博:@话不投机偏要说 主播@荷妮Renee 公众号:话不投机
工于心计、嫉妒背叛、勾心斗角……女性友谊,是一个长期被注视却又不断被污名化的话题。许多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也一度乐此不疲地不断塑造出狗血的“塑料姐妹情”,加深外界甚至女性本身对女性友谊的刻板印象。 而身为女性,我们也的确无数次在女性友谊的迷雾中穿行,渐行渐远的朋友、微妙的“三人友谊”、暗藏的嫉妒与愤怒……这些复杂的情感碎片,曾经困扰着我们,甚至伤害过我们。但那时候,没有人告诉我们,女性友谊为何如此。 但当越来越多关于女性友谊的深刻书写出现,无论是《那不勒斯四部曲》这样坦诚细腻的笔触,还是《女孩们的地下战争》这样的社会视角剖析,都帮我们拨开层层迷雾,让我们看到女性友谊更真实的面貌。 如果仅仅看到女性友谊的阴暗面,是不够公平也绝不客观的。对于很多女性而言,与同性之间的友谊,远比想象中更坚固,更有力,同时也在跳脱“闺中”的束缚,走向更广袤的天地。 最后,希望所有姐妹都能听到片尾曲,让我们一起在黑暗中默念一声咒语——“姐妹”。 主播:荷妮 欣然 剪辑:欣然 荷妮 文案:荷妮 本期可以听到: 06:00-10:40 凭什么兄弟情义就是两肋插刀,女性友谊就是“塑料姐妹花”? 13:52-29:00 女性友谊中的微妙时刻,我们经历过也困惑过 30:08-40:00 外界总把女性友谊的种种问题归因于女性自身性格问题,但并非如此 42:00-48:50 学生时代的“小团体”,有时候只是披着“友谊”糖衣的武器 49:05- 54:53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提供的社会视角——我们并非天生如此 1:10:00-1:17:53 《那不勒斯四部曲》、《形影不离》等女性友谊的书写和创作,让我们更接近于女性友谊真实的一面 1:18:30-1:34:40 真正的友谊本身就不是只有“甜”,而是会在“杂草”中迸发出生长和相拥的力量 1:34:47-1:41:21 聚焦女性友谊的国内影视剧,从陈旧的男性叙事,到过分讨好女性,不够真诚也不够深刻 1:41:32-1:49:30 打破男性叙事:女性友谊书写背后的社会思潮,以及女性创作者对女性友谊的书写为何如此重要? 1:50:50-1:55:34 女性友谊的议题变化和概念变化,其实也是女性的一部解放史 1:55:44-1:58:10 对女性友谊的刻板印象不仅束缚了女性,也束缚了男性 1:58:14-2:03:00 当女性情谊走出“闺”中,走向公共空间,我们比想象中更有勇气也更有力 本期音乐: 片头:The Once - You're My Best Friend 片尾:Yiqin Fu - 叫你一声姐妹 ## 本期提到的影视剧: 《七月与安生》 《小时代》 《流金岁月》 《绝望主妇》 《欢乐颂》 《粉红女郎》 本期提到的书籍: 埃莱娜·费兰特 那不勒斯四部曲《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失踪的孩子》 西蒙娜·德·波伏娃《形影不离》 萨莉·鲁尼 《正常人》 蕾切尔·西蒙斯《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上野千鹤子《厌女》 玛丽莲·亚隆 诺万·布朗《闺蜜:女性情谊的历史》 罗宾·摩根《强大姐妹情》 本期提到的报道或文章: 界面新闻《共情与嫉妒,美好与孤独:女性间有真的友谊吗?》 澎湃新闻《“那不勒斯四部曲”译者:真正的友谊不是只有甜的》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埃莱娜·费兰特:我尝试通过写作,体现女性不同之处的故事》 新京报书评周刊《为什么说女性情谊的历史也是一步女性解放史》 杂乱无章《你有没有对同性好友心动的瞬间?》 【话不投机】是由两个话不投机的人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我们将在这里关注一些不投机的话题,不简单地迎合热点,不停留于投机取巧的论调,我们也将分享一些不投机的观点,希望呈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哪怕话不投机,也要保持对话与沟通。 微博:@话不投机偏要说 主播@荷妮Renee 公众号:话不投机
这段时间由于疫情,大家好像都在重新认识邻里关系,也在重新认识自己与所处城市的关系。在今年,主播荷妮也搬进了在异乡新置的家,而从传统意义上来看,买房总是意味着“定居”,也意味着即将和这座城市发生更深刻的关系。于是,我们想借这个机会,聊一聊我们这一代的“故乡”和“第二故乡”。 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会聊到对故乡的困惑,比如我们为何常常难以界定“何为故乡”,又比如父辈们的“乡愁”为何让我们难以共情。我们也会聊到我们在异乡如何重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故乡”,这个过程很像恋爱,有时是冲动的选择,有时是灵魂的契合,亦或者不过是机缘巧合…… 主播:荷妮 欣然 剪辑:欣然 荷妮 文案:荷妮 本期可以听到: 05:00-14:57 我们不同的故乡认知 15:10-29:59 对故乡的身份认同,接受的、困扰的与消解的 30:11-32:10 大学时的老乡会,我从来不加 36:00-48:43 父辈们的、文学作品中的乡愁,我们为何已难以共情 49:32-55:09 离乡之后,我们如何寻找“第二故乡” 55:10-1:10:09 在“漂泊”中再造故乡 1:10:44-1:16:50 落叶归根,对我们而言还重要吗? 1:17:10-1:24:57 物质条件当然重要,但“吾心安处是吾家” 本期音乐: 入场:陈婧霏-生活在别处 出场:Suzanne Vega- NewYork Is My Destination 本期提到的书籍: 梁鸿《出梁庄记》 李静睿《慎余堂》 伊险峰 杨樱《张医生与王医生》 【话不投机】是由两个话不投机的人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我们将在这里关注一些不投机的话题,不简单地迎合热点,不停留于投机取巧的论调,我们也将分享一些不投机的观点,希望呈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哪怕话不投机,也要保持对话与沟通。 微博:@话不投机偏要说 主播@荷妮Renee 公众号:话不投机
录制这期节目前后,我们的状态已经糟糕透顶,现在呢,感觉更糟糕了。觉得说什么都失去了意义,但既然已经说了,就还是发出来吧。一切从简。 本期可以听到: 5:00 这段时间到这几年,发生了什么 28:00 我们失去了什么 50:00 我们为何愤怒 1:16:00愤怒可能无用,但我们还是得保持愤怒 主播:荷妮、欣然 剪辑:欣然、荷妮 文案:荷妮 ## 本期音乐: 入场:刘昊霖 kidult-Landing Guy 出场:黑屋乐队-猫说 本期报道: 新京报:《被疫情困住的留守宠物》 《中国工作犬业》杂志:《疫情下的流浪犬》 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 【话不投机】是由两个话不投机的人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我们将在这里关注一些不投机的话题,不简单地迎合热点,不停留于投机取巧的论调,我们也将分享一些不投机的观点,希望呈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哪怕话不投机,也要保持对话与沟通。 微博:@话不投机偏要说 主播@荷妮Renee 公众号:话不投机
春分刚过,重庆的倒春寒席卷而来,与此相随的是一连串令人悲痛的消息。我们未曾想到,这一期节目推荐的部分书目会以这样的情况变得“应景”。这期节目开始前,让我们一起为东航MU5735航班祈祷。 春天,总是被赋予各种美好的祝愿和希望,但又时常令人沮丧、迷茫甚至负累。要如何面对亲人离去,如何面对集体性的创伤,又该怎样捱过“等春来”的烦郁,怎样迎接那些爱与忧伤……当各种各样的情绪如漫天柳絮般向我们涌来,就让我们到书里寻找慰藉和答案吧。 “好好地忍耐,不要沮丧,你想,如果春天要来,大地会使它一点点地完成。” 主播:荷妮、欣然 剪辑:欣然、荷妮 文案:荷妮 本期推荐书目: 21:30 理查德·布劳提根《草坪的复仇》:一缕烟或是一小口啤酒的阅读体验,写给成年人的诗与童话。 38:27 苏西‧霍普金斯 哈莉‧贝特曼《我离开之后》:我们如何面对亲人的离去,这是有“指南”的吗? 47:11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没有过来人的高高在上,而是如此亲切如此悲悯。 58:30 奥普拉·温弗瑞 布鲁斯《你经历了什么?》:不仅是个人,社会也是如此,而正视我们群体性历史创伤,得从真正“看到”另一个人,并学会问“你经历了什么”开始。 1:11:41 萨莉·鲁尼《正常人》:爱是流动的、情感和关系是脆弱而敏感的……如果说里尔克是给予你宽慰,萨莉·鲁尼则是告诉你“我们都一样”。 本期音乐: 入场和串场:FLOWER FLOWER - 春 出场:福禄寿FloruitShow - 春暖花开去见你 【话不投机】是由两个话不投机的人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关注一些不投机的话题,分享一些不投机的观点,希望被一些投机的朋友听到。在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荔枝、喜马拉雅等平台均可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微博:@话不投机偏要说 主播@荷妮Renee 公众号:话不投机
在妇女节这一天,我们决定聊一聊母女关系。因为就像上野千鹤子所写,母女关系其实是个女性议题,“将母女关系作为一个重要主题来思考,是从女性主义开始,我们从中懂得母女关系绝非顺畅如意……母亲的解放/从母亲的解放和女儿的解放/从女儿的解放互不可分。“ 我们将以个人经历和感受为引,结合我们读过的、看过的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聊一聊我们在母女关系中的挣扎或是隐痛。同时,我们也会结合上野千鹤子的观点,从社会性和女性议题的角度来讨论母女关系为何如此复杂。 祝大家妇女节快乐,也希望同为女性的我们,终究都能挣脱“母亲”和“女儿”的身份束缚。 本期可以听到: 05:30-16:45 从小到大我们和母亲的关系,恐惧、困惑与反抗 16:50-28:00 被监视、等来道歉……那些改变我们母女关系的节点 28:18-32:30 母女关系留给我们的印记,我体内有了妈妈的分身 32:49-41:00 模板化、完美化的母亲形象,和我们的距离 41:45-57:00 从《春潮》到《大小谎言》,我们在荧幕上看到更真实、更复杂的母女关系 57:30-1:07:50 荧幕上和文本中的温情切片,依然能打动我们,但然后呢? 1:08:23-1:11:00 上野千鹤子为我们提供一个看待母女关系的新视角 1:11:20-1:12:10 母亲对孩子说“我不离婚还不是因为你们”,就是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孩子 1:12:10-1: 13:40 母亲和女儿会把彼此的人生套在身上,而母子则不同 1:14:10-1:16:49 “不争气的儿子“、”不开心的女儿“和“自责的女儿” 1:16:50-1:18:40 舶来词”毒母“,社会性的隐痛 1:18:50- 1:21:30 如果不去剖析时代背景和社会结构,就无法打破母女关系之间的暴力连锁 1:27:58-1:30:36 “爽”事件背后失控的母女关系,揭开母女关系的复杂一面 1:31:04-1:39:40 深入敌营或逃避,我们解决母女关系的路径 1:39:52-1:40:00 打破困境,母亲向女儿,女儿向母亲,互相告诉“我不是你”,我们只能从这里开始 1:41:07-1:43:30 相较于女儿,儿子更难“弑母” 1:44:00-1:46:20 在父权制之下,我和母亲其实是战友 1:46:58-1:55:50 直面母女关系的复杂性,是母亲和女儿从各自身份中解放的第一步 本期音乐: 入场:The Judds-Why Dont You Believe Me 出场:Dusty Springfield - You Don't Own Me 本期提到的书籍和报道: 申京淑《请照顾好我妈妈》 阎连科《她们》 上野千鹤子《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玛雅·安吉洛《妈妈和我和妈妈》 晓雅《界限》 罗宾·本韦《无法别离》 蔡崇达《皮囊》 KnowYourself公众号《“我该如何理解我的妈妈,感觉她爱我,但并不喜欢我” | KY咨询师信箱Vol.14》 谷雨《郑爽和母亲漫长的战争》 本期提到的影视: 《春潮》 《你好李焕英》 《大小谎言》 【话不投机】是由两个话不投机的人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关注一些不投机的话题,分享一些不投机的观点,希望被一些投机的朋友听到。在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荔枝、喜马拉雅等平台均可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微博:@话不投机偏要说 主播@荷妮Renee 公众号:话不投机
前段时间,《老友记》在国内长视频平台上线,却大刀阔斧剪掉了许多与性相关的细节和人物线,这让我们难以理解。回忆成长过程中和父母一起看剧撞见亲密画面时的情景,我们觉得,眼下的长视频平台包括它背后的机制倒是和中国式父母挺像的,似乎永远“谈性色变”,即便我们已经长大了。 我们将在这期节目中结合成长经历中看过的各种影视剧和文化作品,和近年来其他国家兴起的性教育科普剧,追溯国产影视剧总是不敢谈性的原因,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谈性、偏要谈性。 ## 本期可以听到: 06:00-09:00 被阉割的《老友记》,不是真的《老友记》 10:00-11:30 这些视频平台,像极了捂住我们眼睛的父母 11:40-14:00 屏幕上的一个吻,让全家人的脚趾抠紧 14:15-14:40 随手拿出一本《金瓶梅》,仿佛犯下滔天大罪? 15:30-16:50 你以为长大了就好了?结果更尴尬了 17:21-17:36 不管你是否成年,父母都难以和你开启“性”这个话题 19:07-21:50 国产影视剧,明明应该是个开启性话题的窗口 22:20-27:00 当我们看得多了,再回顾成长经历中曾让我们尴尬的国产影视剧,就这? 28:00-32:50 比起影视剧,文学作品反而提供了更多“性”的维度和想象空间 33:54-38:56 从1929年开始回顾国产影视剧的创作氛围,我们并非一开始就谈性色变 42:00-43:30 用各种词替代“性”的背后,我们不仅羞于表达“性”,而是羞于表达一切 44:10-53:40 性教育与文化创作互相作用,性教育科普剧带给我们的新思考 53:41-55:10 东亚国家和欧美国家的科普剧,像极了小学课本和大学论文 55:28-1:00:30 相较于影视剧,动漫更难突破“尺度” 1:02:00-1:04:00 影视剧避而不谈的,正是我们整个社会避而不谈的 1:04:19-1:13:58 性教育,一条曲折迂回而艰难的路 1:14:33-1:15:10 国产剧《小欢喜》谈到性教育,就算“大尺度”了? 1:15:30-1:18:00 一边是“性教育坦荡进校园”,一边是相关读本被围剿下架 1:20:30-1:29:13 当我们没有谈论性的渠道,一代又一代人正付出代价 1:29:31-1:31:16 打破黑洞,我们偏要谈“性” 主播:荷妮、欣然 剪辑:欣然、荷妮 文案:荷妮 本期音乐: 入场和串场:Ezra Furman - Body Was Made 出场:Cyndi Lauper - Girls Just Want To Have Fun 本期提到的影视剧: 《红高粱》 《阳光灿烂的日子》 《都想做好》 《17.3about sex》 《性教育》/《性爱自修室》 《亢奋》 《小欢喜》 本期提到的动漫: 《死神少爷与黑女仆》 《喂,看见耳朵啦》 《请吃红小豆吧》 《猫咪的人类饲养指南》 《两不疑》 《没有黄段子的无聊世界》 《人渣的本愿》 《四月是你的谎言》 本期提到的文章和报道: 莫言《丰乳肥臀》 欧阳浩轩《国产影视剧为什么谈性色变?》 第一财经《在中国做性教育》 半月谈《性教育坦荡进校园》 刘文利《我国中小学性教育政策回顾(1984~2016)》 埃莱娜·费兰特《离开的,留下的》 公众号“爱与生命”《2021年上半年性教育大事记》 千龙网《北师大回应性教育教材尺度太大》 【话不投机】是由两个话不投机的人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关注一些不投机的话题,分享一些不投机的观点,希望被一些投机的朋友听到。在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荔枝、喜马拉雅等平台均可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微博:@话不投机偏要说 主播@荷妮Renee 公众号:话不投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